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写好作文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写好中学生作文

浅谈如何写好中学生作文

浅谈如何写好中学生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是衡量其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作文难,难教、难写难于上青天,课程改革之后更是找不到教作文的方向。

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

”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

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

内容空泛笼统,材料陈旧,改头换面,东拼西凑。

如何指导初中生写作文?这确实是很多中学老师深感头疼的事情。

如何变难为易,我认为关键在于方法,教师的方法掌握好了就不算什么难事。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索针对学生“谈作色变”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其关键还是应从学生的心态为出发点。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工作中的几点做法::1 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马克思文艺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

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习作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生活越充实,作文内容就丰富,学生才能写出耳目一新的作品来。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2 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

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

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多写多练,功到自然成。

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说写训练使其掌握了一些写作技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要想掌握写作规律,还应多写多练,才能真正写出好的文章。

浅谈小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

浅谈小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
三、 思 考 耍 独具 匠 心
写 作 文 最 主 要 的 目 的就 是 为 了表 达 思 想 . 表 达 一 种 不 同 的 思想 , 抛去所有 的人云亦 云 , 要 求见解鲜 明 , 独 树一帜 . 令 人 读 之, 颌 首 赞 叹 。虽 然 这 对 一 个 小 学 生来 说 , 有一定的困难 . 但 这

互相 学习 , 取 长 补 短 。 此 举 可 以放 在 学 生 互 改 之 后 . 也 可 以放 在 自我 修 改 草 稿 之 后 。 每组先选其 中的一本我 一 开 始 也 鼓 励 学 生 摘 抄 好 词 好 句 . 但 是 一 段 时 间后 我 发 现 学 生 只 是 积 累 ,而 在 习 作 当 中根 本 不 会 运 用 . 或 者是原封不动地 照抄 . 在引导使用 上也下 了不少功 夫 . 但 仍 是不尽人意 。
通 读全文 , 其 余 三人 边 听 边 想 。 有好 词句的 。 及时 给予鼓励 . 若 有 病句 的地方 停下来 , 帮忙 修改 。 若是 意见 不一 时 . 进 行 商 讨 或是 求助教师 。 作 文 基 础 好 的学 生 评 遣 词 造 句 如 何 . 是 否 写 得 具体 , 使 同组的学生 得到启发 。 作 文 基 础 差 的 学 生 也 学 着 品 评 哪个 句子表达得 好 , 哪 个 标 点 用 得 不 对 。然 后 , 每 组 按 教 师 布 置 的作文要求评论 优劣 , 写 出评 语 。 每 人 评 价 一 个 方 面 , 就 直 接 写 在 作 文 的后 面 。 教 师在班上巡 视 . 选 择 有 代 表 性 的评 议 例 子。 鼓 励 学 生 在 班 上 大 胆 评 议 。教 师 在 学 生 评 议 的 基 础 上 . 恰 当地 加 以 小 结 . 讲 评 中有 指 导 . 最 大 限度 地 调 动 了 学 生 修 改 作 文 的 积 极 性 。学 生 也 在 七 嘴 八 舌 的 评 议 争 论 中 , 作 文水平 、 修 改 水 平 都 得 到 提 高

浅谈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浅谈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二、 以引用开头 就是引用古今 中外的诗歌 、 名人名言 、 俗语谚语 、 名言警句等作为 文章的开头。 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权威性、 知识性 、 文采陛、 深刻性 , 同时 起到一种装点纹饰的作用 。这种引用有直接引用和间接 引用两种形式。
国如火 如荼 的新课改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虽然与全 国其它许多课改 成效显 著 的学 校对课 改模 式有 一定 区别 ,但最 终 都有 异 曲 同工之 妙——谊求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 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 促使学生
★ 教 学 方 法
俗话 说 , 良好 的开 头是 成功的一半 。”万事 开头 “ 难, 做事如此 , 写文章也 是如此。我 国古代作家对 文章 的开头都很讲究 , 以有“ 所 凤头 、 猪肚、 豹尾” 的说法 。 对 写文章来说 。 有一个好 的开头 , 下面写起来 就会感 到顺 手, 因此 , 写文 章要重视文章 的开头 。那 么如何 才能做 到这一点 呢?笔者根据 自己的实践经验 , 在借鉴别人的
浅谈如何 写好作文的 开头


