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
关于地质构造,收藏这一篇就足够了!

关于地质构造,收藏这一篇就足够了!地表形态特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地壳各部分质点运动的综合表现。
这种由地球内部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与变位的运动,称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由于地壳的长期运动,造成岩层的产状和岩层的弯曲、断开或产生位移的变化,称为地质构造。
第一节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的主导因素,其基本类型有二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一、垂直运动(升降运动)是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移动。
它表现为地壳的上拱和下拗,并形成大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
地壳垂直的上下升降运动,造成陆地上升(海退)与下降(海侵)的现象。
从现代海岸线的变迁可以得到证实,例如现今我国广东省防城、合蒲、中山等县沿海都有狭长的海滨平原,伸展得非常平坦,并向海面缓缓倾斜,它的沉积物都是海相的物质,其中有海生介壳,这说明了地壳发生了相对上升,海底新近隆起所造成的。
又如河北昌黎县附近有一路碑,上面刻有:高昌黎县五里,离海边五里的标记。
但现近路碑已离海边很近,已不到4里了,这说明了地壳在下降,海水朝向大陆推进。
(—)海侵(超覆)海侵时陆地不断下降,海岸线不断向大陆内部移动(图2-1)。
按照浅海区的海水(浪)的破坏、搬运、沉积的分布规律,依次沉积了砾岩一砂岩一页岩一石灰岩。
由于地壳下降,形成海侵,粗颗粒的沉积物就不断地向陆地方向移动,结果沿着任一浅海垂直剖面内(例如A—A)从时间上自早到晚,反映在剖面上是自下至上看到砾岩一砂岩一页岩一灰岩,即由粗到细的变化过程。
平面分布的特点,则是新的沉积物分布面积比老的较广,称谓超覆。
所以超覆地层是海侵的产物,也是海侵分析之一。
(二)海退(退覆)海退是地壳上升,海水向海洋中心退却的过程(图2 ̄2)所示。
图上I—I水平线表示原始海平面位置,当海岸退至Ⅱ、Ⅲ……时,沉积相发生了变化,在垂直剖面A-A中,自下而上看到的是由石灰岩一页岩一砂岩一砾岩,即由细到粗的粒度变化过程,平面分布的特点,则是新的沉积物分布面积比老的较小,称谓退覆,退覆地层是海退的产物。
第三章_地质图、剖面图

3.褶曲与断层区别
五、底板等高线图的应用
(一)了解煤层产状和地质构造
1.产状三要素:(走,倾,角)及其变化和规律(特点)
①等高线延展方向(走向)的变化情况反映了煤层沿走 向的α变化。 ②等高线的间距(疏,密)变化反映了煤层沿倾向的α 变化。 2.沿走向的断层等地质构造及其分布情况。 3.根据图可以作出任何一种给定方向的剖面图,从而了解 煤层倾向赋存的情况和断层等构造,从上图可平巷通过断层。
(1)找出-60m水平煤层平巷在上、下盘煤层中位置 AB,CD
(2)设下平巷从下盘方向接近断层,有以下3方案: ①B、C两点连线BC即为断层面-60m走向线,故此 从B点开始,沿BC掘进石门2可达到上盘煤层C点。
②设断层面破碎掘进,维护巷道困难,先掘石门1.然后 沿煤层走向穿过断层面与上盘煤层的-60m等高线相交。 ③沿-60m水平按原方向穿过断层面,遇到上盘顶板后, 掘顶板石门与煤层相遇。
§3.2 地质剖面图
一、定义: 假想用垂直平面将大地切开,反映切开面上的煤,岩 层情况和地质构造的图件
二、本图应用:
1.了解剖面内的煤层赋存情况和地质构造。 如:煤,岩,厚,α,L层,剖面内地质构造分布。 2.沿剖面方向的地形起伏,变化情况。
3.可在此图上划分开采水平,确定巷道位置等。
4.布置钻孔,指导勘探。
伪倾角:除倾向线外,其他方向线与水平面夹角,称
为伪倾角,伪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
四、各类地质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在本图中表示方法: 1.单斜构造:在一定范围内,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煤 层称为单斜构造。它往往是其他构造的一部分 2.单斜构造的煤层底板等高线特点: ①等高线平整,均匀,走向稳定,表现为等高线间距大 致相等,大致平行。
地质图的判读

