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懒惰,家长之过!

合集下载

孩子太懒惰怎么办爸妈应该怎么做

孩子太懒惰怎么办爸妈应该怎么做

孩子太懒惰怎么办爸妈应该怎么做懒惰是一种不良性格,也是一种坏习惯,为此爸爸妈妈们要努力克服孩子太懒惰的不良习惯,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培养孩子勤快的方法,分享给大家!爸妈帮助孩子改掉懒惰的方法1、从小培养孩子自主的性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懒惰是一种不良习性,很多孩子对父母都有依赖性,当依赖性发展到一个极端就成了懒惰,由此父母要适时控制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就不要包办代劳,作为孩子,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找父母,应该先让自己独立处理。

在学习方面也是如此,若有疑难问题,力求自己解决,不要动不动就问老师、父母,父母在此时更要磨炼孩子的意志,坚强的意志力是克服懒惰的力量。

2、给予孩子最大的鼓励。

如果缺乏鼓励,孩子就很难持续做事和学习的兴趣,进而变得消沉、懒散,因此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父母都应该不遗余力地为他加油打气。

在孩子失败的时候,鼓励就更为重要,哪怕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也会使他信心大增。

3、激发孩子的兴趣。

孩子在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时,就会产生惰性,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没有动力,于是就容易懒懒散散地看待。

此时,父母就要从各方面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事情尽量变得丰富有趣,孩子一旦有了兴趣,事情也就比较容易完成了。

4、为孩子制订一个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

有时候,孩子会因为懒惰而造成学业停滞不前,甚至退步。

当父母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可以对孩子提出一些短时间易达成、难度较小的要求,让孩子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孩子继续努力。

如此不间断地学习,当孩子可以一个个目标逐步达成之后,渐渐地也就能够克服懒惰的习惯。

5、教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做事或学习方法若不正确,即使用尽全力,勤奋刻苦,也不可能做好、学好,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这些事情失去兴趣或者产生害怕的情绪,逐渐疏于学习,慢慢也会变得懒惰,没有进取心。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找到如何让做事或学习变得更有效率的方法,如教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如何合理运用时间等。

孩子懒惰不爱劳动怎样引导?

孩子懒惰不爱劳动怎样引导?

孩子懒惰不爱劳动怎样引导?1、家长以身作则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之前,家长首先都应当起到一个示范,榜样性的作用。

比如说带孩子去奶奶和姥姥家的时候,要主动帮老人干活,这样会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最好在干活的时候也让孩子跟着一起干一些活,提高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自觉性。

2、多多鼓励孩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别和年龄,给孩子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最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没有耐心,或是没有劳动经验,产生出抵触厌烦的情绪。

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责骂,应该耐心的对孩子进行指导,多多夸奖和肯定。

3、适当的奖励机制在孩子不想进行劳动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奖励激励。

比如说给孩子分一些任务,当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答应孩子买一些糖果或者说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要求,让孩子对劳动有所期待。

4、有意识地教孩子一些小技巧孩子好奇心重,而且很有学习精神,对于他不了解,但是又感兴趣的事情,他都会因为好奇,而很认真地观察、研究的。

孩子对父母正在做的家务感兴趣时,父母不要嫌孩子在一旁边碍手碍脚;也不要认为孩子小,看也看不懂,因为孩子比父母想象的要聪明得多。

孩子站在旁边看父母做事时,父母可以边干活边和他聊聊天,顺便把自己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展示和讲解给孩子听,教他一些做事的小技巧。

5、分工合理一个家庭,每一次大扫除都包含了各个方面:各种摆件的成设,各个桌椅的擦拭,各个房间地板的打扫……为什么很多家长每次叫孩子做家务,孩子都心不甘情不愿?因为看着较大的工作量,孩子早已望而生畏,巴不得敬而远之。

家是一家人生活的地方,不能只让一个人包揽家务。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行动起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行为强化法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端水、扫地、写字等,完成一件,就及时给予表扬。

