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错误2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2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三研究社会共同体的科学方法1社会共同体的含义社会共同体就是指由若干个人群体和组织依据一定的方式和规范结合而成的集合体
社会共同体就是指由若干个人、群体和组织依据一定的方式和 规范结合而成的集合体。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研究社会共同体的 科学方法
二、“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
1、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虚假共同体”
“真实共同体”
2、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共同体的两面性 3、社会共同体分析方法的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本讲主要内容: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主要内容:

“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 点 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的尺度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 点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二)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的含义:

概念
理解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的作用:
3、人民群众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个人及其划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及其主要缺陷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究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究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究作者:吴云云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10期摘要:社会历史的发展延续,离不开社会主体,研究社会主体是十分有必要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

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体本质的前提下,坚持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

社会主体不仅能够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能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本文通过深刻理解社会主体的内涵,并分析社会主体的研究方法,从而进一步揭示研究社会主体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究一、社会主体的内涵(一)一般意义上我们理解的社会主体内涵提到社会主体,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就是人,一般我们把人等同为社会主体。

当然,这是狭义的理解。

从广义上来说,社会主体包含的范围多,大到国家、民族,小到每光大人民群众,都是社会主体涵盖的范围之内。

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努力为提高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心力。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强调“现实的个人”是我們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这里现实的个人,是指真实存在的、从事实际活动的、非口头上、非臆想出来的。

这些现实的个人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创造物质、精神、文化生产。

同时,社会不是一个一个“现实的人”简单累加,而是由这里面所有的“现实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之间的联系组成、依托自然环境和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

人的社会属性也就从中产生。

二、社会主体的研究方法(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体的本质本质,是指根本的、唯一的特征。

自然属性不能称之为本质,社会主体的本质即他的社会属性。

人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意无意都在作出主观能动反应,这是动植物不具备的,人独有的属性。

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人们会有意无意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在实践的不断推动过程中,这些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体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研究生课程20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研究生课程2020
马克思主义既肯定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历史 进程的曲折性。
我们要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观:一方面要看到人类社会 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要增强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信心,反对历史循环论和 历史倒退论;另一方面,要看到社会历史进程的暂时的曲折、停滞、倒 退,反对历史直线论。要坚持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牢 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坚定意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一路前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一般的规律,但这种 规律总是通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的特 殊规律表现出来的。
人类社会的历史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的顺 序发展,并且由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地域性发 展向世界历史性的发展转变,这是不可逆转 的趋势,这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受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 水平,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历史 以及自然条件时代变迁和其他国家、民族的 影响,因而社会的发展又呈现出复杂性和多 样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题 选择性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第一节 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都处于 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之中。人类社会的历 史发展过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前进性与曲折 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辨证统一。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人们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与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水平密切相关。在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学不发达的时候,存在着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如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 在自然领域,尽管承认自然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但又认为这种运动永远绕着一个圆 圈运动,没有前进、发展,总是产生同一个结果;在历史领域,中世纪被看做是千年 普遍野蛮状态造成的历史简单中断,而没有看到文化领域的扩大,一个富有生命力的 大民族的形成。 黑格尔以客观唯心主义的方式表达了世界是一个发展过程的辨证法思想。

浅谈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认识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就是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人是社会的主体,要想研究社会就必须先研究社会的主体。

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体的研究中指出了三点,一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二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它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是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备不同的社会属性和特征的人;三是社会历史研究应当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

早在1844年,马克思在其《经济学哲学》的手稿中就提到整个世界历史无外乎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复活。

如果把社会历史的过程发展看做是一部历史剧的话,那么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既是这部历史剧的演员,也是这部历史剧的导演和编剧。

此外,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而人存在的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

现今,在我国政府所提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念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建立在马克思所说的人存在的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的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应当以人的发展状态来衡量社会的发展,要突出人的发展状态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主体,但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它从社会中获得自己的存在,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和发展会受到社会的制约。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发展,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人才能从片面发展到全面、从畸形发展到完整、从贫乏发展到丰富、从潜在发展到现实。

另外,人的才能的施展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制约人、塑造人,现代化社会塑造着现代化的人。

马克思主义与主体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主体研究
1.社会历史演进的主体力量是历史人物还是个人?
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 物的历史”。 —卡莱尔 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 的诞生,“超人”具有 “决定一切的力量”, “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 生色” ;人民群众 “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 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过程(与社会历史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
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以生产方式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发展 为侧重点,力求通过对人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特别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状况 的分析来全面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首次提出了“前资本主义—资本主 义—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说,认为依托三大社会形态的演进,人的发展经历 “人的依赖关系”下“原始的丰富” 、“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及工具性
与主体选择性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历史是合目的性与合规 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
1.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 察社会客体; 方法论意 义 2.要坚持事实判断和价值 判断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 则的统一;
3.对主体作用的评价要坚 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阶 层)分析法的结合。
主讲内容

