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鉴赏散文的方法
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化记载的鉴赏和分析方法

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化记载的鉴赏和分析方法一、文学体裁1.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要目的,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
2.散文: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为主要表达方式,注重文字的优美和意境。
3.小说: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等元素的刻画,展现生活面貌和人类命运。
4.戏剧: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展现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5.童话:以幻想、寓意为主要特点,针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审美培养。
6.寓言: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深刻的思想,旨在启发思考和警示人生。
7.史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民族精神和社会风貌。
二、文化记载1.史书:记录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内容,以真实、客观为原则。
2.志书:记载地理、风俗、人物、物产等一方情况,具有地域性和专题性。
3.传记: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展示人物品质和成就。
4.日记: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写的文字,记录心路历程和所见所闻。
5.文献:具有历史、学术价值的书籍、文章、碑帖、档案等。
三、鉴赏和分析方法1.阅读理解:认真阅读作品,理解作者观点、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把握作品主题。
2.审美欣赏: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品味语言、形象、情感等审美要素。
3.批判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4.历史文化背景了解:研究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时代特点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比较分析:将不同作品或同一作品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找出特点和共性。
6.文本细读:仔细分析作品中的细节,挖掘隐含意义,领会作者匠心独运之处。
7.主题探讨:从作品中发现和挖掘主题,分析作品对人生、社会、人性的思考。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鉴赏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化记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诗歌《静夜思》的作者是谁?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解题方法:通过阅读《静夜思》这首诗,可以知道作者是李白。
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阅读技巧及答题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阅读技巧及答题方法指导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答题方法指导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言语感情色彩浓厚,婉转含蓄,声调协调,表现力强。
在阐发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言语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言语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了解其深层含义。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散文阅读备考1.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倾向,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散文阅读不会出现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
近两年,仍然有省市考查的是散文阅读,这些省市的命题特色有可能会被全国新课标卷借鉴吸收。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仍然要对散文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我们近年来独立命题的部分省(市)的试题为例,来阐释散文文本考查的相关内容,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考情。
2.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1)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
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2)题型:不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题型都应该包括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
其他省(市)独立命制的试题一般设置4~5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全是主观题,有的试卷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再加上若干道主观题。
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四选一或五选二)、简述题、探究题(发表自己看法之类的题目)居多。
(杭州专版)中考语文专题一 第一类 散文阅读( 考点一、二、三、)

④点明文章的行文线索(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一件 物,或是一件事等,这篇记叙文的标题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 线索);
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⑥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二)概括内容 厘清思路、概括内容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的基 础,通常有概括要素法、分析比较法、串联组合法、中心事 件提炼法、标题扩展法五种方法。
以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为 例,文中既写到了长妈妈喜欢切切 察察,虽然没有知识,却礼节多, 规矩多,“烦琐之至”,体现了作 一篇文章的内容要点不一定一次 者的厌恶与不耐烦。同时也写到她 就能抓住,这就需要反复地进行 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 比较分析,分析内容的主次,准 海经》,并对此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分析比较法 确抓住文章表达的主要意思。有 那么作者究竟想表达哪种思想感情? 的文章还需要分析文中的关键词 从文末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 句和段落,这样,文章的内容也 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中 就容易归纳了 便不难看出,作者采取了先抑后扬 的手法,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 感激、怀念和祝愿之情以及对年幼
典型考点:理解文中两个“我”的情感变化
类别二:托物言志散文 托物言志散文是散文的一种特殊的类型,通常采用比喻、 象征等手法,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 托物言志类散文从内容上分为三种形式:托物喻人、托物 抒情、托物寓理。 代表性文章:《白杨礼赞》 典型考点:体会象征手法
类别三:写人记事散文 写人记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 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 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感情。侧重于从叙 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 代表性文章:《老王》《散步》 典型考点:把握人物特质,梳理事件脉络
散文的文体知识

散文的文体知识散文的文体知识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
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的文体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的文体知识1散文分类(一)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1、记人散文。
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叙事散文。
记叙事迹的散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
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片断的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二)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传达作者具体生动的情怀)1、托物言志(象征)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八年级下的咏物抒怀《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2、借景抒情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如九年级上《绿》《囚绿记》(三)说理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特别说明1、把握阅读题型和规律:整体感知——思路把握——要点概括——内容理解——词句品味——手法分析——联想迁移——自由欣赏——发表见解2、思维训练与习惯养成【纠正阅读习惯】1、分析文章题目:中心、线索、人物、事件等。
现代文散文阅读开头、结尾、简述题答题技巧

