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勘察设计规范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方案设计规范及原则一、移动规范及原则(一)频率配置原则中国移动TD-SCDMA可使用1880~1900MHz(F频段,原A频段)、2010~2025MHz(A频段,原B频段)和2320~2370MHz (E频段,原C频段),总计85MHz。
室内分布频率配置原则为:1.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在频率紧张的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
2.2320~2370 MHz(E频段50MHz)目前只允许用于室内覆盖,建议将该频段主要用于热点区域TD-SCDMA系统室内覆盖的扩展频段。
(二)信源选取原则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话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
目前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BBU+RRU)基站,基带拉远型设备(BBU+RRU)能适合各类使用场景,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TD室内分布信源原则上采用基带拉远型(BBU+RRU)设备。
(三)功率配置原则TD-SCDMA室内分布选用BBU+RRU作为信源,应使用PCCPCH 信道功率进行分布系统功率预算,为保证公共信道和上下行各业务平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PCCPCH信道功率(双码道)为32dBm 取定,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低功率设计。
(四)RRU配置原则1.RRU使用原则:单通道RRU具有功率大、安装灵活,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建议优选单通道的RRU。
2.多频段RRU的配置原则:为推动产业界对E频段的支持进度,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应在部分业务需求高的站点采用支持A/E混合组网的RRU,混合组网的RRU根据厂家支持情况可采用二合一RRU或独立RRU串接;对于业务需求高的室内分布系统,如现有A频段载波不能满足业务需求,鉴于目前E频段终端不能有效吸收业务量,可通过新增F频段RRU进行扩容3.RRU分区规划原则: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建议隔离度应大于12dB),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
室内分布工程勘测设计规范(3)

室内分布工程勘测设计规范一.目的规范室内分布工程勘测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明确勘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要求,提高勘测设计工作质量,确保室内分布工程设计技术方案规范、合理、可行。
二.适用范围1)本规范适用于室内分布工程勘测设计工作。
2)各地可以结合当地运营商实际的技术要求,在具体细节上加以适当增减,补充完善,并报工程建设部备案。
本规范若有和当地运营商规定有不同之处,以当地运营商的规范为准。
三.工作规范1.工程勘测1.1覆盖要求确认了解覆盖区域当前覆盖现状和客户要求,确认覆盖区域及覆盖需解决的问题。
1.2覆盖信源确认根据建设方要求结合现场无线环境和用户容量,确定选用信源引入方式和相应机型,分为:1)基站引入1.3工程勘测具体内容1.3.1勘测内容1)覆盖站点名称2)实际地理位置3)站点经纬度4)周围环境描述电磁环境:无线环境路测建筑环境:覆盖站点全景照片、楼顶四周360度照片(每60度一张)5)覆盖建筑信息:楼宇高度、层数、建筑总面积、建筑结构、平面图、标准层和裙楼层以及地下层结构、功能描述及内部结构照片、需要覆盖面积描述(单位面积、总面积)、电梯间位置和数量以及电梯井道共井情况、停靠区间、到达楼层高度、弱电井位置数量、走线位置的空余空间、房间内部装修业务情况,天花板上部结构,能否穿线缆,确定馈线布放路由6)有源设备电源接入情况7)话务预测:人流量和室内话务量预测。
