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文填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一、《大青树下的小学》1、那()()()的服饰,把学校()()得()()()()。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小鸟()()(),向高高()()的国旗()()。
2、这时候,窗外()()()(),树枝()()(),鸟儿()()(),蝴蝶()()花朵上,()()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听着。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
4、古老的()(),()()大青树()()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粉墙上()()。
二、《花的学校》1、当雷云在天上()()。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的东风走过()(),在竹林中吹着()()。
2、于是,()()()()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在绿草()()、()()。
3、树枝在林中()()()()着,绿叶在()()()簌簌地响,雷云()()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衣裳,()()出来。
三、《不懂就要问》1、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课堂里霎时变得()()()()。
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
为了弄清楚()(),就是挨打也()()。
日积月累(一)《所见》作者(),牧童()()(),()()()()樾。
()()捕鸣蝉,忽然()()()。
四、《古诗三首》1、《山行》作者(),远上()()()()(),白云()()有人家。
()()()()枫林晚,霜叶()()()()()。
2、《赠刘景文》作者(),()()()()擎雨盖,()()()()傲霜枝,一年好景()()(),最是()()()()()。
3、《夜书所见》作者(),萧萧梧叶()()(),江上()()()()()。
()()儿童()()(),夜深()()()()()。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带答案)最是橙黄橘绿时4.勤俭和刻苦三、1.鸟儿的聪明和勇敢2.怎样才能做好一件事情3.理性思考是重要的4.团结就是力量四、1.小猫、小狗2.小女孩3.不要轻易放弃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五、1.错2.对3.对4.错六、1.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洞庭波光正如画,蒹葭苍苍鹭飞翔七、C八、1.力戒浮华2.勇敢和无私3.自信和自豪4.医者仁心,快乐工作九、1.绿水青山2.江河大海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金色的十、1.风、水、动物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3.XXX编纂《资治通鉴》4.西湖美女如西子,不可比拟夜深篱落,一盏灯亮着。
这是一幅美丽的景象。
第三部分:1.信守诺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要做到说到做到。
2.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3.无理的要求是不能被满足的,只有理性的要求才能被实现。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强者和弱者之间的胜负取决于力量的大小。
第四部分:1.老母鸡和小蜘蛛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他们互不干扰。
2.鸟太太做了放风筝的线,小蜘蛛做了晾衣服的绳子,他们都在为生活做贡献。
3.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行动,要先动脑思考。
4.如果两个人心心相印,共同努力,那么他们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第六部分:1.即使是XXX,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在一天之内回到对方身边。
2.两岸青山相对映,美景令人陶醉。
3.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水面上的光芒闪烁,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4.湖光秋月的美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潭面上的倒影就像一面未经磨砺的镜子。
第八部分:1.有些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但是有些人却能够做到。
2.诚实守信,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3.活泼开朗的人,能够让人们感到快乐和舒适。
4.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榜样。
第九部分:1.孤帆远航,日出东海。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三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三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2、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样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3、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4、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5、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6、(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7、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8、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完美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完美版)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漏》一文中,______以为______是“漏”,______以为______是“漏”,其实“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帽子店》一文中,从前人们只戴______的帽子,可是小孩子们不喜欢,就用纸做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帽子,这些帽子戴在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枣核》中的枣核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小孩,他为了帮乡亲们把牵走的________要回来,就去大闹衙门,把县官老爷气坏了。
二、日积月累我最棒。
1.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2.眼见为实,________。
_______,近墨者黑。
3.见善则迁,________。
过而不改,________。
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词可以看出来。
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霜叶外,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家,这几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
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一篇散文,“金色巴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门前的水泥道的________。
4.《秋天的雨》一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起来,描绘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情。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4.《我变成了一课树》一文中妈妈哄英英吃饭的方法是用美食引诱英英。树上下的雨其实是英英的口水。
5.当以为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一课树时,“我”有点高兴,又有些失望,“我”高兴是因为妈妈没有发现我变成了一棵树。“我”
6.《池子与河流中》池子和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个?说说自己的看法。(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示例:河流,因为河流不像池子那样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它奔流不息,负重前进,光荣无比。
第三单元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九月九日是我国的重阳节。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最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失望是因为感觉妈妈不了解我。然而,其实妈妈早已发现这棵树是
我变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水葫芦”指的是戏水的孩子。
2.《剃头大师》中,“剃头大师”指的是文中的“我”,“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我给小沙理发时,他只要求我别剪破耳朵 ,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 ,最后被迫剪成光头,故事充满童真童趣。
4.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ニ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
5.《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是按照总-分-总得结构来写的,本文通过对天空和大地上那些奇妙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无比热爱之情。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1.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歌声振XXX,忽然闭口立。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3.《不懂就问》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敢于问。
4.《花的学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花的生长过程。
二、补充句子。
1.橙红色是给果树的,因为它们成熟了,争着要人们去摘呢!2.停车坐爱枫林晚,红叶时节,但见枫林景。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知有儿童挑促织,夜夜笙歌辗转随。
三、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去年的树》共描写了四次对话,告诉我们鸟儿的勇气和智慧。
2.在《那一定会很好》中你知道了,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3.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4.知识改变命运,勤奋铸就未来。
四、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破旧的老屋听到了小猫咪的恳求而坚持没有倒下。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小男孩克服了困难,还帮助了其他动物。
3.《不会叫的狗》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的能力。
4.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错误。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草是绿色的。
2.正确。
3.错误。
翠鸟捕鱼的技术并不娴熟,需要不断练才能掌握。
4.正确。
六、默写古诗名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XXX送我情。
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表述有误的一项。
A.《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以清新鲜活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
