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

合集下载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1:引言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是欧洲音乐史上两个重要的音乐时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特点、发展背景、代表作品等方面内容。

2:巴洛克音乐2.1 发展背景巴洛克音乐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整个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2.2 特点2.2.1 复杂的和声体系和装饰性的旋律线2.2.2 夸张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2.2.3 大规模的合唱和交响乐团演奏2.3 代表作品2.3.1 索雷尔《四季》2.3.2 巴赫《赋格曲》2.3.3 海顿《天鹅》3:古典音乐3.1 发展背景古典音乐兴起于18世纪的维也纳,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主流音乐形式。

3.2 特点3.2.1 清晰简洁的和声和旋律3.2.2 以对称和平衡为基础的音乐结构3.2.3 注意个体音乐家的表演技巧和音乐创作的智慧3.3 代表作品3.3.1 莫扎特《小夜曲》3.3.2 海顿《交响曲》3.3.3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4:两者之间的区别4.1 音乐形式巴洛克音乐注重情感表达和旋律装饰,古典音乐则更注重音乐结构和对称感。

4.2 表演方式巴洛克音乐多以大规模合唱和交响乐团的形式呈现,古典音乐则更注重个体演奏家的表演技巧。

4.3 音乐风格巴洛克音乐情感表达强烈,富有戏剧性;古典音乐则更偏向于冷静、平衡和清晰。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的音乐作品示例和相关资料。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法:指保护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的权益的法律。

6.2 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是保护创造性作品和发明创造的权益的法律概念。

论巴洛克时期音乐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

论巴洛克时期音乐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

论巴洛克时期音乐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第三骑手作品如果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带给我的感受就像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和广阔无垠的天空,那么古典主义音乐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从大海中精炼出来的小河,没有巴洛克音乐就不会有古典主义音乐,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和思潮,诉说着他们各自的辉煌。

说到巴洛克时期音乐就不能不提巴赫和亨德尔,在我看来,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一曲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贝多芬评价巴赫为无边的大海,而这首曲子正体现了巴赫的广阔无垠清澈无比的音乐风格和如大海波涛一般滚滚而来的调式高潮组合。

听着巴赫的音乐,给人一种置身于广阔大海和无边天空之下的感觉,想象大海的浪花与天空的湛蓝形成的一副副唯美的画面。

有当代科学家研究巴洛克音乐时,发现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让人有美妙的感受,是因为巴洛克音乐每分钟约有60拍,与人类的脉搏和呼吸频率大致相同,使我们的脉搏和呼吸趋于稳定中和和稳定。

而巴洛克音乐的低振幅、低频率又可以诱发与增强我们大脑中的α波,促进脑内吗啡的分泌,使大脑进入最活跃的状态,让人进入一种超级脑能境界,能让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的施展,从而大大提高大脑的效率。

或许是因为这一点,巴洛克音乐能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遐想,有更深的感触。

若巴赫的音乐的是婉约和悠长的,那么亨德尔的音乐就是豪放而不失精巧的。

亨德尔富有创造性的《水上音乐》一曲节奏明朗,构造精巧,充满了阳光欢快的气息,仿佛置身于大礼堂的舞会之中。

旋律优美动听,清新又不失庄重,听着这首曲子,身心都感觉高雅了起来。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欧洲人征服新大陆之后一段时间内的代表作品,此时人们的思潮奢华典雅,讲究华贵气息。

随之往后的古典主义音乐相比之就更趋向于理性。

古典主义音乐少量那份无拘无束的律动,变得更加严谨与精致,没有了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音乐也变得更加简洁与精炼。

古典主义音乐的那份精致,会不由自主地使人安静下来,静静地去欣赏,静静地去思考人生,静静地在天地间神游。

古典音乐三个时期

古典音乐三个时期

简述古典音乐三个时期的特点欧洲音乐是全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

它不是一蹴而就,二十在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不断的传递和演变。

今天的欧洲音乐还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本文通过音乐形式与内容来分析欧洲音乐三个时期的音乐流派的特点。

