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河南科高辐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原材料、中间品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一、碱性电池隔膜通用检测项目与方法本公司实验室可检测项目包括:理化性能检测:面密度、厚度、紧度、吸液量、吸液速率、水溶失量、全交换容量、机械强度、热老化性能、碱损失量、碱氧化损失量、湿电阻、磺基交换容量及其他原材料检测项目。

电池性能检测:电池的初期容量、荷电性能、循环寿命检测。

1.隔膜产品检测(1)面密度定义:试样每平方米的质量。

单位:g/m2。

检测方法一:将待测样平铺于玻璃板上,使用圆形取样器在幅宽方向均匀裁取至少5片。

在感量0.0001g的电子天平上称量圆片的重量,数显数值乘以100,即为待测样面密度。

检测方法二:将待测样平铺于玻璃板上,沿纤维方向裁取100mm×25mm 的长条,横向左、中、右各裁一条。

在感量0.0001g的电子天平上称量长条的重量,数显数值乘以400,即为待测样面密度。

(2)厚度检测方法一: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用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对每个试样随机测5个点,记录所测厚度。

检测方法二:在所取试样幅宽方向(幅宽约1米),用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对10个均匀分布的点位进行测量,记录所测厚度。

(3)紧度定义:单位体积试样的质量。

单位:g/cm 3检测方法: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按照面密度和厚度的检测方法分别测定试样的面密度W 和平均厚度d ,按下式计算隔膜紧度(D)。

1000⨯=d W D 式中:W —面密度,单位为g/m 2d —平均厚度,单位为mmD —紧度,单位为g/cm 3(4)吸液量定义:试样对一定浓度的KOH 溶液的吸收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单位:%。

检测方法: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称取试样原重,记为W 1。

将试样浸入KOH 溶液中30min ,取出,悬空至15秒无液滴滴下,称取试样此时重量,记为W 2。

吸液量%100112⨯-=W W W L 注: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浓度,对于碱锰电池隔膜为40%;对于二次碱性电池隔膜,为30%。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检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高分子材料是一类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材料,常见的有塑料、橡胶、纤维等。

在加工过程中,对于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不仅关系到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前,首要是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制品的质量。

首先要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拉伸强度测试、熔融指数测试等。

只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才能进入下一步的生产。

二、注塑成型质量控制注塑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方法,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在注塑成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包括温度、压力、速度等。

温度控制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同时,还需要控制注塑机的压力和速度,以确保产品成型的精度和密实度。

三、挤出成型质量控制挤出成型是另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方法,也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在挤出成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包括挤出机的温度、压力、挤出速度等。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压力和速度的控制则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性能。

四、压延成型质量控制压延成型是一种将高分子材料通过挤出后经过辊压加工成型的方法。

在压延成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包括辊筒的温度、压力、速度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辊筒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辊筒,以确保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和厚度一致性。

五、检测方法为了确保高分子材料成型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各种检测。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拉伸测试、冲击测试、熔融指数测试、热稳定性测试等。

拉伸测试可以评估产品的拉伸性能,冲击测试可以评估产品的抗冲击性能,熔融指数测试可以评估产品的熔融性能,热稳定性测试可以评估产品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能。

六、结语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质量控制与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一:引言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确保最终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二:原材料选择2.1 根据产品要求和技术规范,明确所需原材料的种类、规格和质量要求。

2.2 针对每种原材料,制定相应的入库标准,并与供应商沟通,确保供应商提供符合标准的原材料。

三:原材料检验3.1 建立原材料检验的规范和程序。

3.2 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观、色泽、干燥状态等。

3.3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3.4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强度、粘度等。

3.5 进行金属杂质和其他杂质的检测。

3.6 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卫生标准。

3.7 记录和存档原材料检验结果。

四:原材料储存与保管4.1 制定原材料储存和保管的标准和规范。

4.2 建立相应的储存区域,保证原材料存放整齐、干净、无异味。

4.3 建立原材料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的流转和使用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