让孩子学会肯定自己,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规定孩子劳动的时间,养成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对劳动产生消极的抵抗,应用强化和惩罚的方式,但不要以劳动作为惩罚,否则会使孩子厌恶劳动。

五年级孩子懒惰不爱学怎么办

五年级孩子懒惰不爱学怎么办

五年级孩子懒惰不爱学怎么办孩子现在还在上小学,一些习惯的培养,家长还应该多督促,一旦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那将来孩子做什么事,都会有节奏有顺序,不需要家长再操心,五年级孩子懒惰不爱学怎么办呢?五年级孩子懒惰不爱学怎么办1、找到原因,慢慢引导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尤其是不爱学习的孩子,更会有心理上的负担。

有果必有因,不爱学习那么你就要去发现不爱学习的原因。

他/她不爱学习是学习跟不上,自信心受到了打击,还是不喜欢任课的老师,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要慢慢一步一步去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2、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磨叽的孩子一方面和性格有关,一方面和习惯有关,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习惯而来。

这就需要家长多提醒多督促,但提醒和督促不应该是“吼”,是骂。

平时除了督促,还可以通过一些需要快速完成的任务游戏来锻炼。

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家长反而不该多去打骂,五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明白你在说什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家长平时应该多关注孩子,让他/她从家庭生活中得到关爱而不是溺爱。

3、鼓励和信任孩子无论成绩好坏不要督促。

鼓励和信任孩子会做好,孩子就会做好的。

要让孩子知道读好书是他的责任,不是家长的责任。

前途和生活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父母如何爱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

告诉他读书好和不好的人将来到社会上的等级差别。

告诉他你对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点,一定有优异成绩。

不要具体督促,让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体督促就喧宾夺主了,孩子会认为学习是你的事。

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认为为你学习,而不是为他自己学习,那么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学习了。

4、孩子懒不能全怪孩子,做家长的应该自我反省下是不是在孩子能够自理的时候你选择了过多的包办,怕他做不好,那他就没机会去做,现在你觉得他大了,该自己做事他又不做了,你又觉得他懒。

其实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上面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父母亲人朋友加上去的。

懒惰的孩子如何教育

懒惰的孩子如何教育

懒惰的孩子如何教育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重要任务。

然而,当孩子表现出懒散的态度时,如何教育他们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教育懒惰的孩子,促使他们改变不良习惯并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一、了解根源要治疗孩子的懒惰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其根源。

孩子的懒惰可能是由缺乏动机、对任务无兴趣、压力过大或缺乏自信等原因引起的。

通过观察和与孩子的互动,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解决孩子的懒惰问题,父母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鼓励和正面激励,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现努力工作和积极行动的重要性。

让孩子明白只有通过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和成就感,这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三、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对于教育懒惰的孩子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并设定可行的目标,然后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确切而具体的目标能够增加孩子对任务的关注与认同感,同时通过分步骤的计划,孩子可以更有条理地完成任务。

四、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在教育懒惰的孩子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任务,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了克服懒惰问题,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安排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参与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律能力。

六、注重榜样的力量孩子往往会模仿身边的榜样行为。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以身作则地展示积极主动和勤奋努力的态度。

此外,鼓励孩子与积极向上的同龄人交往,从中感受到团队合作和互相学习的力量。

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良好的家庭沟通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积极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幼儿园家长关于孩子懒惰问题的建议

幼儿园家长关于孩子懒惰问题的建议

幼儿园家长关于孩子懒惰问题的建议孩子在幼儿园时,懒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支持者,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家长在处理孩子懒惰问题时的建议:一、珍惜与孩子交往的时间当父母有十分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任务,他们常常把孩子的陪伴当作是“一项任务”。

这种方法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疏离,孩子觉得被忽视了,从而表现出懒惰和反抗的行为。

家长应尽量为孩子腾出时间,与孩子亲密接触和相互交流。

以此为基础,家长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偏好。

如果家长没有足够时间与孩子相处,还可以安排与孩子一同进行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一同亲近。

