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海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及方向.ppt

合集下载

航海学(潮汐、航标、资料、航法)PPT课件

航海学(潮汐、航标、资料、航法)PPT课件

M
A1
➢ A3(下中天):HW2
➢ A4(转90O):LW2
太阴日:24h48m
潮汐周期:12h24m(半日潮)
(END)
2021
A4
P
A3
A2 E
13
潮汐周日不等
成因:0 且 0
现象: ➢ 0 :
D1
M
Z 1
• 两次HW(LW)潮高不等; Q 1
• 涨(落)潮时间间隔不等;
PN
L D2 Z
港SC)]×潮差比+(附港MSL+附港SC) ❖ 或:附港高(低)潮=主港高(低)潮潮高×潮差比+改正值
步骤
实例1、实例2(END)
2021
45
差比数表预报内容
高潮时差、低潮时差、潮差比、改正值;
❖ 高潮时差:主港与附港高潮潮时之差,“+/-” ❖ 低潮时差:主港与附港低潮潮时之差,“+/-” ❖ 潮差比:
潮最高->小潮
(END)
太阳引潮力
地球
月引潮力
太阳
月潮椭圆体
下弦月
2021
17
潮汐半月变化规律

新月(朔)->上弦->满月(望)->下弦-> 新月
❖ 潮 汐 大潮 小潮 大潮 小潮 大潮
❖ 高潮高 max min max
min max
❖ 低潮高 min max min
max min
❖ 潮 差 max min max
❖ 海水无摩擦力和惯性力,外力使海水在 任何时候都处于平衡状态。
(END)
2021
20
实际潮汐情况
❖ 高潮不一定发生在中天时,而是滞后 一定时间(高潮间隙);

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方向 -回复

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方向 -回复

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方向 -回复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个涉及航海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综合学科。

在考研选择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时,你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向:
1. 航海技术与管理:该方向主要研究航海技术、航海管理和船舶运营等内容。

你可以学习船舶操纵、船舶导航、海上油气田开发等技术和管理知识,为船舶公司或航运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

2.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该方向主要研究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内容。

你可以学习船舶结构设计、船舶性能优化、船舶建造技术等知识,为造船厂、船舶设计院等提供技术支持和设计服务。

3. 海洋资源与环境工程:该方向主要研究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内容。

你可以学习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与治理等知识,为海洋资源开发公司、环境保护机构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4. 海岸与港口工程:该方向主要研究海岸线的保护、港口的设计与运作等内容。

你可以学习海岸工程设计与施工、港口规划与管理等知识,为港口建设与管理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这些方向各有其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选择时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所在地区的产业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时,建议你多关注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习实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引言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一门涉及船舶设计、海洋工程和海洋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船舶设计、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需求提供人才支持。

课程设置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的第一阶段,学生将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洋科学基础:包括海洋地理、海洋生物学、海洋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海洋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2.船舶设计原理:学生将掌握船舶结构、船舶动力学、稳性和航行性能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船舶设计提供基础。

3.海洋工程原理:学生将学习海洋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海洋工程结构设计、海底管道敷设、海洋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阶段:船舶设计与建造在第二阶段,学生将深入学习船舶设计与建造的相关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结构设计:学生将学习船舶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船体布局、纵横向结构设计、船舶材料选用等方面的知识。

2.船舶动力系统:学生将学习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与选型,包括主机、推进系统、燃料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3.船舶建造工艺:学生将学习船舶建造的工艺和流程,包括船坞建造、焊接工艺、船体涂装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阶段:海洋工程与技术在第三阶段,学生将学习更深入的海洋工程与技术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底工程技术:学生将学习海底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包括海底钻井、海底油气生产和海底电缆布设等方面的知识。

2.海洋平台设计与建造:学生将学习海洋平台的设计与建造技术,包括油气钻井平台、风电平台和海洋观测平台等方面的知识。

3.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学生将学习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知识,包括海洋石油开采、海洋风能利用和海洋渔业等方面的知识。

实践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船舶与海洋工程课程还设置了实践环节。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设计实践:学生将参与船舶设计项目,通过实际设计一个船舶,锻炼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202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一个集船舶设计、海洋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等多种科学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该专业在船舶、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船舶工业的不断进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

以下是202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考研方向1. 船舶与海洋结构设计:该方向主要研究船舶和海洋结构的设计原理、可靠性和优化方法等。

2. 船舶动力学与控制:该方向主要研究船舶动力学和控制技术,包括船舶运动学、操纵性和自动控制等。

3. 海洋资源开发:该方向主要研究海洋开发的能源、矿产和渔业资源等,包括开发技术、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利用等。

4. 海洋工程建设:该方向主要研究海洋工程的设计、建造和施工等,包括海洋平台、海上输油管道和海底隧道等。

5. 海洋环境保护:该方向主要研究海洋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技术,包括海洋生态保护和污染物处理等。

二、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院校排名1. 哈尔滨工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是国内最早开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院校之一,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环境,并在该领域中拥有着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

2.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全国乃至亚洲区域的学科排名中名列前茅,是国内最著名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之一。

