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氧化锌制备

合集下载

氧化锌的各种生产工艺及流程

氧化锌的各种生产工艺及流程

氧化锌的各种生产工艺及流程
氧化锌常见生产方法有火法和湿法两种。

其中火法还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一、直接法的生产工艺:
以锌精矿为原料,经高温氧化焙烧脱除其中的铅、镉、硫等杂质后,加入煤(做还原剂)并压制成团,再在炉内高温还原,使挥发出的锌蒸气与引入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锌。

直接法氧化锌的产品质量除与所用工艺和锌精矿的质量有关外,还与煤的质量有关,因挥发出的锌蒸气直接受到煤燃烧产物的影响。

直接法工艺生产出的氧化锌含量一般在90%~95%之间。

二、间接法的生产工艺:
将锌渣或锌锭置于耐高温坩埚内加热至600~700℃熔融后,使其在907℃(通常在1000℃左右)的高温下转换成锌蒸气,在导入热空气对其进行氧化,生产的氧化锌经过冷却、旋风分离后,用布袋将细粒子捕集,这样得到氧化锌即间接法氧化锌。

间接法间接法氧化锌的产品质量与使用的锌渣和锌锭原料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产物的重金属含量。

间接法工艺生产出的氧化锌含量为99.5%~99.7%。

三、湿法的生产工艺:
湿法工艺分为:酸法和氨法。

酸法生产氧化锌是以硫酸锌或氯化锌为原料,经去除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碱式碳酸锌沉淀,经过漂洗、过滤和干燥,将制得的干粉焙烧得到的氧化锌。

所制得的氧化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称其为活性氧化锌。

氨法生产氧化锌是以次氧化锌为原料,加入氨水在一定温度下浸取一小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碳铵反应两小时,加入硫化钠除杂后加入金属锌粉置换,将置换出的金属及混合盐经过滤全部除掉,最后经过蒸发焙烧得到氧化锌。

氧化锌制备

氧化锌制备

氧化锌制备
氧化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制备,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煅烧法:将锌粉或锌矿石在空气中进行高温煅烧,使其氧化生成氧化锌。

这种方法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2. 水热法:将锌离子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等氢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

然后将氢氧化锌沉淀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处理,得到氧化锌。

3. 溶胶-凝胶法:通过将适当的锌盐与氨水或其他碱性溶液反
应生成氢氧化锌溶胶,然后经过适当的处理得到氧化锌胶体。

最后将氧化锌胶体进行干燥和煅烧,得到氧化锌粉末。

4. 溶液法:将适当的锌盐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加入适量的碱性溶液,使得pH值升高。

在适当的条件下,锌盐会与碱性
溶液中的氢氧化物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

然后将氢氧化锌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和煅烧,最终得到氧化锌粉末。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氧化锌粉末的颗粒大小、形貌以及性质可能会有所差异。

选取合适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

氧化锌的制备及表征

氧化锌的制备及表征

性 材料 、 光体 、 荧 紫外 线屏蔽 材料 、 体传感 器 、 气 图像
记 录材料 、 高效催化剂 和光催 化剂 。此 外 , 氧化 锌还 可应 用在 纺织 品 、 服饰 、 妆 品 、 水治 理 、 胶 、 化 污 橡 涂 料等 方面 。
氧 化锌为 白色粉末 , 无毒 , 无味 , 污染 , 有非 无 具 迁移性 、 光性 、 电性 、 吸收 性 和散 射紫 外 光 的 荧 压 光
能力… 。氧化 锌 可用 于制 备 压 敏 电阻 、 阻 器 、 变 磁
提高分 散体 系的稳定性 。 笔者 采用直 接沉淀 法和均匀 沉淀法 制备 了氧化
化 工科技 市场
CHEMI CAL TECHNOLOGY MARKET
第3 3卷第 3期
21 0 0年 3月
氧化 锌 的制备及 表 征 木
刘立华
( 唐山师范学 院化学系 , 河北唐 山 0 30 ) 6 00

