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合集下载

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Word版)

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Word版)

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Word版)生态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1.总论 (4)1.1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4)1.2项目概况 (5)1.3承办单位及概况: (5)1.4报告编制单位 (5)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6)2.1项目提出的背景 (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3.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2)3.1发展规划分析 (12)3.2产业政策分析 (18)3.3行业准入分析 (21)4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22)4.1建设地址 (22)4.2气候条件 (22)4.3地质状况 (23)4.4交通设施 (23)4.某某市政配套设施 (24)5.项目建设方案 (25)5.1设计目标 (25)5.2景观格局规划 (25)5.3交通流线规划 (25)6.投资估算 (26)6.1项目概况 (26)6.2流动资金估算 (26)6.3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 (26)6.4资金筹措 (28)7. 项目预期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28)7.1项目投资与产出 (28)7.2项目可行性分析 (29)7.3财务评价效益 (31)8. 结论及建议 (32)1.总论1.1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风景某某区规划规范》;《风景某某区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某某市规划编制办法》;某某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某某市绿化条例》;《南某某区发展规划》;《南某某区河道岸线综合利用规划》《南沙万顷某某区控制性规划》;《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2项目概况1.2.1.项目名称南沙“水鸟世界某某市生态公园项目1.2.2.项目定位项目目标为在某某区兴建一座占地面积达350亩,以繁育水禽、涉禽、湿地植物为特色,以亲水、赏鸟为独特游憩风格,展现南沙“曲水芦苇荡,鸟息红树林,万顷荷色美,人鸟乐游悠”环境特色的保护某某市生态公园。

生态湿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湿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湿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生态湿地保护和修复已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

生态湿地可以有效净化水质、维持地下水位、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湿地遭到了破坏和污染,急需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

本研究将以某地区为例,对其生态湿地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建设和修复湿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当地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科学依据和倡导。

二、研究目的1. 了解目标地区湿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探讨生态湿地建设和修复的必要性;3. 分析生态湿地建设和修复的可行性;4.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促进生态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三、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对目标地区的湿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湿地植被、水质、动植物种类及数量等情况;2. 文献资料搜集: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湿地保护和修复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3. 专家访谈:邀请生态学专家、环保专家等进行访谈,获取专业建议和意见;4. 统计分析:对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

四、研究内容1. 目标地区湿地现状分析:了解目标地区湿地的面积、类型、水质情况、动植物群落等情况;2. 目标地区湿地问题分析:分析目标地区湿地存在的问题,如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 生态湿地修复和建设的必要性分析:探讨为何需要对湿地进行修复和建设,列举相关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4. 生态湿地建设和修复的可行性分析:分析目标地区进行生态湿地修复和建设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分析;5. 生态湿地修复和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具体的生态湿地修复和建设方案,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6. 生态湿地修复和建设的风险评估:分析生态湿地修复和建设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应对策略。

五、研究成果与建议1. 目标地区湿地现状:目标地区湿地面积约为XX平方公里,主要是XXX类型的湿地,水质状况较差,受到了人为活动的影响;2. 目标地区湿地问题:目标地区存在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3. 生态湿地建设和修复的必要性: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湿地的修复和建设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4. 生态湿地建设和修复的可行性:分析了目标地区进行生态湿地建设和修复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可行性;5. 建议与措施:提出了对目标地区湿地进行修复和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强监管、采用生态工程技术等;6. 风险评估与策略:对生态湿地建设和修复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某某市沙漠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市沙漠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一、概述1、项目名称:某某市腾格里沙漠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工程2、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市人民政府3、项目实施单位:某某市应理城乡市政产业(集团)公司。

4、项目法人代表:XXX5、项目拟建地址:某某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迎闫公路以东,包兰铁路以南,扶农渠以西,美利工业园区沙漠大道以北,占地面积20000亩。

