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标签规范

合集下载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施工规范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施工规范

3.1 平面布线
3 .布线规范
7) 对于不在机房和天花吊顶内布放的馈线,应套用阻燃PVC管,管径根据馈线 直径尺寸选取,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横平竖直,其转弯处要使用转 接弯头或波纹软管连接;
8)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用线码或管卡进行牢固固定(如遇到转弯处,应在 转弯两侧加装线码或管卡固定),固定。
6 .接地规范
6.2 主设备接地
主机单元设备必须接地,接地线截面积16平方毫米,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6 .接地规范
6.2 主设备接地
对于多系统主设备共用接地排,要求从接地排连接到大楼地网的地线截面积为25 平方毫米。对于特殊地区出于防盗考虑,可以将接地进行焊接
6.3 馈线接地
6 .接地规范
1)室外馈线必须接地。每条馈线都应用接地件和截面积为16平方毫米的接地线接地, 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2)对于多系统,室外施主天线和天线支撑件接地须分别用16平方毫米的地线接至 公用接地排,要求从接地排连接到大楼地网的地线粗细为25平方毫米并且焊接良 好,做好防锈处理,室外施主天线和天线支撑件分开接地,不允许串联接地。
6.5 避雷针
6 .接地规范
避雷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接地良好。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能保护铁塔上或 杆上的直放站信号源,并做防锈处理。避雷针必须与地网连接。 室外天线都必须在避雷针的45度保护角之内。
2)若为吸顶式全向天线,应固定安装在天花或天花吊顶下,保证天线水平美观, 不得倾斜,不得摇晃,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如果天花吊顶为石膏板或木质 结构,还可以将天线安装在天花吊顶内,但必须对天线做牢固固定,可制作支架 予以固定,但不得将天线绑扎在消防等管道上,更不能任意摆放在天花吊顶内。
5 .天线安装规范

室内分布标签规范

室内分布标签规范

标签规范室内分布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签,标签编号应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内容要包括每个器件的名称、线的方向等。

一.标签的分类标签的种类有:器件标签、路由标签、标识标签、设备标签等。

1.器件标签用来表明器件名称,每个器件上都必须粘贴,器件标签上必须标明该器件的名称、编号、楼层等;2.路由标签用来表明线的方向,每条馈线的两端都必须粘贴,路由标签上必须体现馈线另一端器件的名称及楼层;3.标识标签用来标识馈线所属的运营商,该标签粘贴在馈线上,每隔2米粘贴一张;4.设备标签用来标明设备类型等信息,在有源设备上粘帖,包括直放站、干放、BBU/RRU等,对于BBU/RRU要特别注意标签格式。

二.标签的粘贴1.所有不干胶标签粘贴好后都需要用透明胶带加固;2.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标签,在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必须贴在显著位置,以便辨认;3.在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电梯、地下室应粘贴(安装)中国联通网络信号覆盖标志。

