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故事范文
刘伯温的经典传说民间故事

刘伯温的经典传说民间故事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刘伯温传说故事一:百里坊破爿山解围后,朱元璋率众乘胜追击,在温州城西翠薇山安营扎寨。
他带刘伯温、徐达等登上山巅再次察看温州地形。
商议一阵,定下攻城计策。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朱元璋分兵五路,悄悄接近温州城下。
三更刚过,一阵火起,顿时金鼓齐鸣,五路伏兵架起云梯,将士们个个争先攀城。
在刀光剑影中,守城的元兵惊慌失措,无力抵挡。
眼看一举就可攻下温州城了,朱元璋骑在高头大马上,不觉纵声大笑道:“温州城呀温州城,哪怕你再坚固,今夜我朱元璋也要拿下你来。
哈哈哈!”笑声未歇,突然城里闪过白光,“哗喇喇”一声巨响,跳出成千上万的白鹿,一只只白鹿用头角猛撞过来。
已上城的将士,被这突如其来的冲击吓昏了,逃的逃,喊的喊;几架云梯也被掀翻,将士们纷纷跌落下来,不是死就是伤。
朱元璋看了,忙对弓箭手嚷道:“快放箭,快放箭!”“嗖嗖嗖”,万箭齐发,只见白鹿在箭雨中穿梭奔跑,一只也伤不着。
这时,白鹿伸颈一阵鸣叫,一齐跳下城墙,向朱元璋猛冲过来。
将士们急忙挥舞刀剑砍杀,白鹿上窜下跳,刀剑难以近身。
朱元璋见阵势大乱,命令退兵。
忽然一只大白鹿凌空而下,把朱元璋连人带马撞翻在地,几个亲兵慌忙地把他扶起。
便见白鹿又伸颈一阵鸣叫,纷纷跃上城墙,一眨眼竟不知去向了。
朱元璋被扶回大营,躺在军账里,脑子昏昏沉沉,眼前全是白鹿来回奔跑的幻影,一会儿又一齐用角向他撞来。
他大叫一声,睁开眼睛,却见刘伯温站在面前。
朱元璋怔怔地望着他,只说声“军师请坐”,便不吭声了。
刘伯温坐了下来,也不说话。
半晌,朱元璋才叹了口气,说:“小小山兽,竟这样杀我的军威!”刘伯温说道:“莫小看这山兽,确实不好对付。
都元帅有所不知,这温州城又名白鹿城,白鹿是护城的神兽!神鹿虽只有一只,但它能千变万化,这千万只白鹿都是那只神鹿变化出来的。
刘伯温的传奇故事三则

刘伯温的传奇故事三则风水大师刘伯温的传奇故事时间:2017-04-24 16:18:57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很出名的风水大师叫刘基,字伯温,他是一个占卜高手能掐会算的,有着半仙体之说,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风水大师刘伯温的传奇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风水大师刘伯温的传奇故事篇一刘伯温一肚子诗书,浑身的能耐是真,可就是家中没有钱财去孝敬当权的赃官们,自然也就别指望考上个一官半职。
人总得吃饭活命啊,他干脆流浪四方,算个卦、看个相,骗口饭吃。
这天,他来到一个村子,见紧把村头有一座大院,人丁不少,看来是个大户人家,只是院里冷冷清清,一副破败相儿。
管它呢,有饭吃就行。
刘伯温推门走了进去。
这家的老当家病病歪歪,一脸愁容,见来了讨饭的,赶紧请进屋,让炕上坐。
刘伯温心里一热,这是个良善人家呀;又四处一看,有底啦。
开口就问:“老当家的,府上想当年挺红火的呀?”只这一句,戳在了老人家的痛处,老头长叹一声:“别提啦,俺们家在早,那可真是方圆几百里都闻名;现在,犯了'小人语’,没法子不落败!”“怎么个'小人语’,这般厉害?老人家不妨细细说来,学生善解阴阳八卦之术,可以给您破破。
”“是吗?”老人家似乎得着了一线希望,马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咱家出门向西,再没人家,那地势是个下坡坎儿。
因为我们姓刘,村里人图它好记,就唤我们家是'下坡刘’。
'下坡刘’跟'下坡流’念起来没区别,分明是老刘家要走下坡路或者是下坡如流水的意思啦。
这么咒我们,还有个好嘛,日子不败可就怪啦。
”刘伯温听罢,笑道:“闹了半天,原来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子,学生也姓刘呀。
别看眼下贫穷,却学得奇术绝招在身,不知老人家肯留在下吃一顿饭吗?我帮您破解破解。
”老当家的凄然一笑:“这有什么?我们虽然败落,到底是大户人家,就算破船烂车,也还剩下几千大铁钉。
”于是吩咐下人:“备酒席招待。
看不看风水在其次,休要慢待了客人。
”刘伯温得着了好酒好饭,大吃二喝一通。
刘伯温拜师民间故事

