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语文关联词语的应用专题讲练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关联词语的固定搭配专题练习

中考语文关联词语的固定搭配专题练习

关联词语的固定搭配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

研习、欣赏书法作品,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的审美情趣。

A. 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 B. 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C. 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 D. 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_____可以使万吨的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为西南腹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 因为所以而且B. 既又从而C. 既所以从而D. 因为又而且3.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大自然的魅力________使人动情,________平心而论,祁连山________沾了福州和历史的光。

这里双性恋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丰富了祁连山。

A. 诚然可并未B. 固然但确也 C. 即使可并未 D. 仍然但未必4.在句子中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毕竟不是大海,,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A. 那么但虽然可是 B.那么虽然但可是C. 因此即使但并且 D.因此那么虽然并且5.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

在中国戏曲史上,京剧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与其他戏曲相比,它发展快,流传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京剧脸谱在中国戏曲脸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A. 虽然但是因此B. 因为所以然而C. 由于然而并且D. 不仅而且所以6.选词填空,正确的是()。

①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孔乙己到店,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中考语文 词语释义专题讲练(含解析)

中考语文 词语释义专题讲练(含解析)

词语释义专题讲练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词的本义、引申义及比喻义1.本义:词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示例及分析:“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如:“这里的河水很深。

”“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

”“这个宅院很深。

”2.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示例及分析:(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

“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深入。

(3)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深”:深刻。

(4)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5)夜已经很深了。

“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6)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

“实”:真实,实在。

3.比喻义: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意义叫“比喻义”。

示例及分析:(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本义为:狂风和暴雷。

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

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风起云涌”比喻义为:比喻事物出现得很多很盛。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反殖民主义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4)“风雨同舟”比喻义为: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二)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

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中考语文复习:《词语运用》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词语运用》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复习专题二:词语运用【解题指津】考点一:选择适合语境的词语(2018·四川雅安)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的姿态。

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没有一个人能够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大家都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即自助。

A.事不关己因为幸运漠视B.心安理得因为幸福漠视C.心安理得所以幸运无视D.事不关己所以幸福无视【解析】此题是今年地震灾区雅安的中考试题,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完成此题,除了需要了解词语的含义外,还需要结合语境理解并辨析其正确含义。

如“事不关己”是指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常用作贬义,用于对工作、对集体漠不关心的态度。

“心安理得”是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从句意来看,面对别人的困难,摆出的一种怎样的姿态,还没有做,所以要选“事不关己”。

第二空是关联词语的选择,此句是前果后因的句式,选“因为”。

“幸运”是指好的运气,出乎意料的好机会。

“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里选“幸运”。

“漠视”是冷淡地对待,“无视”是看见当作看不见,这里选“漠视”有冷漠之意。

当然这个语段,在做题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对考生进行了人生的引导,“助人即自助”。

【答案】A考点二:选择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词语(2018·甘肃兰州)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C.“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解析】这类题型是中考中最常见的,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

主要考查样式有:(1)解释其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辨析理解多义词的使用;(3)理解词语的表达作用;(4)辨析词的正误使用。

2023年中考语文并列关系词语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并列关系词语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并列关系词语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古典诗中含蓄的诗,_______不作铺陈直叙,_______通过淡墨勾勒之笔和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_______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

含蓄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

A.由于而因而B.一边一边所以C.虽然但是不过D.不但而且甚至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改写要以原作为基础,不能背离原作“戏说”,也就是说,改写__________原封不动的照搬,__________要根据改写目的,进行适当的再创作。

②这__________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的关爱,__________是她在精神上所需要的一个依托。

A.不是……而是……不仅……而且……B.不是……就是……只要……就……C.不是……就是……不仅……而且……D.不是……而是……倘若……就……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________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哼,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________。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________,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________仰望的人们。

A.而是耳目一新涤荡虔诚B.就是获益匪浅洗礼真诚C.就是耳目一新涤荡真诚D.而是获益匪浅洗礼虔诚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他们的日子真难过”中的“他们”在句中做主语。

B.“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中的“小费”是名词。

C.“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D.“无缘无故”“自暴自弃”“山穷水尽”“根深蒂固”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然而遗憾的是,在日本有那么一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歪曲历史,________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华行径,________沙文主义情绪,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2019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关联词语应用