三.标签、路由标签的样式要求室外部分标签1、要求:(1)质地为机打防水,(2)标签为白底红字,字体为宋体2、图例说明:中国联通CHINA UNICOM八木天线八木天线电缆中国联通CHINA UNICOM FROM:T1—21F表示此处信号来自于21F 第一个耦合器室内设备标签(不包含BBU/RRU)1、要求:(1)质地为机打不干胶,后用宽透明胶带加固(2)标签为白底红字,字体为宋体2、图例说明:设备类型:G网近端机近端位置:碑亭巷中国联通CHINA UNICOM远端位置:人民大会堂G网近端机设备类型:D网远端机近端位置:碑亭巷中国联通CHINA UNICOM远端位置:置地广场D网远端机设备类型:W无线站中国联通CHINA UNICOM设备位置:四方招待所W网无线站其他室内标签1、要求:(1)质地为不干胶,(2)标签为白底黑字,字体为宋体2、图例说明:(1)器件标签:天线ANT1—21F ANT:表示天线表示21F第一个天线耦合器T1/6dB—21F T:表示耦合器表示21F第一个耦合器(6dB)功分器PS1—21F P S:表示功分器表示21F第一个功分器合路器CB1—21F CB:表示合路器表示1F第一个合路器(2)路由标签:电缆FROM:T1—21F表示此处信号来自于21F 第一个耦合器电缆T O:ANT1—21F表示此处信号到21F 第一个天线(3)标识标签:电缆BBU/RRU 及相关线缆标签:针对现在室内分布中要求使用BBU+RRU 的方式进行覆盖,我们对BBU、RRU 及基站部分的路由标签做一下统一规范:(1)3G BBU 及RRU 命名规范:3G BBU 命名规范设备命名:WM —碑亭巷 1 光口命名:WM —碑亭巷1—2—4 说明:WM ——WCDMA 室内覆盖碑亭巷1——碑亭巷基站第一个BBU2——2 槽位的WBBP 板4——2 槽位WBBP 板的第二个光口(光口编号依次为0、1、2、3、4、5)3 槽在先,2 槽在后2G RRU 命名规范WM0-0- 人民大会堂说明:WM ——WCDMA第一个“0”——BBU 上光口号第二个“0”——该光口下的第一级RRU人民大会堂——该RRU 所在室分站点的名称再例:WM5-1-人民大会堂说明:该RRU 为人民大会堂用,接在BBU 上的2 槽第3 个光口的第二级RRU(2)3G BBU/RRU 标签1、要求:(1)质地为机打不干胶,并用宽透明胶带加固(2)标签为白底黑字,字体为宋体2、图例说明:3G BBU标签: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站号设备名称W M碑-亭巷1 6527FE端口5/6 22M端口WBBP版本:3槽b3 2槽3槽光口0方向人民大会堂( 京信)3槽光口1方向3槽光口2方向2槽光口3方向2槽光口4方向2槽光口5方向该标签粘贴于“WM碑- 亭巷1”BBU上,表示“碑亭巷”的第一个BBU,站号:6527,使用碑亭巷基站第5、6 个2M,连接碑亭巷基站3G传输设备第 2 个FE口。

深圳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标签规范v1[1].6

深圳移动室内分布系统标签规范v1[1].6

深圳移动室内覆盖网络工程标签规范为使深圳移动建设的分布系统(含WLAN)工程中使用的设备、器件、天馈线、电源线等标识标签,标准化、规范化、易于识别,现将标签规格、格式、字体、底色等规范如下。

一、标签规格及样式1.GSM、TD、WLAN、LTE标签规格及样式GSM、TD、LTE室内覆盖标签(馈线、光纤、电源线、无源器件等)颜色分别为黄色、蓝色、橙色,规格均为36mm*24mm(长*宽),LOGO 位于标签底部右边位置。

GSM、TD、LTE室内覆盖设备类标签为黄色、蓝色、橙色,规格均为为98mm*50mm(长*宽),LOGO位于标签底部靠右位置。

(注:WLAN标签与GSM标签样式及规格一致)二、标签材质要求1.标签基材为聚丙烯,厚度介于0.08~0.12之间;2.标签必须有防水功能;3.标签为专用电子标签机打印,不能手写,不允许用普通纸张加贴透明胶布;4.使用深圳移动认可的品牌标签和打印产品;三、标签打印要求1.打印字体规格;LOGO为黑色。

标签上打印的字母和数字取12号Arial,器件名称取12号黑体,所有汉字和字母必须加黑。

WLAN网络标签在中文开头处标注“WLAN+器件名称”。

2.打印内容及样式;1)馈线类标签需有起始点和终止点。

(例:如下图)2)天线类3)无源器件类4)设备类3.标签打印内容必须与设计文件编号一致,并且准确无误。

四、标签粘贴规范1.所有设备(RRU、干放、GRRU、直放站主机、电表等)及无源器件(天线、功分器、合路器等)必须粘贴有相应标签。

标签应贴在设备正面醒目位置以便维护;2.所有馈线、光纤、电源线等线缆两端都应贴上标签;为了方便维护,所有线缆应在以下部位贴标签:1)传输光纤头部线缆位置;2)馈线接头处;3)每楼层弱电井内的馈线上醒目位置;3)设备电源线醒目位置;3.为美观起见,同一设备上的标签高度或水平度应尽量一致,以求维护方便、位置醒目和查找方便。

2012标签样板-1-ok.pdf 2012标签样板-2-ok.pdf。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

综合布线标签规范1.1标签标识布线标签标识系统的实施是为了为用户今后的维护和管理带来最大的便利,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网络配置时间。

标签标识系统包括三个方面:标识分类及定义,标签和建立文档。

数据中心内的每一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接地装置、敷设管线等组成部分均应给定唯一的标识符。

标识符应采用相同数量的字母和数字等标明,按照一定的模式和规则来进行。

数据中心的机房标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部分:标识打印设备、线缆标识、配线架标识、面板标识、设备管理标识、标识文档管理。

