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纺织品

合集下载

远红外纺织品检测

远红外纺织品检测

远红外纺织品检测
远红外纺织品检测是一种利用远红外技术对纺织品进行质量检测和分析的方法。

远红外技术是指在波长范围为3-1000微米的红外辐射区域内进行检测和应用的技术。

在纺织品检测中,远红外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纺织品辐射的远红外波长范围内的能量来评估纺织品的性能和质量。

远红外纺织品检测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 纺织品的纤维成分鉴定:远红外技术可以根据纺织品所含的不同纤维的光谱特征来鉴定纺织品的成分。

通过测量纺织品在远红外波段的吸收和反射率,可以确定纺织品中各种纤维的含量和比例。

2. 纺织品的质量评估:远红外技术可以用来评估纺织品的
质量,如织物的密度、纺织品的染色、纺织品的吸潮性等。

通过测量纺织品在远红外波段的辐射特性,可以评估纺织
品的性能和质量。

3. 纺织品的防伪标识:远红外技术可以用于纺织品的防伪
标识。

远红外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纺织品的远红外光谱特征
来验证纺织品的真伪。

总之,远红外纺织品检测是一种非接触式、快速、准确的
纺织品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纺织品的成分鉴定、质量评估
和防伪标识等方面。

它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控制和产
品监管的效率。

远红外纺织品的制备

远红外纺织品的制备

蓝天白云远眺:远红外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远红外纺织品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健康用品,因为它可
以帮助人们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疲劳、舒缓身心等。

那么,如何制备远红外纺织品呢?
一、材料准备
制备远红外纺织品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远红外陶瓷粉、聚酯纤维
材料、助剂等。

二、制作步骤
1. 将远红外陶瓷粉加入到助剂中,搅拌均匀。

2. 将搅拌好的助剂粉末与聚酯纤维材料加入至搅拌罐中,进行充
分的搅拌,使得远红外陶瓷粉与聚酯纤维材料充分混合。

3. 然后将搅拌罐中的混合物输送到制备机中进行加热,使得远红
外陶瓷粉烧结于聚酯纤维材料上,从而制备成远红外纺织品。

4. 制备好的远红外纺织品需要进行检测,确定其远红外发射性能,以确保其健康效果。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在日常使用中,远红外纺织品需要注意轻柔、轻揉、轻拍,不
可使用刷子或粗布擦洗。

2. 不可与含有酸、碱等化学物质的物品接触。

3. 远红外纺织品不宜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影响其健康效果和寿命。

4.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破损或污染情况,应尽早更换或清洗。

总之,远红外纺织品的制备需要注意材料比例、制作工艺等方面
的要求,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养及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更好地
发挥其健康功效。

纺织品远红外标准 美标检测标准

纺织品远红外标准 美标检测标准

纺织品远红外标准美标检测标准远红外是指波长范围在3~1000微米的红外辐射。

由于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和加热效应,远红外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

纺织品远红外标准是对纺织品中远红外辐射性能的检测和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其目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美标是指美国颁布的标准,它在纺织品远红外标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纺织工业协会(American Textile Industry)制定了一系列纺织品标准,包括纺织品远红外标准。

这些标准通过对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功能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美国市场的需求和要求。

纺织品远红外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辐射热效应测试:通过测量纺织品在远红外光照射下的热效应,来评估其辐射热效应的性能。

测试方法一般采用热显像仪或红外热像仪来观察和记录纺织品的热分布情况,进而分析纺织品的远红外辐射性能。

2.远红外透射率测试:通过测量纺织材料在远红外光谱范围内的透射率,来评估其透射性能。

测试方法一般采用光谱仪或红外光谱仪来测量纺织品的透射率。

透射率较高的纺织品能够更好地对远红外进行透过,从而更好地发挥远红外的功能性。

3.远红外辐射强度测试:通过测量纺织品在远红外波段的辐射强度,来评估其辐射性能。

测试方法一般采用辐射度计或红外辐射计来测量纺织品的辐射强度。

辐射强度较高的纺织品能够更好地发出远红外辐射,从而更好地产生远红外的效果。

4.远红外辐射波长范围测试:通过测量纺织品在远红外波段的辐射波长范围,来评估其辐射特点。

测试方法一般采用红外光谱仪或相关设备来测量纺织品的辐射波长范围。

辐射波长范围较广的纺织品能够更好地发出不同波长的远红外辐射,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需求。

