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A卷)-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咽.(yàn)嗔.(zhēn)怪义愤填膺.(yīng)警报迭.(dié)起B.坍.塌(tān)哺.(bǔ)育迥.乎不同(jiǒng)屏.(bǐng)息凝神C.蜷.(juǎn)伏嗥.(háo)鸣烟雾缭绕.(rào 怏怏..(yàng)不乐D.菌.(jùn)子门框( kuāng)潜.移默化(qián)刨.根问底(pá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秘深宵狂澜五脏六府B.震悚闲遐懊悔仙露琼浆C.惶恐安祥机杼姗姗来迟D.镶嵌幽寂祈祷不期而至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其中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东巴文化③如今,这一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星光,瞩目世界④这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三件⑤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音乐、舞蹈、法器等A.④②⑤①③B.②⑤③①④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人教版初中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戏谑(xuè) 嘈杂(cáo) 寂寥(liào) 煞费苦心(shà)B.簪子(zān) 揶揄(yé) 黄晕(yùn) 乳臭未干(xiù)C.抽噎(yē) 虔诚(qián) 蓦地(mò) 猝不及防(chù)D.隧道(suì) 偌大(nuò) 濡湿(rú) 憨态可掬(jū)2.下列成语中有两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两个词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里。

(2分)心有余悸言简意赅暂露头角萍水相逢苦心孤诣人情世故司空见贯销声匿迹盛气凌人趾高气扬3.找出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A.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对着耳机望洋兴叹了。

B.大众小说乡土化,乡土小说大众化,合二而一,出奇制胜。

C.看他六神无主的样子,我觉得他很无助,决定去帮助他。

D.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2分)我经常心情_________,可是从来不_________。

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和浪漫,并且将艰辛匮乏当成我日记更_________的材料。

A、沮丧绝望丰富B、沮丧失望丰厚C、懊恼绝望丰厚D、懊恼失望丰富5.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

(2分)(1)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A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A卷)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校:班级:姓名:题号一二三总分㈠㈡㈢㈣㈤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2分)痴()想匿()笑酝酿()骸()骨2、横线上填字完成词语。

(4分)人听闻径通幽变本加然长逝获益浅心旷神具体而珠联合3、先改正下边广告中的错别字,然后说说你对这一类广告的看法。

(2分)乐在骑中(摩托车广告)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4、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生活十分艰难。

有一次他外出时被一个乞丐跟上了,为了甩掉乞丐,他就说:“老弟,我是教授!”话音刚落,只见乞丐转身就走了。

请问朱自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

(4分)①,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②马上相逢无纸笔,。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④《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诗中有画,景中寓景的句子是,。

6、依照下面比喻句的句式,分别以“悲伤”和“快乐”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不超过60字)(2分),。

7、下面句中横线依次应填写的词语应是()(填序号)(2分)音乐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教育,它的功用在于:人的鉴赏水平,人的性情,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休养,人奋发向上。

A、提高B、净化C、陶冶D、推动8、“110报警台对社会的承诺是:有警必(),有灾必(),有难必(),有求必()。

”括号中依次应填的词是()(2分)A、应、帮、救、出B、出、救、帮、应C、应、救、出、帮D、出、帮、救、应二、阅读理解(50分)(一)古诗词鉴赏(6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赵师秀,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与徐照、翁卷、徐玑并称“,”著有《清苑斋集》。

(2分)10、诗歌前两句写景,为我们描绘出。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语文试卷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语文试卷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初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题号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四)得分一、积累运用(共25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共13分)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格里。

(2分)每天睁开惺忪的双眼之后看到的第一lǚ阳光,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色彩;听到的第一句话,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音lǜ。

溪pàn的流水,傍晚的夕阳,雨后的青山,Wèi蓝的天空……都告诉我们生命之美!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2、默写。

(共8分)(1)居高声自远,。

(2)今我何功德,。

(3)种豆南山下,。

(4)已是悬崖百丈冰,。

(5)了却君王天下事,。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须晴日,,分外妖娆。

(8),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说出你喜欢的理由,简述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3分)得分评卷人(二)运用(8分)4、改错。

(4分)上世纪三十年代,山东军阀韩复榘是个不学无术的大老粗,据说他常因为说话牛头不对马嘴而闹笑话。

有一回他说:“今天出席这个茂盛的宴会,见到许多老朋友,个个都嘻皮笑脸,我心里非常激昂,谢谢主人的辛勤对待。

”听他讲话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他在胡诌些什么。

你知道他的说话不对劲吗?请找出来,改正在下面。

5、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内容。

(不超过10个字)(2分)不少人喜欢喝绿茶,因为绿茶中富含一种名叫儿茶酸的多酚。

儿茶酸对引起动脉硬化的物质有抑制作用,它不仅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且还能防癌。

