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纲要——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学习应用分析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学习应用分析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它们无时无刻都在我们周围发生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下面我将对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及它们在学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第一个物理现象是重力。
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当我们把一个物体举起并松手时,它会被地球的重力吸引,落到地面上。
重力不仅体现在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中,还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在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用到天平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天平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了重力。
在地理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重力来解释地球上的山脉和河流的形成。
第二个物理现象是摩擦力。
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并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力。
当我们擦拭桌子时,由于纸巾和桌子之间有摩擦力的作用,才能起到清洁的效果。
在学习中,摩擦力也有一些应用。
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常常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表面的滑动距离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性质。
在机械学中,摩擦力也被用来测量机械零件的损耗和耐久性。
第三个物理现象是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当我们将一支笔放在水中,看起来它的位置会发生偏移,这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之间的传播速度不同导致的。
在学习中,光的折射有一些重要的应用。
在眼科学中,我们需要理解光在眼球中的折射原理,才能够准确地进行眼镜度数的测量和配备。
在光学仪器中,如显微镜和望远镜中,也要利用光的折射特性来实现对物体的观察和放大。
以上只是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及其学习应用的简单介绍。
事实上,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基础。
学习物理现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现象,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及原理

一、与力学相关的现象
1.挂在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耗尽的而停止走动的时候,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的“9”上,为什么?
原理:因为秒针在“9”位置中受到重力距的阻碍作用最大。
2.汽车刹车的时候,为什么人会向前倾倒?
原理: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当汽车刹车的时候,汽车停止了运动,但是人仍然保持前进,所以人会向前倾倒。
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做惯性。
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惯性,如:拍打被子,可以抖落上面的灰尘;甩手可以甩去手上的水等。
3.将气球吹大,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松手,气从气球里出来,气球会到处窜动,路线多变。
为什么?
原理:因为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气球放气的时候各处张力不同,从而向各个方向运动。
再根据物理学原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以气球表面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气球因为摆动,运动方向也就不断变化。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1 无处不在的物理咱们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真是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说,早上起床,拉开窗帘,阳光洒满房间,这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咱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因为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1.2 力的作用再比如,咱们走路时,脚给地面一个力,地面也会给脚一个反作用力,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这个力让咱们能够稳稳地站在地面上,还能推动我们向前走。
2 声音的传播2.1 声音的奥秘声音的传播也是物理现象的一种。
咱们说话、唱歌、听音乐,都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就像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咚咚的声音。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才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2.2 声音的利用声音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
比如,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就是利用声波在人体内传播的特性。
还有,咱们用声控灯,只要发出声音,灯就会亮起来,这也是利用声音来控制电路的一种方式。
3 热的传递3.1 热的传递方式热的传递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冬天,咱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衣里的棉花纤维之间有很多空隙,空气不容易流动,热量就不容易散失,所以咱们会感到暖和。
这就是热的传导现象。
3.2 热的利用热还可以帮助咱们做很多事情。
比如,咱们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就是利用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振动,产生热量,使食物变热。
还有,咱们用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光的热量来加热水,既节能又环保。
4 电的魔力4.1 电的无处不在电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咱们家里的电器,比如电视、冰箱、电脑,都是靠电来工作的。
电的流动形成了电流,电流通过导线,驱动电器工作,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4.2 电的利用电还可以帮助咱们做很多事情。
比如,咱们用电磁炉做饭,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锅底产生涡流,产生热量,加热食物。
生活中的物理校本课程简介

生活中的物理校本课程简介朋友,你是否知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包含着奇妙的物理知识。
下面,请随我一起,进入多彩的物理世界。
马路上的物理现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站在马路旁,当一辆鸣笛的汽车向我们开来时,听到的声音会越来越高,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为什么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呢?我们知道,声音是一种波,由于声源产生的声波能引起人耳膜振动。
声音振动的频率越高,人听到的音调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1、波源接近观察者波源接近观察者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波源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2、观察者接近波源观察者接近波源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
观察者远离波源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3、观察者和波源没有相对运动在波源和观察者没有相对运动时,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几个完全波,观察者在单位时间内就接收到几个完全波,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他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波,包括光波,电磁波等等。
多普勒效应看似简单,却有着非凡的用处。
例如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又称多普勒-斐索效应。
因为法国物理学家斐索(1819-1896)于1848年独立地对来自恒星的波长偏移做了解释:如果恒星远离我们而去,光的谱线就向红光方向移动,成为红移。
如果恒星朝向我们运动,光的谱线就向紫光方向移动,成为蓝移,并指出了,利用这种效应测量恒星相对运动的方法。
