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县委、县政府关于突破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某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某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我们要明确一个目标:将某县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这个目标就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行。
二、发展思路1.发挥资源优势。
某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让游客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惊喜。
2.创新旅游产品。
紧跟市场需求,开发一批具有特色和创意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3.提升服务质量。
从细节入手,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让游客感受到温馨和舒适。
4.加强宣传推广。
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某县的旅游资源和优惠政策,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具体措施1.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以某个村落或景区为核心,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小镇,让游客在这里体验地道的民俗风情。
2.开发主题公园。
结合某县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开发一批主题公园,如温泉度假村、水上乐园、亲子游乐园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3.举办旅游节庆活动。
以节日为契机,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如美食节、民俗文化节、摄影大赛等,吸引游客参与。
4.推进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田园生活,品尝地道美食。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出行体验。
6.培育旅游人才。
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7.实施优惠政策。
对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鼓励其发展壮大。
8.加强区域合作。
与周边地区建立旅游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共同发展。
四、时间安排1.2023年-2025年:完成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明确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
2.2026年-2030年:全面实施旅游发展计划,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主题公园、乡村旅游等拳头产品。
3.2031年-2035年:巩固提升旅游业发展成果,将某县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五、预期效果1.提升某县旅游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推进品牌强市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眉府办发[2017]13号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推进品牌强市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眉府办发[2017]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19c4be3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9.png)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推进品牌强市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推进品牌强市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眉府办发[2017]1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单位、部门:《眉山市推进品牌强市战略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2月21日眉山市推进品牌强市战略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实施方案》(川办发〔2016〕74号)《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92号)精神,深入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做强做大“眉山品牌”,以质量品牌推进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和大都市区新高地,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为抓手,优化品牌建设政策环境,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实施品牌基础、品牌培育、品牌保护“三大工程”,推动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含金量高、知名度高的“眉山品牌”,为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持续动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培育创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推动眉山制造、眉山服务、眉山工程向“眉山品牌”转变,基本建成品牌大市。
区域品牌:新培育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各1个以上;力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4个以上;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区)1个以上,省级生态县(区)2个以上,省级生态乡镇15个。
旅游强县工作实施方案

旅游强县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快打造旅游强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实现旅游强县的目标。
三、重点任务。
1.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和开发我县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加强对重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景区的品质和形象。
2.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打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3.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提高游客满意度。
4.加强旅游宣传推广。
加大对我县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提升宣传效果,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我县旅游观光。
5.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四、保障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2.强化政策扶持。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
3.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作战,确保各项任务的有序推进。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落实,预计我县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旅游综合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实现旅游强县的目标。
六、实施步骤。
1.组织编制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时间表。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实施步骤。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旅游强县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4.加强督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
七、结语。
旅游强县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希望全县上下紧密团结,共同努力,为实现旅游强县的目标而奋斗!。
眉县县委、县政府关于突破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眉县县委眉县人民政府关于突破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旅游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引领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突破旅游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优化升级、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掘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旅游兴县”战略实施步伐,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促进经济社会赶超进位、跨越发展。