刘伯温拜师民间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慧过人的年轻人,他叫刘伯温。
刘伯温自幼就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一心想要拜得一位厉害的师父,学习更多的本领。
有一天,刘伯温听说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神秘的老人,据说他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技艺。
刘伯温心想,这会不会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师父呢?于是,他毅然踏上了寻找这位老人的旅程。
经过长途跋涉,刘伯温终于来到了那个小山村。
他四处打听老人的下落,村民们都笑着说:“那老家伙啊,整天神出鬼没的,谁知道他在哪里呢!”刘伯温可没灰心,他继续在村子里寻找着线索。
嘿,你说巧不巧,有一天,刘伯温在村子外的树林里迷路了。
正当他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前方有一个身影。
刘伯温连忙跑过去,定睛一看,这不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那位老人嘛!老人正悠闲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晒太阳呢。
刘伯温激动地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说道:“老人家,我听闻您智慧非凡,我想拜您为师,跟您学习本领,您收下我吧!”老人看了看刘伯温,笑着说:“哈哈,你这小子,倒是挺有眼光。
不过,想当我的徒弟可没那么容易哦!”刘伯温连忙说:“我不怕困难,只要您肯教我,我什么都愿意做!”老人想了想,说:“那好吧,我先考考你。
你看这周围的树木,你能数清楚有多少棵吗?”刘伯温傻眼了,这树林这么大,怎么数得过来呀!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开始数起来。
数了半天,刘伯温也没数清楚。
老人哈哈大笑起来:“怎么样,知道自己的本事还不够了吧?”刘伯温红着脸说:“师父,我知道错了,我还有很多要学的。
”老人点了点头,说:“嗯,那我就给你一个机会。
从今天起,你每天都要来这树林里,观察这些树木的变化,直到你能说出它们的特点和规律为止。
”刘伯温满口答应下来。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树林里,认真地观察着每一棵树木。
有时候,他会因为观察得太入神而忘记了吃饭;有时候,他会因为遇到难题而苦恼不已。
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刘伯温终于掌握了树木的特点和规律。
他兴奋地跑去找老人,说:“师父,我做到了!我知道这些树木的秘密了!”老人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不错,你这小子还挺有毅力。
刘伯温的传说故事(五则)

刘伯温的传说故事(五则)时间:2016-12-24 07:48来源:未知作者:admin刘伯温的圆通元末明初,刘伯温隐居于青田的山中。
由于他能言善谋,许多村民都向他请教棘手的问题。
一天,一位村民慌张地跑来,脸上露出胆怯:“先生,我姓孟,住在李家庄,以卖菜为生。
今天来了几个恶霸,他们要我每天交保护费,否则就收拾我,我该怎么办呢?”刘伯温沉思了一下,说:“待他们再来时,你挥刀向他们冲去,保证他们再也不敢来骚扰。
”不一会儿,又有一位村民怒气冲冲地走来,眼神中难掩气愤:“先生,我姓王,住在王家庄。
我卖肉都十几年了,今天却有恶霸找我收保护费。
我当时就想教训他们,但被我老婆拦住了。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刘伯温想一想,说:“待他们再来时,你请他们好好吃一顿。
记住,吃饭时多叫上族人。
”村民走后,一旁的书童不解地问:“同样的问题,先生为什么却给出两种不同的办法呢?”刘伯温笑着说:“孟姓是小姓,第一个人身单力薄,就算交了保护费也难免不再被欺负,只有反击才能根绝后患。
而王姓是大姓,在吃饭时展示了家族的实力,恶霸们才不敢轻举妄动。
”情况果真如刘伯温所料,十几天后,两位村民都高兴地前来道谢。
对于处世的智慧,刘伯温作出了完美的诠释:弱者不可示弱,要立之以刚强;强者不可逞强,要辅之以圆通。
