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策划报告书

合集下载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1. 引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农业生产、科技展示、科普教育为主要内容,进行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示范推广和科技服务的园区。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示范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探讨示范园的实施方案,以及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实施方案的内容与规划(1)场地选择示范园的场地选择应考虑到便利的交通、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以及周边资源的丰富程度。

在选择场地时,可优先考虑农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的地区,并结合当地农业特色进行选择。

(2)示范内容规划示范园的规划应包括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科技推广宣传、农业技术培训等内容。

需根据当地特色和需求,选择种植作物、养殖动物等项目,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例如节水灌溉、智能化设备等,进行示范和推广。

(3)设施建设在示范园的设施建设中,应包括展示大棚、科普宣传区、农业科技展馆、示范田地等,以便于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和科普宣传工作。

3. 示范园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1)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示范园通过实际的种植和养殖项目,展示并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包括智能化设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引导农民朋友们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示范园可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同时带动了农村就业创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3)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示范园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平台,还可以成为吸引游客、提升当地农产品附加值的旅游景点,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4. 个人观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实施方案应注重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注重科技含量和示范效果,同时须注重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养,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5. 总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实施方案关乎着整个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成败。

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实施计划书

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实施计划书

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实施计划书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第二章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3)2.1 实施策略 (3)2.2 实施步骤 (3)2.3 技术路线 (4)第三章技术研究与开发 (4)3.1 技术研究内容 (4)3.2 技术创新点 (5)3.3 技术开发计划 (5)第四章农业生产示范 (5)4.1 示范基地建设 (6)4.2 生产模式示范 (6)4.3 产量与效益分析 (6)第五章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7)5.1 技术推广策略 (7)5.2 技术应用范围 (7)5.3 技术培训与交流 (7)第六章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 (8)6.1 质量控制体系 (8)6.1.1 质量标准制定 (8)6.1.2 质量管理组织 (8)6.1.3 质量检查与验收 (8)6.1.4 质量改进与提升 (8)6.2 安全生产措施 (8)6.2.1 安全生产责任制 (8)6.2.2 安全管理制度 (8)6.2.3 安全培训与教育 (8)6.2.4 安全防护设施 (9)6.3 风险评估与应对 (9)6.3.1 风险识别 (9)6.3.2 风险评估 (9)6.3.3 风险应对 (9)6.3.4 风险监控与调整 (9)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9)7.1 环境保护措施 (9)7.1.1 污染防治 (9)7.1.2 节能减排 (9)7.1.3 生态保护 (10)7.2 生态建设与修复 (10)7.2.1 生态建设 (10)7.2.2 生态修复 (10)7.3 可持续发展战略 (10)7.3.1 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 (10)7.3.2 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 (10)7.3.3 社会参与与政策支持 (10)7.3.4 宣传教育与环境监管 (11)第八章项目管理与组织协调 (11)8.1 项目管理体系 (11)8.2 组织结构 (11)8.3 协调与沟通 (11)第九章资金筹措与使用 (12)9.1 资金筹措方案 (12)9.2 资金使用计划 (12)9.3 资金监管与审计 (13)第十章项目评估与验收 (13)10.1 评估指标体系 (13)10.2 项目验收标准 (14)10.3 评估与验收程序 (1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现代农业科技示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背景1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2 承办单位 (1)1.1.3 项目建设地点 (1)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2 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围11.2.1 报告编制依据 (1)1.2.2 研究围 (2)1.3 承办单位概况21.4 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31.4.1 项目提出的背景 (3)1.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5 项目概况51.5.1 建设地点 (5)1.5.2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5)1.5.3 项目投资与效益概况 (5)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82.1 绿色农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82.1.1 生产现状 (8)2.1.2 市场前景分析 (9)2.2 花卉市场分析及预测102.2.1产品市场现状 (10)2.2.2市场需求预测 (12)2.2.3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2)2.3 中药材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132.3.1 产品简介 (13)2.3.2 产品分布现状分析 (15)2.3.3 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16)2.3.4 市场需求预测 (17)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93.1 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193.2 建设规模193.3 产品方案203.3.1 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基地 (20)3.3.2 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20)3.3.3 中药材种植基地 (20)3.3.4 花卉种植基地 (20)第四章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 214.1 建设场址现状214.1.1建设场址现状 (21)4.1.2厂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21)4.2 建设条件214.2.1 气象条件 (21)4.2.2 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22)4.2.4 交通运输条件 (22)4.2.5 水源及给排水条件 (22)4.2.6 电力供应条件 (23)4.2.7 通讯条件 (23)4.3 其他有利条件234.3.1 农产品资源丰富 (23)4.3.2 劳动力资源充沛 (24)4.3.3 区位优势明显 (24)第五章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255.1概述255.1.1种植基地运营模式 (25)5.1.2 种植基地生产执行标准 (25)5.2 3000亩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种植基地建设方案275.2.1 