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检验测试题带规范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测试题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过关检测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3分,共90分)1.2012年8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牛初乳禁令”,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这项规定于2012年9月1日起执行。

针对这一禁令,许多超市已将含牛初乳的婴幼儿配方产品作下架处理。

这里“下架”的婴幼儿含牛初乳产品()①还是商品,因为它凝聚了人的劳动②不是商品,因为它质量不达标③还是商品,因为它可以作为废品出卖④不是商品,因为它不能再用于出售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2年2月,有网友称,在某知名品牌汤圆中吃出了创可贴,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的经济学依据是()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B.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重要表现C.食品安全影响人们的消费结构D.食品安全关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2011年9月30日起,全国铁路各列车陆续实行互联网售票,全国火车票迈入“网购时代”。

回答3~4题。

3.上海虹桥至北京南站高铁一等座和二等座票价分别为935元和555元。

货币在车票定价中()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上的货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A.①④ B.①②C.③④D.②③4.小王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一张一等座票,确认购买后,即从其提供的银行卡上扣除车票费用。

这种结算方式( )A.增加了运输部门的利润B.提高了消费者的地位C.降低了该商品的价值D.方便了双方的交易5.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主流”网游虚拟货币有十几种,如腾讯公司的Q币、网易的POPO 币等。

据估计,国内互联网已有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规模,并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

这些虚拟货币()A.是货币,因为它们是交换来的B.不是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是货币,因为它们是消费者用人民币购买来的D.不是货币,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等价物6.2012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3枚。

经济生活测试及答案

经济生活测试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技客一族,拿特长换生活,如用汽车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瑜珈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下列关于“技能互换”说法正确的是①“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②题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③从消费目的看,“技能互换”属劳务消费④“技能互换”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

“租生活”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降低了商品的价格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某商品的价格走势如图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公斤”)。

对该图理解正确的的有A.价格处于B点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B.价格从B点到C点,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C.价格处于C点时,该商品生产者可能会缩小生产规模D.价格从C点到D点,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4.买入贵金属以求保值成为各国央行及投资者的合理选择,这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导致黄金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因素是A.黄金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B.黄金资源的稀缺性C.黄金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D.黄金的需求量增加5.M商品的社会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某企业生产M的个别价值货币表示为7.5元。

一定时期,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需关系的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5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情况①表明供求关系决定价格②表明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③有利于该企业的劳动得到社会承认④有利于该企业实现M商品的使用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购物总额再创新高。

网购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和货到付款两种,在这两种交易方式中,货币履行的职能主要是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价值尺度贮藏手段 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7.假定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30单位;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典型题及单元测试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典型题及单元测试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典型题及单元测试选择题1. 2012年伦敦奥运会徽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

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会徽标志:( C )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2.2012年国庆期间,小黄和父母选择了标价为2680元/人的云南五日游,小黄在腾冲的地摊上花5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七彩云南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 000元的玉镯。

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解析】:解决这个题的关键是对货币的职能掌握特别透,“标价为2680元/人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花50元买了属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8000元的玉镯属于货币的支付手段”,所以选D。

3.2011年,某国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2年,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

假设2011年该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2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0.8元 B.20.8元 C.12.5元 D.18元【解析】:经济计算题是高考中常考的形式,这种题型将数学知识和经济知识融合在一起。

根据题中条件,计算出2012年实际所需货币量为30000亿元*(1+20%)=36000元,2012年的纸币贬值率:多发行的量/已发行量=(50000元-36000)/50000元=24000/50000,再根据现价=原价/1-贬值率,假设2011年该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2012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元/(1-24000/50000)=20.8元,所以选B。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练习(带参考答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练习(带参考答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练习(带参考答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练习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边的曲线图反映了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关系。

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曲线图的是()A.2009年10月20日,受国际油价逼近50美元影响,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股价双双走强B.2009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出现价涨量增态势C.2009年7、8月间,福州、厦门等地相继取消公交车空调费用,乘客人数明显增多D.2009年8月我国居民消费品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2%和7.9%,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增长2.安徽省合肥市自2009年11月15日起遭受连日暴雪,蔬菜类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有的甚至翻番。

