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
三字经故事:周处除三害

【导语】⼈⽣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下⾯是⽆忧考分享的三字经故事:周处除三害。
欢迎阅读参考! 三字经故事:周处除三害 ⼈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晋朝时,义兴有个年轻⼈叫周处,从⼩爹娘都死了,因此⽆⼈管教,他虽然天⽣有豪侠⽓度,但常仗着⼀⾝蛮⼒在乡⾥打架闹事,⽆恶不作,村⾥⼈见了他就像碰到毒蛇猛兽般,总是躲得远远的。
这⼀天,他正在街上闲逛,看到⼀群⼈正在谈论着什么,他连忙⾛过去看热闹,⼤伙们都不做声的⾛开了。
周处觉得很奇怪,便抓住⼀个⽼⼈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很害怕,只好如实地说:“我们这⾥出了三害,其⼀是南⼭的⼭⾥有⼀只吃⼈的⽼虎;其⼆是长桥下的河⾥有⼀条蛟龙;它们害死了很多⼈……”⽼⼈的话还没有说完,周处便⼤声说道:“⽼虎、蛟龙有什么可怕的,让我来消灭它们。
”说完,就转⾝跑了…… 话说周处跑到南⼭上,寻找那只吃⼈的⽼虎。
这⼀天,他终于找到了那只⽼虎,当那只⽼虎向他扑来时,他就势⼀闪,骑到⽼虎的背上,挥起拳头,狠狠的击打⽼虎的头,把⽼虎打死了。
接着他⼜跑到长桥下,跳進河⾥去杀蛟龙。
周处在⽔⾥与蛟龙打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杀死了蛟龙。
村⾥的⼈们见周处还没有回来,以为他被⽼虎或蛟龙吃掉了,⾼兴地敲锣打⿎,庆祝了起来。
没想到周处兴⾼彩烈地回来了,听到百姓们说除掉了三害,正⾼兴地庆祝,才明⽩⾃⼰也是三害之⼀。
周处感到很惭愧,很内疚。
由于⾃⼰平时胡作⾮为,使得百姓们把⾃⼰也当成了⼀害。
因此,他下定决⼼改过,重新做⼈。
后来,他拜了陆云为师,努⼒读书,终于做了⼤官,为百姓做了很多善事。
扩展阅读: 三字经故事:孟母三迁 昔孟母,择邻处。
⼦不学,断机杼。
孟⼦3岁时丧⽗,由母亲抚养长⼤。
孟家附近有⼀块墓地,送葬的队伍经常从家门⼝经过。
孟⼦就模仿送葬队伍哭啼的样⼦。
孟母对⼉⼦这样的玩耍很⽣⽓,认为不利于他读书,便把家迁到了城⾥。
周处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古时候宜兴叫荆溪。
周处是荆溪人,小时候顽皮得不得了,欢喜舞棍弄棒,力气又大,看到哪个不顺眼,拔出拳头就打,不晓得有多少人吃过他的亏,没有一个人不恨他,可又拿他没办法。
这一天,周处又无端端地打死了酒坊看家狗,这事儿一会儿就传遍了全城。
城里人都说:本来荆溪有两害,现在变成三害了。
一个老人叫士吉,他说:“我来教训教训他。
”士吉就在城门口等候,一直等到吃过饭,周处摇啊摇,摇过来了。
士吉等周处追到面前,就自言自语谈:“周处这小子,要么我不看到他,看到他必须教训教训他。
”周处听到有人竟要教训他,就大喝一声:“呔!你说什么!”“我说道,读在周处的父亲与我就是结拜兄弟弟兄,不然必须同他拚命。
”周处本来要伸拳头,听到他是父亲的结拜兄弟,就抚了抚袖子。
他问士吉:“你为什么要同周处拼命?”“近年来南山出来了一只吊睛白额老虎,白日里都出伤人;短桥底下存有一只蛟龙,无人知晓要伤多少人命。
如今又出来了一个周处,横行乡里,为非作歹。
联同南山白额虎,长桥水中蛟,难成荆溪三害,老百姓除了日子过吗?比拼也就是死去,不比拼也就是死去!”周处听了,一愣:“周处本领高强,是少年英雄,怎么是荆溪一害?”“哈哈哈!说什么少年英雄,他能斩蛟射虎,为民除害吗?”“斩杀蛟射虎算得什么?吃得住我刀枪弓箭吗?”笑了笑,周处起身就跑。
周处跑到家,带宝剑,腰起至弓箭,开回南山。
满山跑下来,没有找出老虎。
天黑下来了,他就躺在树丛里。
半夜,一阵风,呼--!一言,风里存有腥气,晓得就是老虎。
这时候,刚好云开雾散,遮住了皎洁的月亮,几乎就是同时,周处辨认出了老虎,老虎也看到了周处。
处谂斧乘箭,对准老虎头“嗒”一箭,射中老虎左眼。
老虎苦得一跃而下一冲,箭尾碰到在树丫枝上,箭头反射后脑勺,死去了。
周处射死老虎,又回去斩杀水中蛟。
这天大雾天,周处身背宝剑,一早就来到长桥上。
一会儿,长桥底下水浪翻滚,水花飞溅。
周处知道蛟龙要出水了,眼睛一眨不眨紧盯水面。
突然,一个浪头冲天而起,蛟龙半条身子露出水面。
周处除三害故事内容

周处除三害故事内容
在很久很久以前啊,有个地儿叫义兴,那里有个特别出名的人叫周处。
嘿,这周处啊,那可是个让人头疼的主儿。
周处年轻的时候,那是横行霸道啊,简直就是个混世魔王!他力气大得吓人,成天不是打架就是惹事,把整个义兴搅得是鸡飞狗跳!大家都说,哎呀呀,这周处就是一害呀!
