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电厂电阻率测试报告

某热电厂电阻率测试报告
某热电厂电阻率测试报告

电阻率测试报告

电阻率测试报告 湖北华迪工程勘察院 二 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电阻率测试报告 测试人:刘松 编写人:刘松 审核人:王正国 湖北华迪工程勘察院 二 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一、工程概况 荆门星球35KV变电站位于荆门星球家居广场南部,我院于6月初接到鄂西北工程勘察公司的委托,当天组织人员设备进场勘察,于第二天完成该地段全部外业工作。此次外业工作采用多功能直流电法仪,运用四极法进行电阻率测试,实际工作见表1-1~表1-3,各勘探孔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根据工程地质钻探和原位测试资料,本次变电站勘察所揭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填土和新近系上新统(N2)强风化、中风化泥灰岩组成,现将勘察区的各地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地层(Q4ml):主要组成为粘土、亚粘土、砂土层等组成,在勘察段内,该层厚度约为0.6m,层底标高在177.63~171.30m。 (2)新近系上新统(N2):主要由强风化泥灰岩组成,在勘察段内,该层厚度约为8m,层底标高在170.83~162.75m。 (3)新近系上新统(N2):主要由中风化泥灰岩组成,在勘察段内,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约为7.5m 三、场地电阻率测量成果及设计参数 表1-1 实测视电阻率成果表(k1)

表1-2 实测视电阻率成果表(k2) 表1-3 实测视电阻率成果表(k3) 表2土壤电阻率设计建议值 四、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岩土层的实测视电阻率值均小于50欧·米且大于20欧·米,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2.2.5的规定,取各指标中腐蚀等级最高者考虑,故该场地土层对钢结构具中腐蚀性,因此对构架设备进行施工时,应适当采取防腐措施。 Then how can we translate poems? According to Wang’s 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on of poems is

水平衡测试报告材料书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企业(单位):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第次) 企业(单位): 通讯地址: 测试主管部门: 测试负责人: 联系电话: 验收部门:淄博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淄博市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验收日期:

水平衡测试领导小组名单 企业负责人: 测试领导小组成员: 测试工作小组成员: 测试机构名称: 机构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参加测试人员: 测试日期:2015/**/**~2015/**/** 联系方式:

前言 一、本报告书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2008)、《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工业用水节水术语》(GB/T21534-2008)、《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GB/T27886-2011)和建设部部颁标准《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CJ40-1999)、《工业企业水量平衡测试方法》(CJ41-1999)、《工业用水考核指标及计算方法》(CJ42-1999)等编制。 二、本报告书经完整测试后编写完成,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计算正确,报告书按照管理部门要求的统一格式打印装订成册一式五份(附光盘)。 三、本报告书应作为企业的用水技术档案资料收存,经淄博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和淄博市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审查通过后作为核定年度用水计划的重要参考资料,并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一、项目由来 二、测试目的意义 第二部分用水单位概况 一、用水单位基本情况简介 二、供水水源及取水、排水情况 三、主要生产用水设备和用水工艺情况 四、节水管理机构、用水节水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五、用水计量情况 六、用水、节水水平现状 第三部分水平衡测试开展情况 一、测试依据 二、测试步骤及内容 三、测试成果整理 四、测试后评估 第四部分用水节水水平分析评价 一、节水潜力和差距分析 二、持续改进方案措施建议 第五部分水平衡测试成果图表 表1 主要用水考核指标测算表 表2 单位基本概况表 表3 已实现的节水措施项目表

土壤电阻率测量步骤

四极法测量土壤电阻率的步骤 淮安供电公司市郊农电:葛进进 操作过程:20分钟,三个否决项 1、报告老师,询问极距a是多少? 2、在操作纸上写出极距a,并算出接地埋深L=a/20。 3、选择仪器及工具、摇表(四端子)、四捆接线、尺、锤、接地棒、螺丝刀、计算器等。用粉笔在四个接地棒上画出接地埋深的标志(注意:从下向上画,距离为L) 4、检查仪表 ①外观检查,看有无破损、有无裂纹等; ②检查合格证:如没合格证,要报告老师,等允许后,方 可操作;(此处为否决项) ③来回转动各旋钮检查是否灵敏。 5、放线 ①将仪器和工具放在合适的地点,拿起二捆接线、尺、锤、接地棒,螺丝刀(原地只留下摇表和两捆线) ②由摇表向正前方走约16米,然后向正左方走约1.5a米,钉下第一个接地棒(注意,钉到刚才粉笔画到的标志处),并把螺丝刀穿过尺前的小圆环插入地下,然后抱着材料(除一捆接地线)拉开皮尺,向前走,大约走到3a米多,停下。 ③将皮尺拉紧拉直,轻轻放下,在3a米平行与第一接地棒的地方,钉下第二个接地棒,并放下二捆接地线。

