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编号分类原则

设备编号分类原则

设备编号分类原则

设备编号共有四级编码组成,由8个数字(字母):X.XX.XX.XXX,每一级编码之间用点号(.)分隔,每一级的编码原则如下:

1.一级编码(X)由一位字母表示:

2.二级编码(XX)由两位数字表示:

3.三级编码(XX)由两位数字表示:

4.四级编码(XXX)由三位数字表示(001~999),指代资产流水号。

制定:徐晓婷审核:批准:

文件分类及编码规则

SMF-A001001-01 文件级别二级文件生效日期2013-08-15 审批及颁发: 部门签名日期起草质量保证部 质量保证部 主审 质量总监 会审生产管理负责人 批准质量管理负责人 颁发质量保证部 分发: Copy-1 Copy-2 Copy-3 Copy-4 Copy-5 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设备部技术部销售部Copy-6 Copy-7 Copy-8 Copy-9 Copy-10 行政人事部财务部安全环保部企管部注册部Copy-11 Copy-12 Copy-13 Copy-14 Copy-15 科技项目部采购部仓储部生产部一车间Copy-16 Copy-17 Copy-18 Copy-19 Copy-20 二车间三车间六车间七车间八车间Copy-21 Copy-22 九车间十车间 文件再审记录: 第几次再审审核情况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第次再审 第次再审 第次再审 一、目的

SMF-A001001-01 文件级别二级文件生效日期2013-08-15 依照GMP要求,确立文件分类与编码规则,便于文件管理和追溯。 二、范围 适用于文件分类与编码管理。 三、职责 1 质量保证部负责文件体系的分类及编码规则,对各文件进行赋码。 2 各部门负责按照原则对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各部门起草文件时必须严格遵循文件编码的规 定。 四、术语 无 五、内容 1 文件分类 1.1 一级文件:阐明公司内某一体系的方针,描述体系的文件。主要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手册、质量责任制、质量目标。 1.2 二级文件:主要描述为实施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或为完成某项活动而规定的方法。包括: a)技术标准:包括工艺规程、质量标准、方案、报告等。 b)管理标准:包括计划、管理制度、清单、目录等,描述公司各主要过程的管理活动。 c)工作标准:包括部门职责、职务说明书。 d)工厂主文件。 1.3 三级文件:标准操作规程(SOP),描述各管理环节的操作要素和工作流程、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1.4 四级文件:记录、表格、合格证、图纸、标签、证书等。 2 文件编码 2.1 文件分类编码应遵循以下原则:

设施设备分类和编码规定

设施、设备分类和编码规定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日期:年月日

1.0目的 为规范物业服务区域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的分类、编码,使之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2.0范围 适用于四川万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所管辖各物业服务中心设施设备分类和编码 3.0职责 3.1工程维护部主管负责按分类和编码规定具体实施设施设备的编码、标识的时间。 3.2工程维护部主管负责对设施设备分类、编码、标识工作进行督导、确认。 3.3工程维护部领班应按设备编码顺序建立《设施设备机具台账》、《设施设备编码标识清单》,并指导工程维护员完成对现场设施设备进行标识。 3.4工程维护员按《设施设备机具台账》、《设施设备编码标识清单》对设施设备进行标识。 4.0工作内容 4.1设施设备编码原则: 4.1.1设备编码必须是唯一。 4.1.2所有设备一次性进行编码,确保编码的统一性和唯一性。 4.1.3设备的编码位数按实际的数量进行编制,并具有可操作性。 4.1.4设备编码应具备可扩展性,一是对设施类别的扩展,二是对设备数量的扩展。 4.1.5设备编码可考虑与楼宇信息管理等计算机系统相连接。 4.2设施设备编码规则: ×—×—×—×设施设备顺序号 设施设备编号 设施设备系统类别编号 物业服务中心代码 4.2.1各物业服务中心代码按对应物业服务中心汉语拼音简称(一般为2-3个字母):【万晟城·峰景】物业服务中心——FJ 【万晟城·峰阁】物业服务中心——FG

4.3设备系统类别编号按对应设备系统汉语拼音简称(一般为2-3个字母) 4.3.1配电系统:PD GJX—高压进线柜 GJL—高压计量柜 GPT—高压PT柜 GYG—高压配电柜DJX—低压进线柜 DJL—低压计量柜 DYG—低压配电柜 DLL—低压联络柜KZX—电器控制箱 PDX—配电箱 DRG—电容柜 YZM—应急照明箱BYQ—变压器 DB—电表柜 DBKZ—电表控制柜 4.3.2给水系统:GS SHB—生活水泵 SX—水箱 KZX—电器控制箱 4.3.3排污系统:PW PWB—排污泵 KZX—电器控制箱 4.3.4机电系统:JD FDJ—发电机组 DT—电梯 KZX—电器控制箱 LQT—发电机冷却塔4.3.5消防系统:XF XFB—消防泵 PLB—喷淋泵 MHQ—灭火器 XHS—消火栓MKX—模块箱 XQJ—消防区报机 DH—消防报警电话 XZP—消防火灾控制盘XKX--消防控制箱 SBF—湿式报警阀 SBQ—手动报警器 WGT—温感探头YGT—烟感探头 ZYB--消防增压泵 SC--消防水池 4.3.6弱电系统:RD SXJ—摄像机 MKJ—门口机 DJ—对讲机 HWD—红外对射器XSQ—显示器 BJY—背景音箱 4.4设施系统类别编号按对应设施系统汉语拼音简称(一般为2-3个字母) 4.4.1外围总坪照明:ZM CP--草坪灯 SJ--三角路灯 SD--射灯 MT--门厅灯 GG--高杆灯 TJ--庭园灯 SS--射树灯 SX--水下灯 DM--地埋灯 QB--嵌壁灯 GG--高杆灯 HT--花台灯 4.4.2楼道应急照明:LYM TD—筒灯 SD--射灯 GD—光带 RGD—日光灯SZD—疏散指示灯 DJD—地脚灯

