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成功案例
02 康师傅案例分析

康师傅案例分析一、康师傅介绍“康师傅”品牌可谓深入人心但是“康师傅”并不是一个公司的名字。
“康师傅”是台湾顶新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
顶新集团的前身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
1988年顶新集团的掌门人魏氏四兄弟“魏应州、魏应交、魏应允、魏应行”看到大陆改革开放后带来的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
集团创业初期,一度使经营陷入困境,到1991年当他们准备打道回府时方便面让集团嗅到了新的商机。
1992年7月18日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1992年8月21日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从这里诞生。
并从1996年扩大业务至糕饼与饮料市场。
形成了以方便面、饮料、糕饼为主的三大业务,组成了“方便面事业群、饮料事业群、糕饼事业群以及配套事业群”四大事业群。
截止2009年12月“康师傅”拥有4931个营业所及79个仓库服务,5798家经销商以及72955家直营零售商。
“康师傅”以建立全球最大中式方便食品及饮品集团为目标。
秉持“回馈社会,永续经营”的精神,热心公益事业;秉持诚信、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努力创造一流产品,培育一流人才;展望未来“康师傅”将致力于将健康,美味和安全的产品带给每一位消费者。
二、SWOT分析优势:在中国内地,“康师傅”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几乎是方便面的代名词。
拥有较高的顾客忠诚度。
“康师傅”以60亿包的销量被称为“中国面王”同时也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
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上市,2002年在香港股市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
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60亿元人名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0%而拥有“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2004年年销售额以高达200亿人名币。
劣势:方便面以及饮料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农产品的价格不断的攀升,国家和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号称“加量不加价”的“康师傅大食袋”的净含量从120克减到110克,“康师傅”每包面的销售价相当于比原来上涨了9分钱。
康师傅的案例分析

康师傅的案例分析班级:10机械制造与自动化4姓名:舒大张学号:105302423案例描述:康师傅现在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但在其刚进入大陆市场的时候却受到了不小的挫折。
先说一下“康师傅”来历。
康师傅的老板并不姓“康”,而是台商顶新集团董事魏应行及其兄弟。
“康师傅”是1992年顶新为进军大陆而设的品牌。
在90年代初,由于大陆人民速食食品有害健康,所以这类食品在大陆不太受欢迎。
魏应交为标榜其速食面不含防腐剂和人工色素,所以改名“康师傅”,以显示是健康食品,加上当时的目标市场是中国北方,而北方人会尊称别人为“师傅”,所以便在品牌上加上“师傅”二字。
这便是“康师傅”的名字由来。
方便面:掘到第一桶金1959年,魏家父亲魏德和在台湾彰化乡村办起了一家小油坊,起名“鼎新”。
这个作坊式的小企业后由魏家的四兄弟和三姐妹继承,维持着中小企业的规模。
1989年,四兄弟中的老幺魏应行身负家人重托,从香港转道来到大陆。
他在各省之间辗转考虑,足迹几乎踏遍全家。
因为家庭企业是油坊,他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在大陆开发一种食用油。
当时大陆市场几乎全是散装油,谈不上优质和品牌。
魏应行决心开发“顶好清香油”,创立“来自台湾的食用油”形象。
许多人可能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条广告。
当时正在大陆热播的台湾电视剧《星星知我心》女主角吴敬娴一句“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广告语深入人心。
可惜名声虽好,买卖却不好,以大多数老百姓在80年代末的消费水平,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
大家用惯了廉价的散装油,而十几块钱瓶的“清香油”质量虽好,价格却远远超过百姓的心理底线,滞销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最后甚至不得不全面回收。
后来康师傅又先后试推“康莱蛋酥卷”和另外一种蓖麻油,两种产品虽然广告都很出色,但同样犯下了高估市场的错误,一直未能获得理想的销售。