二、轻松愉快地进行亲子活动很多家长过于强调教育效果,让自己和孩子感受很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反而应该通过轻松愉快的亲子活动来让孩子愉悦地度过时间,让孩子将活动视为一种娱乐,能够在悠闲自由的氛围中学习。

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公园里玩耍,逛逛街,看电影,甚至可以做些家务运动,例如折叠衣服、洗碗等。

这些情境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实践技能,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事物。

三、提供鼓励和支持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克服难关,也能在书本学习中获得快乐,同时要得到家长的支持。

在孩子成功做出一些小事情时,家长们也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果,适时给孩子"投上一颗葡萄",以此来让孩子感到受到重视和鼓舞。

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在懒惰问题上遇到困难时,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包括鼓励孩子积极的思考和成果,提供某些能力培训,让孩子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如果孩子遇到失败,家长不能生撕孩子,而是应该关心孩子,并关注他们犯错的原因,一起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孩子知道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充满信心,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观念和行动能力。

孩子懒惰性格形成的原因

孩子懒惰性格形成的原因

孩子懒惰性格形成的原因孩子懒惰性格形成的原因孩子懒惰性格形成的原因一、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关怀和包办代替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关怀和万事都包办代替是形成孩子懒惰行为的主要原因。

有些父母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分大小难易,一律都不需要孩子动手,经常如此、当孩子能动手自己做的时候,也会故意撒娇,对自己做事失去信心而懒得去做。

孩子懒惰性格形成的原因二、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懒于做体力活,有的则懒于动脑筋思考,这也是受家长溺爱而形成的。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担心孩子做体力活累坏身体或本身轻视体力劳动,不让孩子有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而有的家长则替孩子想得太过局全。

害怕孩子过分用脑影响成长,不让孩子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

这样下去,孩子就会慢慢变很懒惰起来,什么事都不愿意动手做。

孩子懒惰性格形成的原因三、孩子独立做事时常受到责备孩子总有自己想独立的时候,不论多么依赖的孩子都是如此。

但是,当他在独立做事情时,如果因做得不能令父母满意,经常受到强制或责备,就会失去做事的兴趣,从而心灰意懒,这也是造成孩子懒惰的原因。

孩子怎样同懒惰性做斗争呢?(1)要学会微笑。

当你不再用冷漠、生气的面孔与亲人交谈时,你会发现他们其实都很喜欢你,重视你。

(2)做一些难度很小的事或是你最爱干的事,也可以做写你想了很久的事。

不要只看结果如何,只要这段时间过得充实就该愉快。

(3)要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生气。

遇到挫折时,生气是无能的表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冷静地查找问题出在哪里,或是自我解脱,或是与别人商量,哪怕争论一番对扫除障碍都有益处。

这个过程带来的喜悦能使你更加好学。

(4)学会肯定自己,勇敢地把不足变为勤奋的动力。

学习、劳动时都要全身心投入争取最满意的结果。

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面。

如果改变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说明或是技术不熟,或是还需完善其中某方面的学习。

你的扎实的学习最终会让你成功的。

哲理故事 子不教父之过

哲理故事 子不教父之过

广西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1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4分)1. (4分)该图的实线为经纬网,虚线为晨昏线的一段。

AB位于赤道上,距离为3300千米,C点为18时,回答。

(1)此日,最有可能是()A . 春分日B . 夏至日C . 秋分日D . 冬至日(2)此时,D点的时间是A . 16时B . 20时C . 4时D . 8时2. (2分) (2013高一上·东至期中) 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人造烟幕能()A . 增强地面辐射B . 增强大气逆辐射C . 增强太阳辐射D . 减弱大气逆辐射3. (6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月考) 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该段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 . 水流急,流量大B . 水流缓,流量大C . 水流缓,有凌汛D . 水流急,流量小(2)某地质爱好者在甲地取样,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A . 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B . 该河段河道平直,流水侵蚀能力强C . 洪水流动过程中流速变化大D . 不同季节的洪水流速变化大(3)近年来甲地河流堆积物颗粒粒径变得细而均匀,可能是该区域()A . 耕地面积扩大B . 降水量有所增加C . 植被覆盖率提高D . 大力开发旅游业4. (2分) (2017高三下·长春模拟) 贺兰县利用区位优势,可重点发展的工业是()A . 技术导向型工业B . 原料导向型工业C . 市场导向型工业D . 资金密集型工业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41分)5. (10分) (2017高一上·铜仁期中)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G________。