践行“ 三主五步教学法" 的几点思考
金 拥军 桑植县两河 口小学
我 们学 校正在全面实施 的“ 三主五步” 教学法新课 改试验 至今 已 有一年多时间。这种课 堂教学改革模式是受广州 “ 生本 ” 的启示、 在全
晏 基础之上, 提出自 己微薄的 看法, 供大家参考。
不乏有让同行从中或多或少可以借鉴一点的愿望 。


学生 自学习惯 要形成, 自学能力要培养
如《 江南 的味道》 的开头 : 多情 的江南 , “ 让多 少文人 墨客梦魂 萦 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难怪郑愁予会 说:我 打江南走过 , ‘ 那等在季节 的容颜 , 如莲花的开 落。 满腔的爱恋竟赋予那 出水 芙蓉 。 这是引用名家的散文作为开头 , ’ ” 起到很好的作用。是 引用新诗作为文章的开头。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发表时间:2017-11-08T14:43:33.36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作者:黎江辉[导读] 我觉得很多学生的作文写不好,跟他们的写作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江西省金溪二中344800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对写作文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写,对老师布置的作文应付了事;有的学生不知道作文要怎么来写。

针对学生作文不愿意写、不知怎么写等问题,本人结合自己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来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一、培养写作习惯我觉得很多学生的作文写不好,跟他们的写作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不少学生的作文特别是周末的作文总是马虎应付,字迹潦草,卷面涂涂画画,胡乱写完就了事,从不做修改。

这一点我觉得很要命,总是拿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写作文,长期下去,他的作文水平如何能提高?所以,平时的教学我总是强调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要让学生养成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我常跟他们讲字迹工整的重要性,我说一篇作文,如果写得潦潦草草,看都看不清楚,哪个读者愿意去看?即使去看,也看不清楚,这样的作文,写得好又有什么用?所以,平时在给他们的作文评分时,我总是坚持这样的原则:只有内容好,书写又工整,我才会给他评优;否则,即使文章写得很好,但书写不过关的,我也要降一个等级下来。

所以,一些自觉的孩子,为了能得到老师的高分,总能认认真真地给自己把好写字关。

2.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想清楚再写的习惯。

有的孩子拿到作文题目,匆匆浏览一遍就乱写一气,没有构思,没有全方位地谋篇布局。

总之,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写起来的作文当然就条理不清甚至不知所云了。

所以,在教学中,我一再强调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的作文也要认真审题,构思清楚后再写,该拟提纲的要拟提纲。

几个学期下来,有部分学生养成了拟提纲后再写作的习惯。

3.要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觉得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浅谈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浅谈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浅谈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1. 引言1.1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和情景,才能准确地描绘出来,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观察是写作的灵感之源,只有通过观察,写作者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才能找到有独特性的素材。

观察是写作的根基,只有通过观察,写作者才能拥有深入的见解,才能写出有深度的作品。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没有观察就没有真实感,没有观察就没有灵感,没有观察就没有深度。

写作者在写作前要做好充分的观察工作,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2. 正文2.1 观察的重要性观察在写好作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作文的基础。

观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可以帮助作文更具真实性和生动性。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捕捉到周围环境中的细微之处,感受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样的观察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鲜活,读者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观察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

观察不仅限于表面现象,还包括对事物背后的原因和内涵的思考。

通过对所观察对象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提升我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观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观察能够让我们更多地接触到世界的多样性,带来各种灵感和想法。

