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评估的基本内容

合集下载

疼痛评估的原则及内容

疼痛评估的原则及内容

疼痛评估的原则及内容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于疼痛的评估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疼痛评估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还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因此,正确的疼痛评估原则及内容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疼痛评估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客观性、连续性和个体化。

全面性是指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不能片面地只关注疼痛的生理表现。

客观性是指评估结果应该客观真实,不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连续性是指评估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

个体化是指评估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评估,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疼痛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疼痛的特征、强度、影响和诊断。

疼痛的特征包括发作方式、持续时间、部位和性质等,这些特征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疼痛的类型和可能的病因。

疼痛的强度是评估的重点之一,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和描述性评分法(FPS-R)等,通过这些评分工具可以客观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疼痛的影响是指疼痛对患者生活、工作和情绪状态的影响程度,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最后,疼痛的诊断是指通过疼痛评估结果来确定疼痛的病因和可能的诊断,这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总之,疼痛评估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评估原则和内容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评估原则,全面、客观、连续和个体化地进行疼痛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评估能力,不断改进评估工具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疼痛评分[医学参照]

疼痛评分[医学参照]

肿瘤内科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流程疼痛评估:1、根据患者主诉、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分析有关心理社会因素。

2、收集全面、详细的疼痛资料。

入院8小时内完成疼痛评估及记录。

护理措施:1、给药护理:遵医嘱按时、按量及时发药。

2、非药物疗法:心理安慰、分散注意力、热敷等。

3、舒适护理:体位舒适,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

4、对患者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5、观察疼痛变化和药物的副作用、治疗效果并记录。

评价疗效:疼痛缓解情况。

1、疼痛评估A、评分的方法:数字评分法、主诉评分法、脸谱法B、我们科室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一般选择NRS 评分法。

所有患者入院进行疼痛筛查,如有疼痛,全面评估疼痛病情,包括疼痛病因及类型(躯体性,内脏性或神经病理性),疼痛发作情况(疼痛性质、加重、减轻的因素),止痛治疗情况,重要器官功能情况,心理精神情况,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以及既往史(如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等),入院24h内进行首次全面评估,应当在给予止痛治疗3天内或达到稳定缓解状态时进行再次全面评估,原则上不少于2次/月,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8h完成)。

指导患者正确说出自己疼痛的部位、性质、疼痛的时间、疼痛控制的情况。

C、评估及记录的方法:疼痛稳定每日10时评估一次,有爆发痛NRS4-6分后应每日疼痛评估3次,10时,18时,22时,连续3日,稳定后改为一日一次,爆发痛NRS7-10分应该每日疼痛评估4次,6时,10时,18时,22时,连续3日至稳定。

D、癌痛评估的原则“常规、量化、全面、动态”2、患者教育患者能说出自己吃的止痛药名字,吃药时间和方法,常见副作用,便秘病人能说出几种防治便秘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关误区教育(如患者能知道阿片类药物不会成瘾,没有成瘾的担忧,如进行相关肿瘤治疗后疼痛缓解后可以停药,不是一定要终身服药)3、癌痛治疗目标:快速有效安全缓解癌痛1、患者疼痛评分《=3分2、24小时疼痛频率《=3次3、 24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物《=3次4、尽可能在24小时控制疼痛4、三阶梯止痛(1)口服给药(2)按阶梯用药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重度疼痛:可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3)按时用药:按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

疼痛的评估内容

疼痛的评估内容

疼痛的评估内容疼痛的评估内容在医疗领域中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疼痛程度,从而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以下是疼痛评估中一些常用的内容:1.位置和特点:询问病人疼痛的具体位置和疼痛的特点,包括疼痛的程度(从轻微到剧烈)、疼痛的性质(例如刺痛、酸痛、痉挛等)以及疼痛的持续时间。

2.时间特征:了解病人疼痛的时间特征,如疼痛是否是持续性的、间歇性的,以及疼痛的发作频率等。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疼痛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影响因素:了解疼痛在日常活动和睡眠中的影响程度,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加重或缓解疼痛。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管理和非药物治疗。