一、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在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向启蒙注意运动的过渡。

这时期的所以艺术风格被称为“巴洛克风格”在音乐形式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主要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协奏曲以及其它乐器独奏曲等,题材上也因为所处时代的要求而多采用宗教性和历史性。

因此内容上就要求与其形式相符合。

此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乐句短巧建明,节奏变化单纯统一。

对位变化中的和声仍以大、小调的和弦感为依归。

主要代表人物是音乐家巴赫,代表作品主要有《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等。

二、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学者提出了以人道为核心的“自由、平等、理性”等口号,“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为这时期的音乐家们指出了一条独立、自尊的自由艺术家道路”。

这一时期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派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都承递了巴洛克时期的风格,歌剧、协奏曲、歌剧等在这个时期都得到继续的发展,很多作品还是采用宗教和历史题材。

但古典派不只是一味的继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从中演变出了新的音乐形式和内容。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创作为这时期交响乐、奏鸣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发展使反映平民和日常生活的世俗题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歌剧中出现了喜歌剧。

此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乐句工整,乐曲整体速度稳定且变化少,节奏平稳,和弦变化工整而合于理论,数字低音已不复存在。

主要代表音乐家莫扎特等,代表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G小调第40号交响曲》《C大调第41号交响曲》,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巴洛克、古典时期的音乐艺术

巴洛克、古典时期的音乐艺术
源头:古希腊悲剧、中世纪宗教神迹剧、 文艺复兴悲喜剧中的音乐段落以及牧歌喜 剧等。 2. 诞生与发展:1600年《尤丽狄茜》1607年 《奥尔菲斯》;生于佛罗伦萨、长于威尼 斯、成熟于那不勒斯。 3. 意义: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表现 力与审美情趣;综合艺术的发展; 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的转变。
Arkey Works
(2)主要作品: 歌剧20余部,代表作有《费加罗的婚 礼》《唐璜》《魔笛》等。 交响曲41首,以后期作品尤为经典。 27首钢琴协奏曲以及多首小提琴协奏曲 等,确立了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 并加强了独奏乐器的地位。 23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其他作品
Arkey Works
(3)艺术风格与成就: 莫扎特创作了当时所有类型的音乐, 其中以歌剧最为优秀,集中表现在:用 音乐刻画复杂人物的能力;综合并超越 正、喜歌剧风格界限的能力;以及既能 强调音乐地位形象又能达到戏剧效果的 协调能力。 作为音乐天才,莫扎特优美的旋律语 言、轻松优雅的艺术气质,和作品中深 厚的情感慰籍是其他作曲家所少有的。
Arkey Works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 1、海顿 (1)生平: 1732-1760 接受早期音乐教育,并进行模仿 创作。 1761-1790 担任亲王宫廷乐队乐长,开始进行各种风 格、体裁的音乐创作实验,逐渐形成自己 的音乐风格。 1791-1809 两次访问英国,获牛津大学博士称号,音 乐风格日趋成熟,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作 曲家。 Arkey Works
(2)主要作品
器乐:9首交响曲、11首管弦乐序曲和 戏剧配乐、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 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 、10首小提琴奏鸣曲、5首大提琴奏鸣曲 以及独奏和变奏曲等。 声乐:歌剧《费德里奥》;《D大调庄 严弥撒》以及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 等。

论巴洛克与古典主义钢琴音乐风格之对比

论巴洛克与古典主义钢琴音乐风格之对比

论巴洛克与古典主义钢琴音乐风格之对比□陈薇羽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不同钢琴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时代背景的演变、钢琴制造工艺的发展与作曲家的创作特点是决定钢琴音乐风格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想要了解两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差异,必须深入探索钢琴音乐的形成由来和各个时期演奏特点的演变。