现就加快全县旅游突破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按照“核心板块引领,观光大道相连,山水田园映衬,风情小镇点缀,优美乡村交融、生态产业跟进”的总体思路,以“山水眉县,创意田园”为主题,唱响“张载故里”、“青铜器之乡”,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谋划,着力打造“三大旅游板块”,实施“五大配套工程”,健全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聚集发展要素,优化发展环境,培育精品线路,打造旅游品牌,形成鲜明特色,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2、发展目标:到2016年,总体形成“县区一体,山水同城”的县域大旅游格局。
建成1个国家级张载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和渭水之滨城市旅游综合体2个5A级景区,创建西部兰花休闲观光生态园、扶眉战役烈士陵园2个4A级景区以及多个3A级景区。
全县旅游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5%和40%以上,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左右,旅游业收入占服务业总收入的40%以上,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县GDP总量的40%以上,成为集生态旅游、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内旅游胜地和国家级旅游强县。
二、打造“三大旅游板块”,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1、打造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
按照“谋划大区域、创新大体制、资本大运作、建设大景区、内外大招商、谋求大发展”的思路,集中抓好太白山(含红河谷)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太白山游客服务中心、太白山欢乐谷、太白山马术俱乐部、太白山野生动物园、太白山旅游飞机场、太白山地质科考博物馆、汤峪欧式风情小镇综合改造、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温泉体验中心(龙腾温泉小镇)等十大工程,力争到2016年把太白山旅游区打造成集观光旅游、避暑休闲、拓展训练、激情娱乐等为一体的国际化人文生态旅游新城、旅游文化区、统筹城乡发展新区和世界级山地温泉度假目的地,年入园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
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我县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提高旅游业在县经济中的占比,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加强规划引领。
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通过规划引领,整合资源,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观光设施等基础设施水平。
同时,加大对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旅游吸引力和服务水平。
三、推广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县域内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
要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增加游客停留时间。
通过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加强旅游市场营销。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游客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旅游宣传和推广策略,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拓宽旅游市场销售渠道。
五、培育旅游人才队伍。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建立旅游人才培养机制,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旅游环境整治。
加大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提高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加强对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倡文明旅游。
七、建立旅游统计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健全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旅游市场情况和动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实施意见的推动,相信我县全域旅游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要注重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形成区域旅游合力,共同推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八、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旅游业与农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产业等相互融合,形成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业的附加值。
眉县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眉县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眉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眉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太白山、太白湖、汉江源头、黄帝陵等,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眉县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单一等。
为了促进眉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眉县需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
要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方便游客前往眉县旅游。
同时,要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其次,眉县要注重挖掘和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
要加强景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眉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同时,要挖掘眉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和利用,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另外,眉县还需要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工作。
要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向外界全面宣传眉县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提升眉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拓展眉县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眉县旅游观光。
最后,眉县要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要建立健全的旅游管理体系,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培训和引进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总之,眉县旅游发展实施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眉县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只有这样,眉县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希望眉县旅游业在未来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县域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目前我国县域旅游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宣传推广不够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丰富县域旅游产品供给。
2.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县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4. 推动县域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与经济的双赢。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旅游资源开发。
(1)对县域内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科学规划开发利用。
(2)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引导企业投资兴建旅游项目。