所以需要标识的设备都要有标签。

建设按照“永久标识”的概念选择材料,标签的寿命应能与布线系统的设计寿命相对应。

建议标签材料符合通过UL969(或对应标准)认证以达到永久标识的保证;同时建议标签要能达到环保RoHS指令要求。

从结构上可分为粘贴型和插入型标签,所有标签应保持清晰、完整,并满足环境的要求。

标签应打印,不允许手工填写,应清晰可见、易读取。

特别强调的是,标签应能够经受环境的考验,比如潮湿、高温、紫外线,应该具有与所标识的设施相同或更长的使用寿命。

聚酯或聚烯烃等材料通常是最佳的选择。

完成标识和标签之后,要对所有的管理设施建立文档。

文档应采用计算机进行文档记录与保存。

简单且规模较小的布线工程可按图纸资料等纸质文档进行管理,并做到记录准确、及时更新、便于查阅、文档资料应实现汉化。

1.2连接硬件标签系统连接硬件标签主要指配线架标识,面板标识和其他一些平面表面标识。

按照打印机类型可分为三个大类。

这三个大类的标签系统分别对应激光/喷墨打印机,热敏式打印机以及针式打印机。

在布线系统中,常用的标签类型为激光/喷墨打印机标签和热敏打印机标签。

连接硬件的标签材料主要使用聚酯或聚烯烃。

根据需要标识的硬件类型和要求,可以选择粘性标签或非粘性标签。

标签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标签标识位置1.3布线管理系统可采用纯软件的布线管理系统或软、硬件集成的智能电子布线管理系统来实施对布线系统的管理。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规范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规范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规范⏹主机(微蜂窝、干线放大器)架设规范1.主机应尽量选取干燥通风不易被非专业人员接触的位置。

2.主机的安装应选择便于维护的位置,机架水平、稳固。

3.所有有源设备加装馈线接地件,接地件与大楼地网连接,各设备不能串联接地。

要求采用16平方的接地线,并用螺丝紧固。

4.主机安放位置应避免强电干扰。

5.为主机引入电源时应加入10安培的空气开关。

6.设计时应避免干放之间的串联而增大信号的噪声。

7.明确干放MS、BS的接口方向,正确连接电缆。

⏹工程布线规范1.电缆线辅放的具体路由、位置与施工图一致,符合施工图的要求。

2.工程中所有明线原则上要求全部套PVC管或软管,并在PVC管上粘贴移动标签。

3.所有电缆避免与强电及接地线并行走线。

4.电缆线本身应确保外皮无损坏现象。

5.电缆线转弯圆滑,顺其自然,8D电缆最小曲率半径大于60MM,1/2电缆最小曲率半径大于125MM。

6.在井道内电缆布线应符合以下要求:1)每根电缆线都平直整齐。

2)电缆线相互之间紧密靠拢、平行,不得交叉、扭曲。

3)电缆理顺成束,用尼龙线扎绑扎于井道或走道的横档上,但不能勒伤电缆线。

4)电缆连续上下弯的垂直部分,应进行空绑。

5)尼龙线扎扎紧后多余部分必须剪去。

7.槽道内电缆布线应符合下面要求:1)电缆顺直,无扭绞、打结现象,但电缆亦不得笔直拉紧。

2)低高槽道间电缆的上下应在同侧,避免交叉。

3)电缆跨出槽道下线,应在电缆拖架上绑扎。

4)电缆严禁溢出槽道。

8.顶棚内电缆一般应沿墙边走线,每隔2M将电缆理顺成束扎紧,并视顶棚内部实际结构情况把电缆束扎紧固定。

9.每根电缆两端必须粘贴移动标签,井道内及较长的电缆(大于20M)须在电缆中部加贴标签。

标签应粘贴于显著位置,要求整齐、美观。

10.主干电缆(如管井和机房内的馈线)要求粘贴标示电缆走向的标签。

注:在布线过程中,不能损坏建筑物内原有的各种设施。

⏹接头制作规范1.根据实际需要截取相应长度的电缆。

室内分布系统施工规范

室内分布系统施工规范

室内分布系统施工规范一、有源设备有源设备是指:分布式基站,射频拉远(GRRU)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远端单元等设备。

