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和驴的基因组不一样,为什么会生成骡子
一项至今难以超越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骡子的杂种优势非常突出。骡子个头比母亲大,驴骡大于驴,马骡大于马。骡子体质结突,生活力强,对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尤其是对高海拔地区有很强的适应力,无论是耐寒性、耐热性、耐劳苦性和抗病性都比马强。骡子寿命长,一般能活30年以上。2岁可以做轻役,使役年限长达20年以上。跟马比,骡子的饲料报酬高。骡子食量比马少20%~25%;骡子采食慢,咀嚼细,消化能力比马高15%~20%,耐粗饲,且不易得消化疾病。骡子挽力大,并富有耐久力。关中骡子最大挽力达到体重的87%。骡子神经类型均衡,比马脾气好,容易驯养役使。正因为骡子具有这些优点,所以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农用和运输用的重要役畜。骡子既能耕田,又能运输。在茶马古道上,翻山越岭,驮盐运茶的骡子非常多。唐代有“骡纲”。所谓“骡纲”,就是结队而行驮载货物的骡群。宋代《宣和画谱》记载,唐代王维善画,曾画《骡纲图》。2006年12月22日,《北京晚报》报道《“马帮贡茶万里行”来到瑞安》,说:“由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推出的‘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于4月启动,用云南古老的交通工具(马)组成马帮运送普洱茶饼,起点为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古镇,终点为北京。”“昨天……马帮队伍到达浙江省瑞安市,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报上刊登一张照片,马锅头身后的交通工具就是骡子。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解放军的火炮有不少是用骡子未拉的。据1988年统计,世界上有1500多万头骡子。中国有骡子542万头,居世界第一位。骡子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世界上许多不宜发展重挽马的国家和地区,多用骡子承担重役。了解了这些情况,您可能就会理解为什么俄罗斯把新发明的先进装甲运输车命名为“骡子”了。
西汉时期,中原政府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封建王朝,开辟了通往西北的丝绸之路,大量引进西北地区的驴、马、骡,以发展农业生产。桓宽《盐铁论·力耕第三》记载:“騾、驴、驼衔尾入塞,騨騱騵马尽为我畜。”随着内地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对马驴杂交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汉代已有马驴杂交生骡子的正式文献记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讲到:“騾,驴父马母者也”;“駃騠,马父驴母者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马、牛、驴、骡第五十六》总结了当时人工使马驴杂交的经验。他说:“騾,驴覆马生騾,则准常。以马覆驴,所生骡子者,形容壮大,弥复胜马。然必选七八岁草骡,骨目正大者,母长则受驹,父大则子壮。”这段文献值得注意的有四点。第一点,明确认识到杂交具有势,“以马覆驴,所生骡者,形容壮大,弥复胜马”,讲的就是这条经验。意思是说,母马公驴杂交,所生骡子,个头雄壮,胜过马。第二点,注意到杂交优势中的母体效应。“驴覆马生騾,则准常”,意思是说,马父驴母杂交,所生的骡子,个头跟马差不多。马骡个头超过马,驴骡个头跟马差不多。两相比较,凸显出母大儿壮的母体效应。第三点,选择杂交的父母本时,注意到它们的质量。“父大则子壮,母长则受驹。”意思是说,父本优秀易于产生生命力旺盛健壮的个体,母本优秀则有利于受孕怀胎。对母本的具体要求是“骨目正大”,即骨盆端正庞大,利于胎儿发育和分娩。第四点,认识到一般母骡无繁殖能力。由于可见,到北魏时,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已经积累了一整套通过人工杂交的方法,获取骡子的经验。
自然界中动物跨物种杂交成功的例子

自然界中动物跨物种杂交成功的例子跨物种杂交是指不同物种之间进行杂交,产生新的后代。
虽然在自然界中跨物种杂交较为罕见,但也存在一些成功的例子。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动物界中跨物种杂交成功的例子。
1.骡子:骡子是雄性马与雌性驴之间的杂交后代。
由于马和驴之间基因组的差异,骡子通常是不育的,即不能生育后代。
不过,雌性骡子和雄性马之间的杂交,即称为马骡,可以生育后代,这些后代称为马骡的后代。
2.纺织狮子:纺织狮子是雄性狮子与雌性虎之间的杂交后代。
