(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度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1)

2024年度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1)

案完整版•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家庭与社区生活•第二单元:学校生活与规则意识•第三单元: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目录•第四单元:国家认同与文化传承•第五单元:法治观念培养与实践应用•第六单元: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综合性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法律、道德、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开放性课程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01能力目标0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0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检察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法治实践的过程。

讲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方向。

政治制度介绍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等,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法律知识介绍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如宪法、刑法、民法道德规范教学内容与结构安排第一单元:家庭与社区生活家庭生活规范与礼仪家庭生活的基本规范包括尊敬长辈、关爱晚辈、夫妻和睦相处等家庭伦理道德。

餐桌礼仪教授学生正确的餐桌礼仪,如长辈先动筷子、不浪费食物等。

家居安全与卫生引导学生注意家居安全,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卫生。

社区公共设施及使用方法社区公共设施介绍公共设施使用方法公共设施的保护与维护邻里关系与互助合作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邻里互助合作处理邻里纠纷的方法第二单元:学校生活与规则意识1 2 3校园纪律的重要性规章制度的内容遵守规章制度的意义校园纪律和规章制度相处原则沟通方法解决矛盾的方式030201同学间相处原则和方法尊重师长,礼貌待人尊重师长的表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礼貌用语和礼仪第三单元: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自然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自然环境的现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保护措施资源分类、节约利用方法资源的分类节约利用方法为了节约利用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浪费、回收利用废弃物、开发新能源等。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5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5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5篇《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并特地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平安观等专题。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三班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生活离不开规章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了解什么是规章,知道生活到处有规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树立遵守规章的意识,懂得乐观维护规章和改进规章。

3.情感与态度体会规章的重要性,增加自觉遵守规章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生活到处有规章,懂得规章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章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发爱好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章吗?生: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不允许闯红灯;楼梯间不打闹;不能任凭地乱扔垃圾…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发觉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规章。

今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生活离不开规章》。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出示教材58页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嬉戏吗?这个嬉戏怎么玩?生:猫捉老鼠嬉戏。

几个同学在圈内当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动,一个同学在圈外当猫,猫只能在圈外活动,一旦老鼠出到圈外,猫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个节目……师:除了这个,你们还玩过哪些嬉戏?嬉戏规章是什么?同学分小组沟通玩过的嬉戏,并叙述嬉戏规章。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争论了嬉戏的规章、竞赛的规章,其实,生活中也到处有规章。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章? 生:交通规章,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爱惜草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知道规章的人。

但有些同学认为:规章多了太烦人,定那么多规章干什么?你们有没有这么想过呢?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活动了解一下规章的作用。

1.没有规章行不行出示教材60页图片。

老师引导同学看图,让同学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规章,会消失什么状况。

同学分小组沟通争论,派代表班内展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我很诚实》说课稿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我很诚实》说课稿3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我很诚实》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我很诚实》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但对诚实的理解尚处于表面层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生活实例来感受诚实的重要性,进一步内化诚信意识。

此外,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善于模仿,教师需要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积极践行诚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诚实的尊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明白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内化诚信意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诚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实,将道德观念付诸实践。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诚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讨论: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的重要性。

4.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体会诚实的作用,形成共识。

5.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实,将道德观念付诸实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我很诚实》说课稿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我很诚实》说课稿2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我很诚实》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我很诚实》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部分。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讨论、活动等多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但对诚实的理解尚不够深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诚信的困扰,对于如何做到诚实、面对诚实与谎言的关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讨。

此外,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于诚信的认识和行为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讨论、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诚实的行为,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的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诚实的含义,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诚实与谎言的抉择时,能够坚定地选择诚实,并意识到诚实带来的积极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讨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诚实的行为,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学会在面对诚实与谎言的抉择时,能够坚定地选择诚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诚实故事,引发学生对诚实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讲解诚实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诚实的行为。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学会在面对诚实与谎言的抉择时,能够坚定地选择诚实。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止万里一线荤⑴神通广址的观代述牯⑶电缱发竝的迪住徘早何通稱辽死屮旳丈明门厢诗…谏时丫闫⑷制一瑋叶|1.『黑术科苗迪描艸皂和方氏,惑喘逋忙扣人島土帶的K丫带砸沽右式的变迁■体会H.代晒牯旳飞迪璽展玉萍僉鞭用一举蛊抵时珂恬亦式,讲完通棘道盘’赴中弃爻通住的決甘法規・注恋估息餐亡.一、探寻教学要义1. 让教材成为学材2. 让教材牵引教学”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提供教学内容,指引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材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的转变。

3. 让教学引领学习”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变革的核心视角。

教学的指向是什么,事实上,既不是教材,也不是教师,而是以学习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即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性。

