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22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计算机基础课程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一般数据量不会很大, 但比较复杂,对精度的要求比较高。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
注:十进制小数不 一定都能转换成完 全等值的二进制小 数.
同理,十进制转换成八进制为:整数除8取余,小数乘8取整
大家可以算一下45.25转换成8进制结果是: 55.2Q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小巨型机 • 小型机 • 个人计算机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2 操作计算机
▪ 开机关机
连接电源打开显示器主机power键开机 用户登录…通过开始菜单关机关闭显示器切断电源
▪ 用户界面
1.1 什么是计算机 1.2 操作计算机 1.3 使用浏览器以及电子邮件 1.4 计算机文化道德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1.1 什么是计算机
▪ 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发展
软件 机器语言汇编语
言 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
数据库、网络等
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文字处理图形处理
计算机基础说课(课堂PPT)

23
六.单元设计
六)突出实践技 能应用,布置作 业
24
七.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
考查 考试
多元化 立体化
2024/3/7
课程目标
证 以“ ” 代考,第三方认证,科学评
估。 任务驱动,贯穿始终.
25
谢谢!
2024/3/7
26
六.单元设计
三)教师演示、讲授新课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今天课程的主要内容:字体、
字号、字形、颜色、边框底纹、以及段落行距的调整。
20
六.单元设计
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探究试验 分组讨论,进行操作实验。
21
六.单元设计
分组练习
第2组
第1组
各组派代表 展示汇报
第6组
比一比,评一评。这个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是 让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交流活动。每组选出 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汇报,在这个环节 中,教师充当了引领者、协助者,而学生把 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在掌握了重点的 同时也兼顾了非重点知识的学习,锻炼了他 们的动手与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 协作精神。加深学生印象,学以致用,达到 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4/3/7
12
五.教学组织安排
所需 知识 回顾
激发 学习 兴趣
多样 教学 方法
结合 重点 难点
归纳 总结 升华
突出 技能 应用
2024/3/7
13
格式化文档
六.单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
理解文档格式化对文字进行修饰,和美观的重要性; 文档字符格式的设置。 ,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符间距、字符
2024/3/7
10
六.单元设计
六)突出实践技 能应用,布置作 业
24
七.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
考查 考试
多元化 立体化
2024/3/7
课程目标
证 以“ ” 代考,第三方认证,科学评
估。 任务驱动,贯穿始终.
25
谢谢!
2024/3/7
26
六.单元设计
三)教师演示、讲授新课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今天课程的主要内容:字体、
字号、字形、颜色、边框底纹、以及段落行距的调整。
20
六.单元设计
四)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探究试验 分组讨论,进行操作实验。
21
六.单元设计
分组练习
第2组
第1组
各组派代表 展示汇报
第6组
比一比,评一评。这个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是 让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交流活动。每组选出 比较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汇报,在这个环节 中,教师充当了引领者、协助者,而学生把 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在掌握了重点的 同时也兼顾了非重点知识的学习,锻炼了他 们的动手与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 协作精神。加深学生印象,学以致用,达到 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4/3/7
12
五.教学组织安排
所需 知识 回顾
激发 学习 兴趣
多样 教学 方法
结合 重点 难点
归纳 总结 升华
突出 技能 应用
2024/3/7
13
格式化文档
六.单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
理解文档格式化对文字进行修饰,和美观的重要性; 文档字符格式的设置。 ,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符间距、字符
2024/3/7
10
(最新整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软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
理论(习题)课 时 4 4 6 6
2
2
实验(上机)课 时
2 2 8 6
2
2
4
2021/7/26
5. 教学要求 (1) 严格考勤,请假除遵守学校和系的有关要求外,必须征得任
课教师同意;课前预习,课后作业 ,按时完成上机实验; (2) 强化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提交实验结果,定期批改; (3)上机前按上机实习指导书要求预习,上机严格按实验要求的内
(1971年以后) 四个阶段的比较
17 2021/7/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主要特点:
➢ 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 ➢ 主存储器采用磁鼓或延迟线 ➢ 外存储器使用纸带、卡片、磁带等 ➢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或几万次 ➢ 软件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18 2021/7/26
电子管
汇编语言、代 5千~3万次 国 防 及 高 科
码程序
/秒
技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 数十万~几 工程设计、