6、编制依据1、某某市应理城乡市政产业(集团)公司《关于某某市腾格里沙漠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工程的设计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年9号)6、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7、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8、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9、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10、XX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2004年)11、《XX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12、某某市人民政府《某某市旅游业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1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14、《旅游区(点)质量登记的划分与评定》15、《XX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997)16、《XX沙坡头旅游区总体规划》(1997)17、行业的有关标准与规范1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7、编制原则(1)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法规和政策,坚持安全可靠、保护环境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2)坚持以生态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科学利用、持续发展”为方针。

根据生态旅游市场实际营销情况,全面分析供求关系,提出合理的建设规模。

(3)通过对项目区水土、植被的恢复改造,充分利用自然界生物循环理论,逐步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使该项目工程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实现项目区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项目区在某某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构建某某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服务。

湿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遭受着严重的威胁,湿地保护和恢复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告通过对湿地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提出了湿地建设的意义、实施的条件、建设的方式和方法、建设的目标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一、湿地建设的意义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三大类型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湿地具有多功能性、多用途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它在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风景和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湿地也是很多生物的栖息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湿地建设的条件湿地建设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需要有一定的湿地资源,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其次,需要有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至关重要。

最后,需要有政策和法规的支持,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湿地的保护和建设。

三、湿地建设的方式和方法湿地建设有多种方式和方法。

其中,常见的方式包括修复湿地、重建湿地和新建湿地。

建设的方法包括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湿地生态建设技术和湿地生态保护技术。

四、湿地建设的目标和效果湿地建设的目标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促进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建设的效果是提高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湿地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

只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重视湿地保护和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投入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我们完全可以保护和建设好湿地,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湿地建设;可行性研究;生态系统;生态保护AbstractWetland is a special ecological system,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etland ecosystems have suffered serious destruction and are under serious threat, wet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have becomeurgent. This report analyzes 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wetland construction by studying the significance,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goals and effects of wetland construction.1. The significance of wetland constructionWetland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types of ecosystems on the earth and is a precious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etlands have multifunctional, multi-purpose and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and they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climate regula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scenery and tourism. At the same time, wetlands are habitats for many organisms and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2. Conditions for wetland constructionWetland construction requires certain conditions. First, there must be a certain amount of wetland resources, including natural wetlands and artificial wetlands.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the necessary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which is crucial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s. Finally,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policy and legal support, which can better guarantee the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wetlands.3. Methods of wetland constructionThere are various methods and methods for wetland construction. Among them, common methods include wetland restoration, wetland reconstruction and wetland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include wet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wet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wet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technology.4. Objectives and effects of wetland constructionThe goal of wetland construction is to protect the wetland ecosystem, improve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wetland water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s. The effect of wetland construction i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of wetland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protect biodiversity, and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In summary, we believe that wetland construction is very necessary and feasible. As long a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ttach importance to wetland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invest necessary 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we can protect and construct wetlands well, and create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for humanity.Keywords: wetland construction; feasibility study; ecosystem; ecological protection。

