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吉林大学考古学考研试题带答案
考古考研

1、论述良渚文化
2、殷墟的发现及研究(大概是此意)
3、北齐和东魏墓葬的分期与特征
历史文选太繁琐,没法贴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吧,试题共分三部分:
一、解释字词
二、问答题(以文学常识为主)
三、翻译(三短出处不同的文字)
一、名词解释:
1、瓦当 2、体质人类学 3、黄肠题凑 4、梁思永
墓 8大明宫 9黄肠题凑 10越窑
二.论述
1.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主要人类化石。
2.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现和研究。
3.汉唐都城遗址平面布局的变化及其意义。
4砖室墓墓形演变述略。
1994
一. 名词解释
1.直立人 2文化层 3类型学 4相对年代 5琮 6铜石并用时代
2简介楼兰古城址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盟书
2俑
吉林大学的考研试题包括考古学通论和综合课。内容如下:
考古学通论:
1,名词解释15个75分:考古学文化,大坌坑遗址,梁思永,瓦当,干拦,封泥,磁州窑,大足石刻,殷墟,山顶洞人,黄肠题凑,等
2,简答题1个30分:现代科技在考古中的作用
论述题1个45分: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演变(新石器时代到明代)
7放射性碳素断代(C14) 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问答题(每题20分)
1考古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区分层次的基本方法.
2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3略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
厦门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关键柱(关键柱的定义及其作用,什么时候可以打掉它)
考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考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考古学是研究古代人类文明及其遗迹的科学,通过对遗址、文物和人类活动痕迹的调查、发掘、研究来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在考古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参加考试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式。
本文将给出一些考古学考试的试题及答案,以供读者参考。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考古学是一门关于()的学科。
A. 古代建筑B. 古代文物C. 古代人类活动D. 古代社会制度2. 下面哪个古埃及法老墓葬最为著名?A. 图坦卡蒙墓B. 科夫齐耶墓C. 拉美西斯二世墓D. 螺旋墓3. 要想准确获得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时间信息,常常需要借助()技术方法。
A. 核磁共振B. 放射性碳测年C. 太阳能光伏技术D. 催化裂化4. 考古学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
A. 田野调查、发掘、清理整理、分析研究B. 出土清单、文献编目、拓片制作、学术论文C. 考古旅游、纪念品销售、地质勘探、文物修复D. 群众教育、展览展示、学术交流、政策研究5. 下列哪个不属于早期人类使用的石制工具?A. 钻头B. 磨盘C. 石锛D. 石锤6. 考古发掘的主要目的是()。
A. 发掘文物B. 获得名声C. 发现文化D. 揭示历史真相7. 考古学中的“层位原则”是指()。
A. 发掘过程中的安全原则B. 文物出土的顺序原则C. 遗址内不同年代地层的分层原则D. 文物的保存原则8. 古代文明“玛雅文明”位于现今的哪个地区?A. 欧洲B. 美洲C. 非洲D. 亚洲9. 考古学中研究人类遗址内骨骼的学科称为()。
A. 古生物学B. 古人类学C. 古病理学D. 古动物学10. 下列哪个不属于古代世界七大奇迹?A. 亚历山大灯塔B. 大金字塔C. 罗德岛巨像D. 巴比伦空中花园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简要介绍考古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欧洲。
考古学在19世纪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冒险家、探险家以及学者们对古埃及法老墓、亚美尼亚的古代城市遗址等进行的发掘和研究,为考古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5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1年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100分)1、南青北白2、妇好鹗尊.3、双人单兽复合型玉玦4、素三彩5、金银经塔6、识文彩绘孟顶长方形漆奁7、陈端志8、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9、良渚古城10、《世界遗产公约》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1、如何理解聚落考古?2、简述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3、以一个博物馆为例,阐述博物馆的使命。
4、简述壁画保护与修复的要点和方法。
三、论述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1、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简述民间收藏文物的管理和利用。
