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论全
工业设计史论文

工业设计史论文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业设计史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工业设计史论文篇1基于辅助的《工业设计史》教学研究摘要:工业设计史课程在强调技能训练的设计专业教学中长期处于被轻视的状态。
为改变这一境况,本文从工业设计史教学本身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辅助措施:专题研究与评价、设计赏析与临摹、主题设计。
以此激励学生进行阅读、思考、研究与设计,达到启发设计思维、提升审美水平与设计能力的目的。
最终使工业设计史课程与设计实践辅成贯通。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辅助教学研究临摹设计人类的设计活动悠久,设计历史源远流长,而设计教学与教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远不及设计活动久远。
设计学术界通常把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包豪斯作为设计领域真正意义的设计院校,包豪斯的成果与影响历经近百年,仍被后人传承与颂扬。
以构成和工作坊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的包豪斯办学形式自然是当今诸多设计院校与专业的范例,强调学生的技能必然成为当代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倾向,再加上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走向设计岗位后,很少直接涉及设计史论内容[1]。
无论从历史沿袭,还是设计专业特性,能够身体力行实现创意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样的情势下,设计史课程不受重视,成了设计专业学生的选听课程。
工业设计史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必修史论类课程处于尴尬的境地,与其他技能性和设计实践课程相比,它被定义为理论的、抽象的,甚至是次要的。
为摆脱工业设计史课程被轻视的现状,有必要强调其重要性,但更切实有效的做法是进行课程教学实验与改革,使工业设计史与设计融合,带动学生能动地获取设计知识,提高认识,启发设计思维,丰富设计方法与途径。
很多高校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诸多设计教育者进行了课堂改革,但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教学观摩与课堂教学经验,对工业设计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归纳。
工业设计史

四、 强调设计为大众反对精英设计。 “请各位不要为取悦于公爵夫人而生产纺织品,你们应该农村中的劳动者而生产, 应该生产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现代设计
? 19世纪初到中叶三个重要的设计运动 ? 现代设计之前的设计运动
1·古典复兴(法兰西 拿破仑 罗马风格) 2.新歌德风格(英国田园) 3.折衷主义 (美国实用主义) 共同点: 与古典风格纠缠,不能在现代的时间里作为现代设计的开端,不是为百 姓 的社会的大众设计。直到1851年的工业产品国际博览会的开幕。现代设计开 始了。
工业设计史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第一章 绪论
? 设计史与设计
设计 [Design]
“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行为。” “实用的、美的造型计划的可视性表示即设计。”
——英国的布尔斯·阿查 ——日本服装专家村田金兵
“所谓设计,是指从选择材料到整个制作过程,以及作品完成和使用之前,根据预先的考 虑而进行的表达意图的行为。”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新世纪出版社
? 《工业设计史》
蔡军、梁梅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设计史》
朱铭、荆雷
山东美术出版社
? 《设计学概论》
李砚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世界现代设计图典》 梁杂志
中国装饰杂志社
? 《Design》 Paul Clark/Julian Freeman 保罗·克拉克/朱利安 ·弗里曼
工业设计史论文——论诺基亚的兴衰历程

论诺基亚的兴衰历程舒伟西华大学,工业设计2班,3120150105234摘要:本文结合不同时期诺基亚品牌的经济实力、发展前景、产品设计、品牌理念和销量来反映出该品牌的兴衰浮沉。
从中得出结论:诺基亚实力渐衰,昔日电子巨头跌落神坛。
关键词:诺基亚;时期;兴衰1引言从古自今,经历了无数的兴衰历程。
不仅仅是国家、朝代、时代,甚至是整个世界也在经历着兴衰变化。
诺基亚也经历了4个阶段的兴衰变化,从导入到成长再到成熟最后走向衰落。
但是它依旧坚持着它的品牌理念。
我们不能说它是失败的,因为这个失败没有判定的标准。
2导入期(1985~1995):当诺基亚手机刚投入市场时,消费者对这个产品还不怎么了解,销售量比较低,购买者大多为爱好新奇的人。
此时,与诺基亚竞争的企业也比较少。
但因为买的人较少,所需要做的广告也很多,广告费用很大,所以利润也较低。
此时,企业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企业在导入期时,一般以推出基础产品为主,发展和建立市场。
价格主要是在成本的基础上添加一点就作为销售价格。
在此时,要慎重的选择分销渠道。
此时,也需要做大量的营销推广,应到消费者来购买本家的产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手机用户量大增,手机价格迅速降低,移动电话越变越小,诺基亚公司越来越注重手机的性能和外观设计。
他们很早就意识到,移动电话是一项个人技术产品,不仅要功能完善,还必须符合用户个人特点.诺基亚品牌很快便成了实惠,简便,时髦的象征.许多赶时髦的用户在购买手机时都选择了诺基亚,诺基亚的市场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拓宽,销售量也有很大的提高。
再导入期,诺基亚良好的考虑到了市场形势,市场规模,有条理的进行了推广与销售,赢得了不小的成功。
这也就是说,诺基亚在导入期成功的占领了先机,为它成长期飞速的发展奠定了人力与经济基础。
诺基亚能成功,导入期的正确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
