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教案:二月二龙抬头活动讲课讲稿
小班绘本二月二龙抬头教案及反思

小班绘本二月二龙抬头教案及反思一、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和传说,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节日情感。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和传说。
(2)难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3. 教学准备。
(1)教材准备,绘本《二月二龙抬头》。
(2)教学工具,PPT、图片、视频等。
4.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有关二月二龙抬头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习俗。
(2)学习,通过阅读绘本《二月二龙抬头》,让学生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和传说,并引导学生讨论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和意义。
(3)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二月二龙抬头的相关饰品或装饰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总结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和传说,加深对节日文化的理解。
5.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向家长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和传说,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6.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同时,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反思。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传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他们在了解传统节日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视频播放、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月二龙抬头教案:二月二龙抬头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教案:二月二龙抬头活动设计思想“二月二,龙抬头”,各地差不多都有这种说法。
黄河口一带把这一天叫做“春龙节”。
因为阴历二月初,正当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这一天起,开始雷鸣了,传说打雷是天上的龙怒吼或甩尾巴,龙睡了一冬天,到这一天开始苏醒,所以天上有雷鸣。
这一天正当初春季节,适宜于耕作,也因为各种虫鸟开始活动,就有吃蝎豆避免蝎子蛰的风俗。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结合春龙节组织教育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龙的有关知识和民间风俗,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幼儿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好好学知识,练本领。
活动一认识龙目的:1.让幼儿知道龙的来历,了解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
2.让幼儿了解有关龙的传说、故事,丰富关于龙的词汇。
3.让幼儿知道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培养幼儿的自豪感。
准备:课前搜集龙的图案、有关龙的传说、故事,歌曲磁带《龙的传人》。
过程:1.引导幼儿谈话: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龙?(龙灯、龙船、龙袍、龙旗、商标、北京的五彩琉璃“九龙壁”等等。
)2.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龙的图案,让幼儿观察:龙是什么样子的?(龙的形象: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麟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可以这样理解,龙的身体各部分是许多种动物的一部分拼凑成的,它集各种动物有力、优美的特点于一身。
这说明龙是古人虚构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3.老师讲解龙的来历及它的价值:龙是中华民族创造的,距今五、六千年前,龙就诞生了。
那时,龙的形象还不象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断改造创新着龙的形象,还赋予了龙非凡的神力。
现在,龙的形象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古人认为龙能“兴风雨,利万物”,古书中还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可见,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之物,人们特别喜爱它。
在民间哪里有快乐的场面,哪里就少不了龙。
传说中,它是消灾降福的“龙王”,雕刻在宫殿建筑上,它是帝王政权的象征,在工艺图案中,则是一种瑰丽的装饰。
升旗二月二龙抬头演讲稿

升旗二月二龙抬头演讲稿二月二龙抬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充满喜庆和祥和氛围的日子。
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升旗仪式更是格外庄重和隆重。
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升旗仪式演讲。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个特殊的日子。
二月二,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农历的第一个节气。
而“二月二龙抬头”的寓意,是指天气开始转暖,春天即将到来。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在我们的学校,升旗仪式更是成为了这一天的重头戏,象征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升旗仪式更显得庄严而隆重。
当国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我们肃立,目送国旗冉冉升起,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向国旗行注目礼,这是我们对祖国的敬意,更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在升旗仪式上,我们不仅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敬仰,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与祈愿。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二月二龙抬头,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对和平的向往。
在这一天,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我们要铭记那些为了和平而奋斗、牺牲的先烈们,我们要珍爱和平,为了和平而努力。
在升旗仪式上,我们要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和平的珍爱,更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和平贡献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创未来。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更象征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在这一天,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创未来。
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升旗仪式上,我们要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更要用自己的行动为未来贡献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热爱祖国,奉献社会。
二月二龙抬头,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更是我们对社会的奉献。
在这一天,我们要热爱祖国,奉献社会。
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在升旗仪式上,我们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更要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奉献。
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教案

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教案【教案一】主题:二月二龙抬头年龄段:3-5岁教学目标:1. 学生能认识二月二龙抬头的意义和由来。
2. 学生知道龙的形态和习性。
3. 学生了解龙的文化元素。
4. 听懂简单的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教学内容:1.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由和意义。
2. 龙的生活和习性。
3.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4. 讲述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1. 介绍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意义。
2. 讲解龙的生活和习性,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展示。
3. 通过观察、绘画、塑造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龙的形态和特点,并串联龙与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元素,如春节、年画等。
4. 讲述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龙的文化元素。
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
2. 讲解结合实证法。
3. 拓展延伸法。
教学器材:1. 二月二、龙抬头的相关图片、物品。
2. 龙模型、颜料、纸张、画笔等。
3. 精心制作的故事绘本。
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以及听取他们的回答,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 提供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学生自我巩固和反思。
【教案二】主题:二月二龙抬头年龄段:4-6岁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阐述二月二龙抬头的历史背景和传说故事。
2. 学生能使用艺术语言描述龙的形态和特点,表达对龙的热爱、尊重和理解。
3. 通过制作龙舞表演,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和历史背景。
2. 讲解龙的形态和特点,并分享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3. 学生与老师一起制作龙模型和龙头面具,用艺术语言描述龙的特点。
4. 分组合作,自行设计龙舞表演,模拟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习俗。
教学步骤:1. 介绍二月二龙抬头的历史背景和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知识。
2. 讲解龙的形态和特点,以语言、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龙的文化意义。
3. 学生与老师一起制作龙模型和龙头面具,通过手工制作和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龙的形态和特点。
社会二月二龙抬头教案