2、试述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20年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100分)文博考研1、影青2、妇好偶方彝3、七孔玉刀4、唐三彩5、银镶珠金翅鸟6、曾昭燔7、秦始皇陵8、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9、文化景观遗产10、曾侯乙墓鸳鸯漆盒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100分)1、博物馆教育四种模式。
2、考古学的研究内容。
3、文物鉴定的内容。
4、博物馆纺织品保护的要点和方法。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题50分共100分)1、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学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文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3、文物鉴定的内容。
19年一、名词解释1、妇好墓出土玉凤2、舞蹈纹彩陶盆3、水陆攻战纹壶4、陆机《平复帖》5、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6、石渠宝笈,7、《博物馆管理办法》8、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9、陈万里10、珐琅彩二、简答题1、全面陈述文物学研究任务和基本方法2、在比较生态博物馆和一般博物馆的基础上,陈述一下我国生态博物馆建设发展状态3、陈述高新科技在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业务中的作用三、论述题1、2017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诉说难以言说的历史,根据你的认识和了解,对这一主题进行阐释2、我国自1997年开始评选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标准是什么?怎么才能评选出真正的精品?18年一、名词解释1、海上丝绸之路;2、血池遗址3、大遗址4、上京龙泉府遗址5、世界文化遗产6、千里江山图二、论述题1、以青瓷遗址、来论述青瓷发展脉络(从原始青瓷到明代)2、从城址、墓葬论述宋辽元分布3、4个知名考古学家,讲述他们的贡献4、博物馆如何吸引观众,谈谈你的认识5、-段材料,论述文物价值、保护、利用:17年一、名词解释(15选10)1、考古地层学2、李济3、哈民哈忙遗址4、曾昭爝5、蓝田吕氏家族墓地6、《威尼斯宪章》7、《格古要论》8、不可移动文物9、斗彩10、文人画11、郑州商城12、生态博物馆二、简答题(6选3)1、试述良渚文化玉器2、试述博物馆教育3、试述博物馆的类型4、试述梁思永、苏秉琦、夏鼐的学术成就及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三、论述题(6选4)1、博物馆免费开放利弊论2、宋辽金元城市考古发现与研究3、试谈你对公众考古的看法4、试谈你对博物馆志愿者的认识5、试谈对中国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的认识1 6年--、名词解释1、考古年代学2、冯素弗墓3、《韩熙载夜宴图卷》4、探方发掘5、晚期智人6、青花7、喇家遗址8、《威尼斯宪章》9、张骞10、偃师商城11、嘎仙洞12、高句丽王城13、海昏侯墓14、《格古要论》15、何家村窖藏二、简答题1、简述我国四处世界文化遗产2、简述红山文化玉器3、简述博物馆陈列类型及陈列普遍原则4、简述我国水下考古主要发现5、简述辽代帝陵考古发现与研究三、论述题1、论述李济,梁思永,苏秉琦,夏鼐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考古学的主要贡献2、论述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3、从考古学角度论述汉至唐朝城址形成与演进4、试论述宋元时期主要瓷窑体系5、试论述博物馆免费开放6、试论述文物价值以及文物鉴定方法1 5年一、名词解释1、苏秉琦2、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大普查3、张謇4、生态博物馆5、陈列内容设计6、好太王碑7、《游春图》卷8、红山玉器文化9、青花10、格古要论11、威尼斯宪章12、黄肠题凑二、列举题1、12个世界文化遗产2、12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3、12个考古、文博专业期刊4、1995-2014十大考古发现三、简答题1、宋代5大瓷窑特征窑口及其产品特征2、文物价值、鉴定及目的3、博物馆免费开放陈列内容设计博物馆教育特点四、论述题1、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免费开放你怎么看2、一带一路的考古学意义14年一、填空20个二、名词解释: (10个,回想起9个)1.文物保护的原则2.半两3.法门寺金银器4.粉彩瓷器5.红山玉龙6.金石录7.国家鉴定委员会8.黄公望9.二里头青铜爵三、简答: (貌似就7个)1.藏品来源的途径2.藏品管理计算机化的内容3.观众研究的内容4.欧美博物馆志愿者概述5.有哪些测定年代的现代技术,利弊6.古器物基本要素7.文物分类的具体原则四、论述(共3个)1.对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理解2.动态陈列和静态陈列的联系与区别3.文物价值与作用13年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文物的基本要素2、古代文化史迹3、曾侯乙墓编钟4、良渚玉琮5、景德镇窑6、南通博物苑7、博物馆目标观众8、实物性9、藏品保管二十四字方针10、生态博物馆二、简述题(第一小题20分;第2--5小题,每小题25分;第6小题30分,共150分)1.我国文物研究保护机构主要有哪些?2.文物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以制作文物材料为标准的分类,被称为质地分类法,请你具体列举出使用质地分类法对文物进行分类后的文物种类(应不少于15种)。
吉林大学考古学真题

吉林大学2003一、名词解释:(共15分)1、考古学2、遗存3、放射性碳定年4、遗址5、聚落二、请说出与考古学相关的主要学科以及它们各自的主要作用。
(共30分)三、考古发掘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共20分)四、如图一所示,H1的年代有哪几种可能,为什么?(共20分)五、根据图二将这些器物排列演变序列,并说出它们的变化规律。
