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

合集下载

了解电脑散热原理及优化方法

了解电脑散热原理及优化方法

了解电脑散热原理及优化方法电脑散热原理及优化方法在现代社会,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我们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你是否曾经遇到过电脑过热的情况?电脑散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电脑的性能和寿命,还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烧毁。

因此,了解电脑散热的原理及优化方法对于保护我们的电脑非常关键。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电脑散热的原理,并提供一些优化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电脑散热问题。

一、电脑散热的原理电脑散热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散热器、散热风扇和散热介质。

1. 散热器:散热器是电脑散热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通常由铜、铝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表面上有很多散热片,以增大表面积。

当电脑内部产生热量时,散热器接触到热源,并通过导热原理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

2. 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是电脑散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旋转叶片产生空气流动,将热风吹散,帮助散热器快速散热。

同时,散热风扇还可以帮助降低电脑硬件的运行温度,保持电脑的稳定性。

3. 散热介质:散热介质指的是在散热器和散热风扇之间的传导介质。

常见的散热介质有散热膏和散热片。

散热膏主要用于提高接触面的导热性能,减小热能损失;而散热片则可以增加导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二、优化电脑散热的方法为了有效保护电脑,并提高其散热性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

1. 定期清理电脑内部:电脑内部积尘是导致电脑过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定期清理电脑内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使用吹气罐或细刷子清除键盘、散热器等部件上的灰尘,确保空气畅通。

2. 加装散热风扇或水冷系统:如果您的电脑在高负载运行时容易过热,可以考虑加装散热风扇或水冷系统。

散热风扇可以增强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果;而水冷系统则可以通过循环水来降低电脑的温度。

3. 合理放置电脑:电脑放置的位置也会影响其散热效果。

应尽量将电脑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热源的地方,避免在被子、靠近窗户等位置使用电脑。

同时,使用电脑时避免将散热口部位摆到桌面等堵塞的地方,以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

笔记本散热器工作原理

笔记本散热器工作原理

笔记本散热器工作原理
笔记本散热器是为了帮助笔记本电脑散热而设计的设备,它可以通过增加散热表面积和利用风扇进行风冷散热的方式帮助减少笔记本电脑的温度。

下面是笔记本散热器的工作原理:
1. 散热片:散热器的底部通常有许多金属散热片,这些片能够增加散热表面积,提供更多的散热面以便散热。

2. 散热管:散热器内部通过一根或多根管道,通常是热导铜管或热导铜铝复合管,将热量从笔记本电脑的CPU或显卡等热源传导到散热器的散热片上。

3. 风扇:笔记本散热器通常内置一个或多个风扇,风扇会将空气吹入散热器,并通过散热片将热量带走。

风扇工作时会产生风流,通过对热源产生对流,加速热量的传递。

4. 电源:散热器的风扇通常需要通过USB接口或其他电源接口供电。

一些较高性能的散热器甚至有独立的电源适配器。

5. 散热垫:为了增加散热效果,笔记本散热器通常会配备一块散热垫,它能够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性能,同时还能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总结起来,笔记本散热器通过增加散热面积和利用风扇的风冷原理,将热量从笔记本电脑的热源传导到散热片上,并通过风扇将热量带走,实现散热的目的。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随着PC计算能力的增强,功耗与散热问题日益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般说来,PC内的热源大户包括CPU、主板(南桥、北桥及VRM部分)、显卡以及其他部件如硬件、光驱等,它们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会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热量。

我们都知道,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要让PC各部件的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保证PC工作环境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之外,还必须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

尤其对CPU而言,如果用户进行了超频,要保证其稳定地工作更必须有效地散热。

热传递的原理与基本方式虽然我们常将热称为热能,但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一种能量,而只是一种传递能量的方式。

从微观来看,区域内分子受到外界能量冲击后,由能量高的区域分子传递至能量低的区域分子,因此在物理界普遍认为能量的传递就是热。

当然热最重要的过程或者形式就是热的传递了。

学过中学物理的朋友都知道,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传导 : 物质本身或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能量的传递就被称为热传导,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热传递方式,由能量较低的粒子和能量较高的粒子直接接触碰撞来传递能量。