4.疼痛评分:通过使用疼痛评分工具,如视觉模拟量表(VAS)或数字评分量表(NRS),可以询问病人对疼痛的主观感受进行评分。

这有助于医生了解病人的疼痛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

5.疼痛的起因:询问病人是否知道疼痛的起因,例如受伤、手术、疾病等。

了解疼痛的起因有助于医生确定疼痛的病因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6.伴随症状:询问病人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例如发热、恶心、呕吐等。

这些伴随症状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关于疼痛性质的线索,进而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

7.既往病史: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包括曾经患过的疾病、手术史以及用药情况等。

这有助于医生评估疼痛的原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8.生活质量:评估疼痛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疼痛对病人工作能力、社交活动、情绪状态等的影响。

这有助于医生确定治疗目标和制定合理的疼痛管理计划。

总之,疼痛的评估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医生通过充分的交流和观察来了解病人的疼痛感受和体验,从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评估疼痛的位置、特点、时间特征、影响因素、疼痛评分、疼痛的起因、伴随症状、既往病史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疼痛。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一、背景介绍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疼痛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评估结果的应用。

二、目的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为医务人员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三、范围疼痛评估与再评估制度适合于所有有疼痛感觉的患者,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患者以及疼痛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患者。

四、方法1. 疼痛评估工具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语言能力、疼痛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疼痛评估工具。

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摹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数字评分法(NRS)等。

2. 评估频率: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情况,制定评估频率。

对于急性疼痛患者,评估频率可以较高,如每4小时评估一次;对于慢性疼痛患者,评估频率可以适当减少,如每天评估一次。

3.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应包括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睡眠、活动等的影响。

评估时,应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并结合客观指标进行评估。

4. 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应详细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包括评估日期、评估工具、评估结果等内容。

评估记录应规范、准确,便于医务人员随时查阅。

五、评估结果的应用1. 疼痛管理方案的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可以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如热敷、按摩等;对于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措施,如镇痛药物的使用。

2. 疼痛效果的评估:治疗后,应进行疼痛效果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以便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疼痛程度。

3. 疼痛教育和心理支持: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相关的疼痛教育和心理支持。

通过教育,匡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疼痛焦虑和抑郁情绪。

疼痛的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制度疼痛是人们常常会遇到的一种不适感,它可以是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也可以是全身的疼痛。

为了更好地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治疗效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疼痛评估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疼痛评估的重要性疼痛评估是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疼痛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二、疼痛评估的方法疼痛评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自我评估法: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使用疼痛评分表,根据疼痛的程度进行评分,比如0-10分,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严重的疼痛。

2. 观察法: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呼吸、体位等来判断疼痛的程度。

比如,患者面部表情紧张、呼吸急促、体位不稳等都可以提示疼痛的存在。

3. 问诊法: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疼痛部位、疼痛的性质等信息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4. 特殊人群评估法:对于无法自我评估的特殊人群,如婴儿、老年人、智力障碍者等,可以根据他们的行为和生理指标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比如,婴儿的哭闹、老年人的行为改变等都可以提示疼痛的存在。

三、疼痛评估的标准疼痛评估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疼痛的程度:通过疼痛评分表或其他评估工具,对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根据评分来判断疼痛的轻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2. 疼痛的性质:对疼痛的性质进行描述,如刺痛、胀痛、钝痛等。

这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疼痛的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3. 疼痛的部位:明确疼痛的部位,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疼痛的原因和可能的病变部位,从而指导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4. 疼痛的持续时间:评估疼痛的持续时间,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判断疼痛的性质和可能的病因,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5. 疼痛的影响:评估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睡眠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疼痛对患者的整体影响,从而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患者疼痛评估

患者疼痛评估

患者疼痛评估患者疼痛评估是医疗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为患者提供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患者疼痛评估的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

1. 评估目的:患者疼痛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包括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因等,以便制定合理的疼痛缓解和治疗计划。

2. 评估工具:常用的患者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s Pain Scale,FPS)、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等。

根据患者的年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选择适合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

