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系统原理

合集下载

说明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说明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1. 引言红外测温仪,也被称为红外测温枪或红外温度计,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家庭等场景中。

具备非接触测温的优势,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目标物体的表面温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

2. 红外辐射和温度测量原理红外测温仪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温度。

所有物体在温度大于绝对零度时都会发射电磁辐射,其中包括可见光和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处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谱范围内,其波长通常为0.7微米到1000微米。

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大,且峰值波长越短。

根据发射率、峰值波长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红外测温仪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其表面温度。

3. 红外测温仪的组成红外测温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3.1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是红外测温仪的核心部分,用于收集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光学系统通常包括透镜、滤波器和红外探测器等组件。

透镜用于聚焦红外辐射能量,将其聚集到红外探测器上。

滤波器用于选择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以避免其他光源的干扰。

红外探测器负责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3.2 电子系统电子系统主要负责处理从光学系统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温度值。

电子系统一般由微处理器、ADC转换器和显示器等组件构成。

微处理器负责接收来自红外探测器的电信号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包括放大、滤波和校准等。

ADC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最后,显示器用于显示测得的温度值。

3.3 功能模块红外测温仪通常还具备一些额外的功能模块,以增强其应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这些功能模块包括温度单位选择、测量范围调节、红外辐射率设置和数据记录等。

通过温度单位选择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以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等单位来显示测量结果。

测量范围调节功能可以让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

红外辐射率设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目标物体的特性调整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红外线测温的原理

红外线测温的原理

红外线测温的原理
红外线测温是指利用物体在不同波长红外辐射下的发热特性来测量其温度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物体在不同温度下所发射出的红外线辐射强度不同的特性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为0.75-1000微米。

物体在不同温度下会发射出不同波长的红外线辐射,称为热辐射。

这种热辐射的波长范围主要集中在3-5微米和8-14微米两个区域。

利用这种热辐射的特性,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收物体所发射出的红外线热辐射,然后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热辐射的强度,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温仪器,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测量物体的温度,避免了传统测温方法中的接触污染和破坏。

红外线测温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测量,例如在高温炉中测量炉内温度,或者在制造某些产品时,需要测量其表面温度。

此外,红外线测温还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例如在体温测量中,可以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来测量人体表面的温度,更加快速和方便。

红外线测温的原理是利用物体在不同波长红外辐射下的发热特性来测量其温度的技术。

其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工业和医疗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是利用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测量其温度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基于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即物体的辐射功率与其
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根据该定律,物体的发射率越高,则其辐射功率也越大。

红外测温的测量设备通常包含一个红外探测器以及一个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用于聚焦红外辐射到探测器上。

探测器可以是热电偶、半导体或热敏电阻等,它们能将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

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它会发出热辐射,包括红外辐射。

光学系统使红外辐射聚集在探测器上,使其探测到物体发出的辐射并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测温设备通过对探测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将信号转化为温度值。

为了精确测量温度,测温设备还需要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涉及将设备与已知温度的参考物体进行比较,以确保设备在不同温度下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红外测温设备可以具有不同的测量范围、分辨率和精度。

红外测温具有非接触性、迅速测量、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等。

红外测温设备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种物体的表面温度测量,包括液体、气体、固体以及生物体。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是一种无接触式温度测量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在不同温度下会辐射出不同强度的红外辐射。

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其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能量释放。

根据普朗克辐射定律,物体的红外辐射强度与其表面温度成正比。

换句话说,温度越高,物体辐射的红外辐射能量越强。

红外测温利用红外传感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通过计算红外辐射的强度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红外传感器中的探测器能够感知不同波长范围内的红外辐射。

通常,红外测温仪器会设定一个特定波长范围的探测器,并将该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转换为对应的电压信号。

红外测温仪还会通过一组滤光片或光学过滤器来防止其他波长的光线干扰。

这些滤光片只允许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通过,从而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和精度。

当红外辐射通过滤光片后,会射入探测器,探测器会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压信号。

这时,内部的电子元件会测量电压信号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物体的温度值。

红外测温的工作原理基于物体辐射红外辐射与其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强度,我们可以非接触地获得物体的温度信息。

这种测温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红外线温度计的原理是

红外线温度计的原理是

红外线温度计的原理是红外线温度计(infrared thermo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目标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仪器。

它利用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目标物体的温度。

红外线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热辐射原理:所有物体都会发出一定强度的红外线辐射能量,这种辐射能量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成正比。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功率与其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目标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可以推算出物体的温度。

2. 红外传感器:红外线温度计使用特殊的红外传感器来接收和测量被测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能量。

该传感器通常由一个红外探测器(IR detector)和一个光学系统组成。

红外探测器转换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能量为电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控制单元进行处理。