3. 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该校在该领域拥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4.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的海洋工程专业在全国排名中较为靠前,该专业在多个领域拥有着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并且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5.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该校在该领域的教学科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研究中心之一。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

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
现代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
船舶设计、船型优化、性能分析、海洋工程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高性能船及新船型研究、开发。
船舶设计制造信息化技术与方法
船舶3D建模、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船舶并行协同设计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性能与安全性
船舶结构分析、船舶强度可靠性、船舶振动噪声等方面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72/3
1
外国语学院
樊慧颖
考试
22090103
一外俄语
72/3
1
外国语学院
王正良
考试
公共
必修
(数学类课程)
22100101
模糊数学
36/2
1
数学系
张运杰
考试
22100102
泛函分析
36/2
1
数学系
王志平
考试
22100103
矩阵理论
36/2
2
数学系
杨晓春
考试
22100104
数值分析
36/2
1
数学系
任英
8
船舶动力工程
主要研究船用小型燃气轮机、船舶燃气轮机电站和分布式供能,开发提高动力系统性能的新技术和新装置,实现余热的综合利用并降低动力系统的污染排放,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9
船舶制冷与空调技术
主要研究船用空调、冷库、冷藏集装箱、冷藏船等相关空调和制冷技术,以及利用船舶余热制冷等节能新技术。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
船舶阻力、推进、操纵性、耐波性等方面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制造工艺技术
船舶制造技术、船舶工艺力学等方面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开发。

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培训资料

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培训资料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
危险源辨识
识别船舶与海洋工程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
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制定安全措施 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工具与技术
运用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工具和技术进 行评估。
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制定
船舶与海洋工程技 术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1-31
目录
•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述 • 船舶基本结构与原理 •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应用 • 船舶建造与维修保养技术 • 安全生产管理与环境保护要求 • 先进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述
船舶与海洋工程定义
船舶工程
01
研究船舶设计、制造、试验及运营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
现代化发展阶段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向 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当前发展现状
船舶与海洋工程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 断提升,但仍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国际竞争压力等挑战。
行业应用与前景展望
行业应用
广泛应用于海上运输、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安全等领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 支撑。
05
安全生产管理与环境 保护要求
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解读
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法规
包括《安全生产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明确船舶与海洋 工程行业的安全生产要求。
行业标准与规范
涉及船舶建造、维修、拆解等环节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操作规范,如 《船舶修造安全技术要求》等。
国际公约与规则
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相关公约、规则,以及船级社规范等 ,对船舶安全性能提出具体要求。

航海学课件(完整版)

航海学课件(完整版)

第一篇航海学地文航海航海学是一门研究船舶如何安全、经济地从一个港口(地点)航行到另一港口(地点)的实用性学科。

航海学主要研究下列课题:1.拟定一条安全、经济的航线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航行计划。

2.航迹推算,包括航迹绘算和航迹计算两种方法。

航迹推算是指根据船上最基本的航海仪器(罗经和计程仪)所指示的航向和航程,结合海区内的风流要素和船舶操纵要素,不借助外界物标或航标,从某一已知船位起,推算出具有一定精度的航迹和某一时刻的船位的方法。

它是驾驶员在任何情况下,求取任何时刻的船位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陆标定位、天文定位和电子定位的基础。

3.测定船位(简称定位),包括陆标定位、天文定位和电子定位三种。

陆标定位是指观测海图上标有准确位置的,并可供目视或雷达观测的山头、岛屿、岬角、灯塔等显著的固定物标与本船的某一(某些)相对位置关系,如方位、距离和方位差等,从而在海图上确定本船船位的方法和过程。

陆标定位一般可分为方位定位、距离定位、方位距离定位和移线定位等。

天文定位是指在海上利用航海六分仪观测天体(太阳、月亮和部分星体)高度来确定船舶位置的一种定位方法。

电子定位是指利用船舶所装备的无线电定位系统的接收机来测定本船位置的一种定位方法。

目前,普遍使用的有GPS定位系统和罗兰C定位系统。

船舶航行中,要求航海人员尽一切可能随时确定本船的船位所在。

这样,才可能结合海图,了解船舶周围的航行条件,及时采取适当、有效的航行方法和必要的航行措施,确保船舶安全、经济地航行。

航迹推算和定位是船舶在海上确定船位的两类主要方法。

4.航行方法,研究在各种航海条件下的航行方法,如沿岸航行、狭水道航行和特殊条件下的航行等。

为了研究上述课题,航海学还必须包括航海学基础知识和航路资料等基本内容。

其中,航海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坐标、方向和距离,以及海图两大部分内容;航路资料主要包括:潮汐与潮流、航标与《航标表》和航海图书资料等内容。

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第一节地球形状和地理坐标一、地球形状航海上船舶和物标的坐标、方向和距离等,都是建立在一定形状的地球表面的,要研究坐标、方向和距离等航海基本问题,必须首先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作一定的了解。

