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对一棵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天津市红桥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天津市红桥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天津市红桥区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3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隧.(suí)道奇葩.(pā)罅.(xià)隙窸窸窣.(sū)窣B. 木讷.(nè)差.(chā)距熨.(yù)帖含情脉.(mò)脉C. 檄.(xí)文隽.(juàn)永苜.(mù)蓿量.(li ánɡ)体裁衣D. 粗糙.(cāo)籼.(shān)稻匝.(zā)道搔首踟.(chí)蹰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接盘撰写姿态牵强附会B. 座落鹿寨纠葛礼尚往来C. 恐吓闲暇阐释不知所错D. 贬低截瘫绸锻残羹冷炙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一个人知识面宽了,思维空间也随之____,认识能力也能随之提高。

(2)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____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

(3)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所选择的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____。

A. 拓宽沉醉喧嚣B. 拓展沉醉喧闹C. 拓宽沉湎喧闹D. 拓展沉湎喧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看到橘子洲头到处散落着欣欣向荣....的红色秋叶,毛泽东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B.年过不惑的杰克·罗恩,凭借大型壁画《天堂之火》,终于能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

C.登上了仰慕的泰山,同学们俯瞰云雾松柏,仰望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大开眼界。

D.想当年,我们俩风华正茂....,为了革命事业而奔赴异乡,可是现在,双鬓已染秋霜。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尝试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同学们文化课的学习效率全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B. 据老人事后回忆,包里有刚从银行取的钱,还有银联卡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C. 在有关部门治理下,全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门前流过的溪①溪在门前小桥下穿过,瘦得像根弯曲的高粱秆。

②鹊雀窝沟里的这条溪没有名字,它瘦弱、普通。

瘦弱得孩子踩一脚就把它踩断了,普通得山里到处都有,随便在哪里迈一步,都会踩着。

所以,这样的溪,连起个名字的必要都没有。

它在门前流了很多年,也确实一直没有一个名字。

③虽如此,它也由来已久了。

久到哪朝哪代,我不知道。

爷小的时候就有,爷的爷小的时候也有。

溪水虽小,却真是很久远了。

想想,我们居住的山沟,就是被溪水像刀锋一样在大地上一点点划开的一道伤痕。

这溪,也许原来的水量很大,时间太久,它才老成这样。

④如此,这条老溪诞生于哪一天,我就不得而知了。

也许是唐宋,也许是秦汉,还可能是上古,或者更早。

那时候这里也许还是一片平原或者丘陵,柴草茂盛,荒无人烟,河水两岸,我想象着只有一些野狼或(a)风情万种的狐狸。

⑤溪水虽瘦,却也(b)源远流长。

一条山溪,会有许多源头,像一只手臂伸出的手指,山就这样被它抓住了。

或者更像一棵树,向大地深处伸出许多根子,水就被它吸出来了。

门前这条溪,我看见它的许多源头,有的在地头的墙窟里,有的在山上的石头缝中,还有的就在一蓬柴草的根部。

清凉的泉水,从不同的地方汩汩地流出来,向低洼处流下去,两条碰在一起,就合二为一,分不清彼此了。

之后又有更多的细流加入进来,混合成山里的溪。

⑥汇流到门前的溪,有一股是从东山流下来的,流到门前,有一道几米高的瀑布,平时淅淅沥沥的,或流或断,雨季里水多了,就成了一条白练,日日夜夜哗哗作响,间或遇到暴雨,那里就呈现出一道(c)奇伟壮阔的土黄色瀑布,倾泻而下,隆隆有声。

⑦还有一股是从东山与北山之间的山沟里流出来的,从东北角跌宕而下,平时羸弱,遇雨丰盈。

我常在这股溪水里戏耍,甚至粘着满脚的泥,就踩到水里,可是那溪不在乎,翻几个带着泥土的滚儿,顾自流去。

【全国名校】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上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名校】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上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上学期高中一年级期末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 .凡在北国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图炉煮茗,或吃涮.(shuàn )肉,剥(bāo )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B .摇曳(yè)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秆.(gān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食指《相信未来》)C .这个世界的启事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háo )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D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鬼秘地说,“再一强.(jiàng ),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