纺织狮子在公园和动物园中较为常见,它们通常继承了狮子的体型和虎的斑纹。
不过,由于狮子和虎的基因组差异较大,纺织狮子通常是不育的。
3.纺织犬:纺织犬是狗与狼之间的杂交后代。
虽然狗和狼之间有很多亲缘关系,但它们已经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分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
纺织犬通常会继承狗的驯化性格和狼的野性特征。
4.纺织熊:纺织熊是棕熊与林熊之间的杂交后代。
棕熊和林熊经常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所以它们的基因组有所不同。
纺织熊通常具有熊的特征,如身体庞大和爪子较长。
5.企鹅仔鸟:企鹅仔鸟是雌性企鹅和雄性海鸟之间的杂交后代。
由于企鹅和海鸟属于同一科,它们之间的基因组相似度较高,因此能够进行跨物种杂交。
企鹅仔鸟通常具有混合了企鹅和海鸟特征的外观。
6.豹狸:豹狸是豹和狸之间的杂交后代。
这种跨物种杂交主要发生在非洲和印度次大陆上的人工环境中。
豹狸通常继承了豹的体型和狸的斑纹,但由于两者之间基因组的差异,豹狸通常是不育的。
跨物种杂交在自然界中较为罕见,这些成功的例子也只是少数。
由于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的差异,跨物种杂交通常会导致后代不育,即无法生育新的后代。
这是因为不同物种的生殖细胞往往无法正常结合,或者即使结合了也无法形成正常的胚胎。
因此,尽管在实验室和人工环境中可以进行一些跨物种杂交的实验,但在自然界中发生跨物种杂交的机会非常罕见。
动物世界驴和马的自然繁殖方式

动物世界驴和马的自然繁殖方式驴和马是两种常见的家畜动物,它们在自然界中繁殖的方式与其他动物有所不同。
下面将以人类的视角,详细介绍驴和马的自然繁殖方式。
我们来了解一下驴和马的基本特征。
驴和马都属于马科动物,是近亲关系。
驴的体型较小,体重较轻,通常呈现出灰褐色的毛发,有明显的黑色纹路。
而马的体型较大,体重较重,毛发颜色多样,有黑色、棕色、白色等。
驴和马在外观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是它们在繁殖方式上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驴和马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交配来实现的。
驴和马之间的交配称为“种马”,而马和驴之间的交配称为“种驴”。
驴和马之间的交配并不常见,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生殖障碍。
驴和马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这导致了它们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导致胚胎的发育异常。
因此,驴和马之间的交配往往很少成功。
然而,驴和马之间的交配并非完全不可能。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驴和马之间的杂交繁殖是可以实现的。
杂交种马和杂交种驴的后代称为骡子,它们具有驴和马的一些特征。
骡子的体型介于驴和马之间,通常比马稍大,比驴稍小。
骡子的毛发颜色也比较多样,常见的有灰色、棕色和黑色等。
骡子具有驴的顽强和耐力,同时又有马的速度和力量,因此在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骡子的繁殖能力并不强,它们往往不能繁殖后代。
这是因为骡子的染色体数目不匹配,使得它们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出现染色体不平衡的情况,导致胚胎无法正常发育。
因此,骡子通常被视为一种不育的后代。
总的来说,驴和马的自然繁殖方式是通过交配来实现的。
驴和马之间的交配并不常见,往往很少成功。
驴和马之间的交配可以产生骡子,但骡子往往不能繁殖后代。
驴和马的繁殖方式与其他动物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独特之处。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驴和马的自然繁殖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驴和马的交配并不常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
骡子作为驴和马的杂交后代,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但往往不能繁殖后代。
骡子是驴生还是马生

骡子是驴生还是马生骡子是驴生还是马生骡子分为驴骡和马骡。
公驴可以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如果是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
马骡力大无比,是马和驴远远不可相及的,而驴骡则善于奔跑,也是驴所无法比拟的。