8)站点当前无线环境路测数据(标准楼层、底层、顶层必测,中间每隔3-4层间隔测一层)。
9)覆盖站点周围基站相关信息,信号的同步情况。
10)信号源的安装勘测10.1 采用射频信号源,确认施主基站及相关信息,施主天线位置方向、俯仰角、安装方式,信号源安装位置等相关信息。
10.1 采用基站信号源,确认基站的容量和设备特性相关信息。
11)重发天线安装位置及数量。
12)走线路由,特别注意工程的可实施性。
1.3.2模拟测试1)重发天线现场大致定位后,进行模拟测试验证天线位置及其功率的合理性,对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室分勘察设计要点

4
中国移动青海 省2014年通信 村村通工程(海
东)
2014.82014.9
在此项目中我主要负新建基站的 选址(站址经纬度及八方图)、 光缆路由、引接点上端站的经纬 度。光缆路由图纸设计、工程量
统计及预算。
对于新建基站站址选择的设计规范及杆路设计的设计规范有 了一定的了解,对以后新建站点能都独立勘察设计。新建站 点勘察一定要和移动公司、施工队一起确认并签字以防后期
② 异频合路器
选频合路,也称异频合路。也就是需合路的两个 (多个)频段之间有一定量的隔离频段。合路单位制作的工艺是先 进行频段滤波再进行合路。如GSM+TDSCDMA合路器和GSM+TDSCDMA +TD-LTE合路器。
合路器的插损
型号 插损
合路器 同频 3.0
功分器在室内分布系统中
异频 1.0
4.无源器件—馈线
790-798;686-694;640-800(一般是8M带宽)
80-108MHz
851-866 MHz
806-821 MHz
361-366 MHz/351-356MHz
1.无源器件—耦合器 耦合器是一路信号进、两路信号出,其中一路是直接通过,而
另一路是进行耦合、衰减,主要用于主干、分支布线中。耦合器有 3dB、6dB、10dB、15dB、30dB耦合等,耦合器除了耦合、衰减外, 自身还有插损,不过相对较小: 6dB耦合器≤1.3dB 10dB耦合器 ≤0.6dB15dB耦合器≤0.5dB
2014.32014.7
2014.92014.10
主要工作内容
总结
在此项目中我主要负责光缆、纤 芯资源、楼宇勘察和信源、分布
的图纸和方案设计
室分设计要求

室分设计要求室分设计要求1.1 室分器件使用原则优先选用基站信源+无源分布系统,合理选择信源设备,根据小区最大容量设计分布系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无源分布系统一二级主干的无源器件应采用高性能无源器件,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天线、无源器件均采用兼容GSM/TD/WLAN/LTE的宽频设备可承载大功率的器件,兼容后续网络发展需要。
信源发射功率要求按照标称功率进行设计,不允许降低信源发射功率设计,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负载,充分利用信源功率,将功率合理分配至覆盖区域。
RBS6601设备按标称功率设计时如果末端天线口功率过大,可以适当改用RBS2308设备作为信源,不允许使用衰减器。
馈线在功率足够的前提下尽量使用1/2馈线;主干路由必须使用7/8馈线,分支路由超过30米使用7/8馈线。
需参考《中国移动无源器件技术规范》和省公司对无源器件的整治要求,对器件使用明确要求。
1.以主设备(宏基站、微蜂窝和分布式基站)为信源的纯无源室内分布系统,通过FAS干扰分析软件确定无源互调干扰后,带测互调仪现场测试定位干扰源器件(五阶互调抑制比在-110dBm以上可判断有互调干扰)。
2.VIP站点出现明显干扰,而且有施工条件的,成批更换器件彻底消除无源器件隐患。
3.高配置系统(4载波以上)站点,为保障用户良好感知,应该使用高性能无源器件。
4.基站输出端器件一律采用DIN型接头,减少跳线多次转接带来差的互调影响;主干(7/8″馈线)一级器件用DIN型高性能无源器件,只在分支(1/2″馈线)二、三级器件用普通N型器件。
5.注入器件功率≥36dBm(单系统总功率)的无源器件替换成高性能的无源器件。