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

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咨国联出品目录第一章总论 (9)1.1项目概要 (9)1.1.1项目名称 (9)1.1.2项目建设单位 (9)1.1.3项目建设性质 (9)1.1.4项目建设地点 (9)1.1.5项目负责人 (9)1.1.6项目投资规模 (10)1.1.7项目建设规模 (10)1.1.8项目资金来源 (12)1.1.9项目建设期限 (12)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1.3编制依据 (12)1.4编制原则 (13)1.5研究范围 (1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1.7综合评价 (1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2.1项目提出背景 (18)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2.3.1促进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2.4.1政策可行性 (24)2.4.2市场可行性 (24)2.4.3技术可行性 (24)2.4.4管理可行性 (25)2.4.5财务可行性 (25)2.5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项目发展概况 (25)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2.5.4国家湿地公园及配套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7)2.6分析结论 (27)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8)3.1市场调查 (28)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28)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28)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29)3.1.4替代产品调查 (29)3.1.5产品价格调查 (29)3.1.6国外市场调查 (30)3.2市场预测 (30)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30)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1)3.2.3价格预测 (31)3.3市场推销战略 (31)3.3.1推销方式 (32)3.3.2推销措施 (32)3.3.3促销价格制度 (32)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2)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3)3.4.1产品方案 (33)3.4.2建设规模 (33)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34)3.6市场分析结论 (34)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5)4.1地理位置选择 (35)4.2区域投资环境 (36)4.2.1区域概况 (36)4.2.2地形地貌条件 (36)4.2.3气候条件 (36)4.2.4交通区位条件 (37)4.2.5经济发展条件 (3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40)5.1总图布置原则 (40)5.2土建方案 (40)5.2.1总体规划方案 (40)5.2.2土建工程方案 (41)5.3主要建设内容 (42)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43)5.4.2供电 (45)5.5道路设计 (47)5.6总图运输方案 (47)5.7土地利用情况 (47)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7)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7)第六章产品方案 (50)6.1产品方案 (50)6.2产品性能优势 (50)6.3产品执行标准 (50)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50)6.5产品工艺流程 (51)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51)6.5.2产品工艺流程 (51)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8)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8)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58)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58)6.8仓储方案 (59)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60)7.1主要原材料供应 (60)7.2主要设备选型 (60)7.2.1设备选型原则 (61)7.2.2主要设备明细 (61)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6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6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64)8.2.1能源消耗种类 (6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65)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6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65)8.4.1项目能耗分析 (65)8.4.2国家能耗指标 (6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66)8.5.1工业节能 (6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67)8.5.3节水措施 (67)8.5.4建筑节能 (68)8.6结论 (6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7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7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70)9.1.2设计原则 (7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70)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7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7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7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7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7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75)9.5绿化方案 (76)9.6消防措施 (76)9.6.1设计依据 (76)9.6.2防范措施 (76)9.6.3消防管理 (7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78)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7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80)10.1 编制依据 (80)10.2概况 (80)10.3 劳动安全 (80)10.3.1工程消防 (80)10.3.2防火防爆设计 (8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8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81)10.3.5抗震设防措施 (82)10.4劳动卫生 (82)10.4.1工业卫生设施 (8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83)10.4.3个人卫生 (83)10.4.4照明 (83)10.4.5噪声 (83)10.4.6防烫伤 (83)10.4.7个人防护 (83)10.4.8安全教育 (8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85)11.1组织机构 (8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85)11.3人力资源管理 (86)11.4劳动定员 (86)11.5福利待遇 (8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8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88)12.2 建设工期 (88)12.3实施进度安排 (8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0)13.1投资估算依据 (90)13.2建设投资估算 (90)13.3流动资金估算 (92)13.4资金筹措 (92)13.5项目投资总额 (93)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98)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99)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99)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99)14.1.2产品成本 (100)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101)14.2财务评价 (101)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101)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102)14.2.3不确定性分析 (102)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105)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107)15.1项目风险因素 (107)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107)15.1.2技术风险 (107)15.1.3市场风险 (107)15.1.4资金管理风险 (108)15.2风险规避对策 (108)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108)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108)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108)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109)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110)16.1招标管理 (110)16.2招标依据 (110)16.3招标范围 (110)16.4招标方式 (111)16.5招标程序 (111)16.6评标程序 (112)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112)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112)16.9合同备案 (112)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13)17.1结论 (113)17.2建议 (113)附表 (114)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14)附表2 总成本表 (115)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16)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17)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18)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9)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20)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21)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22)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23)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24)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25)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27)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29)附表 (131)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31)附表2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32)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3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3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35)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36)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37)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38)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39)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40)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41)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42)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44)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146)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