3. 评估内容:(1)疼痛程度:通过评估工具让患者自行选择或描述疼痛的程度,一般以0-10分或0-100分的等级进行评估,0表示无痛,10或10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2)疼痛性质: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如刺痛、烧灼、胀痛等,以便判断疼痛的原因和类型。

(3)疼痛部位:让患者指出疼痛的具体部位,有助于确定疼痛的来源和可能的病变部位。

(4)疼痛持续时间:询问患者疼痛的持续时间,包括疼痛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以便判断疼痛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5)疼痛诱因:了解患者疼痛的诱因,如活动、压力、体位改变等,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和治疗计划。

(6)疼痛影响: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包括睡眠、饮食、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提供全面的疼痛管理措施。

4. 评估方法:(1)面对面访谈: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耐心倾听患者的疼痛描述,记录患者的回答,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询问。

(2)观察法: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呼吸等,以及可能与疼痛相关的生理指标,如血压、心率等,以获取更多关于患者疼痛的信息。

(3)家属陪同:在评估过程中,鼓励患者的家属陪同,他们可以提供关于患者疼痛的补充信息,并提供支持和安慰。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度的标准格式及其相关内容。

一、制度目的疼痛的评估与再评估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评估和再评估疼痛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二、制度内容1. 评估工具选择医疗机构应根据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疼痛评估工具。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疼痛强度数值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等。

评估工具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

2. 评估频率医疗机构应规定疼痛的评估频率,以确保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都能接受到评估。

一般建议在入院时进行初步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疾病情况进行再评估。

评估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评估内容疼痛的评估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 疼痛的特点:包括疼痛的性质(钝痛、刺痛等)、部位、放射范围等。

(2) 疼痛的程度:使用评估工具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如VAS或NRS等。

(3) 疼痛的影响: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能力、睡眠等方面的影响。

(4) 疼痛的时间特征:评估疼痛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等。

(5) 疼痛的伴随症状:评估疼痛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4. 评估记录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疼痛评估记录表,用于记录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

评估记录表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评估时间、评估工具、评估结果等内容。

评估记录表应规定评估结果的分类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5. 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医务人员应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目标,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计划。

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应包括以下方面:(1) 疼痛程度的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等级,以便进行相应的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指南(医院通用版)

疼痛评估指南(医院通用版)

疼痛评估指南(医院通用版)一、背景疼痛是患者就诊时常常遇到的问题,合理的疼痛评估对于恰当的治疗和提供有效疼痛缓解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为医院医护人员提供疼痛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疼痛管理。

二、疼痛评估的目标1. 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2. 确定疼痛的原因和可能的诱因;3. 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4. 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三、疼痛评估的步骤1. 疼痛描述: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强度、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和放射痛情况。

2. 疼痛评分:采用评分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面部表情法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评分应从0到10分,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强烈的疼痛。

3. 疼痛影响:评估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功能的影响,包括睡眠、进食、工作和情绪等方面。

4. 疼痛诱因:询问患者所知道的疼痛诱因,如活动、特定姿势、压力或寒冷等。

5. 身体检查: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或并发症。

四、疼痛评估表格使用标准的疼痛评估表格,记录和衡量患者的疼痛信息。

表格应包括疼痛描述、疼痛评分、疼痛影响、疼痛诱因和身体检查等项目。

五、疼痛管理计划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支持和非药物疗法等。

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六、治疗效果监测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记录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馈意见。

七、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根据患者的疼痛特点和处理药物的相关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避免过量用药和对可能的副作用进行监测。

八、培训和继续教育医院应提供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医护人员熟悉并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培训内容应包括疼痛评估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疼痛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九、参考文献列出用于编写本指南的相关参考文献,并确保准确性和可查证性。