(共25分)(是排列陶鬲的演变序列,用类型学方法。
)六、说出图三器物的名称、年代或考古学文化(共40分)有半坡鱼纹盆、莲花纹瓦当、青铜斝、燕国明刀、磁山文化小口双耳壶、汉五铢、重环纹、铁铧犁、丁村三棱大尖状器等吉林大学2004一、名词解释15个75分:1、考古学文化2、大坌坑遗址3、梁思永4、瓦当5、干栏6、封泥7、磁州窑8、大足石刻9、殷墟10、山顶洞人11、黄肠题凑12、体质人类学13、云冈石窟二、简答题1个30分:现代科技在考古中的作用三、论述题1个45分: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演变(新石器时代到明代)吉林大学2005一、名词解释1、峙峪文化2、红山文化3、毛公鼎4、永宁寺碑5、磁州窑6、三叠层7、云梦竹简8、侯马盟书9、永乐宫10、大明宫11、石阙12、弥生时代13、卡拉苏克文化14、乌尔姆文化二、论述:1、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及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中国古代(新石器-明清)建筑的发展过程吉林大学2006一、名词解释20个100分1、北京人2、元君庙墓地3、小屯宫殿遗址4、周原遗址5、喀左铜器窖藏6、秦兵马俑坑7、居延烽燧遗址8、汉画像石墓9、集安高句丽积石墓10、唐乾陵11、刑窑址12、乌鲁克文化13、俑14、金石学15、安特生16、梁思永17、苏秉琦18、斝19、玦20、埴轮二、判断题20分请在以下列举的属于先秦时期的20个考古学文化中,正确识别哪些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哪些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哪些文化属于青铜时代?1、半坡文化2、丁村文化3、二里头文化4、红山文化5、夏家店下层文化6、大汶口文化7、良渚文化8、岳石文化9、三星堆文化10、卡滨文化11、二里冈文化12、大溪文化13、马家窑文化14、许家窑文化15、河姆渡文化16、金牛山文化17、北阴阳营文化18、富林文化19、辛店文化20、西侯渡文化三、简述题30分试述宋元考古的重要发现与研究动态吉林大学2007一、名词解释:(15*10=150分)1、灰坑2、干栏式建筑3、红山文化4、黑城遗址5、安特生6、考古学文化7、金石学8、简牍9、《考古学报》10、白沙宋墓11、绳纹文化12、麦积山石窟13、元君庙墓地14、后岗“三叠层”15、尖底瓶二、论述题:(50*2=100)1、史前考古学的分期及各自特点2、原始瓷器和瓷器古代史部分:(25*2=50)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2、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亚洲的。
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

各大学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2011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80)1蠔蛎琢2土墩墓3钮钟4细石核5阙6永固陵7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8窑系二、简答题(140)1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5个旧石器器名。
2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5类空三足器和5类圜底器器名。
3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
4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
5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
6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
7简述唐三彩概况。
三、论述题(80)1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论述中国古代外藏制度。
2论述唐代瓷器瓷窑遗址以及代表窑址及其主要产品2011南开大学考古及博物馆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徐渭,三角缘神兽镜,解谪瓶,曾昭橘,平安帖,六齐,营造法式,南宋四家,御土窑,筌蹄二论述(7选4)概述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二里冈期青铜器基本特征两周玉器特点两汉都城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及内容内涵汉到唐代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龙泉窑的重要考古发现,瓷器基本特征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2011南京大学考古考研试题一。
名词解释吕大临水洞沟文化寺墩遗址上村岭虢国墓地居延遗址司马金龙墓上林湖窑址白沙宋墓二。
论述题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和特征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现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0XX年四川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11川大考研试题名词解释(每个10分)北京猿人司母戊鼎开元通宝虎子安伽墓简答(每个20分)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中的典型遗物,意义什么是文物?价值我国博物馆分类?举例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问答(每个50分)安阳殷墟发掘意义论汉代黄肠题凑墓唐武士俑演变分期20XX年北大考古方向试题名词解释:喇家遗址青州佛教造像南京象山王氏墓群文化景观微痕分析小双桥遗址居延汉简朱然墓《历代名画记》定窑论述:秦汉统一历程在考古学上的表现BC3500-BC3000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历史变革先周文化述评里坊制的出现,破坏及意义2011吉林大学考古考研试题1.举例说明考古学与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关系。