语言
百万次/秒 数据处理
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 化程序设计、 实时处理
数百万~几 千万次/秒
工业控制、 数据处理
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 据处理、计算 机网络
上亿条指 令/秒
28 2021/7/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微型计算机(微机)
又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 微型机一般每次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 分类
➢ 台式计算机
卧式计算机 立式计算机
➢ 笔记本式计算机
笔记本式计算机是一种体积小、质量小,且屏幕、键盘、存储器和处 理器合为一个整体的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可以采用交流电和 充电电池供电,适合外出使用。
理论(习题)课 时 4 4 6 6
2
2
实验(上机)课 时
2 2 8 6
2
2
4
2021/7/26
5. 教学要求 (1) 严格考勤,请假除遵守学校和系的有关要求外,必须征得任
课教师同意;课前预习,课后作业 ,按时完成上机实验; (2) 强化上机操作,每次上机提交实验结果,定期批改; (3)上机前按上机实习指导书要求预习,上机严格按实验要求的内
(1971年以后) 四个阶段的比较
17 2021/7/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主要特点:
➢ 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 ➢ 主存储器采用磁鼓或延迟线 ➢ 外存储器使用纸带、卡片、磁带等 ➢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或几万次 ➢ 软件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 ➢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18 2021/7/26
电子管
汇编语言、代 5千~3万次 国 防 及 高 科
码程序
/秒
技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 数十万~几 工程设计、
语言
百万次/秒 数据处理
中、小规模集 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 化程序设计、 实时处理
数百万~几 千万次/秒
工业控制、 数据处理
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 据处理、计算 机网络
上亿条指 令/秒
28 2021/7/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微型计算机(微机)
又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 微型机一般每次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 分类
➢ 台式计算机
卧式计算机 立式计算机
➢ 笔记本式计算机
笔记本式计算机是一种体积小、质量小,且屏幕、键盘、存储器和处 理器合为一个整体的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可以采用交流电和 充电电池供电,适合外出使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介绍课件

网络类型:局域 网、广域网、城 域网等
网络协议: TCP/IP、UDP、 HTTP等
网络设备:路由 器、交换机、防 火墙等
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总线型、 环型等
网络安全:防火 墙、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等
网络应用:电子 邮件、文件传输、 远程登录等
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
VxWorks、QNX等,用于嵌
NetWare、Windows
入式设备和控制系统
Server等,用于网络管理和
服务
操作系统功能
资源管理:管理硬件和 软件资源,如内存、 CPU、文件等
进程管理:管理程序的 执行,包括创建、调度、
终止等
存储管理:管理内存和 外存,包括分配、回收、
共享等
设备管理:管理各种输入 输出设备,如键盘、显示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C++、Java、 Python等。
编程语言分类
01
低级语言:如 汇编语言,直 接与硬件交互, 执行效率高,
但编写复杂
02
高级语言:如 C、C++、
Java等,更接 近人类自然语 言,编写简单, 执行效率相对
较低
03
脚本语言:如 Python、
JavaScript等, 用于编写脚本, 执行效率较低, 但编写简单,
易于维护
04
标记语言:如 HTML、XML 等,用于描述 文档结构,执 行效率较低, 但编写简单,
易于维护
编程语言应用
01
软件开发:编 程语言是软件 开发的核心工 具,用于编写 各种应用程序。
02
网页设计:编 程语言可以用 于编写网页, 如HTML、CSS 和JavaScript 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课件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
10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1946-1957) 代表:ENIAC 运算速度:5千-4万(次/秒) 用途: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
电子二极管
2024/11/6
电子三极管
11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1958-1964) 代表: IBM1403机 运算速度:几十万-百万(次/秒) 用途: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物管理。
13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四代:大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2-至今) 代表: IBM370系列 运算速度:几百万-几亿(次/秒) 用途:扩展到所有的行业和部门
进一步集成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2024/11/6
集成晶体管数目约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500万个
14
1.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024/11/6
2
课程考核
课程考试: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共三大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
2024/11/6
3
内容提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 • 1、计算机的相关概念 • 2、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 3、计算机系统组成 • 4、数制与编码 • 5、微型机的组成与性能指标 • 6、多媒体技术 • 7、计算机病毒 • 8、键盘使用