在写作过程中,这些观察所得的素材和思维方式也会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作品更加富有创意和想象力。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敏锐地观察周围世界,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更充分地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我们才能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打动读者的心灵,传递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2.2 观察的方法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而观察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捕捉事物的细节和特点,从而为作文提供更多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观察的方法:1. 用心观察:观察并不是简单地看一眼就算了,而是需要用心去观察。

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发现平常被忽略的细节,从而为作文增添生动感。

占料为先 兴趣在前——浅谈怎样写好作文

占料为先 兴趣在前——浅谈怎样写好作文

水来 。” 学生 阅读写作 的“ 源头活水” 还得 自己去寻觅 。 学生 阅读量大 了, 知识积 累多了 , 阅读兴 趣就会越来越
高 ,找水 ” “ 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进而使阅读写作渐入 佳境 , 最终达 到“ 书山有路 ‘ ’ 趣 为径 , 学海无 涯 ‘ ’ 乐 作
舟” 的境界 。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 内外活动 , 培养学 生写作的
兴 趣
兴趣是 最好 的老师。要改变学生苦不堪言 的作 文 状况, 就应该激发学生 的写作兴趣 。
首先 ,针对学生怕写作 的情况 ,培养学生 的 自信
心, 让学生相信 自己一样可以写出成功的文章。叶圣陶 说 过 :把 无形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有形 的文字 ,只要是 “
会写字的人 , 又不会呢?” 谁
我们 每天都在接触人 、 了解人 , 活 中发生 的事也 生
当然在教学 中 ,我们语文教师更要 注重教给学生 写作 的方法 。更重要 的是 要培养学生 自已去找水 的能
力。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
很多 , 中不乏有意义值得一 写的。但 是 , 其 只有那些我
们 自己参与过 的事 、亲身接触过 的人才 可能写得具体 真切感人 。《 老山界》 一文写得具体 生动 , 真切 感人 , 一 个 重要 的原 因是作 者亲身经 历 了二 万五千里 长征 , 并 在 征程 中留心观察 了红军在翻越老 山界 时有关 的人 和 事 ,从而深深感受 到长征的艰辛和红军 战士 的革命英 雄 主义 、 乐观主义精神 。 当然 , 勤于练 习也很重要 , 著名语 文教育家张 志公 先生说 :能写好一个 片段 , “ 就能写好一篇文章 。” 从这 经验之谈 中我们 可以得 到启示 : 勤于练 习写片段 , 能提 高写作水平 。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 每天写一两个片断 , 或写人或写物或写景或 写 自己对 生活的感受等等 。相

浅谈怎样写好作文

浅谈怎样写好作文

浅谈怎样写好作文做为语文教师在看到学生写作文时垂头丧气的样子,你一定会感到心情压抑,愁眉不展吧。

每周一次的作文课对学生来说就象坐在针毡上,她们东看看西瞧瞧,一会儿翻翻课本,一会儿打开作文书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写自己的文章,这让我很烦恼。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我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可以帮助学生来写作文。

第一要调动学生写作文的信心和兴趣我们都知道做什么是都要有信心,信心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信心任何事情都作不好,只能畏头缩尾的,能躲就躲了,所以要让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的。

在写作课上教师要通过评价破除学生畏难心理,在写作前评,写作中评,写作后评等方式,使他们在每一步中都有自己的体会心得,这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光有信心还不够,兴趣也十分重要。

俗话说得好“有钱难买乐意”,凡是乐意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也才能干好,要是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教师应该联系实际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作文是学好各门功课,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技能。

把学习目的渗透到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就能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之成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写作的信心,引起对作文的兴趣。

第二让学生学会多积累素材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关键还得靠平时的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舞迷之炊”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协作中的重要性。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要有丰富的与会就要靠阅读,在平时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有美的次于,句子,段落摘抄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加以应用。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学生不注意平时积累素材,没到写作文就搜肠挂肚,或是胡编乱纂,或是抄袭。