相对而言,热传导方式局限于固体和液体,因为气体的分子构成并不是很紧密,它们之间能量的传递被称为热扩散。

热传导的基本公式为“Q=K×A×ΔT/ΔL”。

其中Q代表为热量,也就是热传导所产生或传导的热量;K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热传导系数类似比热,但是又与比热有一些差别,热传导系数与比热成反比,热传导系数越高,其比热的数值也就越低。

举例说明,纯铜的热传导系数为396.4,而其比热则为0.39;公式中A代表传热的面积(或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ΔT代表两端的温度差;ΔL则是两端的距离。

因此,从公式我们就可以发现,热量传递的大小同热传导系数、热传热面积成正比,同距离成反比。

热传递系数越高、热传递面积越大,传输的距离越短,那么热传导的能量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带走热量。

电脑散热技术探究

电脑散热技术探究

电脑散热技术探究电脑散热技术是现代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电脑散热技术也变得日益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带您深入探究电脑散热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一、散热原理电脑散热技术的核心目标是将电脑内部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导和散发出去,以保持电脑的正常运行温度。

现代电脑内部主要产生热量的部件是中央处理器(CPU)和显卡。

为了达到高性能计算的需求,这些部件通常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从而产生大量热量。

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发,电脑内部温度会迅速上升,从而导致性能下降、硬件损坏甚至系统崩溃。

电脑散热技术主要通过传导、传热和对流三种方式来实现散热。

传导是通过固体物质之间的直接接触传递热量,例如散热板与散热器的接触面。

传热是通过液体或气体介质传递热量,例如使用导热胶将散热板与处理器连接起来。

对流是通过流体(空气)的运动来带走热量,例如由电脑风扇产生的气流与散热器表面的热量交换。

二、散热技术发展历程随着电脑性能的提升和热量问题的日益突出,电脑散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我们可以将电脑散热技术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传统散热器和风扇最早的电脑散热技术主要采用传统的散热器和风扇组合。

散热器通常采用铝合金或铜材质,通过接触面与产生热量的部件紧密贴合,以便快速地传导热量。

风扇则通过自身的旋转产生气流,增加散热器表面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这种方式简单有效,成本较低,适用于大多数消费级电脑。

2. 水冷散热技术随着电脑性能的提升和需求的多样化,传统散热器和风扇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计算的需要。

水冷散热技术应运而生。

水冷散热系统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液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散热器,再通过风扇将热量散发出去。

相比传统散热器和风扇,水冷散热系统具备更高的散热效果和降温能力,适用于一些高性能计算和游戏平台。

3. 相变散热技术相变散热技术是近年来的一项创新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相变过程来散发热量。

电脑散热器的原理

电脑散热器的原理

电脑散热器的原理
电脑散热器的原理是利用物体的导热性质,通过增大散热表面积和加速空气流动,将电脑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以保持电脑的正常工作温度。

首先,散热器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等,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当电脑运行时,内部的集成电路、显卡等电子元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不及时散发掉,会导致设备过热,甚至发生损坏。

散热器的散热表面通常采用鳍片或散热片的形式,可以增大表面积,提高热量的散发速度。

通过将散热器安装在电脑设备的散热区域,如CPU、显卡等热源上方或侧面,使其与热源直接接触,通过导热性质,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的表面。

此外,散热器一般还配备风扇,其作用是加速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果。

当风扇转动时,会带动周围的空气流动,使得温热空气与散热器表面之间的换热速度加快,从而将热量迅速散发到空气中。

散热器的设计还考虑到空气流通的问题。

为了提高空气流动效果,散热器通常会设置一定的通风道路,确保冷空气可以自下而上流过散热器表面,接触到散热器表面的鳍片或散热片,有效地带走热量。

同时,热空气也会通过老化,也会流出散热器的通风道路。

综上所述,电脑散热器的原理是通过导热性质、增大散热表面
积以及加速空气流动,将产生的热量从电脑内部快速散发出去,以维持电脑的正常工作温度。

电脑CPU散热技术解析

电脑CPU散热技术解析

电脑CPU散热技术解析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CPU(中央处理器)的散热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CPU散热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保证计算机的稳定性和寿命,同时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脑CPU散热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散热原理CPU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有效地散热,就容易导致CPU过热,从而降低计算机的性能甚至损坏CPU。

