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设计与谜格共19页
灯谜谜格知识

广陵十八格,相传为中国最早的谜格。
“广陵十八格”的提法最早一般认为见于《韵鹤轩笔谈》。
《韵鹤轩笔谈》下卷有云:“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增损即离合也。
”文中虽未提及马苍山,但当即世传“广陵十八格”之出处由明末扬州谜家马苍山所创“广陵十八格”,通常认为是指: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卷帘、徐妃、寿星、粉底、虾须、燕尾、比干、钩帘、钓鱼、含沙、鸳鸯、碎锦、回文等谜格。
灯谜格式自“广陵十八格”之后,不断增加,如《清嘉录》记谜格二十四种,《拙庐谈虎集》记谜格六十种,《谜格释略》记谜格二百余种,《增广隐格释例》记谜格多达四百零七种,而明末扬州马苍山遂成为“谜格之祖”。
灯谜谜格知识所谓谜格,就是灯谜的猜射格式。
通常是通过变换谜底的某一处内容,使谜底能够准确地与谜面相扣合。
对谜格的评价分为艺术性、实用性和难易度,艺术性是谜格从艺术角度来看给猜射者的感觉。
实用性是该格在制谜、猜谜中的使用率,难易度是指使用该格后对猜射者的影响。
在制谜中如需加格(最好不用格),应尽量使用艺术性、实用性高,难易度较低的谜格。
二、字型类谜格字型类谜格是指将谜底某个字拆解为几个字或将谜底几个字合并为一个字使谜底扣合谜面的谜格格式。
13虾须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两个字,将第一个字左右分拆为两个字扣谜面。
灯谜举例:负债累累(虾须格成语一)谜底:欺人太甚[其欠人太甚]三、字音类谜格字音类谜格是指将谜底中的某一个字或某几个字读白字,使用谐音字使谜底扣合谜面的谜格格式。
61系铃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两个字,将其中一个字由本音读变音扣谜面。
灯谜举例:协奏曲(系铃格成语一)谜底:助人为乐62解铃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两个字,将其中一个字由变音读回本音扣谜面。
灯谜举例:精打细算(解铃格职务名一)谜底:会计25白头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两个字,第一个字谐读扣谜面。
灯谜举例:十(白头格成语一)谜底:成千上万[乘千上万]29梨花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两个字,每一个字均谐读扣谜面。
元宵节灯谜灯谜的构成灯谜扣合法

元宵节灯谜.灯谜的构成.灯谜扣合法一、猜猜下列灯谜1、水疗→打一三字常用语→泡病号2、黑洞→打一三字常用语→翻白眼3、虚表→打一三字常用语→假面具4、捷径→打一四字常用语→取胜之道5、心音→打一四字常用语→统一意见6、火把→打一四字常用语→掌握要点7、早恋→打一四字常用语→小本生意8、函告→打一四字常用语→简而言之9、贬义→打一四字常用语→不好意思10、忘恩→打一四字常用语→知情不报11、公道→打一四字常用语→群众路线12、天火→打一四字常用语→自然而然13、发言→打一四字常用语→生财之道14、讲古→打一四字常用语→说得过去15、流感→打一四字常用语→顺水人情16、延安→打一四字常用语→持续稳定17、发光→打一四字常用语→毫不保留18、照相→打一四字常用语→脸上有光19、登山→打一五字常用语→人往高处走20、盯梢→打-五字常用语→同行是冤家21、独白→打一六字常用语→没有共同语言22、踏雪→打一六字常用语→一步一个脚印23、拳击→打一六字常用语一伸手不见五指24、间→打一三字常用语一开门红25、好→打一四字常用语一男女平等26、亡→打一四字常用语一盲目排外27、中空一打一二字常用语一虚心28、羽书→打一二字常用语一轻信29、鼎沸一打一二字常用语一滚开30、验印一打一三字常用语一试金石31、毛孔→打一三字常用语→出发点32、云母→打一三字常用语一言堂33、围攻→打一三字常用语→打圆场34、暗伤→打一三字常用语→不光彩35、乌云→打一三字常用语→不明白36、缺少→打一三字常用语→差不多37、绣床一打一三字常用语一花架子38.头戴红缨帽,身披绿战袍,站着打秋千,巧跟逗人笑。
(打一动物)——鹦鹉39.文(打一成语)-——失之交臂40.有痛不敢启齿(打二字安全用语)——隐患41.女人为什么喜欢买包?(打一成语)-——包治百病42.自幼生在富贵家,时常出入享荣华,万岁也曾传圣旨,代代子孙做探花。
(打一昆虫)——蜜蜂43.拍打翅膀嗡嗡响,体积娇小向后飞。
灯谜规则、格和制作方法

