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机房防雷技术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5)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

机房设直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及防雷保护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采用大楼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如大楼共用接地系统不能满足上述要求,需要与大楼防雷接地系统分开单独做接地网,两接地网距离需大于10米。

系统静电泄放接地,在机房地板下采用600mm*600mm网格均压等电位网,接地网采用30x3铜带连接而成,并绝缘架空安装,将各机房内的设备、机架、机柜与等电位带进行最短距离连接,使各机房设备在同一个等电位上。

直流接地采用40*3铜排在机柜位置安装。

1)防雷原理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一方面大型电子计算机网络,程控交换机组等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越来越低,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

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26%,防雷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2)雷击的分类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直击雷击——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由于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混合力作用,直接摧毁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引起人员伤亡等。

由于直击雷的电效应,有可能使机房微电子设备遭受浪涌过电压的危害。

感应雷击(又称二次雷击)——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放电而在附近的架空线路、埋地线路、金属管线或类似的传导上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通过传导体传送至设备,间接摧毁微电子设备。

感应雷击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引起的。

另外还有操作过电压,即是指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储存能量,当负载(特别是电感性大的负载)电器设备开关时,会产生瞬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同感应雷击一样,可以间接损坏微电子设备。

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防雷接地技术要求

防雷接地技术要求本工程属于二类防雷建筑,按二类防雷设计实施防雷保护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利用建筑物桩基钢筋作为接地体,钢结构柱或混凝土柱主筋作为接地引下线,各层建筑物外圈、核心筒内圈均利用钢梁或混凝土梁主筋连接形成等电位均压环,各连接点均采用熔焊接。

各电气井(EPS)、电梯井、管道井(PS)、变电室、弱电机房、空调机房、设备机房等均按图纸设计要求预留接地端子板。

与重要电气设备相连的配电盘内安装电涌保护装置(SPD),保护重要的系统如供电系统免受雷电高电压的影响。

裙房顶部由其他专业材料作为避雷带,塔楼顶部设4根早期放射型避雷针。

所有安装在大楼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栏杆、门窗必须进行等电位接地。

其他专业需接地处,本专业依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预留预埋接地端子板,以便于其他专业施工。

二、安装流程图防雷与接地工程的流程图见图1:三、雷接地工程施工本专业的工作范围:接地装置的制作安装、防雷引下线制作安装、接地端子板制作安装、均压环制作安装、避雷带避雷针安装、检查测试工作。

1、接地装置的制作安装a)接地装置利用基础桩基主筋(Φ≥16mm,2 条),从B3F基础底板接地引上点共计162 点,并相互连接形成等电位接地网;到6F 以上变为外围20 点(利用钢结构柱)、内筒18 点(利用混凝土柱主筋),相互连接形成2 个等电位接地环。

在B3F 基础底板的四周引出四根-40×4 镀锌扁铁,以便将来补偿接地装置与现有接地装置连接。

见图2。

b)钢管桩与地板钢筋的连接详见图3。

c)钢管桩与底板钢筋的连接详见图4。

d)结构柱与钢管桩、底板筋的连接详见图5。

2、避雷引下线制作安装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建筑物混凝土柱的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且每根柱子至少要有2 根不小于φ16mm 主筋通过连接焊接成一体后,作为引下线。

施工时,应配合土建施工。

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引下线钢筋位置,用黄丹油漆做好标记,保证每层钢筋上下进行贯通性焊接。

弱电机房系统防雷方案

弱电机房系统防雷方案

监控系统设备雷电防护建议方案一、雷电对安防监控系统的危害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三种层次:①设备损坏,人员伤亡;②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③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

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

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

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每年各种通讯控制系统或网络因雷击而受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安防监控系统因受到雷击引起设备损坏,自动化监控失灵的事件也常有发生。

雷电对安防监控子系统的危害有以下几种形式:一、雷电直接击在室外暴露的视频线、控制线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和监控主机或矩阵机,造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二、雷电直接击在室外暴露的电源线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和电源设备,造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三、雷电感应到视频线、控制线、电源线(包括主机供电线路、摄像机供电线路、电视屏幕供电线路)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电源设备及监控主机。

