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1127《实用卫生统计学》国家开放大学历届试题2019年1月(含答案)
2020年1月1127《实用卫生统计学》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考试答案

年龄组
<30 30~ 40~ ;?::51 合计
某医院医生和护士年龄构成
医 人数
生 构成比(%)
护 人数
10
5.0
40
40
20.0
50
100
50.0
50
50
25.0
10
200
100.0
150
士 构成比(%)
26. 7 33.3 33.3
6. 7 100.0
333
)。
A. 直条图
B. 散点图
C. 直方图
328
D. 半对数线图
5. 对于偏态分布资料,以下哪项方法适合对其进行参数估计?(
)
A. t 分布法
B. 百分位数法
C. 正态近似法
D.Z 分布法
6. 下列关千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假设检验的结果是确切无误的,因此不可能有错误出现
B. 两样本均数比较,若 P<o. 01 则可认为两者实际差别很大
变异造成的,是抽样机遇所致的误差。(
)
17. 描述对称分布或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可用均数。(
)
18. 率的标准化的条件是不同人群各年龄组率未知,选择标准人群各年龄组人数或构成
比,即可用直接法进行标化。(
)
19. 一个好的统计表可以说明多个中心内容,这是因为它能代替繁杂的文字。(
)
20. 对于有序行列表,在比较各处理组的效应有无差别时,用 xZ 检验不是最好的方
(a +b)(c +d)(a +c)(b +d)
D. xz=
— (ad be) 2• n
(a +b)(c +d)(a +c)(b +d)
实用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实用卫生统计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同质与变异2.总体和样本3.参数和统计量4.抽样误差5.概率6.计量资料7.计数资料8.等级资料二、是非题:1.用定性的方法得到的资料称作数值变量资料,亦称作计数资料。
()2.观察某人群的血型,以人为观察单位,结果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是有序分类资料。
() 3.分类变量或称定量变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亦称计量资料。
()4.调查某地10岁女孩的身体发育状况,以人为观察单位,测得每个人的身高(cm)、体重(kg)、血压(mmHg),此资料称为多项分类变量资料。
()5.用定量的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个量的大小的资料,称数值变量资料。
()7.等级分组资料兼有计数与计量资料的性质。
()8.将观察单位按某一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计数,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称为计数资料。
()三、单选题:1.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关系有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一些性质B.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分组资料的一些性质C.等级分组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E.等级分组资料又可叫半计数资料2.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A.总体中任意一部分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E.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3.统计学上所说的系统误差﹑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三种误差,在实际工作中有A.三种误差都不可避免B.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不可避免C.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D.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不可避免E.三种误差都可避免4.抽样误差指的是A.个体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B.个体值和样本统计量值之差C.样本统计量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D. 总体参数值和总体参数值之差5.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A.调查资料﹑校对资料﹑整理资料 B.调查资料﹑归纳资料﹑整理资料 C.收集资料﹑校对资料﹑整理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收集资料﹑校对资料﹑归纳资料6.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答案名词解释:(1)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019年电大《卫生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0. 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是(
)。
A. 病人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B. 病人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C. 病人在卫生保健部门和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D. 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经济损失
11.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千间接疾病经济负担?(
)
A. 病人由于早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B. 病入由千残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C. 病人由千被毁容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D. 病人乘坐出租车去就医的花费
12. DALY 损失转化为经济损失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
A. DALY 损失量
B. 生产力权重
C. 年龄权重
D. 年均国民生产总值
13. 在某结核病干预项目的经济学评价中,拟将可以减少的结核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
作为该项目获得的收益,在估计项目地区结核病人总的疾病经济负担时,如何确定病人总数比
D. 伤残失能权重
35. 对于同一种疾病,下列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水平可能会相对比较低的病人包括
A. 希望彻底根治疾病的病人
B. 自费病人
C. 在当地就诊的病人
D. 社区医院就诊的病人
369
36. 计算某方案的净现值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A. 方案实施周期
B. 实施方案投人的成本
C. 实施方案获得的效益
较好?(
)
A. 项目地区总人数 X 结核发病率
B. 项目地区总人数 X 结核患病率
C. 项目地区总人数 X 结核病人就诊率 D. 项目地区总人数 X 结核病人住院率
14. 下列成本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
A. 水电费
B. 固定资产折旧
C. 卫生材料费
电大一网一《实用卫生统计学》形考任务2(25分)-100分

包头市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学》形考任务2(25分)-100分
题1:以下指标中,哪项指标是绝对数?
A.残疾百分比=某种(类)残疾数/所有残疾数×100%
B.某病发病率=该年(时期)新发生的某病的病例数/同年(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K
C.平均人口数=(初期人口数+期末人口数)/2
D.每千人口护士数=本地区护士人口总数/调查地区人口数×1000‰
正确答案:C
题2:动态数列中的绝对增长量指标是?
