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
第七章_化学动力学基础

A. k>kB. k<kC. k=k
D.不能确定.
35.101AA03对于反应mA+nB=pC+qD,当分别用A,B,C,D的浓度变化表示速度时,其k值存在的关系是( )
A.k=k=k=kD
B. k=k=k=k
C=2mol·L-1C=3mol·L-1C=2mol·L-1,则v为( )
A. 12k B. 18k C. 20k D. 6k
3.103BA01有基元反应,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B.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的浓度增加一倍,都将使反应速度增加一倍
C.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则反应速度也将减半
A. 0 B.1 C. 2 D.无法判断
7.103BA10已知:2NO+2H2=N2+2H2O,当反应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1/8,则该反应为( )级反应.
A. 1 B.2 C. 3 D. 0
8.104AA0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
B.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
B.催化剂不能影响产物和反应物的相对能量。
C.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D.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的速度。
13.105AA03 V离子被催化氧化为V的反应机理被认为是
V+CuV+C;Fe(快)
作为催化剂的离子为( )
A. CuB. CuC. FeD. Fe
14.105AA04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来加快反应速度,这是由于( )
第7章化学动力学初步习题答案(商定版)20110311ToGong讲解

第7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习 题1.什么是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2.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以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试写出反应 a A + b B = d D + e E 的反应速率表达式。
3.某温度下,测得N 2O 5的分解反应2N 2O 5(g) = 4NO 2(g) + O 2(g)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在0~1000 s 、1000~2000 s 、2000~3000 s 等三个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
t /s0 1000 2000 3000 52O N c / mol·dm -3 5.002.481.230.614.对上述N 2O 5的分解反应2N 2O 5(g) = 4NO 2(g) + O 2(g),瞬时速率可以用N 2O 5、NO 2和O 2的浓度变化分别表示。
若在反应某时刻,25N O d d c t-=2.00 mol·dm -3·s -1,此时2NO d d c t和2O d d c t各为多少?5.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设某反应温度从300 K 升高到310 K 时,反应速率增加了1倍,试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6.环丁烷C 4H 8的分解反应C 4H 8(g) = 2CH 2CH 2(g),实验测得其活化能为262 kJ·mol -1。
若600 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为6.10×10-8 s -1,假定频率因子不变,温度为多少的时候,速率常数为1.00×10-4 s -1? 7.CH 3CHO 的热分解反应为CH 3CHO(g) = CH 4(g) + CO(g)在700 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 0.0105 dm 3·mol -1·s -1,如果已知反应的活化能E a =188.4 kJ ·mol -1,求在800 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
8.简述有效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
第7章化学动力学初步习题答案(商定版)20110311ToGong解析

第7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习 题1.什么是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2.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以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试写出反应 a A + b B = d D + e E 的反应速率表达式。
3.某温度下,测得N 2O 5的分解反应2N 2O 5(g) = 4NO 2(g) + O 2(g)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在0~1000 s 、1000~2000 s 、2000~3000 s 等三个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
t /s0 1000 2000 3000 52O N c / mol·dm -35.002.481.230.614.对上述N 2O 5的分解反应2N 2O 5(g) = 4NO 2(g) + O 2(g),瞬时速率可以用N 2O 5、NO 2和O 2的浓度变化分别表示。
若在反应某时刻,25N O d d c t-=2.00 mol·dm -3·s -1,此时2NO d d c t和2O d d c t各为多少?5.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设某反应温度从300 K 升高到310 K 时,反应速率增加了1倍,试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6.环丁烷C 4H 8的分解反应C 4H 8(g) = 2CH 2CH 2(g),实验测得其活化能为262 kJ·mol -1。