有一天呢,有个老人唉声叹气地说:“这义兴啊,有三害,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龙,再加上这个周处,可把我们害苦喽!”周处听到这话,心里那个气呀,他就想,我咋就成害了?于是他一拍胸脯,大声说:“哼,我周处就去把那老虎和蛟龙给除掉,让你们看看我不是害!”
周处还真就去了南山,嘿,你别说,他还真把那凶猛的白额虎给打死了!这可不得了啊,大家都惊呆了。
接着,周处又去对付那长桥的蛟龙。
他和蛟龙在水里大战了三天三夜啊,那场面,就像龙争虎斗一般!最后,周处竟然也把蛟龙给杀死了。
周处满心欢喜地回来,以为大家会夸他呢,结果发现大家都在庆祝。
他奇怪地问:“你们庆祝啥呢?”有人就说:“庆祝三害都除掉啦!”周处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在大家心里一直就是个大祸害呀!他心里那个难受啊,难道我就这么让人讨厌吗?
从那以后,周处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他开始努力学习,想做个好人。
他说:“我周处可不能再让人看不起了!”
你们说,这周处是不是很厉害?他能从一个人人讨厌的混世魔王变成一个好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周处除三害小故事

《周处除三害小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来讲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从前呀,有个叫周处的人。
他力气特别大,但是总是欺负别人,大家都不喜欢他。
那时候,村子里有三害,一害是山上的老虎,二害是河里的蛟龙,还有一害就是周处。
有一天,周处看到大家都愁眉苦脸的,就问:“怎么啦?”有人说:“就因为这三害,我们的日子不好过。
”周处想,那我把这三害除掉。
他先上山打死了老虎,又下河去斗蛟龙。
过了好几天,周处都没回来,大家以为他和蛟龙都死了,可高兴啦。
没想到周处杀死了蛟龙回来了。
他看到大家这么高兴,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一害。
从那以后,周处就改过自新,变成了一个好人。
《周处除三害小故事》小朋友们,来听听周处的故事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周处的大力士。
他总是捣乱,大家都怕他。
当时村子里有老虎、蛟龙和周处这三个大麻烦。
周处听到大家说这三害,就决定要除掉它们。
他勇敢地和老虎打架,把老虎打败了。
接着又跳进河里找蛟龙。
过了好久好久,周处都没消息,大家以为他被蛟龙吃了。
正高兴的时候,周处回来了。
他这才明白自己原来也让大家讨厌。
于是呀,周处决定变好,不再捣乱啦。
《周处除三害小故事》小朋友,我给你讲周处除三害。
周处以前可调皮啦,总干坏事。
有一天,他知道了村子里有三害,就想表现一下。
他上山把老虎打死,又下河斗蛟龙。
大家以为他死在蛟龙手里,都欢呼起来。
结果周处活着回来了。
看到大家的反应,周处心里很难过。
从那以后,他不再调皮,变成了大家喜欢的人。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公元前632年,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周处的年轻人,他聪明机智,深得鲁穆公的赏识。
鲁国正值国家危难之际,受到了来自晋国的三个强大敌人的围攻,这三个敌人分别是,晋国的公孙杵臼、齐国的颛顼和秦国的蒙恬。
他们联合起来,对鲁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鲁国陷入了极度的危机之中。
周处知道国家的危难,他决心要为国家除去这三害。
于是,他请求鲁穆公给予他一个机会,让他去除掉这三个强敌。
鲁穆公对周处充满信任,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周处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开始了一场孤注一掷的挑战。
首先,他来到晋国,找到了公孙杵臼的府邸。
公孙杵臼是一个好斗而又狂妄的人,他对周处十分不屑,认为周处只是一个年轻无知的小子。
周处知道要想除掉这个强敌,必须要用计谋,于是他向公孙杵臼提出了一个比武的挑战。
公孙杵臼自信满满地答应了下来。
比武的时候,周处故意输给了公孙杵臼,让他得意忘形。
接着,周处又提出了第二次比武的挑战,这一次,他用尽全力,终于打败了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败下阵来,对周处的智谋刮目相看,答应了不再对鲁国造成威胁。
接着,周处又前往齐国,找到了颛顼。
颛顼是一个极其残忍的人,他对待人民非常残暴,齐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周处决心要为齐国的人民除掉这个暴君。
他找到了颛顼,向他提出了一个能够让他成为万人敬仰的伟大君王的建议。
颛顼非常喜欢这个建议,他对周处产生了极大的信任,于是将国家的大权交给了周处。
周处利用这个机会,将颛顼软禁在宫中,让他无法再对人民造成伤害。
齐国的人民终于摆脱了颛顼的残暴统治,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最后,周处来到了秦国,找到了蒙恬。
蒙恬是一个极其勇猛的将军,他率领秦国的军队对鲁国发动了数次进攻,给鲁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周处知道要想除掉这个强敌,必须要用智慧,于是他找到了蒙恬,向他提出了一个联合对外作战的建议。
蒙恬非常赞同这个建议,他对周处产生了信任,于是同意了这个建议。
周处趁机向蒙恬传授了一些军事上的经验和战术,让他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除三害

除三害
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
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气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因此,周处一上街,人们就远远射开他。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说:“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