骡的繁殖力极其差,但生命力和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
骡子的生活习性骡子性比驴倔,比马顺。
骡驹合群性比马强,胆大、活泼、好奇。
骡驹合群性很强,尤其在夜间,总是栖居于马群中间。
虽初生骡驹爱独自休息,但很少丢失。
骡驹之间喜群居,但不愿与马驹相处。
骡驹胆大、机警、勇敢,勇于与野兽搏斗。
活泼好动,尤其日出、日落时爱撒欢狂跑。
好奇心很强,遇有新奇事物,总喜围拢观。
外形特征厚实的头,长的耳朵,稀薄的肢体,小狭窄的蹄,短小鬃毛缺席栗子(有角的成长)在里面和尾巴无毛在根,骡子看似驴,在高度和身体,脖子形状和外套均一和牙,看起来像马。
不过听起来完全象驴或马。
反而,骡子做于驴的是相似的声音,而且有马的嘶的特征。
有时,骡子抽泣。
驴骡的特点当然是结合了较多驴的优点和一部分马的优点,它不仅耐力很强,力量较大,食量还一般。
还可使用30年左右,脾气当然也不错,性情温顺而倔强。
是马生的叫马骡,长的像马,它的特点是:食量较大,力量很大,耐力还很强。
性情急躁了点却很聪明,还很能善解人意,不过只可惜仅仅能使用20年左右。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骡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肉、蹄可入药,味辛、苦,性温,有小寒,主治难产等症。
役畜骡的敏捷性和接受调教的驯服性比马差,作骑乘使用不如马,但由于力大耐劳,是较理想的驮用畜和车挽用畜,常用于国防驮役,也是家畜中重要的役畜。
同时骡有较强的抗病力,对饲料利用率高,易于饲养管理,表现了较为明显的杂交优势。
骡子对于人类而言,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在某些边远山区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地区,骡子更是大显身手,它吃苦耐劳,默默无闻,从古至今,骡子一直是憨厚老实的代名词。
骡子分公母吗?

骡子分公母吗?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种,公驴和母马的基因更容易结合,所以大部分骡都是这样杂交的,公马和母驴基因结合的几率很小,有的马用了6年时间才成功的交配并使驴子怀孕,很多朋友不禁要问了,哪骡子分公母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骡子分公母吗?骡子分公母。
骡子有公母之分,但公骡子和大部分母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因为染色体不成对(63个),生殖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分裂(即减数分裂),母骡有性功能,子宫可以怀胚胎,但是最困难的是使母骡怀孕。
严格地说,公驴和母马所产后代称为马骡,公马和母驴所产后代称为驴骡。
骡子和马的区别1、马生的马骡比驴骡大,但马骡与驴骡都比马小,比驴大。
2、马骡与驴骡的尾巴根部,有一小段无长(长短的长)毛,而马根均长很长的毛。
3、骡子耳朵较马长而宽。
4、马染色体32对,驴31对,骡31.5对,有一条不配对,故一般不能生育。
骡子为什么不能生育?1、无论是马骡还是驴骡,它们的染色体数目都不太正常,这是因为驴的2号染色体与马的1号染色体同源,驴13与马11,驴14与马13。
驴16与驴25加起来对应马5,并且马具有32对染色体,而驴则是31对。
虽然马和驴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其配子不仅可以彼此结合,而且还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但是其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成了32+31,无论怎么样总有一条染色体是孤单的。
2、不过骡子依然是幸运的,因为如果这是某匹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话(如果是马则称为单体2n-1),那它基本上不能生存,对于有性生殖的二倍体物种来说,纯粹的单倍体的生存能力都比这种状态的好。
反之,这如果是一头驴细胞中的染色体构成则成为三体,多余的那条染色体一定有三条。
32+31的骡子,并不是真正的31对+1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减数分裂的时候,它不会简单的将31对染色体彼此分离,然后多余的那条再随机分配。
这就是骡子乃至别的杂交动物遇上的麻烦,它们的染色体在分离的过程中,趋向于随机分离自由组合。
因为对于能够存活的三体来说,其可育性虽然比正常的低,但也是相当高的,除了那条多余的染色体之外,其余的都能正常配对,彼此分离。
杂交育种中关于“骡子”的几个问题

关于“骡子”的几个问题
1.骡子如何形成的?是马和驴种间交配产生的种间杂种,具有劲头大,、耐力强、健壮、不易病而且耐粗饲等优于双亲的特点,是“杂种优势”的典型例子。
2.骡子的母亲是谁?马骡的母亲是马,驴骡的母亲是驴。
3.骡子的体细胞有多少条染色体?