2019初中语文专题讲练关联词语应用

关系词语的运用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关是在复句中接分句,并说明分句之关系的、副和短。

它的作用就是说明分句关系。

〔一〕常有复句关系及关系词语表示关系明关几个短句子并列出有关的几件事,也许一⋯⋯一⋯⋯并列关系出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也许表示同一面⋯⋯一面⋯⋯行的作。

有⋯⋯有⋯⋯例句:我不是校,而是班主任。

既⋯⋯又⋯⋯那么⋯⋯那么⋯⋯不是⋯⋯而是⋯⋯因⋯⋯所以⋯⋯因果关系表示事情的前因结果。

由于⋯⋯所以⋯⋯比方:既然我敢做,就不怕失。

既然⋯⋯就⋯⋯⋯⋯所以⋯⋯要么⋯⋯要么⋯⋯也许⋯⋯也许⋯⋯关系表示从几种情况中,其中一种。

不是⋯⋯就是⋯⋯例句:与其你去,不如他来。

是⋯⋯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只有⋯⋯才⋯⋯表示有了某种条件,会生怎的果。

除非⋯⋯才⋯⋯条件关系例句:只要天气好,他就去爬山。

只要⋯⋯就⋯⋯无⋯⋯都⋯⋯无⋯⋯ 是⋯⋯然⋯⋯可是⋯⋯表示句中意思折。

尽管⋯⋯是⋯⋯折关系例句:尽管刮下雨,他是按来了。

⋯⋯可是⋯⋯⋯⋯却⋯⋯表示一的意思。

不但⋯⋯而且⋯⋯关系例句:迅先生不但珍惜自己的,而不但⋯⋯也⋯⋯且珍惜人的。

不⋯⋯也⋯⋯若是⋯⋯就⋯⋯即便⋯⋯也⋯⋯假关系表示在假设的情况下,事情会怎么。

尽管⋯⋯也⋯⋯例句:即便人威迫利,他也决不松若是⋯⋯就⋯⋯口。

哪怕⋯⋯也⋯⋯就算⋯⋯也⋯⋯〔二〕常有关系词语错用情况1.用关例句:上千吨的船碰上大的浪也得上下簸,何况么一条小船。

〔用关“何况〞〕例句:挖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简单塌陷。

〔用“况且〞〕【剖析】“何况〞用反的气表示更一的意思,有比的意味。

“何况〞有“再〞之意,表示一步明原因,但没有比的意味。

例句:我在某些教育政策作了必然的剖析此后,所以思虑教育的深是十分必要的。

〔用“ 而〞〕例句:我自感觉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近百年那些中国求解放之路,前仆后地研究和牲的先者,向来有崇敬的心情。

〔用“所以〞〕例句:小利的人常常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而忽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精选 关联词语讲解及训练题附答案

精选 关联词语讲解及训练题附答案

关联词练习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一、并列句几个分句分别说明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分句的顺序一般可以互换。

关联词:又……又……,既……又……、既……也……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不是……是……、是……不是……、也、又、还、同时二、承接句也叫连贯复句,分句述说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事物。

分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次序不能颠倒。

关联词:最初……后来……、先……接着……、便、又、才、就、于是、接着、然后三、递进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

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关联词:不但(不仅)…而且…、不但(不仅)…还…更、而且、并且、甚至、况且四、选择句各分句分别说明几种可供选择的事项,并表示从中有所取舍。

关联词: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或、或者、还是五、转折句前后分句是相反或相对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前面分句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作为前提,但后面分句转而述说与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后面分句才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但是、但、可是、然而六、假设句表示假设关系,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①假设与结果相一致关联词:如果……就………、假如………就………要是………那么………、就、要、便、那么②结果不与假设一致关联词:即使……也……、即便……也……哪怕……也……纵然、纵使七、条件句表示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一个分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详解关联词语(附例题练习题)

详解关联词语(附例题练习题)

详解关联词(附:例题+练习题)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作为获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补充说明:具有相互关联的词叫关联词语。

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子(分句)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它们相互关联的意思,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

这样,才能组成一个表达一定意思的复句。

各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1并列句。

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并列复句。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2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3递进句。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更进一层,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递进复句。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

4选择句。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选择其中一件,这种关系的复句叫选择复句。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健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种情况,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这种关系的复句叫转折复句。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关联词专题经典