但是,过量摄入儿茶酸会对人体的DNA造成伤害,进而诱发癌症。

实验证明:如果人们摄入儿茶酸的浓度是绿茶所含儿茶酸的40倍,就会对DNA造成伤害,而DNA损伤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

6、国家教委1994年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完成作业条款要求“认真预习、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2004年3月修订的新《规范》要求“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请就这种修改,谈谈你的看法。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一、汉语知识的应用1.给下列加粗汉字注音。

(1)怏怏不乐()(2)戛然而止()(3)归省()(4)蓦然()2.在所给横线上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纤维怪僻瞻前顾后狭隘朦胧稍纵即逝宛转晦暗抑扬顿挫雍容伶仃燥动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

进退维谷谷:___________________相得益彰彰:___________________4.解释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漂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社戏》)(2)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成章《安塞腰鼓》)(3)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毛骨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茨威格《伟大的悲剧》)(4)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斑斑驳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冯骥才《珍珠鸟》)5.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狼》)6.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量词。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完成1-6题,共16分)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默契./锲.而不舍 抹.杀/抹.布 B .憎恶./深恶.痛绝 哺.育/捕.捉 C .忏悔./诲.人不倦 挑.逗/挑.选 D .禁.止/忍俊不禁. 枯槐./惭愧.2.(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奠基 元勋 典籍 鞠躬尽悴 B .紊乱 灌输 虔诚 警报叠起 C .澎湃 屏嶂 尴尬 大庭广众 D .斑斓 泛滥 愧怍 一反既往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春花烂漫的四月,花香弥漫羊城,第27个“世界读书日”在花香中不期而至....。

B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气冲斗牛....。

C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许多医护人员齐聚疫区,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抗疫故事。

D .学会见异思迁....是一门必修课,因为变是世上唯一不变的法则,要适时顺势而为。

4.(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

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 .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开启太空之旅,专家和媒体不仅高度关注,许多航天发烧友们,尤其是航天器的粉丝们,也为天宫二号激动不已。

D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为了弘扬“耕读”文化,班级开展了劳动教育的交流会。

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剽悍(piāo)冉冉(rǎn)玲珑剔透(tī)锲而不舍(qì)B.曲径(qū)恣睢(suī)瞠目结舌(chēnɡ)称心如意(chènɡ)C.顷刻(qǐnɡ)模样(mú)青草芊芊(qiān)怏怏不乐(yànɡ)D.殷红(yīn)拮据(jū)奄奄一息(yān)戛然而止(jiá)2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桑梓”“桃李”婵娟”分别代指家乡、老师、月亮。

B.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

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

C.我国古代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学记》《易经》和《春秋》。

D.《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

3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雾霭丛莽俯瞰五彩斑斓B.告诫眩晕彷徨轻歌曼舞C.霹雳蜿蜒急湍震耳欲聋D.明媚皱褶眺望穿流不息4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B.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获得5000多万元的票房。

C.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D.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立秋赵丰看见立秋两个字,心便清爽起来。

自然,这是心理的作用。

实际上,除了早晚,白天的气温仍是热浪袭人。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语文试卷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语文试卷

初一语文第二学期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初一语文第二学期学科期末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得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0分)1、为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5分)伫立()咫尺()溃退()翩跹()勉强()lǎ()叭xiè()气真zhì()gèn()古bīn()危2、下面四个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内。

(4分)沤心沥血()循序渐近()曲指可数()喜出忘外()3、文言加点字的注音与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有好(hǎo)事者船载以入。

好:喜欢。

B.蔽林间窥(kuī)之。

窥:偷看。

C.虎大骇(hài),远遁。

骇:害怕。

D.驴不胜怒,蹄(tí)之。

蹄:蹄子。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组是()(3分)A.《黔之驴》——唐朝——柳宗元B.《松树金龟子》——法国——法布尔C.《破阵子》——宋朝——辛弃疾D.铁扇公主——《西游记》——明代——施耐庵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B.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治乳剂疫苗。

D.由于原始人类还处在蒙昧和没有开化的阶段,所以当他们编制各种美丽的神话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艺术创作。

6、在下列各句中任选6个默写上句或下句,不可多选。

(6分)①,关山度若飞。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

③,长河落日圆。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⑤晨兴理荒秽,。

⑥足蒸暑土气,。

⑦,佳人才唱翠眉低。

⑧出淤泥而不染,。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10个字)(3分)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