商品编码归类总规则

商品编码归类总规则 归类总规则介绍 归类总规则是为保证每一个商品,甚至是层出不穷的新商品都能始终归入同一个品目或子目,避免商品归类的争议而制定的商品归类应遵循的原则。归类总规则位于《协调制度》的部首,共有六条构成,它们是指导并保证商品归类统一的法律依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归类总规则的使用顺序为规则一优先于规则二,规则二优先于规则三,我们必须顺序使用。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六条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规则解释: 第一段“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要将数以万计的商品归入编码表中的几千个子目之内并非易事,为便于查找编码,《协调制度》将一类或一章商品加以概括并冠以标题。由于现实中的商品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一类或一章标题很难准确地对本类、章商品加以概括,所以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不具有法律效力。换句话说,类章中的商品并不是全部都符合标题中的描述。例如:第十五类的标题为“贱金属及其制品”,但许多贱金属制品并不归入该类,如铜钮扣归入第96章“杂项制品”;贱金属制的机械设备归入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如第22章的标题为“饮料、酒及醋”,但是通常被我们认为是饮料的瓶装蒸馏饮用水却不归入该章,而应归入第28章“无机化学品”,类似的例子还很多。第二段“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是按品目名称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商品编码;第二,许多商品可直接按目录规定进行归类。这里介绍一下类注、章注(简称“注释”)的作用。注释的作

设备分类编码规定

*/*** ******************企业标准 ******—2016 设备分类编码规定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6年7月20日) 2016-07-25发布2016-08-01实施 ************院发布

********—2016 目次 前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设备的分类 (4) 4.设备编码规则及说明 (4) 4.1设备主体编码 (4) 4.1.1设备主体编码结构形式: (4) 4.1.2设备主体编码结构说明: (5) 4.2设备附属设备、附件、专用工具、工装夹具、资料等编码 (6) 4.2.1附件码结构形式: (6) 4.2.2设备附属设备、附件、专用工具、工装夹具、资料等编码结构说明: (6) 4.3部门代码说明 (8) 5.设备编码明细 (8)

前言 本标准依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院组织章程》,并参考《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而制定。 本标准的编写要求是根据国家标准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中的6.3的规定,并结合***院的实际而编制。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的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院动力保障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设备分类编码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院(以下简称“北大光电院”或“***院”)设备的分类、设备编码规则及说明,并给出***院的设备编码明细表。 本办法适用于***院设备、附属设备及其附件的编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没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885-2010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设备管理办法 ***** 文件管理办法 3.设备的分类 3.1.***院设备的各类分为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两大类。 3.2.专用设备包括:消防设备、动力保障设备、工艺及检测设备、仪器仪表、工量器具、 辅助设备及其它专用设备。 3.3.通用设备包括:IT设备、办公设备、交通工具、文体设备及其它通用设备。 4.设备编码规则及说明 4.1设备主体编码 4.1.1设备主体编码结构形式:

疾病分类与代码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目录 前言 (1) 1 范围 (2) 2 术语及定义 (2) 3. 符号 (2) 4 分类的原则与编码方法 (2) 5 疾病分类与代码表 (2) 6 章节名称与代码 (4) 7 3位代码类目表(ICD-10) (4) 8 4位代码亚目表(ICD-10) (4) 9 6位扩展代码表 (4)

前言 《疾病分类与代码(GB/T14396-2001)》等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险、公安、民政等领域。 为推进疾病分类标准化、规范化,我部组织专家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以满足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医院评审、重点学科评审、传染病报告等需要。即在4位ICD-10标准代码基础上拓展到6位代码,共对22542个疾病进行了扩展,扩展码的疾病条目来源于部分省市疾病编码字典库及医院出院病人数据库。 本标准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组织修订,具体工作由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承担,北京等18个省份38家医院参与编码工作。 -1-

疾病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疾病分类与代码规定了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与保健机构接触的非医 疗理由和肿瘤形态学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民政、公安等部门对疾病、伤残、死亡 原因分类的信息收集、整理、交换、分析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CD-10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二版) ICD-O-3 国际肿瘤学分类 ICD-9-CM 国际疾病分类临床修订版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疾病分类(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是将各种疾病按某些既定的原则归入类目 及系统的方法。 4 符号 本标准在某些疾病或其他诊断用语的代码之后跟有剑号“?”或星号“*”。 4.1 剑号“?” 代表诊断疾病的原因,在单原因统计中,必须对该代码进行汇总和统计。 4.2 星号“*” 代表该诊断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对该代码进行统计。 5 分类原则与编码方法 5.1 分类原则 采用以病因为主、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病理为轴心的基本原则。 5.2 编码形式 采用“字母数字编码”形式的3位代码、4位代码、6位代码表示,但肿瘤的形态学 编码除外。即采用字母数字编码的第一位为英文字母,后五位数为阿拉伯数字。 5.2.1 前3位编码为ICD-10类目码。3位类目码具有实际意义,可作为统计分类使用。 5.2.1.1 疾病(包括症状、体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的编码范围从A00~R99。 5.2.1.2 损伤和中毒性质的编码范围从S00~T98。 -2-