④向回走,在皮尺刻度的2a米的平行与第一接地棒的地方,钉下第三个接地棒。 ⑤向回走,在皮尺刻度的a米的平行与第一接地棒的地方,钉下第四个接地棒。 ⑥到第一个接地棒处,将接地线的上小夹子,夹在接地棒上,向摇表方向放开接地线,不要绷紧,以防夹子脱落, ⑦把螺丝刀插在摇表前,从摇表处拿起一捆接地线,将有接线片的一端打活扣在螺丝刀上,向第四根接线棒放线。 ⑧按⑥和⑦的方法,放完其余两捆接地线,并检查四个小夹子是否夹牢。 6、接线 ①先打开短接片(此处为否决项)。方法:松开短接片旋钮,手由下向上一挑,即可打开短接片。 ②接四根连线。注意:不能交叉,接触要紧。 7、调零 将摇表放平,用螺丝刀将调零器调零,调零时,头要位于摇表正上方。 8、测量 ①将摇表倍率(里面的小旋钮)调到10R档,顺时针旋动RS电位器(外面的大旋钮)刻度盘到最大。 ②左手掌按住摇表,左手大姆指和食指捻住外面的大旋钮,右手顺时针方向慢慢摇到摇把,在摇动时,左手要迅速调节RS电位器(禁

宝鸡市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报告

宝鸡市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单位名称测试机构名称 填报日期计划编号 1

宝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办公室制 目录 1.说明12. 基本用水单元水平衡图2.标记符号示意13.基本用水单元水平衡表3.水平衡计算公式14. 部门用水单元水平衡图4.企(事)业概况及测试结果15. 部门用水单元水平衡表5.水源情况调查表16. 水平衡汇总图 6.给排水管网平面图17. 水平衡汇总表 7.计量水表配备网络图18. 工业企业合理用水分析表8.计量水量配备明细表19. 非工业单位合理用水分析表9.测前使用节水器具明细表20. 节水措施计划表 10.测前节水措施项目明细表 2

11.主要用水设备设施明细表 说明 一.本报告书作为用水单位技术档案,应妥善收存,并报送主管部门和验收部门。 二.本报告书必须根据实测情况填写,力求数据准确,字迹工整。 三.本报告书由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办公室统一印发,如有需要说明的问题,可另附页。 四.本报告书中水表口径单位均为毫米(mm) 五.管网平面图中应表明管径,水源及表号。 六.本报告书应根据复测结果进行调查,调查后报送主管部门和验收部门。 七.用水合理化分析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要根据水平衡测试后发现的问题列出较详细的整改规划和实施步骤。3

标记符号示意图 1、给水管线及闸门井10、消火栓(地上) 2、排水管线及检查井11、水节门 3、循环水给水管——X1——12、闸阀 4、循环水回水管——X2——13、放水龙头 5、一级水表二级水表14、单向阀 三级水表回用水表15、空调器 6.、冷却塔16、锅炉 7、水池(图上要标明容积) 8、水源井17、水泵 4

电阻率测量报告

. . . . 莆田南日岛风电场三期工程施工图阶段土壤电阻率测量报告 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发证机关:福建省建设厅 证书等级:乙级证书编号:130903-ky 二00九年一月·

批准:审核:校核:编写:

目录 1、前言 2、仪器接线示意图 3、原理及操作 4、测量结果分析 5、结论

1、前言 根据公司勘察任务安排及工程勘察联系书的要求,莆田南日岛风电厂三期工程施工图阶段土壤电阻率测量工作于2008年10月2日至2008年10月24日期间进行。 南日岛风电厂前两期共投产19台风机,本期计划建设57台风机,总装机容量48.45MW,110kV升压站一座。 本次测量工作采用DZD-6A多功能直流电法仪测量,测量原理采用等极距四极对称法,极距分别为a=5、10、20、60、100m,大部分风机为测量至100m极距,局部因测量场地限制仅测量至40m 或60m极距。 本次测量工作布线按每风机一条测线,升压站按常规220kV变电站布线方式,四周四条线,对角两条线,共六条测线。本期总共完成测线63条。 本次测量遵循《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定》(DL/T5159-2002)。 2、仪器接线示意图 仪器接线示意图

3、原理及操作 等极距四极对称法,又称温纳装置,其做法是沿测线上的测点,分别打入电极,并用导线连接供电回路AB 和测量回路MN ,通过对AB 电极供电,使位于其中间的大地产生电场,测量MN 处产生的电位差及电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其电阻率。 测量原理示意图 I U K MN a ?=ρ ① a ρ——MN 间的等效土壤电阻率; MN U ?——MN 间的电位差; I ——MN 间的电流; K ——装置系数,对称四极法中a 2MN AN AM K ππ=?= DZD-6A 直流电法仪存在内在计算系统,测量前仅需输入极距a 后,则可直接测出结果。

变电站土壤电阻率报告(20200813205558)

广西金桂二期中配110kV变电站土壤电阻率测量成果说明书 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部甲级勘察证:201007-kj号 二0 一一年四月 广西金桂二期中配110kV变电站土壤电阻率测量成果说明书 工程负责:梁宁克 校对:周永炼 审核:沈健 审定:沈雁明 总经理:夏志永 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部甲级勘察证:201007-kj号 二0 一一年四月

目录1、工程概况

精心整理 2、地址概况 (1) 3、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 (1) 4、土壤电阻率分布特点 (1) 附图: 1、测试点平面位置图(1张) 2、土壤电阻率等值线图(4张)