1.2 各类室分器件编号要求与损耗值规定1.2.1 器件编号与标注要求1.2.2 无源器件编号与标注无源器件编号采用按楼层编号的方式,编号格式为XXXX M-N F,其中XXXX 为器件代码;M与N为阿拉伯数字,M表示器件的编号,不同楼层的器件数字编号均从1开始;N表示所在楼层,如果是地下楼层,则在楼层数字编号前加字母B,如B3F表示负三楼。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勘测设计规范

室內分布系统工程勘測設計規範編制:劉義波審核:批准:生效日期:2000年7月15日京信通信系統(廣州)XX爲保證室內工程勘測設計的規範性和可實施性,特制定室內工程勘測設計規範。
該規範適用於公司所有室內信號分佈系統的産品。
1 室內工程勘測設計流程1.1 任務受領由市場部下達工作任務書,客戶服務中心據此安排人員實施;1.2 現場勘測實施人員會同用戶、業主代表對工程現場進行相關情況瞭解;1.3 方案設計實施人員根據勘測結果進行方案設計,並按規範格式完成設計文件;1.4 方案審核設計文件由部門主管或主管指定人員進行審核、確認;1.5 方案移交完成勘測設計,由工程人員將設計方案烤入軟碟交部門助理,待主管審核後,由部門助理將設計方案烤入公司網路,市場部需要時列印,並歸檔、保存。
2 工程勘測2.1 覆蓋要求確認瞭解覆蓋區當前覆蓋現狀及客戶要求,確認覆蓋區域及覆蓋需解決的問題(盲區覆蓋、乒乓效應或孤島效應)。
盡可能用TEMS對現場進行當前覆蓋現狀測試並征得客戶確認。
2.2 覆蓋信源確認根據用戶要求,確定所用信源、信源引入方式和相應機型。
所用信源有微蜂窩、宏蜂窩;引入方式有直接耦合、空間耦合;相應機型有載波選頻直放站、中頻頻段選頻倍增器和耦合器件。
2.3 覆蓋系統確認根據覆蓋要求,確定具體的覆蓋系統模式。
2.3.1 射頻分佈系統適用於解決中小範圍盲區覆蓋、乒乓效應或中小範圍孤島效應;2.3.2 光纖室內分佈系統適用於解決大範圍盲區覆蓋或孤島效應;2.3.3 多模光纖/雙絞線室內分佈系統適用于解決大範圍盲區覆蓋或孤島效應。
2.4 分佈方式確認根據覆蓋區域特點,盡可能用Transmistter對典型覆蓋區域或特殊覆蓋區域進行天線覆蓋測試,以確定典型覆蓋區域或特殊覆蓋區域的天線分佈模式。
2.5 工程勘測具體內容2.5.1 盲區範圍及當前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波頻號、電平值;2.5.2 乒乓效應區域及該區域能解出BSIC的載頻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頻號、電平值;2.5.3 孤島效應區域及當前最大電平值;相鄰小區載頻號、電平值;2.5.4 轉發信源的載頻號、載頻數、接收信號電平值、方向和是否開跳頻等;2.5.5 微蜂窩及室內有源設備安裝位置、電源位置和接地位置;2.5.6 施主天線及室內分佈天線位置、特別注意天線安裝位置的可實施性及引入信號質量;2.5.7 走線路由,特別注意工程可實施性;2.5.8 覆蓋區域結構圖紙:其中 2.5.1~2.5.3 資料作爲工程設計的最小覆蓋電平參考,2.5.4~2.5.7 作爲系統總體設計的參考,2.5.8 用於設計和施工中的設備定位。
室分勘察要点

前言u勘察是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u勘察的目的是对目标站点的楼宇结构及整体无线环境进行了解测试后确定其覆盖目标和覆盖思路。
u勘察工作要做到细致、严谨,做好勘察记录报表。
勘察工作为方案设计及今后的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u勘察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勘察前准备工作、现场勘察、勘察后数据整理。
注意:勘察要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目录一三勘察后数据整理勘察前准备二现场勘察四不同类型场景的勘察要点1 勘察前准备工作u现场勘察前准备站点信息表、仪器等各类所需品,准备工作做充足可以提高勘察效率及准确率。
勘察前所需做的准备工作如下:ü运营商需求:应在规划、设计阶段同各运营商充分沟通,明确接入的电信企业数量、网络制式、网络频段、单/双路需求、各制式覆盖指标及预留系统等信息。
明确覆盖范围及覆盖等级;了解覆盖站点区域的网络环境(周边基站情况)、用户群里的类型、社会地位、消费行为。
ü站点信息表:包括站点的名称、站点地址、业主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了解该站点业主有无重点覆盖区域或特殊的覆盖需求。