《中国考古学史》习题与答案

《中国考古学史》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考古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学科。
答案: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文化遗存的学科。
2. 史前考古学:研究人类出现以前的文化遗存的学科。
答案:史前考古学是研究人类出现以前的文化遗存的学科。
3. 古代考古学:研究古代文明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学科。
答案:古代考古学是研究古代文明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学科。
4. 考古发掘:对地下或水下的文化遗存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清理的过程。
答案:考古发掘是对地下或水下的文化遗存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清理的过程。
5. 文物保护:对文化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和管理的工作。
答案:文物保护是对文化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和管理的工作。
二、填空题1. 中国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
答案:商代2.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3. 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一是______遗址。
答案:兵马俑4. 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史前考古学,古代考古学,近代考古学5.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机构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各省市考古研究所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考古学的起源时期?A. 商代B. 周代C. 春秋战国D. 秦代答案:D2.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阶段B. 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 五个阶段答案:B3. 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之一是哪一个遗址?A. 兵马俑B. 秦始皇陵C. 故宫D. 颐和园答案:A4. 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不包括哪一个?A. 史前考古学B. 古代考古学C. 近代考古学D. 当代考古学答案:D5.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机构主要有哪几个?A.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B.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C. 各省市考古研究所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中国考古学的起源时期包括哪些朝代?A. 商代B. 周代C. 春秋战国D. 秦代E. 汉代答案:A, B, C, D, E2.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 萌芽期B. 形成期C. 成熟期D. 衰落期E. 复兴期答案:A, B, C, D, E3. 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哪些?A. 史前考古学B. 古代考古学C. 近代考古学D. 当代考古学E. 环境考古学答案:A, B, C, D, E4.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机构主要包括哪些?A.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B.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C. 各省市考古研究所D. 高校考古系E. 博物馆考古部门答案:A, B, C, D, E5. 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考古类型学B. 考古地层学C. 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与实践D. 田野发掘技术与实验室分析答案:ABCD五、判断题1. 判断题: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以彩陶为显著特征。
大学考古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考古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历史文献B. 古代艺术品C. 古代遗址和遗物D. 现代建筑2. 以下哪项不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A. 地层学B. 类型学C. 统计学D. 口述历史3. 考古学中的“三期说”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李济B. 郭沫若C. 张光直D. 陈梦家4. 考古发掘中,以下哪种工具不常用于挖掘?A. 手铲B. 刷子C. 锤子D. 镐5. 以下哪个遗址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A. 半坡遗址B. 龙山文化遗址C. 良渚文化遗址D. 殷墟6. 