3. 黑体辐射:红外线温度计通常使用黑体(blackbody)作为一个标准对象,以对红外辐射进行校准和参照。

黑体是一个具有完美吸收和辐射特性的物体,其发出的辐射能量仅与其温度有关。

通过测量黑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和温度,可以建立一个红外线温度测量的参照基准。

4. 基于光谱特性的测量方法:不同物体的红外辐射谱线特性不同,这取决于物体的材料和温度。

基于这一原理,红外线温度计可以利用不同物体在特定波段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能谱特征来测量其温度。

通常,红外线温度计会选择接收波长范围适合于所需测量的温度范围。

5. 反射率校正:由于目标物体表面的反射率不同,部分红外辐射会被反射而不是穿过物体表面。

为了准确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红外线温度计需要对反射率进行校正。

通常,红外线温度计会根据材料的反射率和温度进行校准,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红外线温度计通过测量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它利用热辐射原理、红外传感器、黑体辐射标准、光谱特性和反射率校正等原理和技术来实现温度测量。

这种非接触式的测温方法应用广泛,例如在医疗、食品安全、工业生产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

红外测温原理及其应用众所周知,温度是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尤其在热工测量过程中,温度的精准程度往往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

因此,一个精确度高的测温仪器在工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文就温度测量工具中的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一些介绍。

一,红外测温的理论原理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的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μm~100μm的红外线。

他最大的特点是在给定的温度和波长下,物体发射的辐射能有一个最大值,这种物质称为黑体,并设定他的反射系数为1,其他的物质反射系数小于1,称为灰体,由于黑体的光谱辐射功率P(λT)与绝对温度T 之间满足普朗克定。

说明在绝对温度T下,波长λ处单位面积上黑体的辐射功率为P(λT)。

根据这个关系可以得到图1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1)随着温度的升高,物体的辐射能量越强。

这是红外辐射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单波段红外测温仪的设计依据。

(2)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向左),并且满足维恩位移定理,峰值处的波长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虚线为处峰值连线。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为什么高温测温仪多工作在短波处,低温测温仪多工作在长波处。

(3)辐射能量随温度的变化率,短波处比长波处大,即短波处工作的测温仪相对信噪比高(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测温仪应尽量选择工作在峰值波长处,特别是低温小目标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二,红外线测温仪的原理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被测物体和反馈源的辐射线经调制器调制后输入到红外检测器。

两信号的差值经反放大器放大并控制反馈源的温度,使反馈源的光谱辐射亮度和物体的光谱辐射亮度一样。

显示器指出被测物体的亮度温度三,红外线测温仪的性能指标及作用测温范围,显示分辩率,精度,工作环境温度范围,重复性,相对湿度,响应时间,电源响应光谱,尺寸,最大值显示,重量,发射率等1,确定测温范围:测温范围是测温仪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红外线高温测温仪原理

红外线高温测温仪原理

红外线高温测温仪原理红外线高温测温仪原理引言:红外线高温测温仪是一种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测温设备,它利用红外线辐射原理来实现对高温物体的非接触式测温。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线高温测温仪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限制。

一、红外线辐射原理:红外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处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波长范围内。

热物体会发出红外线辐射,其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成正比。

红外线辐射具有穿透力强、无需在测量物体表面留下任何痕迹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温测温领域。

二、红外线高温测温仪的工作原理:红外线高温测温仪主要由红外线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由红外线探测器和光学系统组成。

光学系统通过聚焦镜头将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汇聚到探测器上。

2. 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接收探测器上的红外线辐射信号,并通过内置的放大器将其放大。

然后,信号处理系统将放大后的信号转化为温度值并显示在显示屏上。

三、红外线高温测温仪的工作过程:红外线高温测温仪的工作过程如下:1. 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通过光学系统被聚焦到传感器上。

2. 传感器将红外线辐射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进行放大和转换。

3. 信号处理系统将放大后的信号转化为温度值,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四、红外线高温测温仪的优势:红外线高温测温仪具有以下优势:1. 非接触式测温:红外线高温测温仪无需与测量物体接触,避免了对物体表面的污染和损坏。

2. 快速测量:红外线高温测温仪的测量速度非常快,可以实时得到测量结果。

3. 安全性高:红外线高温测温仪无需进入危险环境,可以安全地进行测温操作。

4. 适应性强:红外线高温测温仪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业环境,可以对高温物体进行精确测温。

5. 易于操作:红外线高温测温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无需专门的培训和技能。

五、红外线高温测温仪的限制:红外线高温测温仪也存在一些限制:1. 测温距离有限:红外线高温测温仪的测温距离有限,一般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

红外测温技术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原理》
一、红外测温技术的基本原理
红外测温技术是指采用红外辐射原理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技术。