1、安装位置要求1.1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设备尽量安装在馈线走线的线井内,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的需要;1.2安装位置应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设备的干扰;1.3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1.4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线;1.5安装位置的室内不得放置易燃品;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2、设备安装2.1严格按照说明书的介绍进行,使用合理的工具、安装件进行牢固安装牢固平整,不松动;2.2设备上要有(移动)标志,贴于设备右上位置;2.3要求所有的设备必须要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2.4设备安装应严格避免强电强磁干扰,距强电至少要30厘米以上;2.5设备挂壁式安装时,主机底部距离地面为(移动/1。

5米,联通/1。

7米)在特殊机房内安装时,主机底部或顶部应与其它原有壁挂设备底部或顶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2.6设备落地式安装时,龙门架底座或主机座应与墙壁距离0。

8米,在移动机房、交换机房等特殊专用设备机房内安装时,应与原有设备保持整体协调;2.7对于光纤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各模块的安装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3 接地要求3.1对于干线放大器、光纤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设备必须接地,并应用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铜芯橡皮包线与建筑物的主地线接地;3.2设备与地线、地线与保护地的连接端必须用线耳连接,不允许地线与设备直接绕接、驳接现象;3.3每台有源设备须各自安装独立的地线,不可共用一根地线;地线须按国标规定,用黄绿色专用线,须加装平垫、弹簧垫拧紧;3.4设备接地不能接避雷地,要接保护地;3.5为减少接地线的电感,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弯曲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3.6地线走线要用线码固定,严禁有飞线现象,不得与馈线、电源线有交叉现象; 3.7加套白色PVC的地线走线要求与射频走线固定原则相同,并作好标签识别;3.8地线如遇穿墙走线,穿墙部分必须加套管保护,穿墙孔/口必须用防火泥加以密封;4电源要求4.1设备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放置于工作状态时不易触摸到的位置;4.2设备专用电源必须要安装空气开关对设备进行保护;4.3设备电源插座必须从空气开关盒内引出;4.4设备的输入电源线,必须火线、零线、地线相对应连接,不得错接;4.5电源线走线要固定,加套白色PVC的电源线走线要求与射频走线固定原则相同,走线外观要平直美观;4.6连接至主机的电源线不能和其他电缆捆绑在一起;4.7电源线须作好标签识别;4.8电源线如遇穿墙走线,穿墙部分必须加套管保护,穿墙孔/口必须用防火泥加以密封;4.9连接电源线时,必须作好安全防护工作,以绝对保证人身安全;4.10交流220V供电电源线采用2。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规范V

室内分布系统施工规范工程规范编制:审核:日期:目的1)为保证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施工规范。

为保证系统能够可靠运行,必须严格按照本规范及相关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2)本规范既是河南省通信工程局项目管理部进行工程管理与工程施工的技术指导标准,又是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对室内分布覆盖系统进行质量检查的依据。

本技术指导书规定了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勘测、设计、安装及验收工作内容和要求,并使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勘测、设计、安装、验收更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此规范。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河南省通信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勘测、设计、安装、调测、验收。

目录一、工程勘察及勘测 (5)1.1 覆盖要求确认 (4)1.2 覆盖信源确认 (5)1. 3 分布方式确认 (6)1. 4 现场勘测要求 (7)1.5 工程勘测内容 (8)二、工程设计.............................................. 1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WCDMA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目标 (12)2.2 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目标 (13)2.3 设计原则 (14)三、项目站点协调.......................................... 1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图纸审核...........................................错误!未定义书签。

7五、项目进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8)六.工程安装 (19)6.1主机安装 (20)6.1.1安装环境 (22)6.1.2安装方式 (29)6. 1.3主机挂架的安装…………………………………………..............................6.2天线部分的安装…………………………………………......................................6.2.1天线架安装………………………………………….....................................6. 2.2天线安装…………………………………………........................................6.3连接…………………………………………............................................ ..............6.3.1射频连接………………………………………….........................................6.3.2电源连接………………………………………….........................................6.3.3地线连接………………………………………….........................................6.3.4光路连接………………………………………….........................................6.4走线…………………………………………............................................ ..............6.4.1射频走线………………………………………….........................................6.4.2电源走线………………………………………….........................................6.4.3地线走线………………………………………….........................................6.4.4机房走线………………………………………….........................................6.5密封…………………………………………............................................ ............6.6标识…………………………………………............................................ ............6.6.1标签要求………………………………………….......................................6.6.2标签编号格式…………………………………………...............................6.7安装工程图解........................................................................... ..........................6.8施工中注意事项………………………………………………………………..七、施工现场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标识牌管理规范

标识牌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标识牌是一种用于传达信息、指示方向或警示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道路交通等领域。

