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复习题
家畜遗传育种复习题

家畜遗传育种复习题名词解释遗传:子代基本上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子代与亲代、子代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完全一样的现象.同源染色体:在大小、形态、着丝粒的位置、染色粒的排列等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统称。
表型: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
突变:染色体上某一个基因位点内发生了化学结构的变化.基因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占其等位基因总数的相对比率。
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间的比率。
近交:6代以内双方具有共同祖先的公母畜交配。
近交衰退:由于近交,家畜的繁殖性能、生理活动以及与适应性有关的各性状,都较近交前有所削弱的现象。
品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异质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来的种畜群。
随机交配: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群体中,任何个体与所有异性个体都有相同的交配机会,即任何与异性个体的结合都是随机的.群体有效含量:在近交增量的效果上群体实际头数所相当的理想群体的头数。
杂交:不同种群之间的公母畜的交配.杂交优势:杂种后代(子一代)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诸方面的表现优于亲本纯繁个体的现象.配合力: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杂种优势的程度。
选择填空1、根据细胞的结构和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可将生命有机体划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高等动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结构,其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2、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主要包括染色丝、次缢痕、染色体基质、着丝粒、随体。
3、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这两类化学物质所组成。
4、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家畜遗传育种复习题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遗传变异染色体姐妹染色体同(异)源染色体性染色体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联会配子转化遗传信息遗传密码三联体密码传录翻译基因中心法则性状相对性状(隐)显性性状测交分离现象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连锁交换纯合体杂合体上位作用多因一效一因多效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加性效应上位效应非加性效应遗传力遗传相关重复力育种值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鉴定选择差世代间隔年改进量留种率系谱同胞测定后裔测定综合选择指数选配品质选配异质选配亲缘选配近交近交系数亲缘系数近交衰退品种群体有效含量杂交优势杂交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二元杂交三元杂交顶交专门化品系品系单系近交系二、填空:1、与遗传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2、细胞的分裂周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减数分裂—I过程复杂,特别是其前期,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5个时期。
4、三联体密码子中,起始密码有_____个,如_________;终止密码有______个,如____________。
5、分离规律验证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 ,分离规律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_ 。
6、自由组合规律的F2代四种类型比为______________。
7、性染色体的类型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三种。
8、分离规律的实质是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的两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9、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数是__________ 。
10、变异的类型分为_______ 和_________ ,原因分别是______和_____ 。
11、染色体数量畸变的类型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_,染色体结构畸变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家畜育种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疆农业大学姓名:***班级:动科126 专业:动物科学学号:*********家畜育种学试题(2014年12月5日)一、名词解释:1、家畜:驯化了的哺乳动物(侠义),已驯化的动物(广义)。
2、品种:具有有益经济性状,并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适应能力的,并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条件的改变而能够改变生产力的方向,同时将性状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家畜群体。
3、生长发育:家畜以受精卵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不同形态,不同机能的组织器官构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整个过程。
4、累积生长:任何一个时期所测得体重和体尺,代表该家畜被测定以前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5、绝对生长: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用以说明某个时期内家畜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
6、经济成熟:指家畜经济利用状况为最佳的时期。
7、性成熟:指家畜的生殖机能开始正常活动,能够繁殖后代的时期。
8、生产力(生产性能):指家畜能产出合乎标准的,有一定数量的畜产品的同时,对各种饲料和设备的利用能力。
9、性能测定:指确定重要经济性状,并对其表型值施行度量的过程。
10、群体遗传结构:指该群体各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1、基因频率:在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占同一基因座上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
12、基因型频率:某一基因座上特定的基因型在该基因座全部基因型上所占的比率。
13、系谱:指某一种畜的父母亲及各祖先的编号、生产成绩及鉴定结果等重要历史性资料所记载的文件。
14、自然选择:自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15、人工选择:指人类从家畜群体中,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合乎标准的优良个体留作种用的方法。
16、表型选择:指根据家畜实际表现的好坏来进行选择的方法。
17、基因型选择:根据所得性状基因型的具体表现进行选择的方法。
18、育种值:影响数量性状累加基因的加性效应。
19、综合选择指数:把多个性状的资料综合在一起,而制定的一种指数。
(完整word版)家畜育种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18、培育新品种应含有:杂交创新阶段、自群横交固定阶段、扩群提高阶段、新品种的验收和推广。
19、记录分为临时性记录和永久性记录。
20、品系主要分地方品系、专门化品系、单系、群系、近交系。
21、品系繁育的程序有创造条件、明确目的、建立品系、利用品系。
5、家畜育种工作的特点:长期性、综合性、群众性。
6、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
7、影响生产力的内在因素:性别、年龄与利用年限、个体大小。
8、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因素有基因突变、遗传源变、迁移、选择。
9、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素:选择差、遗传力。
10、选择可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防止近交的方法:(1)要严格选择与淘汰 (2)加强饲养管理 (3)血缘更新 (4)灵活运用远交
近交对生产有利的一面:(1)揭露有害基因 (2)保护优良个体血统 (3)提高畜群同质性 (4)固定优良性状
12、品系应具备的条件及品系繁育的重要作用?