要: 采用直接沉 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制备氧化锌 , 考察 了反应物 配比、 应温度 、 反 反应 时间对产率 的影 响 , 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考察 了煅 烧温度 、 煅烧 时间对产品外 观的影响 , 过测 定堆积密度 、 通 红外光谱 对产 品进行 了表征 , 而确定 了最 从 佳 的制备工 艺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 , 最佳的制备方法为直接沉淀法 , 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 : 酸铵 与氯 化锌 的物质 碳
的量 比为 12 , . :1反应温度为 6  ̄ 反应时 间为 20h 煅烧 温度 为 40℃ , 0C, . , 5 煅烧 时间为 15h . 。
关 键 词 : 化锌 ; 淀法 ; 面 改性 氧 沉 表
中图分类号 :Q 3 . 1 T 12 4

综述---氧化锌制备

综述---氧化锌制备

综述——————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指导老师:翁永根组员:周敏200921501146周生鹏200921501147朱亚南200921501148前言: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其粒径介于1~100纳米,又称为超微细氧化锌。

由于颗粒尺寸的细微化,比表面积急剧增加,使得纳米氧化锌产生了其本体块状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因而,纳米氧化锌在磁、光、电、化学、物理学、敏感性等方面具有一般氧化锌产品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在橡胶、涂料、油墨、颜填料、催化剂、高档化妆品以及医药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和化学法。

其中,化学法是常用的方法。

Ⅰ、物理法物理法包括机械粉碎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

机械粉碎法是采用特殊的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技术 ,将普通级别的氧化锌粉碎至超细。

其中张伟等人利用立式振动磨制备纳米粉体 ,得到了α-Al2O3,ZnO、MgSiO3等超微粉 ,最细粒度达到 0. 1μm此法虽然工艺简单 ,但却具有能耗大,产品纯度低 ,粒度分布不均匀 ,研磨介质的尺寸和进料的细度影响粉碎效能等缺点。

最大的不足是该法得不到1—100nm 的粉体 ,因此工业上并不常用此法;而深度塑性变形法是使原材料在净静压作用下发生严重塑性形变 ,使材料的尺寸细化到纳米量级。

这种独特的方法最初是由 Islamgaliev 等人于 1994 年初发展起来的。

该法制得的氧化锌粉体纯度高,粒度可控,但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却很高。

总的说来 ,物理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存在着耗能大 ,产品粒度不均匀,甚至达不到纳米级,产品纯度不高等缺点,工业上不常采用,发展前景也不大。

Ⅱ、化学法化学法具有成本低 ,设备简单 ,易放大进行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主要分为溶胶-凝胶法、醇盐水解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等。

⑴固相法①碳酸锌法利用硫酸锌制得前驱物碳酸锌,在200℃烘1h,得纳米氧化锌初产品:经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干燥可得纳米氧化锌产品。

氧化锌制备方法

氧化锌制备方法

将mol·L-1的NaOH乙醇溶液缓慢滴加到含有mol·L-1的Zn(NO3)2·6H2O乙醇溶液中. 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 在130℃下反应12 h, 将反应产物经二次去离子水、乙醇等洗涤后, 在130 摄氏度下干燥,即可获得纯ZnO纳米棒. 在 ZnCl2 溶液 mol/L) 中加入一定量的 SDS, 搅拌下于 65 ℃将 Na2CO3 溶液滴加到该溶液中 (120 滴/min, n(Na2CO3)/n(ZnCl2) = 2),恒温反应 h. 将反应液倒入聚四氟乙烯罐中, 在150~160 ℃进行水热反应 12 h, 自然冷却后离心分离, 用去离子水洗涤到无水Cl−离子, 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2~3 次, 50 ℃真空干燥 2 h, 300 ℃焙烧 3 h, 即制得 ZnO 纳米管.将0. 1 L0. 1 mo l/ L二水合醋酸锌的乙醇溶液置于带冷凝管和干燥管的0. 5 L 圆底烧瓶中, 在80 ℃搅拌3 h, 不断收集冷凝物, 最后可获得0. 04 L 中间物和0. 06 L 冷凝物. 将中间物迅速用冷的绝对乙醇稀释至0. 1 L, 冷至室温, 得0. 1 mol/ L 中间产物.氨水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在水——乙醇介质中用氨水沉淀法制备出了纳米Zn(OH)2和ZnO材料,讨论了介质组成对沉淀产物ZnO微粒的粒径范围及形貌的影响,并研究出由Zn(OH)2分解为纳米ZnO的最佳干燥脱水条件为200℃、2h。

