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完整篇 带解释

合集下载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载于《三字经》后,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杨宪益所作。

它是一本关于道德教育的经典著作,主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和修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1. 弟子规第一章1.弟子规第1条:“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解释:当父母呼唤你的时候,不要拖延。

当父母给你指示时,要立即行动,不要懒散。

2.弟子规第2条:“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教导你的时候,要恭敬地倾听。

当父母责备你的时候,要顺从接受。

3.弟子规第3条:“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在冬天要保持温暖,在夏天要保持清凉。

早上要省察自己的过错,晚上要安定睡觉。

4.弟子规第4条:“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外出必须告知家人,回家必须露面。

在家中要保持秩序和规律,工作要坚持不变。

5.弟子规第5条:“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即使是小事情,也不能擅自做主。

如果擅自做主,就是违背了道义。

6.弟子规第6条:“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即使是小物品,也不能私藏。

如果私藏,会伤害到亲人的心。

7.弟子规第7条:“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要尽力满足父母的喜好。

对于父母不喜欢的事物,要小心避免。

8.弟子规第8条:“身有伤,貌必改。

过有诸,名必谢。

”解释:如果身体有伤病,要立即改变外表,显得康健。

犯了错误,要立即认错道歉。

9.弟子规第9条:“貌虽恶,心不苟。

事畏神,言由衷。

”解释:即使外貌不好看,也要保持纯洁的内心。

做事要敬畏神明,言语要真诚发自内心。

10.弟子规第10条:“朋友贤,友则善。

与友存,如聚沙。

”解释:选择优秀的朋友,朋友就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与朋友相处要像聚集的沙子一样团结。

2.弟子规第二章11.弟子规第11条:“温良恭俭让于人。

”解释:对他人要温和、恭敬、节俭、谦让。

12.弟子规第12条:“预防乱。

”解释:要提前预防混乱的情况。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dì zǐ guÿ shâng rã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fàn ài zhîng ãr qÿn rãn yǒu yú lì zã xuã wãn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rù zã xiào入则孝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ÿng fù mǔ zã xū shùn chãng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dōng zã wýn xià zã qìng chãn zã xǐng hūn zã dìng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â wú biàn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shì suÿ xiǎo wù shàn wãi gǒu shàn wãi zǐ dào kuÿ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wù suÿ xiǎo wù sÿ cáng gǒu sÿ cáng qÿn xÿn shüng 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qÿn suǒ hào lì wâi jù qÿn suǒ wù jǐn wâi qù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shýn yǒu shüng yí qÿn yōu dã yǒu shüng yí qÿn xiū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qÿn ài wǒ xiào hã nán qÿn zýng wǒ xiào füng xián 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qÿn yǒu guî jiàn shǐ gýng yí wú sâ rïu wú shýng 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jiàn búrù yuâfùjiàn hào qìsuítàwúyuàn 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qÿn yǒu jí yào xiün cháng zhîu yâ shì bù lí chuáng 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süng sün nián cháng býi yâ jū chù biàn jiǔ rîu juã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süng jìn lǐ jì jìn chãng shì sǐ zhþ rú shì shýng 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带解释完整篇皆是精华

《弟子规》带解释完整篇皆是精华
25、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解释】在尊长跟前与尊长说话,或者在尊长跟前与别人说话,应该低声细气,不应该咋咋呼呼;但声音太低,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尊长听不清楚,也不合适。
26、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解释】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该站起来回答,而且应该注视聆听,不应该东张西望。
《弟子规》带解释完整篇-皆是精华
———————————————————————————————— 作者:
———————————————————————————————— 日期:
《弟子规》带解释完整篇,皆是精华
总叙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
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出则悌
17、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18、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fèn]自泯[mǐn]
【解释】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19、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解释】饮食用餐,就坐立行走;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27、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一本古代的儿童教育读物,也是儿童修身养性的重要手册。

它以简练的语言,直接明了的表述了儿童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一、弟子规:听话、尊敬师长、行为得体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作为弟子,首先要遵守孝悌之道,尊敬和顺从师长,举止得体。

同时,要保持谨慎和诚信的品格。

对待他人,要以广泛的爱心,亲近仁善的人。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二、孝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亲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当父母呼唤你时,要立即响应,当他们吩咐你时,要立刻行动,不要懒散。

孝敬父母,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教导,接受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要照顾好父母的生活。

早晨要起床时节省时间,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

外出时必须告知,回来时要与父母见面。

在生活中要有规律,做事不可变卦。

哪怕是小事,也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失去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三、言语:说话文明、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在言语表达方面,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不随便发脾气。

在家中教养,要遵循父母的期望和教导,以诚挚的心听从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要对待父母像冬天温暖他们一样,给予关怀,对待他人要像夏天凉爽一样,让人感受到友善。

早晨起床要节省时间,晚上上床睡觉要按时,不要拖延。

外出时要告知,回来要与父母见面。

在家中要保持常规的生活,不要频繁改变,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虽然是小事,也要承担责任,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影响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弟子规全文译文,释义