A.频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
正确答案:D
题3: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A.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B.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和构成比
C.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足够大
D.率与构成比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经常可以互用
正确答案:D
题4:以下指标中,哪项指标是构成比?
A.残疾百分比=某种(类)残疾数/所有残疾数×100%
B.某病发病率=该年(时期)新发生的某病的病例数/同年(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K
C.平均人口数=(初期人口数+期末人口数)/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形考任务1-4答案

形考任务一某护士记录了50名婴儿出生体重的测定结果,小于2500克15人,介于2500克和3999克的有25人,大于4000克的有10人,此资料属于()。
正确答案是:有序分类变量资料下面有关病人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正确答案是:性别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正负误差可以相互抵偿,误差的平均值将逐渐趋向于零,是指哪种误差?()正确答案是:随机测量误差匹配题关于标准差,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其均数小一组变量值,其大小分别为10,15,11,6,13,24,23,9,其中位数是?正确答案是:12用频数表计算平均数时,各组的组中值应为。
正确答案是:(本组段变量值的下限值+本组段变量值的上限值)/2 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个体观测值的变异程度,宜用以下哪个指标?正确答案是:四分位数间距匹配题某医院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治疗结果见下表,请问该资料的类型是?()正确答案是:有序分类变量资料匹配题正确答案是: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个体观察值的离散趋势→ 四分位数间距,述末端无确定值资料的离散程度→ 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对称分布或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 均数,反映等比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几何均数,描述对称分布分布资料的个体观察值的离散趋势→ 标准差,比较8岁男童与18岁男青年的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指标→ 变异系数,反映偏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分布特征?正确答案是:正态分布资料变异系数越大,则以下哪项正确?正确答案是: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某组资料共5例,变量的平方和以及变量的和分别是190和30,则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正确答案是:6、1.58正常男子的血铅含量系偏态分布资料,对数变换后的呈正态分布。
欲描述血铅含量的平均水平宜用以下哪种指标?正确答案是:原始数据的几何均数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正确答案是:标准差越小,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越好形考任务二关于率,描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是:率是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的指标平均发展速度说明一定时期的平均发展速度。
电大实用卫生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本科)

实用卫生统计学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1. 抽样研究2. 卫生服务需要3. 概率4. 等级相关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其校正条件是()A •总例数大于40B. 有实际数为0C. 有实际数小于1D •有一个理论数小于5 大于1,且n>402. 某日门诊各科疾病分类资料,可作为()A .计算死亡率的基础B.计算发病率的基础C.计算构成比的基础 D .计算病死率的基础3. 医学人口统计学应属于卫生统计学中的哪部分内容?()A .健康统计B. 卫生统计学基本方法C. 卫生统计学基本原理D .卫生服务统计4 .三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若p<0.05,则结论是()A .三个样本率各不相同B. 总体率之间两两有差别C. 至少有两个总体率有差别D . pl、p2、p3不全相等或完全不相等5.配对计量资料,差值分布不接近正态分布,宜用何种检验?()A .配对t检验B .秩和检验C.x2 检验 D .u 检验6.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适宜的指标()A .极差B.标准差C .四分位数间距D.变异系数7.某日门诊各科疾病分类资料,可作为()。
A •计算死亡率的基础B.计算构成比的基础C •计算发病率的基础D.计算病死率的基础8 •假设检验中的把握度是()A • a B• 1-aB. 3 D• 1-39 •可用于偏态或不明分布的资料的各评价指标诸等级分值的确定方法是(A •综合评分法B・专家评分法C .离差法D .百分位法10.下面哪一个不是问卷的顺序()A .时间顺序B.内容顺序C .字母顺序D .类别顺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总结直线相关系数r与直线回归系数b的意义及特点?2 •应用相对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四、计算或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市100名7岁男童的身高均数为120.0cm,标准差为4.80cm 。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附解释) (1)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A.普通线图B.半对数线图C.直方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C.半对数线图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答案】E?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A.直方图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D.直条图E.复式直条图【答案】E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答案】D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总体中任一部分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答案】C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答案】D7.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______.A.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方差E.四分位数间距【答案】B8.有人根据某种沙门菌食物中毒患者164例的潜伏期资料,用百分位数法求得潜伏期的单侧95%上限为57.8小时,其含义是:______.A.大约有9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B.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C.大约有5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D.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大于57.8小时(全体的百分之五,即是约有8人)E.大约有8人的潜伏期小于57.8小时【答案】D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E.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F=MS组间/MS组内【答案】A10.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t值变小或变大E.