刘伯温画语谏言朱元璋在打拼天下时,刘伯温就给他当谋士。
在战事顺风顺水时,刘伯温在帐下工作,从不多言。
谁知,当战事让朱元璋连连失利时,许多官兵和谋士都纷纷逃出军营另谋高就了,刘伯温却一反常态地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朱元璋不解地问:“你怎么不走,难道你就不害怕?”刘伯温说:“我很害怕,但我不能因为害怕就自己逃命而放弃了忠诚。
”刘伯温的言行让朱元璋感慨万分,也使他精神大振,随即重整旗鼓度过了危机。
此后,朱元璋就把刘伯温当成最贴心的谋士。
刘伯温画语谏言朱元璋打下江山做了皇帝后,打算给有功之臣和自家的亲戚册封嘉奖,还想大赏那些功臣的亲戚和朋友。
面对需要封奖的几百号亲朋好友,朱元璋很犯愁。
刘伯温讨水喝的故事

刘伯温讨水喝的故事流传甚广,据说是这样的:
明朝时期,刘伯温曾经在一次战争中被困在山中,他非常口渴,但是周围没有水源。
于是他派人下山去取水,但是很快就传来消息说,下山的道路被敌军封锁了,无法取得水源。
刘伯温想了一会儿,决定亲自下山去取水。
他带上了一只空壶和一把铁锤,走到一条小溪边,用铁锤敲开了一块巨石,然后把壶扔到石头下面,等了片刻,再把壶拿起来,发现里面已经有了水。
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刘伯温说:“这块石头下面有泉眼,我用铁锤敲开了通道,就有了水。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勇于冒险,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刘伯温妙计救乡亲

Reading 13开心字典点读把鸡蛋拿回家华仔打完篮球,穿着背心、短裤,抱着篮球回家。
途中他想起妈妈让他买鸡蛋回家,于是就买了20个鸡蛋。
他带的钱刚够买鸡蛋,没有余钱再买塑料袋装鸡蛋,而且他也没有任何可以装鸡蛋的东西。
那么,他该怎样将这些鸡蛋拿回家呢?猜扑克牌小秋拿来一副扑克牌,这副扑克牌的背面是一模一样的。
现在有一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扣在桌面上,他请你来猜猜这张扑克牌的正面。
你能想出一猜就中的方法吗?摆放椅子有15个同学去某餐厅参加聚会,这家餐厅只剩下一张六边形的大桌子。
如果同学们要求每一边都坐3个人,那么该如何摆放椅子呢?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从小好学,聪敏过人。
十岁那年,他的家乡浙江青田县(今文成县)一带旱灾严重,粮食欠收,百姓交不出赋税。
县令不但不如实地上报灾情,反说百姓聚众谋反,抗交皇粮。
皇帝要中书省立即派官员前往当地查访核实,准备狠狠镇压一番。
却说豪绅地主因佃户不交租,正心急如焚,如今见皇帝派人下来,个个喜出望外,连忙请客行贿,谎报乡情,说什么这一带刁民为非作歹,对抗朝廷。
他们还把交不起田租的佃户统统列为土匪,造了一本厚厚的名册呈了上去。
刘伯温的父亲刘爚听到这个消息,如坐针毡,暗想,这名册一到京都,不就要人头落地吗?眼见穷乡亲大祸临头,怎好坐视不救。
可他想来想去却想不出个好法子,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刘伯温见父亲一连几天愁眉苦脸,十分奇怪,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了父亲的心思。
他沉思许久,忽然跳起来说:“有了,有了!”接着,就踮起脚尖凑到父亲耳边,如此这般地说出个主意来。
刘爚听了,一脸愁云顿时散尽。
几天后,朝廷官员来到刘伯温的家乡。
刘爚装着十分热情的样子,硬是把那官员请到家里,先是敬茶,随着又摆上丰盛的酒菜。
席间,他特地叫儿子出来一同陪客。
那官员见刘伯温面白唇红,知书习礼,益发高兴,左一杯,右一杯,不大一会儿就喝了个烂醉如泥,被刘伯温父子抬到了床上。
趁那官员昏睡之际,刘伯温父子和几户邻居一起,先放火点着了附近的一处破草房,火势很快蔓延到刘爚家。
【神话故事】刘伯温的传说故事

【神话故事】刘伯温的传说故事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武将,他在明朝时期为朝廷效力,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明朝无敌将军”。
他的传说故事流传至今。
刘伯温的出生并不寻常,据传说他的母亲在怀孕时梦到了一头能言人语的大黄牛,告诉她:“你的腹中有一位将军,名为刘伯温。