1、工程概况 广西金桂二期中配110kV变电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任务要求测量土壤电阻率,深度 为5m、10m、20m、30m。野外工作于2011年4月20日进行,共完成测试点15个。勘察期间多为阴天的气候条件。 2、地址概况 本工程新建广西金桂二期中配110kV变电站一座,位于钦州港口区大揽坪,占地面积约为63.36 X 22.00卅,地上4层,主变3个及电缆层、竖井等配套设施,框架结构,基础型式及整平标高等未确定。地貌上属丘陵地貌,地形较平坦,经钻探证实和资料收集,场地内地层主要有第四系素填土①层,粉质粘土②层,强风化砂岩③层,中风化砂岩④层组成。 3、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 测试点的布置原则上以勘探剖面为准,按网格进行布置,详细位置见土壤电阻率等 值线图。测量方法采用电阻率法对称四级测试装置,电极距最大取AB/2为65m,最小为AB/2 为1.5 米,MN/1 为1.5 米~12 米。 电阻率测量仪为DWD-2A型微机电侧仪,严格按照SDCJ-81-88《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定》执行。 4、土壤电阻率分布特点 不同深度的土壤电阻率值的分布见《深度为5m、10m、20m、30m的土壤电阻率等 值线图》,经过地形改正,侧出的土壤电阻率值特点如下: (1)深度AB/2=5m,场地范围内土壤电阻率最大值为311 Q?m,最小值为98Q?m。 (2)深度AB/2=10m,场地范围内土壤电阻率最大值为421 Q - m,最小值为305 Q - m。 (3)深度AB/2=20m,场地范围内土壤电阻率最大值为496Q - m,最小值为396 Q - m。 (4)深度AB/2=30m,场地范围内土壤电阻率最大值为793Q - m,最小值为589 Q - m。 场地范围内由素填土①层,粉质粘土②层,强风化砂岩③层,中风化砂岩④层组成,地质结构较复杂,同一深度的土壤电阻率值相差较小,同一位置随着深度的增大,土壤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单位名称:某某某某公司 填报日期:二0一七年十月

标记符号示意 1、1、给水管线及闸门井jn 2、2、排水管线及检查井Pn 3、3、循环水给水管 4、4、循环水叩水表 5、5、一级水丰M 三级水表 6、6、冷却塔(M, 7、7、水池 | M — 要标明 8、8、水源 9、9、消火 下) 10、10、消火栓(地上)11、节水阀 12、闸阀 13、放水龙头 14、单向阀 15、空调器 16、锅炉 17、水泵 18、消防喷头(开式)八 消防喷头(闭式)工 X1「纹水表回用水表

水平衡测试计算公式 1. 2. 3. 4. 5.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虽 6.万元产虽新水虽 式中: 式中: 式中: 7. 单位产品新水虽 8. 9. 10.

式中:R一重复利用率,% Rb 一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Vt1 一间接冷却水循环虽,Vrb -锅炉蒸汽冷凝回用虽,h 一锅炉日均工作小时数Vrg 一工艺水回用虽, 式中:rx1 一间接冷却水循环率,%rg 一工艺水回用率,%Vt1 一间接冷却水用水虽,D一锅炉产汽虽,kg/h P 一水密度, Vtg-工艺水用水虽,

水平衡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 1. 组织准备 1.1成立由分管节水工作的厂级领导参加的水平衡测试领导小组,负责测试期间组织、协调工作。 1.2成立由管理部门、供水车间、班组、一线操作工人参加的测试技术小组,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成为企业水平衡测和节水工作的骨干力量。 1.3要求 1.3.1以上小组成员应记录打印存档。 1.3.2小组成员应参加水平衡测试技术培训并由参加培训人员在“培训人员花名册”签字。 2. 2. 技术准备 2.1硬件准备。 2.1.1计量仪表配备 取水量>10nVd的用水单位(车间、工段、设备)或取水量》2n3/h的用水单位均应安装给、排水水表; 2.1.2 一、二级水表配备率、完好率应达到100%,三级水表配备率、完好率应达到95%; 2.1.3 一级水表计量范围:全厂各种水源的计量; 二级水表计量范围:各车间、厂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计量。 三级水表计量范围:各班组、用水设备用水计量。

变电站土壤电阻率报告

变电站土壤电阻率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广西金桂二期中配110kV 土壤电阻率测量成果说明书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部甲级勘察证:201007-kj号 二0一一年四月 广西金桂二期中配110kV变电站土壤电阻率测量成果说明书 工程负责:梁宁克 校对:周永炼 审核:沈健 审定:沈雁明 总经理:夏志永 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部甲级勘察证:201007-kj号 二0一一年四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地址概况 (1) 3、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 (1) 4、土壤电阻率分布特点 (1) 附图: 1、测试点平面位置图(1张)

2、土壤电阻率等值线图(4张)