2.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1)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水平。
(2)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3. 加强宣传推广。
(1)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大对县域旅游的宣传力度,打造有特色的宣传品牌。
(2)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
4. 促进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
(1)鼓励农民参与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推动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2)推动县域特色产品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县域旅游发展资金支持力度。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县域旅游市场秩序。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和效果。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预计可以在三年内实现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目标,提升县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县域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六、总结。
县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当前县域旅游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眉府办发[2015]37号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眉府办发[2015]37号](https://img.taocdn.com/s3/m/b714db1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9.png)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眉府办发[2015]3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单位、部门:《眉山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7月9日眉山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和管理,营造优美、安全、文明、优质的旅游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四川省旅游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GB∕T17775—2003)等行业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旅游景区景点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包括风景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旅游区域。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经营、参加旅游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景区管委会负责旅游景区景点监督管理。
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务、农业、林业、文化、卫生、城管、规划、安监、食药监、工商、质监、税务、宗教、消防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旅游景区景点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发展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应当坚持规划先行,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所在地乡镇总体规划和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眉县县委眉县人民政府关于突破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旅游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引领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突破旅游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优化升级、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掘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旅游兴县”战略实施步伐,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促进经济社会赶超进位、跨越发展。
现就加快全县旅游突破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按照“核心板块引领,观光大道相连,山水田园映衬,风情小镇点缀,优美乡村交融、生态产业跟进”的总体思路,以“山水眉县,创意田园”为主题,唱响“张载故里”、“青铜器之乡”,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谋划,着力打造“三大旅游板块”,实施“五大配套工程”,健全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聚集发展要素,优化发展环境,培育精品线路,打造旅游品牌,形成鲜明特色,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2、发展目标:到2016年,总体形成“县区一体,山水同城”的县域大旅游格局。
建成1个国家级张载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和渭水之滨城市旅游综合体2个5A级景区,创建西部兰花休闲观光生态园、扶眉战役烈士陵园2个4A级景区以及多个3A级景区。
全县旅游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5%和40%以上,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左右,旅游业收入占服务业总收入的40%以上,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县GDP总量的40%以上,成为集生态旅游、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内旅游胜地和国家级旅游强县。
二、打造“三大旅游板块”,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1、打造太白山国家级旅游产业新区。
按照“谋划大区域、创新大体制、资本大运作、建设大景区、内外大招商、谋求大发展”的思路,集中抓好太白山(含红河谷)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太白山游客服务中心、太白山欢乐谷、太白山马术俱乐部、太白山野生动物园、太白山旅游飞机场、太白山地质科考博物馆、汤峪欧式风情小镇综合改造、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温泉体验中心(龙腾温泉小镇)等十大工程,力争到2016年把太白山旅游区打造成集观光旅游、避暑休闲、拓展训练、激情娱乐等为一体的国际化人文生态旅游新城、旅游文化区、统筹城乡发展新区和世界级山地温泉度假目的地,年入园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亿元以上。
2、打造全国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
以法汤路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带为轴心,以打造全国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为引领,重点规划建设“五大特色园区”,覆盖横渠、槐芽两镇,即:西部兰花休闲观光垂钓生态园、青化万亩猕猴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太白山百果园、蒙牛现代牧业园、横渠红提葡萄观光采摘园;同时,其他各镇也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五个一”工程,大力发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把农田变成旅游车间,农民变成旅游产业工人,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到2016年,把我县建成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
3、打造渭水之滨5A城市旅游综合体。
以渭河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按照宜居宜商宜游宜创业的要求,高标准打造渭水之滨城市旅游综合体。
规划建设水景生态区、体育健身养生区、历史文化展示区、高档娱乐休闲区、酒店别墅住宅区、企业总部经济区等六大区域。
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渭水之滨城市旅游综合体打造成展示眉县地域特色,凸显生态水景文化效应的旅游胜地。
三、实施“五大配套工程”,为旅游发展搞好服务1、实施文化产业推进工程。
深度挖掘张载关学思想文化内涵,扩建张载祠,规划建设张载关学研究学院,打造国家级张载文化旅游示范区;以齐镇悠久的商贸历史文化为支撑,实施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再造“关西名镇”,创建绿色文化名镇和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深度挖掘扶眉战役文史资料,着力打造全国著名、全省一流的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以青化十字山为主体,挖掘宗教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宗教文化主题公园;依托葫芦峪古战场等历史古迹,挖掘三国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眉户剧种,创作推出《眉坞神韵》大型文化旅游主题演出,展示独具魅力的“眉县印象”,让游客畅游眉县,读懂关中。
