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策略(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策略第一篇范文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历程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古诗词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智慧,而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后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塑造、品格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古诗词的欣赏与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文将从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赏析,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子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了解诗词背景,感受时代气息任何一首诗词都是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因此,要深刻理解诗词的内涵,首先要对诗词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有所了解。
初中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常识,可以把握诗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从而更好地领悟诗词的深层含义。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春望》时,学生应了解杜甫所处的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理解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诗词语言,领略艺术魅力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包括精练的字词、形象的描绘、音韵的和谐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字词的选择、句式的运用、修辞的手法等方面,欣赏古诗词的美。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尽”、“流”两个字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三、把握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情感古诗词追求意境美,诗人常通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捕捉诗词中的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明月”、“霜”等意象,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四、深入诗词哲理,感悟人生真谛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挖掘人生哲理,启发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思考。
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表达了作者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初中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审美情感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
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播放古诗词朗诵、演唱等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通过展示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片、画作等视觉资料,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象美。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感。
二、品味字词,领略语言魅力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字词,领略古诗词的语言魅力。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字词含义,理解诗词的整体内容。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最后,要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其音乐性的表现手法。
三、解读意象,感受意境美意象是古诗词艺术表现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意象,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意象的基本含义,理解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意象的组合关系,把握诗词的整体意境。
最后,要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
四、分析结构,把握艺术构思古诗词的结构紧凑、富有变化,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构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结构,把握其艺术构思。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结构类型,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其次,要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结构的特点,如对仗、押韵等。
最后,要让学生欣赏诗人的艺术构思,体会其创意之美。
五、探讨文化背景,强化人文素养古诗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鉴赏四步法一抓修辞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比喻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2.用典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3.夸张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
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
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
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有哪些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有哪些古诗词鉴赏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功底、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路径,那么,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把握诗歌意象鉴赏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
诗人把抽象的情感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这个事物即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意象。
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中的“鹤”这一形象矫健凌厉、顽强奋发、积极向上,具有象征意义,是诗人自身意志的`化身。
诗人选取在万里晴空之上一鹤排云冲天这一景象,再加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高远的情怀,使得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景象,使得诗歌的境界开阔疏朗,诗人的情感乐观昂扬,诗歌的格调清峻爽朗。
总之,赏析古诗词时,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局部入手;既要抓住主题,又要关照形式;既要掌握诗内,又要了解诗外。
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效果。
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方法:表达技巧诗歌中常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比喻为使形象更生动,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为把事物人格化,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代为使表达含蓄,如“应是绿肥红瘦”;夸张为了强调和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典诗歌中还常常运用到铺陈、象征等手法。
描写方式则有:细节描写,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动静结合,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虚实结合,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第一篇范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鉴赏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一、了解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在鉴赏古诗词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和创作背景。
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其创作风格和主题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古代的习俗、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等也会对诗词的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二、把握诗词的语言特点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包括严格的格律、丰富的意象、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
在鉴赏时,要关注诗词的韵律、节奏、对仗和用词等方面,以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韵律和节奏:古诗词讲究平仄、押韵和节奏感。
通过分析诗词的韵脚、平仄和节奏,可以感受到诗词的音乐美。
2.意象和形象:古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来描绘景物、表达情感。
鉴赏时要关注诗词中的意象组合、形象塑造和艺术表现力。
3.词语选用:古诗词运用了许多生僻、典雅的词语,富有内涵。
在鉴赏时要关注词语的内涵、感情色彩和修辞手法等,以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三、分析诗词的情感和哲理古诗词的情感和哲理是诗歌的灵魂。
在鉴赏时要通过分析诗词的情感和哲理,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念。
1.情感:古诗词的情感丰富多样,有喜悦、悲伤、豪迈、忧愁等。
鉴赏时要关注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式,如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2.哲理: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人生哲理、社会观念、自然观念等。
鉴赏时要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形象和词语,挖掘其深刻的哲理内涵。
四、品味诗词的艺术魅力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结构布局和审美风格等方面。
在鉴赏时要关注以下几点:1.表现手法:古诗词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丰富的表现手法。
鉴赏时要分析这些手法在诗词中的运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7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含示例)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7种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含示例)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1)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意境?(2)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解答提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意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要求:(1)描绘诗中的画面(优美);(2)概括氛围特点(准确);(3)分析思想感情(具体);4.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而是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次即可,列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记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现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该答出为什么而“伤感”。
