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LTE室分设计原则

LTE室分设计原则

宁波LTE室分设计原则宁波室分设计原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2012-10201210目录2LTE室分信源设计3LTE分布系统设计LTE 室分总体建设原则⏹本次宁波室分LTE 改造工程TD-LTE 室分系统采用E 频段。

与室外宏站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室内小区间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室内小区间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

FDD-D TDD TDD FDD-U SAT TDD TDD TDD FDD-U 17101785180518801900192019802010202523002400257526152020603015100403030⏹室内分布系统使用双路建设方式能充分体现MIMO 上下行容量增益,对于新增室内覆盖的室统室统室统2320目前LTE可用频段2370F A E D楼宇建设双路室分系统,对于已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楼宇优先采用单路室分系统改造,当不能满足业务需求时改造双路室分系统。

TD LTE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性能改造难度投资成本等因⏹TD-LTE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性能、改造难度、投资成本等因素,体现TD-LTE 的性能特点并保证网络质量,且不影响现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LTE室分总体建设原则⏹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坚持室内外协同覆盖的原则,控制好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外泄。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TD-SCDMA、WLAN和TD-LTE共用的需求,并按照相关要求促进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共享。

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并按照相关要求促进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共享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小区分裂、增加载波、空分复用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TD-LTE与TD-SCDMA(E频段)共存时,应通过上下行子帧/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2)除高铁场景、机场高速外,RSRP和RS-SINR指室外测量值
3)分公司可根据用户感知、场景的重要程度以及后续网络调整、优化难度,适当提高覆盖指标
第 12 页
CHINAUNICOM RESEARCH INSTITUTE
规划指标要求——TD LTE
公共参考信号覆盖场强 小区边缘速率 区域类型 RSRP dBm 密集城区 一般城区 旅游景区 ≥-105 ≥-105 ≥-110 RS-SINR dB ≥-5 ≥-5 ≥-5 90% 90% 90% 覆盖率 Mbps DL/UL:1/0.128 DL/UL:1/0.128 DL/UL:1/0.128 Mbps DL/UL:18/10 DL/UL:18/10 DL/UL:18/10 小区平均吞吐率

2. 现网WCDMA站址无G1800系统

如果一期有TD LTE系统需求,将WCDMA系统天线更换为同时支持TD LTE和LTE FDD频段的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其中: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TD LTE使用 两个天线端口;WCDMA系统使用两个天线端口 如果一期没有TD LTE系统需求,将WCDMA系统天线更换为只支持LTE FDD频段的 6端口独立电调天线,其中:1.8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2.1GHz LTE FDD使用两个天线端口,WCDMA系统使用两个天线端口
频段(MHz)
增益
水平半功 0-30度上旁瓣抑制 前后比 率角 (dB) (dB)
互调 (dBm)
隔离度 (dB)
15dBi天线
1710-2170

LTE网络部署应考虑一定程度的连片覆盖 站点选择应对3G网络的市区多载波基站进行重要性排序(综合考虑3G业务量和品牌 影响力等因素),选择前50%站点及后50%中属于密集城区的站点作为LTE部署的重 点,同时以这些基站为基础考虑一定的连续性,组成成片的LTE连续面覆盖区域(对 于单个城市存在多个热点区域,且区域间的距离较远,相关热点区域可独立连片,不 需进行区域间连片),区域中出于连续性考虑的LTE站点比例原则上应不超过总数的 25% 点覆盖主要考虑未包含在面覆盖区域中,容易产生口碑效应的孤立的品牌形象区域 例如: 5A级景区,重要的大学城、开发区、旗舰营业厅、重要交通枢纽、大型场馆 、重要党政机关等

LT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书v1

LT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书v1

L T 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
书v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LT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书
一、功率问题
LTE的边缘场强要求,天线口功率要求:
杭分意见:室内RSRP边缘场强>-105DBm;天线口功率-15~-10DBm,室内比室外弱在10米处>10DB,或室内<-100DBm。

制定参考信号的信道:
3151-fae,A\F频段总功率是20W,PSSS(导频信号)参考信道最大功率,3151-e-fae设备, A\F频段总功率是30W,PSSS(导频信号)参考信道最大功率
目前支持3级/4级级联最大支持18个RRU(工程建议不超过10个RRU)。