若600 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为6.10×10-8 s -1,假定频率因子不变,温度为多少的时候,速率常数为1.00×10-4 s -1? 7.CH 3CHO 的热分解反应为CH 3CHO(g) = CH 4(g) + CO(g)在700 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 0.0105 dm 3·mol -1·s -1,如果已知反应的活化能E a = 188.4 kJ ·mol -1,求在800 K 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
8.简述有效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
物理化学(王海荣主编)第七章化学动力学解答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8/24
(4)有效碰撞的概率P(probability factor)
(1)从理论计算认为分子已被活化,但由于有 的分子只有在某一方向相撞才有效;
(2)有的分子从相撞到反应中间有一个能量传
递过程,若这时又与另外的分子相撞而失去能量,
则反应仍不会发生;
反应的速率由活化络合物转化成产物的速率决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8/24
过渡态理论
图6.3 过渡状态理论和活化能示意图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8/24
过渡态理论
活化络合物所具有的能量和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即 为反应活化能。
活化络合物不稳定 ,化学键会断裂,可能 生成产物使反应向正方 向进行,也可能生成反 应物向逆向进行。
(2)有效碰撞的能量因子
分子互碰并不是每次都发生反应,只有相 对平动能在连心线上的分量大于阈能的碰撞才 是有效的,所以绝大部分的碰撞是无效的。
要在碰撞频率项上乘以有效碰撞分数q。
q exp( Ec ) 或q exp( Ea )
RT
RT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8/24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8/24
有效碰撞
运动着的A分子和B分子,两者质心的投影落
在直径为 d AB 的圆截面之内,都有可能发生碰撞。
d AB称为有效碰撞直径。
d AB
BA
分子间的碰撞和有效直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8/24
(1)有效碰撞的碰撞频率
化学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动力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B. 化学反应的速率C. 反应物的物理性质D.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答案:B2. 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A. mol/(L·s)B. mol/(L·min)C. mol/(L·h)D. mol/(L·d)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催化剂D. 反应物的化学式答案:D4. 零级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A. 正比B. 反比C. 无关D. 指数关系答案:C5. 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是:A. v = k[A]B. v = k[A]^2C. v = k[A]^0D. v = k[A]^1/2答案:A6.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常数k的变化趋势是:A. 减小B. 增大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7.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A. 降低反应速率B. 提高反应速率C. 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D. 改变反应的热力学性质答案:B8. 反应速率的单位是:A. mol/(L·s)B. mol/(L·min)C. mol/(L·h)D. mol/(L·d)答案:A9. 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 光谱法B. 电化学法C. 重量法D. 温度计法答案:D10. 反应速率的快慢与下列哪项无关?A. 反应物的浓度B. 反应物的表面面积C.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D. 反应物的物理状态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___________。
答案:浓度变化量2. 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只与反应的___________有关。
答案:本质特性3. 零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v = k,其中v表示___________。
答案:反应速率4.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___________。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习题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习题一、填空题1. 基元反应A+2B =2C, 反应物的消耗速度率和产物的生成速率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 、k 和k ,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k = .2. 已知反应2A --> P, A 的半衰期与其初始浓度成正比,此反应为 级.3. 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降低活化能或 .4. 质量作用定律表述为: .5. 某一级反应,在20 ℃时反应物浓度减少为原来的一半需要用10分钟, 此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6. 催化剂只能改变 而不能改变 .7. 反应aA →产物, 若为一级反应,以 对时间t 作图可得直线;若为二级反应,以 对t 作图可得直线.8. 某对行反应在室温下的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分别为k、k'和K;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分别为k 、k '和K .已知k =10k,则k '= k'及K = K.9. 基元反应2Br·───> Br , k 为用Br·浓度表示的反应速率常数. Br 的生成速率d[Br ]/dt = .10.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t = 0.01 s,则其反应速率常数k = .