1、工程概况 广西金桂二期中配110kV变电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任务要求测量土壤电阻率,深度为5m、10m、20m、30m。野外工作于2011年4月20日进行,共完成测试点15个。勘察期间多为阴天的气候条件。 2、地址概况 本工程新建广西金桂二期中配110kV变电站一座,位于钦州港口区大揽坪,占地面积约为×㎡,地上4层,主变3个及电缆层、竖井等配套设施,框架结构,基础型式及整平标高等未确定。地貌上属丘陵地貌,地形较平坦,经钻探证实和资料收集,场地内地层主要有第四系素填土①层,粉质粘土②层,强风化砂岩③层,中风化砂岩④层组成。 3、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 测试点的布置原则上以勘探剖面为准,按网格进行布置,详细位置见土壤电阻率等值线图。测量方法采用电阻率法对称四级测试装置,电极距最大取AB/2为65m,最小为AB/2为1.5米,MN/1为1.5米~12米。 电阻率测量仪为DWD-2A型微机电侧仪,严格按照SDCJ-81-88《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定》执行。 4、土壤电阻率分布特点 不同深度的土壤电阻率值的分布见《深度为5m、10m、20m、30m的土壤电阻率等值线图》,经过地形改正,侧出的土壤电阻率值特点如下: (1)深度AB/2=5m,场地范围内土壤电阻率最大值为311Ω·m,最小值为98Ω·m。 (2)深度AB/2=10m,场地范围内土壤电阻率最大值为421Ω·m,最小值为305Ω·m。 (3)深度AB/2=20m,场地范围内土壤电阻率最大值为496Ω·m,最小值为396Ω·m。 (4)深度AB/2=30m,场地范围内土壤电阻率最大值为793Ω·m,最小值为589Ω·m。 场地范围内由素填土①层,粉质粘土②层,强风化砂岩③层,中风化砂岩④层组成,地质结构较复杂,同一深度的土壤电阻率值相差较小,同一位置随着深度的增

水平衡测试报告

安阳凯德商用置业有限公司 水平衡测试 报告 2011年3月XX日 目录 一、概述 1.1、目的及意义 1.2、单位概况 1.3、单位用水现状 二、水量平衡测试实施 2.1、测试依据 2.2、测试系统划分及测试原则 2.3、测试时间安排 2.4、测试项目 2.5。测试范围 2.6、测试方法 2.7、测试说明 2.8、测试结果 2.9、水平衡测试图表 三、水平衡测试成果分析评价

3.1、测试结果核对 3.2、各类用水分析 四、节水潜力分析 4.1、节水基本思路 4.2、节水潜力分析 4.3、近期用水量预测 五、节水措施建议 六、附图表 6.1、水平衡测试表 6.2、水平衡方块图 6.3、单位用水基本情况表 6.4、历年分月用水量表 报告审核:宋诚 技术负责:王伟段爱军 报告编制:王伟杨玉玲 水平衡测试人员: 张建赵振生张天伟 杨文生安振国姚勇 王伟杨玉玲段爱军 一、概述 (一)目的及意义 水平衡测试是加强用水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和合理

用水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用水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技术性,通过水平衡测试可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单位用水现状,如:给、排水管网分布情况,各类用水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分布运转情况,用水总量和各用水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获取准确的实测数据。 2、健全单位用水三级计量仪表,既能保证了水平衡测试量化指标的准确性,又为今后的用水计量和考核提供技术保障。 3、找出单位用水管网和设施的泄漏点,并采取修复措施,杜绝跑冒滴漏。 4、可以准确地把用水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各用水单元,把计划用水纳入各级承包责任书和目标管理中,定期考核,调动各方面的节水积极性。 5、对单位用水现状进行合理化分析,掌握的资料和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评价有关用水技术经济指标,找出薄弱环节和节水潜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和规划。 6、建立用水档案,在水平衡测试工作中,搜集的有关资料,原始记录和实测数据,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分析和计算,形成一套完善的包括有图,表,文字材料在内的用水档案。 7、通过水平衡测试可最大限度节约用水,缓解用水压力,减少资源用量,减轻水资源污染,以节水保供水,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单位概况

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为了了解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是否合格、保证安全运行,同时根据配电设备维护规程的有关规定,我部于20xx 年3月1日上午8:00 对乐民原料部弓角田煤矿各变配电点的接地及其各变压器对地绝缘情况进行测量试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验前的准备: 1、制订试验方案: 前期,我们组织机电队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接地装置,查找接地极的适合试验的位置,制订、讨论、修改试验方案,提出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2、试验方法: 接地电阻表本身备有三根测量用的软导线,可接在E、P、C三个接线端子上。接在E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到被测的接地体上,P端子为电压极,C端子为电流极(P、C都称为辅助接地极),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准备采用两种方式测量:(1)、将辅助接地极用直线式或三角线式,分别插入远离接地体的土壤中;(2)、用大于25cm×25cm的铁板作为辅助电极平铺在水泥地面上,然后在铁板下面倒些水,铁板的布放位置与辅助接地极的要求相同。两种方法我们都采取接地体和连接设备不 断开的方式测量,接地电阻电阻表将倍率开关转换到需要的量程上,用手摇发电机手柄,以每分钟120转/分以上的速度转时,使电阻表上的仪表指针趋于平衡,读取刻盘上