设备分类及编号管理规定

设备分类及编号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WI-H-005 A 文件版次: 2017.3.1 发行日期: 签名签名会签部门会签部门采购部□□品质部□□生产部人事行政部财务部□□研发部□销售部 制定审核核准

目的1.为规范公司所有设备的分类及编号方法,便于设备统一管理,为执行公司《设备管理规定》提供支 持,并符合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对公司现有设备进行分类与编号。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管理分类及编号。 3.职责 3.1 品质部根据相关规定制度设备分类及编号规定; 3.2 行政部根据文件管理流程审核并汇编管理本规定; 3.3 生产部根据本规定内容执行公司设备分类及编号。 4.设备分类 4.1设备分类 根据公司通用设备现存状况,将所有设备分为以下四大类: A类---办公设备; B类---生产设备; C类---检测设备; D类---其他,扩充编号 4.2设备各类别代码

序号设备类别类别编号注备A 1 办公设备 生产设备B 2 检测设备3 C D 4 其他设备编号5. 设备编号规定5.1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拟定我公司设备编号由5部分组成:序号+设备名称+设备类别代码+部门代码+公司简称. 5.2 公司部门代码表 序号部门部门代码备注QA品质1 XZ2行政研发3YF 生产SC4 采购CG5 销售6XS 财务7 CW 5.3 设备编号样式及详解

例:品质部第一台检测设备编号为: ZW-QA-C-01 6.设备编号标识 参考公司目视化管理规定标准,在制作设备编号标识、标牌时,需要遵守如下规定: 6.1 大型生产设备,编号标牌外形尺寸要求:36*18cm,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按标牌尺寸设定; 6.2 小型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编号标牌外形尺寸要求:26*10cm,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按标牌尺寸设定; 6.3 小型辅助设备,大型办公设备及大型检测设备编号标牌外形尺寸要求:10*4cm,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按标牌尺寸设定; 6.4 办公设备及检测设备,编号标牌外形尺寸要求:3*1.5cm,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按标牌尺寸设定; 7.设备清单附表 7.1 《设备清单》 7.2 《设备台账》 8.引用 《设备管理规定》8.1 8.2 《目视化管理标准》 更改记录表

商品编码原则

商品编码原则 商品编码是指用一组阿拉伯数字标识商品的过程,这组数字称为代码,商品编码与商品条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商品码一般分条形码和自编码,条码指包装类商品按国家规定的13(8)位数字生成的,它代表一类商品唯一的信息;自编码(生鲜)是企业以自身的需求发展,为提高商品管理以商品的分类为基础用数字标识商品的一个过程。 一、商品编码原则 1、唯一性唯一性是指商品项目与其标识代码一一对应,即一个 商品项目只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标识同一商品项目 2、稳定性稳定性原则是指商品标识代码一旦分配,就应保持标 识代码不变。这样利于各环节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本着简单、易懂、实用性原则采用8码编码原则。 采用8码分类时,第一码为大分类(通常商超表示的某某区域),最多可分10个区域;第二码为商品品类(即零售行业统称的部门),最多可分100个单位;第三码为商品的大类,最多可分1000个类别;第四码为中分类;第五、六码为小类;第七、八码代表具体商品的流水编号。 二、商品分类 1、区域:目前分为1生鲜、2食品 2、部门:11果蔬、12肉类水产、13冷冻冷藏、21粮油调料、22

饮料酒水、23休闲食品部 3、大类: 大分类的主要分类标准是商品特征 如:111水果、112蔬菜、121肉类、122水产类、131乳制品、132熟食类、133冷冻食品 4、中类: 中分类是大分类中细分出来的类别,其分类标准主要有: 按商品功能与用途划分、按产地、制造方法等: 1111进口水果 5、小类:小分类是中分类进一步细分的出来的类别,主要分类标准有:按功能,按规格包装,按商品成份,按口味等划分:111101进口柑桔类 6、商品: 商品是商品分类中不能进一步细分的、完整独立的商品品项11110100皇帝柑