品种选择 (27)5.2.2 耕作技术 (27)5.2.3 种植基地建设容和产量预期 (32)5.3 2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方案335.3.1概述 (33)5.3.2 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33)5.3.3蔬菜栽培与田间管理 (34)5.3.4 种植基地建设容和产量预期 (36)5.4 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方案375.4.1 概述 (37)5.4.2 GAP基地建设要求 (37)5.4.3选择优良品种 (38)5.4.4金银花栽培与田间管理 (38)5.4.5 种植基地建设容和产量预期 (42)5.5 2000亩花卉种植基地建设方案 435.5.1 概述 (43)5.5.2技术方案 (44)5.5.3 种植基地建设容和产量预期 (48)第六章田间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方案506.1概述506.2 3000亩绿色粮食作物种植基地灌溉方案506.2.1总体布局 (50)6.2.2设计依据 (51)6.2.3灌溉制度的确定 (51)6.2.4渠道衬砌工程设计 (52)6.3 2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灌溉方案546.3.1总体布局 (54)6.3.2 设计依据 (54)6.3.3主要设计参数 (55)6.3.4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55)6.3.5 滴灌灌溉制度拟定 (56)6.3.6 支、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57)6.3.7 网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58)6.3.8 管网水力计算 (59)6.3.9 水泵扬程及选型 (63)6.4 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灌溉方案646.4.1设计依据 (64)6.4.2设计参数 (64)6.4.3 喷头选型和布置间距 (64)6.4.4 灌溉制度 (65)6.4.5 取水工程规划布置 (67)6.4.6 管网水力计算 (69)6.4.7 机泵选型 (71)6.5 2000亩花卉种植基地灌溉方案 716.5.1 设计依据 (71)6.5.2 微灌主要设计参数 (71)6.5.3 微灌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72)6.5.4 微灌灌溉制度拟定 (73)6.5.5 微灌支、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确定 (74)6.5.6 微灌网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75)6.5.7 微灌管网水力计算 (76)6.5.8 水泵扬程及选型 (80)6.6 田间道路工程856.7 灌溉工程856.7.1 机井工程 (85)6.7.2 提灌站改造 (86)6.8 沟道治理工程886.9 田间配套设施896.9.1仓储工程 (89)6.9.2 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92)第七章节能、节水 957.1 研究依据957.2 能耗分析967.3 节能措施96第八章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978.1 环境影响现状分析 978.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978.2.1 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7)8.2.2 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97)8.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978.3.1 采用的依据和标准 (97)8.3.2 建设期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98)8.3.3 运营期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99)8.4 环境影响评价99第九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1009.1公司体制及组织机构 1009.2劳动定员1009.3人员来源及培训1019.3.1人员来源 (101)9.3.2人员培训 (101)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计划10210.1 基本要求 10210.2 项目组织 10210.3 项目管理 10210.4 建设周期计划103第十一章风险分析 10411.1 风险因素 10411.2 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程度 104 11.3 防和降低风险的对策105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7 12.1 投资估算 10712.1.1投资估算的编制围 (107)12.1.2投资估算依据 (107)12.1.3投资估算方法 (107)12.2 总投资估算10812.4 资金筹措 10812.5 资金使用计划108第十三章财务经济评价及社会效益评价10913.1 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10913.1.1项目计算期及基准收益率 (109)13.1.2 财务评价说明 (109)13.1.3产品成本及费用估算 (109)13.1.4营业收入和税金 (110)13.1.5利润及分析 (110)13.2财务分析11013.2.1盈利能力分析 (110)13.2.2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11)13.2.3清偿能力分析 (111)13.3不确定性分析 11213.4财务评价结论 113第十四章环境及社会效益评价115 14.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1514.1.1 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收入的影响 (115)14.1.2 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15)14.1.3 项目对所在地区农民素质的影响 (115)14.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1514.2.1 与固始县的发展理念和建设构想相适应 (115)14.3 项目环境效益分析11714.4 社会评价结论117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11815.1 结论11815.1.1 项目目标、容明确 (118)15.1.2 技术方案可行 (118)15.1.3 估算合理准确,财务评价可行 (118)15.1.4 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118)15.1.5 组织管理可行 (119)15.2 建议119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固始县现代农业科技示园建设项目一期工程1.1.2 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固始凤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公司类型:1.1.3 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固始县城郊乡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省工程咨询公司法定代表人:董治堂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甲120200700281.2 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围1.2.1 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4.《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的财税制度;8.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专业设计技术规程等;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0.项目承办单位与省工程咨询公司签定的咨询服务合同。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实施方案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1.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基石。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实施方案,以期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2.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需求和意义2.1 需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面临着供给不足、环境污染、农民收入低等问题。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将有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2.2 意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以现代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为基础,结合农业产业链的全过程,通过示范、引导、推广等方式,促进农田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实施方案3.1 建设规划:根据所处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和农业特色,明确示范园的定位和规划。