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创作手法进行对比;第三部分主要将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进行比较。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背景(一)管风琴和古钢琴钢琴艺术史是由人(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琴(键盘乐器)和乐(音乐作品)三个方面构成的。

人们普遍都会注意到“人”和“乐”的发展,却忽略了“琴”的发展与沿革。

事实上,乐器的演进和发展是直接影响到作曲家的创作和演奏风格的。

所以要想了解一个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对此时期的键盘乐器必须要有所了解。

巴洛克时期还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钢琴,常见的键盘乐器是管风琴和古钢琴,这个时期的键盘乐器作品都是为这两种乐器而作的。

管风琴是一种十分庞大的气鸣式键盘乐器,主要用于教堂,有着宏伟澎湃的声势,肃穆庄严的气氛,是最能激起人类对音乐迸发敬畏之情的乐器,也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乐器。

巴洛克时期的管风琴已经加入了音栓,拥有了独奏声部的音栓和较轻柔声部的音栓,因此管风琴的音色变得丰富了。

此时的管风琴虽有着早期管风琴瞭亮辉煌的音响特点,但声音悦耳动听了许多,它除了能表现对位线条的混合音响,也可以表现单一音色的独奏声部。

巴洛克管风琴的音域得到了大大的扩展,低声部有了两层足键,高声部已有五层手键盘图一。

图一古钢琴是钢琴的前身,是16世纪由佛罗伦萨的乐器师发明的,可分为击弦和拨弦两种发声方式。

击弦古钢琴又称楔槌键琴(Clavichord),它通过琴键木杆上端的T型铜片便压弦而发声。

楔槌键琴的音量很有限,力度范围仅在pp-mp之间,所以只适宜在家庭或小演奏厅内弹奏。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比较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比较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比较首先,要知道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

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

在巴洛克时期,总体上,它代表了一种对绚丽、激情、宏伟、豪华、运动的热爱,是艺术严肃和轻松的一种交替。

巴洛克风格在其艺术观念中,含有加强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因素。

它摒弃尺度和规范,逐渐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平衡。

它酷爱曲线和斜线,剧烈的扭转,展示一切可以造成人们惊奇、赞叹的东西。

音乐形式上,巴洛克音乐主要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协奏曲及其他器乐独奏曲等。

题材上也因与历史时期的要求所采用宗教性和历史性的。

因此,内容上就要求与形式上相符合。

巴洛克音乐时期中提琴音乐又比较有名。

巴洛克最早兴起的提琴音乐是小型室内合奏的形式,17世纪后半叶形成两种体裁: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

室内奏鸣曲是一组风格化的舞曲;教堂奏鸣曲在曲调上较为严肃,它的四个乐章按慢——快——慢——快的顺序排列,基本不采用舞蹈节奏。

在演奏形式上,这两类奏鸣曲都是两把小提琴演奏两个高声部,一把大提(或大管)演奏低声部,拨弦古钢琴或管风琴演奏数字低音(所谓数字低音是作曲家在乐谱上低音声部下方标出数字,表示应构成的和弦。

键盘乐器演奏者可按数字符号即兴填充中间的和弦声部。

这种数字低音的方法在巴洛克时期被广泛使用。

)由于作曲家要在乐谱上写下三个声部,故以上两类也称为“三重奏鸣曲”。

1700年以后,出现了带数字低音伴奏的独奏小提琴奏鸣曲和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大型弦乐体裁是“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

与独奏协奏曲独奏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演奏形式不同,大协奏曲是以独奏乐器组(主奏部)演奏的不断变化的经过段,与弦乐队的全奏形成对比。

对提琴音乐做出贡献的是意大利波伦亚乐派。

其中有卡扎蒂、维塔利)、巴萨尼、托雷利。

他们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

其中科雷利对波伦亚风格的影响最大。

他就学于波伦亚,30岁以后的大部分生涯在罗马度过。

他的三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发挥了小提琴的独特乐器性能,特别是连弓的抒情慢板乐章。