答:应具备的条件:(1)品系应具有突出特点 (2)遗传性相对稳定 (3)应具有一定的数量
新疆农业大学
姓名:王国兴
班级:动科126
专业:动物科学
学号:220140020
家畜育种学试题
(2014年12月5日)
一、名词解释:
1、家畜:驯化了的哺乳动物(侠义),已驯化的动物(广义)。
2、品种:具有有益经济性状,并能满足人类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适应能力的,并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条件的改变而能够改变生产力的方向,同时将性状特性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家畜群体。
四、计算题:
1、绝对生长: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提纲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名词解释:(20分)1、发情2、生殖激素3、激素4、杂种优势5、选种6、数量性状8、杂交9、发情鉴定10、质量性状二、选择题(20分)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O型B.XY型C.ZW型 D.ZO型 E.XX型2、性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无丝分裂D.芽裂E. 都不对3、家禽中雌性是()A.XYB.XOC.ZW D .XX E.ZZ4、以下哪一个不是细胞膜的作用()A. 保护细胞B. 传递刺激C. 提供能量D. 物质交换5、睾丸的主要机能是()A、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B、具有吸收睾丸液C、有利于精子成熟D、为精子提供营养成份6、卵巢的主要机能是()A、为早期胚胎提供营养B、调节卵巢的机能,导致发情C、贮存、筛选和运送卵子D、卵泡发育和排卵以及分泌雄激素和孕酮7、促进母畜的发情行为,第二性征和雌性动物的乳腺发育,刺激生殖器官发育的生殖激素是()A、孕激素B、雄激素C、雌雄素D、松驰素8、遗传物质主要载体是()A.DNAB.蛋白质C.染色体D.RNA9、以下哪个不是有丝分裂的特点()A、产生两个配子B、分裂一次C、分裂二次D、染色体数目不变10、影响家畜繁殖力最主要因素是()A、遗传B、环境C、营养D、管理11、基因型为AaBb可产生4种配子,下列哪个不是它产生的()A. ABB. AbC. BbD. ab12、各种两性动物中,雌雄比例接近()A.1:1B.1:2C.1:3D.2:113、在减数分裂过程()A.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B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二次C.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D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二次E. 都不对14、遗传物质存在于()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器E. 都不对15、哺乳动物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表示方式为()A、XYB、XXC、ZWD、XO三、填空题(20分)1、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畜育种学复习试题

家畜育种学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1.家畜育种:是指提高畜禽品质,增加良种数量以及改进畜产品质量与扩大优质产品额的工作。
也就是不断扩大和改良提高现有畜禽品种和创造高产品种、品系以及利用杂种优势的工作。
2.种与品种:种即物种,指个体间能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的生物群。
在自然条件下,不属于同一个种的个体不能相互交配而交流基因;它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产物。
品种则指同种畜禽中差异显著的不同类群或基因型类群,同一个品种中的成员具有相同的来源、相同的适应性、相似的特征特性、遗传性稳定、较高的种用价值、一定的结构和一定的数量。
品种是畜牧学分类单位,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工选择的产物。
3.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有机体各组织器官通过细胞分裂,在体积和重量上不断增加的量变过程。
发育则是指有机体在细胞缝裂的基础上,进行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质变过程。
4.外貌与体质:外貌即(长相),视之畜禽的外部形态;体质即身体素质,是指同生理机能相适应的体内外结构状况,它是外貌的内部结构,而通过外貌来体现。
5.选种与选配:选种就是按照预定目标,从畜群中选择优良个体作种用,淘汰不良个体供经济用,其目的在于增加后代群体某些优良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减少某些不良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定向改变群体的遗传结构,在原有群体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类型;选配则是指选择合适的公母畜进行交配,以产生符合要求的后代。
6.选择反应与选择强度:选择反应是指选留种畜群所生后代某性状均值与同期畜群统一性状均2值之差,公式为R=HS;选择强度即标准化的选择差,也就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公式为i=S/δ。
7.世代间隔与年改进量:世代间隔是指从上一代个体的某一发育阶段到下一代个体的同一发育阶段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用留种个体出生时其父母的平均年龄来表示;年改进量则指经过一代选择平均一年所获得的遗传改进量。
8.近交系数与杂种优势率:近交系数是指个体通过双亲从共同祖先获得相同基因的机会,也就是通过近交造成纯合基因型的百分率;杂种优势率系指杂种群体均值超过两亲本群体均值部分占两亲本群体均值的百分率。
《家畜育种学》试题A参考答案