所有物体都有能量辐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其中红外线的辐射为最强的。

某种物质表面的均匀热量传递,物体表面的温度越高,它所发射的红外辐射强度就越大。

红外测温技术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将探测器指向测量物体的表面,由探测器接收太阳辐射、来自地球表面的反射辐射和来自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将表面所发出的红外辐射(波长约为7μm的可见红外光)
收集到探测器,再将其转换成可辨识的信号传到电脑中,以此来评估物体表面的温度。

二、红外测温技术的优势
1、精准度高:红外测温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判断,可在最短的
时间内获得准确的温度测量,由于它不受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测温数据,而无需重复测量。

2、安全可靠:红外测温技术可以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避
免了采用接触式测温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3、无损:红外测温技术不会对测量对象表面造成任何磨损或者
损坏,可以保证测量对象的原始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4、多用途:红外测温技术有着多种应用,它可用于测量物体表
面的温度、人体温度、空气温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物体”
部分能量被反射 部分能量透过 发射率 <1
影响发射率的主要因素
材料种类
表面状况 ( 抛光 , 粗糙 ,
透 过 率 ( 例 如
氧化,喷砂) 表面几何形状 ( 平面 , 凹 面,凸面) 表面理化结构状态(如 沉积物,氧化膜,油膜 等)
塑料薄膜) 测量温度 测量角度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线辐射。而辐射的能量则
目标
环境温度
I
R 探头
T
E
目标与视场
要确保目标大于仪器所测圆点的大小。目标越小,则应离得越近 。如果精度非常重要,则要确保目标至少是测量圆点大小的两 倍
最好 一般 差
探头
目标大于测量视场
目标小于测量视场
目标等于测量视场
实际测量时应注意:
1.多次测量,尽量减少误差。
2.当测量位置不同或使用不同仪器测同一物体时,精度非常重要。 3.对于运动的目标和快速加热的目标响应速度快是必需的当温度变化 缓慢时,响应速度快通常是不必要的 4.近可能选择短的波长选择将反射,透射能量降到最低的波长特殊物体 (塑料薄膜,玻璃,火焰等)采 用特殊波长(被测物体不透明的波长)
工业用红外测温仪的工作波长在0.65至14微米范围内
射线 X 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热量 微波 无线电
近 IR
短波 IR
长波 IR
.4
.7
2
6
8
15
波长,微米
威廉· 赫谢尔爵 士于1800年发
现红外线绝对
零度(-273℃)
以上的物体都
辐射红外能量
William Herschel
1738 -1822
探测到.这样的特殊红外波段即为所谓“大气窗口”。
红外波段的选取要 考虑 “大气窗口” 的影响
普郎克通过量子理论 推导出的波长、温度 与黑体辐射能量的关 系式,它定量的确定 了不同温度的黑体在 各个波段中的辐射能
量的大小,是红外测
温的理论基础。
普郎克定律给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发出的辐射能量越大。这是单色
与该物体的温度成比例,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即是测量物体
辐射能量的强弱,并由此得到一个与该物体温度成比例的 信号。
滤波片和镜头
453¡C SP1 470¡C EMS ¯.85
目标 大气窗大气窗口 口 探测器 信号处理和显示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对某些红辐射波段不吸收
或极少吸收,有利于能量进行传输从而能被红外测温仪
物体发射率
发射率为物体的辐射度与和与该物体具有 相同温度的黑体的辐射度之比 M
= 1.0 (黑体) = 0.9 (灰体) 随发射率变化(非灰体)相对能量来自M波长 (微米)
物体红外能量的传播
发射率决定了实际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
T
I I I
E
I
E
A R E
E
“理想黑体”
既是完全吸收体 也是完全发射体 发射率 =1
(波段)测温仪的设计依据。
2.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在不同波长处的辐射能量不同,存
在一个辐射峰值波长,即在此波长处的物体辐射能量最大。
3.随着物体温度升高,其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移动规律遵守维恩位移定律。
实际物体的测温示意图
反射率, 透射率, 发射率
I = 入射能量 R= 反射能量 T = 透射能量 E= 发射能量
红外测温
红外线辐
红外线辐射的简称。
量子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自然
界中任何物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 分子振动向外辐射能量,这种辐
射能量是以“波”的形式出现的
。“波”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常数 ,即30万公里/秒,而分子振动 的频率却是各不相同的。
根据(速度=频率×波长)可知,不同振动频率的分子发出的辐 射波长是不一样的,可见光的辐射波长范围在0.36~0.72μm,紫 光波长最短0.36μm,红光波长最长0.72μm。比紫光波长更短的辐 射称为紫外线,如X光,У射线等;比红光波长更长的辐射称为红 外线,波长一般在0.70~1000μm之间。
.
温度与辐射能量的关系
不同温度的辐射曲线永不会相交随温度增加,辐射 能 量增大而峰值波长减小,波长与温度成反比
102 101
红外能量(温度/热像)
1 10-1
10-2
1500°C 1000°C 542°C 260°C 20°C
10-3
10-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波长(微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