ü建筑结构图:楼宇建筑结构图及弱电系统图纸(弱电系统图可以便于确认天馈走线路由),如果有条件尽可能拿到楼宇最新装修图纸。
ü勘察必备工具:测试手机、GPS、相机、勘察测试记录表、指北针、路测仪器(可选)、信号源(可选)。
ü人员联系通知:提前联系厂家督导等确认可以勘察的具体时间。
设计人员与施工单目录三勘察后整理数据二现场勘察四不同类型场景的勘察要点2 现场勘察——现场勘察主要内容u现场勘察主要内容如下:ü比对图纸是否与现场吻合。
ü测试记录。
ü确认主设备及安装位置。
ü馈线走线路由。
ü确认机房位置和GPS天线馈线路由(如有需要)。
ü确认光缆传输路由(如有需要)。
ü确认取电位置。
ü站点信息完善。
ü拍照记录。
勘测设计规划规章制度

勘测设计规划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勘测设计规划工作,保障勘测设计质量,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及相关勘测设计单位进行勘测设计规划工作。
第三条勘测设计规划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准确、规范、合理的原则,做到科技含量高、设计质量好、符合要求。
第四条勘测设计规划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五条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加强对勘测设计单位的监督管理,不得违规批准勘测设计方案。
第二章勘测设计规划管理第六条勘测设计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关资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障勘测设计质量。
第七条勘测设计单位应当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勘测设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第八条勘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认真履行勘测设计合同,确保勘测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第九条勘测设计单位应当依法合规开展勘测设计活动,不得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条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加强对勘测设计单位的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法行为。
第三章勘测设计规划流程第十一条勘测设计规划应当按照程序合理、程序严密的原则进行,确保每个环节的落实和质量把控。
第十二条勘测设计规划项目的立项程序包括项目概要、预算、计划等内容,由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三条勘测设计规划项目的前期调研应当全面、准确,充分了解地质、气象、环境等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第十四条勘测设计规划项目的设计阶段应当科学、合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勘测设计规划项目的成果应当及时报送相关部门,经审核合格后方可实施。
第四章勘测设计规划质量评估第十六条勘测设计规划项目完成后,应当进行质量评估,确保设计成果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第十七条质量评估应当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结果应当客观、公正。
第十八条质量评估合格的勘测设计规划项目方可移交使用,不合格的项目应当整改后重新评估。
铁塔室分设计及施工规范

一.现场查勘与案设计1.现场查勘查勘是指在案设计之前,在现场对站点的建筑参数、所属地理区域及站点所处电磁环境进行实地调查。