二、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 • • • • • 1.看图名和方位 2.看比例尺 3.读图例 4.读地层柱状图 5.读地质断面图 6.地质图的综合分析
1.看图名和解该图幅的地理位置和 图的类型。例 如,湖北省地质图,湖北省第四纪地质 和工程地质图等,图名列于图幅上方图框外正中部位, 经纬度标于图框边缘。一般地质图图幅是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特殊情况也有用箭头指示方位。一幅地质图一 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 要山岭等命名的。 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 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 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 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 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2.看比例尺
• 比例尺一般注在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 位置。比例尺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数字比例 尺,它是表示地面实际距离被缩小的倍数,如1: 50000,即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上50000厘米或 500米或0.5公里;直线比例尺是把图上一定距离 相当于实际的距离用直线表示出来。比例尺反映 了图幅内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 制图精度愈高,反映地质情况也愈详尽。此外, 图框的右下方注明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及 资料来源,以了解资料的新旧和质量。
3.读图例
• 地质图上各种地层、岩层的性质和时代以及构造等都有 统一规定的颜色和符号。一幅地质图上,有其所表示的 地质内容和图例。图例通常放在图框外的右边,也放在 图框内的空白处。图例包括地层图例和构造图例两方面。 地层图例是把该图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从上到下 顺序排列,用标有各种地层的相应符号和颜色的长方形 格子表示,长方格子的左边注明地层时代系统,右边注 明主要岩性;岩浆岩体的图例按酸性到基性的顺序排列 在地层图例之下。构造图例就是用不同线条、符号所表 达的地质构造的内容和意思,如岩层的产状要素,断层 的种类等,构造图例常放在地层图例之后。地形图例一 般不标在地质图上。
实验九用赤平投影方法解析断层节理构造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应用背景,可以开展断层节理构造的分类与评价,为工程 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赤平投影方法在解析断层节理构造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 善其理论和方法。
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地质研究意义
实验结果对于深入了解区域构造 运动、岩层变形和断层活动具有 重要意义,有助于完善地质理论 体系。
工程应用价值
通过对断层节理的解析,为工程 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保障 工程安全和稳定性。
推动学科发展
实验方法和结果可为类似的地质 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地质 学科的发展。
赤平投影的应用
赤平投影在地质学中广泛应用于分析断层和节理的构造特征 、解释地质现象、预测地下水流和矿产资源分布等方面。
通过赤平投影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断层和节理的分布、产状 和相互关系,为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地质勘查等 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03
断层节理构造基础知识
断层节理构造的定义
断层节理构造是指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断裂构造,由节理 面和断层面共同组成。
感谢观看
有很大影响。
赤平投影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图表 示方法,可以直观地表示各种地 质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了解和掌握断层 节理构造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对于
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赤平投影方法简介
赤平投影的定义
01
赤平投影是一种将三维空间中的 点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通 过投影,可以直观地展示出点在 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节理面是指岩石中的裂隙,通常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断层 面则是指岩石断裂错开的面。
《断层的表示》课件

断层对矿产资源评估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断层对矿产资源评估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影响矿产资 源的量和品质。
在矿产资源评估中,断层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断层的活 动可能会导致矿产资源的量减少或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矿 产资源的品质。因此,在矿产资源评估中,需要充分考虑 断层的活动规律和影响程度,对矿产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估 。同时,也需要加强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提高对断层和 矿产资源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断层常常是地震活动、矿产形 成和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断层的类型
正断层
上盘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的断层。
逆断层
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 下降的断层。
平移断层
两盘岩块沿水平方向相对 位移的断层。
断层形成的原因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是形成断层的主要动力 来源,包括板块运动、地壳升降 和褶皱等。
地震活动
地震可以引起地壳岩层的破裂和 位移,形成各种类型的断层构造 。
断层在地质断层线是表示断层面走向和倾斜的线 ,通常用虚线表示。
标注断层的性质(正断层、逆断层等 )和规模(长度、落差等)。
断层点的标注
在地质图上标注断层点,包括断层的 起点、终点和断层线的转折点。
断层在地质图上的分析
断层与地层关系分析
分析断层与地层的相互关系,判断地层的分布和构造特征。
地下水资源开发
总结词
断层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通道,通过断层的表示和分析,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地 下水资源。
详细描述
断层是地下水流动的重要通道,通过断层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 的分布和流动规律,合理规划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 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质图上断层性质与断距的确定课件

在地质图上,如果断层与火山活动、岩浆活动的分布和走向有密切关系,这可能表明这些地质活动影响了断层的 形成和性质。例如,如果火山或岩浆活动的中心与断层的走向一致,这可能表明这些活动对断层的形成起到了促 进作用,进而影响断层的性质。
02
断距的确定
依据两盘对应岩层或地层单位的倾斜产状
确定断距
根据两盘对应岩层或地层单位的倾斜产状,可以确定断层的 性质和断距。如果两盘对应岩层或地层单位的倾斜方向和倾 角不同,说明存在断层活动,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断层的位 移量来确定断距。
总结词
矿产资源勘探中,断层的性质和断距的确定对于矿体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通过对矿区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结合矿床学、岩石学、 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可以确定断层的性质和断距,进而了解矿体的形态和空间位
置,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要信息。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地质图,可 以研究地壳运动的长期变化和趋
势。
04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区域地质调查中的断层性质与断距确定
总结词
区域地质调查中,断层的性质和断距的确定 对于了解地质构造、预测地质灾害和评估资 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在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资 料,结合遥感、物探等手段,可以确定断层 的性质(如正断层、逆断层等)和断距(即 断层两侧地层错动的距离),进而揭示区域 地质构造格局,为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 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VS
注意事项
在确定断距时,需要注意地层的原始分布 和厚度,因为地质历史中可能存在其他因 素造成地层缺失或分布发生变化,影响断 距的准确测量。同时,还需要考虑地壳运 动对地层分布的影响。
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