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有人出主意:“干吗不想办法叫周处上山杀虎,下河剁龙呢?这样三害除了两害,不也好么?”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周处听了十分得意,拍拍胸脯,说:“那猛虎和恶龙只敢欺负你们胆小的,看我收拾它们!”
周处上山了。
傍晚,他把一只断气的大老虎拖下山。
街坊们拍手称快,都夸周处本领大。
第二天,周处提着宝剑下河了。
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
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面潜入水底,东奔西突。
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
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
恶龙不见了,周处也不见了。
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哪知就在这时,周处水淋淋地从河里爬上岸来。
他听到人们的欢呼声,呆住了。
他实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赶紧躲开了。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十分惭愧。
从此以后,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道理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道理稿子一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周处除三害的故事。
周处这小伙子呀,一开始那可是个让大家头疼的主儿。
他力气大,性子野,到处惹是生非。
乡亲们都怕他,把他和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龙,并称为当地的“三害”。
周处自己还不知道呢,有一天他听人说这事儿,心里可不服气啦,说:“哼,我倒要去把那两害给除掉,证明我比它们厉害!”嘿,他还真就去了。
跟老虎斗,跟蛟龙斗,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把老虎和蛟龙都给收拾了。
周处满心欢喜地回来,以为大家会夸他。
结果发现,大家看到他回来,不但不高兴,反而更愁了。
他这才明白,原来自己才是大家心里最大的害呀!这一下,周处可受刺激了。
他想:“不行,我得改!”从那以后,他就痛下决心,努力学习,改正自己的错误,还做了大官,为老百姓做了好多好事呢。
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今天来讲讲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哟!周处这家伙,以前那叫一个调皮捣蛋,谁见了都躲得远远的。
他自己还觉得威风呢!有一回,他听说大家把他和老虎、蛟龙一起当成三害,心里那股子不服气呀,噌的一下就上来了。
然后呢,他就风风火火地去打虎、斗蛟龙。
嘿,还真让他给成功了。
等他回来,满心期待着大家的称赞,结果发现大家还是愁眉苦脸的。
这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才是最让人头疼的那个“害”。
不过周处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决定要重新做人。
他开始努力读书,学习做人的道理,变得越来越好。
这个故事可太有意思啦!它告诉咱们,别总觉得自己了不起,说不定在别人眼里,咱们有很多毛病呢。
还有哦,就算以前做得不好,只要能认识到错误,努力改正,那还是好样的。
就像咱们平时,可能会不小心做错事,可千万不能觉得就这样了,改不了啦。
要像周处一样,有勇气改变自己,说不定以后也能变得特别优秀,让大家都刮目相看呢!好啦,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咱们下次再聊哟!。
周处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作者:一苇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小学》2020年第03期古时候,义兴有三害——哪三害呢?第一害是义兴山中的猛虎,第二害是义兴河里的蛟龙,第三害是义兴少年周处。
猛虎在山中吃人,蛟龙在河里吃人,当然是当地的祸患。
但是呢,只要你不到山中去,不到水里去,猛虎蛟龙也奈何不了你,对吧?周处就不同了——那家伙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武艺又高,他为人蛮横,性情凶暴,平时总不肯在家中待着,终日在街市游荡。
旁边有人说话大声了点,他说人家吵着他,一拳头砸下去,把人家打得鼻青脸肿;市集上有人争执,他吼一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冲上去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通猛打,只打得人家遍地找牙……大伙儿背地里叫苦连天。
但是呢,在周处面前,谁也不敢抱怨,更没有人敢规劝他。
胆小的看见周处的踪影掉头就跑,胆大的也不愿意和他多说话,生怕一不留神惹怒他。
就这样,周处横行乡里许多年,还自以为是一位大英雄。
一天清晨,阳光明媚,周处推开木门,看到他的邻居从京城经商归来,于是上前搭讪:“高邻,你见多识广——你说,我周处,能否称得上大英雄?”邻居把周处上下打量一番,严肃地说:“大英雄锄强扶弱,为民除害。
当今义兴山中有猛虎、水里有蛟龙,你既然是大英雄,为什么不先把这两个祸患除去?”周处一听,有道理!当即摩拳擦掌,提起棍棒,上山打老虎。
山中的猛虎不是周处的对手,几个回合就被周处打死了。
周处十分兴奋,把那猛虎拖下山,放置在门前的大石上,夸耀自己的功绩。
邻居见周处得意扬扬,就提醒他:“蛟龙比猛虎难缠,你要好好睡一觉,歇息一晚,明儿再去除它。