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A卷)-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A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应用(共3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忍俊不禁(jìn)相濡以沫(mò)B.拈轻怕重(niān)晨光熹微(xī)C.销声匿迹(lì)恬静安详(tián)D.不胜枚举(shènɡ)无稽之谈(jí)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采英撷粹缀玉连珠见异思迁B.稍纵即逝以身洵职麻木不仁C.一张一翕毫不迟疑风雪在途D.北雁南飞俯首贴耳孤独寂寞3.与“见义勇为”的“义”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情深义重B.义不容辞C.义愤填膺D.义无反顾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B.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家乡是我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

D.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5.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银行投入大量资金,才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

B.诗人以匠心独具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月夜图。

C.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静。

D.李明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就不要再问啦。

6.选出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B.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C.这银河系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八万多光年。

D.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

7.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朝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刘禹锡——宋朝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杜甫——唐朝8.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可以对宇宙大声说②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③我很幸福,因为我们曾经生活过④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⑤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⑥因为我们还有一颗健康的心A.①④⑤③⑥②B.④⑥②③①⑤C.②⑤④⑥①③D.①④⑥②⑤③(二)语言积累与应用(共10分)1.中秋之夜,仰望一轮明月,你不禁会想起苏轼两句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仿写句子。

(2分)例句: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3.用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诗文给同学写两句临别赠言。

①__________________(2分)②__________________(2分)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1分)5.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1分)二、阅读(共26分)(一)(共11分)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

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

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

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状元。

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

”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加“△”号的4个字依次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A.zhàozhōnɡzhònɡshìB.zhuōzhònɡzhōnɡshìC.zhàozhōnɡzhònɡsìD.zhuōzhònɡzhònɡsì2.对这段文字的出处、作者及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故乡的豆好吃,戏好看。

B.节选自《社戏》,作者鲁迅,本段是看戏后的余波,也写了“我”对吃豆看戏的感受。

C.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故乡是乐园。

D.节选自《社戏》,文中的“我”即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我”对吃豆看戏的感受。

3.“是的,我们请客。

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的话有四层含意,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A.“是的”承认偷豆一事,表现双喜诚实的品质。

B.“我们请客。

”说明偷豆的理由是请客,并非不光彩的事情。

C.“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意思是偷你家的豆是看得起你,说明双喜聪明,很会说话。

D.“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埋怨六一公公说话声音太大,把虾吓跑了。

4.“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对这句话怎么理解?(3分)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2分)(二)(共15分)①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

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

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个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里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②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里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③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一个花篮。

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灵成熟起来。

④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

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

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挪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画,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在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更似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⑤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

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

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⑥小院的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

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

左邻右舍的直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趣。

慢慢地说,小院成了大伙儿的小院了。

⑦以后我参加工作,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想接她到城里一起生活,可母亲执意不肯,她说离不开小院,丢不下小院。

从此,我想到小院,就想到了母亲的人生。

我想,母亲不就是那小院吗?朴素得再不能朴素了,但她正是用这种朴素,将一片爱心献给了这个世界,将那干干净净,且带着泥土芳香的情捧给了人间。

⑧母亲啊,我也是您那小院中的一颗树呀!1.①段主要写小院的_______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的。

(3分)2.简要概括②段的段意,并找出五个表现小院的生命活力的词语。

(2分)3.③段中,小院“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从文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

(2分)4.⑤段中说“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对这句话的含意怎样理解?(2分)5.⑥段写香椿树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分)6.用波浪线画出⑦段中的抒情语句,并指出其深刻含意。

(2分)7.对全文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2分)三、作文(共40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家乡、养育自己的父母、教导自己的老师、学习成长的集体。

请你从中选取一个方面把题目“我和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一)1.B2.A(洵—殉;在—载;贴—帖)3.A4.C5.D6.D7.C8.C(二)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家是温馨的集体,在这里,老师用谆谆教诲为学生架起一座理想的桥。

3.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似曾相识燕归来5.问渠那得清如许二、(一)1.A 2.B3.D4.并不是那夜的豆格外好吃,那夜的戏格外好看,而是通过写豆和戏突出那夜的生活终生难忘,表达对乡间少年朋友的诚挚情谊。

5.六一公公并无责怪双喜及小朋友的偷豆行为,而是为踏坏了庄稼而感到可惜。

(二)1.干净母亲的勤劳村里人的夸奖2.嫩嫩的叶,昂着头,爬上,密密地,立了起来。

3.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

4.母亲讲的传说故事十分生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香椿树给人芳香和温馨,母亲也如此,她关心人,给人一种真挚的情,朴实的爱。

6.抒情语句是:我想,……捧给了人间。

以物喻人,赞美母亲把纯真、质朴的爱献给人间的精神。

7.说明“我”在母亲的爱抚下成长,也同样有着她的那种朴素的真情。

三、略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