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校本作业

合集下载

镇江市江南学校八年级上册校本作业2

镇江市江南学校八年级上册校本作业2

镇江市江南学校历史学科(八上)校本作业(2)班级姓名
1、1860年,国联合国,组成联军,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称为。

在这次战争中,侵略军犯下的典型罪行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国(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和领土平方千米。

3、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定为都城;太平军不仅打击清军,还痛打了外国侵略军“洋枪队”,在浙江击毙洋枪队头目。

4、收复新疆的是,1884年,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6—17学年高一历史校本作业(3)(附答案) (1)

6—17学年高一历史校本作业(3)(附答案) (1)

高一历史校本作业(3)1、太平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的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

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下列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借助宗教是其失败的原因B、太平天国运动没有颁布反封建的文件C、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先进的指导思想D、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美国历史学家周锡瑞曾言:“有必要从我们的关于革命阴谋的故事,转入革命政党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去。

只有在那种情况下,才能理解辛亥革命运动突飞猛进的原因,以及当革命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时,人民的其余部分愿意接受革命的原因。

”这主要表明()A、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武昌起义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C、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讲究斗争策略D、中国同盟会具有坚强的领导力量3、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的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为不平之鸣,兼读所以因所以因革之方”。

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

这突出表明()A、文化斗争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

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

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一思想()A、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B、表明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C、说明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唯一的斗争方式D、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5、尽管理想如此高远,但有限的政治资源和思想资源又迫使他们重新回到他们所反对的统治方式上去。

与此结论相符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6、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写道:“(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校本作业(题目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校本作业(题目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选择题:1.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B )A.581年B.589年C.605年D.608年2.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D)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A)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4.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A)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北魏二、填空题:1:隋的建立:时间为581,建立者为杨坚_,589 年,隋文帝统一南北。

2:统治的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3:大运河的开通①目的:_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_。

②概况:以_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_,南至余杭_。

③作用:__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_。

三、动脑筋1、秦朝和隋朝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朝代,而且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试一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

从这两个王朝的兴衰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都统一中国,统治的时间都较短……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发展生产,得民心者得天下。

2、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隋朝大运河隋炀帝(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北京扬州(3)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怎样简评价此河?此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由于修建了大运河,也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从而激发了社会矛盾进而引发农民起义。

6—17学年高一历史校本作业(4)(附答案) (1)

6—17学年高一历史校本作业(4)(附答案) (1)

高一历史校本作业(4)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四月提纲”B、《共产党宣言》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2、“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A、启蒙思想B、生物进化论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3、《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

”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4、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这表明俄罗斯人()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5、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7、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莫斯科政体在一切方面都是对美国的否定。

6—17学年高一历史校本作业(附答案) (1)

6—17学年高一历史校本作业(附答案) (1)

高一历史校本作业(1)1、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

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2、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听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3、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及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4、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革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下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高一历史校本作业(2)班级姓名座号1、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历史校本教材的范本

历史校本教材的范本

历史校本教材的范本1、47.历代王朝的变革,都必须顺应时代需求。

汉武帝用惊人的“智慧”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在其多种“智慧”中,思想上推崇的是()[单选题] *A.儒家思想(正确答案)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2、67.下图所示为光武帝统治时期的施政措施,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单选题] * A.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正确答案)B.消除了民族矛盾C.杜绝了贪官污吏现象D.导致了朝政腐败3、吴道子的代表作是()[单选题] *A.《洛神赋图》B.《天王送子图》(正确答案)C.《步辇图》D.《女史箴图》4、76.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

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A.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B.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C.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正确答案)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5、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单选题] *A. 极大地动摇清政府的统治B. 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C. 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 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正确答案)6、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单选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正确答案)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单选题] *A.《史记》B.《汉书》(正确答案)C.《后汉书》D.《左传》8、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A.统治者残暴B.实现了统一C.繁荣而短暂(正确答案)D.大运河开通9、我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边疆的管辖。

下表中所列内容对应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B(正确答案)CD10、75、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C.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鼓励士人报考D.唐太宗建立唐朝,平定全国(正确答案)11、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农村,农奴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高一下学期历史校本作业(六)

高一下学期历史校本作业(六)

高一历史校本作业(六)考察范围:纲要下册第六单元一、单选题1.英国在拉丁美洲各国大量投资,控制它们的资源和贸易;法国、德国、美国的经济势力也相继渗入。

拉美各国掌握政权的大地主阶级,依附外国资本,经营单一农作物。

这表明拉丁美洲()A.独立运动势在必行B.民族独立任重道远C.沦为列强的殖民地D.深受工业革命影响2.1884年召开的柏林会议规定,各国禁止向非洲土著销售军火;各国赞同德国的有效占领原则;任何签约国在占领非洲海岸某一据点时,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其它签约国。

这些规定()A.消除了列强在非洲的矛盾B.导致了非洲全部沦为殖民地C.有助于非洲社会的安定D.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3.下表是德国学术界域外区域研究机构一览表。

这些机构的成立主要是基于()1887年东方语言学院在柏林大学成立1891年“德国殖民委员会”成立1898年德国农业、贸易和工商业殖民学校建立1900年汉堡“航海病和热带病研究所”成立A.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文化发展B.海外殖民地重要性的不断增长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冻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4.与19世纪70—90年代相比,20世纪初亚洲觉醒呈现出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的时代特点。

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源为()A.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亚洲的侵略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D.亚洲民族民主意识觉醒5.1884召开的柏林会议签署的《总议定书》共7章38条,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如表所示)。

由此可知,该会议()(1)刚果自由贸易区的划定及其保持中立的共同声明A.导致整个世界的领土被瓜分完毕B.消除了列强在扩张中的利益冲突C.显露了列强瓜分非洲的经济动因D.达成了与非洲开展友好贸易原则6.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入侵非洲。

19世纪中叶以前,他们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侵略扩张的方式改变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工业革命的持续深化7.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资本大量投资建设印度铁路。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校本作业: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校本作业: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校本作业: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一、选择题1、传说与史实有区别,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炎黄战蚩尤 B.尧舜“禅让” C.大禹治水 D.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2、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3、《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4、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情况相符A.原始人群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半坡原始居民时期D.尧、舜、禹时期5、2016年4月20日,公祭大禹陵典礼在浙江绍兴隆重举行。

大禹A.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B.造出宫室,发明文字C.疏导洪水,引入大海 D.光耀华夏,人文始祖二、辨析题相传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部落,后来炎帝又归服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因此,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以上说法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课外阅读神话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知识水平的低下,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

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他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

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神话虽是人们的幻想所构成,但这种幻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一定的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是客观现实和生活的反映。

但不能做为真正的史实来看待。

比如《山海经》所载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话,就明显地反映原始人在同自然作斗争中坚信人们的力量可以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和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秉义初中八年级历史校本化作业(07)
课题:五四运动命题人:审核人:
学生姓名:班级
一、预习内容:
填空:
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2、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年,地点是,后转移到。

3、五四爱国运动的前期的主力是,后期的主力是。

4、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的反对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端。

二、随堂练习
填空: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集中的反映其性质的运动口号是。

2、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3、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材料题: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

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

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
(3)国贼指谁?
(4)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有谁?
(5)这次运动的地点与主力有什么变化?
(6)材料二这些口号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最终任务是什么?
(7)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