灯谜的规则面要成文,事须符实,谜无闲字,底非注释,用词准确,底不重字,切忌倒吊,底面一致。
一、谜面与谜底不许“撞车”。
这个规则是说凡是谜面上出现过的文字,绝对不准在谜底中重复出现,谜目上出现过的字不在此限。
谜面与谜底的字重复出现,在灯谜术语中叫“相犯”。
相犯,是灯谜中的大忌,要是一个做了条底面相犯的谜给人猜,人家按照规则去寻思,准保猜不出,而且越是行家里手越是无法猜出。
但是,有许多初次接触灯谜的朋友,由于不懂这个规则,往往见了谜面上的字眼,以为抓住了谜底,一味地把谜面上的某个字拿来,去与其他的字搭配组词扩句,结果南辕北辙,猜了老半天还是没挨上边。
现在,我们懂得了这个规则,就可少走弯路,有时兴许还能借它,慧眼窥破萁中的机关,顺藤摸瓜,很快地找到谜底哩。
比如有这么一条谜:悬崖勒缰(打国名一)如果我们仔细端详谜面的话,你一定会觉得蹊跷,现成的一句口语“悬崖勒马”为何不用,要去换成“悬崖勒缰”,显然作者出谜的人要想避开“马”字,别让违规“相犯”,这不露了馅了吗?谜底中准有个“马”字,于是乎循面再求,便可得出谜底:危地马拉。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不合格的。
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猜物理名词)谜底是“冲击波”。
如果我们不去猜“冲击波”,而在猜“波长”或“前进波”就不行了。
“波长”和“前进波”也都是物理名词,但“波长”的“长”和“前进波”的“前”都和“长江后浪推前浪”中的“长和前”相犯,因此就不能成立了。
二、谜底和谜面不能“倒吊”.谜面的词义和谜底的词义必须是小扣大而不能大扣小,否则就犯了灯谜术语中的“倒吊”毛病了。
比如:江、河、湖、、海、雨都是水,如果用水扣江、河、湖、海等其中一个就不行了。
在这里“水”为大,其他为小。
再如贞观,开元是唐朝的年号,可以扣“唐”,如果用唐扣“贞观”和“开元”就不行了。
因为唐朝的太祖李渊的“武结”到昭宗李晔的轮宁共五十八个年号,因此五十八个之一都是唐朝,可相扣,但唐不可扣其中一个。
灯谜谜格

灯谜谜格所谓谜格,就是灯谜的猜射格式。
通常是通过变换谜底的某一处内容,使谜底能够准确地与谜面相扣合。
对谜格的评价分为艺术性、实用性和难易度,以★表示。
★最多为五个,表示最高、最广、最难。
在制谜中最好不用格,如需加格,应尽量使用艺术性高、实用性广,难易度低的谜格。
一、移字类谜格移字类谜格是指移动谜底某一个字或某几个字的顺序使其能扣合谜面的谜格格式。
1、卷帘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三个字,须倒读后扣谜面。
灯谜举例:终年荒芜(卷帘格成语一)谜底:长生不老[老不生长]艺术性:★★★★实用性:★★★★★难易度:★★2、秋千格谜格格式:谜底为两个字,倒读后扣谜面。
灯谜举例:丁(秋千格我国城市名一)谜底:南宁[宁南]艺术性:★★★实用性:★★★★★难易度:★3 、上楼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三个字,将最后一个字移至最前面扣谜面。
灯谜举例:巡天遥看一千河(上楼格哲学名词一)谜底:宇宙观[观宇宙]艺术性:★★★实用性:★★★难易度:★★4 、下楼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三个字,将最前面一个字移至最后扣谜面。
灯谜举例:来稿收到(下楼格外国科学家名一)谜底:达尔文[尔文达]艺术性:★★★实用性:★★★难易度:★★5 、掉头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三个字,将最前面两字对调后扣谜面。
灯谜举例:青(掉头格毛泽东诗词句一)谜底:须晴日[晴须日]艺术性:★★★实用性:★★★难易度:★★6、掉尾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三个字,将最后面两字对调后扣谜面。
灯谜举例:东施效颦(掉尾格服装名一)谜底:女西装[女装西]艺术性:★★★实用性:★★★难易度:★★7、双钩格谜格格式:谜底固定为四个字,将前两字与后两字互换扣谜面。
灯谜举例:九寸(双钩格成语一)谜底:寻根究底[究底寻根]艺术性:★★★实用性:★★★难易度:★★★8 、蕉心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四个字且为偶数,将中间两字互换扣谜面。
灯谜举例:口角(蕉心格成语一)谜底:一知半解[一半知解]艺术性:★★★实用性:★★难易度:★★★9、辘轳格谜格格式:谜底至少四个字且为偶数,将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第三个字与第四个字……依次对调扣谜面。
灯谜谜格大全

