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研究

合集下载

科学学引文网络的结构研究

科学学引文网络的结构研究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引文网络演化模拟
模拟方法
基于上述演化动力学模型,可以采用模拟方法对引文网络的演化进行模拟,包括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模拟和基于图论的模拟等。
模拟结果分析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引文网络的演化规律,包括网络的拓扑结 构、节点的中心性、社区结构等。
基于模拟结果的引文网络演化规律分析
节点中心性
社区结构
时序特征
在引文网络中,一些节点具有 较高的中心性,这些节点通常 是重要的学术机构、期刊或学 者,对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信息 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引文网络中存在着明显的社区 结构,这些社区通常由一些紧 密相连的节点组成,代表着学 术领域中的不同研究方向或学 术共同体。
引文网络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 明显的时序特征,包括节点的 活跃度、连接的增加和删除等 ,这些特征可以反映学术领域 的动态发展和变化。
引文网络的演化规律
演化过程
引文网络是一个动态演化的网络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文 献被不断纳入到网络中,而旧的文献则被逐渐淘汰出网络。
演化规律
引文网络的演化规律主要受到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文献发表速度 和文献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演化特点
引文网络的演化具有阶段性、不均匀性和自组织性等特点。
引文网络的结构特征
研究不足与展望
数据来源限制
本研究仅使用了某单一学科领域 的引文数据,未来可考虑跨学科 的数据源,以更全面地揭示引文 网络的结构特征。
缺少动态分析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文网络 的结构特征和静态分析,未来可 以进一步探讨引文网络的动态演 变过程和影响因素。
评估方法待完善
虽然提出了一种新的影响力评估 方法,但该方法仍需在实际应用 中接受进一步检验和完善,以提 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基于网络分析的期刊引用关系研究

基于网络分析的期刊引用关系研究

研究分 析对 象 所 代表 的学科 及文 献 的结构 和 特 点 _ 。 同传 统 的学 者个 人 归 纳 、 2 J 访谈 调 查 等 主 观 分
类 方法 相 比, 引用分 析最 大 的优 势 是它 的客 观性 、 分 类 原则 的科 学 性 和数 据 的 有 效 性 _ 。 引 文 分 析 的 3 J
他期刊产生影响, 同时也被其他期刊影响, 我们把期 刊之 间 的这种相 互影 响称 为期 刊 的相互 作用 。对 期 刊相互 关 系 的研 究 大多集 中在 引用 关 系和共 引关 系 上 , 些关 系 主要是 通 过 期 刊 文 献之 间 的 引用 而 形 这
成 的。
分析单位可以是论文 、 作者或期刊 , 因此除了文献引 用 , 可将共 引推 广至期 刊引用 。 还 致 力于 文献 引用分 析理 论 和技术 研究 的 文献学 家 主要 有格 罗斯 、 朗等 … 。普赖 斯 于 15 布 96年发表 重要著作《 科学论文的网络》 为文献引用分析奠定 , 了理论 基 础 ; ・ 菲 尔 德 于 16 E 加 9 1~16 9 3年 编 成 《 科学引文索引》 S I , ( C ) 收录了世界各 国超过6 0 0 0 种 最重 要科技 期 刊 的 引文 状 况 , 为 全 球 最具 权 威 成 性 的引 文数 据库 , 同时使 文 献 引用 分 析 上 升 到 了一 个新 的阶段 ; 中国知 网” 国 内 目前 最 全 面最 权 威 “ 是 的引文数据库 , 收录 了国内数千种重要学术期刊及 其 引文 信息 。 文 献 引用分 析适 于探 索 学 科 的微 观 结 构 , 过 通 文 献 引用分 析 , 在一 定 程度 上 了解 期 刊 之 间存 在 的 相 互影 响 , 如何 计量 这种 影 响程度 、 响的 内在机 但 影 制、 相互 作用 的动态及 其演 变规 律 , 文献 引用 分析 在 中不能 获得答 案 。因此 在 文 献 引 用分 析 的基 础 上 , 通 过建 立期 刊相 互作 用 网络 , 宏 观 上 对期 刊相 互 从