不能判断【答案】A11.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E.以上都不对【答案】D12.以下属于数值变量的是______.A.性别B.病人白细胞计数C.血型D.疗效E.某病感染人数【答案】B13.以下关于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样本来自的总体应该是同质的C.样本中应有足够的个体数D.样本来自的总体中不能有变异存在E.样本含量可以估计【答案】D14.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A.IQ得分B.心率C.住院天数D.性别E.胸围【答案】D15.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差逐渐加大C.标准差逐渐减小D.标准误逐渐减小E.标准差趋近于0【答案】D16.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_____. 年龄(岁):10~20~30~40~50~60~人数:6405085 20 1A.线图B.条图C.直方图D.圆图E.散点图【答案】C17.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用“概率”即“率”表示)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答案】B18.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E.病例对照研究【答案】C19.根据下述资料,样本指标提示_____.甲疗法乙疗法病情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病人数治愈数治愈率(%)轻型40369060 5490重型60427040 2870合计1007878100 8282A.乙疗法优于甲疗法B.甲疗法优于乙疗法C.甲疗法与乙疗法疗效相等D.此资料甲、乙疗法不能比较E.以上都不对【答案】C20.若算得F药物=7.604,P<0.01;F区组=1.596,P>0.05.按α=0.05水准,则4种药物的抑瘤效果和5个随机区组的瘤重的推断结论分别为_____.A.药物组间瘤重不同,区组间也不同B.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C.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D.不能认为药物组间瘤重不同,但区组间不同E.药物差别较大,不能认为区组间不同【答案】C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二)1.对两个定量变量同时进行了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r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_____.A.b无统计学意义B.b有高度统计学意义C.b有统计学意义(r有统计学意义,b也有统计学意义)D.不能肯定b有无统计学意义E.a有统计学意义【答案】C2.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B.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C.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D.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E.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答案】B3.随机事件的概率为______.A.P=1B.P=0C.P=-0.5D.0≤P≤1E.-0.5<P<0.5< P>【答案】D4.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得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时,P越小,说明______.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答案】C5.为研究缺氧对正常人心率的影响,有50名志愿者参加试验,分别测得试验前后的心率,应用何种统计检验方法来较好地分析此数据_____.A.配对t检验B.成组t检验C.成组秩和检验D.配对秩和检验E.两组方差齐性检验【答案】A6.作符号秩和检验时,记统计量T为较小的秩和,则正确的是_____.A.T值越大P值越小B.T值越大越有理由拒绝H0C.P值与T值毫无联系D.T值越小P值越小E.以上都不对【答案】D7.方差分析中要求______.A.各个样本均数相等B.各个总体方差相等C.各个总体均数相等D.两样本方差相等E.两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答案】B8.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可作单侧检验。
实用卫生统计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B.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C.规模较大的单位D.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2.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均值时,利用各组数据的组中值做为代表值,使用这一代表值的假定条件是()。
A.各组的权数必须相等B.各组的组中值必须相等C.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D.各组的组中值都能取整数值3.已知甲、乙两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甲班平均分为70分,标准差为7.5分;乙班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7.5分。
由此可知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A.甲班较大B.乙班较大C.两班相同D.无法作比较4.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公斤,其余亩产为500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平均亩产为()A.520公斤B.530公斤C.540公斤D.550公斤5.时间序列若无季节变动,则其各月(季)季节指数应为()A.100%B.400%C.120%D.1200%6.用最小平方法给时间数列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a+bt,当b<0时,说明现象的发展趋势是()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态势D.不能确定7.某地区今年和去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提高12%,则用同样多的货币今年比去年少购买()的商品。
8.置信概率表达了区间估计的()A.精确性B.可靠性C.显着性D.规范性9.H0:μ=μ,选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接受原假设H的标准是()A.|Z|≥ZαB.|Z|<Zα/2 C.Z≥Zα/2D.Z>-Zα10.对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A.y=125-10xB.y=-50+8xC.y=150-20xD.y=-15-6x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抽选调查单位时必须遵循随机原则B.抽选出的单位有典型意义C.抽选出的是重点单位D.使用部分单位的指标数值去推断和估计总体的指标数值E.通常会产生偶然的代表性误差,但这类误差事先可以控制或计算2.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80%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101.05%C.没完成单位成本计划D.完成了单位成本计划E.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少降低了1个百分点3.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A.极差B.异众比率C.四分位差D.标准差E.离散系数4.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增加人口数B.在校学生数C.利润额D.商品库存额E.银行储蓄存款余额5.两个变量x与y之间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0A.相关系数?r?=1B.相关系数?r?=0C.估计标准误差Sy=1 E.判定系数r2=1 F.判定系数r2=0D.估计标准误差Sy五、简答题(5分)加权算术平均数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若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各组平均数没变,则总平均数的变动情况可能会怎样?请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