弟子规全文译文,释义

弟子规全文译文,释义《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

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

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

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

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圣人训。

解释:这是一部启蒙教育的经典,教导儿童如何行为举止,其内容取材自圣贤的教导。

首孝悌,次谨信。

解释:首先要尊敬父母,孝顺悌亲,然后要谨慎言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

解释:要广泛地关爱他人,同时更亲近仁德之人。

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父母呼,应勿缓。

解释:当父母呼唤时,不要迟缓,应迅速回应。

父母命,行勿懒。

解释:父母有所吩咐时,行动不应懒散。

父母教,须敬听。

解释:当父母教导时,应该恭敬地聆听。

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面对父母的责备,应该顺从接受。

冬则温,夏则凊。

解释:冬天要保持温暖,夏天要保持清凉。

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早晨要清理自己,晚上要整理好自己的思绪。

出必告,反必面。

解释:离开时要告知家人,归来时要面对家人。

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生活要有规律,工作要勤奋,不要轻易变动。

事虽小,勿擅为。

解释:即使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去做,要谨慎小心。

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如果擅自行事,将失去儿子应有的道德。

物虽小,勿私藏。

解释:就算是小物件,也不要私自藏匿。

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若是私藏不告诉亲人,会伤害亲人的心。

亲所好,力为具。

解释:了解亲人的喜好,尽力提供支持。

亲所恶,谨为去。

解释:避免触碰亲人讨厌的事物。

身有伤,贻亲忧。

解释:若自己受伤,会给亲人带来忧虑。

德有伤,贻亲羞。

解释:若品德受损,会给亲人带来羞耻。

亲爱我,孝何难。

解释:如果亲人爱我,孝顺就不难做到。

亲憎我,孝方贤。

解释:即使亲人对我有好感或憎恨,都要孝顺有方。

亲有过,谏使更。

解释:若亲人犯错,应当诚恳地劝告。

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对亲人要愉悦和蔼,言语要温柔。

谏不入,悦复谏。

解释:即使劝告不起作用,也要保持善意的劝告。

号泣随,挞无怨。

解释:若受挫折,可以哭泣,但不要抱怨。

亲有疾,药先尝。

解释:若亲人生病,应先尝试药物。

昼夜侍,不离床。

解释:白天黑夜都要陪伴在亲人身旁,不离开床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規完整篇帶解釋《弟子規》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轍押韻,入孝出悌,符合禮教,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蒙學課本。

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養、高尚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啟蒙教材作為這一階段人們的必讀書目,對其為人處世和在成長歷程中的經驗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1、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解釋】弟子規,是聖人的教誨。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要謹言慎行、講求信用。

2、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解釋】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有益的學問。

3、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解釋】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拖延遲緩;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4、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解釋】父母的教誨,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責備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

5、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解釋】冬天寒冷時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酷熱時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寢後,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解釋】出門時告訴父母去向,返家後,面告父母報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7、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解釋】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解釋】公物雖小,也不要私自占的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會讓父母傷心;9、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解釋】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全力的去做;父母厭惡的事情,要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10、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解釋】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父母就會憂慮;做出傷風敗德的事,父母親就會蒙受羞辱;11、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解釋】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不是困難的事情;父母不喜歡我們或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孝順父母才是難能可貴;12、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解釋】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候要和顏悅色、態度誠懇;13、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解釋】如果父母不高興時不聽規勸,等到父母高興的時候,繼續規勸;父母不聽懇勸,我們雖難過的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要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于不義,鑄成大錯;14、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解釋】父母親生病時,要替父母先嘗藥的冷熱和安全;要晝夜服侍,一時不離開父母床前;15、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解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三年,經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解釋】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合乎禮節,不可鋪張浪費;祭奠父母要誠心誠意;對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樣恭敬。

17、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解釋】兄長要友愛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長;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父母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18、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解釋】輕財重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上包容忍讓,忿怒自然消失;19、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解釋】飲食用餐,就坐行走;長者優先,幼者在後;20、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解釋】長輩呼喚別人,應代為傳喚和轉告;如果那個人不在,前去轉告;21、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現能【解釋】稱呼尊者長輩,不可以直接呼姓名;在尊長面前,謙虛有禮,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22、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解釋】路上遇見長輩,應恭敬問好;長輩沒有說話時,應退後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23、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解釋】騎馬或乘車,遇見長輩,應下馬或下車問候;等待長者離開百步之遠,方可續行;24、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解釋】長輩站立時,晚輩不可先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後,吩咐坐下才可以坐;25、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解釋】在尊長面前說話,要低聲細氣;聲音太低而聽不清楚,也不合適;26、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解釋】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稍慢一些才合禮節;長輩問話時,應當注視聆聽,不可以東張西望;27、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解釋】對待別人的父輩,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別人的兄長,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28、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解釋】早上要比長輩起的早,晚上要比長輩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時光;29、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解釋】早晨起床,務必洗臉梳妝、刷牙漱口;大小便後,馬上洗手;30、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解釋】穿戴儀容整潔,扣好衣服紐扣;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系緊;31、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解釋】放置衣服時,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亂放,避免造成髒亂;32、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解釋】服裝貴在整潔,不在華麗;穿著上要根據自己的身份,與家庭的情況相稱;33、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解釋】對待飲食,不要挑食偏食;飲食適量,不要過少過量;34、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解釋】少年未成,不可飲酒;酒醉之態,最為醜陋;35、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解釋】走路步伐從容穩重,站立要端正;上門拜訪他人時,拱手鞠躬,真誠恭敬;36、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解釋】進門時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時候不可以伸出兩腿,腿不可抖動;37、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解釋】進入房間時,揭簾子、開關門的動作輕緩,不要發出聲響;在室內行走,寬處轉彎,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傷;38、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解釋】拿著空的器具,要像裡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謹慎以防跌倒或打破;進入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可以隨便;39、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解釋】做事不要慌慌張張,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懼困難,不可草率行事。