灯谜谜格大全灯谜设格,始于明代,首创谜格的是扬州马苍山,他创立了“广陵十八格”,有会意、谐声、典雅、传神、卷帘、钓鱼、含沙等。
以后人们竞相效仿,谜格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奇。
1926年同昌韩英麟《增广隐格释略》记有四百零七格。
随着灯谜的发展,人们在猜谜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逐渐合并和淘汰了一些牵强附会、怪僻艰深、实用价值不大的谜格,目前常见的谜格有几十种,最常见的仅有二十几种:曹娥格虾须格解领格展翼格蝇头格蜓尾格燕尾格蜂腰格碎锦格离合格放踵格摩顶格筠稍格折巾格徐妃格半面格折翼格折屐格只履格鹭胫格宝塔格鼎足格蝉蜕格摘遍格并蒂格梨花格粉底格白头格玉颈格粉腿格素心格同心格合璧格比目格筠垫格朱履格乌纱格青领格黑胸格黑带格皂靴格系铃格解铃格围棋格榴裙格丹心格鹤顶格赤颈格上楼格下楼格掉首格移珠格垂柳格辘轳格双钩格亥豕格移铃格庐山格秋千格卷帘格折胫格脱靴格期艾格神龙格折柳格联珠格加冠格蕉心格掉尾格牵萝格移帜格易帜格加履格藏珠格投影格回文格探骊格隐目格带目格遥对格求凰格螺旋格脱帽格摘领格内附格簪花格反切格遗珠格重门格连环格苏黄格红豆格牟尼格玉版格泄白格上下楼格1、曹娥格别名:碑阴格。
它的构成方法是用化形衍义得出,谜底每个字都要左右分读(或上下分读),以扣合其谜面。
例如:天作丝丝道难行,含泪挥手送君行。
(打一鸟名:露禽)猜时,谜底应读作“雨路人离”才扣合谜面。
2、虾须格别名:鸦髻,丫髻。
谜格即由形似虾须而得名。
谜底需两字以上,第一字应左右分开,成为两字,从而解释谜面。
例如:巾帼英雄传。
(打一鲁迅作品:《好的故事》)谜底第一个字拆为“女子”。
3、解领格别名:鸳肩格。
谜底须四字以上,谜底的第二个字左右分开成两个字,连上下文读切合谜面。
例如:江淮河汉常作客。
(打一成语:四海为家)将第二个字拆为“水每”连上下文为“四水每为家”,切合谜面。
4、展翼格别名:剖腹、双胎、振翼。
谜底需三个以上的单数字,中间一字左右分开作两字读。
例如:阴阳历合订本(打一文件名称:说明书)将中间“明”字左右分开成“日月”,切合谜面。
猜灯谜课件(带附加条款)

猜灯谜课件一、引言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历史悠久,流传至今。
猜灯谜不仅是一种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智力游戏,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特此制作了猜灯谜课件,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学习、了解和参与猜灯谜的平台。
二、猜灯谜的基本知识1.灯谜的定义灯谜是一种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智力游戏,以文字为载体,通过寓意、暗示、谐音、拆字等手法,使人们在猜测过程中得到乐趣。
2.灯谜的结构灯谜由谜面、谜目、谜底三部分组成。
谜面是出谜者给出的提示,谜目是猜谜者要猜测的内容,谜底是谜面的正确答案。
3.灯谜的分类根据谜面的形式,灯谜可分为字谜、成语谜、俗语谜、地名谜、人名谜、事物谜等。
4.猜灯谜的方法猜灯谜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会意法、象形法、谐音法、拆字法等。
三、猜灯谜的技巧1.掌握基本知识:了解灯谜的基本知识,熟悉各类谜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猜谜的准确率。
2.积累词汇:灯谜涉及大量的词汇,平时多读书、多积累,有助于猜谜时迅速找到答案。
3.善于联想:猜灯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将谜面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发现其中的关联。
4.耐心思考:猜灯谜需要耐心,遇到难题不要急于求成,多思考、多尝试,往往会豁然开朗。
四、猜灯谜的活动组织1.活动策划:确定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准备谜题、奖品等。
2.活动现场:布置场地,设置谜题展示区、猜谜区、兑奖区等。
3.活动流程:主持人介绍活动规则,参与者猜谜,工作人员核验答案,颁发奖品。
4.活动宣传: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提前进行活动宣传,吸引更多人参与。
五、猜灯谜作为一种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智力游戏,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
通过猜灯谜活动,既能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让我们共同参与到猜灯谜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享智力游戏的乐趣。
猜灯谜课件的重点细节补充和说明:猜灯谜的技巧1.掌握基本知识:了解灯谜的基本知识是猜灯谜的基础。
灯谜谜格70例