二、雷电设计说明系统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

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

通过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

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12.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等系统方案

某酒店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12.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等系统方案

第十二章機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等系統12.1 概述浙江XXXX大酒店弱電機房共有2個,一層西側為監控和消防機房,主要佈置安保監控、背景音樂等系統,機房面積約為80平方;五層為通信及電腦網絡機房,它也是我們所設計的重點,機房內佈置電腦網絡設備、配線架機櫃、程式控制交換、話務管理、衛星機房、UPS機房以及智能化服務中心等。

根據國家對弱電機房的要求,浙江XXXX大酒店的機房按照C類機房進行設計。

其中重點考慮五層的電腦網絡機房,一層的機房主要考慮靜電地板、應急照明、雙電源以及UPS系統的設置,其中UPS系統是從五層UPS機房引出5KW作為其後備電源。

五層網路機房除上述功能外,還要求考慮機房的供電、接地、消防、裝修、靜電處理等要求,裝修可由專業公司統一裝修。

中心機房位於一層的通信機房,面積為80平方,根據功能區分可以分為網路中心、通信中心、UPS間、監控中心、數字電視機房、配線區及管理值班間。

其中UPS 間、網路中心二者之間應有分割,便於管理與操作。

房間的分割也應根據功能區進行劃分。

UPS間採用隔音輕鋼龍骨石膏板(中間採用石膏棉)隔離,並設置不同的進出通道,網路中心內的隔斷採用透明玻璃隔斷完成(玻璃隔斷下方1.2M為輕鋼龍骨石膏板)。

12.2 設計原則參照國家機房設計標準C級標準設計。

12.3 設計依據在電腦機房設計中必須遵循國家以及相關行業的標準規範執行。

《電子電腦機房規範》GB 50174-93《電腦場地技術條件》GB 2887-89《電腦站場地安全要求》GB 9361-88《電腦機房用活動地板技術條件》GB 6550-86《浙江59號關於加強電腦資訊系統防雷減災的通知》《電器裝置安裝工程施工以及驗收規範》GBJ 232-82《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範》JGJ/T16-92《建築與建築群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GB/T50311-2000《建築與建築群綜合佈線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T50312-200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GBJ 116-8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以及驗收規範》GB50116-92《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範》GB 5619312.4 方案設計機房建設是整個弱電系統最後的集中場所,它應該體現科學、有序、合理、方便的總體佈局。

弱电施工设计说明

弱电施工设计说明

弱电施工设计说明一、设计原则在设计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系统的配置和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大楼业务和物业管理的各项需求。

2、先进性:采用国际或国内目前的先进技术,并考虑到今后将会出现的新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确保系统在建成运行后的较长时间内不落后。

3、可靠性:系统选用的技术或配套设备采用主流技术和产品,应采用在实际工程广泛应用的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或产品,以保证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

4、开放性:采用国际及行业开放的技术标准和标准化的产品,避免系统集成、互联或扩展出现障碍。

5、可扩展性: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未来技术发展和使用要求的变化,系统功能扩展和技术提升的可能性,以充分保护投资,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保业主的投资效益。

二、设计定位本工程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标准定位于国家甲级智能化建筑,主要功能配置标准满足或超过国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中甲级标准。

三、设计标准及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2-2007《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9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民用建筑通信接地标准》EIA/TIA607《电磁兼容性标准》IEC 8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建筑低压电源电涌保护器选用安装验收及维护规程》CECS174 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00《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9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75-9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子计算机房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62-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SJ/T 10796-20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69-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业主提供的鄞州区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办公楼建筑图纸及有关宁波市地方规范标准。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

防雷接地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概况。

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3、系统设计根据整个建筑物面积及高度(按最不利建筑物),及广东省佛山市的年平均雷暴日,计算的预计雷击次数为(见防雷计算参数表)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防。