至1991年的三年间,魏应行已赔掉了所携来的1.5亿台币的半数以上,几乎要打道回府。
康师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康师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康师傅是中国最大的快速消费品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方便面、饮料等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本文将对康师傅的市场营销案例进行分析。
康师傅作为中国方便面市场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和市场推广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以下是康师傅成功的市场营销案例之一:在2023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康师傅推出了一系列与奥运会相关的广告活动,以博得消费者的喜爱和关注。
该广告活动包括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和网络活动等。
康师傅首先将奥运元素融入到其产品包装设计中,如方便面袋子和饮料瓶上印有奥运相关图案和口号,并且还推出了多种奥运主题的方便面礼盒套装。
此外,康师傅还与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福喜乐”的方便面。
通过与奥运会相关的形象和产品包装的结合,康师傅成功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并增加了品牌的曝光率。
康师傅还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了一场名为“康师傅夺金大战”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消费者可以通过收集康师傅产品包装上的福卡,参与竞猜奥运金牌数量,有机会赢得奖品。
这一活动既增加了消费者对康师傅产品的购买兴趣,又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
然而,康师傅在市场营销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健康饮食观念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方便面的营养价值和健康问题。
康师傅需要加强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加健康和营养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体来说,康师傅通过与北京奥运会的合作,成功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康师傅仍然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市场营销创新,以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保持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康师傅冰红茶口碑营销成功案例

康师傅冰红茶口碑营销案例口碑营销是近年网络营销领域中备受关心的新星,但是同时由于他与传统营销操作方法的不同,也导致众多不同的看法。
康师傅冰红茶,愉快不下线必须承认,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点击广告了。
当网络已进入2.0 时代,如何运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新生成的问题?由于互联网这样的自由空间里不能强迫消费者接受或者参与营销活动,必须能给他们带来愉快或其他实际利益,才能吸引他们参与,促成主动传播,增强品牌粘性和消费者忠诚度。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寻求目标消费群体网络行为习性基础上;充分运用2.0 网络特点,结合目标消费群网络行为和兴趣,在他们最常常出没的网站接触点建立直接沟通。
例如,08 年夏季康师傅冰红茶作的“HAPPINESS ANYWHERE 愉快不下线”主题推广活动。
该品牌的目标消费群是青春、活力的一代,音乐、体育、影像、谈话、交友、游戏是他们上网的重大习性。
于是,我们挑选猫扑、校内、腾讯、淘宝以及重大视频网站展开深度合作。
结合各网站特点及网友使用习性,量身定制活动。
比如,在猫扑网推出“漫画真人秀”活动,让网友上传图片故事或给剧本配旁白……利用其娱乐互动社区黏稠度较高的年轻族群,利用他们的创新意识、搞怪爱好,激励参与。
而在校内网,推出“晒照片乐翻天”活动。
通过推行“一键式”参与法,最大程度简化操作,激发用户参与乐趣,再配合校内网SNS 的病毒是传播机制,推动二次传播,参与人数也超过4000 人,收到有效作品1.6 万件,冰红茶产品形象更深入人心。
而在酷6 网上开展“达人串串秀”,挑选四位有影响力网络红人,调集跨行业、跨年龄、跨国籍的网友“视频接龙”,用简明新颖的创意传递愉快,让更多网友与冰红茶亲热接触。
而与腾讯合作的冰红茶产品与QQ 企鹅形象相结合的“魔法表情主题包”,有高达360 万次的下载,同时有大量用户主动转发。