的数值乘以倍率即为实测的接地电阻值。 3、试验工具: 我们准备好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ZC110D-10(0~2500MΩ)型摇表、万用表、铜塑软导线(BVR 1.5mm2)、测电笔、接地极棒和接地板等试验用具及棉纱等辅助材料。 二、试验过程: 1、3月1日上午,现场试验人员进行简单碰头,并进行分工:由帅锐进行测量、值班人员蔡富贵和彭余坤配合操作、陈应沫记录、班长方兴华负责监护; 2、8:45试验开始; 3、测量辅助接地极间及与测量接地体间的距离; 4、采取第一种方法,将接地极棒插入到土壤中并按照图纸接好线; 5、将测量接地体连接处与连接端子牢靠连接; 6、将导线与接地电阻表接好; 7、校正接地电阻表; 8、测量并记录数据;(试验数据见附表) 9、采取第二种方法,测量并记录数据; 10、整个试验过程结束。 恒鼎实业弓角田煤矿春季预防性试验设备外壳接地测试记录 恒鼎实业弓角田煤矿春季预防性试验变压器绝缘测试记录 使用仪器: 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

水平衡测试报告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单位名称:***公司 测试时间:2016年3月-2015年4月 企业负责人: 测试负责人: 参加测试人: 报告起草人: 报告审核人: 目录 一水平衡测试术语、代号及公式 二测试单位小组名单 三企业基本概况 四水平衡测试准备、方法步骤及结果 五企业用水水源情况 六企业历年用水状况 七企业各类用水情况分析表

七-1企业用水结构图 八企业总平衡测试表 九企业水量平衡图 十管网不明水量测试表 十一对月测试总取水量测试表 十二主要用水设备(设施)流量测试表十三在用水表登记表

一 水平衡测试术语、代号及公式 1、用水量(Y )公式:Y=Q+C 2、取水量(Q )公式:Q=Q 产+Q 生 Y=Q+C 3、排水量(P )公式:P=P 产+P 生 P=Q-H 4、耗水量(H )公式:H=H 产+H 生 H=Q-P 5、重复利用水量(C )公式:C=Y-Q C=C 产+C 生 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R )公式:R=C 工/C 冷 7、冷却水循环率(R 冷)公式:R 冷=C 冷/Y 冷 8、工艺水回用率(R 工)公式:R 工= Y 冷/ Y 工

注:各水量定义见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标准《工业用水分类与定义(CJ19-87)》和成都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编印的《水平衡及水平衡测试方法讲义》第三部分“指标体系及含义” 二水平衡测试小组名单 三单位基本概况 公司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和工作小组,负责公司水资源节约工作的开展。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管理用水和节水工作。成都自来水厂提供的自来水是我公司唯一水源,目前公司二级表应装表14个已经全部安装到位,二级表装表率100%。三级表装表率80%以上。

电阻率测量报告

莆田南日岛风电场三期工程施工图阶段土壤电阻率测量报告 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发证机关:福建省建设厅 证书等级:乙级证书编号:130903-ky 二00九年一月·福州

批准:审核:校核:编写:

目录 1、前言 2、仪器接线示意图 3、原理及操作 4、测量结果分析 5、结论

1、前言 根据公司勘察任务安排及工程勘察联系书的要求,莆田南日岛风电厂三期工程施工图阶段土壤电阻率测量工作于2008年10月2日至2008年10月24日期间进行。 南日岛风电厂前两期共投产19台风机,本期计划建设57台风机,总装机容量48.45MW,110kV升压站一座。 本次测量工作采用DZD-6A多功能直流电法仪测量,测量原理采用等极距四极对称法,极距分别为a=5、10、20、60、100m,大部分风机为测量至100m极距,局部因测量场地限制仅测量至40m 或60m极距。 本次测量工作布线按每风机一条测线,升压站按常规220kV变电站布线方式,四周四条线,对角两条线,共六条测线。本期总共完成测线63条。 本次测量遵循《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定》(DL/T5159-2002)。 2、仪器接线示意图 仪器接线示意图

3、原理及操作 等极距四极对称法,又称温纳装置,其做法是沿测线上的测点,分别打入电极,并用导线连接供电回路AB 和测量回路MN ,通过对AB 电极供电,使位于其中间的大地产生电场,测量MN 处产生的电位差及电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其电阻率。 测量原理示意图 I U K MN a ?=ρ ① a ρ——MN 间的等效土壤电阻率; MN U ?——MN 间的电位差; I ——MN 间的电流; K ——装置系数,对称四极法中a 2MN AN AM K ππ=?= DZD-6A 直流电法仪存在内在计算系统,测量前仅需输入极距a 后,则可直接测出结果。

水平衡测试报告

.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单位名称:***公司 测试时间:2016年3月-2015年4月

. 企业负责人:测试负责人:参加测试人:报告起草人:报告审核人:

目录 一水平衡测试术语、代号及公式 二测试单位小组名单 三企业基本概况 四水平衡测试准备、方法步骤及结果五企业用水水源情况 六企业历年用水状况 七企业各类用水情况分析表 七-1企业用水结构图 八企业总平衡测试表 九企业水量平衡图 十管网不明水量测试表 十一对月测试总取水量测试表 十二主要用水设备(设施)流量测试表十三在用水表登记表

一水平衡测试术语、代号及公式 1、用水量(Y)公式:Y=Q+C 2、取水量(Q)公式:Q=Q产+Q生Y=Q+C 3、排水量(P)公式:P=P产+P生P=Q-H 4、耗水量(H)公式:H=H产+H生H=Q-P 5、重复利用水量(C)公式:C=Y-Q C=C产+C生 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R)公式:R=C工/C冷 7、冷却水循环率(R冷)公式:R冷=C冷/Y冷 8、工艺水回用率(R工)公式:R工= Y冷/ Y工 注:各水量定义见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标准《工业用水分类与定义(CJ19-87)》和成都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编印的《水平衡及水平衡测试方法讲义》第三部分“指标体系及含义”