这一现象反映了①供求影响价格②无论价格怎样波动,也不会背离价值太远③商品的质量影响价格④使用价值大的商品,价格就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3.2008年11月28日和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牌价分别是683.49和685.05(注: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100外币)。

这说明()A.人民币在升值,美元在贬值B.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高C.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D.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跌落4.两大洋快餐巨头麦当劳、肯德基近期纷纷降价促销,降幅达到三成左右,这引发了中西快餐新一轮竞争。

麦当劳、肯德基降价促销和中式快餐争顾客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①麦当劳、肯德基和中式快餐互为替代品②麦当劳、肯德基和中式快餐是互补品③麦当劳、肯德基消费的增加使其替代品的消费减少④麦当劳、肯德基降价能够剌激消费,抢占市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据报道:在我国广大的城镇中存在着因房子而负债累累的群体,其实也是名副其实的“房奴”。

“房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这启示我们住房消费应该()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B.保护环境,绿色消费C.革新陋习,科学消费D.避免盲从,理性消费6.据新华网消息,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走红后,各网站竞相推出《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下载铃音,一般为2元每首。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专项训练,每小题4分,25小题,共100分。

在国际市场上,易货贸易是指根据买卖双方的协议,以物换物形式的贸易方式。

如果中国以易货贸易的方式,用8亿条裤子换回法国的一架飞机。

据此回答1—2题。

1.这两种商品之所以能进行交换是因为()A.二者都有使用价值B.二者都有价值C.二者使用价值不同D.二者都是劳动产品2.这两种商品之所以要进行交换的原因是:A.二者都有使用价值B.二者都有价值C.二者使用价值不同D.二者价值相等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⑤4.台湾“莫拉克”风灾发生后,大陆紧急援助台湾灾区1000套活动板房。

这些活动板房()A.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B.是商品,因为它们具有使用价值C.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有用于交换D.是商品,因为它们满足了灾民的需要5.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站出许多豆子。

要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卖豆子的农民应该()A.等制成盆景时卖出B.在价格最高时卖出C.等结出更多豆子时卖出D.在能够卖掉时卖出6.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4.2亿元B.3.5亿元 C.3.3亿元D.2.4亿元7.随着“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神七”商标的价值也与时俱增。

某私营企业用自有资金50万和银行贷款150万(利息32万)购买了这一200万元的商标。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近年来,无论是流行歌曲唱响后,还是动画片和电视剧走红后,各大网站都会竞相推出以流行歌曲或电视主题曲为内容的铃音下载。

歌迷和影视迷花上几元钱,就可获得一首喜爱的铃声。

这里下载的铃声是A.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B.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C.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提供给别人使用D.非商品,因为它尽管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2.“以价格打开市场,以质量扩大份额。

”这一企业经营战略主要体现了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B.质量是企业的生命C.商品的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D.价格低就可以打开市场3.“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又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

”材料中说明货币的“两个方面代表”的内涵是指A.货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B.货币的本质与产生C.金属货币与纸币D.货币的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4、2014年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探月首次落月成功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对这里的纪念币认识正确的是①能收藏,但不能在市场流通②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能收藏,也能在市场流通④其本身有价值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5.某机械厂购买钢材支付现金120万元,又根据规定交了8.2万元的增值税。

这里,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C.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②信用卡能够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③信用卡可以增强消费安全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状态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右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测试 带答案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测试 带答案

1.“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与所花的钱的关系。

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A.高性价比是美好消费愿望,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实现B.高性价比的商品只有在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可以实现C.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无法统一的D.生产优质、低价商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解析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当某商品供过于求,或某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生产率高时,都可能出现高性价比的情况,A、B、C三项错误。

答案 D2.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是虚拟货币的一种,其货币单位五花八门,取决于游戏本身,不同的游戏其游戏币都不通用。