关联词专题经典
添加标题
尽管……还是……
添加标题
转折关系——前后分 句的意思比是顺着说, 而是有了转折。
添加标题
……然而……
后一分句说出这 个条件下的结果。
不管……
都……

论……也……
01
02
03
04
宁可……
也……

其……不如……
05
06
条件关系——前 一分句提出条件,
只要……
就……

有……
才…… 无
论……都……
(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可爱 的家乡。
单击此处 添加大标
题内容
2 4 1 3 5
解析:很明显,这是描写家乡 的风景,赞美家乡的美丽的一 段文字。通过阅读,我们可以 看到,作者的视角是在不断变 化的:
天空白云——远望小溪——近 处的竹林野花——总写——
揭示描写的是家乡。
地点视角的转换是排序的基础 。答案是: 2 4 1 3 5
( )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 马上把它放了。
添加标题
解析 : 这五句话分句细读 后,
添加标题
姐姐说它是益虫,
添加标题
发现蜻蜓→观察蜻蜓→抓 住蜻蜓
添加标题
我们知道它写了这样一件 事:
添加标题
“我”马上把它放了。
添加标题
→姐姐让放蜻蜓→放走蜻 蜓。
添加标题
“我”抓住了一只蜻蜓,
添加标题
应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 排列:
……是因为……
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后的结果。 假如……就…… 哪怕……也…… 因为……所以…… ……所以…… ……因此……
添加标题
选择关系——表示要 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所 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词语的应用专题讲练一、要点梳理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

它的作用就是表明分句关系。

(一)常见复句关系及关联词语表示关系说明关联词语并列关系几个短句子并列出说有关的几件事,或者说出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者表示同时进行的动作。

例句:我不是校长,而是班主任。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有时……有时……既……又……那么……那么……不是……而是……因果关系表示事情的前因后果。

例如:既然我敢做,就不怕失败。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因此……选择关系表示从几种情况中,选择其中一种。

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不是……就是……关联词语的运用知识精讲(二)常见关联词语错用情况1.错用关联词语例句: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

(应该用关联词“何况”)例句: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应用“况且”)【解析】“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

“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例句: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该用“进而”)例句: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该用“因而”)例句: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该用“从而”)【解析】“因而”表示因果,“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进而”则是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

例句: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贵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濒于灭绝。

(该用“以致”)例句: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以致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应该用“以至”)【解析】这两个词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

都能表因果关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而“以至”却没有这种含义。

例句: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鹜。

(该用“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复句)例句: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该用“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解析】“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句,它后面跟的词语不能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常和“这么”、“那么”相应。

“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往往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疑问代词“谁”、“怎样”等。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有些关联词语需要成对搭配使用,如果随意改换,就会出现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如:“即使”只能与“也”搭配,“不只是”只能与“而且是”搭配, “无论”只能与“还是”或“或者”搭配。

等等。

例句:只有多施肥,适时灌溉,这块地就能长好庄稼。

(“就”跟“只有”不能搭配,应把“就”改为“才”)例句:因为他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此,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高塔。

(“因此”改为“所以”,也可以将前面分句中的“因为”删除,后一分句保留“因此”)例句:她一面笑着,显得很善良敦厚,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一个房间里。

(这里需要成对使用关联词语“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应在“热情地”前面加上“一面”,使前后照应)例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即使”只能与“也”搭配表假设关系。

而此例是转折关系,将其改为“虽然”,后边的“但”就能与之搭配了)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大致说来,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各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各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例句: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

(“因为”放在“他”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例句: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放在“文字”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例句:由于她父母思想腐旧,竟然将女儿严管起来,不让随便外出。

(“由于”应放在“她父母”之后,因为该句两个分句主语相同)例句: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

(“至于”应放在“哪所学校前,因为“至于”表示另提一事。

“我报考师范院校”是一件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是另一件事)例句:有关文化用品的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用品是商业更新最快的商品。

(“有关”应放在“业内人士”之前)例句:先提出实施措施,进而提出计划。

(“进而”位置不当,改为“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措施”)4.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

例句: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当上了三好生。

(“认真学习”和“当上三好生”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前一分句可改为因为他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例句:因为他每天坚持跑步,所以从来没有生过病。

