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习题

合集下载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1.变异2.遗传二、判断题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2.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摩尔根。

( )第一章·第二章经典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单位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不完全显性6.共显性{7.自交8. 测交9. 回交10. 基因型11. 表现型12. 基因纯合体13. 基因杂合体14. 分离-15. 获得性状遗传16. 泛生论17. 种质论18. 融合遗传二、判断题1.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2.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用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作母本,同另一个具有隐性性状的亲本作父本杂交在F1代表现出显性性状,根据显隐性原理,即能判别出它是真正的杂种。

( )4.当一对相对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显性基因决定性状的表现而隐性基因则不能,这种显性基因作用的实质是: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6.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7.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具有n对基因的杂合体(F1)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配子,显性完全时,F2表现型为2n种,F1形成的不同配子种类为3n()9.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由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10.基因型纯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11.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

遗传学习题含答案

遗传学习题含答案

《遗传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与变异2、遗传变异3、遗传学二、填空题:1、1883年,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提出。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年,由三个植物学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植物上,得出与孟德尔相同的遗传规律,这时遗传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3、1903年和首先发现了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因子的行为很相似,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的假设。

4、遗传学诞生后,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教授提出来的。

5、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和概念。

6、1910年,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做材料,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出,确定基因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创立了以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为核心的。

7、1940年以后,以红色面包霉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生化合成与基因的关系,于1941年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8、1944年,等用肺炎双球菌做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1951 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因子。

10、1961年,法国分子遗传学家以E.coli为材料,研究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提出了。

11、分子遗传学时期以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提出的为开始。

三、选择题:1、遗传学有很多分支,按(),可分为宏观与微观,前者包括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tics);后者包括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核外遗传学(Extranuclear G.)、染色体遗传学(Chromosomal G.)、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A、按研究对象分B、按研究范畴分C、研究的层次分D、研究的门类2、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贝特森William Bateson教授提出来的,并且他还提出了()等概念。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涉及分析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以及基因重组的遗传学分支是:( )A) 分子遗传学B) 植物遗传学C) 传递遗传学D) 种群遗传学2 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想生物,应具有哪些特征?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征的有:( )A)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B)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C)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D)遗传背景较为熟悉E)以上均是理想的特征选择题:1 C ;2 E;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一、选择题1 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 )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lintockC) Aristotle D) Gregor Mendel2 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 )A) 酵母B) 果蝇C) 玉米D) 以上选项均是3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C) 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D) 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E) A和C都正确4 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称为:( )A) 均一体B) 杂合体C) 纯合体D) 异性体E) 异型体5 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 )A) 表现型B) 野生型C) 表型模拟D) 基因型E) 异型6 孟德尔在他著名的杂交实验中采用了何种生物作为材料?从而导致了他遗传原理假说的提出。

( )A) 玉米B) 豌豆C) 老鼠D) 细菌E) 酵母7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 )A) 亲代B) F代C) F1代D) F2代E) M代8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

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 以上所有结论9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决定种子饱满和皱缩性状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饱满性状的基因为显性。

遗传学练习题

遗传学练习题

1.名称解释:遗传漂变,选择系数,有丝分裂交换,HAT选择,同线分析,嗜杀现象异质系克隆2.核外遗传的特点?3.简述遗传学发展的四个时期?4.酵母菌接合型转变原理是什么?5.天蓝色链霉菌质粒类型有哪些?6.真菌准性生殖的一般过程。

7.解释酵母呼吸缺陷突变株三种类型的形成原因。

8.比较转化、接合、转导、性导在细菌遗传物质传递上的异同。

9.写出下列科学家在遗传学发展中的主要贡献①Darwin ②Mendel ③Morgan ④Bateson ⑤Beadle&Tatum ⑥Avery,Hershey&Chase⑦Watson&Crick ⑧Monod&Jacob ⑨McClintock ⑩Berg&Cohen10.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F1自交后,F2中有787株高株,277株矮株,此结果是否符合3:1分离比?11.某植物的两个开白花的品系AAbb和aaBB杂交,F1自交的F2中有95株开紫花的,75株开白花,写出这项杂交试验的F1和F2的表型及基因型(设计一个假想的生物合成途径来说明基因产物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12.一个果蝇家系,对隐性体细胞等位基因a、b、c是纯合的,这3个基因以a、b、c的顺序连锁,将这种雌性果蝇和野生型雄性果蝇杂交,F1的杂合子之间相互杂交,得到F2.求a 与b、b与c间重组频率?并发系数?+ + + 1364a b c 365a b + 87+ + c 84a + + 47+ b c 44a + c 5+ b + 413.a1,a2,……a5是5个表型相同的突变型。