规划包括示范园的面积、功能区划、种植结构、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2 科技支撑: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包括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现代农机设备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3.3 专业培训: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其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种植技术、农业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内容。

3.4 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运营提供资金保障,帮助农民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3.5 经营模式:建立合理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走上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可以探索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不同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4.1 助力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2 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和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荆安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策划建议书

荆安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策划建议书

一、总论1 、项目名称:荆安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2 、承建单位:3 、拟建地点:宿松县长铺镇荆安圩4 、建设内容与规模:(一)养殖业基地:2000亩①、鹿舍:3600㎡②、猪舍:各种类型猪舍面积6973㎡③、生态水库养鱼:水面1500亩④、仓库:2栋,600㎡⑤、兽医防疫室:100㎡(含防疫、检测及消毒等设备)。

⑥、环保、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大型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池800立方米,贮气柜100立方米,集水池、酸化池、沉淀池及储液池等设施180立方米,生物氧化塘1200㎡,大型沼气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无害化处理设施150立方米。

⑦、饲料加工厂房680㎡及加工设备。

⑧、其他配套设施:梅花鹿野外防护围墙:4.2公里,进场道路1.2公里,电力工程1.8公里。

(二)种植基地:2000亩①、水稻基地:利用养殖场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有机肥种植基地1780亩。

②、大豆、花生、西瓜等种植基地220亩。

③、基地配套设施:主道路4.8公里,机耕道5.2公里,蓄水池8个,共3200 立方米,沼液田间调蓄池2000立方米。

④、晒场6200平方米。

⑤、仓库:3200㎡。

⑥、生产机械购置:耕作机械、施药机械、锄草机等。

(三)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建设:120亩①、农家乐:2200㎡②、农家饭馆:800㎡③、办公楼:400㎡④、宾馆:9600㎡⑤、道路:5.4公里⑥、停车场:800㎡⑦、环保公厕:1座,120㎡⑧、水井:3眼⑨、购置玻璃钢船8座⑩、防护网600米5 、建设年限:2011年5月—2013年5月6 、概算投资:总投资50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4602万元,流动资金468万元。