包括但不限于对站点的经纬度、人口流、建筑面积、单层面积、层高等进行记录,最终形成查勘记录(报告)。
室分站点的查勘,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面:现场人文环境该信息主要是了解本次覆盖面向的人群及其网络行为,为后期设计提供容量估算依据。
需采集的信息主要有:站点场景类型、人流量及活动时间、各运营商客户情况、运营商VIP分布情况(可选)等。
现场自然环境该信息主要是为案设计时,信源设备的布放,馈线的走线路由以及天线的点位间距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需采集的主要信息有:站点的位置、建筑功能、占地面积、平面结构、电梯运行区间、线井分布情况、外墙和天花材料等。
现场的电磁环境该信息主要是为案设计提供网络侧的支撑数据。
需采集的信息有:各运营商边宏站分布情况、建筑边及建筑部各区域网络覆盖情况、网络质量指标情况,通常通过CQT 测试得出。
查勘完后,需形成勘测报告。
XX站点室分勘察记录(铁塔模版)2.案设计2.1案设计总原则在案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案的合理性、经济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并注重共建室分布系统建设案的整体效益和系统性能的综合权衡。
室分布系统案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面的原则:合理性原则室分布系统应综合考虑各系统对信号质量的要求,应更多地注重案整体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在对不同建设案进行网络性能、可实施性、经济性充分比较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建设案。
经济性原则室分布系统应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用经济成本低的案。
由于网络发展及未来频段划分的不确定性,对于新建系统合路器的选择应尽量贴近实际需求,避免为未划分的频段预留过多的端口而增加合路器件的复杂度,造成成本增加。
前瞻性原则室分布系统对于重点覆盖区域在建设案设计中可适当进行必要的升级演进考虑,并在设备选型、链路预算、机房空间以及传输等面进行必要的预留。
另外,根据集团最新指示,多系统合路时,还应该注意一下几点:①原则上采用POI+无源分布系统的式,有条件的分公司可根据场景需求及电信运营企业接受程度进行光纤分布系统等有源分布系统的试点;②重大公用场所的室分布系统原则上须采用收发分缆的双缆设计;③对于各电信运营企业引入系统小于等于6个,系统间干扰较小,可通过双缆设计实现LTE MIMO双通道;④对于各电信运营企业引入系统多于6个,系统间干扰复杂,此时建议通过定制高品质POI和高性能室分器件来实现复杂多系统的MIMO部署;⑤对于远期容量需求较小或各电信运营企业明确表示不部署MIMO双通道的场景,可采用单通道设计;⑥对于地下停车场、电梯、公路隧道等容量需求小,无需MIMO双通道的分场景,可考虑采用单缆或普通合路器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分勘察设计规范
一、室分勘察要求
设计人员应与施工单位共同上站开展勘察工作,根据现场环境确定可行得设计方案。
施工单位应提出意见供设计人员参考。
主要包括业主禁止施工得范围、业主禁止得施工方式、从施工得角度来瞧哪些区域就是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得等对设计方案得建议与特殊要求,从而在设计方案层面上选择更加合理得方案,避免重复修改延误工期。
勘察得要点如下:
1、建筑环境勘测
1)覆盖站点得地理位置,经纬度等信息;
2)建筑楼宇高度、层数、建筑总面积;
3)需要覆盖区域面积描述;
4)对建筑物进行功能结构分割与描述;
5)要求提供建筑设计平面图。
2、建筑物内部结构勘测
1)了解建筑物主体结构材质及内部环境与装修情况、用途等,初
步确定天线覆盖半径与天线安装位置;根据用途不同合理调整天线密度。
2)天花板上部结构,能否穿线缆,确定馈线布放路由;天花板检
修口就是否满足施工需求,需开检修口区域按照现场记取实际数量。
3)对于过墙馈线需打孔得现场勘查清楚记取实际数量;特殊情况
需提前在可研报告内说明。
4)弱电井位置与数量、走线位置得空余空间;