此外,“夏日清凉大作战”活动利用搜查引擎与网友进行沟通;淘宝网上展开“夏日清凉拍”增加活动曝光……在与各网站合作中,还植入了创新的瓶身代码扫描程序,线上线下互相拉动。
案例1康师傅成功之道

案例1 康师傅的成功之道台湾顶新食物公司打算进入大陆方便食物市场,但不明白大陆市场究竟需要哪一种方便食物。
那时大陆方便面食物工厂已有上千家,竞争比较猛烈。
顶新公司没有贸然投资,而是委托大陆市场调查机构进行方便食物需求调查。
调查分两部份,一是对方便面的需求情形;一个是生产者生产的品种、规格和口味情形。
结果发觉,对方便面食物除非不得已,并非感爱好,要紧缘故是口味较差,而且食用不很方便,而生产者生产的方便面多数是低档的,调料大体上是味精、食盐和辣椒面等原料。
依照这些情形,该公司斗胆预测,大陆下一个方便面食物市场将是高级、注重口味、更为方便的。
于是在天津经济开发区投资500万美元,成立了顶益食物公司,生产高级方便面食物。
结果一炮打响,尤其是碗式包装更为方便,人们利用方便面再也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成为快餐食物中一种优先选择的品种。
小小的方便面硬是卖出了70亿元的销售份额。
讨论题:1. 市场预测的内容是什么?2. 阻碍市场预测的因素有哪些?3. 各个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同其力量成正比仍是反比?谈老品牌的生存之道—红烧牛肉面的味道历史的车轮老是滔滔向前,关于品牌来讲,如何跟上历史的车轮,与时期合拍将直接关系到品牌成长的空间、深度、广度和前景。
固然,关于那些知道运筹帷幄的品牌而言,不管在战略层面,仍是战术层面都能够表现出对时期节拍的有效把握,而这也是推动品牌成长的助力器。
还记得吃过的第一包吗?可能很多人都会记起曾经饥肠辘辘时一碗热泡面带来的温暖与幸福。
还有很多人会记起红烧牛肉面带给咱们感官上的刺激与享受。
1958年,台湾魏氏四兄弟在彰化县创建鼎新油厂,通过几十年的进展,成长为台湾岛内数一数二的食物集团,这即是后来的顶新集团。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顶新集团进入大陆市场,数度受阻以后,改成由转产方便面,这才造就了今天的庞大成绩。
为了排除前期市场拓展的失败阻碍,也更为符合大陆群体的消费喜好,顶新集团将旗下为康师傅——健康的大师傅,并一改那时的真人设计风格,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大白帽、大白围裙,看起来老实、憨厚、讨人喜爱的卡通康师傅形象。
康师傅案例分析-meemo

---------------------------------------------------------精品 文档O&T :、食品饮料行业成功案例分析——康师傅关于对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O&T, 基本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总体预测TDL小组:卢佳滨关于O&T(威胁与机遇)的一些看法:消费者视角的转变同行业的不正当竞争成本的大幅上涨(后面有相关资料)古人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威胁本身就是一种机遇,面对这些威胁,康师傅的做法:方便面事业:康师傅方便事业将继续强化品牌的优势,通过面料升级,新品开发,巩固市场优势,同时继续深化通路精耕,提升行销体系技能,通过内部组织再造,生产系统自动化,采购流程优化,全面掌控生产成本,确保销售额及利润的同步增长。
饮料事业:康师傅并购了百事中国的饮品业务,合并同品项下的纯果乐业务及碳酸饮料业务后,位居市场首位及市场第二位。
同时在挖掘茶文化,构建茶专家形象以及传统饮品如酸梅汤与现代工艺的结合等方面加大力度,更加关注健康,贴近生活,深受青睐。
中国经济网天津5月20日讯由世界方便面协会主办,作为本次峰会的承办企业,康师傅不仅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同时在业界也获得了国际认可。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民以食为天--第八届世界方便面峰会”在天津完圆满落幕。
并且由25个国家或地区的理事代表、会员共同签署发布了《天津宣言》,承诺继续致力于研究食品安全问题。
以“创造一流产品、弘扬饮食文化,回馈社会大众为理念,为所有消费者服务。
这些威胁,使得康师傅遇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完善自己的生产流程,关注细节,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降低成本,强化自己的软肋,使得自己更完善。
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且处在持续领先中,不被胜利冲昏头脑,发现不足,谦虚改进,这是所有企业所必须学习的。
同时,与时俱进,关注顾客需求,开发健康,口味独特,深受大众喜爱的饮品,这种持续改进的精神,潜心投入研究的心态,是作为食品加工生产销售企业具有强有力---------------------------------------------------------精品文档竞争力的保证,在这一点,我认为康师傅做的很好,这也是该企业为什么能在行业内越做越大,持续领先的原因。
第十组康师傅的自制或外卖决策案例

需要综合考虑机会成本、缺货成本等多项成本 生产质量是否符合卫生质检要求