为了统一标识牌的管理,提高其效果和可读性,制定标识牌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标识牌分类及要求1. 标识牌分类标识牌可分为室内标识牌和室外标识牌两类。

(1) 室内标识牌:用于室内环境,如办公楼、商场、医院等场所。

室内标识牌应具备清晰易读、美观大方、材质耐用等特点。

(2) 室外标识牌:用于室外环境,如道路交通、公园、社区等场所。

室外标识牌应具备耐候性强、反光效果好、防水防尘等特点。

2. 标识牌要求(1) 字体和图案:标识牌上的字体和图案应清晰易读,符合人眼视觉习惯。

字体大小应根据标识牌的距离和观察者的视力进行合理设计。

(2) 材质和颜色:标识牌的材质应具备耐用性和易于清洁的特点。

常用的材质包括金属、塑料、玻璃等。

颜色应根据标识牌的用途和环境进行选择,以提高可辨识度。

(3) 安装和固定:标识牌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并采取牢固的固定方式,以确保标识牌不易松动或倾斜。

(4) 维护和保养:定期对标识牌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清洗、修复破损等,确保其整洁、完好。

三、标识牌管理流程1. 标识牌需求确认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标识牌的种类、数量、位置等要求,并编制标识牌需求确认表。

2. 标识牌设计与制作根据需求确认表,委托专业设计机构进行标识牌设计,并选择合适的制作厂家进行制作。

3. 标识牌审核与批准根据设计图纸和标识牌样品,进行审核与批准,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4. 标识牌安装与验收根据标识牌的位置和要求,进行安装,并进行验收,确保安装质量和效果。

5. 标识牌维护与更新定期对标识牌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清洗、修复破损等。

根据需要,及时更新标识牌内容。

四、标识牌管理责任分工1. 部门责任各部门应明确标识牌管理的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标识牌的需求确认、设计、制作、安装、维护等工作。

2. 监督责任监督部门应对标识牌管理进行监督,包括审核设计方案、制作质量检查、安装验收等环节的监督。

家居商品标价签标识管理规定

家居商品标价签标识管理规定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家居商品标价签标识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提高商品信息传递的效率,适用于所有经营家居商品的企业。

2. 标价签标识的内容和要求
2.1 标价签标识应包含以下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
- 商品规格
- 商品材质
- 商品产地
- 商品价格(包括原价和促销价)
2.2 标价签标识应采用易识别的字体和合适的字号,确保顾客能够清晰地阅读商品信息。

2.3 标价签标识应采用统一的颜色搭配,以便于顾客快速识别特定信息,例如原价和促销价的区分。

2.4 标价签标识应采用耐用的材料制作,确保能够长期使用而不脱落或损坏。

3. 标价签标识的管理
3.1 在商品上架前,销售人员应核对标价签标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与实际商品相符。

3.2 标价签标识应放置在商品显著位置,便于顾客直接查看,不得被其他物品遮挡或遗漏。

3.3 在促销活动期间,标价签标识应及时调整为促销价,促销结束后,应及时调整回原价,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

3.4 定期对标价签标识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标签脱落、损坏或信息错误,应及时更换或修正,确保标签标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违规处理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纪律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罚款、停职等。

5. 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并将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室内分布建设原则规范

日照移动室内分布工程及小区WLAN建设原则和规范一、室内分布工程建设原则及规范1、方案设计要求:中空旷区域、房间内等天线口的输出功率不低于6dBm,覆盖电梯的天线输出功率不低于10dBm;无特殊情况天线覆盖室内时必需进房间,因业主原因确实无法进房间的需在方案设计中说明;改造站点方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原有天馈利旧情况,并在方案中体现出哪些部分是利旧老天馈,哪些是新建天馈;由于现场约束导致方案变更的集成商需及时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变更申请,待变更通过后在施工。

2、天线布放:室内站点单个天线覆盖半径为6-8米;电梯覆盖时20层以下每三层一个平板天线,2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二层一个平板天线;3、效果要求:天线进房间的覆盖效果为房间内信号强度不低于-60;天线未进房间放置在走廊的,走廊内信号强度不低于-45;电梯信号不得低于-65.4、天馈线安装要求:馈线的布放必须按照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且应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空中飞线等情况;地下停车场的布线应高于排风、消防等管道,以免因布线过低而引起车辆挂断馈线的现象。

所有馈线、跳线、走线管都应用馈线夹、扎带等加以固定。

安装天线时应戴干净手套操作,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保持业主天花板的干净,不要弄上手印等污迹,特别是比较新的天花板。