3成长期(1996~2004):在成长期时,消费者已经对产品相当的熟悉了,有的还产生了偏爱,生产工艺可以可以大规模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下降,销售量也快速增加,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利润,购买者大大增加,同时也兴起了大部分的竞争者,竞争逐渐激烈。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生存设计是指在危机条件下,由人的求生意志产生的设计,这种设计的质量往往决定了设计者的生或死,因而大多是很成功的设计。
尽管生存设计在技术上都极为简单,但是实际使用中非常有效。
人类的设计就是在满足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手工艺设计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的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由于生活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性,产品往往是简单的生活用品。
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
生产单位一般是个人或者小作坊,设计和生产者往往是同一个人,所以设计者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产品往往带有丰富的个性和特征,装饰成了体现产品风格与提高产品身价的重要手段。
二是设计者与消费者往往彼此了解与信任,使设计者有一种对产品和使用者负责任的态度,努力满足消费者的各种不同需求。
失蜡法失蜡法是先用蜡做出器物的形状,在用泥土填充和加固,待其干后,浇入铜液,蜡受热后流出,原来有蜡处则形成铸造物。
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式比例均称、刚劲雄健没有丝毫笨拙。
柱头是刚挺、简洁的倒立圆锥台。
柱身与凹槽相交为锋利的菱角,没有柱础,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
爱奥尼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比较华美、轻快,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
柱棱是一段小圆面,并带有复杂而富有弹性感的柱础,具有女性轻盈秀美的特点。
巴洛克巴洛克风格在16到17世纪交替时期开始流行,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
巴洛克原意指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
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庄严、含蓄、均衡的特点而追求豪华浮夸娇柔做作的表面效果,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刻意追求标新立异的形式,常采用断裂山花等装饰,有意的使一些建筑局部不完整,在构图节奏上不停的跳跃,爱用双柱甚至三柱为一组,开间变化很大。
采用大量装饰,富有生命力和动感,后现在主义常以其为模仿对象。
洛可可洛可可特指盛行于18世纪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洛可可原意指贝壳和岩石,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领域。
其基本特点是具有纤细轻盈的妇女体态造型,在构图上强调不对称,喜欢华丽繁琐的装饰,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倾向。
工业设计史论文

《工业设计史》课程论文--工业设计史中的巨匠在工业设计的发展中,两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经济复苏无疑是工业设计发展的沃土,也会涌现一大批设计师,而在这其中有两位大师的思想和作品深深地影响着我。
第一位就是来自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威廉·莫里斯,他既是一位画家,一位手工艺者,又是一位设计大师。
引领莫里斯投身工业设计是一次偶然的机遇。
就在莫里斯17岁那年,母亲带领莫里斯取参观著名的国际工业博览会,也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水晶宫”。
在其他人都在为展出的欧洲和美国工业发展的成就而喝彩之时,而在莫里斯眼中,却看到了其中的各种不足之处,并对当时展出的一些展品相当反感。
这件事对他日后参与到工业设计中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工业产品确实存在一些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9世纪初,欧洲各国的工业革命都相继完成了。
大量的工业产品投入到市场,而设计却远远落在了后面,艺术和技术基本上处于了相对立的状态,使得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外型粗陋,手工艺人们继续以少量的手工产品为贵族们所用。
莫里斯受到这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影响,对于机械化大生产造成的美的缺失感到非常痛恨。
莫里斯崇尚手工艺,主张哥特式风格,主张师从自然,强调艺术家与工程师力量相结合,让艺术回归到手工,也就是坚决反对机械化大生产的粗制滥造,反对维多利亚女王风格繁琐矫饰的装饰。
莫里斯想用传统的手工艺方式设计世界。
他的核心思想是恩格斯所说的“情感社会主义”。
莫里斯虽然是艺术家,却主要致力于工艺美术,用伯恩·琼斯的画稿,制作绒毯,从事绘画玻璃、陶器、家具、书籍装帧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从事这些工作以外,他参加了以拉斯金为中心的“美的社会主义运动”。
据他说“现代社会的矛盾,生活的丑恶,是机械文明和物质文明过度繁荣的必然结果”,要给由于物质文明而荒芜了的人们的心灵以美的东西,艺术的东西。
如果人们的心境平和,受到美的熏陶,心灵得到净化,社会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得到解决。
工业设计史

•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随着展览与杂志的介
绍,很快传到海外,并首先在美国得到反 响。在英国的影响下,美国在19世纪末成 立了许多工艺美术协会。美国工艺美术运 动的杰出代表是斯蒂克利。
• 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
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 对于设计改革有着重要的贡献。工艺美术运动 的设计强调“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 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而适用的作 品。但工艺美术运动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 对立面,这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由此使英 国设计走了弯路。英国是最早工业化和最早意 识到设计重要性的国家,但却未能最先建立起 现代工业设计体系,原因正在于此。