二、选择题1. 下列反应中有可能是基元反应的是反应 .A. 2NH ─────-> N + 3HB. CH I + HI───> CH + IC. Pb( C H ) ──> Pb + 4C H ·D. 2H + 2O ────> H O2. 某反应速率常数为0.099 min ,反应物初浓度为0.2 mol.dm , 则反应物的半衰期为 .A. 1.01 min;B. 4.04 min;C. 7.0 min;D. 50.5 min.3. 某反应 a A ──> P, 分别以A 的初浓度[A] = 0.05 mol/L 和[A] = 0.10 mol/L 进行反应, 测得半衰期分别为15 min和30 min, 此反应为 级反应.A. 零,B. 一,C. 1.5,D. 二4. 某反应 a A ──> P, 分别以A 的初浓度[A] = 1.0 mol/L 和[A] = 0.10 mol/L 进行反应, 测得半衰期分别为 1 min 和10 min, 此反应为 级反应.A. 零,B. 一,C. 二,D. 三5. 反应A ─-> P 的速率常数为k =6.93 min . 反应物浓度由0.50 mol/L降到0.25mol/L 所需的时间为 min.A. 0.1,B. 0.2,C. 1.0,D. 106. 反应A + 2 B ─-> P, 以A 的浓度变化和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 和k , 则 .A. 2 k = k ,B. k = 2 k ,C. k = k ,D. k = k7. 反应A + 2 B ─-> P, 以A 的浓度变化和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 和v , 则 .A. v = 2 v ,B. v = 2 v ,C. v = v ,D. v = v8.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3.0 mol .dm .min , 此反应为 级反应.A. 零,B. 0.5,C. 1.5,D. 二9. 反应a A ─-> P 的速率常数为0.02 min , 反应物A 的初浓度[A] =1.0 mol.dm .反应的半衰期为 min.A. 25,B. 34.7,C. 41,D. 5010. 某化学反应方程式2A ─> P, 则表明该反应为 .A. 二级反应,B. 双分子反应,C. 基元反应,D. 以上都无法确定三、计算题1. 在恒容容器中发生一级反应4A ─> B+6C (各组分可视为理想气体),反应开始时只有A,压力为13.3 kPa,在1000 K时, 反应40分钟, 测得压力为20 kPa.(1)求反应速率常数k(1000K);(2)若800K时, k(800K) =3.5×10 min ,求活化能Ea.2.某温度下物质A 与等量物质B 混合,反应到1000秒时, A 已反应掉一半.计算反应2000秒后, A 的转化率:(1) 按零级反应计算;(2) 按对A 为一级,对B 为零级计算;(3) 按对A 及B 均为一级计算.3. 反应A+B→P. A 与B 按等摩尔比混合,反应10分钟后, A 反应掉75 %.计算15分钟后, A 反应掉多少?(1)按一级反应; (2)按二级反应; (3)按零级反应.4.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温度25 ℃35 ℃k 3.46×10 s 1.35×10 s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与指前因子.5. 某物质A 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当初浓度为0.1 mol.dm 时, 经50分钟分解20 %.求:(1) 反应速率常数k;(2) 半衰期t ;(3) 起始浓度为0.02 mol.dm 时,分解20 %所需时间.。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7-1:区别下列概念:(a) 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b) 有效碰撞与无效碰撞;(c) 活化能与反应热;(d) 均相催化剂与多相催化剂;(e) 催化剂、助催化剂与阻化剂;(f)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g) 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h) 单分子过程和双分子过程。
答:(a) 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是描述反应速率理论的两个不同理论:碰撞理论:1918 年Lewis 运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成果提出的一种反应速率理论。
它假设:①原子、分子或离子只有相互碰撞才能发生反应,即碰撞是反应的先决条件;②只有少部分碰撞能导致化学反应,大多数反应物微粒碰撞后发生反弹而与化学反应无缘。
过渡状态理论:20 世纪30 年代,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发展基础上,由Eyring等提出的另一种反应速率理论。
它认为反应物并不只是通过简单碰撞就能变成生成物,而是要经过一个中间过渡状态,即反应物分子首先形成活化络合物,通常它是一种短暂的高能态的“过渡区物种”,既能与原来的反应物建立热力学的平衡,又能进一步解离变为产物。
(b) 在碰撞理论中,能导致化学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反之则为无效碰撞。
(c) 为使反应得以进行,外界必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热是反应过程(从始态至终态)的热效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d) 决定于是否与反应物同处一相。
(e) 催化剂是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组成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助催化剂是能够大大提高催化剂催化效率的一类物质;阻化剂则是严重降低甚至完全破坏催化剂催化活性的一类杂质。
(f) 两者的区别在于催化剂与被吸附物之间作用力的本质不同。
如果被吸附物与催化剂表面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 这种吸附叫物理吸附;如果被吸附物与催化剂表面之间的作用力达到化学键的数量级, 则叫化学吸附。
(g) 反应级数是描述速率方程的一个术语,不必考虑方程所描述的反应是否为元反应,它等于速率方程中浓度项指数的和;而只是元反应才能按反应分子数分类,参与元过程的分子的数目叫该元过程的分子数;(h) 单分子过程和双分子过程是元反应设计的术语,单分子过程前者涉及单个分子的解离;双分子过程则涉及两个分子的碰撞。