文献检索复习题名解简答

文献检索复习题名解简答

文献检索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二次文献信息: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2.学科化服务: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

3.网络电子图书:以电子图书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4.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5.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6.书目数据库:是指存储某些或某一个领域的二次文献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7.个性化导读服务:又称阅读指导服务,是图书馆针对各类型读者,采取各种措施主动诱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8.双词频控制检索: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

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9.专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10.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11.参考数据库:指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的数据库,它可以指引用户获取原始信息。

参考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Bibliographic Database)和指南数据库(Referral Database)。

网络分析报告的撰写要点

网络分析报告的撰写要点

网络分析报告的撰写要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分析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

网络分析报告的撰写是网络研究的重要一环,它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分析结果。

在撰写网络分析报告时,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1. 研究目的和问题在报告的开头,明确阐述研究目的和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目的可以是探索网络中的关系和交互模式,分析网络的结构和特性,或者研究网络中的节点行为等。

此外,在明确研究问题时,需要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性和重要性。

2. 数据收集和处理网络分析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处理过程。

在报告中需要详细描述数据收集的过程,包括数据来源、时间范围、采用的方法等。

同时,还需要说明对数据进行的预处理和清洗的方法,如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和缺失数据的处理等。

3. 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作为网络分析报告的核心部分,必须清晰地描述使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常用的网络分析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图论分析等。

通常,需要解释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合理的辅助工具,如Gephi、Pajek、Python等。

4. 结果呈现和解读在呈现结果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图表、表格和数据统计等。

例如,可以使用散点图或直方图来展示节点度分布、介数中心性或集聚系数等。

此外,需要解释结果的含义和影响,并与研究问题和目的进行关联,以突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5. 结论和讨论报告的结论和讨论部分是对研究问题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通过结论部分,可以回答研究问题,并总结研究的重要发现和看法。

在讨论部分,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评估和比较,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6. 参考文献和引用在网络分析报告中,必须遵循科学论文的撰写规范,并确保引用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使用常见的引文格式,如APA、MLA或Chicago等。

在列出参考文献时,应注意引用文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避免使用非学术性的来源。

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引言: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学术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复杂和快速发展的时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学术研究的动态发展,学者们迫切需要一种强大的数据挖掘工具。

CiteSpace 软件由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 Chaomei Chen 教授于2004年开发。

它通过了解和分析学术文献引用网络,帮助学者们获得有关研究领域内主要趋势、前沿突破和关键研究点的洞察力。

本文将回顾 CiteSpace 软件的应用研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CiteSpace 软件的基本原理CiteSpace 软件主要基于一种称为“科学引文分析”的方法。

通过分析学术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CiteSpace 可以构建引用网络并进行科学知识的可视化图形展示。

该软件通过解析文献摘要、作者关键词、引文和。

CiteSpace 软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学术文献的引用关系来构建引用网络,并将科学知识进行可视化展示。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预处理:CiteSpace 软件首先从学术数据库中获取相关文献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文献、提取文献摘要和作者关键词等。

2. 引文网络构建:CiteSpace将文献的引用关系转化为网络结构,其中文献表示为节点,引用关系表示为边。

这样可以构建一个由文献节点和引用关系组成的引用网络。

3. 网络分析:CiteSpace 软件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引用网络进行分析,包括节点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聚类系数等指标的计算,以及社区发现和核心节点识别等分析方法。

4. 可视化展示:CiteSpace 软件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引用网络和分析结果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用户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

二、CiteSpace 软件的应用研究CiteSpace 软件在学术研究中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前沿领域:CiteSpace 软件可以帮助学者们发现研究领域内的前沿问题和突破点,通过分析引用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和聚类结构,揭示出主要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领域。