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

XX县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项目名称:XX县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XX县旅游局法人代表:谈局长项目建设负责人:何局长项目拟建地址:XX县乡生态旅游区项目主管部门:XX县旅游局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一、工程建设内容(1) 曲麦洒桑入口综合服务区过境路:主要功能是集流,是交通主干网的主要部分,以机动车交通为主,承担该区域的车行交通,也是对外联系的一条综合性干道。

规划为双向双车道,红线宽度为10m,道路旁种植绿化树种,草皮等,同时设置生态垃圾箱和交通指示系统。

游览栈道是景区内行人游览时的通道,连接各个功能片区,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两侧设置生态座椅,垃圾箱,平台等,与休闲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机结合起来。

规划道宽为3m,用木板铺砌。

(2) 喀巴东让神山观想抒怀区上山公路:其主要功能是联系山上山下、组织分流,与机动车道一起构成道路网骨架,兼有交通和生活双重的功能,红线宽度为7m,同时承担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草原栈道主要为游憩和休闲道路,包括栈道,台阶,坡道,观景台等,道路宽为3m,两侧设置垃圾箱,平台等。

沿山脊、山脚和上下踏步段,应设护栏,扶手等防护设施。

(3) 格萨尔王历史传说重现区过境路:是游客进入景区的主要通道,也是联系其他景区的一条综合性干道。

道路宽7m,红线宽度为11m,道路旁设置生态垃圾箱和交通指示系统。

帐区步行道是景区内行人游览时的通道,景区内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主要为帐区景观、游憩和休闲道路,包括栈道,台阶,坡道等,规划游步道宽为4m、3m、2m不等,两侧设置垃圾箱,平台等。

(4)民俗风情及娘玛寺宗教体验区(5)汽车和帐篷营地野营体验区(6)忠克垭口及外香寺畅游区二、工程规模1、景区配套的非干线公路173501m2(长28916m)。

2、军垦博物馆附馆修复工程:面积2400 m2。

3、防洪渠2800m。

4、景区游步道42142 m2(长21071m)5、供水设施:供水管线6428.50m,水井1眼,消防井24个。

湿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湿地是指地表或亚地表水域与植被相结合的一种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具有水文循环调节、土壤保育、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已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湿地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以便为该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背景中国是湿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湿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据统计,中国湿地面积已经减少了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保护与修复湿地,可以改善水域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因此,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价值。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选择适宜的区域,进行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并实现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和重建,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选择适宜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区域。

2. 进行湿地环境现状的调研与评估,制定保护与修复方案。

3. 实施湿地修复工程。

4. 完成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四、可行性研究1. 政策和法律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国家相关政策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政策保障。

2. 技术可行性分析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涉及到水文、生物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工作。

目前,我国在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技术手段较为成熟,可以满足项目需要。

3. 经济可行性分析通过对项目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评估,结合项目的预期收益,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

湿地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湿地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湿地是生态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环境,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生态功能和环境保护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受到了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建设湿地公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

二、项目概述湿地公园是以湿地为核心,汇集了公园、休闲、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公园。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使湿地公园成为城市氧吧,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湿地公园项目旨在保护湿地资源,提升生态环境,创造休闲娱乐场所,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三、项目优势1. 生态优势:湿地公园可以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旅游优势:湿地公园具有观赏价值和旅游吸引力,吸引游客来此欣赏湿地风景,体验生态旅游,增加地方旅游业收入。

3. 教育优势:湿地公园可以开展生态教育和科普活动,引导公众关注湿地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 社区优势:湿地公园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生活品质,促进社区文化交流。

四、项目规划1. 建设内容:湿地公园主体包括湿地景观区、休闲活动区、生态展示区、游憩设施区等。

2. 建设面积: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其中湿地面积占50%。

3. 建设标准:按照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和园林绿化要求,建设园林绿化景观,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

五、投资估算1. 建设费用: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00万元,其中土地工程费用占30%,园林绿化设施费用占40%,管理运营费用占20%,其他费用占10%。