《家畜育种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A A C C AB B A A B A B DC 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三、名词对比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近交衰退指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降低的现象; 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近交衰退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主要在于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2. 个体育种值与EBV: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虽然育种值可以稳定遗传,但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即EBV。
3.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4. 育种与保种:育种指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保种指人类管理和利用家畜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
育种是不断打破群体遗传平衡的过程,而保种需要尽量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
5. 专门化品系与配套系:专门化品系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
配套系指利用若干个品系,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所筛选出的具有最佳特殊配合力的杂交组合。
四、简答题(共25分)1.与常规选择方法相比,MAS具有哪些优越性?(5分)增加遗传评定的准确性;进行早期遗传评定;降低遗传评定的成本;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
家畜遗传育种复习题Word版

家畜遗传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遗传变异染色体姐妹染色体同(异)源染色体性染色体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联会配子转化遗传信息遗传密码三联体密码传录翻译基因中心法则性状相对性状(隐)显性性状测交分离现象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连锁交换纯合体杂合体上位作用多因一效一因多效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缺失重复倒位易位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加性效应上位效应非加性效应遗传力遗传相关重复力育种值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漂变鉴定选择差世代间隔年改进量留种率系谱同胞测定后裔测定综合选择指数选配品质选配异质选配亲缘选配近交近交系数亲缘系数近交衰退品种群体有效含量杂交优势杂交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二元杂交三元杂交顶交专门化品系品系单系近交系二、填空:1、与遗传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2、细胞的分裂周期分为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 _______。
3、减数分裂—I过程复杂,特别是其前期,其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和 _______5个时期。
4、三联体密码子中,起始密码有_____个,如_________;终止密码有______个,如____________。
5、分离规律验证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 ,分离规律的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_ 。
6、自由组合规律的F2代四种类型比为______________。
7、性染色体的类型有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三种。
8、分离规律的实质是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的两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9、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数是__________ 。
10、变异的类型分为_______ 和_________ ,原因分别是______和 _____ 。
11、染色体数量畸变的类型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_,染色体结构畸变分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育种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家畜生长发育的阶段可分为( B )。
2.A、胎儿期和生后期 B、胚胎期和生后期 C、胚期和胎儿期 D、胎前期和胎后期3.营养供不应求时,动物机体会分解自身某些组织以维持生命,其分解顺序为( A )。
4.A、脂肪→肌肉→骨→胚胎 B、胚胎→肌肉→骨→脂肪5.C、肌肉→脂肪→骨→胚胎 D、脂肪→肌肉→胚胎→骨6.以下那种留种方式下的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C )。
7.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8.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9.两个半同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 A )10.A、 25% B、 50% C、 12.5% D、 6.25%11.品质选配是根据交配双方( C )进行。
12.A、亲缘关系 B、体型 C、品质 D、外貌13.形成合子的两个配子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