基于引文网络的知识扩散和整合研究——以供应链研究为例

基于引文网络的知识扩散和整合研究——以供应链研究为例

汤易兵 黄祖庆 张 宝友
( 中国计量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 杭州 3 0 1 ) 10 8
跨 学科研 究的 目的是 有助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然 而, 由于知识的扩张和研究领域之 间的隔闵 , 不同研 究
领域之 间知识 的传播是稀 少的。 因此 , 我们 需要一种 方法来计量这种传播 并且促进这种传播。通过 引文 网络分析 ,
k wl g d t e fa me tt n o if r n e e r h fed 。k owl g se n to mo g d fe n e e r h f l si a .Fa i g t e no e e a r g n a o fd fe e t s a c l s n d n h i r i d e e d s mi ai n a n i r tr s a c e d sr r i e i e cn h n e o t o o o y t a u e a d p o t uc is m n t n-t i a e to uc sct t n l g b i t n n t r ay i e e d f ra me d l g o me s r r mo e s h d s i ai h n e o h sp p ri r n d e i i a y ct i ewo k a l ss a a n w a o ao n s
中图分类号
G 5 2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 — 9 5 2 1 ) 1 0 1 - 4 0 2 16 (0 2 0 - 19 0
Re e r h o o e g fu in S e d a d Kn wld eI tg a in s a c n Kn wld eDi so p e n o e g n e r t f o Ba e n Ciai n Newo k:A s t d fS p l an sd o tt t r o Ca e S u y o u p y Ch i

引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引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收稿日期:2011一04—14。吴海峰,硕士生,主研领域:数据挖掘,商 务智能。
引文网络是由文献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构成的集合,这 些文献资料包括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论文集、科技报告和 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其较好地描述了科学领域的发展、学科间 的关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著作数量迅速增加,引 文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网络系统,并吸引了越 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引文网络包含了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代 表了学术研究中重要的知识宝库,其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介质。 引文网络被认为是社会网络的变型,该网络中的节点是文 献,边代表了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引文网络的发展区别于一般 的社会网络,它由文献的引用关系确定。不可随意添加或删除, 其中的引用关系在时间上具有单向性,只能是后期的文献引用 前期的文献。引文与被引文之间体现了文献内容的相关性以及 知识的传递…。实际上,引文网络中隐含了由文献作者组成的 研究群体,该群体具有相似的研究内容,并代表着某个领域的研 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促进科研的发展及加快学术成果的 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引文网络的研究主要包括学术研究重要性评价技术的
第29卷第2期 2012年2月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
VoL 29 No.2 Feb.2012
引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吴海峰 孙一鸣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上海201203)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著作数量迅速增加,引文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复杂网络系统,并吸引了越来
万方数据
第2期
吴海峰等:引文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165
不同的学者之间也能够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共享,使得科研 成果的管理更加高效、更加灵活。

论文写作中的引文分析和学术网络

论文写作中的引文分析和学术网络

论文写作中的引文分析和学术网络引文分析在学术写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有助于支持论点,扩展知识领域,并且还能够提供学术网络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讨论引文分析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论文写作中正确运用引文。

引文分析是指对已有文献中的引用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

它不仅仅限于简单地引用他人的话语或理论,还应该对引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引文的剖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研究的价值、可靠性和相关性。

引文分析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到一个研究课题的前沿问题,深入了解相关研究的进展,并且有助于提供可靠的支持证据来支持或者反驳一个论点。

在论文写作中,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以展示自己对该领域研究的了解程度。

其次,在论文的论证部分,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可以提供证据和逻辑支持,增强自己的观点的可信度。

引文还有助于扩展文献综述的范围,指出前人的重要研究领域,为读者提供更多阅读研究的方向。

然而,在运用引文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引文必须准确、完整地引用来源,并标明作者、年份、页码等信息。

这有助于读者去查找原始文献,验证引文的真实性以及确保引文的有效性。

其次,引文的选择应该是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引文,或者选择在该领域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充分和可信的证据。

最后,在引文分析时需要对引文进行解读、评估和比较,突出引文在当前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术网络是一个由学者、机构和文献组成的庞大网络。

引文是学术网络的一种重要连结,通过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学术网络能够形成复杂的知识体系。

