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组合问题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排列组合讲义

排列组合方法篇一、两个原理及区别二、排列数公式三、组合数公式四、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五、二项式定理公式:六、排列组合应用排列组合解法特殊元素优先排; 合理分类与分步; 先选后排解混合; 正难则反用转化; 相邻问题来捆绑; 间隔插空处理法; 定序需要用除法; 分排问题直接法; 集团问题先整体; 有的问题选模型。
○1排列数公式 m n A=)1()1(+--m n n n =!!)(m n n -.(n ,m ∈N *,且m n ≤).注:规定1!0=. ○2排列恒等式 (1)11m m n n A nA--=;(2)11m m m n n nAA mA-+=+.○3会推以下恒等式 (1)1(1)mm nnA n m A -=-+; (2)1m mnn n A A n m-=-; (3)11nn n nn n nA A A ++=-; (4)1!22!33!!(1)!1n n n +⋅+⋅++⋅=+-.○1组合数公式 mn C =m n mmA A =m m n n n ⨯⨯⨯+-- 21)1()1(=!!!)(m n m n -⋅(n ∈N *,m N ∈,且m n ≤). ○2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m n C =m n n C - ; (2)m n C +1-m n C =m n C 1+. 注:规定10=n C .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12n N m m m =+++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12n N m m m =⨯⨯⨯m mn n A m C =⋅!. (1)0111()......n n n k n k k n n n n n n a b C a C a b C a b C b --+=+++ *()n N ∈ (2)1k n k k k n T C a b -+= (3)∑=nr rnC=n2(4)1350241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解决排列组合一般思路: 1.审题要清2.分步还是分类3.排列还是组合4.牢记右侧方法常见题型归类及决策: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位置分析法和元素分析法2、有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里,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二.相邻元素捆绑策略1. 7人站成一排 ,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乙甲丁丙2.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4枪命中恰好有3枪连在一起的情形的不同种数为 。
排列 、组合、二项式定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教案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教案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并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难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准确应用.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中学代数内容中一个独特的部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它们研究对象独特,研究问题的方法不同一般.虽然份量不多,但是与旧知识的联系很少,而且它还是我们今后学习概率论的基础,统计学、运筹学以及生物的选种等都与它直接有关.至于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上,只要涉及安排调配的问题,就离不开它.今天我们先学习两个基本原理.(这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的第一节课,是起始课.讲起始课时,把这一学科的内容作一个大概的介绍,能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下面的学习研究打下思想基础)师:(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介绍两个基本原理师:请大家先考虑下面的问题(找出片子——问题1).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个班次,汽车有2个班次,轮船有3个班次.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师:(启发学生回答后,作补充说明)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种走法都可以完成由甲地到乙地这件事情.所以,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4+2+3=9种不同的走法.这个问题可以总结为下面的一个基本原理.(打出片子——加法原理)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几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放慢速度读一遍加法原理)师:请大家再来考虑下面的问题(打出片子——问题2).问题2: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见图9-1),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师:(启发学生回答后加以说明)这里,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种走法到达B村后,再从B村到C村又各有2种不同的走法,因此,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3×2=6种不同的走法.一般地,有如下基本原理:(找出片子——乘法原理)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教师要读一遍乘法原理)2.浅释两个基本原理师:两个基本原理是干什么用的呢?生:计算做一件事完成它的所有不同的方法种数.