5)电梯间位置与数量,电梯间缆线进出口位置;
6)电梯间共井情况、停靠区间、通达楼层高度及用途;
7)机房位置与主设备安装位置确定;
8)主设备引电情况得调查;
3、电磁环境勘测
1)建筑物现有覆盖情况;相邻小区载频号、电平值;
2)乒乓效应区域;
3)盲区范围;
4)根据现有无线环境判断就是否存在各运营商系统之间得干扰
等。
4、无线环境测试路由要求
1)沿楼宇外边缘;
2)沿楼层中部走廊;
3)楼梯、电梯口;
4)根据大楼结构判断可能得弱信号区
二、室分设计要求
1、总体要求
1)覆盖需求:覆盖场强应满足《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及验收
规范》各项要求,并根据覆盖场强进行链路预算;对于各系
统得信噪比与业务能力等指标,需配合各运营企业,结合室
内外基站进行优化。
2)方案选择:原则上采用POI+无源分布系统得方式,有条件
得可根据场景需求与电信运营企业接受程度进行光纤有源
分布系统得试点。
具体方案选择详见附件一《室内分布系统
分场景建设指导手册》。
3)兼容性、扩展性: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中远期网络容量、系
统扩容等兼容性问题。
按各电信运营企业需求进行设计。
对
于目前暂时没有4G覆盖需求得站点,在系统得构架设计、
天线间距、链路预算等方面应按引入4G系统进行设计,充
分预留资源。
4)组网设计:原则上重大公用场所得室内分布系统须采用双路
设计。
对于多系统干扰复杂问题,通过采用高品质POI,实
现复杂系统得干扰抑制,实现MIMO部署。
5)频段组合:综合各电信运营企业容量需求与系统干扰分析,
一般场景下建议优先考虑采用移动GSM900(DCS1800)、
TD-LTE2300;联通SDR(DCS1800、FDD1800),联通
WCDMA2100;电信CDMA800、FDD2100;如电信运营企业有其它需求,应沟通后予以满足。
6)高品质器件:总功率大于33dBm采用500W高品质器件。
其余用300W器件。
基本为前三级,按照实际计算结果为准。
7)馈线:建议主干路由超过30米、平层超过50米原则上使
用7/8”馈线,末端或平层距离较短可使用1/2”馈线。
8)图纸包括:机房设备图(如果有)、GPS天线图、设备连接
图(建议连接方案)、系统连接图、点位平面图等,物料清单汇总表、运营商主设备RRU数量统计表等。
投资汇总表。
9)外电引入采用业主220V交流电引入。
具备直供电条件得站
点可引入380V电。
其她情况一站一议。
RRU处接电需考虑电表箱及空开并接通电源。
10)动环监控:标准机房配动环监控,与物业共用机房不配监
控
11)电表:原则机房一块电表,平层安装单电表记取一台RRU
电费;单站点最多安装4块电表,机房一块、各运营商分别安装一块,记取单台RRU电费。
12)POI接入:运营商设备接POI单路无法实现时,需在设备
输出口增加电桥即可;根据设计情况据实与运营商沟通并确认。
2、天线选型及布置要求
按照《室分分场景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合理选型、布置天线点位。
1)根据勘测结果与室内建筑结构,设置天线位置与选择天线类
型,天线尽量设置在室内公共区域。
2)对于层高较低,内部结构复杂得室内环境,选用全向吸顶天线,
采用低天线输出功率、高天线密度得天线分布方式,尽量采
用天线入室进行覆盖,天线入室可适当降低天线点出口功率。
以使功率分布均匀,覆盖效果良好。
如写字楼、酒店等建筑。
3)对于较空旷且以覆盖为主得区域,由于无线传播环境较好,宜
采用天线输出功率高、低天线密度得天线分布方式,满足信
号覆盖与接收场强值要求即可。
如地下车库等区域。
4)对于建筑边缘得覆盖,宜采用室内定向天线,避免室内信号过
分泄漏到室外而造成干扰,根据安装条件可选择定向吸顶天
线或定向板状天线。
如建筑一层出入口处、楼宇沿窗区域等。
5)对于电梯得覆盖,尽量采用在电梯井道内设置方向性较强得定
向天线得方式进行覆盖,若不具备条件得情况优先采用在电
梯厅安装定向吸顶或定向壁挂天线进行覆盖,需要同时覆盖
其她区域得情况下也可安装全向天线进行覆盖;其次也可在
电梯轿厢内增设发射天线,布放随梯电缆。
应尽量避免电梯
内得切换,以避免电梯运行过程中由于切换造成得掉话。
3、设计变更
在施工期间设计有变动必须申请设计变更;申请设计变更必须有市分公司建维部经理、区域经理签字,加盖部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