纺织品远红外标准在纺织品生产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生产者评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可以指导消费者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纺织品。

同时,纺织品远红外标准也有助于促进纺织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推动纺织品市场的繁荣和进步。

远红外纺织品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远红外纺织品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市场前景
市场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舒适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远红外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完善,远红外纺织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全 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具有丰富的纺织品资源和庞大的消费 群体。同时,国内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在积极投入远红外纺织品的研发和应用, 有望在未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
市场前景
在国际市场方面,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健康和舒适的需 求更为强烈,对远红外纺织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纺 织品科技和研发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和实力,有望推动远红外纺织品的全球市场 发展。
研究展望
研究展望
未来对于远红外纺织品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展望
1、技术进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高效、环保的远红外添加剂和纤维制备技术, 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新兴技术如3D打印在远红外纺织品制备中的应 用研究。
研究展望
2、创新设计:结合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知识,进行创新设计,提 高远红外纺织品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产品 设计进行优化和个性化定制。
远红外纺织品的研究进展与前 景展望
01 引言
03 技术原理 05 市场前景
目录
02 研究现状 04 产品应用 06 研究展望
引言
引言
远红外纺织品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性的纺织品,能够在人体周围产生远红外 辐射,从而发挥保健、舒适等作用。近年来,随着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 不断进步,远红外纺织品成为了纺织、医疗、保健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次演示 将介绍远红外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远红外纤维织物

远红外纤维织物

远红外纺织品轻化081 范琴0816121009 保暖材料可分为两大类[1 ] :一类是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失的消极保暖材料;另一类是能吸收外界热量,且储存后向人体辐射的积极保暖材料。

前者为了阻止热量的散失,需要增加不流动的空气层,势必增加保暖层厚度,使得服装臃肿、笨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着轻暖舒适、保健美观的要求日渐强烈,因此第二类保暖材料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

远红外纺织品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微循环等医疗保健功能,还兼具保温和抑菌功能,它的出现正好符合了这一新概念和新潮流。

1 那么什么是远红外纺织品呢?著名科学家赫歇尔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发现,在太阳的可见光线以外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光线,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但它的物理特性与可见光线极为相似,有着明显的热辐射。

由于它位于可见光中红光的外侧,故而称之为红外线。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介于0.75––1000微米之间,在红外线中,波长较短的为近红外线,而远红外线是红外线中波长最长的一段红外线。

根据使用者要求的不同,划分的标准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波长在2.5微米以上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不同,远红外线划分范围很不相同。

把能通过大气的三个波段划分为:近红外波段1~3微米、中红外波段3~5微米、远红外波段8~14微米.根据红外光谱划分为:近红外波段1~3微米、中红外波段3~40微米、远红外波段40~1000微米.医学领域中常常如此划分:近红外区0.76~3微米、中红外区3~30微米、远红外区30~1000微米.常温下具有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功能且其发射率大于65% 的纺织品可称之为远红外纺织品。

一般常见的远红外织物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由远红外纤维加工而成的纺织品; 另一类采用后整理技术, 即将远红外陶瓷粉均匀分散在胶粘剂中制成涂层剂,涂层在织物上, 经干燥后制成。

2 远红外纤维织物在合成纤维纺丝加工的过程中, 加入一定量的远红外发射体, 所制成的能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的功能纤维叫远红外纤维。

新型功能性远红外纺织品介绍

新型功能性远红外纺织品介绍

新型功能性远红外纺织品介绍
远红外纺织品是对具有高效远红外发射性能的一类纺织品的简称。

远红外线易被人体吸收,它不仅使皮肤表层产生热效应,而且还通过分子产生共振作用,从而引起皮肤深层组织发热,这种作用的产生可刺激细胞活性,改善血液的微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起到一系列的医疗保健作用。

