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应力和应变分析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7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

工程力学7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

x y x y cos 2 x sin 2 2 2 x y sin 2 x cos 2 2
0
x y
2
(
x y
2
)
2
2
2 x
y
y
y
2
090
0
x y
2
(
x y
2
2、为什么要研究一点的应力状态 单向应力状态和纯剪切应力状态的强度计算
σmax≤ [σ] τ
max≤[τ
]
梁截面上的任意点的强度如何计算?
分析材料破坏机理
F F F F T
T
3、怎么研究一点的应力状态
单元体
•各面上的应力均匀分布





• 相互平行的一对面上 应力大小相等、符号相同
满足:力的平衡条件 切应力互等定理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一、解析法:
1.任意斜面上的应力 y

y

y
y
y
n
y

x
a
x

e
d
x

x
x
bz
x
x

x
e
x
x




y


f
yy
x
x

b


c
y

y

y
f t
应力的符号规定同前 α角以从x轴正向逆时针 转到斜面的法线为正
(设ef的面积为dA)
x y x y cos 2 x sin 2 2 2 x y sin 2 x cos 2 2

第七章应力状态及应变状态分析

第七章应力状态及应变状态分析

第七章 应力状态及应变状态分析第一节 概 述在第一章中将应力定义为内力的集度或单位面积的内力值。

应力又分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两种。

前面各章的知识表明,受力杆件中任一点的应力是随截面位置及点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如7-1(a )中a 、b 两点分别在两个截面上,其应力是不同的。

同一截面上的各点,如图7-1(b )中b 、c 两点的应力一般情况下也是不同的。

同一点不同方向的应力也是不同的。

过一点各个方向上的应力情况称为该点的应力状态....,应力状态分析就是要研究杆件中某一点(特别是危险点)各个方向上的应力之间的关系,确定该点处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为强度计算提供重要依据。

研究应力状态的方法是过杆件中的任一点取出一个微小的六面体——单元..体.。

如图7-1(a )中过a 点取出的单元体放大如图7-2所示。

单元体三个方向的边长很小且趋于零,则该单元体代表一点,即a 点,互相平行的平面上的正应力相等,剪应力也相等。

杆件在任意荷载作用下,从中所取出的单元体表面上一般既有正应为又有剪应力,如图7-2所示。

当图7-2所示的单元体各面上的,0,0,0,0,0,0======zy zx yx yz xz xy ττττττ 即六个面上均没有剪应力作用时,这种面叫做特殊平面,并定义为主平面...。

该主(a)(b)图7-1各点的应力情况平面上作用的正应力称为主应力...,用,,,321σσσ表示(,321σσσ≥≥),如图7-3所示。

各面均为主平面的单元体,称为主单元体....。

三个主应力中若有两个等于零一个不等于零,该单元体称为单向应力状态......,如图7-4(a );三个主应力中有一个等于零,两个不等于零,该单元体称为二向应...力状态...,如图7-4(b );三个主应力均不等于零,该单元体称为三向应力状态......,如7-3。

单向应力状态和二向应力状态属平面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属空间应力状.....态.。

材料力学应力与应变分析

材料力学应力与应变分析
主应力和次应力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物体内部某一点处的主应力表示该点处最主要 的应力,次应力则表示其他较小的应力。
应力表示方法
应力矢量
应力矢量表示应力的方向和大小,通常用箭头表示。
应力张量
在三维空间中,应力可以用一个二阶对称张量表示,包括三个主应力和三个剪切 应力分量。
主应力和剪切应力
主应力
在任意一点处,三个主应力通常是不相等的,其中最大和最小的主应力决定了材料在该点的安全程度 。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高 层建筑的三维模型,模拟不同 工况下的应力与应变分布。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高层建筑的关键 部位存在较高的应力集中,需
要进行优化设计。
结论
优化后的高层建筑结构能够更 好地承受各种载荷,提高了安
全性和稳定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变形行为。
06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实际应用场景
航空航天
飞机和航天器的结构需要承受高速、高海拔和极端温度下 的应力与应变,材料力学分析是确保安全的关键。
汽车工业
汽车的结构和零部件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应力和应变 ,材料力学分析有助于优化设计,提高安全性和耐久性。
土木工程
桥梁、大坝、高层建筑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精确的 应力与应变分析,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剪切应力
剪切应力是使物体产生剪切变形的力,其大小和方向与剪切面的法线方向有关。剪切应力的作用可以 导致材料产生剪切破坏。
04 应变分析
应变定义
定义
应变是描述材料形状和尺寸变化的物理量, 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程度。
单位
应变的单位是1,没有量纲,常用的单位还有微应变 (με)和工程应变(%)。