二、开启学科之眼1.道德与法治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则是最高法律;我们坚持用法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生活与德育以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的原料,对这个年龄段儿童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加以整理与概括,同伴交往、家乡认同、交通通信等,通过教学来给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发展需求的指引。

3•价值引领与价值判断课程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但教学并不是将观点灌输,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

三、把握教学之法1. “单元”架构下的教学设计2. “课文”结构中的学习思路教学中不应是简单把这些板块内容过一下,走一下程序,而是通过把板块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探究、讨论、交流、辨别、模拟、践行等,这些正是需要学生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9生活离不开规则》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9生活离不开规则》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9生活离不开规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9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规则,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规则的作用,以及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在教材的编写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生活中的一些规则有所了解。

但同时,他们对于规则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时会因为好奇心或其他原因违反规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规则,认识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规则意识,维护社会秩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下的规则,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则。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或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生活离不开规则。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育部审定的《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分别是:“我的家,我的国”、“遵守规则,快乐生活”、“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向时间致敬”。

教学内容详细如下:1. 单元一:我的家,我的国(第13课)第1课:《我爱我家》第2课:《家规家风》第3课:《我们的祖国》2. 单元二:遵守规则,快乐生活(第46课)第4课:《生活要有规律》第5课:《校园里的规则》第6课:《遵守交通规则》3. 单元三: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第79课)第7课:《助人为乐》第8课:《团结友爱》第9课:《关爱自然》4. 单元四:向时间致敬(第1012课)第10课:《珍惜时间》第11课:《合理安排时间》第12课:《向时间致敬》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关爱他人、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实践道德与法治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规则意识、关爱他人和珍惜时间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 单元一:我的家,我的国第1课:我爱我家第2课:家规家风第3课:我们的祖国2. 单元二:遵守规则,快乐生活第4课:生活要有规律第5课:校园里的规则第6课:遵守交通规则3. 单元三: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第7课:助人为乐第8课:团结友爱第9课:关爱自然4. 单元四:向时间致敬第10课:珍惜时间第11课:合理安排时间第12课:向时间致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课:《我爱我家》:写一篇关于家庭的短文,介绍你的家庭成员、家庭活动等。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完整版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是独特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是独特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 2.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很诚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很诚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同学相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的家在这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的家在这里第二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的家在这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好的邻里关系不仅能够让我们住得放心,还能让我们住得舒心、开心。

24、小分享:我们都感受过邻里给我们带来的温暖,那么,我们能不能也为邻里们做些什么呢?请你说一说,你曾为邻里做过些什么呢?25、过渡:我都曾为邻居提供过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么,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让邻里关系更加美好吗?26、阅读角:《垃圾不见了》(1)这幢楼里的居民扔垃圾的习惯有什么问题?(2)新搬来的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化?11、回答:小女孩的行为可能会带动大家一起讲文明卫生,努力构建友好的邻里关系。

12、提问:我们能不能也像这位小姑娘一样,通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的邻里关系变得更好呢?13、试一试:我们也来为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做一些贡献吧!请你设计一个邻里互助小方案,并组织一个邻里互助小分队,一起行动起来!分享。

阅读、感悟。

思考。

设计行动方案。

懂得既然从邻居里得到了什么,就应该回馈给他们什么。

动员学生为邻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课堂小结互帮互助,热情友善的邻里关系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维护的,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推动邻里关系的良性发展吧!总结提升板书我家的好邻居第二课时1、远亲不如近邻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我家的好邻居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大家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大家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
一、探寻教·学要义
1. 让教材成为“学材”
2. 让教材牵引“教学”
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提供教学内容,指引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材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的转变。

3. 让教学引领“学习”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学习”已经成为变革的核心视角。

教学的指向是什么,事实上,既不是教材,也不是教师,而是以学习为中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的根本目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而是引导儿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

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即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涵养其德性。

二、开启学科之眼
1.道德与法治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则是最高法律;我们坚持用法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 生活与德育
以生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的原料,对这个年龄段儿童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加以整理与概括,同伴交往、家乡认同、交通通信等,通过教学来给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发展需求的指引。

3. 价值引领与价值判断
课程核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但教学并不是将观点灌输,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

三、把握教学之法
1. “单元”架构下的教学设计
2. “课文”结构中的学习思路
教学中不应是简单把这些板块内容过一下,走一下程序,而是通过把板块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探究、讨论、交流、辨别、模拟、践行等,这些正是需要学生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方法。

4.“留白”呈现后的发展空间
留白设计体现了新的教材观,过去人们认为教科书就是权威,教师和学生要记住并践行这些权威的知识和规范。

而今留白设计,体现了把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验放在与教材经验平等的地位,形成一种互动的对话关系。

5.“实践”路径中的能力培养
收集哪些材料,怎样收集,如何填写调查表,如何访谈,如何在课堂中汇报交流等,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方法,及时调整,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素养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