以上为医院通用版疼痛评估指南,希望能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疼痛评估提供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举止,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功能的限制和障碍:这是一种被动性行为。
病人对服药的态度和频率。
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举动的表演。
睡眠习惯的改变。
影响疼痛的因素
主观因素:包括人的性格和精神心理状态。一般
性格内向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大于性格外向者。战场上的士兵等性格坚强 者对疼痛的耐受大于一般人。情绪不良时可使痛阈降低,增加对痛的感受。
病人对疼痛体验和自报
这又称为主观的自报,依靠病人自己对疼痛体验的描 述,但对疼痛程度和性质的评估,不可避免地带有偏 见性,因为病人的内省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个体差异, 特别是那些因剧烈疼痛而丧失正常机能的病人,对疼 痛产生错误的概念及产生功能障碍性认知或虚假的认 知。为了避免这种偏见性,就有必要建立一套固定标 准的信息交流系统,使对疼痛的描述和解释达到最高 的统一性、一贯性和可靠性。疼痛体验和自报方式有 两类:描述法和交叉匹配法。
疼痛的定性
疼痛的定量
病人对疼痛体验和自报
描述法和交叉匹配法 各种疼痛评价方法 耐痛阈测定 生理生化参数测定
疼痛评估的方法
收集疼痛的详细病史
疼痛初次出现的时间 整个过程中疼痛特性的变化 疼痛的部位、分布、强度等 疼痛的性质、时间特性(持续性或周期性) 伴随症状 激化或触发疼痛的因素(活动、体位等)
行为评分法
(1)无疼痛
(BRS-6,behavioral rating scale)
(2)有痛,但易被忽视
(3)有痛,无法忽视,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4)有痛,无法忽视,干扰注意力
(5)有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活动均受 影响,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进食等
(6)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需要休息 或卧床休息
由于肌收缩引起的头痛可作肌电图捡查,但头痛与肌电图之间的符
合性差。在反射性交感性痛性营养障碍病人中,皮肤电位及肌电波 的振幅明显地低于正常人的波形,而且不规则,但这些表现与疼痛
之间的关系有待研究。
Hale Waihona Puke 疼 痛 评 估 方 法 的 选 择
谢谢参与,欢迎指正交流
疼痛文化
部分意大利裔的美国人通常是以豪爽与开朗驱散疼痛。
爱尔兰裔的美国人则倾向于用种种方式去掩饰疼痛。
在中国的文化中,疼痛始终被当作是一系列痛苦的表现, 为此人们祈祷神灵,目的往往在于减轻疼痛。 澳大利亚洛德豪岛上的居民认为,倾诉疼痛可以减少心 理负荷,减轻肉体痛苦。 乌干达泰索族人喜欢将疼痛埋在内心深处,他们认为, 诉说疼痛是不吉利的。 吉布提人习惯将疼痛说出来,让亲人诅咒它,以此达到
驱散疼痛的目的。
其它
评价病人的心理状态 了解疼痛的既往治疗史 合并其它疾病的情况 指导病人学会报告和记录疼痛 进行疼痛治疗效果的评价
疼痛的测量
概述
对于某种刺激,疼痛强度很少与刺激的 程度相一致(疼痛受病人的心理和社会 因素影响) 所以,测量临床疼痛不需要刺激来获得 精神物理学标准,而是测量疼痛的主观 感受 病人对疼痛体验和自报
详细的体格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表情、体位、姿势等
神经系统检查:
感觉检查: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运动系统检查:肌容积、肌张力、肌力 反射功能检查:浅反射、深反射、病理性反射等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检查
疼痛引起行为举止的改变
应答反应或称为反射性痛行为
自发反应:是为了避免或减轻疼痛而产生的
1 2 3 4 5 6
无 痛
轻 痛
中 痛
重 痛
剧 痛
最 痛
视觉模拟评分法
( VAS, visual analog scale )
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在表达疼痛强度 时,最低限度的受到其它因素参与的测 量方法。让病人及时评价不同点疼痛的 绝对值,如药物治疗前后对比疼痛的变 化可以得到更恰当的结果。
面部情绪评分法(facial pain expression)
其它疼痛评分法
Prince-Henry手术后疼痛评分法
疼痛日记评分法(pain diary scale, PDS) 疼痛问卷表(pain questionnaires)
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
Prince-Henry手术后疼痛评分法