”(鲁迅《祝福》)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以一眚掩大德.....”,是一位公正评价者应该有的品质与气度。

B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陈彼得老先生的一曲《青玉案·元夕》荡气回肠,赢得了不绝如缕....的掌声。

C .登临高地,探寻幽处,终至于心凝形释....,宠辱皆忘,这大抵是失意文人墨客的自我救赎之路吧。

D .不论亲疏远近,但凡有利害关系,他便锱铢必较....,一点情面也不给。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一棵树的故事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棵树的故事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棵树的故事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一棵树的故事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向生命鞠躬李志林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

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工的东西构成的。

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的初冬。

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

剩下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而了无生气。

置身在这空旷寂寥的山上,更多感受的是一种原始的静谧和苍凉。

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惊恐地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

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我蹑手蹑脚地靠过去。

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很衰老或孱弱,才蹦出去不到一米。

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这只周身呈土褐色的蚂蚱因惊惧和愤怒而拼命挣扎,两条后腿有力地蹬着。

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必被它逃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身体的末端捅入,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

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它用前腿揽刮着,那是它的血。

我将它交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的,是害虫。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它盯视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

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新鲜,或许他在指望从土里刨出点什么东西来。

我点着一支烟,眺望远景。

“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

我扭头看去,见儿子只握着一根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

我连忙跟儿子四处寻找。

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已受到重创,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未找出两步就轻易地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

我将蚂蚱重又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并没有离开,而是蹲在儿子旁边注视着。

我要看看这五脏六腑都被穿透的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竟能逃跑!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

愧对一棵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愧对一棵树-阅读理解及答案

愧对一棵树1.愧对一棵树矫友田(1)老屋的院子里曾长着一棵香椿树,那是父亲从一位亲戚家移植过来的。

它的主干虽然只有婴儿的胳膊粗细,却光洁挺拔,超过了老屋的屋脊。

(2)每到春天,香椿树便生出柔嫩的叶芽。

我们就会把那些像雉鸡翎一样对生的,且散发着特殊芳香的嫩叶采摘下来。

经盐水卤过之后,便成为一道鲜美的菜,可以直接就着玉米饼子或馒头食用。

嚼在口里,香气四溢。

(3)另外,还有一种在当时看来较为奢侈的吃法,那就是将卤过的香椿叶用刀剁成细末,而后再打上几个鸡蛋,用油炒着吃,更是鲜美无比。

(4)那时候,母亲总是要把采摘下来的香椿叶分成许多份,然后打发我给周围的邻居送去,让大家伙都尝一尝鲜。

因此,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时常会因为自家拥有一棵香椿树而感到骄傲。

(5)那年夏天,突然袭来一场台风。

街头上那些碗口粗细的柳树,有许多都被连根拔起。

我家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也没能幸免,被台风拦腰折断,只剩下半截光秃秃的树干。

尽管我们一家人对它精心呵护,在它剩余的半截树干上,也曾生出过绿芽。

可是不久,它便染上一种怪病,从断裂处到根部在一点一点地干枯,而我们只能期盼它奄奄一息的生命能够出现奇迹。

最终,奇迹并没有发生,那一棵香椿树死了。

没有香椿树的春天,我们一家人总是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6)又一年春天,我和小伙伴在村头的树林里玩耍时,发现了一棵酷似香椿的小树苗。