• 莫里斯与几位
好友建立了自 己的商行,自 行设计产品并 组织生产 。 右图为莫里斯 商行于1866 年生产的“苏 塞克斯”椅。
• 莫里斯主要是一位平面设计师,从事织物、墙纸、瓷砖、
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的设计。他的设计颇有自然气息 并反映出一种中世纪的田园风味,这是拉斯金“师承自 然”主张的具体体现,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 新艺术运动
• 新艺术运动是继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之后在欧洲
兴起的又一次设计运动,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 并在1900年达到高峰。该运动以法国和比利时 为中心,并辐射到德国、西班牙甚至美国。 • 新艺术运动是欧洲古典艺术传统向现代主义运 动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它力图打破承袭传统 形式的历史风格,探索新的艺术方向;另一方 面又抵制西方艺术中的自然主义趋势,强调追 求自然的本质而不是细枝末节。
俄罗斯-夏宫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
卢 浮 宫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
罗可可风格的躺椅为小姐 的闺房所设计。时间:19世纪 50年代。
工业设计史整理

工业设计史整理●第一篇工业革命前的设计●设计的萌芽阶段●设计概念的产生●旧石器时代●打制成型,较为粗糙●新石器时代●磨制成型,光滑外形●设计概念产生过程中,劳动起决定性作用,人类能从事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因而产生了石器时代的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正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生存设计●满足生存最基本需求●满足感情需求●最早的设计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由此产生“生存设计”。
为适应自然必须包括设计和制造有用的工具来保护自己●手工业设计阶段●中国的手工业设计●When手工艺设计阶段特点●产品●What1是功能简单的生活用品●How 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who以个人或小作坊为生产单位●What2产品有丰富的个性和特征;装饰可提高产品身价●why生产者、消费者为同一人●设计、生产、消费一体化●设计者和消费者彼此了解●设计者——责任感●消费者——信任感●陶器●青铜器●失蜡法(熔模法)●步骤:1、蜡质成器型2、用耐火材料(泥)填充和加固,形成完整的型壳3、待干燥4、浇铸铜液●特点:花纹精细,表面光滑,精度很高●漆器●瓷器●明代家具●发展原因●园林建筑的兴起_需求●木材丰富_生产原料●木工具的发展_生产工具●取得高度成就的重要要素●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既满足功能,形式上有鲜明特点。
靠背为一整体造型的木板简洁明快而舒适,扶手等设计自然圆润;这种有机形态给人亲切感,富有人情味●注意材料美●充分利用木材本色和纹理。
忠于材料,体现材料自身特点。
●注意结构美●榫卯结构;反映家具特有风韵;设计者匠心●注意工艺美●面——比例得当●线——简洁利落●造型结束和转折处——富于变化而产生丰富的造型形式●●艺术特点●简●造型洗练,落落大方●形象浑厚,肃穆质朴●精●做工精细,曲直转折,严谨准确●雅●风格曲雅,不落俗套,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国外的手工业设计●古埃及的设计●古希腊、古罗马的设计●古希腊●柱式●爱奥尼克柱式●女性体态,轻盈秀美●柱头:精巧柔和的涡卷;柱棱:有小段圆面;柱础:复杂而带弹性●●多立克式柱式●男性人体,刚强●柱头:简单无装饰,方形柱冠+圆盘;柱身:1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2粗壮,下大上小,中间略鼓(肌肉负重感)坚韧挺拔气氛;柱础:无●●科林斯式●爱奥尼克演变,柱头:更为华丽,多饰以卷草●●古罗马●欧洲中世纪的设计●哥特式●定义:又称高直式,是以起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
工业设计史大全

工业设计史大全第一篇:工业设计史大全1.什么是新艺术运动和自然主义?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自然主义,在各个领域有不同的意思。
在此对自然主义的界定大多来自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大致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以法国雨果为代表,大体上说,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期间运用最新的科学方法,以达到真实的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新艺术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比利时、法国并对欧洲和美国产生影响巨大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运动。
在设计发展史上标志着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十分深远。
2.工艺美术的贡献与局限性。
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造型艺术之一。
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故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
文化的传播,3.明式家具发展有哪几个方面,特征。
P12、P134.名词解释:(1)古希腊三柱式P17多立克柱爱奥尼柱科斯林柱(2)歌特式风格 P19(3)水晶宫=水晶宫:1851年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由于博览会是在“水晶宫”展览馆中举行的,故称之为“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4)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产生受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建筑师A.W.Pugin等人的影响,参考了中世纪的行会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 印刷术