(如果学生不能较准确地回答,教师可以加以提示)师:比较两个基本原理,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得出:各类的方法数相加,各步的方法数相乘.)两个基本原理的区别在于:一个与分类有关,一个与分步有关.师:请看下面的分析是否正确.(打出片子——题1,题2)题1:找1~10这10个数中的所有合数.第一类办法是找含因数2的合数,共有4个;第二类办法是找含因数3的合数,共有2个;第三类办法是找含因数5的合数,共有1个.1~10中一共有N=4+2+1=7个合数.题2:在前面的问题2中,步行从A村到B村的北路需要8时,中路需要4时,南路需要6时,B村到C村的北路需要5时,南路需要3时,要求步行从A村到C村的总时数不超过12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第一步从A村到B村有3种走法,第二步从B村到C村有2种走法,共有N=3×2=6种不同走法.生甲:9-2中的合数是4,6,8,9,10这五个,其中6既含有因数2,也含有因数3;10既含有因数2,也含有因数5.题中的分析是错误的.生乙:从A村到C村总时数不超过12时的走法共有5种.题2中从A村走北路到B村后再到C村,只有南路这一种走法.(此时给出题1和题2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出应用两个基本原理的注意事项,这样安排,不但可以使学生对两个基本原理的理解更深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呢?生:题1的分类可能有问题吧,题2都走北路不符合要求.师:(教师归纳)进行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不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单独完成这件事.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直接用加法原理,否则不可以.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几个步骤,各步骤都不可缺少,需要依次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而各步要求相互独立,即相对于前一步的每一种方法,下一步都有m种不同的方法,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就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原理.也就是说:类类互斥,步步独立.(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是很清楚时,教师及时地归纳小结,能使学生在应用两个基本原理时,思路进一步清晰和明确,不再简单地认为什么样的分类都可以直接用加法,只要分步而不管是否相互联系就用乘法.从而深入理解两个基本原理中分类、分步的真正含义和实质)(三)应用举例师: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基本原理,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了.请看例题1.(板书)例1 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的书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让学生思考,要求依据两个基本原理写出这3个问题的答案及理由,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口述解法)师:(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可以有3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3本不同数学书中任取1本,有3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5本不同的语文书中任取1本,有5种方法;第三类办法是从6本不同的英语书中任取一本,有6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的取法种数是N=m1+m2+m3=3+5+6=14.故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的不同取法有14种.师:(2)从书架上任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1本,需要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1本数学书,有3种方法;第二步取1本语文书,有5种方法;第三步取1本英语书,有6种方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N=m1×m2×m3=3×5×6=90.故,从书架上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1本,有90种不同的方法.师:(3)从书架上任取不同科目的书两本,可以有3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数学书、语文书各取1本,需要分两个步骤,有3×5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数学书、英语书各取1本,需要分两个步骤,有3×6种方法;第三类办法是语文书、英语书各取1本,有5×6种方法.一共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N=3×5+3×6+5×6=63.即,从书架任取不同科目的书两本的不同取法有63种.师:请大家再来分析和解决例题2.(板书)例2 由数字0,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整数(各位上的数字允许重复)?师:每一个三位整数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生:三个整数字.师:023是一个三位整数吗?生:不是,百位上不能是0.师:对!百位的数字不能是0,也就是说,一个三位整数是由百位、十位、个位三位数字组成的,其中最高位不能是0.那么要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怎么做呢?生: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师:很好!怎样表述呢?