不使用而又需长期 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CPU不能直接存、 取外部存储器中的
操作。
数据。
2024/11/6
4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l 内部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24/11/6
授课人:
2024/11/6
1
1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二、Windows 7 的基本使用 1 三、Word 2010 的使用 1 四、Excel 2010 的使用 1 五、PowerPoint 2010 的使用 1 六、数据库及Access 2010 的使用 1 七、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10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1946-1957) 代表:ENIAC 运算速度:5千-4万(次/秒) 用途:科学计算和军事方面。
电子二极管
2024/11/6
电子三极管
11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1958-1964) 代表: IBM1403机 运算速度:几十万-百万(次/秒) 用途: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物管理。
13
1.1.3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 第四代:大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2-至今) 代表: IBM370系列 运算速度:几百万-几亿(次/秒) 用途:扩展到所有的行业和部门
进一步集成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2024/11/6
集成晶体管数目约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500万个
14
1.1.4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024/11/6
2
课程考核
课程考试: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共三大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
2024/11/6
3
内容提要: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 • 1、计算机的相关概念 • 2、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 • 3、计算机系统组成 • 4、数制与编码 • 5、微型机的组成与性能指标 • 6、多媒体技术 • 7、计算机病毒 • 8、键盘使用
不使用而又需长期 保存的程序和数据 CPU不能直接存、 取外部存储器中的
操作。
数据。
2024/11/6
4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流程 l 内部存储器
计算机应用基础
2024/11/6
授课人:
2024/11/6
1
1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二、Windows 7 的基本使用 1 三、Word 2010 的使用 1 四、Excel 2010 的使用 1 五、PowerPoint 2010 的使用 1 六、数据库及Access 2010 的使用 1 七、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导论PPT课件

• 程序必须是有限的指令数量组成的。按照一般的 理解,计算机指令是进行基本操作的机器代码
• 程序的编制
– 早期的计算机没有“编程(Programming)”这个概念 – 编制程序是指在实际处理数据之前,确定处理这些数
据的方法和过程 – 方法和过程——和计算机本身的能力结合
2020/11/5
共42页
21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使用的“模拟计算机” 也被数字计算机所取代
• 关于计算机的“代”——并没有一致的说 法
2020/11/5
共42页
28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9)
• 电子管计算机
– 计算机全名为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 体积大,故障率高
• UNIVAC的机器于1952年美国中大选预测 艾森豪威尔获胜——预测结果和实际统计 结果完全相同
• 1957年IBM公司生产的第一台商用计算机 IBM701,一共生产了19台:
– 二进制的0和1表示数据和程序
2020/11/5
共42页
29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3)
• 晶体管计算机
– 1948年6月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 – 第一台晶体管的计算机是CDC制造的1604机器 – 开始使用高级语言 – 开始通过电话线进行数据交流,虽然速度很慢,但这已
Overview
• 计算机是什么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计算机的历史 • 计算机的特点和用途 • 计算机的类型 •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具
2020/11/5
共42页
11
1.1 计算机是什么
• 计算(Computation) • 计算机(Computer) • 理解计算机作为:
– 信息系统的基础 – 数据处理机 – 具有程序能力的数据处理机
• 程序的编制
– 早期的计算机没有“编程(Programming)”这个概念 – 编制程序是指在实际处理数据之前,确定处理这些数
据的方法和过程 – 方法和过程——和计算机本身的能力结合
2020/11/5
共42页
21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使用的“模拟计算机” 也被数字计算机所取代
• 关于计算机的“代”——并没有一致的说 法
2020/11/5
共42页
28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9)
• 电子管计算机
– 计算机全名为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 体积大,故障率高
• UNIVAC的机器于1952年美国中大选预测 艾森豪威尔获胜——预测结果和实际统计 结果完全相同
• 1957年IBM公司生产的第一台商用计算机 IBM701,一共生产了19台:
– 二进制的0和1表示数据和程序
2020/11/5
共42页
29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3)
• 晶体管计算机
– 1948年6月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只晶体管 – 第一台晶体管的计算机是CDC制造的1604机器 – 开始使用高级语言 – 开始通过电话线进行数据交流,虽然速度很慢,但这已
Overview
• 计算机是什么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计算机的历史 • 计算机的特点和用途 • 计算机的类型 •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具
2020/11/5
共42页
11
1.1 计算机是什么
• 计算(Computation) • 计算机(Computer) • 理解计算机作为:
– 信息系统的基础 – 数据处理机 – 具有程序能力的数据处理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PPT课件-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小型机
1.1.2 计算机的分类——2.按规模分类
工作站
1.1.2 计算机的分类——2.按规模分类
微型机
1.1.3 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 速度快 可靠 通用 有逻辑 判断能 力
记忆能力 自动控制
精确 度高
1.1.4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 信息处理 自动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
辅助设计(CAD) 辅助教学(CAI) 辅助工程(CAE) 辅助制造(CAM) 辅助测试(CAT)
大 学 计 算 机 基 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
计算机 一计算机的发 数制与编码 展一、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概述
三、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 性能指标 四、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计算机安全 多媒体技术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简史——1.计算机的诞生
课堂练习
1.将二进制数(1 010 111 011.001 011 1)2 转换成八进制数 2.将二进制数(10 1101 0101.0111 01)2 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3.将下列数 转换成十进制数:
(101011)2 (370)8 (20CF)16
1.2.2 计算机容量的表示
Bit
1.2.1 计算机内数的表示与转换——1.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十、二、八、十六进制数间的对应
十: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0 1 10 11 100 101 110 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系统 软件
主机
硬件 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全套课件

根据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规模、功能、速度、存储
容量等综合性指标进行分类(1989,IEEE)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计算机 服务器 工作站
24
大学计算机基础
巨型计算机(巨型机)
特点
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和研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有关要求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是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 第一门课程。 课程任务:结合当今信息社会的文化背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及
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其内容如下: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3) 网络的应用
典型代表
IBM的“Roadrunner” 我国的“曙光5000A”
25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型计算机(大型机)
特点
规模仅次于巨型机 有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和丰富的外部设备
应用领域
计算中心和计算机网络
典型代表
IBM360、370、4300等
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小型计算机(小型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
目
录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 …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 ………… 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6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1.2 1.3 1.4 1.5 1.6
容量等综合性指标进行分类(1989,IEEE)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计算机 服务器 工作站
24
大学计算机基础
巨型计算机(巨型机)
特点
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和研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有关要求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是计算机科学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 第一门课程。 课程任务:结合当今信息社会的文化背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及
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其内容如下: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3) 网络的应用
典型代表
IBM的“Roadrunner” 我国的“曙光5000A”
25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大型计算机(大型机)
特点
规模仅次于巨型机 有比较完善的指令系统和丰富的外部设备
应用领域
计算中心和计算机网络
典型代表
IBM360、370、4300等
26
大学计算机基础
小型计算机(小型机)
大学计算机基础
目
录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 …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 ………… 第5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3
6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1.2 1.3 1.4 1.5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 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
–对计算机领域的整体认识,使学生掌握一般 信息技术的常识;
–常用的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的一般方法; –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
• 相应设置了3门课程
–计算概论 –数据结构与算法 –微机原理
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 要求更低一些,内容也更偏向于应用 • 两个学期的内容