航海技术

航海技术

发展历史
司南与指南鱼(4张)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 木为楫”,揭开了利用原始舟筏在海上航行的序幕。到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 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海船逐步大型化以及掌握了驶风技术,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 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 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 非之滨。由于当时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和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 航海”时期。中国舟帆所及,几达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全部海岸,与亚非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海贸易关 系,著名的刺桐港(今福建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港口。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 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其船队规模之大、船舶之巨、航路之广、航技之高,在当 时无与伦比。这一航海盛举,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整个人类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 的丰碑。郑和当时谏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这一至理名言、 真知灼见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随着中国晚期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明清王朝对外闭关锁国,对 内实行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国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航海业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
那时航海者在海上总是保持与岸边比较近的距离航行,通过他们能够看到陆地特征来判断航向是否正确。通 常他们白天进行航行,晚上就停泊在港内或抛锚在海面上。像中世纪盛期欧洲各城市的商船大多采用沿岸航行, 他们宁愿沿着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的地中海海岸作迂回航行。也不肯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后,向东直航。总之, 没有一个船主敢冒险出海到望不见陆地的洋面上去,因为他们认为,那碰到暗礁和浅滩的船难的危险程度,总不 如沉没在大海里可怕。而他们不敢穿洋直航,有三个原因:一是怕迷失方向;二是害怕远洋中的风暴;三是害怕 遭到海盗袭击。但归根到底还是第一个原因!后来导航技术有了进步,虽然仍有第二、三个原因的存在,但船只 却敢作穿洋航行了。因此,在远洋航行中,确定船只的方位是第一位的。最初航海者通过白天观察太阳的高度, 夜间观察北极星的方位来判断所处的纬度,依靠天体定位,航海家使用一种很简单的仪器来测量天体角度,称之 为“雅各竿”。观测者有两根竿子在顶端连接起来,底下一根与地平线平行,上面一根对准天体(星星或太阳), 就能量出偏角。然后利用偏角差来计算纬度和航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
谢谢你的观赏
4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及相关成果简介
造船重大装备机械手肋骨冷弯机
本项目在当今世界率先实现了船舶型材弯曲加工的全自动与数字化,是船舶型材 冷弯成形加工技术和装备的重大突破。
形成的系列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在国内外90多家船厂得到应用,国内 市场占有率达50%,三年内产生的经济效益达16.4亿元。
• 船舶数字化制造、构件塑性成形加工
船舶动力系统监测、诊断与控制
• 船舶中低速发动机高压共轨、监测诊断与闭环控制和振动 噪声控制
船舶动力系统性能优化及排放控制 • 发动机工作过程优化、燃料燃烧特性分析和排放
海土工程耐久性提升技术及材料制备,复杂环境应 用及监测维护
5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肋骨冷弯机,已在韩国大宇造船使用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及相关成果简介
船舶三维数控弯板机
该机实现了大型三维曲面船板的数字化自动冷弯成形,加工的船板无皱折、线形光 顺,符合造船质量要求。与现行各种手控加工方式相比,提高弯板效率5-10倍, 创造性地解决了复杂曲面船板数字化成形加工的世界性难题。
船海学科主要研究 领域及方向
高技术船舶水动力研究与船型开发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安全与可靠性
• 流固耦合水弹性、水动力性能多学科设计优化、内河及江 海直达船型优化与标准船型、绿色船舶
• 轻量化设计、振动与噪声控制、极限承载、疲劳断裂、抗 爆抗冲击、健康监测与风险评估、船舶船结构规范
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
谢谢你的观赏
1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及相关成果简介
江海直达船
通过宽扁肥江海直达船型研发,使船舶平均载重吨位大幅提高,运输效率有效提升, 能耗及排放显著降低。
江洋直达船舶产业化,可解决长江上大量老龄高能耗船的换代,长江上现有几万条 船舶的更新换代更是具有万亿级的经济效益。
该项目来源于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
首创的SKWB-2500机型已投入使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并由媒体转载, 为本学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2012年度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0-12-1
谢谢你的观赏
6
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数控(CNC)肋骨冷弯机只有我国能够制 造。数控机械手肋骨冷弯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船舶型材弯曲加工工艺,提高了船 舶肋骨加工的技术水平,为促进数字化造船、提升我国船舶行业的竞争力、实现 造船大国和强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获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12-1
JXS-谢80谢0 机你械的手观肋赏骨冷弯机:
2020-12-1
谢谢你的观赏
2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及相关成果简介
大型游艇关键设计
该技术解决了大型游艇舒适度问题,实现减振降噪。 使用该技术发明的大型游艇已出口意大利。 该项目来源于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
2020-12-1
谢谢你的观赏
3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及相关成果简介
单体系列高速船
依托高速船产业化基地,将尺度线型优化技术、结构轻型化技术、减振降噪技术、高效 螺旋桨技术、铝合金结构焊接变形控制、铝合金与钢结构连接工艺方法、船舶型材、板 材自动化加工、船、机、桨匹配集成动态仿真及控制等研究成果,应用于新型高速船的 设计实践,自行设计建造了100余艘各类高速客船、公务船,同型船舶国内市场占有率 达70%以上,并出口亚、欧和太平洋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