因此,了解散热原理是理解CPU散热技术的基础。

1. 热传导热传导是CPU散热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固体材料的导热性能,将CPU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器中。

通常使用的导热材料有金属导热膏和热传导片等。

2. 散热器散热器是CPU散热的核心部件。

它利用导热技术,将CPU传导过来的热量尽快散发到空气中。

散热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风冷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

风冷散热器通过安装在散热片上的风扇,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

而水冷散热器则通过水泵循环,将CPU的热量传导到水冷系统中,再通过散热片和风扇将热量散发出去。

3. 散热风扇散热风扇通常与散热器配合使用。

它的主要功能是对散热器进行强制散热,增加空气对流,提高散热效果。

根据风扇的转速和噪音产生情况,可以分为普通风扇和PWM风扇。

二、常见散热技术1. 大散热面积设计大散热面积设计是提高CPU散热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增加散热片的数量或表面积,可以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2. 风扇技术针对风扇的技术也是提高散热效果的关键手段之一。

风扇的转速和叶片的设计都会影响散热效果。

一般来说,高转速的风扇能带走更多的热量,但会产生更大的噪音。

3. 液冷技术液冷技术通过将水冷片与CPU连接,将热量传导到水冷系统中,再通过散热器和风扇进行散发。

相比传统的风冷散热技术,液冷技术通常能够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

4. 热管技术热管技术是一种较为普遍使用的散热技术。

它通过将散热器与CPU连接,利用热管的导热性能,将CPU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到散热器上,再通过风扇散热。

了解电脑散热技术

了解电脑散热技术

了解电脑散热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脑长时间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有效散热,就会对电脑的稳定性和寿命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了解电脑散热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脑散热技术及其原理。

一、空气散热技术空气散热技术是目前电脑散热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利用风扇和散热片来加速空气流动,从而降低电脑内部的温度。

空气散热技术可以分为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两种形式。

1. 主动散热主动散热是指通过风扇将热量从电脑内部带走的方式。

电脑主机箱通常会设置多个风扇,它们分别位于电脑前面板、侧面板和背面等位置。

这些风扇通过旋转产生大量的气流,使得热量得以有效地散发。

同时,一些散热片也会被设计成风扇形式,通过自身的旋转带走热量。

2. 被动散热被动散热是指不依赖风扇,而是利用散热片或导热管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表面,再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散热的方式。

被动散热通常出现在一些无风扇设计的超薄本或高性能显卡上。

这些设备通过增加散热器的面积和散热片的数量,来增强散热效果。

二、水冷散热技术相对于空气散热技术,水冷散热技术在散热效果上更为出色。

它通过将电脑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水冷器并通过水泵循环散热来降温。

水冷系统由水泵、散热器、水管和水块等组件组成。

水泵将冷却剂(通常是水)从散热器吸入,通过水管送至散热片和水块的接触面,然后将热量带走,并再次送回散热器进行散热。

水冷散热技术与空气散热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它可以在较低的转速下提供更强大的散热性能,减少噪音和功耗。

同时,由于水的导热性能较好,散热速度更快,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脑的工作温度,提高电脑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相变散热技术相变散热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散热方法。

它利用特殊的散热介质,在温度变化时发生物态转变,从而带走大量热量。

相变散热技术通常应用在一些高功耗的电子设备上,如高性能显卡和处理器。

这些设备产生的热量非常大,传统的散热方式很难将其完全散发。

电脑散热技术了解如何保持你的电脑温度合理

电脑散热技术了解如何保持你的电脑温度合理

电脑散热技术了解如何保持你的电脑温度合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电脑使用时间的增加,电脑散热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正确的电脑散热技术对于保持电脑温度合理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了解电脑散热技术的方法和建议。