考古学中,对古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分析主要依据什么?A. 遗物的年代B. 遗物的类型C. 遗物的分布D. 遗物的材质7. 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研究的分支学科?A. 古生物学B. 古人类学C. 古环境学D. 古文献学8. 考古学中,对古代墓葬的发掘通常遵循什么原则?A. 先挖后研究B. 先研究后挖C. 边挖边研究D. 随意挖掘9. 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中常用的年代测定方法?A. 碳-14测年法B. 热释光测年法C. 树轮年代学D. 地质年代学10. 以下哪个遗址的发掘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有重要意义?A. 马王堆汉墓B. 秦始皇陵C. 敦煌莫高窟D. 故宫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复原古代社会生活B. 研究古代文化发展C. 寻找古代神话传说的证据D. 探索人类起源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考古发掘的结果?A. 遗址的保存状况B. 考古学家的技术水平C. 气候条件D. 社会政治环境3. 考古学中,以下哪些是研究古代人类行为的重要方法?A. 遗物分析B. 遗址布局分析C. 地层分析D. 人类学研究4. 以下哪些是考古学中常见的遗物类型?A. 陶器B. 石器C. 金属器D. 纺织品5. 以下哪些是考古学中常用的遗址分类?A. 居住遗址B. 墓葬遗址C. 宗教遗址D. 工业遗址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

《考古通论》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示例:一、名词解释1南方古猿 2莫维斯线 3兴隆洼文化 4牛河梁5新莽嘉量 6冯素弗墓 7文思院 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 10园冶二、简述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3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三、大题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代的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答案】1、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的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
归属于人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颌骨和牙齿都大,脑容量小,直立行走。
南方古猿生存的时代由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
迄今发现的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的估计约距今50 万年。
目前公认的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非洲。
亚洲爪哇的粗健猿人也被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南方古猿。
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化石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
各地发现的南方古猿大体上可分为纤细型和粗壮型两型。
2、参见《“手斧”研究与莫维斯理论》中红字部分。
3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因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得名,年代公元6200-5400年间。
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和教来河以及大凌河流域。
主要遗址包括白音长汗、查海、北京上垞、北埝头遗址。
兴隆洼文化的房址多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单间建筑,成排分布,窖穴多在房址附近。
聚落外有环濠,有大量的居室葬。
陶器烧成温度低,多手制。
常见压印“之”字纹,基本器类为筒形罐。
石器有打制、磨制、琢制和压削四类,器形以锄形器最有特色。
发现有细石器。
4牛河梁: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宗教祭祀的遗址。
位于辽宁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地带。
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群,出土大型女神塑像和猪龙等玉器,对中国文化起源、文明起源史以及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女神庙位于牛河梁主梁顶南侧平台上,建筑为半地穴式,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组成,庙址内堆满了神像和动物塑像残块;以大墓为中心的积石冢已发现多处,大墓四周用大型石块叠筑成规则的石墙,周围或上部附葬小墓,上部封土积石成坛,出土精美玉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年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简答题
1、获取考古遗存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有哪些?考古发掘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周原考古有哪些重要发现?
4、请列举出10种考古学期刊、10部考古发掘报告、10位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及其代表性学术论著(每人一部即可)
二、论述题
1、河南境内发现的龙山时代遗存可区分为几个类型?每个类型的分布范围怎样?各有哪些典型遗址?