小孩非常懒惰,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小孩非常懒惰,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小孩非常懒惰,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1、很懒的孩子怎么教育1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培育出勤快的孩子,父母双方不能有一人偷懒。

如果有一人偷懒,就会将这种懒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

2、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

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

3、搜索答案我要提问百度知道提示信息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4、讲明事情道理。

我们应该给孩子讲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勤奋才能让我们有所作为,如果不勤奋,整日懒惰不做事,终将是一事无成。

帮助孩子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懒惰,家长之过!
年轻妈妈们在一起聊天,都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懒”,9个月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水,就是不拿,非要父母送到嘴边;2岁了,叫他去骑自行车,运动运动,可是孩子就是不动,宁愿窝在沙发里看电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这孩子不是废了吗?”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从小懒惰是个危险信号,其实,这些不能说明孩子“懒”,可能与孩子的天生气质有关,也可能是家长教育方式出现偏差,没有给孩子适时的锻炼机会,导致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等。

在结合孩子“气质”的同时,家长要注意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不同能力,不能给孩子偷懒的借口和理由。

大多源于家长包办太多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

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

“隔代教育”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

一般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儿女容易溺爱和迁就。

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老人更怕他们有所闪失,对不起儿女。

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着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

在吃的方面,给孩子做“专利菜”,让孩子
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喂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饭,甚至担心孩子摔跤,不辞辛苦抱着孩子上下楼梯……老人的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全家人都要为他服务,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

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

自理能力达标幼儿不到两成
按照目前各大医院儿保科通用的0~2岁神经心理发育标准,一般要求9个月大的婴幼儿就要开始学会部分生活自理,但是现在的孩子基本达不到要求,12个月的孩子穿衣应该知道配合,15个月应该会自己脱袜子、穿鞋等,但基本上来做儿保的孩子都做不到,只有少数不到两成的孩子可以勉强应付。

现在的孩子都不笨,这在早期智力测试里能体现出来,但是社交行为跟生活自理能力落后,能力在退化,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没给机会,包办太多。

一个2岁的小男孩,其父母都在美国,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因为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小男孩一直穿纸尿裤,不会自己脱鞋,表示个人需要不会说,全部用手指。

“正常来说,1岁以后就可以完全不用纸尿裤了,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其定时排便能力”。

还有的小孩3岁不会说喝水等,很多家长不敢送孩子去幼儿园的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饱,喝不好,这给孩子进入社会埋下了不小的交往障碍。

父亲动感强应多参与教育
小区花园里,经常看见几个老人抱着小孩站在那里聊天,一聊几个小时,而抱在手里的孩子傻乎乎的,不动也不闹。

其实这样的孩子是不太“正常”的,不应该这么安静,正常的表现是哭,闹着要走等。

他表示,由于老年人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因此老年人带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一般就是上街或者在小区里玩耍,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等。

这种情况下,父母尤其是父亲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一般父亲的动感强一些,可以更好地激发或调动孩子性格中的活泼因素。

要多陪孩子做游戏,不仅是跑步、滑梯等动态运动,一些亲子游戏、智力游戏也很重要。

天生气质,不分好坏
还有些孩子天生“懒”,不爱动,这与其“气质”有关,对待这种孩子父母不能一味责难,要根据其气质循序渐进地改变。

“气质”是一种心理行为表现,也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情形的行为反应方式,是与生俱来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孩子刚一出生,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如有的孩子胆小敏感,爱哭好动,令父母一筹莫展;有的孩子很乖,
吃饱就睡,摔倒了也不哭;有的孩子虽也哭闹,但容易哄,容易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