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焊接成笼,构成等电位法拉第笼,在屋面装设由接闪网(带)和接闪杆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外廓剪力墙内相邻两条或立柱对角两条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采用基础地梁及桩的钢筋焊接成闭合的接地网格,形成均衡电位的自然接地装置。

强弱电系统及防雷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

强弱电分开接地干线。

本工程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D级。

4、防雷计算参数。

二、防直击雷措施:1、在天面女儿墙(檐口、屋角、屋脊等)内敷设接闪带,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并在高出天面建筑物的阳角处装接闪杆,所有接闪杆与接闪带相互焊接连通。

(1)、接闪带:采用直径10mm热镀锌圆钢明装,与所有引下线焊接连通,接闪带转角要圆滑,焊接不得用对焊,虚焊,要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的6D,焊接要饱满。

采用双面焊。

如施工有难度采用单面焊,应不少于12D。

明装接闪带规格:采用直径10mm热镀锌圆钢。

接闪带支持卡采用25*4mm的热镀锌扁钢,支高0.15m,支架间距1.0m,转角处0.5m,接闪带支撑必须牢固可靠不得破坏建筑物防潮层。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线上或其外。

(2)、接闪杆:采用直径12mm 热镀锌圆钢(接闪端做成半球状,其弯曲半径为10mm),高出建筑物400mm 。

2、突出屋面的金属设备、管道及建筑金属构件(如钢爬梯、放散管、风管、透气管等)用直径12mm热镀锌圆钢,就近与接闪带焊接连通。

3、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装设接闪器,并和屋面接闪带焊接连通。

防雷检测防雷检测技术方案

防雷检测防雷检测技术方案

一、检测组织设计一、检测目的雷电放电电压高、时间短,整个进程伴随多种物理效应,如:静电感应、高温高热、电磁辐射、光辐射等,这些物理效应的一路作用已严重危害室内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乃至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因此,肯定一个建筑物防雷装置是不是合格应进行防雷检测工作。

二、检测依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2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2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21《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21三、检测内容:三、检测方式:1、接闪器1.1 第一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

1.2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不是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不是饱满吴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不是齐全,焊接部份补刷漆是不是完整,接闪器截面是不是锈蚀1/3以上。

检查接闪带是不是平整顺直,固定支架间距是不是均匀,固定靠得住,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是不是符合要求。

检查每一个支持件可否经受49N的垂直拉力。

1.3 第一次检测时,应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不是符合要求。

1.4 第一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并按照建筑物防雷类别应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1.5 第一次检测时,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尺寸是不是符合要求。

1.6 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

1.7 第一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办法是不是符合规定。

1.8 当底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避免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

除底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该利用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接闪器。

二、引下线检测2.1 第一次检测时,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记录。

2.2 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不是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不是饱满吴遗漏,焊接部份补刷的防锈漆是不是完整,专设引下线截面是不是侵蚀1/3以上。

防雷接地技术交底╱附节点图

防雷接地技术交底╱附节点图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交底部位交底日期交底人签字接收人签字(二)主要机具1.手动工具:电工组合工具、手锤、钢锯、压力案子、台钳、铁锹、铁镐等。

2.电动工具:电锤、冲击钻、电气焊机具等。

3.测试器具:小线、线坠、卷尺、粉线袋等。

4.其他工具:大绳、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等。

四、施工工艺(一)接地装置安装1.自然接地体的安装利用结构地板上层、下层各2根φ≥16相邻钢筋通长可靠焊接连通构成接地网。

横向纵向交叉部位可靠跨接,并在交叉处把上层、下层的接地钢筋网可靠焊接连通。

再将标有防雷引下线的柱内主筋(不少于2根)底部与底板筋接地网搭接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柱内主筋焊好连接板,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便于引出和检查,做好隐蔽检查,填写隐检记录。