表明本方法不需高温处理就可得到颗粒均匀且分布窄的ZnO纳米材料,粒径可达17~6nm。

一、试剂与仪器主要原料为氯化锌、无水乙醇、氨水等,均为分析纯试剂。

仪器为微型滴定管、磁力搅拌器、恒温干燥烘箱。

二、试验方法以水——乙醇为溶剂,其中醇的体积含量分别为0%(去离子水)、20%、60%、100%。

将氯化锌、氨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不同浓度是多少)。

取一定体积(一定体积是多少)的氯化锌乙醇溶液于烧杯中,加以适当速度搅拌,不同浓度的氨水从微型滴管中缓慢滴入氯化锌乙醇溶液中,使之进行反应。

氧化锌的性能及生产方法和用途

氧化锌的性能及生产方法和用途

Zinc Oxide(锌白粉,锌锌氧粉,锌华,亚铅华)分子式:ZnO 分子量:81.381.氧化锌的生产方法(1)间接法:由电解锌锭在600700°C下,经熔融后导入高温坩埚。

金属锌在1250~1300°C的坩埚内,经蒸发后用热空气进行氧化,生成的氧化锌经冷却、分离捕集即得成品。

(2)直接法:将优质锌焙烧矿碾磨为矿粉,过80目筛,然后将矿粉与无烟煤粉混合,在一部分粘结剂的存在下压制成团矿,并将其放入一具有特殊炉篦的反射炉内鼓风加温,焙烧炉中的氧化锌即被碳或一氧化碳还原而放出锌蒸气。

锌蒸气在氧化室内又被进入室内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氧化而成氧化锌。

2.氧化锌的用途粘胶纤维或粘胶帘子线生产时加在凝固浴中,是硫酸锌的代用品。

能改善纤维成形条件,提高纤维强度。

医药上用于制软膏、橡皮膏等。

可用作橡胶的填充料等。

3. 氧化锌的质量指标 HG1-235-一65(适用于直接法)指标名称单位特级I级II级III级外观(与标准样品比)符合标准符合标准符合标准白氧化锌(以干品计)%≥99.7≥99.5≥99.4≥98金属锌%无无≤0.008-氧化铅%≤0.04≤0.06≤0.15-锰%无无≤0.0003-氧化铜%无无≤0.0005-盐酸不溶物%≤0.006≤0.008≤0.05-灼烧减量%≤0.2≤0.2≤0.2-筛余物(325号筛)%≤0.2--35目筛全通过(200目筛)%-≤0.1≤0.2-水溶性盐%≤0.1≤0.1≤0.15-遮盖力(以干颜料计)g/m2≤85≤100≤100-吸油量%≤14≤20≤20-着色力%≤95≤95≤95-4.氧化锌的物理化学性能外观:白色无臭,无味,极细的非晶体粉末或白色六角晶体。

比重:5.606熔点:1975℃热稳定性:高温时呈黄色,冷后恢复白色。

加热至1800°C时升华。

熔融热:4470cal/mol溶解性:难溶于水和乙醇。

溶于酸、氢氧化钠、氯化铵溶液和氨。

文献综述-氧化锌的生产方法及工艺原理

文献综述-氧化锌的生产方法及工艺原理

⽂献综述-氧化锌的⽣产⽅法及⼯艺原理氧化锌的⽣产⼯艺原理与⼯艺南岳化学与材料科学系09级应⽤化学班邓⾕微摘要本⽂介绍了直接法、间接法、湿法等⽅法⽣产氧化锌的⽣产原理及⼯艺,其中直接法氧化锌占10%-20%,间接法氧化锌占70%⽓80%,⽽湿法氧化锌只占1%-2%[1]。