材料力学典型例题及解析7.应力应变状态典型习题解析

材料力学典型例题及解析7.应力应变状态典型习题解析

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典型习题解析1 已知矩形截面梁,某截面上的剪力F S =120 kN 及弯矩m kN 10⋅=M 。

绘出表示1、2、3及4点应力状态的微体,并求出各点的主应力。

b = 60 mm ,h = 100 mm 。

解题分析:从图中可分析1、4点是单向应力状态,2点在中性轴上为纯剪切应力状态,31取平行和垂直与梁横截面的六个平面,构成微体。

则各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示。

2、梁截面惯性矩为点微体上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

解:、画各点处微体的应力状态图计算各点处主应力4843333m 1050012m 10100(106012−−−×=×××==)bh I z 1点处弯曲正应力(压应力)MPa 100Pa 10100m10500m 1050m N 101064833−=×=×××⋅×==−−z I My σ1点为单向压缩受力状态,所以021==σσ,MPa 1003−=σ2点为纯剪切应力状态,MPa 30Pa 1030m10100602N1012036263=×=×××××=−τ(向下)容易得到,MPa 301=σ,02=σ,MPa303−=σ3点为一般平面应力状态弯曲正应力MPa50Pa 1050m 10500m 1025m N 101064833=×=×××⋅×==−−z I My σ弯曲切应力σ14τ2F S =120 kN题图1中性轴324hστ25 mm 31b M =10 kN·mσ3150 mm 1MPa 5.22Pa 1050.22m10500m 1060m 105.372560N 101206483393*S =×=××××××××==−−−zz bI S F τMPa6.8MPa6.58Pa)10522()2Pa 1050(2Pa 1050)2(22626622minmax −=×+×±×=+−±+=x y x yx τσσσσσσ所以 MPa 6.581=σ,02=σ,MPa 6.83−=σ4点为单向拉伸应力状态,拉伸正应力的大小与1点相等。

第七章 应力状态、应变分析和强度理论

第七章 应力状态、应变分析和强度理论

§7-3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二、 正应力极值
1 1 ( x y ) ( x y ) cos 2 xy sin 2 2 2 d ( x y ) sin 2 2 xy cos 2 d
设α=α0 时,上式值为零,即
2
1 0, 2 0, 3 0
1 0, 2 0, 3 0
§7-1 应力状态的概念
3、三向(空间)应力状态 三个主应力1 、2 、3 均不等于零
2 1
3 1
3 2
1 0, 2 0, 3 0
§7-1 应力状态的概念
仅在微体四侧面作用应力,且 应力作用线均平行于微体的不 受力表面-平面应力状态
1
1
1
1
3
3
1 0, 2 0, 3 0
1 0, 2 0, 3 0
§7-1 应力状态的概念 2、二向(平面)应力状态 三个主应力1 、2 、3 中有两个不等于零
3 2 3 2
3
2
1
3
1
1
1
1 0, 2 0, 3 0
Ft 0
dA ( x dAcos )cos ( x dAcos )sin ( y dAsin )sin ( y dAsin )cos 0
§7-3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一、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 已知: x , y , x , y , dA 求: ,
sin 2 xy cos 2
2 xy 2 ( 50) tan 2 0 1 x y 40 60 2 0 45 135

