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知识清单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1.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

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

2.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是气体流通的通道,而膈肌是帮助呼吸的肌肉,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舒张。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中,胸腔扩张,腹部收缩,膈肌向下运动;呼气时交换后的气体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体外,胸腔收缩,腹部放松,膈肌向上运动。

6.我们可以用一些材料制作呼吸器官:7.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1.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氮气含量不变。

2.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一个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

每分钟心跳80 次左右。

4.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5.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6.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7.呼吸次数增加更有利于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经常运动的人肺部功能比较强大8.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练习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练习试题

教科版六年级上第二单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2、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分别与地球的______和_____有关。

3、哥白尼创立了“______”,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名著《_______》。

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______向______。

5、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日影______的天文仪器。

6、地球的公转是指______围绕着______转动。

7、南北半球季节______。

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______。

8、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______;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北半球的______。

9、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______动物;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______动物。

10、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20分)1、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

()2、我国的新疆乌鲁木齐比首都北京先迎来黎明。

()3、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4、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昼夜变化是日月星辰围绕地球旋转而形成的。

()6、动植物的行为不受昼夜变化影响。

()7、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8、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运转。

()9、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东升西落。

()10、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是黑夜。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3分,共30分)1、造成地球上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太阳的东升西落2、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可以看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A.陆地B.海洋C.冰川3、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认为()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球形的4、下图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5、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形成的是()A.昼夜交替B.月相变化C.四季变化6、小明同学对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提出了几种假说,下图中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最新201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最全整理)

最新2018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最全整理)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③),其次是6465(②),不省力的是(①)。

66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斜面是否省力的实验85868788899091929394螺丝刀镊子螺丝钉水龙头起重机9596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Array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5.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115116117118119120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142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163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182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183 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184 变。

185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86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187 的大小等有关。

188189190 191192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193方案 4.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194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195196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PPT
【点击观看四季演变视频】
研讨
1.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是怎样模拟地球的运动的? 答:准备一个塑料小球,在球上画一条“赤道”; 再准备一个圆盘作为公转的轨道;让小球在圆盘中 运动起来。
2.通过观察图片、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地球 公转的特点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周期:一年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 特点
地轴:倾斜角不变 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实验方法
面向外,手拉手,围成圈,在一位学生胸前贴“北京”和“东”, 在他的右手边的一个同学贴上“乌鲁木齐”和“西”,再请一个同学 站在外圈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
按照由“西”向“东”转;
按照由“东”向“西”转;
大声说出看见太阳,记录;
轮流做北京和乌鲁木齐。
实验记录
运动方向 由“西”向“东” 由“东”向“西”
【点击图片观看实验内容】
活动二: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 实验器材:泡沫球(或塑料球)、彩笔
【点击图片观看实验内容】
活动三:制作我们的地球自转模型 实验器材:橙子、勺子、吸管、小刀
【点击图片观看实验内容】
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转的超过40亿岁的球体
【点击图片观看地球仪介绍】
拓展
观察常用的地球 仪,说说我们可 以从这个模型上 获得哪些知识?
所以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课后作业
三.选择题。 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C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地球是球形的
【选自“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
四、成成参观北京天文馆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傅科摆” , 这让他想起了学习过的“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请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1851年,莱昂·傅科做了一个超级大摆的实验。摆长67米, 摆锤重28千克,摆下的地面画有一个刻度盘。做这么大的一 个摆,主要是为了( B )。 A.观察起来更方便 B.让实验更科学,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C.更吸引注意,影响力更大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重点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重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叫做简单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用力点离支点远,阻力点离支点近,是省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是费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4、省力的杠杆有开瓶器、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有镊子、筷子、火钳;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订书机、跷跷板。

5、像水龙头那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7、常见的轮轴有方向盘、自来水龙头开关、门把手、扳手。

8、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9、动滑轮是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10、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成倍地省力。

1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2、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1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螺丝是斜面。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柱比梁的抗弯曲能力强。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改变材料的形状,如把薄板性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形状,实际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的压力大,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上第二单元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

1.地球在____________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____________。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4.四季变化与地球____________有关。

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季,南半球是____________;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____________;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____________;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____________。

6.下面两个图是地球的公转造成四季变化的示意图,请看图填空。

上图北半球处于( )季。

上图北半球处于( )季。

7.地球公转轨道是____________形,公转方向为____________,公转一周需要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 )2.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夏季,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冬季。