它伸展着几排像香椿叶一样的叶芽,令我激动不已。

在几个小伙伴的帮助下,我们将那棵小树苗挖了回来,补种在先前那棵香椿树的位置上。

(7)傍晚,父亲从外面回来,他发现了院子里的那一棵小树苗后,惊讶地问道:“这是你栽的吗?”(8)我得意地说:“是啊,这是我在村头的树林里发现的。

”(9)父亲俯下身去,摘下一片嫩叶,用手指揉捏了几下,而后放在鼻子上嗅了一下,继而笑着对我说:“它虽然长得跟香椿树一样,但它可不是香椿树,它的名字叫臭椿。

不信你摘一片叶子闻一闻,上面有一股怪怪的臭味。

”(10)我将信将疑地摘下一片叶子,像父亲那样将它揉碎,放在鼻子上嗅了嗅,果然有一股难闻的臭味。

王崇亚《向一棵树鞠躬》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崇亚《向一棵树鞠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王崇亚的《向一棵树鞠躬》,回答18—21题。

(20分)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③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④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⑤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

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

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⑥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

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

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

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

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一一它长成了灌木丛。

⑦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

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

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⑧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⑨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

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

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⑩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

2023年福建省南安一中语文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3年福建省南安一中语文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3年福建省南安一中语文高三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

沛公起,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败泗水守薛西,击章邯军濮阳,破赵贲军开封,攻武关,至霸上,无不却敌先登。

项羽闻沛公欲王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进至戏。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

樊哙居营外,闻事急,即带剑拥盾入。

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起如厕,麾樊哙出,与俱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

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

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

绛侯、灌婴等莫敢入。

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

福州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福州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福州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附答案)一、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月到中秋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

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③天渐渐黑下来。

牛和羊都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

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

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

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象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④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

在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移动。

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

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

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还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⑤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

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

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

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

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

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

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

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

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

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⑥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

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愧对一棵树
1.愧对一棵树
矫友田
(1)老屋的院子里曾长着一棵香椿树,那是父亲从一位亲戚家移植过来的。

它的主干虽然只有婴儿的胳膊粗细,却光洁挺拔,超过了老屋的屋脊。

(2)每到春天,香椿树便生出柔嫩的叶芽。

我们就会把那些像雉鸡翎一样对生的,且散发着特殊芳香的嫩叶采摘下来。

经盐水卤过之后,便成为一道鲜美的菜,可以直接就着玉米饼子或馒头食用。

嚼在口里,香气四溢。

(3)另外,还有一种在当时看来较为奢侈的吃法,那就是将卤过的香椿叶用刀剁成细末,而后再打上几个鸡蛋,用油炒着吃,更是鲜美无比。

(4)那时候,母亲总是要把采摘下来的香椿叶分成许多份,然后打发我给周围的邻居送去,让大家伙都尝一尝鲜。

因此,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时常会因为自家拥有一棵香椿树而感到骄傲。

(5)那年夏天,突然袭来一场台风。

街头上那些碗口粗细的柳树,有许多都被连根拔起。

我家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也没能幸免,被台风拦腰折断,只剩下半截光秃秃的树干。

尽管我们一家人对它精心呵护,在它剩余的半截树干上,也曾生出过绿芽。

可是不久,它便染上一种怪病,从断裂处到根部在一点一点地干枯,而我们只能期盼它奄奄一息的生命能够出现奇迹。

最终,奇迹并没有发生,那一棵香椿树死了。

没有香椿树的春天,我们一家人总是感觉少了一点东西。

(6)又一年春天,我和小伙伴在村头的树林里玩耍时,发现了一棵酷似香椿的小树苗。

它伸展着几排像香椿叶一样的叶芽,令我激动不已。

在几个小伙伴的帮助下,我们将那棵小树苗挖了回来,补种在先前那棵香椿树的位置上。

(7)傍晚,父亲从外面回来,他发现了院子里的那一棵小树苗后,惊讶地问道:“这是你栽的吗?”
(8)我得意地说:“是啊,这是我在村头的树林里发现的。


(9)父亲俯下身去,摘下一片嫩叶,用手指揉捏了几下,而后放在鼻子上嗅了一下,继而笑着对我说:“它虽然长得跟香椿树一样,但它可不是香椿树,它的名字叫臭椿。

不信你摘一片叶子闻一闻,上面有一股怪怪的臭味。


(10)我将信将疑地摘下一片叶子,像父亲那样将它揉碎,放在鼻子上嗅了嗅,果然有一股难闻的臭味。

此时,我才相信父亲的判断,极其失望地盯着那一棵小树苗。

(11)这时候,父亲好像是在安慰我说:“反正院子里还缺少一棵树,就让它长在那儿吧,臭椿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12)父亲的安慰,丝毫遮掩不了我内心的失望。