从“现实的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前提
二 主体评价方法:历史分析法 和阶级(阶层)分析法 三 坚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方法
一、从“现实的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 研究的方法论前提
1.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 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人的类本质:劳动(实践)性。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 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时,强调“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在对“人”的认识上,超越了费尔巴哈; 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考察人本质的社会性。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马克思揭示的 是人作为类区别于各类动物的类本质,不能把人与人区别开来。因此,深入到人与人 的社会关系角度探讨人的本质问题是必然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 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 《资本论》中:“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 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

20185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20185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别
社会现象与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诸类自然现 象有很大的不同。概括地说,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至少 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
? 第一,复杂程度不同。不能把研究自然现象的方 法直接搬进社会现象研究领域中来。
? 第二,因果联系方式不同。 ? 第三,受认识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 第四,在自然界,其规律的表现有其齐一性、规 则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它的研究不会影响其存 在的形态和性质,因此,在其科学认识的范围内 ,自 然科学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
马克思主义 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的目的
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 通过深入学习 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概况,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 究程序与研究设计,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研究 方法的使用,提高学习者的知识面、思考能力和 研究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 》: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 学(社会科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 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
?主要是关于人类思想、文化、价值和精神 表现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 义的世界。
?最为古老: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伦 理学)、语言学、宗教学、考古学、艺术 、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美术
?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 气象学等基础科学和 农业科学、生物学 、医学、材料科学等实用科学。
李约瑟之谜
?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编著15卷《中国科学技 术史》: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 那为什么像伽利略、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 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 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 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 欧洲人着了先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研究生5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研究生5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第三,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 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案例:秦始皇不能用电脑、开明盛世和末代乱世 对人的影响、婚礼变成葬礼
2020/5/15
21
-
“真理最初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一是大多数人是无知无识的,他们对问题的看
法经常是错误的。而政治是专业人才的领域, 但专业人才永远是少数。 二是由于大多数人都是无知无识的,就很容易 受人蛊惑、摆布,特别是被无耻而又有野心的 鼓动家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
注: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人是工具还是目的?
注:人的物化:工人物化为劳动力商品,资本家物化为人格化资本。 (劳动机器与挣钱机器)
2020/5/15
18
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原因: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3、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按照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大小,个 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2020/5/15
牛顿
孙中山
23
- “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不得志之人),
非知得也(智慧超群);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 通人(得志之人),非知失也(才能低落), 时势适然。”
——《庄子·秋水》
杰出历史人物作用:是一定历史事件的倡导者、发起者、 组织者与参与者,对历史进程有重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真实共同体”是指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 -“虚假共同体”是指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某一阶级
为自己本阶级的利益所建立的社会共同体。
-
3、“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是对未来社
会(共产主义)的社会共同体的制度特征的构想。其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三、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 范式 概念是由库首先提出来的,用来表达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特征和规律。 • 所谓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
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 在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逻辑特征以及所采取模式的不同,社会学的
范式大体可概括为三大类型:实证范式; 解释范式; 批判范式。
•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 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逻辑思 维方法原则;(3)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 第一,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关心的是变动中的尤其是现 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 问卷调查法是社会学研究中用于收集资料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问卷调查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
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文化价值观与社会成员的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 问卷调查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实施调查、汇总和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等。
的。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进入观察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参与他们的生活 和工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观察研究对象的各种行为及其变化情况。 • 深度访谈也是田野调查中获得信息和资料的重要途径,只有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和沟通,才能了解当地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当地文化的内在意义。
三、实验法
• 实验法,就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为了控 制某些自变量可能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常常在实验中将被试或实验对 象分为两个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通过对两组实验结果的比较, 检验某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二)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的含义:

概念
理解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的作用:
3、人民群众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个人及其划分:


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主要内容: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是区分历史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分水岭。 谁是历史创造者 ——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1、“自由人的联合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社会条件。 3、“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实现的长期性
实现的重要条件和重要阶段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研 究人的本质的科学方法
1、人的属性及其关系


人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 错误
2、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 方法论意义
(三)研究社会共同体的科学方法
1、社会共同体的含义
社会共同体就是指由若干个人、群体和组织依据一定的方式和 规范结合而成的集合体。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研究社会共同体的 科学方法
二、“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
1、社会共同体具Biblioteka 不同的性质:“虚假共同体”
“真实共同体”
2、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共同体的两面性 3、社会共同体分析方法的方法论意义
“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
二、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一)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容: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三、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
1、区别:
2、联系:
(二)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五种形态”和“三个阶段”的区别与 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及其主要缺陷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古希腊时期


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德国古典哲学的人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学理论的主要缺陷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2、“现实的人”及其基本内涵

含义
第二节: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主要内容:


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的本质观
1、先天人性论:观点、表现形式
2、自然人性论:观点、表现形式
3、抽象人性论:观点、表现形式
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2、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如何正确看待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 4、无产阶级领袖及其作用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1、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辩证分析方法
2、问题讨论:
领袖人物的功过能抵消吗?
领袖人物仅是过?是否是罪?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本讲主要内容: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主要内容:

“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 点 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的尺度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