(单从“每天坚持跑步”,还不能推出“从来没有生过病”,后一分句可改为“所以身体越来越健壮了”)5.滥用关联词语。

例句: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教人的口味。

(应去掉因为)三点剖析考点:关联词语错用、误用、滥用重难点:关联词错用易错点:关联词错用题模精选题模一:并列关系例1.1.1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前方是二个古老的球场。

_______岁月和风雨的侵蚀,球场的大部分建筑已倾塌,但是透过这些断壁残垣,依稀可以想见当年比赛的热烈场面。

可以说,古代体育运动,_______开启了人类逐步进入有序竞争的序幕,_______是人类力与美结合最早开出的二朵灿烂之花。

A.由于不仅也 B.由于因为所以C.虽然不仅也 D.虽然因为所以【答案】【解析】考查关联词语,较易,注意句子间的关系转换即可。

例1.1.2在下列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都正确的一项()一个藐视现在的人,______天才______庸才。

天才可以和未来人对话,庸才______不屑和现在的人对话,______不能和未来的人对话,于是便自说自话。

A.不是;而是;因为;所以B.不是;而是;既然;就C.不是;就是;既然;就D.不是;就是;既;又【答案】D【解析】考查关联词语,较易,注意句子间的关系转换即可。

题模二:选择关系例1.2.1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由于诗歌极其精炼,欣赏时,我们___________要努力把握它少量字句包孕的丰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的不尽韵味。

读诗___________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含义,___________无法领略其“弦外之音”。

A.虽然;但是;只要;就B.不但;而且;如果;就C.与其;不如;只有;才D.不是;而是;除非;才【答案】D【解析】考查关联词语,较易,注意句子间的关系转换即可。

第1句子之间的关系是“递近”,第2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假设”。

所以,应该选B项。

解答此题,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

例1.2.2选择下列复句类型与其它句子不同的一项()A.他宁愿自己多忍受点艰苦,也不愿意让别人去做。

B.是妥协退让,还是团结斗争?C.北京的早晨,老人们不是跳秧舞,就是拎着笼子遛鸟。

D.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选择复句。

D项不是复句。

题模三:递进关系例1.3.1用词语依次填空,正确的一项是()相传,古人唱歌的时候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

古人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便产生了“字正腔圆”这个成语。

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___________”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

A.不但而且相辅相成B.因为所以异曲同工C.不但而且声情并茂D.因为所以相得益彰【答案】C【解析】“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与“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应该排除BD项,根据语段“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是指声和情并重,因此应该选择“声情并茂”,所以应该选择C项。

例1.3.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____,引发了收视热潮,______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______了蝴蝶效应。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虽然但是印证B.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C.深思熟虑不但而且印证D.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词语搭配,要能够结合语境,正确的进行词语搭配、词语分类、词义理解、词语排序和近义词反义词的使用,平时多注意辨析该类词语。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深思熟虑指反复深入地考虑。

虽然,但是是转折关系,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

印证指通过对照比较,证明与事实相符。

引发指引起,触发或指化学术语,在聚合反应或链式反应中,使反应物分子断裂而产生自由基的过程。

题模四:转折关系例1.4.1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去看木头的年轮。

___①____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____②____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要注意到。

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___③____只从细微末节着眼,___④____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

A.①即使②也③若是④便B.①然而②却③如果④便C.①但是②也③若是④就D.①即使②却③如果④就【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关联词语。

试题分析:第一个空前后的句子是转折关系,因此可在B和C中选择,根据第二个空可知,“也”不通顺,确定答案为B。

把B项中的答案对号入座后读一读,语意通顺。

点评:整体感知语句,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连接起来。

选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

句与句之间一般有递进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等。

对于恶搞杜甫,人们意见不一,由于杜甫的意外走红,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诗歌,知道今年是这位大诗人1300年诞辰。

A.虽然;但是;并B.尽管;而且;所以C.因为;所以;并且D.既然;但是;而且【答案】A【解析】“对于恶搞杜甫,人们意见不一”与后文构成转折关系,“杜甫的意外走红,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诗歌”和“知道今年是这位大诗人1300年诞辰”是并列产生的效应,因此是并列关系,选A项。

题模五:条件关系例1.5.1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复句关系的判断,注意结合语义和语境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