2. 投资回收期:根据当前湿地公园的运营情况和预期收益,投资回收期为5年。

3. 投资风险:湿地公园项目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市场竞争、管理风险等。

六、市场分析1. 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湿地公园可以满足人们对自然风光的需求。

2. 内外部环境分析:政策支持、公众意识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等因素有利于湿地公园项目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项目主管单位:石嘴山市人民政府3、项目性质:续建4、项目建设单位:石嘴山市星海湖综合整治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5、项目建设目标:在现状湿地整治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景区道路以及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供排水系统、燃气系统、景区环卫系统等。

为将星海湖景区建设成宁夏一流、西北知名的王牌旅游产品提供基础支撑,为星海湖区域发挥城市景观休闲功能、实现城市形象提升提供硬件支持。

最终把星海湖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完备、旅游形象完美的综合性星级旅游景区。

6、项目建设范围:东以城规规划环线为界;西至南沙窝;东南至平罗火车站;北接老城区。

规划面积约43平方公里。

7、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道路:为了满足游客需求,规划道路除了满足交通需求外还充分考虑了景观的需要。

在规划道路中间或两边均设置了绿化带,景区规划建设60米宽主干道30公里,30米宽次干道18公里,15米宽道路2公里。

同时,在景区设立8.5公里长的轻轨线路,以环保、情趣的方式实现人在景区内的空间位移。

供水:充分考虑景区发展要求,结合景区现状规划用水水源,初期结合大武口老城区供水厂建成树网,中远期结合新城供水系统使整个景区的供水系统形成环网,以提高供水保证率。

供水共需敷设DN400铸铁干管9600米,DN200钢管10000米,机井2座。

排水:景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干网汇集后集中运往大武口污水处理厂处理,部分管网铺设干网布经济的可考虑设置分散式简易的污水处理中心。

污水管网共需DN500水泥管9600米,DN200钢管10000米,景区简易污水处理装置两处。

供电:景区电源规划采用武南——潮湖110KV供电线路供电。

为保证景观效果,电力线路尽可能采用地埋铺设,先将110KV高压变为10KV中压供往各区,在各负荷中心设10KV/400V变电所,向用户供电。

景区共需10KV高压线26.3公里,110KV/10KV变电所1座,10KV/400V变电所4座。

通讯:规划从大武口区引入通讯干网,在整个星海湖设立1个汇接局和3个端局。

端局线路经汇接局汇总后介入大武口通讯干网。

8、项目建设期限:二年9、项目总投资(近期):14900万元。

申请国家投资12000万元。

10、项目效益:2005年游客量15万人次,2015年达到80万人次,综合分析,年收入为3000—6000万元,回收期约为10年。

投资利润率达21%。

二、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2、《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年5月)3、《景区的质量等级标准及评定办法》(GB/T1001.1—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6、《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城市用地标准》(GBJ137-90)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10《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1、《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12、《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13、《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14、《石嘴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15、《石嘴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6、《石嘴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7、国家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三、综合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大于12%的风险临界点,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为10年。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该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背景旅游业是一种投入产出比较高,创汇能力强,耗能少,关联带动能力强,提供就业机会多,有利于提高、扩大当地知名度,增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先导产业、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中国旅游热的高潮,特别是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旅游开发的政策取向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我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着西部大开发、加入wTO,目内旅游需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国内旅游产业迅速扩张,旅游产品升级换代等众多机遇。

中央领导同志在讲到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多次强调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活跃,特别是现在发展“假日经济”,国家调整了休假制度,“五一”、“十一”长假都极大的刺激了旅游消费。

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经济贸易和对外交流活动明显加强,必然带来人员流动,而人员流动本身就是对旅游业的极大促进。

西部大开发和“假日经济”对旅游业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推进石嘴山市旅游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种交流。