3152-e 设备支持MIMO双通道最多两级级联,最大支持12个RRU。

室分使用设备功率建议:
二、TD一二三四期RRU替换和单双天馈设备使用说明
三、LTE全楼单天馈、全楼双天馈和全楼局部双天馈方案说明
1、LTE全楼单天馈
图-1 2、LTE局部天馈
图-2 3、LTE全楼双天馈
图-3。

LTE系统室分设计

LTE系统室分设计
通道电平 仿真解调能力 测试解调能力下 差异(dB) 下降(dB) 降(dB) 0 0 0 1 0.02 0.03 2 0.18 0.16 3 0.41 0.019 5 1.01 0.6 9 2.01 2.11 11 2.32 2.2
三、 LTE室分设计思路
收、发分缆室分系统TD-LTE改造
多运营商共建共享室内分布系统,为避免各合路系统之间干扰, 发射和接收采用各自独立的天馈系统。TD-LTE双通道信号在POI后级 合路分别馈人上、下行天馈完成覆盖。
三、 LTE室分设计思路 室内分布双极化吸顶天线
指标:800~2690MHz(垂直极化) 增益大于2dBi 1880~2400MHz(水平极化) 增益大于4dBi 驻波比:小于1.5 隔离度:大于25dB
室内分布双极化壁挂天线
指标:2300~2690MHz(45度双极化) 驻波比:小于1.5 增益:大于6dBi
三、 LTE室分设计思路
总体策略
新建室分场景:尽可能建设双路室分系统,减少后续扩容投资。 改造场景:有效保护已有投资,最小化对现有室分系统的改造和影响 1、对于有条件的楼宇进行改造满足双通道室分要求。 2、对于单路室分系统未来综合考虑载频和工程改造成本并选择合 理的扩容方案。 多个场景多UE条件下,双通道室分下行平均吞吐量为单通道室分 的1.6倍,双通道室分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三、 LTE建网基本信息
试验网结果,室外宏站覆盖室内的信号特征:
1~2层易出现弱覆盖; 4~8层覆盖较好,信号质量较好; 高层信号杂乱,干扰较大;
三、 LTE室分设计思路
LTE室分设计信源考虑
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实现室内场景覆盖。 高话务场景的室内覆盖可优先考虑采用大容量BBU配置,并通过使用 多个RRU实现大容量覆盖。 对于室外宏基站附件区域具有话务需求的楼宇,可将室外宏基站的容 量通过RRU引入室内,从而实现室内外协同覆盖。 基于分布式基站的室内覆盖系统包括单通道室分、双通道室分。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1.8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中国联通LTE无线网络建设指导意见中国联通网络公司网络建设部2014年01月目录一.总体原则 (4)二.部署区域选择 (5)1.室外宏基站部署区域选择 (5)1.1 LTE FDD (5)1.2 TD LTE (5)2.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区域选择 (6)三.室外覆盖规划原则 (6)1.规划指标要求 (6)2.站址选择 (7)3.天馈线建设原则 (7)3.1总体原则 (7)3.2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 (8)3.3不具备新装天线安装位置的站点 (8)3.4天线指标要求 (9)3.5天线安装要求 (9)四.室内覆盖规划原则 (10)1.总体原则 (10)2.单/双通道方案建设原则 (11)2.1 单/双通道方案选取原则 (11)2.2 单/双通道方案建设原则 (11)2.3 双通道方案天线选取原则 (13)3.规划指标要求 (13)4.信源选取原则 (14)5.器件选取原则 (14)五.站型配置 (15)1.基站类型 (15)2.载频配置 (15)3.功放配置 (15)4.接口配置 (16)5.传输配置 (16)六.功能配置 (17)附件1: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18)一. 总体原则(1) LTE网络定位为提供高速数据接入服务,以满足用户高速数据业务需求和提高使用体验为目的进行部署;3G网络定位为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主力承载网络,应继续完善覆盖和容量;利用3G、4G网络的融合竞争优势,共同为用户提供良好、无缝的业务体验。