(教师巡视指导、并归纳)解:要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从1~4这4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数字,有4种选法;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由于数字允许重复,共有5种选法;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仍有5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可以组成的三位整数的个数是N=4×5×5=100.答:可以组成100个三位整数.(教师的连续发问、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在第二个例题中给出板书示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个基本原理实质的理解,周密的考虑,准确的表达、规范的书写,对于学生周密思考、准确表达、规范书写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后面应用两个基本原理解排列、组合综合题打下基础)(四)归纳小结师:什么时候用加法原理、什么时候用乘法原理呢?生:分类时用加法原理,分步时用乘法原理.师:应用两个基本原理时需要注意什么呢?生: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相互排斥;分步时要求各步是相互独立的.(五)课堂练习P222:练习1~4.(对于题4,教师有必要对三个多项式乘积展开后各项的构成给以提示)(六)布置作业P222:练习5,6,7.补充题: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提示:按十位上数字的大小可以分为9类,共有9+8+7+…+2+1=45个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2.某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有m个不同的志愿可供选择,若只能按第一、二、三志愿依次填写3个不同的志愿,求该生填写志愿的方式的种数.(提示:需要按三个志愿分成三步,共有m(m-1)(m-2)种填写方式)3.在所有的三位数中,有且只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提示:可以用下面方法来求解:(1)△△□,(2)△□△,(3)□△□,(1),(2),(3)类中每类都是9×9种,共有9×9+9×9+9×9=3×9×9=243个只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4.某小组有10人,每人至少会英语和日语中的一门,其中8人会英语,5人会日语,(1)从中任选一个会外语的人,有多少种选法?(2)从中选出会英语与会日语的各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提示:由于8+5=13>10,所以10人中必有3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1)N=5+2+3;(2)N=5×2+5×3+2×3)课堂教学设计说明两个基本原理一课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的开头课,学习它所需的先行知识跟学生已熟知的数学知识联系很少,通常教师们或者感觉很简单,一带而过;或者感觉难以开头.中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的关于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都是以乘法原理为基础的,而一些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求解,更是离不开两个基本原理,因此必须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两个基本原理,学会正确地使用这两个基本原理是这一章教学中必须抓住的一个关键.所以在教学目标中特别提出要使学生学会准备地应用两个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于学生陌生的知识,在开头课中首先作一个大概的介绍,使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想法,在引入新课时,首先是把这一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与其它科目的关系做了介绍,同时也引入了课题.正确使用两个基本原理的前提是要学生清楚两个基本原理使用的条件.而原理中提到的分步和分类,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深刻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找到分类和分步的具体要求——类类互斥,步步独立.教学过程中的题1和题2,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分类用加法原理,分步用乘法原理,单纯这点学生是容易理解的,问题在于怎样合理地进行分类、分步,特别是在分类时必须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找到分步的方法有时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着重进行训练.教学中给出了例题1、例题2.这两个题目都是在课本例题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过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周密思考、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为了帮助学生在今后能正确运用两个基本原理解决其它排列组合问题,特别给出了4个补充习题,为下面将要进行的课打下一个基础.考虑到这节课无论是两个基本原理,还是例题都是文字较多的,因此特别设计了使用教具——投影仪.要是有实物投影仪那就更方便了.。
排列组合问题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排列组合问题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华图教育梁维维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绝大多数的排列组合问题都会应用到这两个原理,所以对加法、乘法原理广大考生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1.加法原理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类方式,第一类方式有M1种方法,第二类方式有M2种方法,……,第N类方式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1+M2+……+M(N)种方法。