32条(马染色体32对)+31条(驴染色体31对),是63条,不是"31对+1",而是"32+31"
4.骡子属于几倍体生物?
异源二倍体生物.
5.骡子有雌雄之分吗?
61+XX受精卵为雌性,61+XY为雄.
7.骡子有生殖能力吗?
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且是奇数条,这在性细胞成熟时,减数分裂有困难,因而一般是不育的.骡子可育的概率是多少?
在减数分裂时,每条染色体都没有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这样
每一条染色体分到哪个配子里都是随机,趋向于随机分离自由组合.
在形成众多配子中,只有完全含有且仅含有马或者驴的生殖细胞全套染色体的配子才有生育能力.骡子产生可育配子的概率是1/(2的63次方)+1/(2的63次方),即1/(2的62次方)
当骡与马或者驴回交,产生马、驴或骡子的概率都是1/(2的63次方)当雌雄骡子杂交,产生后代的概率为1/(2的62次方)*(1/2的62次方),其中生出马或驴的概率为都是1/(2的126次方),生出骡子的概率为1/(2的125次方).
8.骡子是一个物种吗?
判断一个物种主要以遗传学中的"能否自由交配和产生可与后代"为标准.答no.。
骡子是驴生还是马生

骡子是驴生还是马生在自然界中,动物间的杂交屡见不鲜,有的是动物群体间自发形成的,有的是人类干预造成的。
事实上,为了研究动物的遗传奥秘和杂交动物的遗传性,人类创造出了很多杂交动物。
例如,老虎和狮子两种大型凶猛肉食动物交配产生的后代虎狮兽、狮虎兽,前者是雄虎和雌狮交配所生,后者是雄狮和雌虎交配产生。
斑马和其他任何一种马科动物杂交所得的物种--杂交斑马,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杂交斑马大家族。
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稀奇罕见的杂交动物,如灰北极熊、鲸豚、豹狮、草原猫、山绵羊等等。
杂交动物的出现,有助于人类了解各种基因在生命体中的功能、理解生命是如何进化,并且一些杂交后代充分继承父母双方的优良特性,可以为人们提供劳役或产生经济效益。
不过,一些杂交物种虽然存在独特的杂交优势,但往往要承担某些代价。
我国北方常见的骡子,为马和驴交配所生,集父母优秀品质于一身,却是一种无辜又可悲的动物。
骡子,马和驴的混血儿骡子是马和驴种间交配产生的后代,是“杂种优势”的典型例子,外形兼具马和驴的特征,毛发大多为黑褐色,耐力比马强,力气比驴大。
并且寿命更长,性情温顺、刻苦耐劳,从古至今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骡子不但可以忍受极端气温,而且能够翻越崎岖山道,在一些偏远山区,骡子备受人们的青睐。
每每提到骡子,都少不了吃苦耐劳、憨厚老实等形容词。
骡子其实分为两类,一种是马骡,为公驴和母马所产的后代;一种是驴骡,为公马和母驴所产的后代。
由于细胞质遗传和遗传印记等共同作用,马骡和驴骡在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活习性,甚至生殖能力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差异。
马骡体形更偏似马,叫声似驴,体形、体力都比驴骡稍大一些。
由于公驴和母马更容易结合,受胎率大约为70-80%,大部分骡子其实指的是马骡,是非常好的役畜。
驴骡体形偏似驴,叫声像马,个头偏小一些,食量没有马骡大,不过比驴更善于奔跑。
公马和母驴性细胞结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受胎率仅为30%左右,相比之下,驴骡的数量就少很多了。
《2024年马属动物基因组比较与骡子后代的染色体结构研究》范文

《马属动物基因组比较与骡子后代的染色体结构研究》篇一一、引言马属动物作为家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组研究对于了解其遗传特性、进化历程以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马属动物基因组的研究逐渐成为生物学和动物遗传学的热点领域。