5.答题套路(三步走):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境、心情)。
例: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涣【朝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步骤一),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步骤二)表达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步骤三)。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1)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2. 解答分析:表现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技巧,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一、内容情感型一般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分析技巧型一般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共81张PPT)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 久居边关的多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 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 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要注意富 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表现战争特征的事件以及战争中人们的 心理。
“阔”字在诗句中是宽阔、开阔的意思。“阔”字 神的表现了出了水面广阔无垠,营造出了一种恢弘壮阔 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了诗人的豁达心境。
5、“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用的极妙,请简要赏析。
“悬”字在诗中是笔直高挂的意思,传神的描绘 出了一幅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画面。
1、【变式设问】
(1)这句诗好在哪里? (2)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3)X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 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 山水田园诗和其他写景诗。
2、写法特点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 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 (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不同流 合污的高洁品格。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別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 的直接抒写离別之情,有的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情别绪, 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诚心志的告 白;别后情境的想象与对友人的担忧思念。 3、分析重点
4、【例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垛初中提优补差班教案(一)古诗词赏析古诗词语言凝炼,在有限的篇幅中熔铸极大的内涵,在浓缩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情感古诗词常以抒情言志来反映生活:或抒凌云壮志,我言婉约柔情;或心忧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叹身世,或讽喻时政;或描摹事物,或吟咏古今……容天下诸事,抒万千情思这就是诗歌流传至今的魅力所在一、诗歌的分类:以故事的题材分类为例,介绍各自的特点。
1、山水田园诗主要描绘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与从容和乐的田园生活,借以表现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隐逸之情、恬淡之意或排遣对现实生活不满的孤寂凄苦等心境。
“一切景语言皆情语”,抓住景物的物像特点,分析意境,就可以探知诗人蕴藏于其中的情感。
写法上常常借助眼前景物来抒情,情景交融。
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没有此类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物诗常常借助自然或社会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此类诗常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
赏析此类诗要注意两点:一是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二是理解作者在描摹物中所托之情。
梅花梳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思考:梅花在诗中的形象;寄予作者何种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送别诗主要书写离情别恨、或者用以激励全面,或者表达深厚友情。
写法上多情景交融,用景色来烘托诗人的感情。
常见意象有杨柳、阳关、酒、长亭来表达惜别之情。
我们学过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羁旅诗多写游子在外漂泊的思乡怀亲之情及人生感伤,主题比较集中。
常用情景交融的写法,眼前景色与心中情相生。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题:写了什么景,反映什么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怀古诗此类诗歌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的怀古叹今之情,或揭露统治阶级昏庸,或揭示历史变迁规律以警示今世。
常用的意象为“六朝”、“金陵”、“赤壁”等与历史相关的名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如《泊秦淮》(唐杜牧)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6、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反映边疆将士奋勇杀敌、誓死卫国、思乡思亲,表达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情。
写法上多描写边塞风光,为后面抒情做铺垫,做到情景交融。
(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问题:请你谈谈对最后一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问题:“了却君王天下事”是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诗词经常选取一些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的典型意象来营造感人的艺术魅力,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松菊:高洁的品格和情操;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杨花: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竹:虚心、脱俗、孤、刚劲;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雁:游子的思乡、鸿雁传书。
二、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采取的综合表现的综合。
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用典、反复、通感、排比和双关等。
常见的典故:1、投笔:班超家境贫寒,以帮官府抄写文书为生。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檀道济是南宋大将,权力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楼兰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从军行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折腰:陶渊明任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鸿雁: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6、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7、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8、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9、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
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0、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1、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2、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
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
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3、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
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4、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表达方式:你能说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诗歌中描写技巧: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白描等白描: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请你说说这首诗如何运用的白描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诗歌中的抒情方式:______________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表现手法:包括象征、联想想象等。
三、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和思路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二是要从关键字词上进行分析鉴赏。
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对古诗词鉴赏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宏观上把握诗词,一是思想感情,二是表达技巧。
1.如何把握思想感情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全诗或全词的情感基调,它是对诗词进行整体鉴赏和词句鉴赏的基础。
准确的把握了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在具体鉴赏时有的放矢,有正确的方向。
古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1)“大感情”,即超越个人喜怒哀乐的情感,一般又可分为两类:①忧国伤时。
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反映战乱分离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等。
②建功报国。
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
(2)“小感情”,即个人的喜怒哀乐等,也有两小类:①思乡怀人。
如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等。
②生活杂感。
如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叹,借古讽今的情怀,藐视权贵,洁身自好,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把握古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时,一是要注意诗词中所描写的人、事、物及各种形象,并思考它们与诗词思想感情的关系。
如:“柳”,古人折柳送别,“柳”与“留”谐音,含有“柳”字的诗句往往与离愁别绪有关。
二是要结合注释中诗人生平事迹等知识来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如: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因此,提到“杜甫”就应想到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杜诗,乃至他个人情感也融入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诗词的表达技巧,即作者是如何把思想感情变现出来的。
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而诗词中常见的是前四种,即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