例如:从长春到济南有乘火车、飞机、轮船3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而火车、飞机、轮船分别有k1,k2,k3个班次,那么从武汉到上海共有N=k1+k2+k3种方式可以到达。
加法原理指的是如果一件事情是分类完成的,那么总的情况数等于每类情况数的总和,比如如下的题目:【例1】利用数字1,2,3,4,5共可组成⑴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⑵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偶数?【解析】⑴百位数有5种选择;十位数不同于百位数有4种选择;个位数不同于百位数和十位数有3种选择.所以共有5×4×3=60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解析】⑵先选个位数,共有两种选择:2或4.在个位数选定后,十位数还有4种选择;百位数有3种选择.所以共有2×4×3=24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偶数。
在公务员考试当中,排列组合也是考察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国考和联考当中也对加法原理做了考察。
例如如下的两道题:【例2】某班同学要订A、B、C、D四种学习报,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四种,那么每个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报方式?( )A.7种B.12种C.15种D.21种【解析】不同的订报方式对于同学可以选择订一种、两种、三种、四种这样四类,第一类,选择一种有4种订报方式,第二类选订两种有6种订报方式,第三类选定三种有4种订报方式,第四类四种都订有1种订报方式。
所以每个同学有4+6+4+1=15种订报方式。
对于加法原理大家要掌握的是分类思想,对于分类问题要掌握加法原理。
总的情况数等于每类的情况数加和。
4年级奥数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排列组合问题

1.如果两个四位数的差等于8921,那么就说这两个四位数组成一个数对.问这样的数对共有多少个?[分析与解]被减数最小可为1000,最大可为9999-8921=1078,且从1000到1078中任何一个数都可以作为被减数.共有79个被减数,从而这样的数对共有79个.2.一本书从第l页开始编排页码,共用数字2355个.那么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分析与解]从1~9页,每页使用1个数字,共需9个数字;从10~99页,每页使用2个数字,共需90×2=180个数字;从100~999页,每页使用3个数字,共需900×3=2700个数字;显然这本书的页数在100~999之间,有2355-9-180=2166,而2166÷3=722,所以这本书有100+722-1=821页.3.上、下两册书的页码共有687个数字,且上册比下册多5页.问上册书有多少页?[分析与解]两本书页码所用的数字大致相当,从1~9页,每页使用1个数字,共需9个数字;从10~99页,每页使用2个数字,共需90×2=180个数字;从100~999页,每页使用3个数字,共需900×3=2700个数字.显然,两本书的页码均在100~999之间,而前99页两本书共用去(9+180)×2=378个数字,还剩下687-378=309个数字.上册书比下册书多的5页,每页均需3个数字作为页码,所以上册比下册多用5×3=15个数字.于是在剩下的309个数字种,上册用了(309+15)÷2=162个数字,即3位数的页码有162÷3=54页,所以上册有100+54-1=153页.4.从1,2,3,4,5,6,7,8,9,10这10个数中,任取5个数相加的和与其余5个数相加的和相乘,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乘积?[分析与解]题中的5个数相加最小为1+2+3+4+5=15,最大为6+7+8+9+10=40,即题中5个数相加的和有40-15+1=26种可能.而10个数的和为1+2+3+4+…+10=55.如果我们假定被乘数不超过乘数,那么被乘数有26÷2=13种可能,而当被乘数确定,乘数也就是确定为“55-被乘数”,并且这些的乘积没有重复.(如果被乘数大于乘数,都可将上面的被乘数、乘数互换而得).所以共有13种不同的乘积.5.将所有自然数,自1开始依次写下去得到:123456789101112……试确定在第206788个位置上出现的数字.[分析与解]有1~9为1位数,所以占有9×1=9个数字;10~99为2位数,所有占有90×2=180个数字;100~999为3位数,所以占有900×3=2700个数字;1000~9999为4位数,所有占有9000×4=36000个数字;10000~99999为5位数,所有占有90000×5=450000个数字.现在第206788个位置对应的5位数在10000~99999之间,有206788-9-180-2700-36000=167899,167899÷5=33579……4,所以对应的数字为10000+33579=43579的从左至右的第4个数字,即7.6.用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凑成1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凑法?[分析与解]5分的硬币最多可以有100÷5=20枚;当5分的硬币有20枚,那么只有这1种凑法;当5分的硬币有19枚,则剩下的5分由1分和2分的硬币凑成,有2+2+1=2+1+1+1=1+1+1+1+1=5,所以共有3种凑法;当5分的硬币有18枚,则剩下的10分由1分和2分的硬币凑成,有2+2+2+2+2,2分的可以替换为1分的,于是有5+1=6种凑法;当5分的硬币有17枚时,则剩下的15分由1分和2分的硬币凑成,有2+2+2+2+2+2+2+1,2分的可以替换为1分的,于是有7+1=8种凑法;当5分的硬币有16枚时,则剩下的20分由1分和2分的硬币凑成,有2+2+2+2+2+2+2+2+2+2,2分的可以替换为1分的,于是有10+1=11种凑法;于是,我们把两种情况作为一组,有(1,3),(6,8),(11,13),…,即每组数内两个数字相差2,从第2组开始,每组数的第一个数字比前一组的第一个数字大5,5分的硬币可以取20~0枚,即有21种情况,分成10组还剩下一种情况,有(1,3),(6,8),(11,13),(16,18),(21,23),(26,28),(31,33),(36,38),(41,43),(46,48),51所以共有(1+6+11+16+21+26+31+36+41+46+51)+(3+8+13+18+23+28+33+38+43+48)=(1+51)×11÷2+(3+48)×10÷2=286+255=541种.