14.A、亲缘系数 B、近交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15.为了获取最大的杂种优势用于商品生产,应采用( D、)。
16.A、育成杂交 B、级进杂交 C、导入杂交 D、经济杂交17.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
18.A、繁育体系 B、杂交 C、选择 D、繁殖19.在下列品种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20.A、合成品系 B、近交系 C、专门化品系 D、群系21.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22.A、单系 B、品族 C、近交系 D、群系23.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培育品种的是(B )24.A、藏鸡 B、新疆细毛羊 C、荣昌猪 D、四川白鹅25.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 A )。
26.A、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B、杂种母畜 C、上代亲本 D、纯种母畜27.杂种优势在( B )表现最明显。
28.A、亲代 B、子一代(F1) C、子二代(F2) D、子三代(F3)29.选择差与留种率之间呈( B )相关。
30.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偏相关31.结合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进行的选择叫( D )。
32.A、个体选择 B、家系选择 C、家系内选择 D、合并选择33.育种值是指基因的( A )。
34.A、加性效应值 B、显性效应值 C、上位效应值 D、互作效应值35.畜群大小一般用( C )表示。
36.A、个体数 B、实际含量 C、有效含量 D、公母比例37.选择的最大作用是( C )。
38.A、选优去劣 B、打破了平衡39.C、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创造变异40.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之间的关系是( B )。
41.A、呈正相关 B、呈负相关 C、不相关 D、呈偏相关42.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在于( B )43.A、、选择间隔太长 B、、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44.C、、选择强度太小 D、、育种值估计不准45.选择差除以该性状的标准差称为( D )。
A、留种率B、选择反应C、世代间隔D、选择强度46.伴性快羽公鸡与伴性慢羽母鸡交配后,子一代的母雏为( D )。
A、丝羽型B、慢羽型C、常羽型D、快羽型47.选择指数法是针对( D )性状的选择方法。
A、单一B、质量C、抗病D、多个48.发源于一头优秀种公畜的畜群称为( A )A、单系B、品族C、近交系D、群系49.核心群取得的遗传改进扩展到商品群是通过( A )实现的。
A、繁育体系B、杂交C、选择D、繁殖50.下列交配类型中,属于种间杂交的组合是( C )。
A、太湖猪×长白猪B、水牛×黄牛C、马×驴D、山羊×绵羊51.下列那种措施是防止近交衰退最有效的措施( B )。
A、异质选配B、选择+淘汰C、环境控制D、后裔测定52.下面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选择反应( C )。
A、遗传变异B、选择强度C、世代间隔D、留种率53.在下列品种中,属于原始品种的是( A )A、藏鸡B、新疆细毛羊C、荣昌猪D、四川白鹅54.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基础是基因的( C )效应。
A、显性B、上位C、加性D、互作55.纯合的相同等位基因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的概率称为( B )。
56.A、亲缘系数 B、近交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57.如果A与B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20%,且这两个个体均非近交个体,则这两个个体交配所生后代的近交系数是( B )A、 40%B、 10%C、 20%D、 12.5%58.在下列品系中,采用杂交的方法建立的品系是( A )。
59.A、合成品系 B、近交系 C、专门化品系 D、群系60.同质选配的作用( C )。
61.A、导致群体分化 B、导致群体纯合C、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创造变异62.( C、)留种方式下群体有效含量最大。
63.A、公母数量不等,随机留种 B、公母各半,随机留种64.C、公母各半,各家系等数留种 D、公少母多,各家系等比例留种二、判断题1.生物遗传多样越丰富,说明其变异程度越大,适应性越广。
(√)2.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就是近交个体。
(×)3.品质选配与亲缘选配是彼此独立的两种选配方法。
(×)4.同质选配导致纯合子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减少。
(√)5.同一品种可以有不同的来源。
(×)6.杂种优势利用就是将具有不同优点的群体杂交以进行商品代生产。
(×)7.通过选择的作用,群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型有利基因。
(×)8.小群体中配子的抽样误差是是造成群体随机遗传漂变的根本原因。
(√)9.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呈强的正相关. (×)10.BLUP法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效应进行估计和校正。
(√)11.生物遗传多样性越丰富,说明其变异程度越大,适应性越广。
(√)12.有亲缘关系的个体就是近交个体。
(×)13.如同时选择n个性状,则每个性状的选择反应只有选择单个性状时的选择反应的1/n。
(×)14.同质选配导致纯合子频率增加,杂合子频率减少。
(√)15.同一品种可以有不同的来源。
(×)16.轮回杂交中母本群除第一次使用纯种外,以后各代均用杂交所产生的杂种母畜(√)。
17.通过选择的作用,群体中可以产生更多的新型有利基因。