学术网络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学者们共同努力,通过引用和被引用,不断扩大学术圈子和学术影响力。

在网络中,学者们通过相互引用和相互交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

在学术网络中,引文的使用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一方面,过度引用他人的观点可能导致学术剽窃和知识的单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研究宋歌摘要随着社会网络分析在各学科领域的不断渗透,复杂网络理论的兴起和可视化技术的进步,引文分析面临着研究范式从个体主义到整体主义的转变,研究方法从统计分析到网络分析的融合。

本文通过对引文网络形成过程和本质属性的探究,以及对网络分析方法理论前提和分析原理的考察,探索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途径。

具体包括测度引文网络整体结构特性,探究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分析引文网络的细分结构、可视化引文分析过程与结果等方面的整合。

图1。

表2。

参考文献28。

关键词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复杂网络理论引文分析整合研究分类号G350ABSTRACT With the penetrating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to more and more disciplines,the rising of complex network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ization,citation analysis is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s,including research paradigm change from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to holism,research method change from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network analysis.By detecting the forming mechanism and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citation network and by investigating the theoretical premises and principles of network analysis,the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integrating the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for citation analysis,such as measuring the whole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citation network,inquir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network structure,analyzing the subdivision structure of citation network,visualizing the procedure and results of citation analysis and etc.1fig.2tabs.28refs.KEY WORDS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Social network analysis.Complex network theory.Citation analysis.Integration research.CLASS NUMBER G3501引言网络分析方法指主要以图论为数理基础的一种结构主义视角下的量化分析,包括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和复杂网络理论(Complex network theory)。

这两种理论与方法都源自社会学领域,然而因论证小世界理论而引爆物理学界复杂网络研究热潮的邓肯·瓦茨(Duncan J.Watts)却钟情于社会网络分析[1],物理学界则另起炉灶,与社会网络研究分道扬镳。

随着两种理论的日臻完善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深入揭示,同根共源的两种理论势必在一些研究领域不期而遇。

笔者发现,它们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正好可以融合于对引文网络的研究中。

持此观点的还有大连理工大学的WISE实验室,他们认为:“把引文分析、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三种理论与方法统一起来,将可能把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其中,对于社会网络分析,我国文献计量学界已经作出了积极响应。

陈定权[3]认为,我国同被引研究应该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国外对比进行改进。

岳洪江[4]提到“引文分析只是为分析学科发展提供了一种基础数据,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利用这种引文数据揭示引文网络的结构特征,二者的结合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

韩毅[5]也认为“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提供的结构划分方法为引文网络分析提供了在簇水平上研究网络结构的可能性”。

理念上的共识基于实践中的探索。

从1984年加特雷尔[6](Gattrell)以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106宋歌: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研究Song Ge:Integration of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in Citation Analysis地理学期刊文献引文时序网络和同被引网络的阐释与分析,到1989年哈蒙[7](Hummon)利用关键路径算法确定DNA理论的发展框架,再到2003年怀特[8](White)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对1998年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得出的情报学作者同被引知识图谱的修正,以及近几年雷蒂斯托夫[9-11](Leydesdorff)对于期刊及学科间引用关系的研究,显示出国外对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应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并且在2000年以后,随着可视化技术的突破形成了研究高潮。

国内的相关研究始于2005年,虽然研究成果不多,但研究角度较广,主要涉及对某学科引文网络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的验证,对某学科或主题的期刊、文献和核心作者的分析等[12-16]。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引文网络形成过程和本质属性的探究,以及网络分析方法理论前提和分析原理的考察,对网络分析方法在引文分析中的整合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引文分析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2引文分析中网络分析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引文网络可以演绎成时序网络、耦合网络和同引网络三种类型。

根据网络节点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期刊引文网络、文献引文网络和作者引文网络,它们分别是以选定研究样本中的期刊、文献和作者为网络节点的引文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引用、耦合或同引。