7 、效益分析: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1、项目建设背景生态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2010年国家远景目标纲要再一次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方案

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方案背景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高,农业领域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重要任务。

因此,本项目旨在推广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使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粮食产量、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农业科技示范来提高土地利用率、粮食产量、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本项目将与当地政府及企业开展合作,形成农业技术示范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施步骤第一步:场地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园区,并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第二步:人员选拔挑选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项目。

第三步:示范项目筛选推广应用当地适宜的农业示范项目,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农业管理水平,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第四步:模式创新引进和研发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推进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业高效、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五步:宣传推广通过媒体、网站和其他途径对本项目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农业生产者、农村居民和相关单位参与,推动农业科技示范的发展。

项目收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浪费。

•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粮食供应状况。

•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出质量过硬的农产品。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预算与资金来源项目预算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场地选择:100万元•人员选拔:200万元•示范项目筛选:300万元•模式创新:300万元•宣传推广:100万元资金来源:•地方政府:400万元•企业捐赠:400万元•农户经费自筹:200万元风险分析•农村人才流失的风险,需要加强稳定工作并加强吸引力。

•策划和执行的不到位,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团队和管理人员。

•自然因素,如天气、疾病等,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进程,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谨向您呈递这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渔业)建设项目建议书,希望得到您的审阅和支持。

一、项目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我们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渔业)的项目。

本项目旨在完善农业生产链条,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农产品,满足人民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二、项目内容和规划1.建设现代渔业种植基地: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现代化的渔业种植基地,包括水面种植区和陆地种植区,种植多种鱼类和水生植物,提供优质的渔产品。

2.推广智能渔业养殖技术:引进智能渔业养殖设备和技术,实现农田的自动化,提高养殖的效率和生产力,降低水质污染风险,提供无公害的渔产品。

4.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建设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开展与现代农业相关的科研项目,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5.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园区内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现代化设备和工艺,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和利润,并提供优质的农产品给消费者。

三、项目优势和市场前景1.项目优势:本项目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解决传统农业面临的土地资源和生产工艺问题,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给消费者,符合人民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2.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渔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消费者将更加倾向于购买安全、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渔业)中的优质农产品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四、项目投资和盈利预测本项目的总投资为5000万元,预计年均营业收入为6000万元,年均利润为12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5年。

五、项目可行性和风险分析本项目在建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然而,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技术风险。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解决方案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解决方案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解决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斜照在书桌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解决方案。

思绪像潮水一样涌来,我得赶紧抓住它们。

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产业附加值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

所以,我们计划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展示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项目的实施方案。

我们将采用“一心、两翼、三区”的布局模式。

一心,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两翼,就是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支撑;三区,就是科技研发区、产业孵化区和农业观光区。

然后,科技研发区。

这个区域将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设施,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集成创新。

我们还将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紧接着,产业孵化区。

这个区域将为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包括办公空间、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

我们计划吸引一批有潜力的农业企业入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再然后,农业观光区。

这个区域将建设农业科普展示馆、农业主题公园等设施,让游客在体验现代农业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休闲娱乐的乐趣。

说完实施方案,就得谈谈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我们的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的项目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再来说说项目风险。

任何项目都有风险,我们的项目也不例外。

比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

但是,我们通过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写着写着,天色已晚,我放下笔,看着这个方案的初稿,心中充满了满足感。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这个项目一定能成功。