社会二月二龙抬头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民俗习俗,掌握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介绍社会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民俗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龙抬头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社会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这一传统民俗的兴趣。
2. 学习活动(30分钟)。
(1)学生观看有关社会二月二龙抬头的视频资料,了解龙抬头的制作工艺和民俗活动。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龙抬头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3)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社会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发展历程,探讨龙抬头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3. 拓展延伸(15分钟)。
(1)学生自行收集龙抬头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进行展示和分享。
(2)学生分组设计龙抬头的制作方案,并展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成果。
4. 归纳总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总结,强调龙抬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作业布置。
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风俗,撰写一篇关于社会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展示。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社会二月二龙抬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龙抬头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月二龙抬头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二月二,龙抬头,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吉祥和丰收。
在这一天,各地都有庆祝活动,旨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特举办“二月二龙抬头”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活动时间2023年2月2日(星期五)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全体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
(2)校长致辞,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 专题讲座(1)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龙抬头”文化专题讲座,解读龙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教师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3. 教学观摩(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龙抬头”主题课程,学习借鉴其教学经验。
(2)教师进行现场评课,交流教学心得。
4. 文化体验(1)组织教师参与“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活动,如舞龙、放风筝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教师撰写活动心得,分享参与感受。
5. 总结发言(1)主持人总结活动成果,对教师们的表现给予肯定。
(2)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对今后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期望。
七、活动准备1. 宣传发动:通过校园广播、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本次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度。
2. 邀请专家:提前联系相关专家学者,邀请其进行专题讲座。
3. 场地布置:布置多功能厅,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4. 教学准备:教师提前准备“龙抬头”主题课程,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八、活动评价1. 教师参与度:统计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了解活动的影响力。
2. 教学效果:通过观摩优秀课程和教师评课,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民俗体验:收集教师活动心得,了解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九、活动总结1.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舞龙的小孩二月二“龙抬头”节日介绍学习培训课件

南有西神立“,
风头”十已二
方以等)春社既
调”之四进”
普祭地习后日是
雨这间节入称
遍社区俗第节“
顺天。气仲为
奉习,,五”龙
、敬自的春“
祀俗既如个。抬
五龙古“季龙
土为有在戊南头
谷庆以雨节抬
地主类浙日方节
丰贺来水,头
神的似江)“”
登,,”
”
。新龙、仍二,
。
、
”
相关传说
万为所如表发地冒春卯龙 物言云《着之而也分月抬
地言希开绕但”。惊节月头阴
风,望,美不相二蛰气初,历
俗由的它好论关月”的二从“
也于活是的哪的初、“”节二
各地动人龙种的二“雨正气月
有域。们神方活与春
处上二
”
各地习俗
之表冒龙 抬角苍传农中
为着也抬 头星龙统事国
龙
言生,头 ””七节节传
抬
茂机万日 。就宿日、统
头
也茂物处
从星。青节
,发冒在
东象“龙日
言,地卯
以一有月,据贵富月出
示为节晦春《果贵朔现
务 本 。
中 和 节 ( 取 中 正 、 平
, 李 泌 上 书 , 废 正 月
)
(
三 十 日
和 三 月 上 巳
——
天 只 有 三 个 节 日
·
唐 书
李 泌 传 》 记 载
子 ” , 就 是 吃 一 些 点
” 的 日 子 , 在 这 一 天
作 为 一 个 特 殊 的 日 子
头星龙统事国
龙
””七节节传
抬
。就宿日、统 从星。青节
头
东象“龙日
方,龙节,
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小