远红外纺织品是在后整理过程或纤维的成型过程中,将能够吸收外界能量(包括光能和人体热能)并能高效发射远红外的材料附着或结合在纺织品上,使其在4 um〜20um波长范围内有较高的远红外发射率(N65%)。

远红外纺织品可用来开发保健蓄热产品和医疗用品,如保暖服、内衣、床上用品(床单,毛毯等),坐垫、护膝、腰带、保健鞋袜等。

远红外功能纤维及纺织品的生产及性能

远红外功能纤维及纺织品的生产及性能

远红外纤维的加工方法远红外纤维制备方法分为熔融纺丝法、共混纺丝法和涂层法三大类。

1熔融纺丝法按远红外辐射材料微粉添加过程和方法,远红外纤维的熔融纺丝法有四种工艺路线。

(1)全造粒法:在聚合过程中添加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远红外材料的切片。

远红外微粉与成纤聚合物混合均匀,纺丝稳定性好,但由于再造粒工艺的引入,使生产成本增高。

(2)母粒法:将远红外陶瓷微粉制成高浓度远红外母粒,再与定量成纤聚合物混合后纺丝。

该方法设备投资较少,生产成本较低,工艺路线较成熟。

(3)注射法:在纺丝加工过程中,用注射器将远红外粉直接入成纤聚合物熔体中而制成远红外纤维。

该方法技术路线简单,但远红外粉与成纤聚合物的均匀分散有困难,且需进行设备改造,添置注射器。

(4)复合纺丝法:以远红外母粒为芯,聚合物为皮,在双螺杆复合纺丝机上制成皮芯型远红外纤维。

该方法技术难度高,纤维的可纺性好,但设备复杂,成本高。

2 共混纺丝法共混纺丝法是将远红外粉体在聚合物聚合过程中加入反应体系,从切片开始就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该方法的优点是生产易于操作,工艺简单。

3 涂层法涂层法是将远红外吸收剂、分散剂和粘合剂配成涂层液,通过喷涂、浸渍和辊涂等方法,将涂层液均匀地涂在纤维或纤维制品上,经烘干而制得远红外纤维或制品的一种方法一种活性炭远红外功能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其纤维由功能母粒和纤维级树脂切片构成,所述的功能母粒包含下列组分,活性炭粉体:10~40%,偶联剂:5~10%,分散剂:10~20%,载体树脂:30~75%。

其方法如下:(1)制备功能母粒:将活性炭粉体材料烘干,按上述比例在烘干后的活性炭粉体中依次加入偶联剂、载体树脂、分散剂,经双螺杆熔融挤出,冷却,切粒,制成功能母粒。

(2)纺丝:将上述功能母粒进行干燥,加入纤维级树脂切片,通过计量装置,控制功能母粒在纤维中的含量为2~10%,经熔融挤压纺丝,制成活性炭远红外功能纤维1 远红外纺织品发展概况在纺织服装领域,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最早开展对远红外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了远红外纺织品的发展[1]。

再生纤维素纤维 莫代尔 远红外

再生纤维素纤维 莫代尔 远红外

再生纤维素纤维、莫代尔和远红外是纺织行业中备受关注的三大热门话题。

这三者都是目前纺织品市场中备受追捧的高新技术产品,受到用户的青睐。

今天,我们将对这三种纤维进行深入探讨,探寻它们的独特优势和应用价值。

一、再生纤维素纤维1. 更环保:再生纤维素纤维是一种以植物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纤维,因其天然、可生物降解的特点,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

2. 舒适性能: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出色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够吸收皮肤分泌的汗液,保持皮肤干爽。

3. 抗菌防臭:由于其材料的特性,再生纤维素纤维拥有一定的抗菌抑菌功能,有效减少细菌滋生,大大降低衣物异味产生。

二、莫代尔1. 亲肤性:莫代尔纤维具有出色的亲肤性,触感柔软、滑爽,给人带来超乎想象的触感体验。

2. 色彩保持:莫代尔纤维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和耐洗性,能够使面料颜色长时间保持鲜艳。