本研究通过对马属动物基因组的比较以及骡子后代的染色体结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马属动物基因组的比较1. 基因组概述马属动物包括马、驴、骡子等,其基因组大小、结构及组成具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马属动物基因组的比较,可以了解其遗传信息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揭示其进化历程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2. 基因组相似性分析尽管马属动物在外观、习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其基因组中仍存在许多相似的序列和基因。
通过比较各物种的基因组,可以找出这些相似序列和基因,为进一步研究马属动物的遗传特性和进化历程提供基础数据。
3. 基因组差异性分析除了相似之处,马属动物基因组之间还存在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基因序列的长度、结构以及表达水平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进化。
三、骡子后代的染色体结构研究1. 骡子概述骡子是由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
由于其父母在生殖系统上存在差异,骡子的生殖能力受到限制,通常无法繁殖后代。
然而,通过对骡子后代的染色体结构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其遗传特性和亲本间的遗传信息交流。
2. 染色体结构分析骡子的染色体结构具有特殊性,其染色体数量和结构介于马和驴之间。
通过对骡子后代的染色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重组过程,从而揭示马和驴在杂交过程中的遗传相互作用。
3. 染色体结构与遗传特性关系探讨骡子后代的染色体结构与其遗传特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骡子后代的染色体结构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遗传特性的形成机制,为深入了解马属动物的遗传特性和进化历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和驴的基因组不一样,为什么会生成骡子?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吴苡婷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种。
一般来说繁育的组合是公驴和母马。
一般来说,骡子并没有生育能力。
骡子对于人类而言是很好的牲畜,脾气温和,很好管理,而且它们耐力很强,力量较大,食量不大。
马与驴不是同样的物种,虽然能交配繁殖,但是这不是遗传学真正的繁殖。
我们知道不同物种之间,染色体的数目往往是不一样的。
在高等动物的遗传物质里面染色体在每一个体细胞里都是两套,一套来自父亲,另一套来自母亲。
当精子内的染色体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不一致的时候,无法全部联会配对,从遗传学角度看,其胚胎很难存活,就算存活了也无法生育。
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马的染色体为32对,驴的染色体为31对,马和驴交配以后,它们的两性生殖细胞即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为马和驴染色体数量的和,数量为63条,虽然很幸运,这样的受精卵能够存活,发育成骡子。
可是从遗传学角度看,它们已经是死亡了,因为骡子染色体数目并不是双数,无法成对成双,没有生育能力,它们诞下下一代的几率很低很低。
这种现象有点类似是雄狮与雌虎交配后生育出来的狮虎兽,狮子和老虎可以杂交,但是后来都是绝育的,没有生育能力,无法繁育下一代。
而且狮虎兽比骡子更加悲惨,少
数可以生存较长,大部分寿命都不会长久。
上海动物园曾进行过狮虎交配试验,但生产下的狮虎兽不久就死了,算是一个失败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