二水平衡测试小组名单 三单位基本概况

公司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和工作小组,负责公司水资源节约工作的开展。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管理用水和节水工作。成都自来水厂提供的自来水是我公司唯一水源,目前公司二级表应装表14个已经全部安装到位,二级表装表率100%。三级表装表率80%以上。

物理实验报告(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名称: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目的] 1. 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2. 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3.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原理] 由电阻定律lI U d l S R 42πρ==可知,只要测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和对应导线长度的电压 U 和电流I ,便可以求出制成导线的金属材料的电阻率ρ。长度l 用刻度尺测量.横截面积S 由导线的直径 d 算出,导线的直径d 需要由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来测量,电压U 和电流I 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 [实验器材] 某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丝,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 用螺旋测微器在接入电路部分的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量一次导线的直径,结果记在表 格内,求出其平均值d 。 2. 按原理电路图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 用刻度尺准确测量接入电路中的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l ,结果记入表格内。 4. 用伏安法测金属导线对应长度的电压U 和电流I 。 5. 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数据记入表格。 6. 拆去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记录] [数据处理] 求对应长度的电阻率计算表达式推导:根据金属导线的横截面积22 41)2 (d d S ππ= =和电阻I U R = 得:金属的电阻率m lI U d l S R ?Ω==?=________42πρ [结论]金属的电阻率是__________m ?Ω. [误差分析]

[实验要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较小,因此,实验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 2.测量导线的直径时,应将导线拉直平放在螺旋测微器的测砧上,使螺旋杆的顶部和测砧上的导线成线 接触,而不是点接触;应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方向测量几次,取平均值. 3.测量导线的长度时,应将导线拉直,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极 并入点间的部分待测导线的长度,长度测量应准确到毫米. 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不宜太大,通电时间不宜太长.当我们要测量时才合上开关,测量后即断开开 关. 5.闭合电键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最大的位置. 6.为准确求出R平均值,可采用I-U图象法求电阻.

xx公司水平衡测试报告

xx公司水平衡测试 0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xx公司 年月

x x公司 水平衡测试报告书 编制单位:xx公司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 报告书编写: 测试人员: 审核人员:

目录 一、说明 (3) 二、测试中的术语和定义 (4) 三、标记符号示意图 (6) 四、企业完成水平衡测试要求备案的报告 (7) 五、企业简介 (8) 六、用水基本情况 (9) 七、节水管理网络图 (10) 八、节水管理制度 (11) 九、生产工艺流程图 (12) 十、企业取水水源情况表 (13) 十一、企业年用水情况表 (14) 十二、关于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的通知 (15) 十三、用水单元结构划分表 (17) 十四、计量水表配备情况表 (18) 十五、水表计量网络图 (19) 十六、二级水表计量率检查表 (20) 十七、用水设备及器具汇总统计表 (22) 十八、企业水平衡图 (23) 十九、企业水平衡测试统计表 (24) 二十、企业用水分析表 (25) 二十一、用水合理化分析 (26)

一、说明 1、本报告书适用于xx公司的水平衡测试。 2、本报告书一式三份,作为企业用水技术档案,应妥善收存。本企业节水管理部门保留一份,档案室存档一份,另外一份报县水务局备案,作为核定年度用水计划的重要参考资料。 3、本报告书必须根据实际测试情况填写,力求数据准确。 4、本报告书中管道、阀门和水表的口径单位均为毫米(mm)。 5、管网平面图中应表明管径、水表口径及编号,保持数据前后一致。 6、测试时,原则上按车间、部门、用水系统或类别划分用水单元,把生产工序、设备用水设施或建筑物等作为基本用水单元。 7、由于企业生活用水量在企业用水中占有极小的比例,因此,此次水平衡测试仅将生产用水作为了测试主体,未包括生活用水及绿化等用水单元。 8、根据水平衡测试结果,进行用水合理化分析,查找出存在的用水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列出较详细的整改计划,从而提高用水效率和合理用水水平。 9、依据的法规及标准: 《xx省全社会节约用水若干规定(1998)》 《xx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 《企业水平测试与测试通则》(GB/T12452-2008)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雷电灾害土壤电阻率四级法测试方法、层次分析法、雷电灾害风险普查报告式样表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土壤电阻率四级法测试方法 C.1 四级等距法 四极等距法或称为温纳(Wenner)四级法,布线如图C.1所示,4个测试电极位于同一深度的一条直线上,测得的土壤视在电阻率按公式B.1计算: aR I aU ππρ2/2==..........................(B.1) 式中: ɑ-两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电极埋深的20倍,单位m; U -电流电压表所测的电压值,单位V; I -电流电压表所测的电流值,单位A; R -接地绝缘电阻法所测得电阻值,单位Ω。 a) 电流-电压表法 (b) 接地绝缘电阻法 图C.1 四极等距法电位极布置示意图 C.2 四极非等距法 四极非等距法或称Schlumberger-Palme r法。当电极间距相当大时,四极等距法内侧两个电极的电位差迅速下降,通常仪器测不出或测不准如此低的电位差。电位极的布置如图C.2所示,电位极布置在相应的电流极附近,可升高所测的电位差值。如果电极的埋深h与其距离ɑ和b相比较很小,土壤电阻率按公式B.2计算: b R b a a /)(2+=πρ......................(B.2) 式中: ɑ-电流极与电位极间距,单位m; b -电位极间距,单位m。