高中化学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动力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关于化学动力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存在关系B. 反应速率和温度之间存在关系C.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组成之间存在关系D. 反应速率和催化剂有关2. 反应速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密度D. 催化剂3. 关于反应速率的单位,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 mol/LB. L/molC. mol/sD. mol/L/s4. 下面哪个化学方程式代表了一个一级反应:A. A → BB. 2A → BC. A + B → CD. A + B → C + D5. 在一个一级反应中,当反应物浓度从0.2M减少到0.1M,所需的时间为10分钟。
那么在反应物浓度从0.1M减少到0.05M,所需的时间大约为:A. 5分钟B. 10分钟C. 15分钟D. 20分钟二、填空题1.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幂函数)表示。
2.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阿伦尼乌斯方程)表示。
3. 在一个零级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4.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关系可以用(催化反应速率方程)表示。
5. 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以用(物质浓度单位)/(时间单位)表示。
三、解答题1. 请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并用公式表示出来。
2. 请解释反应级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对于一个一级反应,如果初始反应物浓度为0.2M时,所需的时间为20分钟,求当反应物浓度降至0.05M时,所需的时间。
4. 确定以下反应的速率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级数:N₂O₅(g) → 2NO₂(g) + 1/2O₂(g)5. 解释一下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B5. B二、填空题1.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速率方程式表示。
2. 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阿伦尼乌斯方程表示。
3. 在一个零级反应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催化剂的离子为( )
A. Cu B. Cu C. Fe D. Fe
14.105AA04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历程来加快反应速度,这是由于( )
A. 增大碰撞频率 B. 增大平衡常数值
C. 减小速度常数值 D. 降低反应活化能
15.105BA02 一反应物在某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为35%,若在相同条件下,加入正催化剂,则它的转化率将( )
B. 能改变由热力学确定的可行反应的反应速度。
C. 催化剂有选择性,一种催化剂仅对某些反应有催化作用。
D. 某些物质也可以使催化剂中毒。
19.209AA03 导出 K= (A)- 式的理论是( )
A. 有效碰撞理论 B. 过渡状态理论
C. 以上两种理论均可 D. 以上两种理论均不可
20.211AB01 使用质量作用定律的条件是( )
26.212AA04 下述关于k=Ae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称指前因子,单位与k相同,一般不随温度而变
B. E 是化活能,对给定反应可视为定值
C. -E /RT指数,本身无量纲;
D. k与T成反比
27.102BA07 对于所有零级反应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活化能很低的反应 B. 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13.101AC01 已知: mA+nB=pC+qD,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D.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数值相等,符号相似。
12.105AA0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
B. 催化剂不能影响产物和反应物的相对能量。
C. 催化剂不参与反应。
D. 催化剂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的速度。
13.105AA03 V 离子被催化氧化为V 的反应机理被认为是
V +Cu V +Cu (慢)
C =2mol·L-1C=3mol·L-1C=2mol·L-1,则v为( )
A. 12k B. 18k C. 20k D. 6k
3.103BA01 有基元反应,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B. 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的浓度增加一倍,都将使反应速度增加一倍
C. 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则反应速度也将减半
4.103BC02 已知: 2N2O =4NO2+O2,反应基理如下N2O =NO2+NO3(快)NO2+NO3=NO+O2+NO2(慢)NO+NO3=2NO2(快)该反应速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个_____________级反应.
5.105BC05 在一个基元反应中,如果加入一种正催化剂,反应速度V正增大了某一倍数则速度常数K正___________同一倍数,V逆和k逆_________倍数
9.212AC05 利用阿累尼乌斯公式将 K对1/T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____,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_________________.
10.211AC04 对基元反应而言,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____________________,对非基元反应,讨论反应分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0 B.1 C. 2 D. 无法判断
7.103BA10 已知:2NO+2H2=N2+2H2O,当反应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1/8,则该反应为( )级反应.