2.变电所接地系统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交底部位交底日期交底人签字接收人签字所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基础槽钢两端,电缆进户预埋钢管,配线钢管,电缆桥架,母线的金属外壳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器件均应可靠接地;变压器柜的金属轨道采用100*5的热镀锌扁钢与基地网可靠焊接连通,变压器的中性点采用100*5的热镀锌扁钢与接地系统可靠连通;所有配电柜下方四周统长10#槽钢预埋件采用40*4的热镀锌扁钢与基地网可靠焊接连通,高、低压柜的金属外壳与10#槽钢预埋件可靠电气连通;为满足环保部门防电磁辐射要求,变电所、开关站。

柴油发电机房的顶板和四周侧墙内设置10*10mm的钢丝网,并在多处采用40*4热镀锌扁钢与变电所、开关站、柴油发电机房四周的接地装置可靠焊接连通。

3.弱电竖井工作接地弱电井在地下二层焊处一根40*4的扁钢至弱电井专用接地端子箱(箱底距地坪500mm),然后在竖井内沿墙向上明敷一根40*4扁铜,每层再用40*4变通从竖向干线引出至接地专用端子箱,套绝缘套(注:明敷扁铜在穿楼板处预埋PVC50管)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交底部位交底日期交底人签字接收人签字弱电竖井工作接地4.弱电竖井防静电接地:同弱电竖井工作接地;5.弱电机房专用工作接地在地下三层距基础接地网高500mm处预埋150w*150h*80d的钢盒,钢盒与接地网之间采用40*4的扁钢焊接连通,在钢盒至弱电机房、网络机房及多媒体机房专用接地端子箱(距地面300mm)之间用WDZA-YJY-1*95的电缆穿沿墙暗敷PVC32管可靠连接(螺栓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电机房防雷技术设计说明
1、弱电机房系统综合防雷方案:
一、弱电机房防雷-工程概述
弱电机房系统由各类弱电设备以及传输线路组成,系统采用了大量的集成元件,在雷击发生时,传输线路感应到雷电磁场产生过电压,可高达几千伏,对集成元件有较大的危害。

监控系统中的传输线路许多处于LPZ0A非防雷区域。

系统走线在布线阶段没有考虑与防雷引下线保持足够的距离,这些都为系统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

一般认为,雷电的防护措施有隔离、等电位、钳位、均压、滤波、屏蔽、过压过流保护、接地等方法将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冲消除在设备外围,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设备。

目前主要采用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高频二极管、压敏电阻、瞬态二极管、晶闸管、高低通滤波器等元件根据不同频率、功率、传输速率、阻抗、驻波、插损、带宽、电压、电流等要求,组合成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系列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微电子设备的外连线路中,地线按共用接地原则接入系统的地线,才不至于造成电位反击。

只有设计合理、安装合格,电涌保护器才能有效的防御雷电。

弱电机房防雷系统综合防雷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以下标准,供设计时参考。

(1)IEC61024《建筑物防雷》
(2)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3)ITU K25《光缆的防雷》
(4)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5)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6)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7)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8)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9)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二、弱电机房雷击防护措施
(一)直击雷防护
直击雷防护包括弱电机房建筑物直击雷防护和系统前端设备直击雷防护,本方案在假定弱电机房控制室已完善直击雷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必须完善雷防护措施。

(二)机房弱电系统感应雷防护
设计依据
根据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第五章:防雷设计;GB 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第四节,第6.4.1至6.4.12条LPZ1区对电涌保护器(SPD)的要求及YD/T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第五部分:SPD 的选择;第5.3条:信号线用SPD;第5.5条:计算机、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用SPD的要求,参照IEC 61643-3 《低压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信系统中SPD的应用》和IEC 61644-1 1997《通信系统用SPD》标准要求,对于通信线路的防护,需对设备进线缆线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3KA的信号电涌保护器将数千伏的线路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设备允许值。