”可是周处等不到明天,吃过晚饭,提起宝剑,就下河斩杀蛟龙。
但是,周处虽然勇猛,水性却不如蛟龙。
他与蛟龙在水中打斗,翻波逐浪,一会儿浮上水面,一会儿沉下水底,从上游斗到下游,又从下游斗到上游——两害足足缠斗了三夜三日。
到了第四夜,风平浪息,大河平静,人们看不见蛟龙,也看不见周处,以为两害同归于尽,已然葬身水底。
“猛虎蛟龙都死了!周处也死了!三害除尽了!”义兴人快活地奔走相告,他们在河边空地点燃篝火,又是敲锣打鼓,又是唱歌跳舞,高举酒杯,热烈地庆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完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知 错就改,照样能成为一个好 人。)
改错的名言
1、改过迁善从不嫌迟。 —— 托尔斯泰 2、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
往因为有一点小小Biblioteka 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 ——莎士比亚
3、浪子回头金不换。 4、聪明人知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 5、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
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年轻时, 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 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因此,周处一上街, 人们就远远地躲 开他。
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 敬重的人。
在百姓眼中“三害”是指什么?
(在百姓眼中的“三害” 是:山间的猛虎、河里的 恶龙、地上的周处)
周处是怎样除掉这“三害”的呢?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 深思,他终于明白了其中 的道理,心里十分惭愧。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 深思,他终于明白了其中 的道理:
周处历任东吴东观左丞、 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 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 畏权贵,一心为民。西晋元 康六年(296),授建威将 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 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 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 军,赐封孝侯。
——周恩来 6、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qiǎnɡ
è
重见天日 勉强 恶龙
yuàn
抱怨
qián
bó
潜水 搏斗
性情暴烈 降龙伏虎 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杀虎剁龙 惊涛拍岸 浊浪冲天 同归于尽 奔走相告 痛改前非 拍手称快 重见天日 勉强 恶龙 抱怨 潜水 搏斗
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年轻时, 性情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 艺强,横行霸道,欺侮百姓。 因此,周处一上街, 人们就远远地躲 开他。
周处上山了。傍晚, 他把一只断气的大老虎 拖下山。街坊们拍手称 快,都夸周处本领大。
第二天,周处提着宝剑下河了。恶龙可
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 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周处和 他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 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三天 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 没有浪涌,没有涛声。 恶龙不见了,周处也 不见了。
民 间 故 事
除 三 害
自学提示:
1.开始周处是怎么样的人?后来周处又变 成了一个怎么样的人?找到答案后用自己 喜欢的记号标注。
2.圈出有困难的生字。
3.标上自然段序号。
xiánɡ
bà
wǔ
性情暴烈 降龙伏虎 横行霸道 欺侮百姓
duò
tāo
zhuó
杀虎剁龙 惊涛拍岸 浊浪冲天 同归于尽
奔走相告 痛改前非 拍手称快
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 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
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 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人们奔走 相告,个个喜气洋洋。……
他想找个人问问,可是 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 点头,赶紧躲开了。
周处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 反倒希望他死呢?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说:“山间 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 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 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