2、实施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包装策划推出县域两日游、三日游、七日游等一批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线路,扩大旅游消费;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到2016年底,建成一批上档次、有规模的星级酒店;深度挖掘关中饮食文化,开发眉县菜系,各镇以主干道路为重点,积极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休闲农庄和星级农家乐,打造眉坞美食天堂;以太白山旅游区和渭水之滨城市旅游综合体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和超市对接,在旅游干线建设农产品购物超市和旅游商品专卖店,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全县都是大景区、人人都是导游员”活动,加强对干部职工旅游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推广普通话,不断提高全县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3、实施旅游产品开发工程。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具有鲜明眉县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不断提高旅游商品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
把猕猴桃、冰葡萄、秦宝牛肉等特色农产品,策划包装成旅游产品;把太白酒、农夫山泉等企业生产车间升华成旅游景点,增强游客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度和购买力;利用我县底蕴深厚的民间工艺艺术,大力开发独具眉县魅力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发挥我县“青铜器之乡”优势,深入挖掘西周青铜器文化内涵,开发以青铜文化为主的文物旅游产品。
4、实施生态旅游观光道路工程。
按照“对接外部大交通、连接县内各景区、建设旅游大网络”的思路,全面建设生态旅游观光道路骨架网络。
高标准完成西宝高速、310国道、槐汤公路、姜眉公路等主干道路的绿化、美化工作;规划建设关环线西延伸段、法汤旅游专线、渭河滨河大道、眉汤旅游观光大道等4条生态旅游观光道路工程;积极组建旅游汽车服务公司,开通县城至各景区(点)之间旅游公交专线。
5、实施水系景观工程。
按照“做大水产业,做强水文化”的思路,围绕“九水绕眉坞”远景目标,打造以渭河、汤峪河、霸王河、东沙河、西沙河为主的5条黄金水道,加快河流治理步伐,保护河流沿岸自然景观,规划建设河流湖泊和沿河水系经济体,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形成特色水产业,打造中国西部第一休闲垂钓基地;引渭入城,启动实施滨河湿地大型水景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加快石头河水文化博物馆建设步伐,积极实施渭惠渠渠首恢复工程,做足做活水文章,为旅游发展注入活力。
四、工作措施1、坚持高标准规划引领。
按照“高点定位,全域谋划,点面结合”的要求,坚持“发展目标与发展阶段统一,整体谋划与重点推进统一,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统一”的原则,聘请国内外一流的旅游规划机构,高标准编制《眉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三大旅游板块”和“五大配套工程”相关专业规划。
同时,积极搞好规划的衔接,将旅游发展规划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县城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等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规划互通互融,有机结合。
2、强化投融资体系建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企业和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大力开发我县旅游资源。
探索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以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培育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实现优质旅游资源要素与国内外战略资本的有效对接。
加大对旅游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条件成熟的旅游项目,可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直接进行融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旅游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精心包装一批吸引力强、效益高的旅游精品项目,瞄准大企业、大财团,主动推介招商,以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推动旅游发展。
成立眉县旅游开发投资集团公司,加大全县旅游资源的市场化整合力度,确保每年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投资不少于5亿元。
3、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积极推进“区域联动、企业联合、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旅游营销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的宣传促销体系,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
广泛开展以派出机构代理、目标城市推介、演艺团体营销、媒体广告宣传为主的国内营销和以电子商务推介、国际旅行社互动宣传为主的国际营销;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种大型节会营销活动,争取主办、协办大型体育赛事,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在县内精心策划富有特色、影响深远、文明向上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力争“年年有盛事,月月有节会,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收入”。
4、加大政策扶持。
县政府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财政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并根据财政情况逐年有所增加。
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财政、交通、发改、林业、农业、水利、建设、环保、扶贫等部门重点工程项目资金每年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增长不低于20%。
实行土地优惠政策,优先安排旅游产业发展用地,逐年增加旅游产业发展用地,对重点旅游项目优先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先供地。
同时,对新办旅游项目、开发生产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的重点企业,三年内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
五、组织领导1、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级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各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突破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旅游突破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设在文物旅游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突破旅游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
各镇、各部门要把支持旅游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全面抓好突破旅游发展工作任务落实。
各镇要组建文化旅游管理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负责“全县是景区,乡镇是景点”的宣传和引导工作,保护旅游资源,落实旅游规划,创建本辖区星级农家乐,把文化旅游触角延伸到基层。
同时,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全县突破旅游统计指标评价体系,每年细化分解旅游突破发展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纳入各镇和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对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没有完成任务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对干部职工培训和引导,打造一支热爱旅游、奉献旅游、服务旅游发展的干部职工队伍;建立旅游人才库,聘请一批专家、教授为眉县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一支精通旅游管理与经营的专家队伍;加强导游人员引进和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定期举办导游大赛,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服务水平优质的导游队伍;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吸纳人才,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演艺人才队伍;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旅游营销培训,打造一支思路新、素质高的宣传营销人才队伍。
3、优化旅游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