”听到这个消息后,刘伯温的母亲非常高兴,心存期望。
刘伯温自小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兵书。
他很早就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能够灵活运用兵法。
所以当他来到军队后,很快就被提拔为幕僚,并受到了上级的赏识。
刘伯温的第一次战争是在辽东与日本倭寇的战斗中。
当时倭寇肆虐海疆,给中国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
刘伯温非常愤怒,他带领部队奋力作战,最终击败了倭寇,赢得了胜利。
这次胜利使刘伯温的威名迅速传播开来。
接下来,刘伯温又多次出征,立下了许多功劳。
他与蒙古人的战斗尤为激烈。
蒙古人强大的骑兵让中国军队束手无策,但刘伯温通过变换战术,采取防御反击的方法,成功地击退了敌人,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刘伯温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明朝朝廷的高度认可,他被封为官职,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将军。
此后,他开始着手整顿军队,加强边防防线,保护国家的安全。
刘伯温一生征战无数,赢得了许多胜利,但他并不骄傲自满。
他关心士兵的生活,尽力提高他们的待遇。
他也提倡节约用兵,力争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刘伯温的传说不仅仅是关于他的军事才能,还有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爱。
有一次,刘伯温带领大军巡视宋辽边境。
他看到了边境上的贫困和凄凉,非常心痛。
他决定亲自捐出自己全部的俸禄,用来救助贫民。
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了所有的士兵,也使得刘伯温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刘伯温的英勇事迹流传至今,他被后人称为“草木皆兵”,意思是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通过观察四周的环境,灵活运用兵法,发现潜在的战略要点,为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伯温的传说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他的军事才能和拯救百姓的事迹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让我们勇往直前,不断追寻卓越与伟大的境界。
刘伯温龙脉传说故事

刘伯温龙脉传说故事话说那明朝开国年间,有这么一位神算子,名叫刘伯温,他的故事在民间那可是传得神乎其神,尤其是关于他寻找龙脉的传说,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一开头,咱们得说说刘伯温这人的本事。
他啊,不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能掐会算,预测未来,简直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活神仙。
那时候,朱元璋还没当上皇帝,就看中了刘伯温这身能耐,把他请到了身边当军师。
有一天,朱元璋心里头犯起了嘀咕,他想啊,这天下虽然打下来了,但怎么才能保得住这万里江山,让朱家子孙世世代代都坐龙椅呢?于是,他就把刘伯温找来,问:“军师啊,你说这天下龙脉何在?咱们得把它牢牢攥在手里才行。
”刘伯温一听,心里就明白了,这是要他找风水宝地,保朱家江山稳固啊。
他微微一笑,说:“陛下,龙脉之事,非同小可,需得遍访名山大川,细细勘测。
”就这样,刘伯温带着几个随从,踏上了寻找龙脉的征途。
他们走啊走,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那叫一个辛苦。
不过,刘伯温心里头有数,他知道这龙脉啊,往往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一座大山前,这座山啊,云雾缭绕,仙气飘飘,看起来就不同寻常。