五:原材料使用5.1 制定原材料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5.2 对于涉及到原材料配比的产品,建立相应的配料系统,确保原材料的准确配比。

5.3 对于涉及到原材料混合的产品,建立相应的混合系统,确保原材料的均匀混合。

六:风险控制6.1 对于影响原材料质量的主要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6.2 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原材料入库标准;2. 原材料检验记录表;3. 原材料储存和保管标准;4. 原材料使用标准;5. 风险控制措施清单。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QC: 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2. 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规程3. COA: Certificate of Analysis,分析证书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一:前言本文档旨在阐述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旨在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标,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

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

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控制和检验,可以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和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

一、可行性研究和流程优化在制造工艺中,可行性研究和流程优化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步骤。

可行性研究旨在确定制造过程中的技术和设备可行性,包括材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等。

流程优化则是通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资源消耗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原材料控制原材料是制造产品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需要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选择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

同时,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外观检查、质量指标测试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三、工艺控制工艺控制是制造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它包括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

首先,需要建立标准操作规程(SOP),明确每个环节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流程。

其次,通过过程控制和检测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实时掌握工艺状态,及时纠正异常,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四、产品检验制造工艺中的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最终环节。

产品检验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性能测试等。

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采用抽样检验方法,根据统计原理选取样本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整个批次产品的合格性。

同时,对于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工序,可以采用全面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数据分析是质量控制和检验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生产数据和检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识别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数据分析包括对过程数据和产品质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如图表绘制、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优化工艺参数、改进设备性能,并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结论制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产品质量检测流程与方法介绍

产品质量检测流程与方法介绍

产品质量检测流程与方法介绍在现代制造业中,产品质量的稳定与提升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各行业纷纷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和方法。

本文将以电子产品行业为例,介绍产品质量检测的一般流程和常用方法。

一、质量检测流程质量检测流程是指从产品生产到销售过程中,按照一系列规定和要求,对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验、测量和评定的过程。

一般而言,质量检测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材料检测、生产工艺监控、成品抽样检验、出厂质量确认、市场质量监测等。

1. 原材料检测原材料检测是质量检测的首要步骤。

该步骤的目的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设计和制造要求。

一般来说,原材料检测包括对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检验,通过对原材料的全面检测,避免次品进入生产过程,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 生产工艺监控生产工艺监控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各道工序进行严格检测和控制。

通过在关键工序中设置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可以及时发现工艺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 成品抽样检验成品抽样检验是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

通过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检验,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

一般而言,成品抽样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等。

通过对成品的抽样检验,可以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出厂质量确认出厂质量确认是产品生产完成后的最后一道质量检测环节。

在该环节中,企业需要对全部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和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完全符合要求,避免次品流入市场。

5. 市场质量监测市场质量监测是产品质量检测流程的延伸环节。

通过从市场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了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以及消费者的满意度。

通过市场质量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二、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检测方法是实施质量检测的具体手段和技术。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
标题:原材料质量控制
引言概述:
原材料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有效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和技术、检测手段、质量标准和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1.2 降低生产成本
1.3 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2.1 供应商审核和评估
2.2 采购合同管理
2.3 原材料取样和检验
三、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检测手段
3.1 化学分析
3.2 物理性能测试
3.3 微生物检测
四、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质量标准
4.1 制定合理的原材料质量标准
4.2 严格执行标准
4.3 定期评估和更新标准
五、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5.1 定期召开质量改进会议
5.2 分析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5.3 不断优化原材料质量控制流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质量控制是企业的基础工作,惟独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才干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不断改进和优化控制方法和技术,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生产和发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1.选择优质原材料
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首要步骤。

这需要对供应商进行
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包括考察其生产设施、质量管理体系和过去的质量记
录等。

此外,建立并保持与优质原材料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也是重要的。

2.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验收标准
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验收标准可以确保每批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些验收标准应该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等指标。

同时,还
可以制定特定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确保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

3.实施供应商审核
定期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是确保原材料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这
包括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考察其生产设备、操作流程和人
员培训等。