从图论的角度说,文献时序网络是有向非循环网络,作者同引网络是无向赋值网络。

以下按引文分析目的的不同,归纳可选的网络分析方法并说明适用情况。

2.1节点核心性测度节点核心性测度作者、文献、期刊甚至学科在其引文网络中居于怎样的中心地位和具备何种影响力,对当前的学术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点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是节点的局部中心性指数,在评价节点核心性时有其局限性。

经常被用于评价的入度点度中心度指标,其含义是其他节点对某一节点关系数量的总和,实际上就是该节点的总被引量。

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虽然是全局中心性指数,但其考虑的是节点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其他节点的控制,也不适合作为测度节点核心性的指标。

如果分析节点信息传递的独立性或者有效性,可采用接近中心度。

特征向量中心度(eigenvector centrality)是在网络总体结构基础上找到最居于核心的行动者,而不关注局部的模式结构,适宜作为核心性指标。

但是,特征向量中心度也有缺陷,当数据为有向数据时,利用该指标可能引起误导,因为有些位置的节点可能不被选择。

因此,如果分析不对称数据,需要先进行对称化处理。

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的是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中对于节点核心度(coreness)的测量。

核心—边缘结构模型建立的基础就是关系的不对称性,因此对于有向网络来说,采用核心度作为测量节点核心性的指标更加适宜。

2.2节点中介性测度除了测度节点影响力的核心性指标,从知识流通角度对节点进行测度的结构性指标,能为引文评价工作另辟蹊径。

在引文网络中处于不同位置的节点,对知识传播的作用是不同的,除了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节点外,还有一些节点对知识的快速流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且,对于在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流通中起到枢纽作用的节点也应该在评价体系中有所体现,因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往往存在于研究领域或学科领域交汇之处。

因此节点中介性测度能够弥补引文评价功能单一的缺陷。

如果一个节点处于许多其他节点连通的最短路径上,就说明该节点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度(betweeness centrality)。

中介中心度是一种“控制能力”指数,即节点作为信息集散地的能力,可以很好地测度节点中介性。

结构洞[17](structure holes)与中介中心度一样,也是围绕“局部依赖性”这个概念建立起来的。

当两个点以距离2而不是距离1相连的时107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候,说明这两点之间存在一个结构洞。

结构洞的存在使得连接两点的第三者扮演经纪人或者中间人的角色。

拥有越低的结构洞约束系数的节点,越具有获取多样化知识的能力,是潜在的创新节点。

因此,中介中心度与结构洞约束系数都可以作为测度节点中介性的指标。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只能处理二值矩阵,后者可以处理赋值矩阵,适用范围更广。

总之,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的局限性在于它们没有考虑到节点之间信息交换的规模,因而仅适用于对二值网络的测量。

此外,媒介角色系数(brokerage roles)也可以作为赋值网络中评价节点中介性的指标。

那些从自己所在的子群连接到别的子群的节点,往往在整个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类节点被称为“边界跨越者”。

它们通常是具有创造性的节点,因为它们能够从不同的群体中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综合不同的知识或思路形成新的创意。

与结构洞约束系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用于分析节点在子群内和子群间所扮演的不同类型的中介角色。

因此,如果是基于子群的分析,宜采用媒介角色系数,否则应采用结构洞约束系数。

2.3引文网络嵌套结构测度网络的嵌套结构与网络的等级结构不同,它揭示的不是权力层次结构,而是基于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的层级关系,因此该方法主要用于勘测科学或学科结构而不宜用于评价。

嵌套结构的测度主要利用k-核分析。

k-核即成分(最大关联子图)中的点都至少与该成分中k个其他点邻接。

一个简单的成分就是一个“1k-核”,如果忽略所有度数为1的点,就得到一个“2k-核”,依此类推,进而考察剩余各个点之间的关联结构。

因此,一个k-核便是在整个网络中的一个凝聚力相对较高的区域。

利用k-核的一个明显好处在于对成分结构的研究可以运用度标准区分高低凝聚力的领域。

这样,在进行引文分析时就能方便探测出文献或作者的嵌套结构,过程中不仅可以分层展示,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k-核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