2017年ICD-10疾病分类编码员技能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7年ICD-10疾病分类编码员技能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1.下列编码中,ICD-10严格规定不能作为主要编码的是() A.B24 B.B95-B97 C.F05 D.S01 E.Z22 2.急性鼻窦炎,由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编码为() A.J01.9 B.J01.9B95-B97 C.J01.9B96.3 D.B96.3J01.9 E.B96.3 3.HIV病伴弓形体病和隐球菌病的编码是() A.B20.7 B.B20.8(HIV病伴弓形体病) C.B20.5(HIV病伴隐球菌病) D.B24(HIV病) E.B20.7B20.8B20.5 4.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的编码是() A.B24 B.B21.0 C.B24B21.0 D.B24C46.9 E.C46.9B24 5.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和隐球菌病的编码是() A.B22.7 B.B21.0(HIV病伴卡波西肉瘤) C.B20.5(HIV病伴隐球菌病) D.B24(HIV病) E.B22.7B21.0B20.5 6.某病人在查出HIV阳性之前多年来都进行肺结核的治疗,此次住院除治疗肺结核外,还治 疗由HIV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他的疾病编码应是() A.B24 B.B21.1(HIV病伴伯基特淋巴瘤) C.A16.2(肺结核病,未提及细菌学或组织学的证实) D.B21.1和A16.2 E.A16.2和B21.1 7.肿瘤部位编码的编码围是() A.A00-A99 B.A00-B99 C.C00-D48

D.C00-C48 E.C00-C99 8.肿瘤部位编码的第一个分类轴心是() A.部位 B.病因 C.临床表现 D.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E.肿瘤的动态 9.肿瘤部位编码的第二个分类轴心是() A.部位 B.病因 C.临床表现 D.肿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E.肿瘤的动态 10.肿瘤形态学编码代表() A.部位 B.病因 C.临床表现 D.肿瘤的结构和形态 E.肿瘤的动态 11.如果没有指明是继发性的肿瘤,索引中也没有其他说明,则肿瘤按() A.原发性处理 B.继发性处理 C.复发癌处理 D.良性肿瘤处理 E.恶性肿瘤处理 12.应用肿瘤的交搭跨越编码,其前提是() A.原发性肿瘤 B.继发性肿瘤 C.肿瘤复发 D.肿瘤恶性变 E.肿瘤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位,且原发部位不明确 13.关于肿瘤的交搭跨越,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相同,则编码到该类目的.8 B.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相同,则编码到该类目的.7 C.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不相同,则编码到该类目的.8 D. 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不相同,则编码到该类目的.7 E.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相同,则编码到C76.8 14.关于肿瘤的交搭跨越,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相同,则按归属的系统分类 B.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相同,则编码到该类目的.7 C.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不同,则编码到该类目的.8 D.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不相同,则按归属的系统分类 E.如果几个部位编码的类目不相同,则编码到C76.8

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与操作编码指导原则.

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与操作编码指导原则 疾病分类 (一)编码查找方法、主导词查找方法 第一步:确定主导词; 第二步:在索引中查找编码; 第三步:核对编码。 确定主导词有九种方法: 1.主要是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常被置于诊断术语尾部; 2.疾病的病因常可作为主导词,不过细菌、病毒虽然是病因,但不 能作为主导词,因此要以临床表现作为主导词; 3.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包括综合症)可以直接查找 4.寄生虫病直接查“侵染”; 5.“综合症”可以直接作为主导词,但以下的修饰词不含有人名、 地名; 6.以“病”结尾的诊断,首先要按全名称查找(去除明显的修饰词), 如果查不到可以将“病”作为主导词; 7.第15章妊娠、分娩、产褥期是对其并发症的分类,从时间上可分 为三个阶段,妊娠阶段的并发症主要以“妊娠”作为主导词,分娩阶段的主导词主要以“妊娠”为主导词,产后阶段的并发症主要以“产褥期”为主导词; 8.损伤如果指出了类型如:脱位、撕裂,就要以损伤的类型为主导 词,如果指出的是砍伤、穿刺伤等具有开放性的损伤,要以“伤

口”为主导词,没有指出任何情况的以“损伤”为主导词; 9.解剖部位一般不做主导词,但部位作为被修饰词时,可作主导词。 10.ICD—10三部分索引常见主导词: 疾病和损伤性质索引:常采用医学术语、名词或形容词、疾病的临床表现词汇为主导词。 药物和化学制剂表索引:采用药物和化学制剂的名称为主导词。(二)基本编码规则 1、单一编码与多数编码:统计报表只要求一个主要编码,三级医院 至少采用5个疾病诊断编码和3个手术操作名称编码才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编码级别:有亚目的必须编码至亚目。统计报表只要求编码到亚 目。ICD-10中有一些类目没有亚目编码,如:新生儿破伤风(A33),这时只有编码至类目。对三级医院要求编6位数扩展码,对于手册中没有的疾病编码各医院可以采用临时增加六位数编码。 3、慢性病急性发作:原则上按急性病编码,但对于一些在治疗中没 有其他特异性治疗的,仍将按慢性病编码。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要编码于:J44.1(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中)。 4、怀疑诊断:在病人出院后仍不能做出肯定诊断时,按下列方法处 理: ①只有一个怀疑诊断,要假定为实际情况编码,如可疑肝炎,按 肝炎编码。 ②当一个症状或体征后面跟随一个和多个怀疑诊断时,只编症状

设备分类及编号规定(待修正)