A. 1 B.2 C. 3 D. 0
8.104AA0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
36.211BB09 反应: mA+nB=pC+qD对A是一级反应,对B是二级反应,某温度时,当〔A〕=〔B〕=2.0mol·L-1时,反应速度为0.10mol·L-1·S-1,则当〔A〕=4.0mol·L-1,〔B〕=2.0 mol·L-1,同温下,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速度的数值分别为( )
A. 0.5B.0.1 C. 0.2 D. 0.025 E. 0.0125
A. k >k B. k <k C. k =k
D. 不能确定.
35.101AA03 对于反应mA+nB=pC+qD,当分别用A,B,C,D的浓度变化表示速度时,其k值存在的关系是( )
A. k = k = k = kD
B. k =k =k =k
C. mk =nk =pk =qk
D. - k =- k = k = kD
C. 反应速度常数为零 D. 反应速度与时间有关
28.102BA08 对于非基元反应,( )
A. 速度方程可由化学方程式导出 B. 反应级数只能是正整数
C. 反应速度决定于最慢的基元反应 D. 一般由三个基元反应构成
29.104BA03 对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H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B.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A. 大于35% B. 等于35% C. 小于35% D. 无法判知
16.105BA04 反应A+B=AB的活化能是Ea,加入催化剂K后,反应历程发生变化,A+K=AK,活化能为E1, AK+B=AB+K,活化能为E2,(Ea>E2>E1)则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活化能为( )
A. E1B. E2C. E1+E2D. E1-E2
17.105BA07 加入正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高。
B.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总数增多。
C.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降低。
D.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能降低。
18.105BA08 下列关于催化剂具有的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改变所有反应的反应速度。
31.101BB04 对于反应速度常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常数值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 B. 每个反应只有一个速度常数;
C. 速度常数的大小与浓度有关; D. 速度常数随温度而变化;
E.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快反应的速度常数大于慢反应的速度常数.
32.106BA07 某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c,同温下,经测定,计算得,Qc<Kc,则此反应( )
11.101AC06 已知基元反应 A + B = C + D 当C =0.2mol·L-1,C =0.1mol·L-1时, V =0.01mol·L-1·S-1,则k=_____________.当C =0.50mol·L-1CB=0.20 mol·L-1时,则 V =___________
12.102BC01 简单反应 C(s) + O2(g) = CO2(g) 和 2NO(g) + O2(g) = 2NO2(g)的速度方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D. △S越负,反应速度越快
30.104BA06 在298K,101.325kPa时,反应O3+NO=O2+NO2的活化能为10.7kJ·mol-1△H 为-193.8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1
A. -204.5 B.204.5 C. 183.1 D. -183.1
A. 基元反应 B. 非基元反应
C. 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均可
D. 恒温下发生的 E. 变温下发生的
21.211BB0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度常数的大小,表示反应速度的大小
B.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是同义词
C. 反应级数越大,反速度常数与反应的活化能有关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习题
一.选择题
1.102AA0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步完成的反应是基元反应。
B. 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简单反应。
C.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复杂反应。
D. 基元反应都是零级反应。
2.102BA06 若有一基元反应,X+2Y=Z,其速度常数为k,各物质在某瞬间的浓度:
二.填充题
1.103AC03 已知A+B=2C为简单反应,则k的单位是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级反应。
2.102BC05 按反应物分子数,基元反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类,绝大多数基元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
3.103AC02 已知:2A+B=2C为简单反应,此反应对A物质反应级数为___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____级反应.
22.211BA06 已知反应: mA+nB=pC+qD,当体系总压力增大一倍时,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增大到原来的四倍,则(m+n)等于( )
A. 1 B.2 C. 4 D. 0
23.211BA08 有基元反应,A+B=C,当反应物浓度都是2.0mol·L-1时,反应速度为0.1mol·L-1S-1当〔A〕=0.10mol·L-1,〔B〕=0.50mol·L-1时,反应速度为( )
6.105BC06 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7.211AC0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速度与各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成正比.
8.211BC07 已知反应: mA(g)+nB(g)=pC(g)+qD(g),当体系总压力增大一倍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8倍,而A的分压为原来的一半时,反应速度为原来的1/4,则该反应的速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级数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