同时,定期监控供应商的质量记录,确保其持续符合要求。

4.进行原材料抽样检测
原材料的抽样检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可以通过随机抽样
的方式,从每批原材料中取得样品进行检测。

对于一些关键指标,如化学
成分和物理性质等,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进行定量化分析。

5.建立原材料追溯系统
6.定期进行原材料质量评估
定期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估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之一、这可以通过对存货的抽样检测和对质量记录的回顾来实现。

通过评估原材料的质量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总之,原材料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优质原材料、建立完善的验收标准、实施供应商审核、抽样检测、建立追溯系统和定期评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

质量控制及检验措施一、质量控制措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我们公司在质量控制方面采取的措施:1. 原材料采购控制:我们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在采购过程中,我们会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确保他们符合我们的质量要求。

同时,我们会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标准。

2. 生产过程控制:我们严格按照产品创造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我们会对生产线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我们会设置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 工艺改进和优化:我们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我们会定期召开质量改进会议,采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

我们还会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4. 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我们重视员工的培训和素质提升,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意识。

我们会定期组织质量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技能。

二、质量检验措施除了质量控制措施,我们还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以下是我们公司在质量检验方面采取的措施:1. 原材料检验:我们对每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我们会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2. 在线检验: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会设置各种在线检测仪器和设备,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

例如,对产品的尺寸、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测,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要求。

3. 成品检验:我们对每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

我们会制定详细的检验标准和方法,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4. 抽样检验: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我们会进行抽样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高辐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原材料、中间品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一、碱性电池隔膜通用检测项目与方法 本公司实验室可检测项目包括:理化性能检测:面密度、厚度、紧度、吸液量、吸液速率、水溶失量、全交换容量、机械强度、热老化性能、碱损失量、碱氧化损失量、湿电阻、磺基交换容量及其他原材料检测项目。

电池性能检测:电池的初期容量、荷电性能、循环寿命检测。

1.隔膜产品检测 (1)面密度定义:试样每平方米的质量。

单位: g/m 2。

检测方法一:将待测样平铺于玻璃板上,使用圆形取样器在幅宽方向均匀裁取至少5片。

在感量0.0001g 的电子天平上称量圆片的重量,数显数值乘以100,即为待测样面密度。

检测方法二:将待测样平铺于玻璃板上,沿纤维方向裁取100mm×25mm 的长条,横向左、中、右各裁一条。

在感量0.0001g 的电子天平上称量长条的重量,数显数值乘以400,即为待测样面密度。

(2)厚度检测方法一: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用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对每个试样随机测5个点,记录所测厚度。

检测方法二:在所取试样幅宽方向(幅宽约1米),用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对10个均匀分布的点位进行测量,记录所测厚度。

(3)紧度定义:单位体积试样的质量。

单位:g/cm 3检测方法: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按照面密度和厚度的检测方法分别测定试样的面密度W 和平均厚度d ,按下式计算隔膜紧度(D)。

1000⨯=d WD式中:W —面密度,单位为g/m 2 d —平均厚度,单位为mm D —紧度,单位为g/cm 3(4)吸液量定义:试样对一定浓度的KOH 溶液的吸收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单位:%。

检测方法: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称取试样原重,记为W 1。

将试样浸入KOH 溶液中30min ,取出,悬空至15秒无液滴滴下,称取试样此时重量,记为W 2。

吸液量%100112⨯-=W W W L 注: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浓度,对于碱锰电池隔膜为40%;对于二次碱性电池隔膜,为30%。

(5)吸液速率定义:一定浓度的KOH 溶液在电池隔膜中爬升25mm 所需的时间,单位: sec 。

或者一定浓度的KOH 溶液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电池隔膜中所爬升的高度,单位为mm 。

检测方法一: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在试样一端25mm 和50mm 处,各画一条线作为标记。

将标记的一端浸入KOH 溶液25mm ,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当液面爬升25mm ,即到达50mm 标记处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秒表所示时间即为试样吸液速率。