5、标签:光纤贴标签特别是TD及WLAN的光纤必须贴标签标注上下联;网线标签标注AP详细安装位置,主设备标注住设备覆盖区域,馈线器件贴移动标签特别是电井桥架中多家运营商馈线在一块的情况下必须标注移动标签;6、垃圾清理:每个施工单位当天离场或施工完成后撤场时,必须将施工现场余料及垃圾清理完毕,涉及所有工作面及衔接位置的卫生也要一并清理干净。

;二、小区WLAN建设规范要求1、设计原则:每栋楼一台交换机或ONU,每个单元一台AP,一台AP带两个天线分别朝向南北,最南和最北侧楼宇单面覆盖,目前不考虑射灯覆盖。

2、交换机或ONU安装:安装交换机柜,交换机或ONU安装在交换机柜内,固定在中间单元顶楼楼道内,因目前交换机柜为室内机柜防水性能较差,协调时避免协调安装在楼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分布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签,标签编号应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内容要包括每个器件的名称、线的方向等。

一.标签的分类标签的种类有:器件标签、路由标签、标识标签、设备标签等。

1.器件标签用来表明器件名称,每个器件上都必须粘贴,器件标签上必须标明该器件的名称、编号、楼层等;2.路由标签用来表明线的方向,每条馈线的两端都必须粘贴,路由标签上必须体现馈线另一端器件的名称及楼层;3.标识标签用来标识馈线所属的运营商,该标签粘贴在馈线上,每隔2米粘贴一张;4.设备标签用来标明设备类型等信息,在有源设备上粘帖,包括直放站、干放、BBU/RRU等,对于BBU/RRU要特别注意标签格式。

二.标签的粘贴1.所有不干胶标签粘贴好后都需要用透明胶带加固;2.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标签,在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必须贴在显着位置,以便辨认;3.在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电梯、地下室应粘贴(安装)中国联通网络信号覆盖标志。

三.标签、路由标签的样式要求室外部分标签1、要求:(1)质地为机打防水,(2)标签为白底红字,字体为宋体 2、图例说明:八木天线中 国 联 通CHINA UNICOM八木天线FROM :T1—21F电 缆中 国 联 通CHINA UNICOM表示此处信号来自于21F 第一个耦合器室内设备标签(不包含BBU/RRU )1、要求:(1)质地为机打不干胶,后用宽透明胶带加固 (2)标签为白底红字,字体为宋体 2、图例说明:设备类型:G 网近端机近端位置:碑亭巷中国联通CHINA UNICOM远端位置:人民大会堂G网近端机设备类型:D网远端机近端位置:碑亭巷中国联通CHINA UNICOM远端位置:置地广场D网远端机设备类型:W无线站中国联通CHINA UNICOM设备位置:四方招待所W网无线站其他室内标签1、要求:(1)质地为不干胶,(2)标签为白底黑字,字体为宋体2、图例说明:(1)器件标签:ANT:表示天线表示21F第一个天线T:表示耦合器表示21F第一个耦合器(6dB)PS:表示功分器表示21F第一个功分器CB:表示合路器表示1F第一个合路器(2)路由标签:电缆FROM:T1—21F表示此处信号来自于21F第一个耦合器电缆TO:ANT1—21F表示此处信号到21F第一个天线(3)标识标签:电缆BBU/RRU及相关线缆标签:针对现在室内分布中要求使用BBU+RRU的方式进行覆盖,我们对BBU、RRU及基站部分的路由标签做一下统一规范:(1)3G BBU及RRU命名规范:3G BBU命名规范设备命名:WM—碑亭巷1 光口命名:WM—碑亭巷1—2—4说明:WM——WCDMA室内覆盖碑亭巷1——碑亭巷基站第一个BBU2——2槽位的WBBP板4——2槽位WBBP板的第二个光口(光口编号依次为0、1、2、3、4、5)3槽在先,2槽在后2G RRU命名规范WM0-0-人民大会堂说明:WM——WCDMA第一个“0”——BBU上光口号第二个“0”——该光口下的第一级RRU人民大会堂——该RRU所在室分站点的名称再例:WM5-1-人民大会堂说明:该RRU为人民大会堂用,接在BBU上的2槽第3个光口的第二级RRU(2)3G BBU/RRU标签1、要求:(1)质地为机打不干胶,并用宽透明胶带加固(2)标签为白底黑字,字体为宋体2、图例说明:3G BBU标签: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该标签粘贴于“WM-碑亭巷1”BBU上,表示“碑亭巷”的第一个BBU,站号:6527,使用碑亭巷基站第5、6个2M,连接碑亭巷基站3G传输设备第2个FE口。