巴洛克和古典时期音乐ppt课件

巴洛克和古典时期音乐ppt课件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A段旋律(见365首上5页)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巴赫《圣母颂》: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音 乐小品,小提琴在竖琴八小结的分解和弦 的衬托下,奏出了如歌的主题,缓慢而优 美的旋律,采用节进的手法加上节奏的逐 步变化表现出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竖琴 的律动和小提琴的缓步上升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代表人: • 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 • J· S巴赫:《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 曲》、《马可受难曲》《勃兰登堡协奏曲》 •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 (J· S· Bach 1685—1750) 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十 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 廷乐长及管风琴师。生前 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 去世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 世人瞩目。他笃信宗教, 把新教及管风琴作为创作 的主要构思核心同时受资 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影响, 所以作品突破了教会的规 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 和大胆的革新精神。
• • • 音乐特点: 音乐从中世纪的教会调式体系中挣脱出来,确立稳定的 大小调和声体系; 多声部音乐的和声功能观念产生了数字低音的写作和演 奏方法; 器乐曲的音乐的主题的陈述和引申渐渐形成不间断发展 的二部曲式; 旋律连绵不断,节奏律动频繁,乐曲大段落间有鲜明的 力度对比; 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综合性声乐体裁以及奏鸣 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等器乐体裁得 到确立和发展。
第七讲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 亨德尔:焰火音乐 • 作于1748年,为庆祝英法长达八年争夺奥 地利帝国王位的胜利,英国在伦敦“绿色 公园”举行庆典,此曲为此而写。由第一 部分庄严的序曲,加上第二部分放焰火时 用的五个情绪明朗、欢乐的小曲组成。它 们的小标题是:“布列舞曲”、“西西里 风格的广板”、“快板”、两首“小步舞 曲”。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犹丽狄 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典 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奏 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2)由来 :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最早使用 康塔塔这个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 Grandi, 1575~1630)。
(3)两种形式 :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 场合表演的小型的康塔塔(小到可以是一首咏叹调),称 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大型的,带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的,在一个特定重要场合的康塔塔。
(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舒伯特、门德尔松、 肖邦、李斯特、比才等。
谢谢同学们一学期以来的 配合和支持,预祝大家期
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 !
• 2、二重奏
• 3、三重奏 如:(1) 钢琴三重奏: ⑵ 弦乐三重奏: ⑶ 竖琴三重奏:
• 小提琴 中提琴
小提琴
长笛
中提琴或小提琴
大提琴
钢琴