图C.2 四极非等距法电位极布置示意图 C.3 测试要求与结果处理 测试电极宜用直径不小于1.5 cm的圆钢或∠25 mm×∠25 mm×∠4 mm的角钢,其长度均不小于40cm. 被测场地土壤中的电流场的深度及被测土壤的深度,与极间距离ɑ有密切关系。当被测场地的面积较大时,极间距离ɑ也相应地增大。 在各电极间距时得出的一组数据即为各视在土壤电阻率,以该数据与间距的关系绘成曲线,即可判断该地区是否存在多种土壤层或是否有岩石层,还可判断其各自的电阻率和深度。 为了得到较合理的土壤电阻率的数据,宜改变极间距离ɑ,求得视在土壤电阻率ρ与极间距离ɑ之间的关系曲线ρ=?(ɑ),极间距离的取值可为5 m、10 m、15 m、20 m、30 m、40 m等,最大的极间距离ɑmax 一般不宜小于拟建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当布线空间路径有限时,可酌情减少,但至少达到最大对角线 的2/3。

电阻测量的设计实验报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日期年月日

【实验目的】 1.掌握减小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误差和仪表误差的方法; 2.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参数; 3.根据给定实验仪器合理设计变形电桥电路(或电压补偿测量电路)测量电阻。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伏特表、毫安表、被测电阻、滑线变阻器(或电位器)2个、电阻箱2只、开关式保护电阻、开关。 【实验原理】 1.方法误差 根据欧姆定律,测出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U ,同时测出流过电阻R x 的电流I ,则待测电阻值为 I U R x = 测 (24-1) 通常伏安法测电阻有两种接线方式:电流表内接法和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方法误差。 在内接法测量电路中(如图24-1所示),电流表的读数I 为通过电阻R x 的电流I x ,但电压表的读数U 并不是电阻R x 的两端电压U x ,而是U=U x +U A ,所以实验中测得的待测电阻阻值为 式中R A 是电流表的内阻。它给测量带来的相对误差为 x A x x R R R R R E = -= 内内 (24-2) 内接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的修正公式 A x R I U R -= 。 (24-3) 在外接法测量电路中(如图24-2所示),电压表的读数U 等于电阻R x 的两端电压 U x ,但电流表的读数I 并不是流过R x 的电流I x ,而是I=I x +I V ,所以实验中测得的待测电阻阻值为 式中R V 是电压表的内阻。它给测量带来的相对误差为 x V x x x R R R R R R E +-=-= 外外 (24-4) 外接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的修正公式 U IR UR R R R R R V V V V x -=-= 外外 (24-5) 比较 内E 、外E 的大小,可以得:当V A R R R x >,采用内接法测量电阻,会使外内E E <;当V A R R R x <,采用外接法测量电阻,会使外内E E >;当V A x R R R ≈时,则采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量电阻都可以。其中电流表的内阻R A 、电压表的内阻R V 由实验室给出。 图24-1 内接法 图24-2 外接法

