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九大名关
中国十大名关ppt-PPT文档资料

20/54
21/54
22/54
23/54
24/54
五、平型关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151年)修筑,位于繁峙、灵丘两 县交界处。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峡谷幽深,危岩突起。 一条峡谷山路,东通河北,西接雁门,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系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关城虎踞平型岭上,呈正方形,周长3000余米,城楼巍巍,高约8米,南北各置一门, 原皆有瓮城,现仅存北瓮城。城内正中有过街楼。旧曾设显赫的武衙门,现改建民房。 城东2.5公里处为关门,门洞内置一块大型巨石碑,上镌“平型岭”三个大字,字体雄健 峭拔,真谓峻岭雄关。城南面东西高处,各设烽火台一座,远远可见。城北有大郎城, 传为宋将杨延昭镇驻之地,堡痕历历可辨。平型关因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25日,八 路军115师在此地北桥沟一带伏击日本侵略军坂垣师团二十一旅,消灭日军数千人而名扬 中外。
25/54
26/54
27/54
28/54
六、宁武关
宁武关在今山西省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 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 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 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 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 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 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壮观。据史书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 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墙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 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为东进北京,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 场争夺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 京扫清了障碍。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 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 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 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 想。 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观为三 层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顶,下置砖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气势宏伟。 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54
回眸历史,带你了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关口

回眸历史,带你了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关口一、居庸叠翠-居庸关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
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
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
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
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
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
为北京西北的门户。
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
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
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
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
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关隘所建石门如台,其下穿以梯形园劵道。
雕饰繁缛。
门道两笔浮雕四天王像及各族文字经文咒语等。
门上相传原立甁式塔三座,今已不存,为我国建筑中之精品。
二、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

中国古代重要关塞一览BY:Lin鉴于关塞之凌乱,故稍加整理(大而概之、不全)。
内容:十大名关+内三关+关中四关+拾零(标红字体为关塞的位置)一、十大名关(排名不分先后)+内三关1.剑门关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位于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大剑山、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30里,设关守卫,称“剑阁”。
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海内。
2.武胜关位于鸡公山风景区内的豫鄂两省交界处,为我国历史九大名关之一,春秋时期称直辕、澧山,秦统一中国后改为武阳关,南宋时期易名武胜关。
河南鸡公山地处中国九大名关之一的武胜关关口,被人们称为“青分豫楚、襟扼三江”的一块儿宝地。
千百年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古代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重要隘口。
中国十大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区南35公里,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
南锁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
武胜关古称大隧隘道(一说直辕隘道)。
南朝齐称武阳关。
唐称礼山关,后复称武阳关。
清始称武胜关。
与东之九里关,西之平靖关,合称义阳(今信阳)三关。
武胜关地处险□,附近山峦交错,群峰环结,关城以山为障,凿山成隘,古以“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骑”形容其险。
历来为南北抗衡之地,行师必由之道。
南北朝时期,梁、魏为取得关隘要道的控制权,曾在三关相持,反复争夺数十年。
南宋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率军渡淮河,攻大胜关,宋军凭关据守,攻不得克,后因戍兵弃关南逃,方越关南下直取武昌(今湖北鄂州),逼南宋求和,结“鄂州之盟”。
今有京广铁路经此。
3.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
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尤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
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区18公里。
中国十大著名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关要塞守卫中华

中国十大著名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关要塞守卫中华中国地区的地形西高东低,地势东倾,多山区而少平原。
根据地势形态,古时中国地区可以分为长江以南、中华平原、江汉平原、四川盆地、关中地区、内蒙古草原、东北地区和西凉荒漠。
图片:中国地形示意图而先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占据了中华平原、关中平原、江汉平原、四川盆地,河套地区、燕幽地带。
而周边荒凉地带则被其他民族占据,例如匈奴、突厥等生活在内蒙古高原及以北,女真等生活在东北地区。
因为汉族占据了最肥沃的土地,于是汉族形成了农耕社会,形成稳定的定居生活方式。
而周边少数民族由于土地贫瘠,只能逐水草而居,形成游牧民族。
图片:古代西晋与少数民族范围示意图游牧社会非常不稳定,资源匮乏,文化发展限制因素多。
相反农耕文明可以自给自足,因为社会稳定,使得文明进化速度更快。
但是稳定的农耕文明攻击性弱,战斗力差。
而不稳定的游牧文明侵略性强,战斗力强悍。
如此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便形成了天然的对立。
图片:游牧民族烧杀抢掠农耕社会易于形成人口集中的大城市。
而大城市也必然集中更多的生活物资和生产工具等资源。
而这正是游牧民族所缺乏的。
当两个民族相互对立时,游牧民族无法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
故而攻打城池抢掠资源便成了游牧民族的一种常见行为。
图片:明朝时期地图但是中原的政权不可能放任被城池损毁,资源被抢。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便成为中原王朝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纵观整个中华五千年历史,几乎有一大半都是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例如秦朝与匈奴的战争,盛唐与突厥的战争,宋朝抵御辽金,明朝抵抗满清。
图片:蒙古南侵而抵御游牧民族进攻最为有效的防御便是据险防守。
如此,险要的关隘便逐渐形成。
汉族政权在国度选择上都非常注重防御安全。
重要城市决不允许无险可守。
因此古代中国的大城市附近都有险要之地,也都有重要的关隘。
例如守卫长安的函谷关,守卫北京的山海关,守卫太原的雁门关。
图片:明末山海关之战示意图除此之外,由于中华核心地区分为中原平原、关中平原、江汉平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以南几个模块。
中国的九大名关