检测方法二: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在试样一端25mm 画一条线作为标记,将标记的一端浸入KOH 溶液25mm ,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记录规定时间液体爬升高度,即为试样的吸液速率。

注: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浓度,对于碱锰电池隔膜为40%;对于二次碱性电池隔膜,为30%。

(6)水溶失量定义:试样在90℃的去离子水中浸泡1h 后的质量损失率,单位:%。

检测方法一: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块试样,称取试样重量,记为W 1。

将试样浸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90℃,恒温1h 。

烘干后称重,记为W 4。

按下式计算水溶失量(φ):%100141⨯-=W W W ϕ 同时记录试样有无收缩、分层等不良现象。

检测方法二: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一裁取三块试样,称取试样重量,记为W 1。

将试样浸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90℃,恒温1h 。

烘干后称重,记为W 4。

水损%100141⨯-=W W W ϕ 同时记录试样有无收缩、分层等不良现象。

(7)交换容量(包括全交换容量、磺基交换容量)全交换容量:单位质量的电池隔膜中全部离子基团的毫摩尔量,以mmol/g 表示。

磺基交换容量:单位质量的电池隔膜中磺酸基团的毫摩尔量,以mmol/g 表示。

试剂和溶液0.03mol/L 盐酸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配制:用量液管量取2.7ml 盐酸,定容至1000ml 。

标定:取预先在玻璃研钵中研细之无水碳酸钠适量,置于洁净的坩埚中,在马弗炉中加热至270~300℃,保温2小时。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20分钟,称量。

称取上述无水碳酸钠0.03~0.04g ,溶于50ml 纯净水中,加入3~5滴甲基红-次甲基蓝指示剂,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红色。

按下式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N):VGN 531000=式中:G —碳酸钠重量(g ) V —滴定消耗盐酸体积(ml )0.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配制:称取0.4g 氢氧化钠,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

标定:取适量邻苯二钾酸氢钾置于坩埚中,150℃烘干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15分钟。

称取上述邻苯二钾酸氢钾0.05g 左右,溶于50ml 纯净水中,加入3~5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N):VGN 2.2041000=式中:G —苯二钾酸氢钾重量(g ) V —滴定消耗氢氧化钠体积(ml )1%酚酞指示剂称取1g 酚酞溶于99g 无水乙醇。

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将0.2g 甲基红溶于100ml 无水乙醇中,将0.2g 次甲基蓝溶于100ml 无水乙醇中,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1mol/L 盐酸溶液量取86ml 分析纯盐酸溶液,注入918ml 纯净水中,摇匀。

0.03mol/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2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 纯净水。

0.5mol/L 氯化钙溶液称取58g 分析纯无水氯化钙,加入976ml 纯水溶解。

纯水要求电导率小于4µs/cm. 测定步骤取样:取一定面积电池隔膜,称重,记录。

预处理:将试样置于三角瓶中,加适量1N 盐酸,摇匀,在常温(不低于15℃)中浸泡2h 。

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分别置于干燥的具塞三角瓶中。

全交换容量测定向盛有试样的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加入0.03N 氢氧化钠100ml ,摇匀,在常温下浸泡2h 。

用移液管从上述三角瓶中取出25ml 浸泡液置于三角瓶中,加入3滴混合指示剂,用0.03N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保持15s 不褪色,即为终点,同时进行空白实验。

磺基交换容量测定向盛有试样的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加入0.5mol/L 氯化钙100ml ,摇匀,在常温下浸泡2h 。

用移液管从三角瓶中取出25ml 浸泡液置于另一三角瓶中,加入3滴酚酞指示剂,用0.01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15s 不褪色,即为终点。

计算全交换容量按式(1)计算:MC V V Q HClt )(412-=(1)式中:Q t —— 全交换容量,mmol/LC HCL ——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L V 2 —— 空白实验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 1 —— 滴定浸泡溶液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M —— 试样的质量,g磺基交换容量按式(2)计算:MC V Q NaOHs 14=(2)式中:Q s —— 磺基交换容量,mmol/LC NaOH ——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LV 1 —— 滴定浸泡溶液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M —— 试样的质量,g(8)热老化性能定义:试样在80℃烘箱储存一定时间后的剩余强度。