设备分类及编号规定 1.目的 建立设备分类编号管理规程,使设备分类、编号规范化,并便于查询,易于管理。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管理中心设备。 3.职责 3.1技术质量部根据相关规定制度设备分类及编号规定; 3.2 综合管理部根据文件管理流程审核并汇编管理本规定; 3.3 生产部根据本规定内容执行公司设备分类及编号。 4.设备分类 4.1按维修级别分类 4.1.1A类设备:指维修重点设备,即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没有备用机组的生产设备,对 安全和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设备,以及国家规定强检的设备。 4.1.2B类设备:维修要点设备,指对生产有一般影响的,且已掌握其故障规律,并对故 障预兆有监测手段的设备,如洁净车间的空调设备等。 4.1.3C类设备:维修一般设备,指所有非生产设备及生产辅助设备中有备用机组的设 备及事故后果轻微的设备。 5.设备各类别代码 5.1根据维修等级,将设备分为三类: A类-重点设备 B类-要点设备 C类-一般设备 6.设备编号 6.1设备编号规定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拟定我生产设备编号由5部分组成: 公司简称部门代码+年份+设备序号+设备等级 CWPD+**+***+A/B/C 5.4 设备编号样式及详解 例:生产部第一台老化台编号为: 1.设备编号标识

参考公司目视化管理规定标准,在制作设备编号标识、标牌时,需要遵守如下规定: 6.1 大型生产设备,编号标牌外形尺寸要求:36*18cm,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按标牌尺寸设定; 6.2 小型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编号标牌外形尺寸要求:26*10cm,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按标牌尺寸设定; 6.3 小型辅助设备,大型办公设备及大型检测设备编号标牌外形尺寸要求:10*4cm,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按标牌尺寸设定; 6.4 办公设备及检测设备,编号标牌外形尺寸要求:3*1.5cm,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按标牌尺寸设定; 2.设备清单附表 7.1 《设备一览表》 3.引用 8.1 《设备管理制度》 8.2 《目视化管理标准》

ICD疾病编码分类与代码释义

ICD疾病编码分类与代码释义 疾病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疾病分类与代码规定了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其外部原因、与保健机构接触的非医疗理由和肿瘤形态学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民政、公安等部门对疾病、伤残、死亡原因分类的信息收集、整理、交换、分析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CD-10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二版) ICD-O-3 国际肿瘤学分类 ICD-9-CM 国际疾病分类临床修订版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疾病分类(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是将各种疾病按某些既定的原则归入类目及系统的方法。 4 符号 本标准在某些疾病或其他诊断用语的代码之后跟有剑号“?”或星号“*”。 4.1 剑号“?” 代表诊断疾病的原因,在单原因统计中,必须对该代码进行汇总和统计。 4.2 星号“*” 代表该诊断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对该代码进行统计。 5 分类原则与编码方法 5.1 分类原则 采用以病因为主、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病理为轴心的基本原则。 5.2 编码形式 采用“字母数字编码”形式的3位代码、4位代码、6位代码表示,但肿瘤的形态学编码除外。即采用字母数字编码的第一位为英文字母,后五位数为阿拉伯数字。

5.2.1 前3位编码为ICD-10类目码。3位类目码具有实际意义,可作为统计分类使用。 5.2.1.1 疾病(包括症状、体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的编码范围从A00~R99。 5.2.1.2 损伤和中毒性质的编码范围从S00~T98。 -2- 5.2.1.3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的编码范围从V01~Y98。 5.2.1.4 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的编码范围从Z00~Z99。 5.2.1.5 用于特殊目的的编码U00-U99。 5.2.1.6 肿瘤的形态学编码采用英文字母“M”加三位数字或四位数字表示,从M800~ M998。在四位数后加“/”和一位数字,表示肿瘤的性质: a) /0:表示良性肿瘤; b) /1:表示良性或恶性未肯定(交界恶性); c) /2:表示原位癌; d) /3:表示原发部位的恶性肿瘤; e) /6:表示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 5.2.2 前4位编码为ICD-10亚目码。4位亚目码是3位码的亚分类,同样具有统计分 类意义,例如:急性阑尾炎伴腹膜脓肿K35.1。 5.2.3 第5-6位数为扩展码。 5.2.3.1 疾病扩展的规则:根据解剖部位、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的分类轴心进行。 a)以解剖部位为轴心,按解剖系统的部位由上而下,先里后外,范围从大到小; 器官及神经系统等,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双在前单在后,从前到后,范围从大到小。 b)以临床表现、病因、病理为轴心,按拼音A-Z顺序排列。以下情况不按拼音 A-Z顺序排列,按下面顺序排列。表示程度:急性、慢性、亚急性,I、II、III;数字:1、2、3,一、二、三;希腊字母:按顺序。 5.2.3.2 5位代码为细目编码。ICD-10细目码是选择性使用的编码,出现在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中。为避免条目过多,本标准仅在第十九章中表示开 放性或闭合性的细目编码使用。即第十九章的5位代码具有特定意义,其他章节5位 代码没有特定意义。 5.2.3.3 代码扩展的规则:医疗机构疾病分类编码应当到6位数,每一个编码代表一 个具体的疾病,例如:原发性单侧髋关节病M16.101。 5.2.4 内码 凡第5-6位代码为“00”者,均为疾病的亚目名称或亚目修改名称。当医疗机构 未能查到某一个具体的疾病名称时,可以放到相应的“00”编码中。换言之,“00”代 码就是各个亚目标题的未特指情况或者特指情况但无“00”以外的编码。医院可以将“00”代码细分为“0A”、“0B”等(内码按照英文大写字母编码),供医院内部使用,