游戏玩家使用游戏币在游戏中产生买卖行为,买卖对象一般为武器、装备、宝物、宠物、材料、宝宝、技能等等。

下列对虚拟货币认识正确的是( )A.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在交换中自发产生的B.是社会财富的象征,必须通过合法手段获得C.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D.它不是货币,只能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才能使用,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流通解析虚拟货币不是真正的货币,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流通,不能执行货币的职能,也不能成为财富的象征,只有D项是对虚拟货币的正确认识。

答案 D在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迅猛的增长势头。

据此回答3-4题。

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开始青睐网上购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网上购物( )①使货币的本质发生了变化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③使货币形式虚拟化,不利于经济稳定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解析网上购物同样需要网上银行转账,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并没有发生变化,①错误,②正确;网上购物与经济稳定无关,只是交易的方式更加灵活方便,省去了中间环节,成本降低,消费者更容易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③错误,④正确。

答案 B4.网购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和货到付款两种,在这两种交易方式中,货币履行的职能主要是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贮藏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解析第三方支付的方式,买和卖有时间差,存在赊购赊销行为,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货到付款的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了交换媒介,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故选C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完美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完美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2。

5*20=50)1.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A.减少11.8%B.增加11。

8%C.减少16.2% D.增加16.2%2.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

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性为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3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到5月9日跌至619。

25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使()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B.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4.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5.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显示,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中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A.①B.②C.③D.④7.右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

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商品很可能处于卖方市场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③该商品的互为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

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

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2·河北省高三质监)某国2011年A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10件,每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5 000元。

假如该国甲生产者2010年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A 商品8件,2011年甲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甲生产者每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 )A .5 000元B .6 000元C .7 500元D .4 000元解析:2011年A 商品的价值量为5 000元10件=500元/件,2011年甲生产者每小时生产的商品数量为8件×(1+50%)=12件。

所以2011年甲生产者每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2件×500元/件=6 000元,故选B 。

答案:B2.(2012·河北省高三质监)下图反映的是A 、B 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之间变化关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②两种商品相比,B 商品更有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③两种商品相比,B 商品更有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都呈反向变动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解析:由图不能判断A 、B 为互为替代品或互补品,①判断错误。

由于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是不同的,高档耐用品影响幅度大,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因此B 商品有可能是高档耐用品,③正确,②错误。

由于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商品价格降低,需求增加,二者呈反向变动,④正确。

故选D 。

答案:D(2012·沧州高三质监)2011年前三个季度我国CPI 持续走高,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

回答3~4题。

3.面对不断增大的通胀压力,政府可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①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②降低存贷款利率,鼓励投资③减少国家税收,刺激消费需求④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应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抑制通胀需要实行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因此①④正确,②③不合题意。

答案:C4.2011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4%。

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会直接()①降低居民的实际购买力②提高居民恩格尔系数③降低居民恩格尔系数④导致食品消费的急剧减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CPI价格上涨,会导致居民实际购买力的降低,会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①②正确,③错误。

④错在“急剧”一词,价格变动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影响幅度是小的。

答案:A5.(2012·沧州高三质监)美国国会参议院10月11日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

下列关于人民币加速升值对中美经济带来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①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美国对中国出口增加②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③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对美国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中国对美国投资④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美国对中国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美国对中国投资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贬值,美元汇率降低,中国出口美国产品价格提高,不利中国出口美国,人民币对外购买力增强,有利于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不利美国对华投资,因此①③正确。

答案:C6.假设2011年A国某件商品的价值用本国货币表示是100元,出口到B国,用B国货币表示可以卖到120元。

如果2012年A国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B国货币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该商品卖到B国价格应该是() A.100元B.120元C.125元D.83元解析:由材料可知A 、B 两国的汇率为100∶120即1∶1.2。

A 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商品价值量变化为100÷(1+20%)=2503,由于B 国货币贬值20%,A 、B 两国汇率调整为1∶1.5,这样商品卖到B 国价格应为2503×1.5=125。

故选C 。

答案:C7.(创新题)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将于2012年6月在山东省海阳市举行。