即用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凑成1元.共有541种不同的凑法.7.在图8-1中,从“华”字开始,每次向下移动到一个相邻的字可以读出“华罗庚学校”.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分析与解]从“华”到“罗”有2种读法;而从“罗”读到“庚”,每个“罗”有2种读法;而从“庚”读到“学”,每个“庚”有2种读法;从“学”到“校”,每个“学”有2种读法.显然是分步进行的,适用乘法原理,于是满足题意的读法有2×2×2×2=16种.8.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的两位数有多少个?[分析与解]我们将符合条件的两位数列出按箭头所示,走有一条路,到有2种办法;再往下到有从走和走两种方法,这样到有3条路线;到可从、走,有5种方法到.过可从、走,共有8条路线;到可走、,这样共有13种走法;经过可从、两条路走,有21种方法都到;到达可以走和,因而有34种路线到达.这样由A到B,可经过和两个交叉点,共有34+21=55条路线,如下图所示.11.如图8-4,把A,B,C,D,E这5部分用4种不同的颜色着色,且相邻的部分不能使用同一种颜色,不相邻的部分可以使用同一种颜色.那么,这幅图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着色方法?[分析与解]A有4种着色方法;A着色后,B有3种着色方法;A、B着色后,C有2种着色方法;A、B、C着色后,D有2种着色方法;然后E有2种着色方式.所以,共有4×3×2×2×2=96种不同的着色方法.12.图8-5是一个中国象棋盘,如果双方准备各放一个棋子,要求它们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那么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置方法?[分析与解]设甲方先放棋子,乙方后放棋子.那么甲方可以把棋子放在棋盘的任意位置,故甲方有10×9=90种不同的放置方法.对应甲方的第一种放法,乙方按规定必须去掉甲方棋子所在的行与列,而放置在剩下的任意位置,所以乙方有9×8=72种不同的放置方法.所以,共有72×90=6480种不同的放置方法.13.在如图8-6所示的阶梯形方格表的格子中放入5枚棋子,使得每行、每列都只有一枚棋子,那么这样的放法共有多少种?[分析与解]第一列有2种方法,第一列放定后,第二列又有2种方法,…,如此下去,共有2×2×2×2×1=16种不同的放法.14.有一种用六位数表示日期的方法是:从左到右第一、二位数表示年,第三、四位数表示月,第五、六位数表示日,例如890817表示1989年8月17日.如果用这种方法表示1991年的日期,那么全年中6个数都不相同的日期共有多少天?[分析与解]第1、2位分别为9、1,故第3位不能为1,而只能为0.由于第6位不能再为0、1,故第5位不能为3,当然,第5位也不能为0,1.于是,这样的日期是 910□2□的形式.第4位可取3~8中的任一个,有6种方法.第3位取定后,第6位有5种取法.从而,共有6×5=30种,即全年中六个数字都不相同的日期有30天.15.如果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是1999,并且四位数和三位数是由7个不同的数字组成的,那么这样的四位数最多能有多少个?[分析与解]四位数的千位数字是1,百位数字a可在0、2、3、4、5、6、7中选择,这时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9-a;四位数的十位数字b可在剩下的6个数字中选择,三位数的十位数字是9-b.四位数的个位数字c可以在剩下的4个数字中选择,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9-c.因此,所说的四位数有7×6×4=168个。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PPT课件

小结:完成一件工作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用不同类的办法去完成一件工作,每类 办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都可以从头至尾把这件工作做 完。 第二种方式:分成几个步骤去完成一件工作,每个步骤中 的任意一种方法只能完成这件工作的一部份,这几个步骤 都完成 了,这件工作才能做完。 (二)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工作的不同方法的总数怎样计算?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有n类办法,其中第一类办 法中有m1种方法 第二类中有m2种方法· · · · · · · ,第n类办法中 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 · · · · · · · +mn种 不同的方法。 问题1第一类办法是走旱路有3种不同的走法 第二类办法是走水路有2种不同的走法 由加法原理共有3+2=5种不同的走法。
解:(1)组成允许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这件事可分三个步 百 十 个 骤完成; 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有5种不同的方法 位 位 位 第二步确定十位上和数字;有5种不同的方法, 第三步确定个位数字;有5种不同方法 , 由乘法原理:5×5×5=125 答:可组成允许重复数字的三位数125个 由同学完成第(2)题 5×4×3=60种 项 例3:求(a+b+c+d)· (e+f+g)展开式中的项数。 解:第一步在前一个因式中取一项,有4种取法, 第二步在后一个因式中取一项,有3种取法, 由乘法原理:3×4=12 答:展开式中共有12项。 ·
甲 地
乙 地
解:完成由甲地到乙地这件事有三类办法: 第一类办法坐火车,一天中有2种不同走法, 第二类办法坐汽车,一天中有3种不同走法 第三类办法坐轮船,一天中有4种不同走法。 由加法原理得:2+3+4=9 答:有9种不同走法。
排列组合问题2: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导言: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排列组合中的二个基本原理,在解决计数问题中经常运用。
把握这两个原理,并能正确区分这两个原理,至关重要。
一、概念(一)加法原理如果完成某件事共有几类不同的方法,而每类方法中,又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任选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此事,那么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总数就等于各种方法的总和,这一原理称为加法原理。