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1)断层面产状的判读1)断层线是断层面在地面的出露线,因此它和倾斜岩层露头线一样,可用“V”形法则来判断其断层面的产状;2)一般在地质图上断层线都会用箭头符号标示其倾向,断层线(红长线表示断层走向,箭头表示断层倾向,数字表示断层倾角)。
(2)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的确定1)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大体一致),它可造成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
在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则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新岩层一侧为下降盘。
但有一个例外,即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斜角时,在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下降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
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是正断层或逆断层。
2)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垂直或斜交),它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中断或错开现象。
①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割倾斜岩层时,地质图上都表现为岩层界线的错移,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方向移动的一盘为相对上升盘(即出现较老岩层)。
②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过褶皱时,则会使褶皱核部(或轴部)在断层两侧发生宽窄的变化,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
同理,断层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该横向或斜向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
③若横向或斜向的断层切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
(3)断层时代的确定1)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来判定,断层总是发生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岩层时代之后,在覆盖它的最老岩层时代之前。
2)根据断层的相互切割关系或断层与岩体的相互关系来判定。
被切割者时代较老,切割者时代较新。
断层的种类: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如果它们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
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和左滑断层。
构造地质实训9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c.倾斜岩层或斜歪褶皱被横断层切断时: ➢ 若是由正(或逆)断层造成的地质界线错移,
则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向方向移动的一盘为上 升盘。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c.倾斜岩层或斜歪褶皱被横断层切断时: ➢若是褶皱,则岩层界线向轴面倾斜方向移动的
一盘为上升盘。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确定了断层 面产状和断层相 对位移方向,就 可确定断层的性 质。
构造地质学
实训九、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1.目的要求
(1)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 (2)在地形地质图上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2.实训说明
2.1 断层发育区地质特征的概略分析 分析该区出露的地层,建立地层层序;判定
不整合接触的时代;研究新、老地层分布及产状, 确定区内褶皱形态和轴向以及断层发育状况。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b.横向或倾向正(或逆)断层切过褶皱时,背斜核 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如为 平移断层,则两盘核部宽窄基本不变。ຫໍສະໝຸດ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b.横向或倾向正(或逆)断层切过褶皱时,背斜核 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如为 平移断层,则两盘核部宽窄基本不变。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3.作业
(1)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并判别断层性质。 (2)求断层面产状和断距。 (3)确定断层形成时代。
b) 延长穿过断层线 与另一盘的同一 层面相交;
c) 此交点的标高与 该走向线之间的 标高差即为铅直 地层断距。
实训9 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
(1)断层面产状的判读
1)断层线是断层面在地面的出露线,因此它和倾斜岩层露头线一样,可用“V”形法则来判断其断层面的产状;
2)一般在地质图上断层线都会用箭头符号标示其倾向,断层线(红长线表示断层走向,箭头表示断层倾向,数字表示断层倾角)。
(2)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的确定
1)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大体一致),它可造成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
在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则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新岩层一侧为下降盘。
但有一个例外,即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斜角时,在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下降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
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是正断层或逆断层。
2)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垂直或斜交),它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中断或错开现象。
①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割倾斜岩层时,地质图上都表现为岩层界线的错移,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方向移动的一盘为相对上升盘(即出现较老岩层)。
②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过褶皱时,则会使褶皱核部(或轴部)在断层两侧发生宽窄的变化,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
同理,断层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该横向或斜向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
③若横向或斜向的断层切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
(3)断层时代的确定
1)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来判定,断层总是发生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岩层时代之后,在覆盖它的最老岩层时代之前。
2)根据断层的相互切割关系或断层与岩体的相互关系来判定。
被切割者时代较老,切割者时代较新。
断层的种类:
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如果它们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
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和左滑断层。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
之所以如此称呼,因为要追索被移动了的地表特征时,该人需沿断层线转向左边,才能在那一边找到与这边相对应的特征。
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走向断层。
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断层是一条右旋断层或滑动断层。
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
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
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若断层面倾角大于45°,则称逆断层。
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界于走向滑动断层和倾向滑动断层之间的,叫斜向滑动断层。
断层两盘之间的相对位移常被叫作断层落差和平错。
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错反映水平位移。
以上所说的断层都有一个共同的运动特点,即在运动中两盘的构造保持着平行。
但也可以有这样的断层,相邻两盘块体之间发生了扭动、转动,这样的断层被称为旋转断层或剪状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