刘伯温抬头一看,心里头就咯噔了一下,暗道:“这怕就是我们要找的龙脉所在了。
”于是,刘伯温带着人开始在这山上细细搜寻起来。
他们找啊找,终于在山腰处发现了一个洞穴,洞口不大,但里面却别有洞天。
刘伯温走进一看,只见洞内金光闪闪,一条金龙盘踞其中,龙头高昂,龙尾摇摆,看起来威风凛凛。
刘伯温一看这情形,就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的龙脉。
他赶紧跪下磕了几个头,然后恭恭敬敬地说:“龙神在上,小人刘伯温,奉大明皇帝之命,特来寻找龙脉,以保朱家江山稳固。
望龙神赐福,让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固不摇。
”说完这番话,刘伯温就带着人退出了洞穴,然后在洞口布下了阵法,以防外人破坏龙脉。
从此以后,这大明江山就真的是稳如泰山了,朱家子孙也世世代代都坐在了龙椅上。
当然啦,这只是个传说故事,咱们听听也就罢了。
不过啊,这刘伯温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本领,却是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伯温的故事范文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下面就是的刘伯温的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谋臣,他足智多谋,为人厚道。
有一天,他听说皇上新建的宫殿快要完工,就前去观看。
谁知刚跨进宫殿,只见迎面匆匆走来一人,到他面前,双膝跪下,大呼:“刘大人救命!”弄得刘伯温莫名其妙。
原来此人是名雕花工匠,只因新建宫殿的一根大梁上的浮花,雕得不怎么好,正在加工,不料朱元璋独来游殿。
他看到这豪华的新殿,好不得意,禁不住“哈哈哈”狂笑起来。
就在这当口,突然梁上传来一阵咳嗽声。
朱元璋抬头一看,见殿梁上有一老工匠在干活,顿时显得十分尴尬,心想:堂堂皇上,如此轻狂,传扬出去,岂不有失体面。
但又不便马上发作,便一脸怒气离开了新殿。
这下可吓坏了梁上的工匠,心想:皇上的轻狂,怎能让平民知道?看来凶多吉少,命儿难保了!刹时急得差点从梁上摔下来。
他素闻刘伯温对人宽厚,因此看到刘伯温进殿,便跪倒在地,口头求救。
刘伯温听后,捋着胡须稍加思索,便凑近工匠的耳边轻声嘱咐一番。
过了几天刘伯温装做不知朱元璋已去过新殿,启奏道:“臣闻皇上的新殿已快落成,何不前去审视一番。
”朱元璋因恐泄露了“天机”,不好说已经去看过,君臣便一同来到了新殿。
两人在殿内转了一圈,正待离去。
忽听梁上传下一阵咳嗽声,朱元璋抬头望去,正是
前天那名工匠,顿时脸沉下来。
这时刘伯温大声喝道:“大胆刁民,为何见了皇上也不回避?”这时工匠按刘伯温所教的办法做了个动作,朱元璋见了就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聪明的读者,你知道刘伯温教给工匠是什么办法吗?
谜底:刘伯温所教的办法是:“装哑”。
当刘伯温大声喝问时,工匠默不作声,只用手指了指嘴巴。
刘伯温说:“原来是个哑巴。
”朱元璋也真的认为工匠是个哑巴,自己的轻狂,传不出去了,也就打消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从凤阳出发,攻克了金陵,旗开得胜,
威风凛凛。
进军江浙又获节节胜利,取金华,定括苍,更是振奋人心。
朱大将军为创建大业,壮志满怀,派人盖起了礼贤馆,叫人贴出了招贤榜。
浦江宋濂,丽水叶琛,龙泉章溢,都引到了婺江。
朱元璋大将军欢欢喜喜,设宴迎贤,大营内外热热闹闹,灯火
辉煌。
席上,金华火腿喷喷香,兰溪鲤鱼活鲜鲜,绍兴老酒绿汪汪。
宴间,宋濂站起来说:“大将军,我仨才疏学浅,恐怕邦不了大忙。
还有一个好友,名叫刘伯温,他上懂天文,下知地理,满腹文章,才学过人。
将军如愿意,可派人聘他来,共辅大业,建国安邦。
”朱元璋一听又惊又喜,忙说:“你,你快讲,刘贤士今在何方?”
宋濂见朱元璋求贤若渴,便说:“刘伯温今在青田九都南田。
”
朱元璋“嗯”了一声,也说:“刘伯温今在青田九都南田!”
叶琛说:“到九都要过三十六渡水,七十二座岗。
”
朱元璋“啊”了一声,跟着说:“到九都要过三十六渡水,七十二座岗。
”
章溢说:“你要诚心去聘,黄铜不值钱,黄金不论两!”
朱元璋“唔”了一声,点点头说:“你要诚心去聘,黄金不值钱,黄铜不论两!”
宋濂三人轻轻地发了笑,朱元璋知道自己说错了,脸红得象块猪肝,慌忙举起酒杯说:“来来来,痛饮几杯吧!”