光口方向:注明该光口的用途用于哪个室分站点,并注明集成商。

3G RRU标签:该标签粘贴于“WM0-0-人民大会堂”上,表示该RRU使用于人民大会堂室内分布系统,其上联碑亭巷基站“碑亭巷1”的3槽0口,下联4楼的“WM0-1-人民大会堂”。

(2)2G BBU及RRU命名规范:2G BBU命名规范设备命名:GM—碑亭巷1 光口命名:GM—碑亭巷1—2说明:GM——GSM室内覆盖 DM-DCS室内覆盖碑亭巷1——碑亭巷基站第一个BBU2——BBU的第三光口(总过6个口,按0-5编号)2G RRU命名规范GM0-0-人民大会堂说明:G——GSM900,DM——DCS1800第一个“0”——BBU上光口号第二个“0”——该光口下的第一级RRU人民大会堂——该RRU所在室分站点的名称再例:DM5-1-人民大会堂说明:该RRU为人民大会堂用1800RRU,接在BBU上的第6光口的第二级(4)2G BBU/RRU标签1、要求:(1)质地为机打不干胶,并用宽透明胶带加固(2)标签为白底黑字,字体为宋体 2、图例说明: 2G BBU 标签: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该标签粘贴于“GM-碑亭巷1”BBU 上,表示“碑亭巷”的第一个BBU ,使用碑亭巷基站第4个2M ,光口方向:注明该光口的用途用于哪个室分站点,并注明集成商。

RRU 标签:该标签粘贴于“GM0-0-人民大会堂”上,表示该RRU 使用于人民大会堂室内分布系统,其上联碑亭巷基站“碑亭巷1”的2号光口,下联2楼的“GM0-1-人民大会堂”。

(5)主机线缆标签1、要求:(1)质地为运维下发样品(2)手写字体工整清晰(3)张贴位置:线缆两端,靠近连接头约3CM左右连接处, 原则上旗形统一向右(线缆上下布放)或向下(线缆左右布放)。

要求在设备接口处、光缆熔接盒处、法兰盘对接处以及ODF/DDF架接线处(4)内容要求:业务名称、业务类型(可以忽略)、本端端口、对端端口2、格式范例:(1)2M线标签:该标签粘贴于BBU侧的E1线上,表示该BBU使用了DDF架第“5”、“6”两个端口;该标签粘贴于DDF架侧的2M线上,表示DDF架第“5”端口连接的是BBU出来E1线的第1对2M;该标签粘贴于DDF架侧的2M线上,表示DDF架第“6”端口连接的是BBU出来E1线的第2对2M;以此类推。

(2)FE线标签:该标签粘贴于BBU侧的网线上(3G传输设备侧的标签本端对端相反),该示例标签表示使用碑亭巷第1个BBU使用传输设备FE的第2个端口;以此类推。

(3)基站内尾纤标签:该标签粘贴于BBU侧的尾纤上(ODF侧的本端对端顺序相反),标签上侧表示:编号为“碑亭巷1”的BBU的3槽0号光口用于人民大会堂的室内分布系统;下侧表示:该尾纤的两头一头连接“碑亭巷1”的BBU的3槽0号光口用于,另一头连接“人民大会堂”方向48芯光缆的第1、2两芯。

(备注:如有光交则为“光交”方向)(4)光交内跳纤标签:该标签粘贴于光交内跳纤的两头(注意区分本端对端),标签上侧表示:该尾纤用于“人民大会堂的室内分布系统”跳纤;下侧表示:该尾纤的两头一头连接光交的A盘的第1、2芯,另一头连接光交的G盘第7、8两芯。

(5)大楼内光纤标签:BBU至第一级RRU该标签粘贴于“WM-碑亭巷1-RRU00”侧上联口(至BBU方向),表示上联基站的BBU,即碑亭巷1的3槽0口;RRU级联:该标签粘贴于第一级RRU“0-0人民大会堂”侧下联口,表示到RRU“0-1人民大会堂”去该标签粘贴于“0-1人民大会堂”侧上联口,表示该室内光缆从RRU“0-0人民大会堂”来;(6)电源线缆标签参照以上规范执行附件:各设备网管命名3GBBU网管命名同设备命名3G RRU网管命名规范建议改为:p0-0-XW人民大会堂-站点补充信息-楼层号命名共31个字符P:表示为工程调测站XW:表示人民大会堂站点为玄武区,各区对应编号为(区域简写为大写):站点补充信息:若人民大会堂站点有3栋楼,该RRU在2栋,则站点补充信息为“2栋”楼层号:表示该RRU安装的楼层号说明:以上信息尽量完善。