这一胶泥活字法在沈括的《梦溪
笔谈》中是这样记载的:先用胶泥制
作好许多单字(字呈反体凸起状,再 用火烧硬),用木格子将其排列成版 式;通过融化混合药剂后,将压平的 字体嵌入到药剂中形成平整的版型; 将版片上墨后,就可以印刷了。这种 方法解决了雕版不可更改单字的缺点, 可以随时拆版和组合。此外,这些活 字也便于存放和修改,极大地提高了 批量印刷的工作效率,奠定了现代印 刷的基础。 活字印刷术场景
延伸阅读
1. 李砚祖, 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2. 刘华东, 韩颖, 朱长征,中外设计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裴文中,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2015年。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技与设计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典籍 第三节 古代中国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阶段。
本章思考题
1. 旧石器时期的设计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请举几个具有此特征的现代设计产品 (不限具体的产品类型)。 2. 试举例说明新石器时代工具装饰的特点。 3. 试给出新石器时代装饰物设计的特点,并分析其美学价值。
4. 简述设计的起源与分化及其内在动因。
5. 试尝试将现代感与古代质朴艺术特质相融合设计一种产品。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二 印刷术
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 之后又出现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 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 仅次于雕版。朝鲜古代曾有过铁活字。 现代铅合金活字是德国人约翰内斯·谷 登堡于15世纪50年代所创制。 2010 年 11 月 15 日《活字印刷术》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应该说,印刷术本 身就是一个古代设计的成功范例。 活字印刷术场
第一章 设计起源与分化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第二节 设计的分化 第三节 设计产生的必然性与分化的意义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为捍卫自身生存而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按 照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人类作为自然物种之一,其生存取决于适应自然环境的 能力,这种“适应”也包括设计、制造有用的工具来保护自己的能力。可以说,设 计的萌芽就是在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不断完善发展的产物。最初,人们在 金石、甲骨等材料上靠刀刻来记录文字,后来也出现了摹印、碑石拓印法和雕版 印刷,但是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 1041 ~
1048年),毕升 (又作毕晟,约970~1051年)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明 了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 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约1400~1468年)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轮廓,制作的石器器型逐渐变得规整、
精细,造型也出现逐渐复杂多样的趋势 。
石镞是最能体现中石器时代特点的工具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 到后期,经过 数千年的演化,古人类逐渐掌握 了锯、切、削、磨、钻孔等技术
,能制作骨针、鱼叉、骨刀和鱼
铲等器物。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一是磨 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二是陶器的 制作和使用;三是农业和家畜饲 养业的出现。在这一时期,器具 设计开始按照不同使用目的而扩
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的祖先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从 170 万年前的元谋人、 50 万年前的蓝田人开始,中国逐渐发展形成了仰韶文化 (公元前 5000 ~公元前 3000 年)、河姆渡文化(公元前 5000 ~公元前 3300 年) 和屈家岭文化(公元前2550~公元前2195年)等。考古史料表明,每一时代的 器物都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时代的科技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典籍
一 《考工记》
《考工记》又称《周礼·考工记》, 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齐国官书,也是目 前发现的中国工艺史上最早的专著。
第二章 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旧石器时代 的造物孕育了 古人类的设计意识和审美观念
。这一时期的石器只是通过石
块之间的偶然碰撞或敲击来获 得锋利边缘以满足砍、砸、刮 、削等实用的功能需求,石头 大部分保留了原有的形状。 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中石器时代: 到了中期,在日复一 日的长期的打制石器过程中,古人类学 会了利用硬物来打磨刃口,整修器物的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 指南针
指南针是利用地球磁力线的南北指向性而制成的机械装置,用以帮助人们确 定方向。早在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年 ~ 公元前 221 年)时期,中国人就制作了 “司南”。后来,陆续设计出了指南鱼、罗盘、水罗盘、旱罗盘、指南龟、指南 车等各种形式。 指南针的发明与改进是技术与 设计完美结合的又一例证。到 12 世 纪左右,指南针经由印度、阿拉伯及 欧洲。从某种意义上说,罗盘的发明 激发了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热潮,引 发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原始积累。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人类设计意识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古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 得不通过劳动来创造基本的生存条件。