提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洛可可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库珀兰 和拉莫,意大利的斯卡拉蒂,德国的泰 勒曼。甚至在巴赫晚期的各种组曲中也 受到洛可可风格的影响。
.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西方一般的看法将巴赫去世的1750年至贝多芬 去世的1827年前后这段时期,称为“古典主义 音乐时期”。 “古典音乐”是一个相当模糊的词语。一般认 为是具有持久价值而非风行一时的音乐,多指 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在音乐中注重明晰、 平衡的形式美感。
.
晚期巴洛克时代(1700-1750),当时的德国, 无论是自由城邦还是公爵诸侯,都希望通过高 水平的音乐家为他们树立自己的形象,因此为 许多音乐天才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于是德国音 乐成为晚期巴洛克的代表。这一时期是一个充 满矛盾的时代,一方面充满热情和狂热,可以 说是一种浪漫的精神;另一方面,却又那么注 重音乐的逻辑。正是这种矛盾,决定了巴洛克 时代风格的主要特征:动力充沛,气势宏伟, 细节雕饰,情感夸张,崇尚理性。
.
Symphonies symphonies no.35 in d major symphonies no.39 in e-flat major symphonies no.40 in g minor symphonies no.41 in c major
欣赏 莫扎特弦乐小夜曲
.
.
.
.
.
《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 同名喜剧,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发生在阿玛 维瓦伯爵家:男仆费加罗正直聪明,即将与美丽的女 仆苏珊娜结婚。没想到好色的阿玛维瓦伯爵早就对苏 珊娜垂涎三尺,居然想对她恢复早就当众宣布放弃的 初夜权,因此千方百计阻止他们的婚事。为了教训无 耻的伯爵,费加罗、苏珊娜联合伯爵夫人罗西娜设下 了巧妙的圈套来捉弄伯爵。苏珊娜给伯爵写了一封温 柔缠绵的情书,约他夜晚在花园约会。伯爵大喜过望, 精心打扮后如期前往。在黑暗的花园里,正当伯爵喜 不自尽大献殷勤的时候,突然四周灯火齐明,怀抱中 的女子竟是自己的夫人--罗西娜!伯爵被当场捉住,羞 愧无比,只好当众下跪向罗西娜道歉,保证以后再也 不犯。聪明的费加罗大获全胜,顺利的与苏珊娜举行 了婚礼。
1781年 辞去萨尔茨堡宫廷的职务;在维也纳开始演奏、 教学和写钢琴音乐作品的生涯
1782年 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上演;与康斯坦 斯·韦伯结婚
1783年 专心致力于声乐、对位及管乐作品的创作;有六 首弦乐四重奏献给海顿
1784-1786年 在维也纳受到高度的赞誉,完成了12首完美 的钢琴协奏曲
1786年 歌剧《唐璜》在布拉格公演;他的父亲去世
.
.
.
主调音乐的开创者——亨德尔
george friderick handel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 德尔(1685-1759),生于德国哈雷城,7岁 在宫廷礼拜堂里演奏管风琴而引起公爵的注意, 并支持他学习音乐,1702年入哈雷大学法学院, 1703年,进入汉堡歌剧院任小提琴师,从此与 歌剧结下不解之缘。他的音乐兼有德国的严肃、 意大利的悦耳和法国的壮丽。歌剧是亨德尔偏 爱的领域,一生创作了四十余部歌剧。
.
主要代表作品: Symphonies
Symphony no.88 in G major Symphony no.92 in G major (Oxford) Symphony no.94 in G major (Surprise) Symphony no.100 in G major (Military) Symphony no.101 in D major (Clock) String Quartets Quartet in E-flat major Quartet in D major
.
他的代表作有:
Oratorios Messiah Israel in Egypt
Orchestral music Fireworks music Water music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清唱剧《弥塞亚》最为著名,它
表现了耶稣降生、受难、复活、升天的过程,反映了 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和理想。其中的戏剧性和人性的 宣传远胜于宗教情感。全剧为主调音乐风格,旋律优 美,和声洗练,并使用了西西里民间乐器风笛。第二
.
代表作曲家: johann Sebastian bach 约翰·塞巴斯蒂 安·巴赫(左)
george friderick handel 乔治·弗里德里 希·亨德尔(右)
.
与上帝对话的孤独者——巴赫
1685年
3月21日生于爱森纳赫
1700年
教堂唱诗班歌手
1703年
教堂管风琴师
1705-1706年
.
.
“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莫扎
特Wlofgang Amadeus Mozart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