例:从甲地到乙地,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2班,轮船有3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解析:把乘坐不同班次的车、船称为不同的走法。
要完成从甲地到乙地这件事,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
而乘坐火车、汽车、轮船中的任何一班次,都可以从甲地到乙地,符合加法原理。
所以从甲地到乙地的总的走法=乘火车的4种走法+乘汽车的2种走法+乘轮船的3种走法=9种不同的走法(二)乘法原理如果做某件事,需要分几个步骤才能完成,而每个步骤又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任选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这件事,那么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总数,就等于完成各步骤方法的乘积。
例:用1、2、3、4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解析:要完成组成一个三位数这件事,要分三个步骤做,首先选百位上的数,再选十位上的数,最后选个位上的数。
选百位上的数这一步骤中,可选1、2、3、4任何一个,共4种方法选十位上的数这一步骤中,可选除百位上已选好那个数字之外的三个数字,共3种方法选个位上的数这一步骤中,可选除百、十位上已选好的两个数字之外的另两个数字,共2种方法单独挑上面的任何一步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组成一个三位数,符合乘法原理所以,可以组成:4×3×2=24(个)不同的三位数二、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区别什么时候使用加法原理,什么时候使用乘法原理,最关键是要把握住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区别。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容易发现,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如果完成一件事有几类方法,不论哪一类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时,运用加法原理,简称为“分类-----加法”;如果完成一件事要分几个步骤,而无论哪一个步骤,都只是完成这件事的一部分,只有每一步都完成了,这件事才得以完成,这里运用乘法原理,简称为“分步----乘法”。
排列组合与概率原理及解题技巧

排列组合与概率原理及解题技巧一、基础知识1.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一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2.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n 个步骤,第1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第2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 1×m 2×…×m n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与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m ≤n)元素的所有排列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m n A 表示,mn A =n(n-1)…(n-m+1)=)!(!m n n -,其中m,n ∈N,m ≤n,注:一般地0n A =1,0!=1,nn A =n!。
4.N 个不同元素的圆周排列数为nA n n =(n-1)!。
5.组合与组合数: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 ≤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即从n 个不同元素中不计顺序地取出m 个构成原集合的一个子集。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mn C 表示:.)!(!!!)1()1(m n m n m m n n n C m n -=+--=6.组合数的基本性质:(1)m n n m n C C -=;(2)11--+=n nm n m n C C C ;(3)kn k n C C kn =--11;(4)n nk k n n nnnC C C C 2010==+++∑= ;(5)111++++-=+++k m k k m k k k k k C C C C ;(6)kn m n m k k n C C C --=。
排列组合常见问题的策略

一般地,元素分成多排的排列问题, 可归结为一排考虑,再分段研究. 前排 后排
练习题
有两排座位,前排11个座位,后排 12个座位,现安排2人就座规定前排 中间的3个座位不能坐,并且这2人 不左右相邻,那么不同排法的种数 是______
练习题 10人身高各不相等,排成前后排,每排5人,要 求从左至右身高逐渐增加,共有多少排法?
1.某班元旦联欢会准备了5个节目,并且安排好了出场顺序, 临上场前又有2个新节目 加入,要求原有节目的顺序不变,有( )中安排方法
六.顶针问题(不配对问题)
• • • 1. 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里,每格填一个数, 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有( ) 2. 编号为1、2、3、4、5的五个人分别去坐编号为1、2、3、4、5的五个座 位,其中有且只有两个的编号与座位号一致的坐法是( ) 3. 同室4人各写一张贺年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送出的贺 年卡,则4张贺年卡不同的分配方式共有( )
例2:(2009四川卷理)3位男生和3位女生共6位同学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两端, 3位女生中有且只有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 A. 360 B. 288 C. 216 D. 96 对应练习题 1. 2. 3. 4对孪生兄弟排成一排,每对孪生兄弟有1人的排法数是多少? 有8本互不相同的书,数学3本,外语2本,其他书3本,将它们排成一行 放在书架上,其中数学书放在一起,外语书放在一起,有多少种放法?