石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萌发。
旧石器时期石器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史学上也把石器时代划分为旧石器时代(约公元前300万年~公元前1万2000 年)、中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1万2000年~公元前9000年)和新石器时代 (约公 元前9000~公元前5000年)。
第二节 设计的分化
人类在精神上对美的追求是导致设计的初衷开始分化的根本原因。 当基本的实用功能满足后,人们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如在工具的制作过程 中加入美学元素,或直接制作用作装饰的器物等。特别是各种装饰性器物的出现 ,为原始艺术创造赋予了新的含义。
新石器时代对石器进行磨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器物的装饰效果。新石器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一 造纸术
公元300年的蔡伦(61~121)总 结了前人的成就,发展了造纸的科学生 产流程,使纸张的产量大增;使纸张光 滑柔软而又有韧性、不易起皱,质量大 大提高。 造纸术对华夏文化的传播,对中国 绘画、书法、印刷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 极大的推进作用。
汉代造纸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三 火药
中国人1000 多年前发明的火药源自于古人 对炼丹、制药的不断尝试。 其中,唐初名医孙思邈(581~682年)的
“伏硫磺法”最为有效。他在“丹经内伏硫磺
法”中如此描述:选用硝石、硫磺各二两,磨 成粉末后放在砂锅里;将锅放在地坑中与地齐 平,四周用泥土填实;将三个皂角逐一点燃放 入,以燃烧硝石和硫磺的混合物;待火焰消去 之后再混入少量木炭来炒,一直炒到木炭消去 三分之一;最后将它退火,得到的混合物,即 为火药,也是现在黑色或褐色火药的原型。该 法对火药的使用和存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后世各系列火药配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司南(复制品)
第二节 中国古代技术典籍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期间经历了无数的跌宕与辉煌。春秋战国、 两汉与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三个鼎盛时期。 这几段时期内产生了 《考工记》、《营造法式》 和《天工开物》 等 几部重要的技术著作,记述了当时领先的相关器物的设计和制作工艺。
是,作为科学与技术的结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伴随着中华文明传播到了世界各
地,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一 造纸术
在古代,人们用各种材料来记录文字和图形,例如古印度人用的棕榈树叶、 古埃及人用的莎草纸、古中国人用的龟甲、兽骨等。这些材料或易损坏、或成本 太高,使用都很不方便。造纸术的发明,对华夏文化的传播以及中国的绘画、书 法、印刷等艺术和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使古人的设计智慧得以记 载和流传。
炼丹爆炸图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三 火药
火药的科学配方在发明后迅速由医学领域转入到军事用途。史料表明,唐哀 帝时(十世纪)就有用火药攻城、“发机飞火”的最早记载。后来,火药逐渐被 应用在火枪(炮)、毒药烟球等各种武器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火器。火药兵器 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 用火器阶段过渡。而火药向西方的传播,也加速了各种现代武器的诞生,其中, 不少已成为兵器史上设计的经典。
期的器物虽然在审美形式上还不是很成熟,艺术气质还显幼稚,但却显示出了古 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对的分化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实用工具的美化;另一类是纯粹装饰物的设计。
第二节 设计的分化
实用工具的美化
新石器时期的石制工具不仅在功能上越来越丰富,而且外形明显加入了一定的 造型意识和审美元素,加工变得精致,光滑匀称而规整的表面使得石器已经看不出 石头原有的形貌。
到对石器工具有目的的打制,客观上反映出设计产生的必然性。
第三节 设计产生的必然性与分化的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 1943 年提出的《人类激励理论》中指 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 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爱和归属、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
求。一旦基本的需求(生理、安全和 社交)得到了满足,更高的需求也就 会随之出现;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
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距今约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细石
器工具发达,其中的刮削器、石刃、石镞 等器物,小巧玲珑、工艺精湛。如图是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也被称为中华第 一龙。可以看到,在新石器后期,器物 的设计制作已呈现出摆脱功能性约束、 作为独立艺术品类发展的趋势。
新石器时期玉龙(红山文化)
展。
新石器时期的古锥和古针
第一节 设计的起源
将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新石器时代对石 器的磨制,凸显出古人类卓越的美感以及对美的形态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