3. 环保:莫代尔是一种100天然的纤维,原料主要取自桦树木浆,生产过程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是一种对地球更加友好的材料。

三、远红外1. 保健功能:远红外线能够渗透皮肤深层,促进身体微循环,有助于改善人体健康。

2. 保温功能:远红外线能够产生一定的热能,能够有效保温,提高服装的保暖性能。

3. 抗菌效果:远红外线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减少细菌滋生,保持衣物清洁卫生。

四、结语再生纤维素纤维、莫代尔和远红外作为纺织业中的几大热门材料,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这三种纤维材料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体验。

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纺织材料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改变。

五、三种纤维的融合应用再生纤维素纤维、莫代尔和远红外作为三种热门纤维材料,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使它们在纺织品行业中备受瞩目。

将这三种纤维材料进行融合应用,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还能够相互补充,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舒适的生活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温升法 主要有(1).红外测温仪法(2).不锈钢锅法
二.发射率法
三.人体试验法 人体试验法包括3种方法: (1)血液流速测定法: 既然远红外织物有改善微循环、 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那么就可以 通过人体试用远红外织物,测试其 对人体的血液流速是否有加快的作 用。
(2)皮肤温度测定法: 分别用普通织物和远红外织物制 成护腕,套在健康者的 手腕上,在室 温下,在一定的时间内,用测温仪分 别测得皮肤表面的温度,求出温度差。 (3)实用统计法: 用普通纤维和远红外纤维制成 棉絮类的制品,分别让一组试用者 试用,根据使用者感受对比,统计 出两种织物的保暖性能
(2)全造粒法:在聚合过程中添加远红外 陶瓷微粉制成远红外材料的切片。远红外微粉 与成纤聚合物混合均匀,纺丝稳定性好,但由 于再造粒工艺的引入,使生产成本增高。 (3)注射法:在纺丝加工过程中,用注射器 将远红外粉直接入成纤聚合物熔体中而制成远 红外纤维。该方法技术路线简单,但远红外粉 与成纤聚合物的均匀分散有困难,且需进行设 备改造,添置注射器。 (4)复合纺丝法:以远红外母粒为芯,聚合 物为皮,在双螺杆复合纺丝机上制成皮芯型远 红外纤维。该方法技术难度高,纤维的可纺性 好,但设备复杂,成本高。
五、远红外纺织品的应用
1.保温用纺织品 远红外织物温热 效果比一般同类织物高3—5℃,适 用于制作秋冬用滑雪衫、运动服、 防寒服、风衣、各种轻薄型冬季服 装及其有温热感的床单等
2.保健用纺织品 由于远红外有促进 人体微循环、消炎镇痛、加速伤口 愈合、活化机体、消除疲劳、调节 自律神经等功效,适用于制作保健 绒毯;保健睡衣;关节防护用品等。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 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 光线(光谱)。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 0.76至4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 由德国科学家赫歇尔与1800年发现的。红外线属于电 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放射线,被称为 生命之光,它使地球拥有了最宜生物生长的温度。红 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范围的红外线分为 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 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远红外线可以传 导热能已是公认的常识。
(二)涂层法 涂层法是将远红外吸收剂、 分散剂和粘合剂配成涂层液,通过 喷涂、浸渍和辊涂等方法,将涂层 液均匀地涂在纤维或纤维制品上, 经烘干而制得远红外纤维或制品的 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工艺操作简单、 成本较低、对远红外陶瓷粉的要求 不高;缺点是制得纤维的手感及耐 洗涤性能差,不适合于后加工制造
七.远红外纺织品的性能测试方法
国内远红外纤维的发展概况
我国远红外纤维的开发研究始于 90年代,早期的开发从织物的远 红外功能整理开始,而后转到纤 维的开发。到目前为止,我国的 远红外纤维研究开发已取得相当 大的进展,并在部分纤维品种上 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从总体上看, 我国远红外纤维的发展是在所有 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中开发最早、 产业化和商品化最高的。