因此介绍了三种⽅法的进展,并介绍了最新的改进⼯艺以及对我国氧化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直接法;间接法;湿法;氧化锌的发展;⽣产⼯艺;活性氧化锌;纳⽶氧化锌1前⾔氧化锌是⽤途⼴泛的冶⾦化⼯产品。

冶⾦与化⼯⾏业均可提供这种产品,并已形成了我国氧化锌⼯业体系。

冶炼⼚主要以锌矿砂为原料直接⽣产氧化锌(直接法)。

⽽化⼯⼚则以商品锌为原料⽣产氧化锌(间接法)。

随着⽣产⼯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湿法。

湿法是以ZnSO4或Z nCl2为原料,经去除杂质,加⼊Na2CO3溶液,⽣成Zn2(OH)2CO3沉淀,,再经过漂洗、过滤、⼲燥,将所得⼲粉焙烧得ZnO。

所制得的ZnO具有较⼤的⽐表⾯积,所以也有称其为活性ZnO。

其反应式如下:ZnSO4+Na2CO3=ZnCO3+Na2SO4沉淀中可能含有⼀定量的Zn(OH)2,焙烧后释放出CO2和⽔蒸⽓,⽽得到ZnO。

随着⽣产技术的发展,⾃1992年起,精馏法氧化锌在我国主要⽕法炼锌⼚相继建成投产,短短三年时间已形成13000吨/年的能⼒。

精馏法氧化锌以其纯度⾼、能耗低、60000吨不包括冶炼⼚副产的次氧化锌,所以氧化锌⼯业繁荣发展,加上氧化锌产品应⽤领域越来越⼴,氧化锌的产量不断增⼤以及在技术⽅⾯不断提⾼。

2 氧化锌的性质、⽤途以及常见的⽣产⽅法2.1氧化锌的性质氧化锌粉末氧化锌[3](英⽂:Zinc Oxide),俗称锌⽩,化学式为ZnO,是锌的⼀种氧化物。

难溶于⽔,可溶于酸和强碱。

氧化锌是⼀种常⽤的化学添加剂,⼴泛地应⽤于塑料、陶瓷、玻璃、⽔泥制品、合成橡胶、润滑油、油漆、药膏、粘合剂、密封剂、颜料、⾷品、电池、阻燃剂等产品的制作中。

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图

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图

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图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玻璃、陶瓷、橡胶制品、化学纤维、油墨、油漆、医药、电子工业等领域。

下面介绍一下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锌的生产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即氧化锌的预处理和氧化锌的煅烧。

首先,氧化锌的原料一般选择锌矿。

锌矿经过破碎、磨矿后,得到矿石粉末。

接下来,将矿石粉末与石灰石混合,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得到含锌的矿浆。

将矿浆经过脱水、干燥处理,得到含锌的矿渣。

然后,将含锌的矿渣与石灰以及其他添加剂一起,进行混合并研磨,得到矿渣混合料。

将矿渣混合料进入炉子,进行煅烧处理。

这一过程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使矿渣混合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锌。

煅烧后,得到的氧化锌经过破碎、磨矿,得到细粉末的氧化锌。

最后,将细粉末的氧化锌通过筛分、磁选去除杂质,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锌粉末。

氧化锌粉末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包装,并进行贮存和运输。

需要注意的是,氧化锌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

煅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气,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工人需要佩戴防护用具,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综上所述,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氧化锌的预处理和氧化锌的煅烧。

通过合理的原料选取、混合、煅烧和后处理等步骤,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锌。

随着氧化锌的广泛应用,氧化锌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氧化锌的生产工艺将会更加高效、绿色和可持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指导老师:翁永根
组员:周敏200921501146
周生鹏200921501147
朱亚南200921501148
前言: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其粒径介于1~100纳米,又称为超微细氧化锌。