(2) LTE网络部署应综合考虑竞争和网络长期发展需求,兼顾网络投资效益,优先选择网络竞争力、投资效益双提升的区域。

(3) TD LTE网络侧重解决局部区域无线宽带接入,承载战略品牌区高速数据,兼顾市场竞争、效益和口碑宣传;在做好TD LTE网络建设的同时,应做好LTEFDD网络引入的准备工作,TD LTE和LTE FDD网络应共用核心网并充分共用传输、配套等资源,向融合4G网络演进。

TD-LTE室分设计原则

TD-LTE室分设计原则

边缘场强
一般室内覆盖场景,RSRP>=-105dbm; VIP室内覆盖场景,RSRP>=-100dbm; 地下室,电梯,RSRP>=-110dbm。
增加天线间
每通道-功分器为两天线 每通道单天线 2
在多隔断的情况,如宾馆、居民楼、娱乐
等场所等,覆盖半径取4~10米。
增加天线间
每通道-功分器为两天线 每通道单天线 1
TD-LTE室分设计原则总结2
单极化天线不双极化天线
在一般走廊等狭小区域,实现MIMO时可引 入双极化天线; 在会议室等开阔封闭场景,为保障性能,建 议使用单极化天线。 双路系统中,在一般走廊区域,要求两路天
内பைடு நூலகம்公开▲
TD-LTE室分设计原则总结1
单双流选择
在新建场景情况下,原则上应建设“双路” 天馈系统,充分体现TD-LTE容量优势; 在改造场景情况下,对具备建设条件、且有 较大容量需求的场景应优先建设“双路”室 分系统;对于物业协调困难的改造场景,则
容量不覆盖均衡
TD-LTE RRU覆盖能力不TD-SCDMA RRU 覆盖能力相当; TD-LTE 容量不单双流、时隙配置、系统
带宽等因素相关,但需充分考虑设备实际
能力(特别是初期设备)不设备规划能力
考虑“单路”合路方式建设。
的差异。
天线布放
TD-LTE系统建议覆盖方式为“小功率,多 天线”。在可视环境下,如商场、超市、 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8~15米。
天线口功率
按照行业惯例,通常天线口功率丌大于 15dbm。特殊场景,特殊需求时,可酌情 适当增加天线口功率。
内部公开▲
有源天线
为规避干扰和减少网优故障,一般场景丌 要引入有源天线; 个别特殊场景,特殊需求需要使用有源天

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施工准备
根据方案设计结果,准备所需的设备 、工具和材料等,并组织施工队伍进 行培训和交底。
现场实施
按照施工准备计划,进行设备的安装 、调试和优化等工作,确保网络性能 和信号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05
工程计划与进度
工程计划安排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制定技 术方案和工程计划 。
现场施工
按照计划,进行设 备的安装和调试。
06
成本估算与预算
成本估算方法及依据
成本估算方法
采用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进行估算。直接成本法包括设 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等;间接成本法包括管 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估算依据
参考类似项目的实际成本数据、设备及材料市场价格、人工 费用等,同时考虑当前项目的特殊要求和复杂程度。
预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07
风险评估与对策
风险识别及分析
风险识别
在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项目管理风险等。
风险分析
对这些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风险发生概率、影响程度等,为后续的风险应对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风险应对措施及方案
技术风险应对
为应对技术风险,可以采取多种 措施,如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先
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方 案
汇报人: 2023-11-20
目录
• 引言 • LTE室内分布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 建设方案 • 技术方案 • 工程计划与进度 • 成本估算与预算 • 风险评估与对策
01
引言
项目背景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LTE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室内分布覆盖逐渐成为网 络建设的重要部分。
04
准备阶段
包括需求收集、现场勘查、方 案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

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

LTE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规范
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
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
RRU:光纤拉远设备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RSSI(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
SIR(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信干比
TCH:(Traffic Channel)业务信道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层控制协议/网间协议
室内分布系统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及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工程设计要求执行。
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应遵循设计方案,同时严格遵循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通过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的随工代表)依据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监督工作,并组织随工检验。
PAR:(Peak toAverage Ratio)峰均比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本规范不作为验收规范使用。在工程验收中,应以相关的室内分布系统验收规范为依据。
本规范与国家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E室分设计规范指导意见
一、无线指标要求
①LTE的边缘场强要求,天线口供功率要求
参考意见:室内RSRP边缘场强>-105dBm(通用标准);天线口功率-10dBm左右,上下偏差5dBm,;整体SINR≥1dB,高标准应满足≥5dB
②室内分布系统的外泄要求:
室内覆盖信号应尽可能少地泄露到室外,要求室外10米处应满足RSRP≤-115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底10dB。