供应商 物流商
技能与材料
是否能及时供应、是否会对自己的市场份额产生冲击 是否能按时保质的把商品配送到目的地
是否能满足产品生命周期短、产量大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以后,外部包装在质量、技术、成本、时效等方 面更具有优势,在诚信、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方面都有了保 障。企业能够从市场上买到现在由企业自己生产的原材料, 而且质量相当、供货及时、价格低廉,这时企业应该考虑是 否外购。而且康师傅如果实行外包生产的话,可以继续实行
不过,这都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情况。当时,国内市场的专业化 服务还很不发达,服务质量不高,市场交易成本大。康师傅自己完成 配套业务,实现一体化经营,从战略层面上解决了原材料的配套供应 的数量、质量和稳定性,并降低了整体的成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包装行业迅速发展,此时,康师傅自己的包装 公司与外部包装商相比,在质量、技术、成本、实效方面的优势开始 不明显了。由于是自己生产,当出现质量问题时,不能像对待外部供 应商那样严格执行退货标准。其次, 1998 年,康师傅因资金问题主 让部分股权,主业开始萎缩,配套厂开始因产能过剩而接受外部订单,
1998 年以前,康师傅的物流实行外包,一年招标一次。但是,承运 商为节省成本,超量摆放,导致消费者拿到的方便面破碎。此外,第 三方在配送的准时和仓储的先进先出方面都很难达到康师傅的要求, 最终,康师傅成立了独立的物流公司。尽管在有的省份,这样做的成 本甚至比外包的还要高,但是由于产品的新鲜度、完整度得到了保证, 服务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
配套事业部的贡献额小,影响了康师傅的总体投资报酬率。
现对下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康师傅水调研成功案例

康师傅水调研成功案例康师傅矿物质水消费者定性市场调研是数年前北京精准企划与顶新集团饮品事业群合作的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成功案例之一。
康师傅矿物质水正是凭借上市前期对消费需求的精准了解和把握,才能够以“多一点生活更健康”的品牌传播主张成功地满足了消费者对矿物质水的潜在消费需求,很快取得了让竞品羡慕的销售业绩。
由于该调研项目已经过了产品调研保密期,北京精准企划才得以将知名品牌成功运做市场的方法介绍给国内的食品企业,与您一起借鉴和分享。
但康师傅矿物质水消费者市场调研报告的具体内容虽然也已经过了项目的保密期,但我们还是希望为客户保密,请广大食品企业见谅。
以下两部分就是康师傅矿物质水产品进入市场前期的消费者定性市场调研方案和座谈会大纲。
包装水GI调研建议书一、调研目的为准确了解消费者对各类包装水的类别、品牌、包装类型等方面的需求,顶新集团饮品事业群拟对北京、沈阳、西安、昆明、杭州五城市包装水的消费者进行一次定性调研。
受顶新集团的委托,北京精准企划在与饮品事业群企划部进行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出以下调研方案。
本方案的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经济性。
二、调研内容(一)饮用包装水的类别、品牌1、消费者喜欢饮用包装水的主要类别(包括纯净水、矿泉水、富氧水、天然水、矿物质水等)和原因;2、消费者喜欢饮用包装水的品牌(娃哈哈、农夫山泉、乐百氏、雀巢、天与地、水森活等)及品牌选择因素;3、现有包装水产品有哪些不足;4、对包装水新产品的需求。
(二)包装水的饮用动机1、消费者饮用包装水的原因(方便、便宜、品牌、解渴、营养、卫生等);2、影响包装水购买的主要因素;3、饮用包装水主要能满足哪些需求。
(三)包装水的口味差异1、不同类别的包装水在口感上是否有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2、不同品牌的包装水在口感上是否有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矿物质水的概念测试1、说到“矿物质水”首先会想到什么;2、用一些词语来描述矿物质水的特点;3、(给出矿物质水的概念)对矿物质水以下2个概念的评价;矿物质水1:由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经纯化处理(或未经纯化处理)后,添加或通过一种特定装置,以使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或矿物质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师傅成功传奇故事:
在中国内地,康师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几乎就是“方便面”的代名词。
康师傅以60亿包的年销量被称为“中国面王”,同时也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商,一年中单用于包装康师傅方便面的塑料薄膜就可以绕地球十二圈。
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上市,2002年在香港股市增值最佳的股票中,位列前三位。