下表结果说明a1,a2,……a5分属于几个基因?(+表示有互补作用,-表示无互补作用)14.在结合试验中,Hfr菌株应带有一个敏感的位点(如azi s或str s)。

这样,在发生结合后可用选择性培养基消除Hfr供体,试问这个位点距离Hfr染色体的转移起点(O)应该远还是近,为什么?15.利用两个大肠杆菌菌株杂交,一个是a+b+c-d+,另一个是a-b-c+d-。

遗传学习题

遗传学习题

《遗传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与变异2、遗传变异3、遗传学二、填空题:1、1883年,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提出。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年,由三个植物学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植物上,得出与孟德尔相同的遗传规律,这时遗传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3、1903年和首先发现了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因子的行为很相似,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的假设。

4、遗传学诞生后,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教授提出来的。

5、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和概念。

6、1910年,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做材料,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出,确定基因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创立了以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为核心的。

7、1940年以后,以红色面包霉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生化合成与基因的关系,于1941年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8、1944年,等用肺炎双球菌做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1951 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因子。

10、1961年,法国分子遗传学家以E.coli为材料,研究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提出了。

11、分子遗传学时期以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提出的为开始。

三、选择题:1、遗传学有很多分支,按(),可分为宏观与微观,前者包括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tics);后者包括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核外遗传学(Extranuclear G.)、染色体遗传学(Chromosomal G.)、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A、按研究对象分B、按研究范畴分C、研究的层次分D、研究的门类2、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贝特森William Bateson教授提出来的,并且他还提出了()等概念。

遗传学题(含答案)2012word

遗传学题(含答案)2012word

遗传学复习题一、判断题〔答案写在括弧内,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一〕细胞学基础1.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程。

(-)2.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在减数分裂的后期II时发生分离,各自移向一极。

(-)3.在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细胞的两极,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

(-)4.高等植物的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所产生的4个大孢子都可发育为胚囊。

(-)5.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后期Ⅰ都发生染色体的两极移动,所以分裂结果相同。

(-)6.在一个成熟的单倍体卵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来自父方。

(-)7.控制相对性状的相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8.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9.染色质和染色体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的。

〔+〕10. 有丝分裂使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的染色体数都相等。

〔+〕11. 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12. 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能发生联会。

〔-〕(二) 孟德尔1.不同亲本之间通过杂交,再经若干代自交,可育成多种类型的品种。

(+)2.上位作用是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作用。

(-)3.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于杂种形成配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间随机自由组合。

(+)4.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5.无论独立遗传或连锁遗传,无论质量性状遗传或数量性状遗传,都是符合分离规律的。

(+)6.可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其区别在于前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表现相同的表现型。

(+)7.不论是测交还是自交,只要是纯合体,后代只有一种表型。

〔+〕8.根椐分离规律,杂种相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纯种的遗传因子不分离。

〔-〕9.隐性性状一旦出现,一般能稳定遗传,显性性状还有继续分离的可能。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按章节)

遗传学习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1.变异2.遗传二、判断题1.遗传的实质是后代能够按照亲代经过同样的途径和方式,把从外界环境吸取的物质经过转化建造成与其亲代相类似的复本自交繁殖的过程。

()2.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摩尔根。

( )第一章经典遗传学一、名词解释1.单位性状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4.隐性性状5.不完全显性6.共显性7.自交8. 测交9. 回交10. 基因型11. 表现型12. 基因纯合体13. 基因杂合体14. 分离15. 获得性状遗传16. 泛生论17. 种质论18. 融合遗传二、判断题1.在一个混杂的群体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2.在性状表现中,显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用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作母本,同另一个具有隐性性状的亲本作父本杂交在F1代表现出显性性状,根据显隐性原理,即能判别出它是真正的杂种。

( )4.当一对相对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时,显性基因决定性状的表现而隐性基因则不能,这种显性基因作用的实质是:相对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

()5.外表相同的个体,有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代,这主要是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的结果。

( )6.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点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7.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具有n对基因的杂合体(F1)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配子,显性完全时,F2表现型为2n种,F1形成的不同配子种类为3n()9.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这是由于一个性状的发育是由许多基因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10.基因型纯合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存在着同对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11.基因互作遗传中,等位基因分离,而非等位基因不独立分配。

()12.基因互作是通过控制同一生化过程的不同步骤来实现的。

遗传学练习题

遗传学练习题

遗传学练习题1.真核基因中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是()A.外显子B.内含子C.启动子D.增强子E.终止子2.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A.单方易位B.串联易位C.罗伯逊易位D.复杂易位E.不平衡易位3.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称为()A.易感性B.易患性C.阈值D.患病率E.再发风险4.引起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因素是()A.羟胺B.亚硝酸C.5-溴尿嘧啶D.吖啶类E.紫外线5.根据ISCN,人类的某染色体属于核型中()A.A组B.B组C.C组D.D组E.G组6.46,某Y,t(2;5)(q21;q31)表示()。