由于颗粒尺寸的细微化,比表面积急剧增加,使得纳米氧化锌产生了其本体块状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因而,纳米氧化锌在磁、光、电、化学、物理学、敏感性等方面具有一般氧化锌产品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在橡胶、涂料、油墨、颜填料、催化剂、高档化妆品以及医药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
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法和化学法。

其中,化学法是常用的方法。

Ⅰ、物理法
物理法包括机械粉碎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

机械粉碎法是采用特殊的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技术 ,将普通级别的氧化锌粉碎至超细。

其中张伟等人利用立
式振动磨制备纳米粉体 ,得到了α-Al
2O
3
,ZnO、MgSiO
3
等超微粉 ,最细粒度达
到 0. 1μm此法虽然工艺简单 ,但却具有能耗大,产品纯度低 ,粒度分布不均匀 ,研磨介质的尺寸和进料的细度影响粉碎效能等缺点。

最大的不足是该法得不到1—100nm 的粉体 ,因此工业上并不常用此法;而深度塑性变形法是使原材料在净静压作用下发生严重塑性形变 ,使材料的尺寸细化到纳米量级。

这种独特的方法最初是由 Islamgaliev 等人于 1994 年初发展起来的。

该法制得的氧化锌粉体纯度高,粒度可控,但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却很高。

总的说来 ,物理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存在着耗能大 ,产品粒度不均匀,甚至达不到纳米级,产品纯度不高等缺点,工业上不常采用,发展前景也不大。

Ⅱ、化学法
化学法具有成本低 ,设备简单 ,易放大进行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主要分为溶胶-凝胶法、醇盐水解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等。

⑴固相法
①碳酸锌法
利用硫酸锌制得前驱物碳酸锌,在200℃烘1h,得纳米氧化锌初产品:经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干燥可得纳米氧化锌产品。

②氢氧化锌法
利用硝酸锌制得前驱氢氧化锌,在600℃保持2h,高温热分解得纳米氧化锌。

⑵液相法
溶胶-凝胶法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的工作开始于 20 世纪60年代。

近年来,用此法制备纳米微粒、纳米薄膜、纳米复合材料等的报道很多。

它是以金属醇盐Zn(OR)
2为原料 ,在有机介质中对其进行水解、缩聚反应 ,使溶液经溶胶化得到凝胶 ,凝胶再经干燥、煅烧成粉体的方法。

此法生产的产品粒度小、纯度高、反应温度低(可以比传统方法低 400 —500 ℃) ,过程易控制;颗粒分布均匀、团聚少、介电性能较好。

但成本昂贵 ,排放物对环境有污染 ,有待改善。

醋酸锌,柠檬酸三铵,无水乙醇,保护胶,乳化剂,蒸馏水。

以醋酸锌为原料,柠檬酸三铵为改性剂,配置一定浓度的醋酸锌溶液,搅拌均匀后,置于恒温水槽中,在搅拌加热的条件下,均匀的加入无水乙醇,2h后醋酸锌完全溶解,生成氢氧化锌沉淀。

水解反应: Zn(OR)
2 + 2H
2
O →Zn(OH)
2
+2ROH
缩聚反应:Zn(OH)2 →ZnO + H 2 O
然后加入适量的胶溶剂氨水,氢氧化锌沉淀消失,从而形成氢氧化锌溶胶,静止后变为氢氧化锌湿凝胶,将干燥后的氢氧化锌干凝胶置于马弗炉中煅烧之后,得到白色的纳米氧化锌粉末。

醇盐水解法
醇盐水解法是利用金属醇盐在水中快速水解,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沉淀再经水洗、干燥、煅烧而得到纳米粉体的方法 。

该法突出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缺点是反应中易形成不均匀成核 ,且原料成本高。

例如以 Zn(OC2 H5 )2 为原料 ,发生以下反应:
Zn(OC 2 H 5 )2 +2H 2 O →Zn(OH)2 +2C 2 H 5 OH
Zn(OH)2 →ZnO + H 2 O
直接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是制备纳米氧化锌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在包含一种或多种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中加人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沉淀并使其沉淀从溶液中析出,再将阴离子除去 ,沉淀经热分解最终制得纳米氧化锌。