十一.染色问题
• • • • 涂色问题的常用方法有: (1)可根据共用了多少种颜色分类讨论; (2)根据相对区域是否同色分类讨论; (3)将空间问题平面化,转化成平面区域 涂色问题。
• 【例1】 将一个四棱锥的每个顶点染上一种 颜色,并使同一条棱的两端点异色,如果 只有5种颜色可供使用,那么不同的染色方 法的总数是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列组合问题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华图教育梁维维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绝大多数的排列组合问题都会应用到这两个原理,所以对加法、乘法原理广大考生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1.加法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类方式,第一类方式有M1种方法,第二类方式有M2种方法,……,第N类方式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1+M2+……+M(N)种方法。
例如:从长春到济南有乘火车、飞机、轮船3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而火车、飞机、轮船分别有k1,k2,k3个班次,那么从武汉到上海共有N=k1+k2+k3种方式可以到达。
加法原理指的是如果一件事情是分类完成的,那么总的情况数等于每类情况数的总和,比如如下的题目:【例1】利用数字1,2,3,4,5共可组成
⑴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⑵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偶数?
【解析】⑴百位数有5种选择;十位数不同于百位数有4种选择;个位数不同于百位数和十位数有3种选择.所以共有5×4×3=60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解析】⑵先选个位数,共有两种选择:2或4.在个位数选定后,十位数还有4种选择;百位数有3种选择.所以共有2×4×3=24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偶数。
在公务员考试当中,排列组合也是考察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国考和联考当中也对加法原理做了考察。
例如如下的两道题:
【例2】某班同学要订A、B、C、D四种学习报,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四种,那么每个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报方式?( )
A.7种
B.12种
C.15种
D.21种
【解析】不同的订报方式对于同学可以选择订一种、两种、三种、四种这样四类,第一类,选择一种有4种订报方式,第二类选订两种有6种订报方式,第三类选定三种有4种订报方式,第四类四种都订有1种订报方式。
所以每个同学有4+6+4+1=15种订报方式。
对于加法原理大家要掌握的是分类思想,对于分类问题要掌握加法原理。
总的情况数等于每类的情况数加和。
下面我们继续了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原理之乘法原理。
2.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 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n 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m1×m2×m3×…×mn 种不同的方法。
下面我们以如下的考试真题来练习一下。
【例3】南阳中学有语文教师8名、数学教师7名、英语教师5名和体育教师2名。
现要从以上四科教师中各选出1名教师去参加培训,问共有几种不同的选法?( )
A.96
B.124
C.382
D.560
【解析】从四科教师中各选出1名教师去参加培训共分成四步,第一步选出一名语文老师有8种选择方法;第二步选出一名数学老师有7种选择方法;第三步选出一名英语老师有5种选择方法;第四步选出一名体育老师有2种选择方法;根据分步原理,所以一共有8×7×5×2=560种不同的选法。
【例 4】要求厨师从12种主料中挑选出2种,从13种配料中挑选出3种来烹饪某道菜肴,烹饪的方式共有7种,那么该厨师最多可以做出多少道不一样的菜肴( )
A.130468
B.131204
C.132132
D.133456
【解析】厨师做出一道菜肴分成三步来完成,第一步从12种主料中选出两种主料有212C 种选择
方法;第二步从13种配料中挑选出3种有3
13C 种选择方法;第三步烹饪的方式共有7种;根据乘法原理该厨师最多可以做出1321327313212=⨯⨯C C 道不一样的菜肴。
以上是关于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内容介绍,在考试当中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往往会结合在一起考察,并且考察的比较多,例如下面这道题。
【例5】甲、乙两人从5项健身项目中各选2项,则甲、乙所选的健身项目中至少有1项不相同的选法共有( )。
A.36种
B.81种
C.90种
D.100种
【解析】甲、乙所选的健身项目中至少有1项不相同的选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两个人有一项不相同,那么首先可以从五个项目当中选出一项是两个人相同的,剩下四项当中选出两项分给两个
人,应用乘法原理,所以一共有602415=⨯A C 种,第二类两人的两个项目均不相同,第一步先选出
两个项目给甲,第二步从剩下的三个项目选出两个项目给乙,应用分步原理一共有302325=⨯C C 种,
根据加法原理,总共的种数有60+30=90种。
总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是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解题思想,需要大家重点掌握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