2、试述汉代长安城遗址的基本结构与平面布局
3、试述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发展脉络与演变规律(旧石器——元代)
先秦考古
一、名词解释(4×5)
1、干栏式建筑:
2、西水坡遗址:
3、甲骨文:
4、用鼎制度:
5、曾侯乙墓:(大百科P640)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
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由谭维四主持进行发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随葬品。
从出土的镈钟铭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为公元前433年或稍后。
该墓的年代和墓主身份都很明确,为东周考古的分期断代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尺。
墓制与葬俗该墓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开凿在红色砂砺岩的小山丘上,平面为多边形,无墓道,方向正南北。
墓坑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深13米左右。
木椁置于墓坑底部,四周及椁顶充填木炭逾6万公斤。
木炭之上为厚10~30厘米的青膏泥和厚约2.5米的夯土,夯土之上铺一层石板。
石板之上的封土均经夯打。
木椁高3.1~3.5米,由171根长条方木垒成,共用木料380立方米。
椁室与墓坑的形状一致,分为东、北、中、西4个室,隔墙底部留有小型方洞以使各室相通。
4室中以东室最大,中、西室次之,北室最小。
主棺置于东室,分内外两层,均为木质。
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棺外镶有青铜框架,底部有10个高14厘米的蹄形铜足。
棺盖四周有12个铜钮,棺内朱漆,棺外以黑漆为地,绘有朱色、金黄色花纹。
内棺长2.49米,宽1.27米,高1.32米,内髹朱漆,外以朱漆为地,上施黄、黑色彩绘花纹。
棺一端绘有窗户,两侧绘门,门两旁绘有守卫的神兽武士。
墓主尸体有多层丝织物包裹,但出土时多已腐朽,仅存少许残片。
骨架周围有玉器、骨器、角器和小件金器等随葬品300多件。
墓中共殉葬21人,皆有木棺葬具,东室置8具,西室置13具。
尸体均用竹席和丝织物包裹,包裹物亦已腐烂,见有少量玉器、木梳、木篦等物。
人骨均经鉴定,墓主人为男性,45岁左右;殉葬的均为女性,年龄在13~25岁之间,而以20岁左右的为多。
此外,主棺近旁尚有木棺一具,棺素面无漆,内有狗骨架一具。
随葬品出土随葬品共1万余件,主要置于中室和北室,东室次之。
西室仅有一些散落的小件物品。
中室摆满礼乐器。
编钟靠近西壁和中室南部,悬挂在曲尺形立架上。
编磬亦立架悬挂,紧靠北壁陈放,与编钟相对。
其他乐器如瑟、笙等列于钟磬之间,九鼎八簋等青铜礼器置于中室南部,分类陈放,井然有序。
这种情景,生动地反映了宴飨时饮酒作乐的生活场面。
东室除主棺和8具殉葬棺外,有贵重的金器及少量车马兵器。
北室摆满了兵器和车马器,有成捆的箭镞和长杆兵器及甲胄、车、马镳、车伞盖等,另有一对大铜缶及竹简。
乐器共有编钟、编磬、鼓、瑟、琴、笙、排箫、篪8种124件。
既有管弦乐器,又有
打击乐器,其中尤以保存完好的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竹管排箫、铜座建鼓、十弦琴、五弦琴等也都是首次发现。
篪在中国已出土的同类乐器中则是年代最早的。
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王赠送的一件钟,共65件。
最大的一件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一件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
整套编钟总重达2500多公斤。
按形制之不同,全部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组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
钟架近旁有6个“T”字形髹漆彩绘木锤和两根彩绘髹漆长木棒。
钟架横梁上髹漆,并有彩绘花纹和刻文,横梁两端有浮雕及透雕龙纹或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
中下层横梁各有3个佩剑铜人分别用头、手顶托,并通过横梁的方孔以子母榫牢固衔接。
中部还各有一铜柱承托横梁以加固。
全套钟架由245个构件组成,可以拆卸,设计精巧,历经2000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
钟上均有篆体铭文,绝大多数为错金文字,共2800余字,内容除“曾侯乙乍(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可以分为标音铭文与乐律铭文两大类。
乐律铭文中记乐律名称53个,其中有35个是过去所不知道的。