一、什么是电脑散热技术电脑散热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设备来帮助电脑散热,保持电脑内部零部件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电脑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会对电脑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二、了解电脑散热原理1.散热器:电脑内部通常会配备散热器,散热器通过导热管或散热片与电脑零部件接触,将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大面积的散热片上,并利用通风扇将热量散出。

2.风扇:电脑中的风扇是散热的关键组件之一,它通过旋转产生气流来散热。

通常电脑中设有多个风扇,用于吸入冷风和排出热风。

3.散热胶:在电脑内部的一些热敏元件上,需要使用散热胶来加强导热效果,提高传热效率。

三、采取措施保持电脑温度合理1.保持散热器和风扇清洁:长时间使用的电脑容易积聚灰尘,导致散热器和风扇堵塞,影响散热效果。

定期清洁散热器和风扇可以提高散热效率,保持电脑的体温正常。

2.使用散热垫: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可以使用散热垫来帮助散热。

散热垫通常由散热片和风扇组成,可以通过增加底部散热面积和增加风扇的转速来提高散热效果。

3.合理安装散热器和风扇:在组装台式电脑时,要确保散热器和风扇的位置合理,并且与电脑内部的热源接触良好。

同时,要避免散热器和风扇的线路和其他零部件的干涉。

四、了解电脑过热的危害过热对电脑的影响非常严重,会导致电脑性能下降、运行缓慢甚至死机、蓝屏等。

长期以来,电脑过热还会引发电脑零部件损坏甚至烧坏的情况,严重影响电脑的使用寿命。

五、总结与建议电脑散热技术是保持电脑温度合理的关键,需要我们重视与采取有效措施。

合理保持散热器和风扇的清洁,正确使用散热垫,合理安装散热器和风扇等都是有效的散热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1)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热传递的原理与基本方式,并在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上中详细探讨如何快速将热量带离热源,其内容主要涉及热传递三种基本方式中的热传导方面;在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中里则以风冷散热器为例分析相应的技术原理与实现策略。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其他散热方式如水冷、热管等散热技术,介绍与外界环境的不同热交换方式的实现。

至于某些只有高端使用者才采用的极端散热方式如液氮、干冰等,则不在讨论之列。

需要明确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水冷散热还是热管散热,都不会完全脱离风冷,它们都是通过有效的将热量转移至大面积散热片(热管和液体都只是热传递介质),使用大尺寸低转速风扇,达到静音散热效果。

即便不使用风扇,也会尽量增大鳍片散热表面积,同时鳍片周围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也即是说,最终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还是要通过风冷的。

水冷散热系统的原理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水冷散热。

不过,在讨论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概念:虽然我们很多时候将水冷散热与液冷散热等同起来,但严格意义上说,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水冷散热只是液冷散热系统中散热介质使用水的一个子集,而除水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介质可用于液冷散热系统,只不过由于水价格便宜易于获得,水冷散热在中低端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罢了。

从技术角度看,水冷(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水泵把水从储水器中抽出来,通过水管流进水箱,然后再在水箱的另外一个口出来,通过水管流回储水器,就这样不断循环,把热量从热源如CPU的表面带走。

水冷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热交换器、循环系统、水箱、水泵和水,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散热结构。

其中,热交换器是整个水冷系统的核心,水冷系统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由它来决定,这也是整个系统构思最巧妙的部分。

循环系统分别将水送进和排出热交换器,而进水管的另外一端与水泵连接。

水泵放在储水的水桶或其它结构的水箱中,出水管将送出的热水重新排放到水箱中。

如果需要,出水管里的热水先经过散热系统降为室温后再排放回水箱。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2)水冷散热的效果从理论上来说,风冷散热通过风扇和散热片把机箱内热源如CPU产生的热量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其理想状况顶多能让CPU降至机箱的“环境温度”——这个温度比起码机箱外高5~10℃(夏天,全封闭,CPU散发热量仍然滞留在机箱内,不然机箱为何提全程互动散热通道的概念?),而水冷系统则通过管道把CPU表面温度带到机箱外直接和箱外空气作热交换(有个技术名词叫热量的定向转移),因为通常有硕大的散热片,所以效率很高,机箱内的热量的最大热源转移到箱外,剩余的热量依靠机箱自然对流结构完全实现箱体内部温度平衡。