我市已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因此,未来十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加快石嘴山市旅游业发展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使命,我们必须采取超常规发展战略,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内抓产品建设,外抓市场促销,形成我市鲜明特色的旅游网络,带动全市社会经济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市人民以改造自然的大无畏精神,将洪积洼地改造成万亩平湖,开发这片旅游资源不但是为人民创造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倡导改造自然的一种精神。

先期在中央、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陆续对旅游区部分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建设,特别是景区道路得到较好的建设,基本能够满足景区旅游发展的需要。

但是其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供电、通讯、供排水和场馆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旅游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也不能够满足市民和旅游者更高层次的需求,阻碍了旅游业的更快发展。

为此,我市决定在完成景区道路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投资,有效改善星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的硬件设施,提高景区档次,提高旅游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努力把星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建成国家A级景区,成为继沙湖之后石嘴山市第二大旅游景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对促进石嘴山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和“无烟工业”,正方兴未艾,其影响甚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对政治、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也不断起着促进作用。

旅游业本身是一种边缘和窗口产业,其综合性强,本身涵盖甚多,它所涉及的产业和行业实际上超出了我们所想象的范围,甚至能带动和主导一个城市和地区。

旅游业带动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旅游业的不断成熟。

社会稳定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目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已是大势所趋。

另外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随着交通通讯业的不断发展,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这一切使我们看到了旅游业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通过近两年的广泛宣传,全市人民都已普遍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我市待开发的旅游景区较多,其中星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是带动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

该项目的建设,为全面发展旅游业鸣响了号角,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有促于全市其它重要旅游景点尽快开发建设,从而实现石嘴山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2、项目建设造福子孙,有促于石嘴山市发展。

号称“无烟工业”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景区的合理开发建设是造福子孙,流芳千古的实事。

石嘴山市星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区项目的建设是造富子孙的公益项目,是为子孙打造“金饭碗”的好项目,带来的效益是低成本、无公害的。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是对子孙后代的掳夺,污染工业的无序发展是在遗害子孙,破坏良好的家园,其结果是人口越来越稀少,社会越来越落后。

发展经济注重的是可持续性,为的是要为子孙留下些有益的东西。

由此可见,开发建设星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将形成沙湖与大武口区的另一桥墩,架起了共同发展的桥梁,实现沙湖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振兴石嘴山的经济具有典型意义。

3、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武口地区是个重工业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造成城市人流少,人气不旺,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这也是整个石嘴山市存在的现象,在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1—3%、59%、28%。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气,而处于我市这种地理环境的城市,要增加人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发建设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业,据测算旅游消费拉动其它消费的能力是l:7。

因此,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人流,拉动商流。

该项目建成后,将其融人沙湖旅游网络,就能够实现吸引沙湖游人向北走的目标。

这将极大地促进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

而且,该项目无污染、高收入,具有滚动发展的能力,有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4、项目建设有利于开发保护文化资源,有利于发掘我市旅文化内涵,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

把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形成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最具生命力的地方。

旅游业是经济产业,而旅游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在石嘴山区内既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又有极具科考价值的贺兰山岩画、古长城遗址、古生物化石以及宗教文化。

以星海湖为龙头开的旅游产业开发,必将带动这些人文旅游资源的更好开发和保护。

以旅游业为依托和载体,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似文化旅游为突破口,开发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以开发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业,最终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

形成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环境,增强景区吸引力。

同时通过项目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为我市吸引投资、吸引人才和技术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既能使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又改善了我市生活环境,对提高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一、银北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生态文明的时代,生态旅游渐成为一种时尚。

近年来宁夏地区的湿地迅速得到开发和发展,湖泊性生态旅游区越来越多,如沙湖、鸣翠湖、金水园、西湖、鹤泉湖等。

其中沙湖属国家35个王牌景点之一,鸣翠湖、西湖、金水园和鹤泉湖的区位优势相当,并且资源皆属同一类型。

鉴于星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区所面临的市场现状,要求其必须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实行“错位竞争”,以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建设必须要坚持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总体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