科学仪器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附件5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建设与整合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 及编码规则 (征求意见稿V1.0) 国家科学技术部条件财务司 二00六年三月

目录 ........................................................................................ I 1. 术语与定义 (1) 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1) 2.1. 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 (1) 22 分类编码规则及说明 (2) 23 分类标准与编码详述 (3)

1. 术语与定义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其他科技活动中使用的,价格在一 定数值以上的单台或成套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含配套附件及软件)。本次标准规范中的“大 型科学仪器设备” 没有包括下面一些“仪器”和“设备”。 1.实验室设备 2 ?大科学工程 3. 专用在线仪器 4. 自动化仪器仪表 2.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2.1.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 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采用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即“先按大 的应用领域分大类;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按原理不好分时,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本分类标准按大的应用领域分了十三个大类,其中第十三大类“其 他”是指前十二大类所不能包括的科学仪器。在前十二大类中,前三类:“分析仪器”、“物 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属通用型“科学仪器”;后九类则属专用型“科学仪器”。 因此,后九类应用领域中涉及到的通用型“科学仪器”,在前三类中已列出的就不再列了。 本分类标准采用三个层次,即每一大类根据仪器的原理或应用先分成若干中类,每一中 类再根据原理或应用分成若干小类,每一小类中虽然还可以再继续分,但为了编码工作的方 便,就不再继续分了,所以每一小类中都包括了很多种仪器。 为便于分类标准的扩展,对于大类、中类、小类中都设置“其他”类,将上述分类不能包含的设备,暂时归于相应的“其他”类。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具体说明 1?医学诊断仪器中与生化分离分析有关的仪器放在“生化分离分析仪器”中。 2?特种检测仪器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些大型检测仪器。 3?“气象仪器”和“地质勘探仪器” 分别放在“大气探测仪器”和“地球探测仪器”中。

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疾病、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应按卫生部“卫医[2001]286 号”文件执行,首页中的出院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0)编码,手术操作按(ICD 一9 一cM 一3)编码。 (一)编码人员要求 1、必须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 一9 一CM 一3)的编码原则和编码技能。 2、接受过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 一9 一CM 一3)培训。 3、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4、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5、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经常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编目工作要求 1、建立国际疾病分类(ICD —10)和手术操作(ICD —9 一CM 一3)系统库。 2、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 0)每章节的编码规则、注释和定义。 3、每份病案首页中的出院诊断和手术名称必须按要求编码并签名。 4、对疑难病、少见病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确保编码 的准确。

5、对主次诊断不清,手术名称不正确、诊断术语不全或遗漏,应及时通知医师修改、补缺后再编码。 6、掌握各种术式的内涵,对新术式应用扩展码加以补充,以弥补(ICD 一9 一CM 一3)原着编码的不足。 7、编目的准确率大于95% 。 8、在编码中要结合第一卷核对,重点看第一卷中包括与不包括的注释及指示性说明,采用多编码方法,保证编码的准确性、完整性。 (三)编码的原则 遵循(ICD —9 一CM 一3)、(ICD —10)编目的总规则: 1、单一编码和多编码:医院各种报表均采用单一编码,对于因其他目的使用疾病分类的情况一般采用多编码方法,要求必须对3 个疾病诊断和2 个手术操作名称进行编码。 2、编码级别:(ICD 一9 一CM 一3)、(ICD 一10)有类目、亚目和细目之分,如有亚目、细目者必须编码至亚目或 细目(对于开放性闭合性骨折的细目必须使用),(ICU 一10) 前3?4位数有统一要求,3位数编码是核心分类,5—6位数可根据需要而扩展。 3、星剑号编码系统:星剑号双重分类涉及统计编码的选择,由于剑号编码是明确的病因编码,要严格选择剑号编码为统计编码,星号编码是附加编码,要求一起使用,剑号 编码在前,星号编码在后。

设备分类编号管理规程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建立设备分类编号管理规程,对设备分类编号规范化管理。 本规程所指的设备范围系指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非固定资产的设备也可参照执行。管道分类编号也按本规程执行。 2 职责 生产技术部、财务部、设备部门、生产车间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3 内容 3.1 设备分类编号原则 本规定按设备的安装使用位置和类型进行统一的编号。 3.2 设备分类编号方法 3.2.1 分类编号采用层次编码为主的结构。 3.2.2 编号结构为三层,第一层为安装使用位置编号,第二层为设备类型编号,第三层为同型号规格的顺序编号。 3.2.3 编号为9位号码,第一层用两位英语字母加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二层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层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3.2.4 编号中的第一层从“SB01”开始,第二层从“001”开始,第三层编号从“01”开始,按升序排列,可以间断。 3.3 设备安装使用位置划分及编号 3.3.1 本公司设备按安装使用位置共分为3大类。 3.3.2 属于公共设施的设备编号为“01”。 3.3.3 属于质量保证部的设备编号为“02”。 3.3.4 属于原料车间的设备编号为“03”。