参考文献: 沉国先.赵连英 对远红外纺织品生理效应 的探讨 珊峦 远红外纺织品 袁兵 远红外纺织品的保健效果 徐凤.徐红 远红外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 陈韶娟 技术纺织品
谢谢!
远红外纺织品是一种将远红外 陶瓷与纺织品有效结合,使其 具备促进血液循环 调节新陈代谢,减小水分子缔 合度和提高细胞活性的功能纺 织品。
国外远红外纤维的发展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远红外织物 相关专利在日本大量涌现,形成一股开发热 潮。如日本钟纺公司采用陶瓷粉末掺入尼龙 或腈纶聚合物中,分别放出“马索尼克N”和 “马索尼克A”远红外纤维;旭化成公司采用 碳化镐陶瓷溶液涂层开发出新型尼龙保暖织 物“SOLAR-V”,主要用于滑雪衫。除日本 外,德国 、韩国、俄罗斯也先后开展了相关 的研究开发工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远红外功能纤维的功能
1、保健
被皮肤吸收的热量可以 通过介质和血液循环,使热 能到达肌体组织,可促进人 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具 有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及对 疼痛症状缓解的功能,对身 体炎症有一定的辅助医疗作 用。因此,远红外产品对血液 循环或微循环障碍等引起的 疾病具有一定的症状改善和 辅助治疗功效。适宜制作贴 身内衣、袜子、床上用品, 以及护膝、护肘、护腕等。
3.卫生用纺织品 利用远红外 的抗菌防臭功效,适宜制作 内衣、卫生用品,如医疗用 衣、纱布等。
六.远红外纤维的加工方法
远红外纤维制备方法分为熔融纺丝法、和涂 层法二大类 (一 )熔融纺丝法 按远红外辐射材 料微粉添加过程和方法, 远红外纤维的熔融纺丝 法有四种工艺路线。 (1)母粒法:将远红 外陶瓷微粉制成高浓度 远红外母粒,再与定量 成纤聚合物混合后纺丝。 该方法设备投资较少, 生产成本较低,工艺路 线较成熟。 远红外聚酯纤维纺丝的工艺流程
2. 保温 远红外纤维由于添 加了发射率较高的远红外 辐射材料,其保温性能表 现为利用生物体的热辐射, 吸收、储存外界向生物体 辐射的能量,是生物体产 生“温室效应”,阻止热 量流失,起到良好的保温 效果。因此,远红外织物 具有显著的保温作用,适 宜做防寒织物、轻薄型的
冬季服装。
3. 抑菌 纤维中微粒子的加 入,使纤维便面出现多孔 性,表面积增加,表面活 性及表面状态的吸附、扩 散等特性明显提高,是产 品具有吸汗、除臭、杀菌 等功能。抑菌试验表明: 远红外纺织品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 肠杆菌等致病菌的抑菌率 达百分之九十八,利用这 些特性可制作卫生、医疗 用品等产品
远红外线的保健作用
1、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2、使生物体的分子能够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状态。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和平衡,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改善微循环系统 独立水分子可自由出入细胞之间,再透过共鸣共振,转化为热能,令皮下深 层的温度微升,血流速度加快,微丝血管扩张;微丝血管开放愈多,心脏的压力 便可减少,微丝血管的功能是向人体60兆个细胞供应氧气和营养,同时将新陈 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若微循环系统出现毛病,会导致多种毛病,包括高血 压、心血管疾病、肿瘤、关节炎、四肢冰冷麻痹等。成年人微丝血管的总长度可 围绕地球三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可见其重要。 4、增强新陈代谢. 通过远红外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整神经液机体,加强 新陈代谢,使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 5、提高人体免疫。经临床观察,远红外保健品确有提高机体的巨噬细胞吞噬功 能,增强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人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6、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 7、镇痛作用.远红外的热效应,降低了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的改善,水 肿的消退,减轻了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以上种种原因,均起到缓解疼痛 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