调查目的
• 了解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体 系和知识点设置
• 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 了解教学改革的需求 • 为设置课程体系和知识点提供参考
内容提要
•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A类) –理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B类) –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C类)
C
D
E
F
G
H
I
计算机专业 理科非计算机专业
学生对程序设计中不同知识点重要性的认识
图中:A.数据类型与变量 B.运算符与表达式 C.基本程序结构 D.数组 E. 函数 F. 指针 G. 贪心法 H. 递归、回溯 I. 广度优先搜索
• 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是指针,其次是基本程序结构;
– 我们教学中采用C/C++作为入门语言,所以学生认为指针最重要
• 认为最不重要的知识点是贪心法,广度优先搜索。
90%
85%
80%
77%
76%
73%
70% 61%62% 60%
59% 52%
63% 55%
50%
46%
40%
32%
35%
30%
21%
20%
13%
9%
10%
0%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专业 理科非计算机专业
理科学生对数据结构中不同知识点重要性的认识
1.线性表;2.二叉树;3.树;4.图;5.散列与检索;6.排序;7.索引;8.高级数 据结构。
• 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是学习写出正确、简洁的程序
• 最不重要的知识点是机器指令与汇编,布尔代数与逻辑电路。
90% 80%
78% 72%
85% 77%
70% 60%
595%9%
64% 56%
66%
50% 40%
43%
47% 39%
29%
30%
69% 49% 26%
20%
12%
13%
10%
0%
A
B
20%
12% 13%
0%
A
B
C
D
E
F
G
H
I
计算机专业 理科非计算机专业
学生对计算概论中不同知识点重要性的认识
图中: A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B 计算模型; C 二进制; D 布尔代数与逻辑电路; E 机器指令和汇编; F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G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 H 计算 机网络; I 学习写出正确、简洁的程序。
• 1..外部引脚的功能;2. CPU的操作和时序;3. 存储器的结构;4. 存储器工作原理; 5. 存储空间的扩展; 6.指令编码格式及80x86指令系统;7.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8. 操作 数的汇编表示;9. 伪指令,宏指令; 10. 中断的用途和中断控制器的作用; 11. 定时 器/计数器等;12. 总线及常见总线标准。
认可率
80%
70%
63% 63%
71% 74%
60%
51%
51%
50% 40%
42% 37%
38%
38%
42% 46% 43% 37%
42% 38%
30% 20% 13%
26% 21%
23% 18%
11%
29% 17%
A类 B类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微机原理知识点
3. 教学效果
• 分理科专业和文科专业介绍 • 我们对理科专业(包括计算机专业)的
学生考察了他们对4门课程的认识
–计算概论 –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微机原理
100%
93%
80%
72%
60% 54% 53% 44%
56% 43%
40%
26%
24%
35%
39% 31%
464%2%
48% 41%
– 文科计算机基础(上)
• 向文科学生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 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常识,以及常用软件(如word、excel) 的使用。
– 文科计算机基础(下)
• 一共包含7个模块:网络、多媒体、数据库、VB、ASP、 网页制作、动态网页制作。我们将这个7个模块组合起来, 一共形成了7门课程,学生可以任选其中一种。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结论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 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全局观 –培养学生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
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接口技术,建立微机整 体概念
• 相应设置了一共5门课程:
–计算概论、程序设计实习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实习 –微机原理
• 较重要的知识点是汇编语言程序格式,中断的用途和中断控制 器的作用
• 最不重要的知识点是总线及常见总线标准、伪指令和宏指令、 存储空间的扩展等。
• 计算机专业学生认为数据结构中前几个最重要的知识点是:排序、 二叉树、图的遍历、索引(包括B树/B+树);最不重要的知识点 是高级数据结构(如字符树、广义表、AVL树)其次是树。
• 理科非计算机专业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依次是线性表、二叉树、 排序,认为最不重要的知识点是高级数据结构、索引,其次是散 列与检索。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 基本信息 • 3. 教学方式 • 3. 教学效果
1. 基本信息
• 参与调查的学生一共626人
– 其中计算机专业343人,占55% – 理科非计算机专业165人,占26% – 文科专业118人,占19%
• 大学前学过计算机的学生比例
– 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以前学过计算机 –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大部分认为自己在大学以前学过计算机
• 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和态度
– 一半以上对计算机很感兴趣 –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感兴趣而学计算机的,而其
他专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必修课没有办法才学习计算 机课程的。
2. 教学方式
• 教师的工作态度
–绝大多数理科学生认为教师和助教对学生认真负责,大部 分文科学生也持相同看法
–仍有30%的文科学生认为助教没有尽到责任
• 关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上机、出勤和考试
–90%以上的学生能独立或者基本独立完成作业; –90%以上认为只有平时踏实学习才能在期末考试取得好成
绩;70%左右的学生认为课程学习难度适中; –75%的学生认为教师或助教非常有必要就作业中的问题进
行讲解;68%认为上机环境还可以,能够完成任务;59%认 为上机实践量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