B.《父亲、树林和鸟》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C.XXX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偷到葡萄。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磨刀不误砍柴工,光持石击瓮破之。
2.《灰雀》一文中表现了小男孩的勇气和XXX的坚定。
3.在听到掌声前XXX很自卑,在听到掌声后XXX变得自信起来。
4.XXX大夫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研究。
三年级语文复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三年级语文复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班级姓名 .1.人人掌声,是当一个人的时候,让我们,同时,也不要自己的掌声。
2.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
港湾里灯光,像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车灯,如同。
3.在《山行》这首诗中作者把枫叶和红花作了比较,写出了" "的美妙诗句," "道出了停车的原因。
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 ",则出自张继的《》,写出了古城苏州和两大景点。
4.每逢节假日,人们来到这里,漫步在上,着的海风,倾听着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5.身在的王维,在到来时,思绪万千,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特别是" ,"这两句诗,成了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
6."陋习"是的意思,文中的陋习是指。
因为孙中山看到,所以他要废除这个陋习。
7.五年以后,彼得终于。
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
""不无骄傲"这个词是指。
他找到的真金是。
(用自己话说)8.叔叔告诉川川和磊磊:"石头就是书,石头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雨点留下的脚印,叫;波浪留下的足迹,叫读懂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哪座下埋着,哪块地下藏着 ......。
"9.航天飞机的翅膀,的脑袋,的机尾,能飞高。
它能绕着地球,在太空和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出了毛病,它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机舱,。
10.春天来了,石榴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到了夏天,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的石榴花。
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的小喇叭,正。
11.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小露珠,小露珠像那么;像那么;像那么。
植物们都舍不得小露珠离去:向日葵向她,白杨树向她,喇叭花。
12.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
它们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全册)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1、那()()的服装,把学校()()得()()()()。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小鸟()()(),向()()的老师()(),向高高()()的国旗()()。
2、这时候,窗外()()()(),树枝()()(),鸟儿()()(),蝴蝶()()花朵上,()()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听着。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
4、古老的()( ),()()大青树()()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粉墙上()()。
5、《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的顺序描写了一所边疆的小学,这是一所、的学校。
2《花的学校》1、当雷云在天上()()。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的东风走过()(),在竹林中吹着()()。
2、于是,()()()()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在绿草上()()、()()。
3、树枝在林中()()()()着,绿叶在()()()簌簌地响,雷云()()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衣裳,()()出来。
3《不懂就要问》1、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课堂里霎时变得()()()()。
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
为了弄清楚()(),就是挨打也()()。
日积月累(一)《所见》作者(),牧童()()(),()()()()樾。
()()捕鸣蝉,忽然()()()。
4《古诗三首》1、《山行》作者(),远上()()()()(),白云()()有人家。
()()()()枫林晚,霜叶()()()()()。
2、《赠刘景文》作者(),()()()()擎雨盖,()()()()傲霜枝,一年好景()()(),最是()()()()()。
3、《夜书所见》作者(),萧萧梧叶()()(),江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课文填空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______,是那样______听着。
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句子是为了突出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读出____________的语气。
2.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____________。
凤尾竹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问。
为了________________,就是。
4.当________在天上________,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________,在竹林中________。
5 .每一片________________的落叶,都像一个________________,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熨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我是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理解的。
6.它把黄色给了___________,黄黄的叶子像___________,扇哪扇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把红色给了___________,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_,飘哇飘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句子:
7.我看见________________站在船头,多么_______啊!它的_______是的,_______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_______。
它还有____________。
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____句,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是_______。
8.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
早上、傍晚,草地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中午,草地__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
9.海底的岩石上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和_______。
10.一棵棵榕树就像__________撑开的_________________,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_______,挡_______。
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这样写语言更_______。
11.春天,树木抽出___________,长出___________。
“抽出”写出了。
12.早晨,雾从山谷里_______,浸在乳白色的_______.
“浸”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兴安岭一年四季_________,是一座______________,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
这是全文的____ ___句。
14.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______,合奏出一首_______,那声音_______,令人感受到
______________。
15.各种各样的鱼多得_______。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国共有____个民族,______个少数民族,我知道的少数民族有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7.《秋天的雨》总结全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的秋天。
18.《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景物。
19.《饮湖上初晴后雨》是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是运用比喻手法的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0.《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___,这首诗按照_______的顺序写了_______的美丽景色,诗中把平静的湖面比作_______,把______________比作白银盘,“青螺”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1.《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按_______的结构来写的。
22.《海滨小城》描写的景物有、、、、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共点燃了____次火柴,第一次看到______,渴望得到______.第二次看到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第三次看到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第四次看到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第五次看到______渴望得到_______。
二、根据语境填空:
1.运动会上,接力比赛开始了,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取得胜利!加油!”
2.妈妈拿着筷子问我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我说:“_________,其利断金。
”
3.奶奶常常说乡亲们之间要互相帮忙,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宇宇、泽泽、果果三人走在路上,宇宇说:“如果我们遇到了坏人怎么办呢?”泽泽说:“不用怕,我们,____________。
”
5.妈妈总是教育我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正如《墨子》中说: “。
”
6.“,。
”告诉我们不要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7.“,。
”说明仁慈的人能爱别人,有礼节的人能敬重别人。
8.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的是一个道理。
9.《花的学校》是诗人写的,他出版过《》《》。
10.这学期我读了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叶圣陶的《》
德国格林兄弟的《》
11.本学期学过的课文里,我认识了的小女孩;的蚂蚁队长;
的青头;的老屋;的胡萝卜先生;的孙中山;
的司马光;的列宁;的小男孩;的白求恩;
的翠鸟;本学期我们随着课文一起游览过:的西沙群岛,的海滨小城,的小兴安岭。
12.生活中_____________,只是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国罗丹.观察时不仅用
________用_____________,还可以用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有时还可以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