200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0%。
而拥有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2004年年销售额已高达200亿元人民币。
顶新集团的前身原是1958年创立于台湾彰化的鼎新油厂,1974年更名为顶新制油公司,以生产工业用蓖麻油为主。
1988年,中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魏氏兄弟看到大陆前景广阔的市场,于是决定到大陆考察投资,从此四兄弟便踏上了创业之路。
康师傅所采取的战略是速度制胜。
面对一片空白的大陆市场,为了迅速占位,在中国内地塑造出“第一品牌”的形象,康师傅通过大手笔的广告策划、准确明晰的市场定位、领先一步的产品策略、精耕细作的渠道策略……在极短的时间里脱颖而出。
当时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呈现两极化:一极是国内厂家生产的廉价面,几毛钱一袋,但质量很差;另一极是进口面,质量很好,但价格贵,五六元钱一碗,普通大陆人根本消费不起。
看到这种市场情况,魏应行想: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价廉,一定很有市场。
于是决定生产这种方便面,并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适应北方人的思维方式,在北方人眼里,“师傅”这个词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
名称起好了,产品档次也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确定口味了。
怎样开发符合大陆人口味的方便面了呢?康师傅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发现:大陆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于是决定把“红烧牛肉面”作为主打产品。
考虑到大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最后把售价定在1.98元。
包装漂亮、广告凶猛的康师傅一经推出便立即打响,并掀起一阵抢购狂潮。
此后,康师傅又连续投资在各地设厂,搭建生产线,以超常规的速度急驰。
康师傅的生产布局规划是,直径500公里内要有一个方便面生产基地,以把运费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以内,由此实现新鲜度、销售价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这种超常规的发展其实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一度使康师傅的资金链非常紧张。
但为了尽快地完成布点,先入为主地占据当地市场,康师傅还是采取了这种快速扩张的战略,这一点也与其竞争对手统一集团稳健发展的战略有所不同。
但
是今天,康师傅这种较为激进的战略证明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它能够快速超越统一而后来居上的原因。
康师傅在切入后之所以能将对手快速甩开,关键在于能够在竞争产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产品,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开发出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新产品。
同样的产品,后来的康师傅总能本着“以有限的资源创造超值销量”的标准,在考虑市场份额的同时,尽可能以较低的价格给消费者以最大的实惠,因此受到欢迎。
随着大陆民众收入增加,消费者对速食面的需求,从以前吃饱就行,发展到现在开始关注营养成分。
康师傅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经过调研,发现有七成消费者对营养型速食面感兴趣。
于是,2004年,康师傅开始了其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延伸,研发了代表六个不同国家、地区口味的方便面,推出“亚洲精选”系列。
并且请来了凤凰卫视的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做代言人,希望能将它打入城市白领市场。
本着一贯的大手笔,康师傅对“亚洲精选”系列的市场推广费用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康师傅在1996年投入茶饮料的生产,当时推出的是柠檬茶和菊花茶,1997、1998年,康师傅又相继推出了冰红茶、绿茶和乌龙茶。
随着2000年茶饮料市场的升温以及旭日升的衰落,康师傅茶饮料迅速走红,成为中国包装茶饮料市场的领导品牌。
目前,康师傅的触角几乎已伸至食品的各个领域,从最初的康师傅方便面,到康师傅茶饮料以及乳品,康师傅在不断地扩充产品线。
凭借康师傅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康师傅几乎在每一个产品中都颇有斩获,而不断充实的产品又在为不断为品牌价值累积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