将标音铭文与实际测音对照证明,编钟音律准确,每个钟都能敲出两个乐音,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今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一音列,总音域包括5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
这套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很宽,变化音比较完备,至今仍能演奏各种曲调,说明当时的铸造工艺已能满足音响设计的要求。
乐律铭文中还有春秋战国之际楚、晋、齐、申、周等国和曾国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之间对应关系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相互交流的情况,是研究先秦音乐史的珍贵文字资料。
青铜礼器和用具共140余件,器形有鼎、鬲、甗、簋、簠、豆、壶、鉴、盘、匜等。
许多器物用浮雕、镂空、错嵌等技艺制成,其中一对大缶各重300多公斤。
由方鑑与方壶双层套合而成的冰鑑,满身饰精细花纹,其设计、造型和纹饰都别具一格。
此墓出土的青铜器除采用浑铸、分铸及浑分结合、焊接等多种方法铸造外,个别的还采用了失蜡法熔模铸造工艺(见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及采冶业),如青铜尊盘口沿上的极为纤细的多层镂空附饰,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
这一发现确认了中国掌握失蜡法铸造技术的年代要早到战国早期。
竹简曾侯乙墓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十分丰富,总字数在1万以上,除各种铜器铭文、石磬刻文、漆木器上的漆书、墨书和刻文外,还出有数达6600字的240多支竹简。
竹简长72~75厘米,宽1厘米左右,简文为墨书篆体,内容主要是记载用于葬仪的车马兵器,所记车马有曾侯乙宫廷自备的,有他人赙赠的,许多车马赙赠者为楚国的王公贵族。
从简文知道有些曾国的官名与楚国相同,反映出曾与楚的关系很密切。
兵器与其他器物兵器有戈、戟、殳、矛、弓、箭、盾、甲、胄等共4500余件,其中有长达3.4米的三戈一矛同的多戈戟,是新发现的古代兵器;又如自铭为“殳”、柄长3米多的长兵器的出土,显示了古代殳的具体形制。
出土的漆器中有头插真鹿角的木雕盘鹿与彩绘梅花鹿,两腹绘有撞钟击磬与击鼓跳舞图像的彩绘鸳鸯漆盒,盖顶与一对附耳上浮雕出盘龙与蟠螭纹的盖豆等,这些造型生动、雕工精细的艺术珍品,反映了战国时代木雕、漆器工艺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在一件自铭为“”并刻有“紫锦之衣”文字的箱盖上,保存有一幅写有“二十八宿”名称、当中绘北斗、两边各绘青龙、白虎的天文图像,据此可以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二十八宿体系的国家之一。
此墓出土的金盏、金杯、金勺、金带钩等,含金量最高达98%,总重达5公斤多,还有大量用于器物装饰的金箔和用途不明的金弹簧形器。
玉器中的玉佩饰全长48厘米,系用4块白玉分别雕出龙或其他图像,再用3个椭圆形活环将其连成一串,共23节,可以活动折卷,是古代玉器中罕见的佳作。
墓主与年代墓中所出的许多青铜礼器、乐器、兵器上都有“曾侯乙乍(作)(持)”或“曾侯乙乍用终”之类铭文,墓主人的棺旁出的一件短柲铜戈上刻有“曾侯乙之寝戈”5字,说明墓主人就是曾侯乙。
出土的一件镈钟上有31字铭文:“佳(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
西阳,楚王(熊)章乍(作)曾侯乙宗彝,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
”是楚惠王熊章继位五十六年(前433)铸造送给曾侯乙的,在证明此墓墓主即曾侯乙的同时,也说明此墓埋葬时间当在这一年或稍晚。
根据文献材料,东周时期随州主要为随国据有,不见有曾国的记载。
由于曾侯乙墓的发现,加上随州及其邻近的襄阳、枣阳、安陆、京山以及河南新野等地,曾多次出土曾国有铭铜器,因此有人认为这里的曾国即史籍上的随国;也有人以为曾、随是两个国家,不可等同。
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简答(10×5)
1、简述半坡类型村落布局的特点
2、简述良渚文化的重要发现
3、目前学术界在对夏文化的认识上有哪几种主要意见?
4、简述东周列国都城的几种布局方式
5、战国时期我国在铁器制造技术和加工工艺方面有哪些重要发展?
三、论述(15×2)
1、试述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指典型龙山文化)的社会形态
2、试述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的年代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