这就是我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解决方案的初步构想。

我还将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完善这个方案,以期它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块里程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单位:X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单位法人:XXXX单位地址:XXXXXXXX编制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联系人:XXXXXX二0一0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2、市场分析1.3、项目路线规范1.3.1.产业发展路线1.3.2.循环经济路线1.4、项目运行模式1.4.1发展农业产业化1.4.2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1.5投资分析1.5.1.项目总投资1.5.2.投资规划1.5.3.资金来源与运用1.6效益分析1.6.1.经济效益1.6.2.社会效益第二章项目背景2.1、企业基本情况2.2、项目建设背景2.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2.2.2项目由来和简述2.3、项目建设依据和必要性2.3.1项目建设依据2.3.1.4项目建设是安全食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有利于人们健康2.3.2项目建设必要性第三章项目建设、有利条件3.1项目区概况、社会经济环境分析及建设地点选择3.1.1项目建设区概况3.1.2社会经济状况3.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第四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4.1、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供求关系分析4.3、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4.4、销售队伍、网络等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5.1、选址5.2、建设规模5.3、建设任务和建设内容5.4、项目实施进度5.5、循环经济发展路线第六章劳动组织,组织管理6.1劳动组织第七章规划选址分析论证7.1 与产业布局的关系7.2与总体布局的关系7.3现状分析7.3.1 园区现状分析7.4厂区总平布局分析7.4.1总平布局7.4.2道路交通7.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八章环境保护8.1 环境现状分析8.2 对策和措施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9.2资金来源9.3 资金使用和管理第十章效益分析10.1 经济效益10.2 社会效益10.3 生态效益第十一章结论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1.1.2.项目实施单位:XXXXX集团1.1.3.项目实施地点:****县长铺镇1.1.4.项目实施时间:2010年1.1.5.项目建设规模年出笼肉鸭320万羽的规模化养殖基地;水产养殖1000亩形成精养高档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蔬菜种植350亩,形成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1.2、市场分析农产品供给和成本的变化对该种货币中农产品的供给会产生影响,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已有的研究表明,供给的价格弹性最大的为蔬菜、鲜蛋等生产周期较短的农产品,其次为生产周期中等水平的粮食、畜产品、水产在生产周期内是缺乏供给弹性的。

以蔬菜和肉鸭为例,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在全球上市的主要农产品将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农产品是用有机耕作方式生产出来的。

有机食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有机农业也将成为21世纪的农业发展方向。

有机蔬菜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蔬菜的生产与消费代表了当今国际蔬菜生产、消费的新趋势。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安庆市2010年总人口将达到80万人,人口的增长将使蔬菜副食品的需求量大量增长。

按照市规划设计院、市蔬菜副食品产销办等几个权威部门预测,2000年全市蔬菜副食品总需求量为13.44万吨,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22.4万吨,以人均月消费蔬菜副食品量18.67千克计算,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市场前景广阔。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养鸭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

饲养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

2001年我国鸭子的年存栏量达到6.36亿只左右,占全球鸭子存栏总量的69.5%,肉鸭的年屠宰量将近6亿只,占全世界屠宰总量的70%。

1.3、项目路线规范1.3.1.产业发展路线以畜禽养殖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为辅,建设生态农业综合经济圈。

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心,迅速辐射各乡镇,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

以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大力建设皖西南地区最大的‚菜园子‛,着力打造中部地区‚菜篮子‛规模化基地。

1.3.2.循环经济路线建立循环经济系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将采用‚鸭—粪—蚯蚓—鸭(鱼)‛‚草—鹅—粪—猪—蚯蚓—鱼—肥—草‛等循环经济模式。

规模化养鸭,鸭粪发酵,发酵后的沼渣养鱼,沼液种菜,沼气供发电和取暖。

对鸭产品加工剩下的下脚料和养鸭污水,进行处理后也可用于养鱼,最终形成鸭、蚯蚓、草、鱼等能源互生共存、协调发展的格局。

1.4、项目运行模式1.4.1发展农业产业化XXXXX集团现有农产品加工基地、庞大的销售网络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

现结合****县处于三省交界的地域优势,丰富的水、土地资源,以及优越的环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这点为中心,发展成集约化畜禽养殖基地,形成集育种、孵化、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发展精细化水产养殖,形成以水产养殖为主体,带动休闲娱乐业;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形成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从而,全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1.4.2建立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依托畜禽养殖基地,发展立体化农业,做好‚畜禽粪便‛文章。

以现有大量的有机肥,着力改善蔬菜种植土壤环境,生产完全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以现有生产的再生饲料,养殖不同档次的水产品及观赏鱼;以天然的水资源,养殖畜禽,通过建立完全闭合的生态链,发展生态农业综合循环经济圈。