水冷的散热效果要比风冷系统好,一般的水冷散热效果,与较好的风扇散热温度相比还要低最少10度;水冷系统因为没有风扇,所以不会产生振动,因此也比较安静。

水冷散热的技术解析也许有些人会问,水的导热系数是非常低的,为什么水冷系统的散热效率能够很高呢?首先,正如在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上中的解释,对传导性能要求较高的地方在于散热器底座,而对交换介质而言性能则更多地体现在热容量方面,而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数千倍,所以水冷系统的热负载能力很大,相当于风冷系统的5倍,导致的直接好处就是CPU工作温度曲线非常平缓。

比如,使用风冷散热器的系统在运行CPU负载较大的程序时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温度热尖峰,或有可能超出CPU警戒温度,而水冷散热系统则由于热容量大,热波动相对要小得多。

其次,尽管水的导热性能确实很差,但流动中的水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与水的流速成正比,水流速度越快,那么散热效果越好。

为使水的流速加快,我们应注意水泵的水压是否足够。

一般水泵的功率越大,水压就越大,水泵散发出来的热量也就越多。

在水泵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水桶中水平面与水管的最高点的距离越大,水的流速将越慢,这将降低水的导热性,所以应尽量使水平面与水管的最高点的距离小一些。

下面,我们举例来看为什么使用水冷方式能够有效地进行散热。

假设CPU功率为40W,在一小时就可产生860.076×40=3443.04卡的热量,如果流经水冷器的水量=100升/小时,在不考虑其它方面散热的情况下,可以让水温上升0.344度。

所以水量太少会导致流经水冷器的水不足以带走CPU上的热量,那是否水量越多越好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在不影响水温的情形下,我们应选用适量的水,而不应只求水量的多。

如果CPU的功率为40W左右,并用15升的水不加风扇,塑料筒装水使用10W的沉水泵,在室温为25度时,经过2小时以后,水温上升3度,并达到平衡状态。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3)水冷散热的缺陷与不足虽然水冷散热具有功率消耗较小、工作噪声很小、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完成散热过程的优势,但是其安装过程对大多数用户而言过于复杂,这是影响它普及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水冷散热器刚出现的阶段,有些厂商预测未来将是水冷的天下。

但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水冷仍然只在少部分用户中使用,而未跻身主流行列。

究其原因,虽然从散热性能上看还是以水冷占优势,但是它价格偏高,占空间大,且水(或者其它替代液体)会有变质和内部材料氧化的问题。

此外,在使用水冷方式散热时,一定要注意水气凝结现象。

水气凝结现象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后聚集起来,最后变成水珠。

在常温下的水冷系统中,是不会出现水气凝结现象的,但如果使用冰水或搭配致冷器使用,水气凝结就可能发生,这将造成死机或硬件损坏,所以是不能忽视的。

但只要我们做好相应的措施,水气凝结就可以避免发生。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4)热管散热简介水冷散热不能走向主流,除水冷自身缺点以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热管散热技术的普遍运用。

当热管进入到PC领域后,传热材料的散热技术获取了突破从而令人们放弃了水冷。

热管散热基础知识热管散热是一种利用相变过程中要吸收/散发热量的性质来进行冷却的技术,1963年由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G.M.Grover发明,并率先由IBM最初引入笔记本中。

虽然热管的出现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而在PC散热领域被广泛采用还是近些年的事,但发展迅猛。

小到CPU散热器、显卡散热器,大到机箱,我们都可以看到热管的身影。

从使用角度看,热管具有热传递速度极快的优点,安装至散热器中可以有效的降低热阻值,增加散热效率。

热管,又称“热之超导体”。

其核心作用是导热。

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工质的汽、液相变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高达纯铜导热能力的上百倍。