做为教师我们就要引导她们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把生活中的见闻感受随时记录下来,这样慢慢的素材就会多了,写出的文章也就不会空洞无物了,文章也就又血肉了。

第三学会观察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

浅谈写好作文的五要素

浅谈写好作文的五要素

浅谈写好作文的五要素-大学语文论文浅谈写好作文的五要素○陈飞摘要:如果把作文题目比作是眼睛、素材是气质、语言是衣服、结构是身材、立意是灵魂,从这些角度来教学生写作文,学生岂不是对写作会更感兴趣?关键词:作文教学题目素材语言结构立意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在语文考试中也占了很大的分值,学生的作文也确实能反映出他的语文功底、语言综合素养等。

所以老师和学生对作文都非常重视。

大家也都知道,写好一篇作文,不外乎题目、素材、语言、结构、立意这五要素,笔者把这五要素作以下几个形象的比喻,以让学生能很容易记住它们,然后得以运用。

一、题目是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特征,也是最容易被人记住的部分。

而题目正是文章的眼睛,所以,一个好的作文题目也能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人带着欣赏好奇的心去阅读内容。

苏教版九年级教科书中作家柯蓝的文章《飞红滴翠记黄山》,题目就充满新颖生趣:一“红”一“翠”展现了黄山的静态之色,而一“飞”一“滴”则形象地描绘了黄山的秀气和灵动,让人对黄山充满着无限遐想。

再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礼赞”一词就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白杨那种坚贞不屈、驻守边疆、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文章的主旨也正是紧紧围绕了这一题目而展开的。

当然,作文题目也绝不能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甚至出现作文内容与题目相去甚远的现象,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定下作文题目前,一定要通篇构思,心中有大致内容才行。

二、素材是气质素材是作文内容的主体部分,素材就好像一个人的气质。

人的气质有高雅的、清新素朴的、大气的,同时也有平淡俗套的、缺乏生机的。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素材,也就能形成什么样的作文气质,读者是能读出文章的“气质”来的。

三、语言是衣服“人是衣服马是鞍,好语成就好文章”,一篇好文章语言优美流畅、修饰表达到位,能让人百看不厌,啧啧称赞。

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中的经典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没有华美的语言,但经久传诵,因为它真切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写好作文
作者:刘晓云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3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而作文作为语文知识的综合作用,是创造性的劳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

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不能摆脱传统的低效的写作困境,从而使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写出的文章总是枯燥无味。

第一步,要审好题。

所谓的审题,就是要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及所给的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的中心,确定写作的范围、重点、角度及写作方式方法的过程。

审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确立文章的主题,体现作者的见解,树立文章的灵魂。

因此,审题时要注意从文体、内容、写法、人称、主旨、字数等方面着手,掌握审题立意时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等技巧。

审明题旨,中心明确,就为下面的作文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第二步,要精选素材。

首先要选真实的,能触发感情的素材。

“感人心者在乎真”,这就是说作文一定要从现实出发,从自己身边,从亲身体验写起,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

人是感情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通的,要想让自己的作文打动人,那就要选择能触发人们感情的素材去写。

它可以使一句激动人心的话语,一个深情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动作;也可以是一株幼小的植物,一只令人爱怜的小动物,一场突入其来雨雪,只要它们能与人的心境契合,就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还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历史经典的素材。

比如司马迁的忍辱负重,著成《史记》;岳飞的精忠报国,赢得世人的景仰;文天祥的富贵不能淫,一颗丹心照千秋……这些人和事有的点燃信心,鼓舞斗志;有的激起共鸣,催人泪下;有的发人深思,启人智慧。

在写作时,能够准确扣住题目,生动地演绎一些精彩的故事,一定能让你的文章熠熠生辉。

第三步,要有精巧的构思。

同样的建筑,不同的设计,不同的造型,产生的效果也一定不同。

匠心独运,华丽大气,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同样的一篇文章,构思独到,富有创意,自然能到读者的青睐。