朱元璋要派人去请刘伯温了,大营里外忙得团团转,丝库取绸缎,银库包白银。
绸缎量了一千尺,白银称了一千两,朱元璋马上派人送到南田去。
那送礼的人们翻过了七十二岗,涉过了三十六条水,走啊走,走了七天七夜,好容易才找到南田,寻到刘伯温。
这一天,刘伯温正在家里看书,见来了几个生人,还挑着许多东西,便问道:“你们要做什么?”送礼的人笑笑,说明了来意。
刘伯温听后,摇摇头,礼物一点不收,话语一句不讲,只顾自个走出门,装着是砍柴放羊,上山去了。
送礼的人怏快不乐地回到婺江,把去请刘伯温的情形一说,朱元璋大失所望。
他想,莫不是嫌我太小气吗?于是,便叫人再加绸缎一千尺,再加白银一千两,火速送往南田。
那知道,这一回啊,送礼的人到南田村口,刘伯温就知道了。
他关了门,离开村庄,爬上后山岗,看起了风光。
那些送礼人便追出了村,爬上后山岗,总算又找到了刘伯温。
一看是前些天来过的原班人马,刘伯温就笑笑说:“请你们告诉大将军,我伯温什么财物也不要,只讨他白纸一张!”话才说完,刘伯温就自个儿走下山岗。
送礼人回到婺江对朱大将军说后,朱元璋从黑夜想到天明,也猜不透刘伯温要白纸是啥明堂。
“真是个怪人,白银不要,要白纸一张!”朱元璋左思右想还是摸不着底,只好糊里糊涂地对送礼人说:“好吧,就送给他白纸一张!”
白纸一张,四四方方,送到南田,刘伯温果然收下,当下就动身来婺江。
哈哈,一张白纸胜过绸千尺,胜过银千两,请到了刘伯温,朱元璋乐了,看看灯,灯在跳,看看火,火更旺。
朱元璋在礼贤馆见刘伯温。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将军送我银两、绸缎,小才不敢无功受奖;讨来白纸一张,奉还草书几行。
”刘伯温果真送上白纸黑字一张,朱元璋接过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那上面写着有关时务的十八条妙计,一条条清清楚楚,有根有据,全都说在理上。
看啊看,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站起来,一巴掌拍在茶碗上,连声说:“想不到啊想不到,刘贤士真是一片忠肠!”礼贤馆可热闹了,刘伯温只是笑笑,朱元璋心里甜滋滋的,象注满了蜂蜜。
一天,朱元璋正在吃麦饼,只咬了一口,远远看见刘伯温走来,就放下不吃了。
他想,人家都说伯温同诸葛亮一样会神机妙算,今天倒要试试,于是拿起一只碗扣在麦饼上。
刘伯温走到身边,朱元璋就指着那碗说:“刘贤士啊刘贤士,你说碗下是啥么事?”
刘伯温摇摇头说:“恐怕猜不中吧!”
朱元璋便说:“猜不中也没有要紧吆!”
刘伯温看了一眼,便说:“将军要我说,我便说,我看那,又象日又象月,好似金龙咬个缺。
”
朱元璋笑笑,看已被猜中,进而又说:“刘贤士真是神机妙算,就请算一算我的命吧!”
刘伯温也笑笑说:“将军要我当个算命测字先生,那我就开言了,请将军快写个字来!”
朱元璋不知是真是假,果然用手蘸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凤”字。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还在试探自己,便皱了皱眉头,闭上双目,象算命测字人一样念了起来:“凤是凡间鸟,百鸟都朝阳。
凤阳凤阳,帝王之乡,凤阳凤阳,不是建都地方。
”刘伯温每念一句,朱元璋的眼睛都瞪大三分,头颈往上伸一伸。
原来凤阳是安徽的一个县名,朱元璋出生在凤阳,一心想打回凤阳建都。
他好生奇怪,怎么自己的心思都会被猜出来呢?可朱元璋却故意说:“刘贤士说的有理,只是,地上的小蛇难成龙,山中的猢狲不敢称王, * 想过要建都凤阳啊!”
刘伯温知晓将军有意包藏,也认真地说:“那是我白白糟蹋了将军白纸一张!”
朱元璋一听,连忙说:“好好,胆大骑白马,心大管天下,刘贤士志存高远,必成大业。
”
从此,朱元璋信用了刘伯温,刘伯温也尽心竭力辅佐朱元璋。
文武结合,果真建国定邦,保全了一段大明王朝太平盛势的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