3.4 设备类型编号见附表。 3.4.1 设备编号示例 3.4.2 空气压缩机 SB01 001 01 第三层次、顺序编号:第一台空气压缩机 第二层次、设备类型:空气压缩机 第一层次、英语字母SB:设备 安装使用位置03:原料车间 3.5 计量器具的分类编号原则 3.5.1 分类编号采用层次编码为主的结构。 3.5.2 编号结构为三层,第一层为安装使用位置编号,第二层为计量器具类型编号,第三层为同型号规格的顺序编号。 3.5.3 编号为10位号码,第一层用三位英语字母加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二层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层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3.5.4 编号中的第一层从“JLA(B、C)01”开始,第二层从“001”开始,第三层编号从“01”开始,按升序排列,可以间断。 3.6 计量器具安装使用位置划分及编号 3.6.1 本公司计量器具按安装使用位置共分为4大类。 3.6.2 属于公共设施的计量器具编号为“01”。 3.6.3 属于质量保证部的计量器具编号为“02”。 3.6.4 属于物料部的计量器具编号为“03”。 3.6.5 属于生产车间的计量器具编号为“04”。 3.7 计量器具类型编号见附表。 3.8 计量器具编号示例

疾病分类编码原则

疾病分類編碼原則 1、主要診斷定義: 1.1主要診斷為「經研判後,被確定為引起病人此次住院醫療之主要原因」 1.2引起病人住院之主要原因為多重診斷時,得擇取醫療資源耗用高者為 主要診斷。 1.3考慮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住院中產生之併發症﹙如術後併發症﹚或 住院中管理不當產生之危害﹙如住院中跌倒骨折、院內感染﹚不得為 主要診斷。 2、次要診斷定義: 2.1次要診斷之定義是指會影響病人照顧之下列病況:需臨床上之評估 (Clinical Evaluation)、治療(Therapeutic Treatment)、診斷性之 處臵(Diagnostic Procedures)、住院天數之延長(Extende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增加護理之照護或監視(Increased Nursing Care and/or Monitoring)。 2.2入院時已和主要診斷同時存在,或者後來才發展之情況,影響到所接 受的醫療及(或)住院日數者,可為次要診斷。 3、主要處臵定義: 3.1主要處臵之選取以與主要診斷最相關之治療性處臵為優先考量,而非 以開刀房或資源耗用為優先選取原則。 3.2如有兩個以上之處臵與主要診斷相關,正面的治療意義大於診斷性或 探查性之意義。 3.3如有兩個以上之處臵與主要診斷相關且均為治療性處臵,則以醫療資 源耗用較多、複雜度較高者為主要處臵 <例>主要診斷為肺炎,次要診斷為疝氣,治療過程針對主要診斷有 使用呼吸器治療,針對次要診斷則以疝氣修補術治療。 Principal diagnosis:Pneumonia Secondary diagnosis:Inguinal hernia Principal procedure:96.7x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condary procedure:53.xx hernia repair <例>癌症病患住院作化療,但住院過程中跌倒致股骨骨折,而針對 主診斷給予化學治療99.25,針對骨折則做ORIF。 Principal procedure: 99.25 chemotherapy Secondary procedure:79.35 ORIF 4、診斷依據: 診斷以出院病歷摘要上之診斷為主: 4.1若出院病歷摘要上醫師已書寫診斷,但病歷上其他處有經醫師所列更

设备编号管理办法

设备编号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范设备的分类及设备编号的制定,为设备管理和设备资产管理服务。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工艺设备及动力设备的编号管理。 3 术语及定义 无 4 职责 4.1 装备动力部 4.1.1 负责公司设备编号管理办法的编制; 4.1.2 对新设备进行分类和编号工作。 4.2 各生产厂/生管物流部 4.2.1 辅助装备动力部对新设备进行分类和编号工作。 5 工作内容 5.1 设备分类 5.1.1 按设备用途分类 5.1.1.1 动力设备:动能发生设备、电气设备、其它动力设备。 5.1.1.2 机械设备:机床、起重运输设备、铸造设备、专业生产设备、其它机械设备。 5.1.2 按精密程度分类 5.1.2.1 普通机床、精密机床和高精密机床。 5.1.3 机械设备分为六大类,动力设备分为四大类,每一大类又分为若干分类,每一分类分为若干组别,分别用数字0-9 表示。 5.2 设备、线体编号办法 5.2.1 设备、线体编号由公司简称、固定资产类别、设备类别编号、设备类别顺序号、组成设备单体顺序号(如设备为独立单体,此项空白)四(五)部分组成。 5.2.2 编号图例 5.2.2.1 公司简称统一采用“xx”代表公司; 5.2.2.2 固定资产类别或低价值资产符合财务相关规定编号; 5.2.2.3 设备类别编号以《设备统一分类及编号规则》为依据建立设备类别代号; 5.2.2.4 同类设备顺序号:指同类设备的顺序排列号; 5.2.2.5 组成设备单体顺序编号:组成设备单体顺序编号是指设备或线体的组成设备单体顺序编号,组成设备单体顺序编号仅作设备管理使用,不做资产管理使用。 5.2.3 每种设备都应从0001开始按顺序编号,以便进行该组别设备的统计。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样本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类标准及编码 分类标准的体系结构及说明 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采用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则, 即”先按大的应用领域分大类; 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 按原理不好分时, 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 本分类标准按大的应用领域分了十三个大类, 其中第十三大类”其它”是指前十二大类所不能包括的科学仪器。在前十二大类中, 前三类: ”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和”计量仪器”属通用型”科学仪器”; 后九类则属专用型”科学仪器”。因此, 后九类应用领域中涉及到的通用型”科学仪器”, 在前三类中已列出的就不再列了。 本分类标准采用三个层次, 即每一大类根据仪器的原理或应用先分成若干中类, 每一中类再根据原理或应用分成若干小类, 每一小类中虽然还能够再继续分, 但为了编码工作的方便, 就不再继续分了, 因此每一小类中都包括了很多种仪器。 为便于分类标准的扩展, 对于大类、中类、小类中都设置”其它”类, 将上述分类不能包含的设备, 暂时归于相应的”其它”类。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类标准”中一些问题的具体说明 1.医学诊断仪器中与生化分离分析有关的仪器放在”生化分离分析仪器”中。 2.特种检测仪器是指与安全有关的一些大型检测仪器。 3.”气象仪器”和”地质勘探仪器”分别放在”大气探测仪器”和”地球探测仪器”中。 4.”计量仪器”中只列入了与”基本量”有关的仪器, 也就是能够直接朔源到”基本量”的仪器。要经过”标准物质”朔源的, 都列入到”分析仪器”。