A.一女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B.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C.一男性带有等臂染色体D.一女性个体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色体E.一男性个体含有缺失型的畸变染色体7.真核生物的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中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A.染色体组型B.染色体组C.基因组D.二倍体E.二分体8.应进行染色体检查的疾病为()A.先天愚型B.地中海贫血C.苯丙酮尿症D.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E.白化病9.人类第五号染色体属于()A.中着丝粒染色体B.亚中着丝粒染色体C.近端着丝粒染色体D.端着丝粒染色体E.近中着丝粒染色体10.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A.代谢终产物缺乏B.代谢中间产物积累C.代谢底物积累D.代谢终产物积累E.代谢副产物积累11.正常人染色体核型中,D组染色体包括()。

A.14-16号三对B.13-15号三对C.13-14号两对D.14-15号两对E.以上均不是12.某染色质出现在细胞的()。

A.有丝分裂的后期B.有丝分裂的前期C.有丝分裂的中期D.间期E.有丝分裂的末期13.真核细胞断裂基因结构模式中的非编码顺序为()。

A.内含子B.内含子与外显子接头C.外显子D.侧翼顺序E.启动子14.与mRNA互补的DNA核苷酸链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复习要点2007级生物技术(本科)(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一、名词解释:交换值、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一因多效/多因一效反应规范(张飞雄P40)外显率(张飞雄P40)/表现度(张飞雄P40)表型模写(拟表型)(张飞雄P41) /持续饰变(名词P6)X小体/核小体卡巴粒(名词P23)中心法则并发系数(并发率)/干扰剂量效应(名词P10) /位置效应(名词P78)超亲遗传(名词P98)/杂种优势交叉端化(名词P74)/联会(配对)性梳性指数(名词P70)/性反转(名词P18)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名词P23)/交叉遗传(名词P17) /从性遗传(名词P17)系谱分析(名词P13)/先证者(名词P13)F΄因子:带有宿主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称为F΄因子。

F因子:在大肠杆菌中,能自主复制的小环状DNA--- F质粒,也叫致育因子Hfr:F质粒整合在细菌染色体时为Hfr细胞(高频重组细胞),也为雄性。

接合转化转导性导:性导(sexduction or F-duction):细菌细胞在接合时,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的过程。

F‘因子(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F性因子)倒位环(名词P78)细胞周期(名词P71)染色体周期(名词P71):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与减半的过程。

核型(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名词P70)染色体基数(名词P70)遗传平衡(名词P96)基因频率(名词P95)基因型频率(名词P95)遗传漂变(名词P95)遗传率(力)(名词P100)(平衡致死系)永久杂种(名词P11,78)数量性状二、填空:1、5p-(人类猫叫综合症)中的数字和符号表示__________,8q23中的数字和符号表示__________;人类染色体组成为45(XO)表示__________,47(XXY) 表示__________。

2、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变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变异类型,其中2n+1+1为__________,2n-1为__________。

3、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可分为四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称为____染色体,其它染色体称为____染色体;4、导致基因突变的原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产生的基因突变有四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等;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5、母性影响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6、性别发育经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阶段。

7、基因互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类型。

8、影响遗传平衡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阶段。

10、玉米(2n=20)各组织的染色体数是:种子的胚________、胚囊_________、胚乳____________、花粉管的管核____________。

11、人类性别畸形中,睾丸退化症的染色体组成记作__________,Turner综合症患者外貌象___性,染色体组成记作_________。

12、遗传密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个特性。

突变后密码子可是有______突变、________突变和_________突变等三种突变效应。

13、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中,总共可以分为__组,其中X染色体分在___组,全为中间着丝点染色体的是_____组,全为亚中着丝点的是____组;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其它染色体称为___________。

14、遗传病具有_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15、分析数量性状遗传中最常用的两个数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6、甲性状出现的概率是1/4,乙性状不出现的概率是2/3,则甲性状与乙性状都出现的概率是___,都不出现的概率是___,两者只有一性状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

17、基因互作中,累加作用F2表型比例是__________,重叠作用F2表型比例是_______,互补作用F2表型比例是______,抑制作用F2表型比例是_________,显性上位和隐性上位作用F2表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8、人类完整性别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__________性别、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性别和__________性别。