40、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解釋】打鬥、賭博、色情等不良場所,絕對不要接近;對邪惡的事情,不要好奇過問;41、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解釋】將要入門之前,應先問:“有人在嗎?”進入客廳之前,應先提高聲音,讓屋裡的人知道有人來了;42、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解釋】屋裡的人問:“是誰呀?”,應該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讓人無法分辨是誰;43、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解釋】借用別人的物品,要明著向人請求、征得同意;沒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竊行為;44、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解釋】借人物品,及時歸還;以後若有急用,再借不難;45、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解釋】開口說話,誠信為先;欺騙和胡言亂語,不可使用;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解釋】話多不如話少;說話事實求是,不要妄言取巧;47、奸巧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解釋】不要講奸邪取巧的話語、下流骯髒的詞語;勢利市井之氣,千萬都要戒之;48、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解釋】沒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發表意見;不知道真相的傳言,不可輕信而再次傳播;49、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解釋】對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輕易答應;如果輕易答應,就會使自己進退兩難;50、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解釋】說話時吐字清楚,語速緩慢;說話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51、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解釋】不要當面說別人的長處,背後說別人的長短;不關自己的是非,不要無事生非;52、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解釋】看見他人的善舉,要立即學習看齊;縱然能力相差很遠,也要努力去做,逐漸趕上;53、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解釋】看見別人的缺點或不良行為,要反省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以警惕;54、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解釋】唯有品德才學可以與人相比,不如別人,應當自我激勵,修養德才;55、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解釋】若是穿著飲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氣;56、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解釋】如果聽到別人的批評就生氣,聽到別人的稱讚就歡喜,壞朋友就會來找你,良朋益友就會離你而去;57、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解釋】聽到他人的稱讚,唯恐過譽;聽到別人的批評,欣然接受,良師益友就會漸漸和你親近;58、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解釋】不是有心故意做錯的,稱為過錯;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惡。

59、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解釋】知錯改過,錯誤就會消失;如果掩飾過錯,就是錯上加錯;泛愛眾60、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解釋】凡是人類,皆須相親相愛;因為同頂一片天,同住地球上;61、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解釋】德行高尚者,名聲自然崇高;人們敬重他,並非他的容貌外表好;62、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解釋】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們佩服他,並非他會說大話;6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解釋】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幫助別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應當欣賞學習;64、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解釋】不要獻媚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不要喜新厭舊;65、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解釋】別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擾;別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閒言閒語去打擾;66、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解釋】別人的短處,切記不要去揭短;別人自私自利,切記不要去評說;67、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解釋】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別人聽到你的稱讚,就會更加勉勵行善;68、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解釋】讚揚他人的惡行,就是在做惡事;對別人過分指責批評,會給自己招來災禍;69、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解釋】互相勸善,德才共修;有錯不能互相規勸,兩個人的品德都會虧欠。

70、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解釋】取得或給予財物,貴在分明,該取則取,該予則予;給予宜多,取得宜少;71、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解釋】要求別人做的事情,先反省問自己願不願意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應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強求別人去做;72、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解釋】欲報答別人的恩情,就要忘記對別人的怨恨;應該短期抱怨、長期報恩;73、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解釋】對待婢女和僕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則;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厚更可貴;74、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解釋】仗勢逼迫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

75、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解釋】同樣是人,善惡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齊;流於世俗的人眾多,仁義博愛的人稀少;76、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解釋】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現,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諱,不會查色獻媚;77、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解釋】能夠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是無限好的事情;他會使我們的德行與日俱增,過錯逐日減少;78、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解釋】不肯親近仁義君子,就會有無窮的禍害;奸邪小人就會趁虛而入,影響我們,導致整個人生的失敗。

79、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解釋】不能身體力行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縱有知識,也只是增長自己華而不實的習氣,變成一個不切實際的人;80、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解釋】只是身體力行,不肯讀書學習,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見做事,也會看不到真理;81、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解釋】讀書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82、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解釋】做學問要專一,不能一門學問沒搞懂,又想搞其他學問;83、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解釋】讀書計畫要有寬限,用功要加緊;用功到了,學問就通了;84、心有疑隨劄記就人問求確義【解釋】不懂的問題,記下筆記,就向良師益友請教,求的正確答案;85、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解釋】房間整潔,牆壁乾淨,書桌清潔,筆墨整齊;86、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解釋】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寫字就不工整,心緒就不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