5.为了应用上的方便, 在分类时尽可能的与过去的传统分类方法衔接, 如: 质谱仪器分类, 有建议按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分成磁质谱、四极质谱、离子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离子回旋质谱等等; 但为了应用上的方便, 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衔接, 本标准仍按应用领域分为无机质谱、有机质谱、同位素质谱、二次离子质谱等等。又如: 有建议将电子光学仪器改为微束分析仪器, 这是国际上的最新叫法; 可是, 国内当前多数人还是习惯称为电子光学仪器, 故本标准仍保留了电子光学的叫法。 6.这次提出的”科学仪器分类”只是一个试行的分类方法, 在实施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作进一步的修改。 分类编码规则及说明 大型科学仪器的分类编码规则采用六位数字编码, 一般按照大类、中类、小类, 每类用两位阿拉伯数字, 从”01”开始, 顺序递增表示。 为使编码等长, 达到六位数字, 对于大类编码后面补充四个”0”, 对于中类编码后面补充两个”0”。 为便于编码的扩展, 对于各级”其它”类采用”99”进行编码。 按照国家基础条件编码要求编制前6位数, 第7位”进口仪器”填”1”、”国产仪器”填”2”; 后3位为城市区号, 如长沙市填”731”。 □□□□□□□□□□ 1 2 3 4 5 1 ——仪器大类代码, 如分析仪器, 代码为: 01 2 ——仪器中类代码, 如电子光学仪器, 代码为: 0101 3 ——仪器小类代码, 如透射电镜, 代码为: 010101 4 ——仪器产区类别: 进口为1, 国产为2

GMP文件分类与编码管理规程03

装订线 1.目的 建立文件分类与编码管理规程,便于文件的分类、查阅、存档和使用。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GMP文件。 3.责任 各部门GMP文件起草者、审核者、批准者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编码原则 书面文件应统一采用以下格式(表格、记录、标签、账、卡除外)。 4.1.1.系统性:统一分类和编码,按照文件系统建立编码系统。 4.1.2.准确性:文件与编码一一对应,做到一文一码,一旦文件撤销,此文件编码也随之作废,不 得再次使用。 4.1.3.可追踪性:制订编码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可随时查询文件的演变历史。 4.1.4.识别性:制订编码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其编码能便于识别文件的文本和类别。 4.1. 5.相关一致性:文件一旦经过修订,必须给予新的版本号。 4.1.6.发展性:制订编码系统规定时,要考虑公司将来的发展及管理手段的改进。 4.2.文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4.2.1.文件系统的组成。 GMP文件按其属性分为标准性文件和记录两大类。标准性文件可分为:管理规程 (SMP) 、技术标准(STP)和操作规程(SOP)。 4.2.1.1.管理规程(SMP):是指经批准用于行使生产、计划、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而制订的书面要求, 为一般的管理制度、标准、程序等。 4.2.1.2.技术标准(STP):包括产品生产工艺,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与产品(中间产品、 成品)的质量标准。 4.2.1.3.操作规程(SOP):是指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方法。如按工艺流程制订生 产操作的标准规程,主要设备、检验仪器、检验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等。 4.2.1.4.记录(SOR):括生产操作记录(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生产操作记录)、质量管理记 录、物料管理记录、设备管理记录及各种台帐、凭证等。 4.2.2.文件系统的分类 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2010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将公司文件分为13大类,即:1.文件管理、2.机构与人员、3.厂房与设施、4.设备、5.物料与产品、6.卫生、7.确认与验证、8.生产管理、9.质量管理、10.投诉与不良反应、11.委托生产与检验、12.产品发运与召回、13.自检。 4.3.文件编码系统的组成 文件编码系统由前缀Q/HZYY(“海州药业”的管理文件);后面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文件属性类别代码,由SMP、SOP、STP和SOR四部分组成(详见4.5)。 第二部分文件管理类别代码,含2位汉语拼音字母(详见4.6)。 第三部分文件编号,含4位阿拉伯数字(详见4.7)。 第四部分文件版本号,含2位阿拉伯数字(详见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