按照特许计划,亚沙会2011年将开发邮票、陶瓷制品、毛绒玩具等十三大类特许商品。

这些亚沙会特许商品( )A .是无形商品B .具有较大的供应量C .是劳动产品D .具有较大的价值量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商品的认识。

陶瓷制品、毛绒玩具等属于有形商品,其价值量大小要具体分析,A 、D 不选;B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故选C 。

答案:C8.(2012·乌鲁木齐一中月考)2012年1月1日,小王花了2 000元人民币给母亲买了一枚纯金戒指。

这2 000元人民币( )①是一般等价物 ②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③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④是现实的货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价格、纸币的认识。

①不选,人民币是价值符号,不是货币,不能成为一般等价物;在“小王花了2 000元人民币给母亲买了一枚纯金戒指”中,2 000元人民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现实的货币,②③④入选。

故选D 。

答案:D(2012·衡水五调)经济学中著名的“丰收悖论”是这样表述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他的农场收入会增加;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记录的话,则他们的农场收入都会下降。

”回答9~10题。

9.“丰收悖论”反映了( )A .总收入和总产量成正相关关系B .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全面形成买方市场C .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D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劳动效率与劳动收益成反比解析:A 、D 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C 的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

“丰收悖论”反映是需求弹性小的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全面形成买方市场。

由于价格下降,农场的收入下降,因此B 正确。

答案:B10.“如果所有农场主的收成都破丰收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正确结论()①所有农场主都会减产或改行②农场主们的经营策略会有明显的调整③农场主们的产品将会十分俏销,市场异常火爆④来年,依旧保持原经营方向的农场主很可能获利可观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①③不是正确的结论。

②④是题干可能形成的正确结论。

答案:D11.(2012·山西太原五中月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A.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商品价格B.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C.X轴为人民币汇率Y轴为出口商品价格D.X轴为居民家庭收入Y轴为恩格尔系数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图表明X轴与Y轴代表的量呈负相关,A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格成正比,不选;B中的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格呈正相关,C中人民币汇率与出口商品价格呈正相关,均不选;D中的居民家庭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故选D。

答案:D12.(2012·银川一中一模)在60年代,1分钱可以租本小人书看,还可以买根冰棍吃。

到了现在,1分钱已经在市场上买不到任何东西了,它的收藏价值已经远远大于流通价值,更多的是被拿来收藏。

2009版1分硬币开始流通,在收藏市场卖到5毛钱一枚。

1分硬币能够承担的职能应该是()A.贮藏手段B.一般等价物C.世界货币D.流通手段解析:本题考查货币职能的知识,难度中等。

1分硬币在市场上流通、购买商品,执行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答案选D。

答案:D13.(2012·山东潍坊摸底)小张是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1年2月开始,工资每月涨了300多元,但他感到生活消费水平提高不大,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你认为出现这种感觉最可能的原因是()A.经济没有稳定发展B.预期收入不够乐观C.收入差距逐步拉大D.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工资增长幅度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等难度。

注意题目设问的限定信息“最可能的原因”,据此可以排除A项;B项强调了预期收入、C项强调了收入差距,两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虽然每月工资涨了300多元,但由于物价涨幅的影响,也会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故D项正确。

答案:D14.(2012·广东茂名一模)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与所花的钱的关系。

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A.高性价比是美好消费愿望,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实现B.高性价比的商品只有在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可以实现C.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无法统一的D.生产优质、低价商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价格、企业生产与经营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别能力。

属于中等难度题。

A表述错误,消费者在市场中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高性价比商品;高性价比的商品在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时才可以实现,B表述不正确;在商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情况下,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可以统一起来的,C表述错误。

故选D。

答案:D15.(2012·东北三省四市一联)近年来,市场上的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有些品种已经退出了市场。

下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价格从A点运行到B 点,说明()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③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④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

从A点到B点,价格在不断下降,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的,又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故A点到B点的运动也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①④入选;②③在图表中没有体现。

答案:C16.(201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月考)人们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则B商品中①②的需求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经营者应对这种变化最有效措施是________。

()A.增加减少B.减少减少提高劳动生产率C.增加增加提高诚信意识D.减少增加改善经营管理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影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