其中选用不同的沉淀剂,可得到不同的沉淀产物。

就资料报道看 ,常见的沉淀剂为氨水 、碳酸氢铵、尿素等。

以 NH 3 ·H 2 O 作沉淀剂 :
Zn 2+ +2NH 3 ·H 2 O →Zn(OH)2 +2NH 4
Zn(OH)2 →ZnO + H 2 O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
2Zn 2+ + 2NH 4 HCO 3 →Zn 2 (OH)2 CO 3 +2NH 4+
Zn 2 (OH)2 CO 3 →2ZnO + CO 2 + H 2 O
以尿素作沉淀剂:
CO(NH 2 )2 +2H 2 O →CO 2 +2NH 3 ·H 2 O
3Zn 2+ + CO 32- +4OH - + H 2 O →ZnCO 3 ·2Zn(OH)2H 2 O
ZnCO 3 ·2Zn(OH)2 H 2 O →ZnO + CO 2 + H 2 O
直接沉淀法操作简单易行 ,对设备技术要求不高 ,产物纯度高 ,不易引人其它杂质 ,成本较低。

但是 ,此方法的缺点是洗涤沉淀中的阴离子较困难 ,且生成的产品粒子粒径分布较宽。

因此工业上不常用。

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是利用某一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构晶微粒从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释放出来。

所加入的沉淀剂并不直接与被沉淀组分发生反应 ,而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其在整个溶液中均匀缓慢地析出。

常用的均匀沉淀剂有尿素(CO(NH 2 )2 )和六亚甲基四胺(C 6 H 12 N 3 ) 。

所得粉末粒径一般为8—60nm 。

其中卫志贤等人以尿素
和硝酸锌为原料制备氧化锌。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温度是影响产品粒径的最敏感因素。

温度低,尿素水解慢,溶液中氢氧化锌的过饱和比低,粒径大;温度过高,尿素产生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等,氢氧化锌过饱和比低,溶液粘稠,不易干燥 ,最终产品颗粒较大。

另外 ,反应物的浓度及尿素与硝酸锌的配比也影响溶液中氢氧化锌的过饱和比。

浓度越高 ,在相同的温度下 ,氢氧化锌的过饱和比越大。

但是过高的浓度和尿素与硝酸锌的比值 ,使产品的洗涤、干燥变得困难 ,反应时间过长,也将造成后期溶液过饱和比降低 ,粒径变大。

因此他们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 130 ℃、反应时间150min、尿素与硝酸锌的配比2.5 —4.0∶1(摩尔比) 。

由此可看出,均匀沉淀法得到的微粒粒径分布较窄 ,分散性好 ,工业化前景佳 ,是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理想方法。

水热法
水热法最初是用来研究地球矿物成因的一种手段,它是通过高压釜中适合水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实现从原子、分子级的微粒构筑和晶体生长。

该法是将双水醋酸锌溶解在二乙烯乙二醇中 ,加热并不断搅拌以此得到氧化锌 ,再经过在室温下冷却 ,用离心机将水分离最终得到氧化锌粉末。

此法制备的粉体晶粒发育完整,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团聚程度小,在烧结过程中活性高。

但缺点是设备要求耐高压,能量消耗也很大,因此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应用潘明月 2005年第8卷第4期
[2]闫晓燕,卫英慧,胡兰青,等.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应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25(2):64-68
[3]魏绍东,王杏.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的研究进展Ⅰ.反应理论和原理[J].中华学术论坛,2005(3):59-61
[4]祖庸,李晓娥,樊安,等.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3):232-234
[5]Fujita K,Matsuda K,MitsuzawaS.Formation of Zinc Oxide by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J],Bull Chem Soc Jpn,1992(8),PP.2270。

[6]魏绍东,王杏.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的研究进展Ⅱ.反应因素和工艺条件[J].科学研究月刊,2005(3):25-26,29
[7]李斌,杜芳林.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粉体[J].青岛科技大学学
报,2004,25(1):21-25
[8]卫志贤,刘荣杰,郑岚.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物工艺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5):407-4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