灯谜谜格70例灯谜谜格 70 例一、遥对格此格属“对偶”类谜格,也称“锦屏”、“鸳鸯”。
其格法很象对联,把谜面作为上联,逐字对出下联,即为谜底。
谜底同谜面对偶之字要求平仄协调,对仗工整,谜底字数不限。
例一:唐三彩科学家一李四光此谜底面中以“李”对“唐”,“四”对“三”,“光”对“彩”。
例二:白云泉古代文学家一黄山谷此谜底面中以“黄”对“白”,“山”对“云”,“谷”对“泉”。
二、求凰格此格属“对偶”类谜格,格法与“遥对格”相似,但下联对出的词语,要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同”、“配”、“对”、“偶”、“集”、“和”、“会”、“联”、“鸳鸯”、“匹”、“偕”、“缘”、“伴”、“侣”、“交”、“结”、“相”、“并”、“连”、“与”、“合”、“比”、“锁”、“朋”、“伍”、“齐”、“共”等有对偶意思的附加字,组成谜底。
谜谜底规定在三字以上。
例一:金鸟越剧目一双珠凤;例二:丹心谱五言唐诗一句来对白头吟例三:紫苏花市名一乌鲁木齐;例四:玉门关五言唐诗一句金殿锁鸳鸯三、徐妃格此格属“半读”类谜格,典出《南史》梁元帝妃徐氏化半面妆的故事,所以又叫“半妆格”。
此格谜底须是两个同偏旁(部首)的字,这些字除去相同的偏旁( 部首)后,其意思扣合谜面。
换言之,即由谜面会意猜得的词,按照谜目要求,加上适当的偏旁(部首)即成谜底。
例一:语言美常用语一酝酿谜面会意得“云良”,分别加上偏旁“酉”即成谜底。
例二:独身主义市名一邯郸谜面会意得“甘单”,分别加上“耳”字旁即成谜底。
四、摩顶格此格属“半读”类谜格,又名摘遍格或揭顶格,格法与“徐妃格”类似,只是相同的部首在上部,如草字头、竹字头等。
读谜底的下半部,可以扣合谜面。
谜底规定二字以上。
例一:肉包子打狗地名一莱芜谜面会意得“来无”,分别加上草字头得谜底。
例二:朝辞白帝彩云间建筑用物一篱笆白帝城在四川(巴),谜面会意“离巴”,加上竹字头为谜底。
五、放踵格此格格法与摩顶格基本相同,但取舍相反。
灯谜规则、格和制作方法

怎样制谜语初二年级综合实践学习材料面要成文,事须符实,谜无闲字,底非注释,用词准确,底不重字,切忌倒吊,底面一致。
一、谜面与谜底不许“撞车”。
这个规则是说凡是谜面上出现过的文字,绝对不准在谜底中重复出现,谜目上出现过的字不在此限。
谜面与谜底的字重复出现,在灯谜术语中叫“相犯”。
相犯,是灯谜中的大忌,要是一个做了条底面相犯的谜给人猜,人家按照规则去寻思,准保猜不出,而且越是行家里手越是无法猜出。
但是,有许多初次接触灯谜的朋友,由于不懂这个规则,往往见了谜面上的字眼,以为抓住了谜底,一味地把谜面上的某个字拿来,去与其他的字搭配组词扩句,结果南辕北辙,猜了老半天还是没挨上边。
现在,我们懂得了这个规则,就可少走弯路,有时兴许还能借它,慧眼窥破萁中的机关,顺藤摸瓜,很快地找到谜底哩。
比如有这么一条谜:悬崖勒缰(打国名一)如果我们仔细端详谜面的话,你一定会觉得蹊跷,现成的一句口语“悬崖勒马”为何不用,要去换成“悬崖勒缰”,显然作者出谜的人要想避开“马”字,别让违规“相犯”,这不露了馅了吗?谜底中准有个“马”字,于是乎循面再求,便可得出谜底:危地马拉。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不合格的。
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猜物理名词)谜底是“冲击波”。
如果我们不去猜“冲击波”,而在猜“波长”或“前进波”就不行了。
“波长”和“前进波”也都是物理名词,但“波长”的“长”和“前进波”的“前”都和“长江后浪推前浪”中的“长和前”相犯,因此就不能成立了。
二、谜底和谜面不能“倒吊”.谜面的词义和谜底的词义必须是小扣大而不能大扣小,否则就犯了灯谜术语中的“倒吊”毛病了。
比如:江、河、湖、、海、雨都是水,如果用水扣江、河、湖、海等其中一个就不行了。
在这里“水”为大,其他为小。
再如贞观,开元是唐朝的年号,可以扣“唐”,如果用唐扣“贞观”和“开元”就不行了。
因为唐朝的太祖李渊的“武结”到昭宗李晔的轮宁共五十八个年号,因此五十八个之一都是唐朝,可相扣,但唐不可扣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