1、机房电源系统雷电防护
由于有70%雷击高电位是从电源线侵入的,为保证设备安全,所以电源上应设置二到三级雷电防护。

a. 在机房配电箱处安装三相电源防雷器,型号:
KTR-PM40S,作为机房电源进线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核心组件选用新型大容量浪涌吸收组件MOV;通流容量大,Imax=40KA;输出残压低,Up≤1.2KV;响应时间快速,Ta≤25ns;模块式。

数量1套。

b. 在边检中心机房设备电源前端安装防雷插座,型号:
KTR-PS6P,作为边检中心机房设备电源的精细级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国家标准通用插孔设计;核心组件采用最新大容量浪涌吸收组件MOV,质量稳定;通流容量大,最大放电电流Imax=10KA;响应时间快速,Ta≤25ns;串联安装。

数量5个(可根据实际使用数量进行调整)。

2、机房监控系统信号线路的雷电防护
a. 在机房主硬盘录像机的视频信号线路上安装16口一体化视
频信号防雷器,型号:KTR-VBNCM16,做为边检中心机房主硬盘录像机视频信号线路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19英寸机架式16口一体化设计,安装方便美观;核心元件采用优质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输入输出阻抗75Ω;输出残压低,Up≤12V ;插入损耗小,Ae≤0.5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串联安装。

数量1台。

b. 所有进入控制室的云台控制线路安装控制线路防雷器,型号:
KTR-DT485-M,作为监控室云台控制线路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采用进口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输出残压低,
Up≤18V ;插入损耗小,Ae≤0.3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用于监控系统信号传输线路的雷电防护;串联安装。

数量1个。

3、网络系统信号线路的雷电防护
a.在24口网络交换机的网络线路上安装24口一体化计算机网络避雷器,型号:KTR-NRJ45M24,作为交换机网络线路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19英寸机架式24口一体化设计,安装方便,采用优质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输出残压低,Up≤13V ;插入损耗小,Ae≤0.3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串联安装。

数量6台。

4、电话系统信号线路的雷电防护
a. 在电话系统的外线进线处安装电话信号防雷器,型号:
KTR-TRJ11-M,作为电话系统外线进线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采用进口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输出残压低,
Up≤180V ;插入损耗小,Ae≤0.3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用于传真机信号传输线路的雷电防护;串联安装。

数量12个。

b. 在电话系统的集团电话出线处安装程控交换机信号防雷器,型号:KTR-TEL/KELON,作为程控交换机信号传输线路的雷电防护。

产品特点:10路一体科龙插式安装,安装方便美观;采用进口半导体箝位器件,质量稳定,箝位准确;输出残压低,Up≤180V ;插入损耗小,Ae≤0.3dB;响应时间快速,Ta≤1ns;用于传真机信号传输线路的雷电防护;串联安装。

数量13套。

5、防雷接地
机房利用机房柱筋作为防雷接地,在机房安装等电位连接箱,所有防雷接地在等电位连接箱(
KTR-LINK/B)汇接;
三、屏蔽措施
1、埋地线路的金属线管、PE线、信息线路金属外皮应在入户端良好接地。

如入户前架空或无屏蔽者,宜在进户端前20米套装金属线管屏蔽,并把屏蔽层与防雷地可靠连通。

2、监控室内,应将金属电脑桌、电脑设备、控制设备金属外壳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3、室外摄像枪到解码器之间的外露信号线,应套不锈钢或铜金属管,并将摄像枪金属屏蔽外壳及解码器金属屏蔽外壳与引下线的柱杆可靠连接。

4、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宜采取以下措施:外部屏蔽措施、线路敷设于合适的路径、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5、为改善电磁环境,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部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接地装置相连。

屋顶为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都必须进行等电位接地。

6、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

当微电子设备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可将屏蔽电缆穿金属管引入,金属管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

四、防雷配置清单(见附件)
五、运行维护
1、防雷器安装之后,应检查所有接线是否正确安装,然后运行
测试,检测系统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排查,直至整个系统均正常运作。

2、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接地体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宜每年进行一次测量。

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运行中的避雷器进行一次检测,雷雨季节中要加强外观巡视,如检测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