中国的九大名关中国的九大名关我国有九大名关: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娘子关武胜关。
位河北省山海关老龙头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而甘肃的嘉峪关是长城西端的起点,笔者上世纪80年代去过山海关和八达岭的长城和居庸关,2013年去过甘肃的嘉峪关,认为是九大名关中嘉峪关关城最为壮观、雄伟,最具审美,历史最久远,在历史上军事防御功能最为需要。
1.山海关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1990年,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长城被发掘出来后,考古界认为虎山长城才应该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
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关公1700年历史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向东,现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成为镇关之宝。
山海关2.居庸关居庸关:旧称军都关,蓟(jì)门关,在北京市昌平县,为长城要口之一。
它还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
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
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居庸关与八达岭长城:在古代,居庸关是关城,而八达岭是其北口,所以对应的还有一个南口。
严格地说,居庸关是关城,军队镇守边关的核心,八达岭长城是守卫其关城的北部边防。
八达岭长城是最早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北京地区的长城。
开发作为旅游区也比较早。
相对来讲居庸关是前些年重新开发的。
从考古角度上居庸关是关城,而非长城,但这次开发把居庸关变成了长城。
居庸关有一处八达岭所没有的国宝级的建筑,就是云台。
是元代的过街桥,明代上面曾建过寺庙。
现在上面精美的雕刻依然十分清晰。
从路程上讲,居庸关比八达岭更近城区些。
北京昌平县居庸关瓮城北京昌平县居庸关北京昌平县居庸关北京昌平县居庸关3.紫荆关紫荆关:位于中国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
中国十大长城关口

中国十大长城关口中国十大长城关口一、嘉峪关嘉峪关,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东经98°17′、北纬39°47′,甘肃嘉峪关市向西五公里处。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和第一重关,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现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1961年,嘉峪关关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二、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十五公里,是明长城东北关隘之一,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山海关城周长约四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十四米,厚七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
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瑞莲阁公园、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天下第一关箭楼”,又称“镇东楼”,是山海关城的东门。
城楼建筑面积198平方米。
其建筑为歇山单檐顶,四角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北、东、南三面共有68孔箭窗。
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居庸关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
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居庸关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玉门关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元鼎或元封中(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
万里长城(3)山海关居庸关大境门紫荆关雁门关嘉峪关等九大关隘

万里长城(3)山海关居庸关大境门紫荆关雁门关嘉峪关等九大关隘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独立自强、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结晶。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筑时间跨度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有史料称自西周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
长城东西纵横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伟大祖国北部和中部的辽阔土地上。
像一条巨龙,西起嘉峪关,越过浩瀚的沙漠,穿过茫茫的草原,跨越崇山峻岭,过山海关,在老龙头奔向苍茫的大海。
万里长城。
“世界新七大奇迹” 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
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拍摄长城,几乎是所有摄影爱好者魂牵梦萦的愿望。
但是,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想实现这个愿望绝非易事。
尤其是工薪阶层,上班族,没有闲暇的时间,没有足够的经费,没有必须的装备,而这些都缺一不可。
所以无论怎样梦寐以求,我几十年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真的乃是终生遗憾,遗憾终生。
值得欣慰的是,2010年在老伴的支持和督促下,我买了电脑,我把多年来收集的部分长城摄影作品和一些文字资料编辑为:万里长城(1)北京地区现存长城主要遗址;万里长城(2)全国其它地区长城主要遗址;万里长城(3)万里长城重要关隘;共三篇与大家共享。
无从了解这些摄影作品作者的情况。
这里,诚挚地向他们表示谢意。
如涉及版权,请在评论区告知,即刻删除。
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长城始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 长城。
“内关” 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头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等关隘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与“外边”长城相接。
此间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
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
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历代长城总长为21196.18千米;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明长城总长为8851.8千米。
中国十大雄关