1.5投资分析1.5.1.项目总投资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1200万元,二期投资1800万元。

1.5.2.投资规划畜禽养殖投资:750万元蔬菜种植投资:850万元水产养殖投资:1400万元1.5.3.资金来源与运用自筹资金:1300万元银行贷款:1700万元1.6效益分析1.6.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年销售收入5700万元,年利润855万元,入可增加670万元。

以肉鸭养殖为例,养殖户效益:按每农户建设2栋鸭舍,每栋饲养5000只,每批养殖10000只,料肉比2.1:1,饲料2.4元/公斤,成品鸭3公斤/只,回收价格6.6元/公斤,每期可盈利1.18万元,一年按饲养7批,年获利8.26万元。

养殖户可当年收回投资,并有效益。

1.6.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对我县乃至安庆市农村养殖业及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将产生重要示范作用。

国家多次提出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效益,肉鸭规模养殖的科技示范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肉鸭,通过示范辐射,推动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达到肉鸭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生产。

项目的实施可直接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数百户农民创业。

第二章项目背景2.1、企业基本情况安徽省XXXXX集团位于大别山南麓、黄梅戏之乡安庆市,****县工业园区,成立于2007年,是集畜禽、水产养殖加工销售、饲料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旗下有安徽省X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县XXXXX食品有限公司和天成农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县XXXXX食品有限公司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安庆市生猪定点屠宰单位,****县‚放心肉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单位,银行AA级守信企业,皖西南地区农产品养殖加工龙头基地。

公司是集畜禽、水产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化龙头企业。

坚持以‚为农民传播致富经‛为己任,以‚XXXXX惠三农,品质誉万家‛为使命,以‚诚信、品牌、创新、发展‛为经营理念。

占地面积22000平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员工600余人。

现拥有年屠宰加工生猪20万头机械化生产线一条,年屠宰加工肉鸭1000万羽机械化生产线一条,容量为10000吨的冷库,以及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和无公害处理设备。

2009年营业收入1.30亿元,利税1136万元,为职工购买各项保险230余万元,提取折旧121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公司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特点的新型‚订单式农业‛。

全面实行五个统一原则‚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即为养殖户统一提供苗、饲料、疫苗、技术,公司统一收购、加工、销售。

目前生猪养殖签订合同农户数百户,生猪存栏量7万多头,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0个,所有出栏商品猪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肉鸭养殖签订合同农户达数百户,年出笼肉鸭1000万羽,年出笼40万羽以上肉鸭养殖基地5个,例如长铺镇肉鸭养殖基地、九姑肉鸭养殖基地、佐坝肉鸭养殖基地、下仓肉鸭养殖基地、武穴市肉鸭养殖小区等。

随着一条完整农业产业链的建立,有力地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竭力发展综合生态循环经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产地方特色农产品,成就世界品牌。

2.2、项目建设背景2.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农业是基础,种植业,养殖业是国家始终大力扶持的产业,天然绿色食品将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首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需求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意义。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农村经济改革为核心的第一个阶段,农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农主品的供给由相对紧缺到相对平衡与富裕,传统农业结构调整与生产要素配臵优化的需求日渐显著。

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成为中国县城农业发展第三次变革的起点,‛其改变了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粗放经营的特征,而是以农业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农业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高值化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其次,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农业发展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张宝文,2002),在面临国际农副产品的冲击。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成为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竟争力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抓手。

其三,十六大报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以一个阶段性的政策纲领,在其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须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突破口。

随着土地、劳动力等天然禀赋资源作用的相对下降,和市场、信息、品牌、人才、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作用的与日俱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则以其示范性、高效性的特征成为新一轮农村经济启动的切入点。

在国家科学技术部2001年印发的《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中,其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

其发展重点是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

****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对园区功能的拓展与农业经济的嫁接方面作相应的考虑,较好地实现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流通服务等新型农业产业的嫁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