“文似看山不喜平”,因而在构思时,一定要做到巧妙布局,在平淡中显出神奇,这就要使文章形成波澜,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形式。

例如,把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写到关键处后故意岔开,不作交代,或者说出一个奇怪的现象而不说原因,这也就是巧设悬念。

或者像我们学过的课文《麦琪的礼物》中的情节那样,在情节的发展中突然来个大转折,让文章顿起波澜,让读者觉得出乎意料。

但细细品味过后,有觉得都在情理之中。

另外,还可以运用抑扬、对比、设计巧合、铺陈误会、埋设伏笔等方法。

如果在写作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些方法,相信一定会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第四步,要有好的开头。

古人曾说过:“春运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件倾心。

”一篇作文,只有开头写得如初展的春云,引人注目,人们才愿意读下去,才会在脑海里留下好的印象。

由此可知,作文的开头在写作中所占的分量之重。

这也就应了人们所说的,好的开头就是
一篇文章的一半成功。

因此,我们要熟悉一些出彩的开头的标准。

首先要“明”,要让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你要说什么,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思想;其次要“巧”,要会灵活地巧设悬念,引用典故,引用名言等。

再者还要“美丽”,要学会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将语言装扮的精彩动人。

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写好开头的技巧,比如开门见山,亮明观点;景物描写,烘云托月;设置悬念,引发好奇;引用化用,推波助澜;题记开篇,带入意境等。

总之,只要是新颖独特,符合文章内容并且吸引读者的开头,就是不错的开头。

第五步,要有创新的语言。

没有优美的语言,就没有魅力四射的文章。

要想扮靓作文的语言,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推敲词语。

在写作中,准确地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或形容词,会使作文语言大增色彩。

二是要注意运用修辞。

这是修饰语言的一种重要手段。

巧用修辞,不但可以把文章的内容写得生动具体,还能使语言鲜活、个性、有生命力,让作文闪烁出闪耀的光芒。

一篇文章中,比喻用的好则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排比用的好则气势如虹,一气呵成,是道理论证更明确,抒情更真挚;拟人用的好,则活灵活现,独具一格;对比用得好,相得益彰;引用用得好,则文章增色,意蕴丰厚。

三,可以引用名句,增强底蕴。

在作文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恰如其分地引用诗词典故、名言警句等,不仅可以使文辞优美,还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另外,还可以改编歌词,大词小用,使语言更有变化,富有文采,给读者以别样的感觉,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第六步,要有好的收尾。

俗话说的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古人写文章强调“凤头、猪肚、豹尾”,意在强调开头要华美引人注目,中间要充实和饱满,及空洞无物,结尾则要铿锵有力,换人惊醒。

由此可见,文章的结尾不可忽视。

一个好的结尾,在内容上,能够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在结构上,能呼应开头,以求结构严谨。

好的文章结尾犹如美人回眸一笑,能产生勾魂摄魄的魅力。

好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能为文章添色增彩。

反之,则会影响文章的表现力。

为此,应该多花心思,精心打造好“豹尾”。

在结尾时可以不直接写出对文章所叙事件的评论或抒情,而是戛然而止,自然简洁,干净利落。

这种结尾意味深长,含蓄蕴藉,发人深思,往往具有很强的启迪性,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

可以采用卒彰显志,画龙点睛的方式,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据,运用简洁的议论性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

可采用名言、警句、诗句结尾,来引申文章,解释某种人生真谛。

可采用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来结尾。

还可以用景物烘托,巧妙发问,呼告等方式来结尾。

总之,在写作中,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要想让自己的文章出彩,就要从各方面下功夫,除了要掌握一定得技巧外,同时还得明白,技巧只是外功,关键是要注意积累,锤炼内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多读,多看,多想,多练,来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只有内功深厚了,才能在写作的舞台上随心所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