描述法和交叉匹配法
描述法是一种直接而简单的方法,选择
一些描绘不同的疼痛强度和不愉快情绪
的词汇,将词汇分级以表示疼痛的严重
程度和情绪状态。
交叉匹配法是用另一种方式来类比疼痛
的程度。
疼痛评价量表
口述描绘评分法
(VRS,verbal rating scales)
将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通过疼痛测量尺 图形或数值来表达,使描绘疼痛强度的 词汇的梯度更容易为病人理解和使用
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
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是将人体表面分成45个区域并编 号,让病人将自己疼痛的部位在相应的区域上标明
评分标准:
每一个区域定为1分,总评分反映疼痛区域的数目 用不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疼痛强度
计算病人疼痛占体面面积的百分比
耐痛阈测定
利用机械、温热、电流等物理或药物等刺
在日常生活中疼痛可因从事注意力集中的工作而忘却,疼痛的冲动可因其
他刺激而改变或减弱。
客观因素:包括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环
境的变化比如在充满噪音的条件下或强光照射下都可以影响病人对疼痛的
感受和反应,在昼夜不同的时间内,夜间疼痛可以加重。每个人所受的教 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同,对疼痛的耐受性和反应也不同。性别和年龄也对 疼痛的感受有所影响,一般认为男性对疼痛的耐受大于女性,老年人对疼 痛的耐受性降低。暗示也可以起作用,在临床上利用暗示、催眠或采用安 慰药可产生镇痛作用。
激方法,使被试者确认刺激强度逐步增加
到感觉疼痛的那一点即是痛阈。如果将刺
激的强度继续增加至病人无法忍耐的刺激
强度为病人的耐痛阈。
生理生化参数测定
临床上很少有人采用生理生化参数作为评估疼
痛程度的手段,但疼痛引起生理生化的变化是 肯定的。
根据心率、血压、呼吸、肺活量、脑电图等变化对疼痛进行评定 慢性疼痛病人的皮质醇升高,血浆及脑脊液中的β-内啡肽降低。 急性疼痛时, β- 内啡肽升高。
此方法具有①比较真实可靠;②便于比较疗法,方法 简单;③便于发现病人的行为与疼痛,疼痛与药物用 量之间的关系等特点。
疼痛问卷表
疼痛问卷表(pain questionnaires)是根据疼 痛的生理感受、情感因素和认识成份等多方面 因素设计而成,因此能较准确的评价疼痛的强 度与性质 常用的有:麦吉尔疼痛问卷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MPQ)、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 (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简明疼痛问卷表(brief pain qusetionnaire, BPQ)等。
0
无痛
100
最痛
数字评分法
(numerical rating scales, NRS)
此方法要求病人用0到10这11个点来描述 疼痛的强度。0表示无疼痛,疼痛较强时 增加点数,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此方 法容易被病人理解和接受,可以口述也 可以记录,结果较为可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疼痛评估的基本内容
评估疼痛
有无疼痛的诊断
疼痛的定性诊断
疼痛的定量诊断
疼痛的诊断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 医务人员不能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 对患者的疼痛作出诊断 尊重患者评价自身疼痛的权利
依据疼痛的性质(钝、锐、刺、灼、胀等)
依据疼痛的部位和范围(局部、放射) 依据疼痛的时间(持续、间断、急性、慢性) 依据疼痛的程度(微、轻、甚、剧) 依据神经生理功能(创伤性,病理性,心因性)
该评分方法主要用于胸腹部手术后疼痛的 测量 评分方法如下:
0分:咳嗽时无疼痛 1分:咳嗽时才有疼痛发生 2分:深度呼吸时即有疼痛,安静时无疼痛 3分:静息状态下即有疼痛,但较轻,可忍受
4分:静息状态下即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疼痛日记评分法
疼痛日记评分法(PDS)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测定疼痛的方 法。由病人、病人亲属或护士记录每天各时间段(每4h 或2h,或1h或0.5h)与疼痛有关的活动,其活动方式为 坐位、行走、卧位。在疼痛日记表内注明某时间段内 某种活动方式,使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疼痛强度用 0~10的数字量级来表示,睡眼过程按无疼痛记分(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