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的二分搜索算法

[收稿日期]20092022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4094)。  [作者简介]陈清礼(19652),男,1987年大学毕业,博士(后),副教授,现主要从事电磁勘探方面的研究工作。 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的二分搜索算法 陈清礼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为了快速且精确地计算瞬变电磁法的全区视电阻率,研究了中心回线观测方式感应电动势的特 性,发现均匀半空间中心回线观测方式瞬变电磁测深法的感应电动势随电阻率的增大而单调下降的特性。 据此设计出了计算全区视电阻率的一种快速且精确的算法:二分搜索算法。该算法对电阻率的可能范围 不断进行二等分空间,直到找到一个电阻率,其对应感应电动势与实际观测的电动势相符。理论数据的 计算表明,采用二分搜索算法计算一个测点的全区视电阻率只需要1min 左右,相对误差小于011%,证 明了该算法快速且精确。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二分搜索算法;中心方式 [中图分类号]P631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52(2009)022******* 瞬变电磁法(TEM )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到50~60年代,成功地完成了瞬变电磁法的一维正、反演,建立了瞬变电磁法的解释理论和野外工作方法之后,瞬变电磁法才开始进入实用阶段[1]。此后,瞬变电磁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2~10]。我国于70年代初开始引进和研究TEM ,在石油勘探[11,12]、换流站接地极电阻率测试[13]、地下水寻找[14,15]、地热勘探[16]、工程勘探[17]、矿产调查[18,19]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瞬变电磁场与地下电阻率之间的关系式非常复杂且呈非线性,无法获得全区视电阻率的解析表达式,目前广泛采用的都是早、晚期近似的方案[20]。全区视电阻率的计算一直是研究人员追求的一个目标,但又是困扰研究人员的一个疑难问题。许多学者探讨了如何定义和计算全程视电阻率。白登海给出了一种时间域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中心方式磁场垂直分量时间变化率的核函数的表现特征,把整个瞬变过程分为早期阶段、早期到晚期的转折点和晚期阶段。分别得到早期视电阻率和晚期视电阻率,然后通过转折点构成一条完整的全程视电阻率曲线[21]。杨生给出了中心回线装置发射电流为斜阶跃波形条件下全区视电阻率迭代反演计算方法[22]。李建平把回线分解为水平电偶极子,然后给出利用电偶极子求取全区视电阻率的方法[23]。王华军依据均匀半空间瞬变响应曲线随地下电导率、发射回线边长与观测时间具有平移伸缩特性,提出了一种直接计算全区视电阻率的方法[24]。付志红等人研究了斜阶跃场源瞬变电磁法的全程视电阻率数值计算[25]。虽然研究的人员很多,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比较完善的计算全区视电阻率的方法,主要体现在速度、精度和应用条件等方面。 笔者设计出了一种快速、精确的计算中心回线TEM 全区视电阻率算法即二分搜索法,从实测的感应电动势数据直接计算不同时刻的视电阻率。理论计算表明,该算法能更精确地计算全区视电阻率,其相对误差小于011%,同时计算速度非常快,计算一个测点需要的时间不到1min 。 1 算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Raab 和Frisehkneecht 推导的中心回线装置的感应电动势表达式[26]为: V (t )=qI ρπ3/2L 33<(z )-(3z +2z 3)<(z )u (t )(1) ? 54?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9年4月 第31卷 第2期Journal of Oil and G as T echnology (J 1J PI ) Apr 12009 Vol 131 No 12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器材和规格 (三)实验步骤 (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 四、进行试验 ※五、分析与论证 ※六、评估 七、交流与合作 ※最后: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第一方面:电学主要实验滑动变阻器复习提纲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构造和铭牌意义一一200 Q: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 电路符号 4、 变阻特点一一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5、 接线方法一一 6、 使用方法一一与被调节电路(用电器)串联 7、 作用一一1、保护电路 2、改变所在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或电流大小 8、 注意事项一一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9、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可调亮度的电灯 、可调热度的电锅 、 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 实验题目: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和导体两 端电压的关系(研究欧姆定 律实验新教材方案) 一、提出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定性的知道: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 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现在 我们共同来探究:如果知道了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值,能不 能计算出诵过它的电流呢?即诵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 的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二、 猜想与假设: 1、 电阻不变,电压越大,电流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大”或小” 结构示蕙图 C D A B C 精殊揍法 D D C D

视电阻率测井理论曲线分析

视电阻率测井理论曲线分析 一、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分析 (一)、高阻厚层理想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分析 假设条件: 1)岩层水平; 2)钻孔条件忽略; 3)理想顶部梯度(NMA,AO>>MN); 4)岩层为厚层。 分析公式 式中J0=(I/4πL2)为一个常数,表示在均匀情况下记录点O点的正常电流密度;JMN是O 点的实际电流密度;RMN是O点的实际电阻率。 分析如下(图1-11): 图1-11顶部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 ab段:此时电极系位于界面以下足够远(2~3AO),此时界面对电极系的影响忽略不计 (其原因是电极系到界面的距离超过了电极系的探测范围),就好像电极系置于电阻率为R1 的无限介质一样,因此上述关系式中: RMN=R1 则 bc段:此时电极系上移,直到O点到底界面为止。随着电极系上移,J0=I/(4πL2)和 RMN=R1不变,而JMN随电极系上移而减小(随电极系上移,高阻对A极的供电电流的排斥作用增大,使JMN减小)JMN↘,并且JMN

当O点到达界面时,JMN达极小值,因此Ra达极小值。 由于 所以 cd段:电极系上移很小一点距离,即O点过界面很小一点距离。即O点由介质R1进入介质 R2中,在这无限小的距离内。 因为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相等:JMNc=JMNd;又Rad=JMNdRMNd/J0;Rac=JMNcRMNc/J0;将两个式子相除,其中JMNc=JMNd,便有: 这就是说,O点由介质R1进入介质R2时,RMN从RMNc=R1跳跃到RMNd=R2,造成Ra发生跳跃,即Ra从Rac跳跃到Rad,也就是MNR突变多少倍,Ra突变多少倍。 D点的Ra值为: de段:从O点过底界面直到A极到底界面为此,此时AO横跨界面两侧,可计算得到: , , 即:从O点过底界面直到A极到底界面为止,为Ra常数段,常数段的长度为1倍的AO, 数值为Ra=2R1R2/(R1+R2)。 ef段:当A极越过底界面直到电极系接近岩层中部时,随着电极系上移,J0=I/(4πL2) 和RMN=R2不变,而JMN随电极系上移而增大(随电极系上移,低阻对A极的供电电流的吸引作 用减小,使JMN增大),由于JMN增大,RMN=R2,所以Ra增大,当A极接近岩层中部时,JMN≈J0 RMN=R2 有Ra ≈R2 fg段:电极系处在岩层中部时,此时顶底界面对电极系的影响忽略不计(其原因是电极 系到界面的距离超过了电极系的探测范围),就好像电极系置于电阻率为R2的无限介质一 样,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