(×)18.小群体中配子的抽样误差是造成群体随机遗传漂变的根本原因。
(√)19分化生长率a<1时,表示局部生长速度小于整体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晚熟部位. (×)20. 当需要改变原有品种的主要生产力方向时,应采用导入杂交。
(×)三、名词解释1. 驯养与驯化:驯养指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饲养;驯化指人类在野生动物驯养过程中,经过长期饲养、选择和培育,使动物的体型外貌、生活习性、生产性能等发生根本性变化(遗传基础发生改变),完全丧失野性而依赖于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
驯养和驯化是野生动物成为家畜所经历的两个阶段。
2. 生长波与生长中心:体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生长强度有顺序地依次移行的现象,称为生长波。
体轴骨骼和四肢骨骼的生长波中,最后生长的部位,称为生长中心。
支配畜体各类骨骼生长的有主要生长波和次要生长波。
两个生长波汇合之处即生长中心。
3. 家系选择与同胞选择:家系选择指在选种时根据家系均值的高低予以选留;同胞选择指在选种时根据同胞测定的成绩进行选留。
家系选择所依据的家系均值包含了备选个体本身的生产成绩,而同胞选择所依据的同胞成绩不包括备选个体本身成绩。
4.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指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指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5. QTL与MAS: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Loci) ,指数量性状基因座,是对数量性状产生影响的基因座或基因簇(染色体片段);MAS: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指标记辅助选择,是借助(分子)遗传标记信息选择种用个体(个体遗传评定)。
QTL和MAS 是现代分子育种中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
1. 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称为选择强度。
2.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3. 估计育种值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表型值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估计,由此得到的估计值称为估计育种值。
4. 配合力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间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5.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
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生产性能测定有何意义?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估计群体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提供信息;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为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为各类杂交组合类型的配合力测定提供信息;为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2.多性状选择有哪些方法?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综合选择(选择指数)法,多性状BLUP法等。
3.与传统的选择指数法相比,BLUP育种值估计法有何优越性?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按照最佳线性无偏的原则去估计线性模型中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BLUP的实质是选择指数法的推广,但它有别于选择指数法,它可以在估计育种值的同时对系统环境误差进行估计和矫正,因而,在传统育种值估计的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其估计值也具有理想值的性质。
4.群体继代选育法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组建基础群、闭锁繁育、选种选配。
5.影响杂交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亲本群体的纯度;亲本群基因频率的差异大小;亲本是否含优质高产基因;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否明显;遗传力的高低等6.家畜遗传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什么?高产品种对低产品种的排挤;盲目杂交;掠夺性开发利用。
7.家畜的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1)具有相同的来源;(2)具有相似的性状和适应性;(3)具有遗传稳定性和高种用价值;(4)具有一定的结构:由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或类群构成;(5)有足够的数量;(6)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8.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什么?(1)经济意义:保护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当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借助品种资源,生产者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
(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