(室内比室外弱在10米处>10dBm,或室内电平<-100dBm)
③链路平衡度
对于LTE双通道建设方式,应保证LTE两条链路功率平衡,链路不平衡(功率差)不超过3dB;两个单极化天线间距保证不低于0.6米(4倍波长),在有条件的场景应尽量采用1.5米(10倍波长)以上间距,以保证LTEMIMO性能。

二、信源选取与设备性能介绍
室内分布系统信源选取时,应主要根据物业点区域的业务需求、资源需求、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分布系统类型确定。

①LTE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作为信源
1)LTE室内分布系统基站原则上采用O1配置,对于多校区覆盖要求场景,可根据覆盖和容量需求采用S11或者S111等配置的基站
2)RRU可根据应用场景选取单通到RRU或多通道RRU
A,对于双通道室内分布系统,应采用多通道RRU,并将RRU的多个通道覆盖相同区域,市县LTE系统MIMO功能
B,对于单通室内分布系统,可采用勇单通道RRU或者多通道RRU进行覆盖,选择双通道RRU时,可根据设备能力,将RRU的两个通道分别覆盖不用区域(需设备支持该功能)或封闭一个端口做单通道使用
备注:单通设备接口:1个TX/RX接口,1个RX接口(类W网RRU)。

双通设备接口:2个TX/RX。

②LTE RRU以20W的带宽计算,室分设计时设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单路为12.2dBm,
双路为15.2dBm,如果带宽的RRU规格有变,设备的RSRP相应变化,目前海南带宽取定为20M
(备注:设备功率输出说明:
LTE 20M带宽有100 RB(Resource Block)物理层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频域最小单位,每个RB 有12个连续子载波(Subcarrier),所以20M带宽共有1200个子载波;
LTE设备输出功率为RSRP,每个RE子载波上的RS(参考信号)计算方式是:20W设备功率20W=43dBm,共有1200个RE,那么一个RE上的功率就是:43dBm - 10log10(1200) = 12.2 dBm)
三、器件选取
①天线
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MHZ-2500MHZ,对于双极化天线,要求至少1个极化方向支持800MHZ-2500MHZ,另一个极化方向支持频段包括1710MHZ-2500MHZ
②馈线
原则15~20米馈线上采用7/8馈线,小于15米馈线选用1/2馈线,(馈线选取应参考天线口输出功率做适当调整)
主干线原则采用7/8馈线
③功分器和耦合器
根据工作频段范围、驻波比、损耗要求选取核实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段范围为800MHZ-2500MHZ
④合路器
GSM WCMDA和LTE系统的合路器隔离度要求大于80dB
⑤3dB电桥
3dB电桥用于LTE和DCS1800系统的同频合路,要求1710MHZ-1880MHZ频段范围内的隔离度为30dB
四、方案整改说明
LTE改造工程基本在原有天馈系统进行简单合路,合路之后会影响原有网络的覆盖质量(电平),可以通过整改主干优化原网络覆盖质量。

在改造时建议先对原有W网覆盖的区域做整体测试,如出现弱覆盖或者覆盖盲区,需进行补点覆盖。

五、共享共建站点组网方案
DCS1800、WCDMA、CDMA、LTE1.8(联通) 、LTE2.1(电信)
1、组网方案(普通组网):
方案一:
方案二:
网络类型:
GSM、WCDMA、CDMA、LTE1.8(联通) 、LTE2.1(电信)2、组网方案(普通组网):
方案一:
方案二:
3、网络类型:
WCDMA、CDMA、LTE1.8(联通) 、LTE2.1(电信)方案一:
方案二:
4、整体POI组网方案
六、联通独建站点组网方案
1、GSM WCDMA LTE1.8
2、DCS1800 WCDMA LTE1.8
3、WCDMA LTE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