研究完了多普勒效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光的其他现象。
晴天天空为什么是蔚蓝的,晚霞为什么又红又黄?太阳光先经过地球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大气层的空气与水蒸气,会把阳光向四面八方分散的发射,这叫做散射。
空气分子对波长越短的光,就越容易散射。
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的蓝,靛,紫光就被散射,在地球上日间的人(B 点)看到这些散射光,天空就呈蔚蓝;红,橙,黄光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就能通过较厚的大气到达A 点(黄昏),所以A 点的人看到红橙黄的晚霞。
校本课程纲要——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校本课程纲要——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意识到与否,物理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从简单的运动到复杂的光学现象,物理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奇和应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校本课程纲要中应该包含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相关内容。
本文将讨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纲要应该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物理原理的基础知识学习物理,首先要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声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原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他们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二、日常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与力学相关的现象。
例如,当我们骑自行车时,需要使用力来推动自行车前进;当我们打篮球时,运用物理原理可以更好地控制球的运动轨迹。
通过学习这些力学现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理解力学的原理和应用。
三、热学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热学是研究能量转化与传递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热学相关的现象。
比如,我们看到水是如何在热源下沸腾的,或者在冷水中放入热物体会发生什么。
通过学习这些热学现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热能的转化和传递,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比如合理利用太阳能和节约能源。
四、光学现象与生活光学是研究光传播与现象的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与光学相关的现象。
比如,我们看到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会有不同的颜色。
通过学习光学现象,学生能够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且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比如利用反光材料提高能见度和设计光学仪器等。
五、电磁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电磁学是研究电与磁的现象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使用电器、手机等设备时,电磁学的原理在背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电磁学现象和原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从而提高对电器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率。
生活中的物理校本课程

2. 图表法
将数据绘制成图表(如折线图 、柱状图等),直观展示数据 间的关系和变化趋势。
3. 公式法
根据已知的物理公式对数据进 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1.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不乱动实验器材和药品。
2. 注意用电安全,不随意拆卸电器设备或触碰裸露的电线。
之间的关系。
02
分析问题本质
深入理解问题的物理本质,明确需要运用哪些物理原理和公式进行求解。
03
求解问题
运用数学工具对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定量或定性的结论,并对结果
进行验证和讨论。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牛顿运动定律
深入理解了牛顿三定律,能够 运用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 滑动变阻器
05 通过移动滑片改变接入电路的
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或电压。
5. 弹簧测力计
06 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方,读取指针所示刻度即为物 体所受重力。
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数据记录
使用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名 称、日期、操作者、实验条件(如温
度、湿度等)、测量数据等。
1. 平均值法
学生们提交了多份优秀的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展现了扎实 的实验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课堂表现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提出问题和见解,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批判性思 维。
小组项目
学生们分组完成了多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项目,如制作简易电动机、设计光学实验等,体 现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教案二:科学实验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小学教案二:科学实验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一、教学背景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大门类,不仅是基础学科,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和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其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深入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气体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活中常见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气体现象,如气球膨胀、汽车轮胎的气压、气球的漂浮等,让学生发现气体的特点和性质。
2. 教师介绍气体的常见性质,如扩散、压缩等,并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性质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
3.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完成“燃烧蜡烛”和“气球飞行”两个实验。
实验一:“燃烧蜡烛”(1)准备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透明杯。
(2)将蜡烛点燃,将其放在透明杯中,观察蜡烛燃烧时的变化。
(3)让学生谈论燃烧蜡烛时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氧气在燃烧时的作用。
实验二:“气球飞行”(1)准备实验器材:氢气球、氦气球、线束。
(2)将氢气或氦气注入气球中,绑好线束。
(3)将气球放在宽阔的场地中,让学生观察气球飘飞的情况。
(4)让学生对比氢气球和氦气球的飞行情况,引导学生探究气体的密度与气球飞行的关系。
4.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生活中气体的常见特点和性质,以及两个实验的结论和探究过程。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的两个实验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比较简单,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难度较大。
在教学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探究方法。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和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分析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分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
本文将对其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重力现象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的引力。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