2G RRU网管命名规范1、范围:室内分布专用RRU2、具体命名规范:“运行状态”“光口号”-“RRU级联号”-“站点归属行政区域”“室内分布站点名称”-“安装位置”;运行状态:“”正常运行的设备,“T”代表测试设备,“P”代表预割接/联调的设备;光口号:指该RRU使用的光口号,例如0,1,2,3,4,5,在3G中指WBBP 板的光口号;RRU级联号:指级联编号,第一级为0,第二级为1;站点归属行政区域:指该RRU服务站点归属的行政区域;室内分布站点名称:指该室分站点的名称,在业务区(地市)内的具有唯一性。

要求与工程台账一致,对于一些长度很长的名称,建议用通俗的简称代替,避免RRU命名中字符数的限制;安装位置:指该RRU安装的具体位置,对于例如一些大型站点内有多栋楼,具体位置应描述是哪栋的几楼;举例:P0-1-XW人民大会堂-新楼1F表示:安装在玄武区的人民大会堂站点的新楼1楼的RRU,使用的是第0光口的第二级RRU;2G BBU网管命名规范1、范围:室内分布专用基站2、具体命名规范:“运行状态”-“站点网络标识”“站点类型”-“站点归属运营商”“站点归属行政区域”“物理站点名”“辅标”具体含义如下:运行状态:“”正常运行的设备,“T”代表测试设备,“P”代表预割接/联调的设备;站点网络标识:“G”代表的是GSM网GSM900的基站,“D”代表的是GSM网DCS1800的基站,“W”代表的是WCDMA网的基站;站点类型:“I”代表专供室内覆盖的基站、“M”代表专供室内覆盖的微蜂窝基站;站点归属运营商:指该BBU\微蜂窝安装物理位置的归属,若安装在基站,基站所有权归属联通则为U、基站所有权归属电信则为T、基站所有权归属移动则为M;若安装在用户大楼侧,则统一为U;站点归属行政区域:指该物理站点归属的行政区域;具体为高淳GC、溧水LS、江宁JN、浦口PK、六合LH、栖霞QX、下关XG、鼓楼GL、玄武XW、白下BX、秦淮QH、建邺JY、雨花YH;物理站点名:指该BBU\微蜂窝安装物理位置的站点的名称,在业务区(地市)内的具有唯一性。

若安装在基站侧,则物理站点名同该基站名称一致;若安装在大楼侧,则物理站点名为工程台账中的站点名称;(对于一些长度很长的名称,建议用通俗的简称代替,避免后期RRU命名中字符数的限制)辅标:指在同一个物理站中有2个以上同网络的BBU或者2个以上同网络的微蜂窝基站的,在物理站名后面添加数字,从1、2顺序后编;举例:P-GM-UGL河西大楼2表示:安装在归属联通河西大楼基站内的第2套供室分单独使用的2G BBU或微蜂窝,该站点为新开站点。

2G直放站网管监控命名规范1、范围:室内分布专用直放站2、具体命名规范:1)安装在基站的近端:“运行状态”-“站点网络标识”-“站点归属运营商”“站点归属行政区域”“物理站点名”“辅标”-“设备类型”-“安装位置”具体含义如下:运行状态:“”正常运行的设备,“T”代表测试设备,“P”代表预割接/联调的设备;站点网络标识:“G”代表的是GSM网GSM900,“D”代表的是GSM网DCS1800,“W”代表的是WCDMA网;站点归属运营商:指该近端安装物理位置的归属,若安装在基站,基站所有权归属联通则为U、基站所有权归属电信则为T、基站所有权归属移动则为M;若安装在用户大楼侧,则统一为U;站点归属行政区域:指该物理站点归属的行政区域;具体为高淳GC、溧水LS、江宁JN、浦口PK、六合LH、栖霞QX、下关XG、鼓楼GL、玄武XW、白下BX、秦淮QH、建邺JY、雨花YH;物理站点名:指该近端安装物理位置的站点的名称,在业务区(地市)内的具有唯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