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 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 5/25 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一道开南北,千寻峙古今。 武胜关
咽原北桐武 喉,方柏胜 。南和山关 锁南脉, 鄂方之中 州的间国 ,分重古 扼水要代 控岭隘大 南。口别 北北,山 交屏中脉 通中国与
居庸关
20/25
居庸关 崇关天险控幽燕,万叠青山百道泉。 居庸关始建于秦代,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长 城险要关口之一,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它有南 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 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 建的。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 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 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 “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西北的雁门山腰,始建于唐朝,因大雁南下北归而得名, 历朝历代都是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 12/25
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古来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
13/25
剑门关
剑门关地处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 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 14/25 “剑门天下险”之誉。
剑门关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 赞誉名扬海内外,它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战争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 15/25
紫荆关
16/25
紫荆关 燕台直北阻雄关,万壑千峰杳霭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中国九大名关
古代在交通险要的地方会设置守卫处,这就是‘’关”。
关历来是军事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
我国历史上的关非常多,其中有九大关在历朝历代的保卫战役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地位。
它们分别是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
那它们现在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因为在燕山山脉与渤海之间,因此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还被称为“榆关”,我们五年级学习的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中有一句“身向榆关那畔行”,就是向着山海关的方向前行。
现在我们听到的关内、关外、闯关东、关东军等词语中的“关”字都是指山海关。
在山海关上有一块约6米长,1.5米宽,大概相当于一辆普通小轿车那么大的巨匾,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
字体非常豪壮。
但是匾上没有留下任何落款,他的作者到底是谁,至今仍是等待着我们探索的一个谜。
现在山海关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登上“天下第一关”的城楼,向南可以眺望渤海;向北能远望长城,感受山河的壮美。
山海关城南不远处,是明长城的入海处。
如果把长城比喻成一条巨龙的话,那么伸入渤海的这段长城,就好像是巨龙探入大海的龙头,这就是“老龙头”景点了。
“老龙头”英姿勃发,每日迎风击浪,被称为“中华之魂”。
嘉峪关则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被誉为天下雄关,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市。
嘉峪关风光壮美。
嘉峪关的南边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关外是广袤无边的戈壁滩。
魏晋壁画墓就位于嘉峪关市东北的大漠上,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
廊"。
黑山岩画位于嘉峪关市西北黑山峡谷的峭壁陡崖上。
岩画上的羊、牛、鹿等动物形象和骑射、舞蹈等场面,清晰生动。
王翰的《凉州词》里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夜光杯就是嘉峪关特有的工艺产品。
它是用祁连山的玉经过很复杂的工艺制作而成的,非常珍贵。
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区。
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
这里溪流环绕,花木繁茂,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
它的名字很有特点。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唐朝的平阳公主曾经率兵驻守。
据说,平阳公主在娘子关任元帅期间,表现非常勇敢,常常身不离鞍,手不离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英豪。
她的部队当时被称为“娘子军”,所以原来的苇泽关也就被叫做娘子关了。
九大名关中的山海关和嘉峪关,居庸关,雁门关、紫荆关以及娘子关都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都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武胜关,在河南与湖北交界的鸡公山下,它是我国南北的中间分界,被称为关中之关。
古代武胜关以山为屏障,城墙坚固,非常险要。
现在的关城下面修建了铁路隧道,上面则是公路了。
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原名镇南关,附近是崇山峻岭,友谊关藏在山谷深处,是西南边防重镇。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
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称赞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说剑门关位置险要,易守难攻,一个士兵守卫,上万士兵也打不进来。
这里有很多有关三国的故事。
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设关守
卫,就是现在的“剑阁”。
翠云廊俗称“皇柏大道”,有8000多株古柏树,相传蜀汉大将张飞行军到了这里,因为山路崎岖难以辨认,下令让士卒在蜀道两侧种植柏树来标记道路,因此这些柏树也成为张飞柏。
柏树林中,还有一口“张飞井”,相传张飞四处找水没找到,急性子的他一拳砸在地上,居然从拳印中冒出了一股清泉。
百姓为了感谢他,便命名为“张飞井”了。
剑门关的名吃剑门豆腐的起源和发展也与三国文化有关。
传说蜀国姜维镇守剑门关时用豆腐养兵,用豆腐渣喂马,使兵强马壮,终于打败了对手邓艾。
豆腐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大众食品,古代称为“龙脑”。
但是剑门豆腐味道与众不同,被认为是剑门关镇的一绝。
当地有句俗话说: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
他们对自己的豆腐真是充满骄傲啊!关于剑门豆腐还有另一个传说。
传说当年唐玄宗途经剑门,人们给他端来一碗剑门豆腐,他顿时胃口大开,一时高兴,便将这儿的特产黄豆封为“皇豆”。
皇宫的皇。
看来如果你去剑门关,一定要尝尝那里的豆腐了。
好了,你还记得我们讲过的内容吗?我们讲了中国九大名关。
其中有六个都属于长城关隘。
还有一个在我国南北中间分界处,两个在南方。
我国古代的关隘太多了,我们今天总结了九大名关,还有一种说法是十大名关,就是再另外加上潼关。
你知道潼关在哪里吗?欢迎留言告诉洋洋老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