( )3.地球自东向西转动,太阳东升西落。

( )4.四季变化是四季交替,年年循环,周期是一年。

( )5.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

( )6.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

( )7.四季的成因与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没有关系。

( )8.无论地球运动到远日点还是近日点,地球上不同地区都会有冬季和夏季同时出现。

( )9.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同的。

( )10.夏天阳光斜射着我们,冬季阳光几乎直射着我们。

( )11.地球公转的速度是一样的。

( )1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顺时针。

( )13.夏季温度高,地球距离太阳近;冬季温度低,地球距离太阳远。

( )14.同一时刻,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 )15.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

( )三、选择题。

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天B.一年C.一月2.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 )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 )初。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汇总(小升初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知识点汇总(小升初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第1课放大镜1.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这两个特点(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玻璃杯,一滴水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2.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越小。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2.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3.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一两千倍)、电子显微镜(200万倍)、扫描隧道显微镜(3亿倍)。

4.显微镜的组成及作用①目镜:放大倍数。

②调节旋钮:调节物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

③物镜:放大倍数。

④载物台:放置被观察的物体。

⑤反光镜:增强光线。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显微镜的使用: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2.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放大倍数越小,图像越小,视野越大。

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细胞核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3.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所以物体需要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①滴、②撕、③展、④盖、⑤染、⑥吸注意: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时,滴碘酒是为了让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5.洋葱表皮细胞的特点(1)在显微镜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它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祥,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及复习题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1、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有关。

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同一个物体不同形状时抗弯曲能力不同。

如把薄纸板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

3、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
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外推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

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4、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结构最稳固,
不易变形。

塔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多用三角形结构。

六年科学第二单元练习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判断题。

1、框架铁塔的结构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所
以它不容易倒。

( )
2、拱形的龟壳,可以让乌龟更加耐压。

( )
3、六边形支架用料多,所以稳固。

( )
4、体育馆用拱形做屋顶是为了美观。

( )
5、脚手架上的斜梁是为了使脚手架稳固而添置的。

( )
6、拱桥的优点是承受力大且使用材料少。

( )
7、现代的斜拉桥由于是用钢材建造的,所以它牢固。

( )
8、造房子的时候把横梁平着放,这是因为平着放更加坚固。

( )
9、球形从各个方向上看都是拱形,所以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 )
10、增加纸条的宽度和厚度都可以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 )
11、做纸包装箱时之所以用瓦楞纸板是因为瓦楞纸板的抗弯曲能
力比一般的纸板要强。

( )
12、桌椅都有四条腿,所以四边形比三角形更稳固。

( )
13、葱管状的叶子,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 )
14、塑料饮料瓶的底部非常的厚,所以非常结实。

( )
15、建桥面使用材料越多,承受力越大。

( )
1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
又没有了拱受压时向外的推力。

( )
17、人的骨盆可以很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 )
18、改变纸的形状不可以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

( )
19、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的构造就是采用了框架结构。

( )
20、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减少了桥墩的负担。

( )
二、选择题。

1、下面四种形状中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

A、B、C、D、
2、拱形的赵州桥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是因为()。

A、拱形受到压力时,能将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B、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C、建造拱形时选择了特殊的材料
3、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A、B、C、
4、增加材料的(),可以使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明显增强。

A、宽度B、厚度C、长度
5、把同样厚度的材料制成一个箱体,采用()形状最坚固。

A、正方体B、长方体C、球体
6、安全帽承受压力强的特点是利用()能承受更大的压力的原理。

A、长方形B、圆顶形C、制作材料
7、工程师在建造一个复杂的框架前,需要首先做好()工作。

A、设计框架造型B、选择建造材料
C、美化加工框架 D、对设计模型进行测试验证
8、经研究发现,改变了纸的形状后,纸的抗弯曲能力()。

A、增强B、没有改变C、减弱
9、()使物体不容易倒。

A、上轻下重B、地面平整宽大C、上重下轻
10、鸡蛋握在手中不易损坏是因为()。

A、鸡蛋壳很厚B、鸡蛋壳是圆顶形的C、鸡蛋壳内部是空心的
11、为了使正方体框架能够承载更多的重量,我们至少需要加()
根斜杆。

A、2 B、4 C、6 D、8
12、房屋的柱子和横梁在受压时()容易弯曲和断裂。

A、柱子B、横梁C、柱子和横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