现代文散文阅读开头、结尾、简述题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在4个方面设置题目:一是理解文章的主旨;二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含义;三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四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考查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四道主观题其实就是以考查词语句子为基础来考查其在文章的结构、表达、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作用。
1.审清题干。
现代文阅读题干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
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为关键的。
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审题要抓住题目中的每一个信息,明确两点:一是命题者要我们答什么,二是命题者要我们怎么答。
还要分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考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引导考生明确解答重点或限制答案范围,具有导向性,不可掉以轻心。
2.将题目回归原文,寻找答题区域。
把在题干中出现的原文中的语句放回原文,看它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以此来确定答题区域。
题干中若有“从全文看…”这样的字眼,这就要求从全文着眼总结答案;有的有“阅读某段,回答…”这样的字眼,答案一般是可以在这一段里总结了。
如果没有这些明确的字眼,总结答案时应该从全文角度把握。
3.落实重点词句的含义。
首先搞清这个词、这句话表面意义是什么,再看一下用什么方法表达,接着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含义就基本上把握了。
4.规范作答,检验答案。
应当工整规范地尽量用原文词句作答,整合原文中有用的信息,做到整体把握、锁定局部、认真筛选、巧妙概括;答案要尽量全面、要点化。
答题时首先要考虑好角度,突出要点,层次分明。
有明确字数限制的更要准确精练。
现代文阅读的开头的特点与考查1、先言他物型:用此衬托或铺垫(《黄山绝壁松》)或对比。
例:冯骥才的《黄山绝壁松》开头三段: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
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

散文阅读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例析一、认识和掌握散文的相关知识1.什么是散文?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我们常说的是狭义的散文,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的,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2.散文的分类。
我们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其突出特色,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例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藤野先生》。
这类散文,虽然也有风物、场景的记写,但它不是纯客观的记写,而是将内情与外物融合,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或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
例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
文学色彩浓,但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散文。
3.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4.阅读散文应注意的问题(1)抓住“神”。
“神”就是作者在文中的情感体验,就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的“情”,达的“意”。
抓住了“神”即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
(2)抓住线索。
线索就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
明确了线索,也就基本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
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是开头一句话,有的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的;有以人物活动为线的;有以情感为线的;有以事物为线的等。
现代文阅读(散文)第三节鉴赏表达特色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现代文阅读(散文)第三节鉴赏表达特色篇一:赏析文段的表达特色(江苏高考)一、回顾近几年江苏高考对文段赏析题的提问方式和答案要点:《麦天》48、“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溜索》59二、回顾练习,总结方法“我到北京的距离是一个晚上。
通常我都是在头一天夜里从我居住的那个城市坐上一趟特快,睡一觉,睁开眼睛时,到处都亮了,透过远郊越来越茂密的树林,可以看见辽阔天际的云霞,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伟大而神秘的城堡,呈现在天地旷野的正中央,浑身闪烁出圣洁的光环。
这就是我对北京的感觉。
此时,我完全被唤醒了。
”《戴车匠》简要赏析。
(6分)“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
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背水的日子》③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
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
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④背水,要清晨去。
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
只有舀水的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
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第③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④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
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天游,还有那“替古人卖劲儿”的说书人民谈笑风生。
”《放生鸟》“概是几千百只。
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
大人则看出了神,一声不响,陶”篇二:现代文鉴赏表达题答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几个要领[考点风向]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是高考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鉴赏散文的方法
鉴赏散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抓住“文眼”:散文的“文眼”因文而异,可能是文章中的某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甚至是某一景一物。
通过抓住“文眼”,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2. 把握线索: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
散文的线索可能包括时间、空间、情感变化等,这些线索将文章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品味语言: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
在鉴赏时,要注意分析语言的运用,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4. 体会意境: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文章所营造的意境,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5. 感受思想情感:散文往往是作者对生活、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鉴赏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
6. 领悟哲理:优秀的散文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通过领悟这些哲理,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智慧。
7. 了解背景:了解文章的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等相关信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8. 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文章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章的美感。
9. 注重表达技巧:鉴赏散文时,要注意分析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理解这些技巧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0. 反复阅读:对于一些深奥的散文,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入理解。
在反
复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到一些细节,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散文鉴赏,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以及文章所表达的哲理和深层意蕴,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