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小班教案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
活动背景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
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活动主题公益从头开始活动时间**年2月**日(周六)上午9:00-11:00活动地点天山公园参加人员滨湖新区小朋友(共50名),理发师若干名活动内容1、征集志愿者征集滨湖新区自愿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和发型师志愿者,前往所在社区(网格)报名。
2、造型制作大比拼每位发型师限做3-5个发型,参与优秀发型评比。
3、优秀造型评选现场挑选20名群众,对所有发型师完成后的造型进行现场评选,评选优秀造型奖10名,优秀志愿者10名。
4、颁发获奖证书。
活动目的以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为契机,将民族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鼓励大家热爱生活,勤奋工作。
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能带动大家热爱公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中来,积极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
此外,鼓励大家在平凡工作中乐于创新,为滨湖建设出一份力。
八、活动要求1、本次活动本着志愿的原则,各单位应精心组织,积极做好相关宣传、安全保障和协调工作。
2、活动中所需的理发器材,均为自带,请妥善带好相关器械,其他有主办方提供。
3、参与的理发师可携带本店的相关宣传材料,现场宣传。
4、设计的造型可以是图案、文字、符号等,但必须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否则不予评比。
设计思想阴历二月初,正当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这一天起,开始雷鸣了,传说打雷是天上的龙怒吼或甩尾巴,龙睡了一冬天,到这一天开始苏醒,所以天上有雷鸣。
这一天正当初春季节,适宜于耕作,也因为各种虫鸟开始活动,就有吃蝎豆避免蝎子蛰的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月二龙抬头教案:二月二龙抬头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教案:二月二龙抬头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教案:二月二龙抬头活动
设计思想
二月二,龙抬头,各地差不多都有这种说法。
黄河口一带把这一天叫做春龙节。
因为阴历二月初,正当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这一天起,开始雷鸣了,传说打雷是天上的龙怒吼或甩尾巴,龙睡了一冬天,到这一天开始苏醒,所以天上有雷鸣。
这一天正当初春季节,适宜于耕作,也因为各种虫鸟开始活动,就有吃蝎豆避免蝎子蛰的风俗。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结合春龙节组织教育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龙的有关知识和民间风俗,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幼儿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好好学知识,练本领。
活动一认识龙
目的:
1.让幼儿知道龙的来历,了解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
2.让幼儿了解有关龙的传说、故事,丰富关于龙的词汇。
3.让幼儿知道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培养幼儿的自豪感。
准备:
课前搜集龙的图案、有关龙的传说、故事,歌曲磁带《龙的传人》。
过程:
1.引导幼儿谈话: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龙?(龙灯、龙船、龙袍、龙旗、商标、北京的五彩琉璃九龙壁等等。
)
2.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龙的图案,让幼儿观察:龙是什么样子的?(龙的形象: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麟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可以这样理解,龙的身体各部分是许多种动物的一部
分拼凑成的,它集各种动物有力、优美的特点于一身。
这说明龙是古人虚构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
3.老师讲解龙的来历及它的价值:龙是中华民族创造的,距今五、六千年前,龙就诞生了。
那时,龙的形象还不象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断改造创新着龙的形象,还赋予了龙非凡的神力。
现在,龙的形象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古人认为龙能兴风雨,利万物,古书中还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可见,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之物,人们特别喜爱它。
在民间哪里有快乐的场面,哪里就少不了龙。
传说中,它是消灾降福的龙王,雕刻在宫殿建筑上,它是帝王政权的象征,在工艺图案中,则是一种瑰丽的装饰。
4.老师和幼儿一起讲述关于龙的传说、故事。
先启发幼儿讲述平时听过或看过的关于龙的故事,如:叶公好龙、唐玄宗与龙等。
老师讲述有关传说、故事,并启发幼儿学说关于龙的词汇:龙船、龙灯、龙椅、龙飞凤舞、龙凤呈祥、
龙腾虎跃、藏龙卧虎、龙谭虎穴、龙盘虎踞、叶公好龙等。
5.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让幼儿欣赏歌曲《龙的传人》,听完讨论歌曲内容:歌曲中唱了一些什么词?使
幼儿知道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中国人号称是龙的传人,龙的风彩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貌,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感到骄傲和自豪。
6.要求幼儿课下搜集龙的故事、龙的商标、图案等。
活动二节令与龙抬头
目的:
1.让幼儿知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龙抬头的日子是农历二月初二。
2.了解二十四节气中惊蛰的含义及与龙抬头的关系。
3.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准备:
幼儿每人一本日历,二月初二绘制成大日历。
过程:
1.了解二十四节气,并重点掌握节气中惊蛰的含义。
问:一年有多少个节气?你知道哪些节气?(在日历上自由寻找)
小结: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节气的日子以农历为准,农民都是以节气为准种庄稼的。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三个,是讲冬季里不吃不动的动物,到了天气暖和时,渐渐脱离冬眠的状态,从昏睡中惊醒过来。
2.了解龙抬头的日子。
老师出示大日历二月初二,让幼儿说出:这张日历的农历是几月几日?二月初
二属于哪个节气?这一天是什么日子(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据说,冬眠的龙,到了惊蛰前后,被隆隆的雷声唤醒了,开始抬头。
)
3.老师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讲完,提问:
传说中说了一件什么事?里边都有谁?
张娃和莹花在什么地方掏水?开始掏到水了吗?
最后是怎样掏到水的?
人们是怎样来纪念二月二这个日子的?(故事附后)
活动三龙年的由来
目的:
1.让幼儿了解龙年的来历,知道每隔12年过一次龙年。
2.理解龙的深刻内涵,激励幼儿积极向上。
准备:
十二属相头饰,积木,录像带。
过程:
1.简单讲述龙年的由来。
①十二生肖是怎样安排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戊狗、亥猪)
②龙是不是真的动物?人们为什么崇拜它?(因为传说中的龙是一种有灵性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
③说一说自己的家人谁是属龙的?
2.看录像,了解龙年隆重的欢庆仪式和情景,培养幼儿喜爱龙、崇拜龙,为成为龙的子孙而自豪的情感。
启发幼儿说说观后感,喜不喜欢龙?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