单位:N/15mm 或kg/15mm 。

检测方法:沿待测样纤维方向裁取250mm×15mm 的试试样,将试试样放入80℃鼓风烘箱中储存至规定时间,然后在电子拉力试验机上(拉伸速率:50mm/min )测定纵向抗张强度。

(9)碱损失量定义:试样在80℃的KOH 溶液中浸泡1h 后,质量损失率。

单位:%检测方法:按面密度检测方法裁取三块试样,称取试样原重,记为W 1。

将试样浸入KOH 溶液中,加热至80℃,恒温1h 。

取出试样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烘干后称重,记为W 3。

碱损%100131⨯-=W W W φ 同时记录试样有无发黄、收缩、分层等不良现象。

(注:对于碱锰电池隔膜,KOH 溶液浓度为40%;对于二次碱性电池隔膜,KOH 溶液浓度为30%) (10)碱氧化损失量试样在50℃的5%KMnO 4和30%KOH 混合溶液中浸泡1h ,重量损失比率,单位:%溶液的配制: 称取60gKOH ,置于250ml 烧杯中,加入130ml 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冷却后,加入10g KMnO 4,充分搅拌溶解。

检测方法:在待测样横向方向上左、中、右各裁取一块185mm×42mm 的试样,称取原重,记为W 0。

将试样浸入上述的溶液中,加热至50℃,恒温1h 。

充分洗涤,烘干,称重,记为W 5。

碱氧化损失%100151⨯-=W W W o φ (11)抗张强度定义:在试样两端施加拉应力,匀速拉伸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张力。

单位:N/15mm或kg/15mm检测方法:分别沿纤维方向和垂直纤维方向,将待测样裁成250mm×15mm的试试样。

在拉伸试验机上(拉伸速率:50mm/min)分别测定纵向和横向抗张强度。

(12)湿电阻定义:在规定溶液中,经充分浸润后的、一定面积的隔膜的电阻值。

单位:Ω·cm2仪器:湿电阻测试仪、两台万用表、直流电源操作规程: 在待测试样上裁取5cm×8cm的试样,将其浸泡在规定浓度的KOH水溶液中30分钟。

打开电源,将试样加载于测试仪的两个测试板间,待仪表读数稳定以后,记录下电压(U1)和电流值(I1)。

总电阻R1=U1/I1。

再将试样取出,待读数稳定以后,记录电压(U2)和电流值(I2)。

电解液电阻R2=U2/I2。

计算隔膜湿电阻R = R1— R22.镍氢、镍镉电池的制作、化成以及电池的初期容量、荷电性能(1)镍氢电池电池试样制作材料准备和卷绕:在待测试样上裁取面积为185cm×42cm的试样,测定试样的面密度及厚度,将隔膜绕过卷针对折,下方要比上方长5~10mm,正极片放在隔膜中间,负极片放在隔膜上方(注:负极片要和正极片对齐)开始卷绕(卷针转速根据个人需要酌量调节),卷好后将钢壳套上,退出。

滚槽加密封圈焊正极帽加电解液:通常,镍氢电池电解液添加量为2.5克。

特殊情况按设计量添加。

封装电池化成和初始容量检测镍氢电池化成制度:0.2C恒流充电420分钟,0.5C恒流放电至电压为1.0V, 测空电电阻,记录0.5C放电时间及容量。

50℃烘箱内放置24小时,1C恒流充电90分钟,1C恒流放电至电压为1.0V,1C恒流充电72分钟,30分钟后测满电电阻及放入电压,并记录放入时间。

记录1C放电时间及容量,该1C放电容量即为初始容量。

荷电能力测试放入烘箱后的7天时间内,每天都要在与放入时间相同的时间点测定电压,记录电压数据,并根据电压下降情况观察其荷电能力,电压下降速度越快说明荷电能力越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