1756年 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
1761年 首次登台演出;其父带他到慕尼黑,开始了他 作为神童的生活经历,游历于欧洲的一些音乐中心城市
1770-1773年 三次去意大利旅行;第一部歌剧在米兰演 出
幕终曲合唱《哈里路亚》宏伟庄严,表现了丰富的情
感,成为宗教音乐的经典。
.
洛可可风格音乐
Recoco洛可可的原意是“贝壳形”是法国路 易十五时期的一种新潮的艺术风尚。当时的绘 画和建筑崇尚纤细、奇巧,富于华丽的装饰, 喜用旋涡形曲线和贝壳形花样。 洛可可音乐是从教堂音乐转向世俗音乐的结果, 追求纤美轻巧,富于华丽的装饰音。当巴洛克 音乐走向极端时,便出现了旋律性强、清晰简 洁、对称华美、音响明亮、世俗性强的洛可可 音乐。由此,它带来了错落有致、平衡对称、 对比强烈、通俗易懂的特点。
变奏曲
variation
托卡塔
toccata
.
巴洛克风格时期又分为早期、盛期和晚期。 早期巴洛克时代(1600-1650)与文艺 复兴的末期相接,又叫做“大巴洛克” 时期,音乐几近奢华,常常用二三个乐 队竞奏,追求豪华气派,以意大利的加 布里埃利为代表的17世纪威尼斯乐派是 最为典型的作曲家。 盛期巴洛克时代(1650-1700)这个时 期的音乐风格以法国歌剧为代表。
.
他的代表作有: Violin concerto in e major Double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Mass in b minor Organ music Fantasia in g minor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Prelude in b minor
.
Franz joseph haydn 弗郎茨· 约瑟夫· 海顿 (1732-1809)出生在奥地利东部边境罗劳的造
车轮的农民家庭,8岁去维也纳的教堂担任唱 诗歌手的工作。1749年因变声被解雇,后来从 师于意大利音乐家波尔波拉并开始尝试作曲。 1759年海顿在莫尔津亲王的乐队任乐长职务, 1761年又受聘于匈牙利贵族的宫廷任乐长,开 始长达30年的创作生涯。1790年定居维也纳, 创作了很多重要作品。1809年5月,在拿破仑 军队包围维也纳时,海顿在自己的住所中安详 去世,终年77岁。
.
他的代表作品: Choral music
Requiem Concertos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Piano concerto no.23 in a major Piano concerto no.27 in b-flat major Violin concerto no.4 in d major Operas don giovanni the magic flute the marriage of figaro
1773年 到维也纳,接触海顿的音乐,创作了第一手在 他作品目录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创作器乐作品和为 萨尔茨堡的亲王-大主教写作教堂音乐
1775-1777年 任萨尔茨堡乐队首席,完成首批钢琴奏鸣 曲和协奏曲
1777-1778年 在巴黎完成为“心灵音乐会”所写的第31 部交响曲
.
1779年 任萨尔茨堡宫廷管风琴师;完成一批世界性的 管弦乐作品
1750年
7月28日逝世于莱比锡
.
巴赫的一生平平淡淡,虽然有一定知名度,但 同时代的作曲家中至少有6人比他名声更响, 在他生前和去世的百年里,基本上默默无闻。 他用他的音乐孤独地与他心中的上帝交谈,执 着地去完成他的历史使命。
巴赫一生的作品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声乐作 品以宗教音乐为主,近300部,存世195部。 在器乐方面,他是巴洛克高峰时期的管风琴大 师。他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同时又受到 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宗教作品也常常闪 烁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深刻反映了那个时 代社会、经济、人文思想的心态。
.
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音乐体裁有: 声乐体裁:
歌剧
opera
清唱剧
oratorio
受难曲
passio
康塔塔
cantata
器乐体裁:
奏鸣曲
sonata
协奏曲
concerto
组曲
suite
圣咏前奏曲
chorale prelude
赋格曲
fuga
.
另外的乐曲形式:
幻想曲
fantasia
随想曲
capriccio
.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是在工业革命开始,提出 “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运动兴起时产生 的,因此它更强调人的感官直觉,追求自然、 天性和本能。18世纪的音乐生活更加世俗化、 民众化。音乐从教会、宫廷进一步走向市民生 活。而从前依附教会或宫廷的音乐家逐步走向 社会,成为自主创作的自由音乐家。作曲家追 求能为广大听众所理解、喜爱的音乐风格,作 品真挚朴素,回归自然。作曲家们同时追求一 种“共性”的音乐风格,注重内在的激情,避 免巴洛克时期音乐过多的外在装饰,讲究典雅、 精美、明快、流畅的旋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