我们身体所受的重力力量是由地球对我们的引力造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站在地面上而不会漂浮在空中的原因。
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
地球的质量非常庞大,所以它对我们的引力也很大。
而我们站在地球上,所以与地球的距离相对较近,这也增加了我们所受到的重力影响。
二、浮力现象浮力是指物体浸泡在液体或气体中时,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施加的向上的力量。
这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不平衡所导致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除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那么它会下沉。
相反,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那么它会浮在液体的表面上。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球放入水中时,球会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浮力大于球的重力,使球能够浮起来。
三、热传导现象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的过程。
当两个物体处于不同的温度时,热量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体,直到达到热平衡。
这种传导热量的方式有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是指热量通过固体的直接接触传导。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辐射传递,如太阳的热辐射。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金属勺子放入热水中时,勺子会迅速变热。
这是因为热水的分子与勺子的分子相互碰撞,将热量传递给勺子。
四、声音传播现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当物体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振动起来。
这些振动会以波的形式传播,最终到达我们的耳朵,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声音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343米。
但在其他介质中,如水或固体,声音传播的速度可能更快或更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目标是: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4.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我校《生活与物理》校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进度安排:(一)、厨房中的物理现象第三周(二)、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第三周(三)、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第四周(四)、与热学知识有关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物理现象第五周(七)、与自行车有关的物理现象第六周(八)、其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第六周
校本课程安排表
课程名称
我们的节日
适用年级
全体学生
总课时
8
课程类型
校本课程——课外知识拓展
课程简介(200字内)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校本课程方案的拟定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巩固延伸”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一)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学校采取期末检测考核的办法对教师实施单项考核,考核指标等同于其他学科考核。根据教师工作量化指标算出积分,评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学校领导评价、学生及家长评价三部分。(二)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采用形激励性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我们主要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活动评价三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发言、作业情况及活动记录给予相应的学分评价,一共分为四个等级:A(10分)、B(8分以上)、C(6分以上)、D(6分以下)。
所需条件
九年级下半学期开始,配合第一轮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背景分析
(500字内)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本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传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了,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
课程内容与实施(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故此物理课程设置要力求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一)、厨房中的物理现象每位同学都进过厨房,但是注意过厨房里的科学知识吗?我们在厨房里,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炉灶、器皿以及做饭、炒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定会发现很多处要用到物理知识。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二)、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自法拉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以来,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从生活用电到交通运输、工厂企业用电,都来源于发电机,电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的应用。如夜间走路用的手电,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而照明用电如使用不当,将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是因为不高于36V的是安全电压,而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远远高于安全电压;煮饭用电饭煲、电炒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力机车的行驶也是靠电能,一切家用电器都需要电。假设没有电,电动机将不能转动,电力机车不能行驶,电器都不能工作,人类社会将会倒退。因此,电是人类的好伙伴,只要我们严格遵循安全用电原则,我们就可以驯服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三)、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可见,物理力学知识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是很有用的,从宇宙天体到微观的分子、原子处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教师只要将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树立崇尚科学、研究科学、应用科学精神。(四)、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等等。这些都是热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五)、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物理现象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还有好多类似的物理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物理现象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释这些现象,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七)、与自行车有关的物理现象你知道自行车上有哪些物理知识吗?1、自行车上的摩擦知识。①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②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③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止?④自行车哪些地方安有钢珠?为什么安钢珠?2、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知识。3、自行车上的气压知识。4、自行车上光学知识。5、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和运载工具。在它的“身上”运用了许多力学知识。好奇妙啊,你不想了解更多吗?(八)、其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其实,生活中其他的很多方面也都存在有趣有用的物理现象,例如:劳动中的“物理”、民间谚语中的“物理”、灾害中的“物理”、广告中的“物理”、漫画中的“物理”、烹饪中的“物理”、购物中的“物理”等等。总之,物理知识从生活实际到高科技前沿,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掌握身边的物理知识,能够让我们对物理这门科学有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将终生受益。