19、面包酵母苯丙氨酸tRNA 的分子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三环一臂”。

20、杂交水稻中的三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1.水稻(2n=24)各组织的染色体数是:种子的胚_______________、胚囊_____________、胚乳_______________、花粉管的管核_______________。

22.记果蝇灰身基因为B,黑身基因为b,灰身对黑身为显性;长翅基因为V,残翅基因为v,长翅基因对残翅基因为显性。

问,在完全连锁情况下,基因型为Bv / bV的杂合子与黑身残翅纯合亲本测交,后代群体中将出现种表型,各表型比例为;在不完全连锁情况下,由于两等位基因间的,后代群体中又将出现种表型,其比例(有或无)规律。

23.玉米、水稻等禾本科谷物的糯性(wx)和非糯性(Wx)基因型可以直接根据配子(花粉)表型来鉴定,将花粉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碘液,镜检为蓝黑色的花粉粒基因型为,为红褐色花粉粒基因型为(用符号表示)。

24.A性状出现的概率是2/3,B性状不出现的概率是2/5,则A与B性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都不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两者只有一性状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25.重组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其中,重组率为____________时表示完全连锁,重组率为____________类似独立分配;重组是交换的结果,通常根据重组值来估计交换值,可用来____________,但由于____________原因常常导致交换值被低估。

26.环形F因子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27.基因突变中的碱基替换突变通常包括:、、、四种类型,其中突变是导致镰刀型血红蛋白病的原因。

28.数量性状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通常用__________ ___参数来表示群体表型分布中心信息,用__________ ___参数来反应群体表型变异程度,用_____________参数来表示两个性状的相关关系及强弱,用__________ ___表示两性状之间的精确的关系。

29.杂交水稻中的三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0.常见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四种,其中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后期时,有时会出现一种叫做“桥和断片”特殊的图像。

31、根据卡方值的计算公式填下表(含两对基因的子二代资料是否符合自由三、判断(10×1)1、若子二代的表现型数有210种,那么子二代的基因型数为310种。

()2、性反转变成的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子代中雄雌比为3:1。

()3、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值的比值称为并发率。

()4、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的交换和交叉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5、卡方检验时,卡方值越大,概率值越大。

()6、重演性是指同种生物相同基因突变可以在不同个体、不同世代重复出现的现象。

()7、重组合类型明显少于亲组合类型,说明发生了交换。

()8、基因突变中碱基替换的方式包括颠换和转换。

()9、“多因一效”是指许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10、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表现度。

()11、连锁基因发生单交换后邻近基因交换机会减少的现象叫并发。

()12、大多数情况下正突变率总是高于反突变率的。

()13、实际双交换值越大说明基因之间交换的干扰越小。

()14、雌果蝇杂合子通常没有染色体交换。

()15、卡方检验时,卡方值越大,概率值越小。

()16、中国人Rh阳性个体较常见。

()17、通常细菌基因突变率要显著高于高等动植物基因突变率。

()18、母性影响的特点是父方的显性基因要延迟一代表现和分离。

()19、每一基因影响许多性状,每一性状又由许多基因控制。

()20、Turner氏综合症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Y。

()21、卵巢退化症患者的染色体组成是47(XXY)。

()22、通常微生物的基因突变率要显著高于高等生物的基因突变率。

()23、先证者是指家族中最先发现具有某一特别性状或疾病的个体。

()24、雄果蝇和雌家蚕中连锁基因通常不发生交换。

()25、卡方检验中,卡方值的大小与概率值的大小成正比。

()26、干扰越小,导致实际双交换值越大。

()27、一般情况下正突变率(u)总是高于负突变率(v)的。

()28、性梳位于雄果蝇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

()29、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中,一对基因影响另一对非等位基因效应的现象称为上位作用。

()30、连锁基因发生单交换后影响邻近基因发生交换的现象叫并发。

()四、简答1、简述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之间的主要区别。

2、简述收集果蝇处女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举例说明Muler-5技术。

4、举例说明ClB技术。

5、人类完整性别应包括哪四个方面内容?6、简述血友病的发病特点。

7、简述并以简图说明椎实螺外壳旋向的遗传。

8、简述并以简图说明大麦雄性不育的保持和利用。

9、孟德尔规律分离比实现的条件。

(刘P16)10、简述染色体畸变概念及其类型。

11、简述Hardy--Weinberg定律的要点及影响遗传平衡的主要因素。

(名词P96,刘P318)五、计算题(9+6)1、有一个三基因杂合AbC/aBc,经测交得到1000个子代,表型如下:ABC 3 AbC 350abc 3 aBc 356Abc 97 ABc 50aBC 97 abC 44问:(1)这个基因是否连锁?为什么?(2)原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3)各基因间的交换率是多少?(4)绘出三基因的连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