y =60 MPa xy = -50MPa =-30°

材料力学第07章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材料力学第07章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以上由单元体公式
应力圆(原变换)
下面寻求: 由应力圆
单元体公式(逆变换)
只有这样,应力圆才能与公式等价
换句话,单元体与应力圆是否有一一对应关系?
为什么说有这种对应关系?
DE R sin[180o ( 2 20 )] R sin( 2 20 )
( R cos 20 ) sin 2 ( R cos 20 )cos 2
2
cos2
xy
sin 2
同理:
x
y
2
sin 2
xy
cos2
n
Ox
图2
二、极值应力
令:d
d
0
x
y
sin202 xycos200
由此得两个驻点:
01、(
01
2
)和两个极值:
tg20
2 xy x
y
y
mm
ax in
x
y ±(x
2
y
2
)2
2 xy
0 0极值正应力就是主应力 !
y
O
x
七、主单元体、主平面、主应力:
y
y
主单元体(Principal bidy):
x
各侧面上剪应力均为零的单元体。
z
z
2
3
主平面(Principal Plane):
剪应力为零的截面。 x
主应力(Principal Stress ):
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1
主应力排列规定:按代数值大小,
1 2 3
三向应力状态( Three—Dimensional State of Stress): 三个主应力都不为零的应力状态。
A

材料力学-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材料力学-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

s2 引起 1 s 2 E 2 s 2 E 3 s 2 E
s3 引起 1 s 3 E 2 s 3 E 3 s 3 E
小变形 i i i i i 1,2,3
1
1 E
s1
(s 2
s 3 )
广
2
1 E
s 2
(s 3
s1 )
义 虎 克 定
3
1 E
s 3
(s 1
s 2)
t T = 1 πD3 (1-a4) 16
1

1 E
[s1-
(s2+s3)]

1+
E
t
T=8.38 kN·m
二、体积应变
单元体边长:dx、dy、dz
体积:V0 = dx·dy·dz
dy
dx → dx +△dx = dx + 1dx = (1 + 1) dx
dy → dy +△dy = dy + 2dy = (1 + 2) dy
体积的绝对增量:△V = V-V0 = V0 (1+ 2+ 3)
单位体积增量:
V V0
1 2
3
体积应变 体积的相对增量
1 2
E
(s1
s2
s
3)
讨论:
V V0
1 2
E
(s1 s 2
s 3)
⒈ 若 s1 + s2 + s3>0,
则 >0 →△V >0,即体积增大;
若 s1 + s2 + s3<0,
s2
s3 dsz 1
dx
dz → dz +△dz = dz + 3dz = (1 + 3) dz

应力分析与应变分析

应力分析与应变分析

1 2 y
2 z 2
1 2
2 z
x 2
2 y
x 2
2 z
y 2
2 x
z 2
讨论:
1.物理意义:表示各应变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连续 协调”即变形体在变形过程中不开裂,不堆积; 2.应变协调方程说明: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应变分量中 有两个确定,则第三个也就能确定;在三维空间内 三个切应变分量如果确 定,则正应变分量也就可以 确定; 3.如果已知位移分量,则按几何方程求得的应变分量 自然满足协调方程;若是按其它方法求得的应变分 量,则必须校验其是否满足连续性条件。
e
2 2(1 )
(
(1 2 )2 (2 3)2 (3 1)2
( ——泊松比)
对于塑性变形:
e
2( 3
(1 2 )2 (2 3)2 (3 1)2
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含义:
tr p(t) A(t)
表示某瞬时的应力值
tr ln(lt l0 )
表示对某瞬时之前的应变的积分
§1.3 应力张量的分解与几何表示
ij
' ij
ij m
(i,j=x,y,z)
其中
m
1 3
(
x
y
z
)
即平均应力,
为柯氏符号。

x
.
xy y
xz yz
.x'
xy
' y
xz yz
m
1 0
0 1
0 0
.
. z .
.
' z
0 0 1
' x
x
m,
' y
y
m
' 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