但和世间所有凡物一样,热管个体之间的性能差异也是巨大的。

热管的长度、毛细结构、毛细结构做工、填充物体积和配料都会影响到热管的导热量。

此外,配合热管使用的散热片面积和与热管间的嵌套工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热管散热器都能给你的CPU带来清凉。

从技术角度看,热管的核心作用提高热传递的效率,将热量快速从热源带离,而非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散热”——这则涵括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过程。

热管的动作温度范围十分宽广。

从零下200度~1000度均可使用热管导热。

热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热管分为蒸发受热端和冷凝端两部分(具体到产品上,受热端就是和散热器底座接触的部分)。

当受热端开始受热的时候,管壁周围的液体就会瞬间汽化,产生蒸气,此时这部分的压力就会变大,蒸气流在压力的牵引下向冷凝端流动。

蒸气流到达冷凝端后冷凝成液体,同时也放出大量的热量,最后借助毛细力回到蒸发受热端完成一次循环。

热管散热的适用范围1、在热源附近缺乏散热空间2、需要从多个热源处进行有效的散热3、在密闭的空间内进行散热4、短时间大量散热5、具有活动的部件6、要求体积小并且质量轻的设备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5)热管散热的原理热管技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工作流体的蒸发与冷凝来传递热量。

将铜管内部抽真空后充入工作流体,流体以蒸发--冷凝的相变过程在内部反复循环,不断将热端的热量传至冷却端,从而形成将热量从管子的一端传至另一端的传热过程。

典型的热管是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到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

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需要可以在两段中间布置绝热段。

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细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

如此循环不已,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6)热管散热技术解析采用热管的散热器比起传统的风冷散热器有成倍的效能提升,打破了风冷极限。

热管还可以让散热器设计成任何形状,不必再担心与其他配件发生干涉。

热管在热传递上的高效能,也让设计者不必大量采用价格昂贵的铜材,只需轻薄的铝片帖合热管外壁,既能达到理想散热性能。

一根热管的基本结构由容器、毛细结构和动作流体三部分组成。

很多人都对热管中装的东西很好奇。

那么,热管中装载的到底是什么呢?一般来说,热管中的动作流体需要根据热管所工作的温度区间进行选择。

对于PC散热,考虑到成本因素,厂商们一般选择的是纯水和部分添加剂。

那么,一般热管要装进多少动作流体呢?动作流体装入量太少,会导致流体无法将毛细结构孔隙填充,造成热管蒸发端局部干燥。

而动作流体装入过多,则会引发液体阻塞现象,导致冷凝端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热管的直径、毛细结构孔隙率、热管长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动作液体的填入量。

一般来说,最常用的5mm外口径,3.6mm内径,长度为150mm的铜热管动作液体装填量为0.4毫升。

液体冷凝的过程会采用到毛细原理,因此毛细结构是一根合格热管产品的核心。

它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提供冷凝端液体回流蒸发端的通道,二是提供内壁与液体/蒸气进行热传导的通道,三是提供液气产生毛细压力所必须的孔隙。

毛细结构是一根合格热管产品的核心。

它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提供冷凝端液体回流蒸发端的通道,二是提供内壁与液体/蒸气进行热传导的通道,三是提供液气产生毛细压力所必须的孔隙。

一般而言,热管的毛细结构分为四种:丝网、沟槽、粉末烧结与纤维四种,我们在PC散热领域常见的毛细热管主要有两种结构:沟槽式和烧结式。

沟槽式热管是热管毛细结构中比较制造简单的一种,采用整体成型工艺制造,成本是一般烧结式热管的2/3。

沟槽式热管生产方便,但缺点十分明显。

沟槽式热管对沟槽深度和宽度要求很高,而且其方向性很强。

当热管出现大弯折的时候,沟槽式方向性的特性就成了致命缺点,导致导热性能大幅度下跌。

而烧结式热管则生产工艺相对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

热管烧结对铜粉质量、纯度,单铜粉颗粒直径、烧结温度、烧结均匀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制造一根优异的烧结式热管并非容易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