我像受到它的欺骗一样,越看它越不顺眼。

第二天,我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愤懑,将它连根拔了出来,折成几段后,扔到一边去了。

(13)然而,父亲见到那棵被我折断的小树苗之后,却惋惜地对我说:“臭椿树的叶子虽然不像香椿树叶子一样好吃。

可是,臭椿树也有它们的价值。

它们成材快,而且木质轻而坚韧,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它们的根、皮、果实都可入药,叶子还可以喂蚕,蚕茧抽丝可织椿绸。

简直浑身是宝啊!”
(14)听了父亲的这番话之后,我开始为自己冒失的举动而感到后悔。

即使在许多年以后,我仍会想起那棵被我伤害的臭椿树,并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15)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错误,往往都是因为我们的无知,或被急功近利的心绪操纵之后而导致的。

愧对一棵树是一种警示,而愧对一颗心便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了。

第(5)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10)段中“我将信将疑地摘下一片叶子,像父亲那样将它揉碎,放在鼻子上嗅了嗅”一句中加下划线词“将信将疑”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结合文意,说说第(15)段中写的“愧对一棵树是一种警示,而愧对一颗心便是一种莫大的遗憾了!”有什么样的含义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请说说文章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记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请结合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从中得到的启示。

【链接材料】
你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注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

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

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节选自季羡林《幽径悲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
这句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台风的猛烈,写出环境恶劣;暗示香椿树无法存活;为下文写“我”栽种臭椿树做铺垫。

【小题2】
意思是: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表现了“我”听完父亲对臭椿的介绍后内心的不甘。

【小题3】
这句话表现了“我”对毁灭了臭椿树后的遗憾和愧疚,告诫自己和别人面对曾经的错误不能一错再错,更不能辜负别人美好的心。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起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作用。

【小题4】
采用倒叙的方式;这样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小题5】
示例:这篇文章中的臭椿树毁于我的无知,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一文中的古藤也是毁于愚氓之手;生活中,我们不要因为无知而毁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最终造成难以弥补的错误和遗憾,如我们的童心、如文物古迹等等;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爱美护美。

(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内容;
再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
故事背景等;最后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答题即可。

通过分析可知,第(5)段中
划线句子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这句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台风的猛烈,写
出环境恶劣;暗示香椿树无法存活;为下文写“我”栽种臭椿树做铺垫。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一要明确词语原义,二要揣
摩词语语境义,三要紧密联系文章内容,四要联系文章主旨。

结合语境可知,
“将信将疑”意思是: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表现了“我”听完父亲对臭椿的介绍后内心的不甘。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做题时,一要紧密联系文章内容,二要联系文章主旨,三要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情感,四要联系具体语境,五要思考句子所在的位置。

这个句子在文章的结尾,因此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理解。

示例:这句话表现了“我”对毁灭了臭椿树后的遗憾和愧疚,告诫自己和别人面对曾经的错误不能一错再错,更不能辜负别人美好的心。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起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作用。

此题考查学生辨别记叙的顺序和理解倒叙的作用的能力。

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根据所叙情节发生先后的安排来判断即可。

通过对第②段分析可知本文用了倒叙这一记叙顺序。

倒叙的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通过分析可知,这里采用倒叙的作用是:这样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材料)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全文(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材料)的中心,再联系实际生活,谈自己得到的启示。

示例:这篇文章中的臭椿树毁于我的无知,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一文中的古藤也是毁于愚氓之手;生活中,我们不要因为无知而毁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最终造成难以弥补的错误和遗憾,如我们的童心、如文物古迹等等;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爱美护美。

(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